CN116417559A - 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及通过其制造的电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及通过其制造的电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7559A
CN116417559A CN202210959415.6A CN202210959415A CN116417559A CN 116417559 A CN116417559 A CN 116417559A CN 202210959415 A CN202210959415 A CN 202210959415A CN 116417559 A CN116417559 A CN 116417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iaphragm
electrode assembly
separator
la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94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源
吴泳来
郑载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17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7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01M50/406Moulding; Embossing; C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5Cells or batteries with folded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59Cells or batteries with folded separator between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68Compression means for stacks of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81Compression means other than compression means for stacks of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可包括:层叠板,其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及隔膜层叠的第一层叠区域;第一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层叠板且移动所述层叠板;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其在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层叠形成的预备电极组件的最上部具有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向所述层叠板的外部拉动所述预备电极组件以向所述隔膜提供张力;隔膜固定单元,其在所述层叠板仅留有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对所述隔膜加压;以及隔膜切割单元,其在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加压所述隔膜以后,在所述层叠板切割所述隔膜。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能够提高电极组件的品质,提高电极组件制造工程的效率性。

Description

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及通过其制造的电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及通过该装置制造的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不仅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之类的小型电子设备,还广泛用于电动车(EV)之类的中大型机械装置,具有可充电及再使用的优点。
可将由阳极板、阴极板及隔膜构成的电极组件装于外壳,向所述外壳注入电解液后对所述外壳进行密封形成这种二次电池。
为了制造电极组件,可以在连续供应隔膜的同时在隔膜上交替层叠一定个数的阳极板及一定个数的阴极板。在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的电极组件中可具有一个隔膜在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折叠成之字形的形态,因此每个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都可具有隔膜。
可以将一定个数的阳极板及一定个数的阴极板都层叠于隔膜上之后用隔膜卷绕阳极板、阴极板及隔膜层叠体的表面并切割隔膜完成一个电极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 10-2014-0121994A(2014.10.1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电极组件的品质,提高电极组件制造工程的效率性。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隔膜切割面的品质。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可包括:层叠板,其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及隔膜层叠的第一层叠区域;第一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层叠板且移动所述层叠板;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其在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层叠形成的预备电极组件的最上部具有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向所述层叠板的外部拉动所述预备电极组件以向所述隔膜提供张力;隔膜固定单元,其在所述层叠板仅留有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对所述隔膜加压;以及隔膜切割单元,其在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加压所述隔膜以后,在所述层叠板切割所述隔膜。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叠板包括:中空部;以及第一躲避槽,其位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的外部;关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隔膜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隔膜的厚度的量,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阴极板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阴极板的厚度的量,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阳极板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阳极板的厚度的量,所述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可夹持所述预备电极组件移动到所述中空部的外部使得仅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躲避槽相对。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在仅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躲避槽相对的状态下将所述层叠板上升复位到初始位置,所述隔膜切割单元可在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躲避槽相对的状态下切割所述隔膜并插入到所述第一躲避槽。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移动板,其具有被所述层叠板包围的第二层叠区域,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层叠在所述第二层叠区域;以及第二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移动板且移动所述移动板。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板可包括隔着所述隔膜与所述隔膜切割单元相对地配置且向所述隔膜切割单元的方向顶起所述隔膜的凸出区域。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叠板包括所述移动板插入的中空部;所述移动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位于所述中空部。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关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隔膜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隔膜的厚度的量,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阴极板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阴极板的厚度的量,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阳极板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阳极板的厚度的量,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下降所述移动板使得所述第二层叠区域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位于相同高度。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下降所述移动板使得所述移动板脱离所述中空部,以此解除所述第二层叠区域与所述预备电极组件的接触,所述电极组件排出单元进入所述中空部夹持所述预备电极组件移动到所述中空部的外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在仅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相对的状态下将所述层叠板上升复位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上升所述移动板使得所述第二层叠区域和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位于相同高度。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层叠区域的外部的第二躲避槽,所述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可以将所述预备电极组件移动到所述中空部的外部使得仅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躲避槽相对。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可被设置成隔着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相对,加压所述隔膜使得所述隔膜贴紧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切割单元包括在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加压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向所述隔膜的方向下降切割所述隔膜的切割部件;所述切割部件可在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躲避槽相对的状态下切割所述隔膜且插入到所述第二躲避槽。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区域可以是所述移动板中相邻所述第二躲避槽的区域向所述隔膜的方向凸出形成的。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区域的端部与所述隔膜接触,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是1mm以上5mm以下。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隔膜供应单元,其向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供应所述隔膜;阴极板提供单元,其在所述隔膜上配置所述阴极板;阳极板提供单元,其在所述隔膜上配置所述阳极板;以及旋转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层叠板,在所述阴极板提供单元与所述阳极板提供单元之间旋转移动所述层叠板。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叠板可包括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固定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的至少一个夹持部件。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隔膜供应单元,其向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及所述第二层叠区域供应所述隔膜;以及,阴极板提供单元,其在所述隔膜上配置所述阴极板;以及,阳极板提供单元,其在所述隔膜上配置所述阳极板;以及,旋转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层叠板及所述移动板,在所述阴极板提供单元与所述阳极板提供单元之间旋转移动所述层叠板及所述移动板。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叠板及所述移动板中至少任意一个上可具有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及所述第二层叠区域中至少任意一个上固定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的至少一个夹持部件。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可包括:固定部件,其与所述隔膜接触;以及贴紧驱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凸出区域配置成高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以后将所述固定部件贴紧于所述隔膜。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切割单元还可以包括:切割外壳,其与所述切割部件相固定;导套,其贯通所述切割外壳延伸;驱动轴,其连接于所述导套且向所述隔膜的方向延伸;垫片,其设于所述驱动轴,隔着所述隔膜与所述凸出区域相对;以及切割驱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切割外壳且移动所述切割外壳。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驱动部件可在所述隔膜被所述凸出区域及所述垫片加压以后,向所述隔膜方向移动所述切割外壳。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可包括:排出夹钳,其夹持所述预备电极组件;以及排出驱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排出夹钳且移动所述排出夹钳。
另外,根据另一方面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其中隔膜通过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切割形成,所述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包括:层叠板,具有阴极板、阳极板及隔膜层叠的第一层叠区域;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其在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层叠形成的预备电极组件的最上部具有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向所述层叠板的外部拉动所述预备电极组件以向所述隔膜提供张力;隔膜固定单元,其在所述层叠板仅留有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加压所述隔膜;隔膜切割单元,其在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加压所述隔膜后,在所述层叠板切割所述隔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的切割面中凹凸的最大高度与最低高度的差值可以是0mm以上2mm以下。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高电极组件的品质,提高电极组件制造工程的效率性。
并且,根据本发明,提高隔膜切割面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2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层叠预备电极组件的工程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平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排出夹钳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平面图;
图6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7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层叠预备电极组件的工程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及移动板的主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及移动板的工作状态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移动板及排出夹钳的工作状态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移动板及排出夹钳的工作状态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移动板及排出夹钳的工作状态图;
图13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14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隔膜切割单元的局部剖面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隔膜切割单元的局部剖面图,示出切割外壳下降移动的状态;
图17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切割的隔膜的切割面;
图18为通过一般的切割部件切割的隔膜的切割面。
附图标记说明
101:隔膜供应单元 102:张力辊
103:阴极板提供单元 104:阳极板提供单元
105:旋转驱动单元 110:层叠板
111:第一层叠区域 120:电极组件排出单元
130:隔膜固定单元 140:隔膜切割单元
141:切割部件 150:移动板
151:第二层叠区域 160:第一驱动单元
170:第二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帮助理解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而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出的要素是相同要素,各实施例中起到相同作用的构成要素中相关的构成要素用相同或延长线上的数字进行标记。
并且,为了明确本发明的重点而省略说明通过现有技术公知的要素及技术,以下参见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在此声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提出通过增加、变更、删除特定构成要素得到的其他方式,而这些也属于与本发明相同的思想范畴内。
以下,附图所示的X轴为隔膜的长度方向,Y轴为隔膜的厚度方向
Figure BDA0003791974870000061
Z轴为隔膜的宽度方向。
图1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可包括具有第一层叠区域111的层叠板110。第一层叠区域111上可层叠阳极板(未图示)、阴极板(未图示)及隔膜13。
隔膜13可在被张力辊102调节张力的同时被连续供应到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板110可以比张力辊102更靠近Y轴配置。
可在连续供应到第一层叠区域111的隔膜13上交替层叠阳极板(未图示)及阴极板(未图示)。层叠完一定个数的阳极板(未图示)及阴极板(未图示)后第一层叠区域111中留有预备电极组件10。预备电极组件10是隔膜13被切割之前的阳极板(未图示)、阴极板(未图示)及隔膜13的层叠体,预备电极组件10中隔膜13被切割的情况下预备电极组件10可成为电极组件。
层叠板110上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160,第一驱动单元160可沿+Y方向及-Y方向移动层叠板110。
在供应到第一层叠区域111的隔膜13上层叠完一定个数的阳极板(未图示)与阴极板(未图示)的情况下,位于第一层叠区域111的预备电极组件10可通过电极组件排出单元120移动到层叠板110的外部。
电极组件排出单元120可包括进入第一层叠区域111夹住预备电极组件10的排出夹钳122及连接于所述排出夹钳122沿+X方向及-X方向移动所述排出夹钳122的排出驱动部件12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排出驱动部件121可包括机械臂、使用液压或气压的缸体、与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滚珠丝杠及将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传送螺母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在考虑制造环境等的情况下适当地选择使用。
排出夹钳122通过排出驱动部件121沿+X方向移动,可在夹住预备电极组件10的状态下通过排出驱动部件121沿-X方向移动,以向层叠板110的外部移动预备电极组件10。这种情况下,层叠板110上仅剩下隔膜13。在此,隔膜13延伸至层叠板110的外部,隔膜13由于排出夹钳122而可能会被施加一定程度的张力。在此,张力辊102能够相对减弱施加于隔膜13的张力的强度。因此排出夹钳122能够更容易地将隔膜13延伸至层叠板110的外部。
预备电极组件10被拉出到层叠板110的外部,隔膜13上被施加张力的情况下,隔膜固定单元130可沿-Y方向移动对隔膜13加压。隔膜固定单元130上连接有另外的驱动机构(未图示),能够沿+Y方向及-Y方向移动隔膜固定单元130。驱动机构(未图示)可包括机械臂、使用液压或气压的缸体、与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滚珠丝杠及将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传送螺母等。
隔膜固定单元130可以以不给隔膜13的表面造成瑕疵、磕痕等的程度的压力对隔膜13加压。隔膜固定单元130能够起到将隔膜13贴紧层叠板110,固定隔膜13以防止随意游动,可以起到与排出夹钳122一起向隔膜13提供张力的作用。如上通过排出夹钳122及隔膜固定单元130向隔膜13提供张力的状态下,可中止向层叠板110进一步供应隔膜13的作业。
隔膜固定单元130加压隔膜13后,隔膜切割单元140可切割隔膜13。隔膜切割单元140可包括切割隔膜13的切割部件141及沿+Y方向及-Y方向移动所述切割部件141的切割驱动部件14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切割部件141可包括配置成能够旋转的圆形锯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层叠板110可包括位于第一层叠区域111的外部的第一躲避槽113。第一躲避槽113可以是在层叠板110的外周沿-Y方向形成的槽。
排出夹钳122可夹住预备电极组件10向层叠板110的外部拉动形成仅隔膜13与第一躲避槽113相对的状态。隔膜13与第一躲避槽113相对且隔膜13被施加张力的状态下,切割部件141能够沿-Y方向下降以切割隔膜13。
在此,从预备电极组件10的朝向+X方向的端部到被切割部件141切割的位置处的隔膜13必须能够包裹一圈预备电极组件10的外周。因此排出夹钳122可在隔膜13被切割以后沿-X方向移动预备电极组件10使得以切割部件141为原点时在-X区域存在于预备电极组件10和切割部件141之间的隔膜13的长度能够达到足以包裹一次预备电极组件10的长度。
是能够留出能够用被切割部件141切割的隔膜13包裹一圈预备电极组件10的程度的隔膜13的长度。
切割部件141在切割完隔膜13后可插入到第一躲避槽113。使完成切割工作的切割部件141插入到第一躲避槽113能够减少施加于切割部件141的冲击。从而能够最小化切割部件141的损伤及磨损,能够延长制造装置的寿命。
根据排出夹钳122及隔膜固定单元130,能够向隔膜13提供足够的张力,能够形成隔膜13沿X轴方向绷紧配置的状态。可通过调节排出夹钳122沿-X方向拉动隔膜13的力及隔膜固定单元130对隔膜13加压的力的强度调节施加于隔膜13的张力的强度。可在考虑隔膜13的材质等的情况下将施加于隔膜13的张力的强度设置成适当水平,为了实现设置的张力的强度,可利用排出夹钳122及隔膜固定单元130。
图2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层叠预备电极组件10的工程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可包括向层叠板110的第一层叠区域111供应隔膜13的隔膜供应单元101。隔膜供应单元101可解开(unwinding)隔膜13连续供应隔膜13。
隔膜供应单元101与层叠板110之间具有张力辊102,隔膜13接触于张力辊102的外周,可沿着张力辊102供应到层叠板110。张力辊102能够连接于张力辊驱动单元(未图示)沿+X方向及-X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张力辊驱动单元(未图示)可以是活塞杆被设置成能够沿+X方向及-X方向伸长或收缩的缸体部件(未图示)。张力辊102连接于张力辊驱动单元(未图示)的活塞杆,能够沿+X方向及-X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张力辊驱动单元(未图示)也可以由旋转轴连接于减速器的旋转电机(未图示)、连接于所述旋转轴的滚珠丝杠(未图示)及传送螺母(未图示)的组合构成。可将张力辊驱动单元(未图示)的传送螺母(未图示)连接到张力辊102,沿+X方向及-X方向往复移动张力辊102。这种往复移动能够沿X轴方向执行一定距离,并且还可以周期性地执行。
张力辊驱动单元(未图示)可起到通过移动张力辊102调节向隔膜13提供的张力的作用。通过向隔膜13提供适当的张力,能够防止隔膜13产生褶皱,能够轻易地在隔膜13上层叠阳极板(未图示)及阴极板(未图示)。
层叠板110上可连接旋转驱动单元105,旋转驱动单元105可旋转移动层叠板1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旋转驱动单元105可以是包括旋转轴105a的电机。电机的旋转轴105a可以以减速器为介质连接于层叠板110。
可以使得层叠板110的一侧配置有阴极板提供单元103,在层叠板110的另一侧配置有阳极板提供单元104。旋转驱动单元105可移动层叠板110使得层叠板110的第一层叠区域111与阴极板提供单元103相对。
可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具有隔膜13的状态下在隔膜13上层叠从阴极板提供单元103提供的一个阴极板11。阴极板提供单元103可被设置成向靠近第一层叠区域111的方向移动后向背离第一层叠区域111的方向移动。阴极板提供单元103能够向第一层叠区域111供应一个阴极板11。
在第一层叠区域111中已经存在的隔膜13上配置一个阴极板11的情况下,与层叠板110连接的至少一个夹持部件114能够向层叠板110方向加压隔膜13与阴极板11的至少部分区域。因此能够防止隔膜13与阴极板11脱离层叠板110。
在第一层叠区域111配置完阴极板11后,旋转驱动单元105可旋转移动层叠板110使得第一层叠区域111与阳极板提供单元104相对。在此,由于处于持续向层叠板110供应隔膜13的状态,因此层叠板110向阳极板提供单元104方向旋转的行为立即拉动隔膜13使得能够覆盖层叠于隔膜13上的阴极板11的表面。其中,夹持部件114正在向层叠板110方向加压隔膜13的至少部分区域,因此能够在旋转驱动单元105旋转移动层叠板110期间轻易地在阴极板11上部覆盖别的隔膜13。
旋转驱动单元105旋转移动完层叠板110后,第一层叠区域111与阳极板提供单元104相对的状态下,位于阳极板提供单元104的阳极板12与隔膜13相对。在该状态下阳极板提供单元104沿靠近第一层叠区域111的方向移动将阳极板12层叠于隔膜13上,阳极板提供单元104沿背离第一层叠区域111的方向后退。在此,夹持部件114可向层叠板110方向加压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的至少部分区域以防止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脱离第一层叠区域111。
旋转驱动单元105可再次旋转移动层叠板110使得第一层叠区域111和阴极板提供单元103相对。该情况下,阳极板12的表面被隔膜13盖住,隔膜13和阴极板11相对。在该状态下阴极板提供单元103可沿靠近第一层叠区域111的方向移动并在隔膜13上再次层叠阴极板11。可通过重复这种过程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形成预备电极组件1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层叠板110上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160。第一驱动单元160可被设置成沿预备电极组件10的厚度方向升降移动层叠板110。
第一层叠区域111上没有阴极板11、阳极板12及隔膜13的情况下,第一层叠区域111上可最先配置隔膜13。并且隔膜13与阴极板提供单元103相对的状态下层叠板110可停止移动。这种情况下阴极板提供单元103能够向第一层叠区域111方向移动以将阴极板11层叠于隔膜13。但是,可在隔膜13上先层叠阳极板12,为了先层叠阳极板12,可旋转移动层叠板110使得层叠板110的第一层叠区域111首先与阳极板提供单元104相对。
在第一层叠区域111的隔膜13上先层叠阴极板11的情况下,可向阳极板提供单元104方向旋转移动层叠板110使得隔膜13盖在阴极板11上,然后在该隔膜13上层叠阳极板12。
在此,第一层叠区域111处于隔膜13上层叠有阴极板11的状态,因此位于第一层叠区域111的预备电极组件10的厚度为两个隔膜13的厚度与一个阴极板11的厚度之和。
在隔膜13上层叠完阳极板12,层叠板110向阴极板提供单元103方向旋转移动的情况下,阳极板12上会再层叠隔膜13,因此与阴极板提供单元103相对的预备电极组件10的厚度为三个隔膜13的厚度、一个阴极板11的厚度及一个阳极板12的厚度之和。因此阴极板提供单元103与预备电极组件10之间的距离可随着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的层叠次数增加而变小,这对于阳极板提供单元104同样如此。
第一驱动单元160为了防止位于预备电极组件10的最上部的隔膜13与阴极板提供单元103或阳极板提供单元104的距离发生变化,可以在向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隔膜13、阳极板12及阴极板11期间下降层叠板110。层叠板110下降移动是指第一层叠区域111沿着隔膜13的厚度方向向背离阴极板提供单元103或阳极板提供单元104的方向移动,上升移动是指第一层叠区域111沿隔膜13的厚度方向向靠近阴极板提供单元103或阳极板提供单元104的方向移动。
如上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阳极板12、阴极板11及隔膜13期间使层叠板110下降移动相当于层叠到第一层叠区域111的阳极板12、阴极板11及隔膜13的厚度的量的情况下,能够使得隔膜13的表面与阳极板提供单元104或阴极板提供单元103之间的距离总是保持一定。这样能够使得每次在相同位置层叠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制造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160可以每次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隔膜13时使层叠板110下降相当于一个隔膜13的厚度的量。并且第一驱动单元160可以每次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阴极板11时使层叠板110下降移动相当于一个阴极板11的厚度的量,每次层叠阳极板12时使层叠板110下降移动相当于一个阳极板12厚度的量。
第一驱动单元160能够在预备电极组件10脱离第一层叠区域111的情况下升降层叠板110,以将层叠板110复位到初始位置。层叠板110的初始位置可以是第一层叠区域111上配置有一个隔膜13的状态下的层叠板110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160可包括使用液压或气压的缸体、与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滚珠丝杠及将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传送螺母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根据电极组件制造环境适当地选择使用。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平面图。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层叠板110可包括中空部112。中空部112可以是层叠板110的一个边的至少部分区域沿+X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层叠区域111可形成于层叠板110的表面。
层叠板110可包括从形成有第一层叠区域111的表面沿-Y(图1的Y)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躲避槽113。第一躲避槽113在X-Z平面上可位于第一层叠区域111的外部。预备电极组件10的至少部分区域接触于第一层叠区域111,预备电极组件10可被第一层叠区域111支撑。预备电极组件10中不与第一层叠区域111接触的区域可与中空部112相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层叠板110可包括至少一个层叠用吸入孔115。层叠用吸入孔115可被设置成达到一定真空度的情况下吸附预备电极组件10。层叠用吸入孔115上可连接与真空泵(未图示)连接的排管(未图示)。因此能够防止预备电极组件10脱离层叠板110,能够防止预备电极组件10在第一层叠区域111随意游动。
另外,在向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隔膜(图2的13)、阴极板(图2的11)及阳极板(图2的12)期间,排出夹钳122可存在于中空部112的外部。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隔膜(图2的13)、阴极板(图2的11)及阳极板(图2的12)期间,层叠用吸入孔115可执行吸附预备电极组件10的工作。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排出夹钳122的工作状态图。
如图4所示,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完隔膜(图2的13)、阴极板(图2的11)及阳极板(图2的12),层叠板110静止的状态下,排出驱动部件121能够沿+X方向移动排出夹钳122。
排出夹钳122进入层叠板110的中空部112,可在中空部112接触预备电极组件10的表面夹持预备电极组件10。排出夹钳122夹持完预备电极组件10后,层叠用吸入孔115可停止吸附预备电极组件10的工作。
排出驱动部件121在排出夹钳122夹持完预备电极组件10后可沿-X方向移动排出夹钳122使得排出夹钳122向层叠板110的外部移动。此时如图1所示,隔膜(图1的13)也向层叠板110的外部延伸,隔膜(图1的13)与第一躲避槽113相对。
排出夹钳122以夹持预备电极组件10的状态沿-X方向移动期间,第一驱动单元(图1的160)能够将层叠板110上升移动相当于沿预备电极组件10的Y轴方向的厚度的量。第一驱动单元(图1的160)可通过沿+Y方向移动层叠板110,以将层叠板110复位至上述初始位置。因此能够沿+Y(图1的Y)方向上升相当于在第一层叠区域111上层叠隔膜13、阴极板(图2的11)及阳极板(图2的12)期间层叠板110沿-Y(图1的Y)方向下降的量的量。因此与第一层叠区域111相对的隔膜(图1的13)与被排出夹钳122夹持的预备电极组件10的最上部的隔膜(图1的13)能够沿X轴(图1的X)方向位于同一线上。
排出夹钳122以夹持预备电极组件10的状态沿-X方向移动期间,隔膜固定单元(图1的130)也可以向隔膜13方向下降移动。因此排出夹钳122沿-X方向移动完时如图1所示,层叠板110能够恢复到初始位置,隔膜固定单元(图1的130)也能够完成对隔膜13的加压。
在该状态下,图1所示的切割部件(图1的141)向隔膜(图1的13)方向下降以切割隔膜(图1的13),切割完隔膜(图1的13)的情况下排出夹钳122上残留电极组件。这样完成的电极组件能够被排出夹钳122或其他移送装置(未图示)供应到需要电极组件的后工程。
根据这种本发明,排出夹钳122完成将预备电极组件10从层叠板110拉出的作业的同时能够向隔膜13提供适当的张力。并且隔膜13被提供适当的张力的同时切割部件(图1的141)能够开始移动,迅速切割隔膜13。这能够有助于提高电极组件的生产性,能够有助于实现电极组件制造工程的连续性。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平面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可包括与层叠板110一起支撑预备电极组件10的移动板150。
移动板150可具有至少部分区域被层叠板110包围的第二层叠区域151。第二层叠区域151可与第一层叠区域111一起支撑阴极板(图2的11)、阳极板(图2的12)及隔膜(图2的13)。根据移动板150,能够更容易地支撑预备电极组件10的荷重。
图6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移动板150上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170。第二驱动单元170能够沿+Y方向及-Y方向移动移动板150。第二驱动单元170可包括机械臂、使用液压或气压的缸体、与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滚珠丝杠及将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传送螺母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在考虑制造环境等的情况下适当地选择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板150可包括第二躲避槽152。第二躲避槽152可以是在移动板150的外周沿-Y方向形成的槽。切割隔膜13后的切割部件141的至少部分区域可插入到第二躲避槽152。
图7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层叠预备电极组件10的工程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可在层叠板110的第一层叠区域111及移动板150的第二层叠区域151层叠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及第二层叠区域151层叠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的方法可按照与参见图2说明的在第一层叠区域111层叠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的方法相同的原理执行。为此,移动板150上也可以连接旋转驱动单元105。与移动板150连接的旋转驱动单元105可按照与层叠板110相同的方法对移动板150进行旋转移动。
在向第二层叠区域151层叠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期间,与移动板150连接的第二驱动单元170可按照与第一驱动单元160相同的原理使移动板150下降移动。第二驱动单元170可下降移动移动板150使得层叠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期间第二层叠区域151具有与第一层叠区域111相同的高度。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第一驱动单元160还连接于移动板150。可在向第一层叠区域111及第二层叠区域151层叠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期间第一驱动单元160同时下降层叠板110与移动板150。
在向第二层叠区域151层叠隔膜13、阴极板11及阳极板12的作业结束的情况下,第二驱动单元170可使移动板150上升移动至初始位置。移动板150的初始位置可与层叠板110的初始位置相同。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110及移动板150的主视图。
如图8所示,层叠板110与移动板150可在Y轴方向上相同的高度支撑预备电极组件10。在此,移动板150的第二躲避槽152可在移动板150形成为存在于预备电极组件10的外部。在层叠板110与移动板150层叠隔膜13、阳极板12及阴极板11期间,可向层叠板110及移动板150上连续供应隔膜13。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110及移动板150的工作状态图。
如图9所示,在第一层叠区域111与第二层叠区域151层叠完一定个数的阴极板(图8的11)与阳极板(图8的12)后中止进一步供应隔膜13。这种情况下,第二驱动单元170沿-Y方向下降移动移动板150,移动板150中原本插入到层叠板110的中空部112的区域脱离中空部112。因此预备电极组件10的部分区域被第一层叠区域111支撑,预备电极组件10的其余区域解除与第二层叠区域151的接触。在该状态下层叠用吸入孔115可继续进行对预备电极组件10的吸附动作。因此预备电极组件10不会脱离第一层叠区域111,能够容易被层叠板110支撑。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110、移动板150及排出夹钳122的工作状态图。
如图10所示,移动板150从层叠板110的中空部112脱离,层叠板110的中空部112露出的状态下,排出驱动部件121可移动排出夹钳122使得排出夹钳122与预备电极组件10相对。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110、移动板150及排出夹钳122的工作状态图。
如图11所示,排出驱动部件121可移动排出夹钳122使得排出夹钳122进入中空部112。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板110、移动板150及排出夹钳122的工作状态图。
如图12所示,排出驱动部件121可沿-X方向移动排出夹钳122以将排出夹钳122拉出到中空部112的外部。从而被排出夹钳122夹持的预备电极组件10也被拉出到中空部112的外部,随着隔膜13的伸长,仅隔膜13与第二躲避槽152相对。
第一驱动单元160能够在排出夹钳122沿-X方向移动期间或排出夹钳122沿-X方向移动完之后沿+Y方向上升移动层叠板110使得层叠板110复位到初始位置。
第二驱动单元170能够在第一驱动单元160沿+Y方向上升移动层叠板110期间沿+Y方向上升移动移动板150使得移动板150复位到初始位置。从而层叠板110的第一层叠区域(图11的111)与移动板150的第二层叠区域(图11的151)可在Y轴上具有相同的高度。
在该状态下被排出夹钳122夹持的预备电极组件10的最上部的隔膜13与盖住第二躲避槽152的隔膜13也能够沿X轴方向位于同一线上。
图1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预备电极组件10被排出夹钳122夹持拉出到层叠板110的外部,仅隔膜13与第二躲避槽152相对的状态下,隔膜固定单元130能够沿-Y方向下降加压隔膜13。隔膜固定单元130可配置成隔着隔膜13与第一层叠区域(图11的111)相对。
隔膜固定单元130可起到在与排出夹钳122沿X轴方向相对的位置向隔膜13提供张力的作用。因此以切割部件141为基准位于切割部件141的-X方向的隔膜13可被排出夹钳122施加张力,位于切割部件141的+X方向的隔膜13可被隔膜固定单元130施加张力。如上从切割部件141的两侧向隔膜提供张力,因此能够防止隔膜被切割时发生隔膜撕裂、破损等,能够防止隔膜的切割品质下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隔膜固定单元130可包括与隔膜13接触的固定部件131、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件131的驱动杆133及连接于所述驱动杆133且使所述驱动杆133沿+Y方向及-Y方向移动的贴紧驱动部件132。贴紧驱动部件132可包括机械臂、使用液压或气压的缸体、连接于电机的旋转轴的滚珠丝杠及将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传送螺母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在考虑制造环境等的情况下适当地选择使用。
贴紧驱动部件132可向隔膜13方向移动固定部件131使得固定部件131能够加压隔膜13,可在固定部件131施加的压力不损伤隔膜13的表面的范围内移动固定部件131。
固定部件131接触完隔膜13后,切割部件141沿-Y方向下降移动切割隔膜13,切割部件141的至少部分区域可插入完第二躲避槽152。此时排出夹钳122可对完成的电极组件进行后处理,可执行在层叠板110与移动板150上层叠阴极板(图8的11)、阳极板(图8的12)及隔膜13的作业。
图14为简要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板150可包括沿-X方向与第二躲避槽152相邻的区域沿+Y方向凸出一定高度形成的凸出区域153。凸出区域153的端部153a能够在隔膜13的下部沿+Y方向加压隔膜13以沿+Y方向顶起隔膜13,因此隔膜13可相对于X轴倾斜配置。将移动板150中与第二躲避槽152相邻的区域设置成凸出区域153的情况下,可在最接近切割部件141的区域向隔膜13提供张力。
凸出区域153的端部153a的Y轴方向的高度可高于层叠板110的Y轴方向的高度,又一端部(未图示)的Y轴方向的高度可与层叠板110的Y轴方向的高度相同。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凸出区域153的沿Y轴方向的长度可以是1mm以上5mm以下。因此不仅能够防止隔膜13在被切割之前变形或隔膜13在被切割之前破裂,还能够向隔膜13提供适当水平的张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凸出区域153的端部153a可比切割部件141靠近Y轴配置。从而切割部件141切割相对于X轴倾斜的状态的隔膜13。使隔膜13相对于X轴倾斜的情况下相比于平行于X轴的状态的隔膜13,能够用相对少的力向隔膜13提供张力。
并且,当假设向相对于X轴倾斜的隔膜13与平行于X轴的隔膜13提供相同强度的张力时,为了向平行于X轴的隔膜13提供张力,排出夹钳122可沿-X方向移动第一距离(未图示)。
相反,为了向倾斜于X轴的隔膜13提供张力,排出夹钳122可沿-X方向移动第二距离(未图示),第二距离(未图示)可小于第一距离(未图示)。因此能够在相对缩短排出夹钳122的移动距离的同时向隔膜13提供适当的张力。这能够有助于提高空间效率性,而且能够有助于提高制造装置运用效率性。
并且,切割隔膜13的隔膜切割单元140靠近层叠板110及移动板150配置,因此可在切割隔膜13后立即进行预备电极组件10的层叠作业。并且,由于凸出区域153与隔膜切割单元140是能够避免与排出夹钳122发生干涉的结构,因此这些点也能够有助于提高空间效率性及提高制造装置运用效率性。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隔膜切割单元(图14的140)的局部剖面图。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隔膜切割单元(图14的140)可包括切割隔膜13的切割部件141及被固定所述切割部件141的切割外壳142。切割外壳142上可连接切割驱动部件148,切割驱动部件148可沿-Y方向及+Y方向移动切割外壳142使得垫片146接触隔膜13或解除垫片146与隔膜13的接触。切割驱动部件148可在隔膜13被凸出区域153及固定部件131加压的状态下使切割外壳142沿-Y方向下降移动使垫片146加压隔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切割驱动部件148可包括机械臂、使用液压或气压的缸体、与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滚珠丝杠及将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传送螺母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在考虑制造环境等的情况下适当地选择使用。
切割外壳142的内部具有收容空间142a,所述收容空间142a可具有导套143。导套143可从切割外壳142的外部贯通切割外壳142从而至少部分区域配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42a。导套143的外周与切割外壳142的接触区域具有轴承,能够减少导套143与切割外壳142之间的摩擦。
切割外壳142的外面与导套143的外周可安装有挂接部件144。挂接部件144装配于导套143的外周,可设置成其外周可大于导套143的外周。挂接部件144的外面与切割外壳142接触,能够防止导套143脱落到切割外壳142的外部。
驱动轴145可沿着Y轴方向连接于导套143。驱动轴145可通过螺杆(未图示)等结合部件或粘贴剂固定到导套143。
驱动轴145的朝-Y方向的端部可具有垫片146。垫片146可被设置成隔着隔膜13与凸出区域153相对且对隔膜13加压。垫片146可以由不损伤隔膜13表面的材质构成。垫片146的至少部分区域可与凸出区域153的至少部分区域沿Y轴方向位于同一线上。因此能够有效加压隔膜13。
切割外壳142的收容空间142a中可具有被驱动轴145及切割外壳142加压从而长度收缩的弹性部件147。弹性部件147在切割驱动部件148沿-Y方向移动切割外壳142期间被驱动轴145及切割外壳加压,因此Y轴方向的长度能够收缩。切割外壳142通过切割驱动部件148下降移动从而垫片146与隔膜13接触时,弹性部件147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隔膜切割单元(图14的140)的局部剖面图,示出切割外壳142下降移动的状态。
如图16所示,切割驱动部件148在隔膜13被凸出区域153、固定部件131及垫片146加压的状态下沿-Y方向进一步下降移动切割外壳142使得切割部件141切割隔膜13。
切割完隔膜13后切割部件141的至少部分区域可插入到第二躲避槽152。在此,挂接部件144解除与切割外壳142的接触沿+Y方向上升,弹性部件147沿Y轴方向的长度收缩从而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可用另外的隔膜夹持器(未图示)固定被切割部件141切割的隔膜13。隔膜夹持器(未图示)固定被切割的隔膜13的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进行隔膜13包围预备电极组件(图14的10)的外周的作业。在一个实施例中,隔膜夹持器(未图示)可通过真空吸附方式固定隔膜13。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能够迅速进行阴极板(图2的11)、阳极板(图2的12)及隔膜(图2的13)的层叠作业。并且完成隔膜13层叠作业后可立即从层叠板(图2的110)拉出预备电极组件10以向隔膜13提供张力。因此还可以在进行完隔膜13层叠作业的层叠板(图2的110)上立即执行隔膜13切割作业。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能够提高电极组件制造工程的效率性及迅速性,能够确保制造工程的连续性。并且,能够提高隔膜13切割品质,能够提高电极组件的品质。
另外,根据另一方面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所述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切割隔膜形成的电极组件。图17为示出通过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切割的隔膜的切割面的示意图。隔膜的切割面可沿着隔膜的宽度方向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切割的隔膜的切割面可包括多个凹凸。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向隔膜提供足够的张力,因此能够在防止隔膜撕裂、破损等的同时切割隔膜。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切割的隔膜的切割面的品质可相对较高。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切割的隔膜的切割面上的多个凹凸中具有最大高度的位置(RH)与具有最低高度的位置(RL)的高度差可以是0mm以上2mm以下。
图18为示出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以外的装置切割的隔膜的切割面的示意图。可知图18所示的隔膜的切割面相比于图17所示的隔膜的切割面凹凸的高度差大、切割面的品质低。这种隔膜会成为降低电极组件的品质的一个原因,最终可成为提高电极组件不良率、降低电极组件量产性的原因。
以上所说明的内容为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限于此,可在不超出权利要求范围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这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8)

1.一种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包括:
层叠板,其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及隔膜层叠的第一层叠区域;
第一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层叠板且移动所述层叠板;
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其在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层叠形成的预备电极组件的最上部具有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向所述层叠板的外部拉动所述预备电极组件以向所述隔膜提供张力;
隔膜固定单元,其在所述层叠板仅留有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对所述隔膜加压;以及
隔膜切割单元,其在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加压所述隔膜以后,在所述层叠板切割所述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层叠板包括:
中空部;以及
第一躲避槽,其位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的外部;
关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隔膜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隔膜的厚度的量,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阴极板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阴极板的厚度的量,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阳极板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阳极板的厚度的量,
所述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夹持所述预备电极组件移动到所述中空部的外部使得仅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躲避槽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在仅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躲避槽相对的状态下将所述层叠板上升复位到初始位置,
所述隔膜切割单元在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躲避槽相对的状态下切割所述隔膜并插入到所述第一躲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还包括:
移动板,其具有被所述层叠板包围的第二层叠区域,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层叠在所述第二层叠区域;以及
第二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移动板且移动所述移动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板包括隔着所述隔膜与所述隔膜切割单元相对地配置且向所述隔膜切割单元的方向顶起所述隔膜的凸出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层叠板包括所述移动板插入的中空部;
所述移动板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中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关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隔膜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隔膜的厚度的量,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阴极板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阴极板的厚度的量,每次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层叠所述阳极板时使所述层叠板下降相当于所述阳极板的厚度的量,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下降所述移动板使得所述第二层叠区域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位于相同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下降所述移动板使得所述移动板脱离所述中空部,以此解除所述第二层叠区域与所述预备电极组件的接触,
所述电极组件排出单元进入所述中空部夹持所述预备电极组件移动到所述中空部的外部,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在仅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相对的状态下将所述层叠板上升复位到初始位置,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上升所述移动板使得所述第二层叠区域和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位于相同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层叠区域的外部的第二躲避槽,
所述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将所述预备电极组件移动到所述中空部的外部使得仅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躲避槽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隔膜固定单元被设置成隔着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相对,加压所述隔膜使得所述隔膜贴紧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隔膜切割单元包括在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加压所述隔膜的状态下向所述隔膜的方向下降切割所述隔膜的切割部件;
所述切割部件在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躲避槽相对的状态下切割所述隔膜且插入到所述第二躲避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凸出区域是所述移动板中相邻所述第二躲避槽的区域向所述隔膜的方向凸出形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凸出区域的端部与所述隔膜接触,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之间的高度差为1mm以上5m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还包括:
隔膜供应单元,其向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供应所述隔膜;
阴极板提供单元,其在所述隔膜上配置所述阴极板;
阳极板提供单元,其在所述隔膜上配置所述阳极板;以及
旋转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层叠板,在所述阴极板提供单元与所述阳极板提供单元之间旋转移动所述层叠板;
所述层叠板包括在所述第一层叠区域固定所述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及所述隔膜的至少一个夹持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隔膜固定单元包括:
固定部件,其与所述隔膜接触;以及
贴紧驱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凸出区域配置成高于所述第一层叠区域以后将所述固定部件贴紧于所述隔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隔膜切割单元还包括:
切割外壳,其与所述切割部件相固定;
导套,其贯通所述切割外壳延伸;
驱动轴,其连接于所述导套且向所述隔膜的方向延伸;
垫片,其设于所述驱动轴,隔着所述隔膜与所述凸出区域相对;以及
切割驱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切割外壳且移动所述切割外壳;
其中,所述切割驱动部件在所述隔膜被所述凸出区域及所述垫片加压以后,向所述隔膜方向移动所述切割外壳。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组件排出单元包括:
排出夹钳,其夹持所述预备电极组件;以及
排出驱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排出夹钳且移动所述排出夹钳。
18.一种电极组件,其中:
具有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切割形成的所述隔膜,
所述隔膜的切割面中凹凸的最大高度与最低高度的差值为0mm以上2mm以下。
CN202210959415.6A 2021-12-29 2022-08-10 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及通过其制造的电极组件 Pending CN1164175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91244A KR20230101270A (ko) 2021-12-29 2021-12-29 전극조립체 제조 장치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전극조립체
KR10-2021-0191244 2021-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7559A true CN116417559A (zh) 2023-07-11

Family

ID=8300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9415.6A Pending CN116417559A (zh) 2021-12-29 2022-08-10 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及通过其制造的电极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7962A1 (zh)
EP (1) EP4207407A1 (zh)
KR (1) KR20230101270A (zh)
CN (1) CN116417559A (zh)
DE (1) DE202022002977U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3780B (zh) * 2007-05-02 2013-09-25 英耐时有限公司 连续隔离物和薄片状电极的层叠装置
JP5806693B2 (ja) * 2013-02-26 2015-11-10 株式会社日立パワ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積層型電池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1615220B1 (ko) 2013-04-09 2016-04-25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의 전극조립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07962A1 (en) 2023-06-29
KR20230101270A (ko) 2023-07-06
DE202022002977U1 (de) 2024-03-11
EP4207407A1 (en) 2023-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48801B1 (en) Device fo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econdary battery
KR100819783B1 (ko) 연료전지용 막/전극 접합체의 트리밍 장치 및 방법과반송장치
KR101066505B1 (ko) 적층 방법 및 적층 장치
KR102029841B1 (ko) 연료전지 적층 장치
US11959974B2 (en) Pressurizing short-circuit inspectio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ow-voltage defective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cell
KR20200017826A (ko) 이차전지 충방전 장치
KR101708358B1 (ko) 전극판 제조 시스템 및 전극판 제조 방법
CN116417559A (zh) 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及通过其制造的电极组件
KR20220109241A (ko) 이차전지용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CN217740608U (zh) 折弯装置
KR102470467B1 (ko) 이차 전지셀 리드탭 밴딩장치
KR102319010B1 (ko) 분리막 인출장치
JP7206959B2 (ja) 積層装置
KR102357106B1 (ko) 가압 활성화 장치용 전극 리드 그립퍼 및 이를 구비한 가압 지그
KR20230083890A (ko) 지그재그 스태킹 장치
CN212798571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制片卷绕机的电芯夹取卸料装置
KR20220083025A (ko) 전지 셀의 충방전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셀의 충방전 방법
KR20210026486A (ko) 이차전지 충방전 장치
CN117039111B (zh) 卷绕装置
KR102043114B1 (ko) 2차전지셀 전극리드탭의 용접 가이드 장치
CN114194486B (zh) 定位压紧装置及电芯打包设备
KR20180115568A (ko) 이차전지의 전극시트 권취용 롤러 장치
EP4050691B1 (en) Press roll device and press method
US20230082653A1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spacers for supporting gas pockets of battery cells
CN210897502U (zh) 电芯贴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