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2616A -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2616A
CN116412616A CN202111659636.3A CN202111659636A CN116412616A CN 116412616 A CN116412616 A CN 116412616A CN 202111659636 A CN202111659636 A CN 202111659636A CN 116412616 A CN116412616 A CN 116412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ain
air inlet
water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96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向前
余平新
崔怀雷
肖遥
孙源
任志洁
覃元成
瞿赛
赵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96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2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2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2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风道组件包括隔板部件、风道部件、蒸发器和排水板,隔板部件和风道部件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排风口,排水板构造有相对于所述排水板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导水部和排水部,所述排水部构造有出口并与所述导水部连通,所述排水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第五夹角,所述导水部的端部构造出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以使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风适于沿所述导水部的延伸方向流入所述第一腔体内。本发明提出的风道组件,设置有具有导水部和排水部的排水板,一部分进风可通过与开口连通的导水部分流,减少交叉接触的进风风量,减少结霜量。

Description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于冰箱内存储空间需求越来越高,冰箱内存储空间的大小也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如何在冰箱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冰箱的存储空间,成为技术人员的一个研发方向。其中,制冷系统的部件需要占用柜体的一部分体积,制冷系统的部件在柜体内的安装位置,会影响柜体的体积以及柜体限制出存储空间的大小。当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设置在冰箱的制冷间室的后侧,柜体的厚度较大,柜体深度方向的存储空间不足。当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横置在两个间室之间,蒸发器不占用制冷间室后侧的空间,基于此结构,冷藏回风和冷冻回风会在蒸发器朝向进风口的一侧交汇,而导致蒸发器朝向进风口的一侧的水容易凝结成霜,霜会堵塞回风路径,导致风循环流动以及换热效果不佳,设备能耗大,且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风道组件,设置有具有导水部和排水部的排水板,一部分进风可通过与开口连通的导水部分流,减少交叉接触的进风风量,进而减少结霜量,避免霜堵塞进风路径,保证风的循环流动性以及换热效果,减少化霜次数,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包括:
隔板部件和风道部件,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邻;
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排水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构造有相对于所述排水板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导水部和排水部,所述排水部构造有出口并与所述导水部连通,所述排水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第五夹角,所述导水部的端部构造出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以使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风适于沿所述导水部的延伸方向流入所述第一腔体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包括隔板部件、风道部件和排水板,隔板部件与风道部件之间限制出的第一腔体内设置排水板,排水板具有导水部和排水部,导水部的开口可用于分流一部分进风,导水部可用于承接化霜水,排水部的出口可将化霜水排出。导水部分流一部分进风后,可减少第一进风口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的进风中交叉接触的风量,以减小因两种温度不同的进风交叉接触而产生的结霜量,减少化霜次数,延长化霜周期,减少化霜的耗电量,起到省电节能的作用,还能保证风循环流动并提高换热效果。当第一进风口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的进风中的一个为冷藏风,另一个为冷冻风,采用本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可解决冰箱回风凝结的问题,减少冷藏回风与冷冻回风的接触,减少与冷冻回风聚集混合冷凝,使霜更均匀分布在蒸发器内,减少霜堵塞冷冻回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上,凹陷的深度不变,对风的流动干扰小,可保证风在第一腔体内的流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口与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同侧,排风和排水可集成在同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沿所述排水部的延伸方向,所述排水部的两侧均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导水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水部的底部沿第二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排水板的顶面形成第七夹角,排水效果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水板的顶面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面斜向下倾斜预设角度,或,所述排水板的顶面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面均与水平面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水部包括沿所述导水部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流面,从所述排水板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面向相对的侧面靠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排水部件,所述第一排水部件包围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部件构造有第一排水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排水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风机罩,所述风机罩限制出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风机罩开设通风口,所述风机的进口朝向所述通风口。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柜体以及如上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于所述柜体的储物空间内并分隔出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所述第一间室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间室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第一间室与第二间室内的风可通过风道组件循环换热,风道组件内设置具有导水部和排水部的排水板,可减少进风交叉接触位置的结霜量,减少化霜次数,延长化霜周期,减少化霜的耗电量,起到省电节能的作用,还能保证风循环流动并提高换热效果,使制冷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更好且耗电量更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意门体;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柜体的局部结构及箱胆;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组件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组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中未显示排水板上方部件;
图8是图7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组件的局部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冷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与图2的主要区别在于,排水板的结构不同,图中未示意门体;
图11是图10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道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意排水板上方的部件;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道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风道组件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以显示风机的位置;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风道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意排水板上方的部件;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风道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意门体;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制冷设备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风道组件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风道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水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水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E-E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3中F-F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隔板部件中第二板体及其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隔板部件中另一种第二板体及其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隔板部件中第二板体的第一内凹部与第二内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隔板部件中第二板体的第三内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与排水板安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与排水板安装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排水板及加热件的分解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排水板及加热件的分解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排水板及第二加热器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排水板及第二加热器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排水板及风道部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道部件中第一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37中H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排水板;110、排水部;111、第一排水部;112、第二排水部;113、第二导流面;114、出口;115、第三排水部;120、第一导水部;121、第一导流面;123、第一导水区;124、第二导水区;130、第二导水部;131、第三导流面;140、第三导水部;141、第四导流面;150、翻边;151、定位部;160、加热件;170、开口;
200、风道组件;201、第一进风口;202、第二进风口;203、第一排风口;204、第二排风口;
210、隔板部件;211、第一板体;212、第二板体;2121、第一内凹部;2122、第一引导面;2123、第一顶面;2124、第二内凹部;2125、第二引导面;2126、第二顶面;2127、第三内凹部;2128、第三顶面;2129、第三引导面;213、第一保温层;214、第三板体;215、第三壁板;
220、风道部件;221、第二保温层;222、第一支撑部;2221、分隔部;2222、导向面;22221、曲面部;22222、平面部;2223、导流板;2224、第二支撑斜面;2225、第二支撑凹槽;223、导水件;2231、第三排水管;224、第三保温层;225、第二支撑部;226、加热部件;
230、蒸发器;231、第一加热器;232、第二加热器;233、换热管;234、散热片;2341、第一散热片;2342、第二散热片;23421、通风部;2343、安装孔;
240、风机罩;241、第一罩体;2411、导流表面;242、第二罩体;2421、第一导水通道;2422、隔挡部;2423、第三排水口;2424、第一导风部;2425、第二导风部;2426、第二安装柱;2427、分隔板;2428、集水部;243、风机盖板;2431、第三导风部;2432、第四导风部;244、通风口;
250、第一风门;
260、第一排水部件;262、第一排水口;263、第一排水管;264、第一壁板;265、第二壁板;
270、风机;271、风机安装座;
281、第二腔体;282、第一腔体;
290、第二排水部件;291、第二排水管;
400、柜体;410、第一间室;420、第二间室;430、回风部件;
α1、第一夹角;α2、第二夹角;α3、第三夹角;
θ2、第六夹角;θ3、第七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38所示,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柜体400,柜体400包括箱胆。
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冰柜、展示柜、售卖柜或酒柜等多种设备,制冷设备可用于冷藏或冷冻。
其中,下述实施例中,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与制冷设备的方位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箱胆,箱胆包括箱胆本体和风道组件200,箱胆本体内的空间通过风道组件200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间室410和第二间室420。
风道组件200可起到分隔间室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循环送风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的独立性,风道组件200与箱胆本体的安装处需要保证密封,避免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之间串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道组件200,风道组件200可将箱胆本体内的全部空间分成第一间室410和第二间室420两部分,或者,风道组件200将箱胆本体内的局部空间分隔成第一间室410和第二间室420两部分。
风道组件200向第一间室410和第二间室420独立送风,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的功能可相同或不同。当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的功能不同,也就是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内的环境温度不同,第一间室410可为冷藏室,第二间室420可为冷冻室,则风道组件200向冷藏室送风的频率低于向冷冻室送风的温度。当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的功能相同,如均为冷藏室,两个冷藏室的环境温度可相同或不同,此时,风道组件200向两个冷藏室送风的频率可相同或不同,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当然,风道组件200分隔出的间室,功能不限于冷藏和冷冻,还可以为变温间室或其他功能间室,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
当柜体400连接门体,门体在封闭柜体400的位置,则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为两个密闭且独立的空间;门体在打开柜体400的位置,则可从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中的至少一个取放物品。
其中,风道组件200在制冷设备内设置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至图3、图10、图11以及图17至图20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蒸发器230和排水板100,隔板部件210位于风道部件220的上方,隔板部件210与风道部件220构造出第一腔体282、适于与第一腔体282连通的进风口和适于与第一腔体282连通的排风口,第一腔体282内设置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隔板部件210和风道部件220共同限制出相连通的进风口、第一腔体282和排风口,以便进入风道组件200的风换热后排出。
如图1和图2所示,隔板部件210连接于箱胆本体,并使隔板部件210与箱胆本体的连接处相密封,以将箱胆本体内的空间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间室410和第二间室420。隔板部件210与风道部件220之间的第一腔体282用于安装蒸发器230、排水板100、用于化霜的加热结构等部件,以满足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的换热需求。
风道组件200的进风口分为第一进风口201和第二进风口202,风道组件200的排风口分为第一排风口203和第二排风口204,第一进风口201、第一腔体282、第一排风口203与第一间室410连通形成第一循环路径,第二进风口202、第一腔体282、第二排风口204与第二间室420连通形成第二循环路径,第一循环路径与第二循环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连通,以向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送风。第一进风口201、第二进风口202、第一排风口203以及第二排风口204的数量和位置不作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间室410位于风道组件200的上方,第一间室410被设置为冷藏室,第二间室420位于风道组件200的下方,第二间室420被设置为冷冻室,也就是第一间室410位于第二间室420的上方,风道组件200设置有朝向上方的第一排风口203和朝向下方的第二排风口204;并在第一排风口203处设置第一风门250,以便开闭调节;在第二排风口204处设置第二风门,以便开闭调节。风道组件200靠向前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01和第二进风口202,第一进风口201与冷藏室的回风风道连通,第一进风口201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左右两侧,第二进风口202与冷冻室连通,第二进风口202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前侧或下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靠近风道组件200的同一端,第一排风口203与第二排风口204也靠近风道组件200的同一端,且进风口与排风口一般在相对的两端,如上述的进风口靠近前端,排风口靠近后端,但不限定前述的位置,进风口还可以均靠近左端或右端,进风口与排风口的位置灵活,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一些情况下,第一进风口20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也就是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不同侧,此时,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会在第一腔体282内交汇,当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具有不同的进风温度(也就是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的环境温度不同),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汇处因接触换热而容易结霜。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位于风道组件200的不同侧,还可以理解为,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形成夹角。
如图6所示,上述的第一侧为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侧为前侧。
下面,结合图1至图16以及图20至图25所示,提供排水板100的实施例,以排水板100安装于上述的风道组件200内为例,对排水板100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排水板100不限于安装在上述的风道组件200内,其他适于安装下述实施例中的排水板100的结构,亦可安装下述的排水板100。
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7所示,提供一种排水板100,排水板100构造有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导水部,导水部向预设面的两侧延伸至排水板100的边缘,以使排水板100的边缘形成开口170,开口170朝向第一进风口201所在侧,以使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适于通过开口170并沿导水部的延伸方向流入第一腔体282内。
此处的第一进风口201的功能不限,可以与冷藏室连通,导水部对冷藏风进行导向;或者,导水部与冷冻室连通,还可以对冷冻风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导水部,将排水板设计为倒V型结构,使部分冷藏回风通过V型结构空间进入蒸发器,以解决冰箱回风凝结的问题,减少冷藏回风与冷冻回风的接触,减少与冷冻回风聚集混合冷凝,使霜更均匀分布在蒸发器内,减少霜堵塞冷冻回风。
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通过开口170并沿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导入第一腔体282内,可将第一进风口201的一部分进风进行分流,减少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汇的风量,进而减少因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接触而凝结的霜,延长两次化霜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少化霜次数,减少化霜所需的耗电量,减少制冷设备的耗电量。
导水部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下凹陷,则使得排水板100形成凹槽,第一进风口201的一部分进风可沿凹槽向第一腔体282的内部流动,导水部可对其内的风起到导流的作用。
其中,预设面与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预设面沿进风口向排风口的方向延伸,如进风口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前端,排风口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后端,则预设面从前向后延伸。此处,预设面的延伸趋势为从前向后即可,预设面可倾斜延伸,预设面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选择。
一些情况下,预设面可为排水板100的对称面,预设面的两侧对称设置导水部,使得排水板100为对称结构,排水板100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面不限于为对称面,排水板100不限于形成对称结构,预设面两侧为非对称结构亦可。
上述排水板100的开口170,可起到对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进行导流的作用,排水板100的开口170还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
在排水板100的开口170起到分流一部分进风的作用时,导水部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的深度可不作限定。
一些情况下,朝向开口170的方向,导水部凹陷的深度逐渐增大,此种结构的导水部可称为第二导水部130。也就是,第二导水部130朝向开口170的一端深度较大,有助于引导风在其内流动。当蒸发器230放置在排水板100上方,第二导水部130的深度逐渐增大,也能增大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之间的间距,适当扩大风的流动空间;还有助于排水板100承接的化霜水从开口170排水。
其中,第二导水部130的深度朝向开口170的一端逐渐增大,可以为连续增大,或呈阶梯状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朝向开口170的方向,第二导水部130的底部沿第一预设方向倾斜,第一预设方向与排水板100的顶面形成第一预设夹角。也就是,第二导水部130的底面为沿第一预设方向向下延伸的斜面,有助于风向第一腔体282内流动和也方便排水。
第一预设方向为,与顶面形成第一预设夹角、且沿预设面向开口170斜向下倾斜的方向,第一预设夹角的大小可根据需要选择。
为了减小排水板100在高度方向的尺寸,第一预设夹角可为小于或等于7°的夹角,排水效果和导风效果均能满足需求,还能减小风道组件200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小风道组件200所占用柜体400内的高度方向空间,有助于增大柜体400内的间室空间,以便提供大容量的制冷设备。
一些情况下,第一预设夹角设置为3°,3°能够满足排水板100的排水需求,还能充分减小排水板100的高度,实现小角度排水。当然,第一预设夹角还可以设置为1°、2°、4°、5°、6°或7°。
当然,第二导水部凹陷的深度还可以不变(图中未示意),第二导水部凹陷的深度保持一致,也能起到导风和排水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导水部包括沿导水部延伸方向设置的导流面,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导流面向其相对的侧面靠近。也就是第二导水部130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三导流面131,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第三导流面131向相对的侧面靠近,第三导流面131为向其相对侧倾斜的斜面。
排水板100顶面以及第三导流面131承接的化霜水,可沿第三导流面131的导流方向落入导水部的底部,以使化霜水在导水部内聚集,以便导水部内的水排出。
第三导流面131相对的侧面可为竖直设置的面,或也为导流面,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导水部130的两个相对侧面均为第三导流面131。
如图5至图7所示,排水板100的预设面的每侧均设置多个第二导水部130,多个第二导水部130并列设置,在排水板100的两侧均形成多个开口170,以便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可沿多个开口170进入第一腔体282。
在预设高度位置,第二导水部130的宽度,朝向开口170的方向逐渐减小,方便第二导水部130内承接的水向开口170的方向汇集。
结合图1至图7所示以及上述内容,具有上述的第二导水部130的排水板100,可不设置排水部110。
结合图1至图16、图20至图2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排水板100,排水板100构造有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的导水部,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排水板100上方的出风方向形成第四夹角。
当上述的排水板100与蒸发器230均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第一腔体282内,风从风道组件200的进风口进入第一腔体282并向排风口的方向流动,第一腔体282内的风会在排水板100与蒸发器230之间的空间以及蒸发器230内部的空间流动。风在排水板100与蒸发器230之间流动时,导水部与出风方向形成第四夹角θ1,可抑制风从导水部直接流向排风口,以延长风在第一腔体282内停留的时间,以使风充分与蒸发器230接触并进行换热,换热后的风再从排风口排出,有助于提升换热效率。
其中,出风方向为进风口向排风口的方向,一些情况下,进风口与排风口仅设置一个,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形成一个出风方向;一些情况下,进风口或排风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多个,可形成多个出风方向。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至少一个出风方向形成夹角,可在一个方向上,保证风的换热效率;当然,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所有的出风方向均形成夹角,则可保证多个流动路径中的风均能有效换热,可保证换热效率。其中,进风口一般设置在风道组件200靠前的一端,排风口一般设置在风道组件200靠后的一端,则出风方向可为从前向后的方向。
当进风口分为第一进风口201和第二进风口202,第二进风口202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前方,排风口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后方,第二进风口202与排风口的连通路径形成第一出风方向,第二进风口202对应于蒸发器230靠下的位置,则风沿从下向上、从前向后的方向流动。
本实施例的排水板100,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出风方向形成夹角,也就是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形成夹角。第一进风口201可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进风口201与排风口的连通路径形成第二出风方向,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出风方向也形成夹角。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出风方向形成的夹角,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出风方向也形成夹角,均可理解为第四夹角,但具体的角度值可相同或不同。
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可以为直线路径或曲线路径。当导水部的延伸路径为直线路径,导水部远离排水部110的一端到导水部连通排水部110的另一端的路径为延伸路径;当导水部的延伸路径为曲线路径,曲线路径的导水部可具有多个与排水部110连通的端头,曲线路径可为多段直线路径连通形成的折线路径,或,曲线路径为具有一个或多个曲率半径的曲线,曲线路径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可与出风方向形成一个或多个夹角,也就是第四夹角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角度值,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结合图10至图2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排水板100,排水板100构造有排水部110和导水部,排水部110构造有出口114,排水部110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导水部与排水部110连通,导水部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排水板100上方的出风方向形成第五夹角θ1。
在使用状态,排水板100设置在蒸发器230的下方,用于承接蒸发器230表面的霜遇热而产生的化霜水。一部分水落入导水部并沿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导入排水部110,导水部一般设置多个,各个导水部承接到的水汇集到排水部110并通过排水部110的出口114排出。另一部分水直接落入排水部110并通过排水部110排出。
其中,第五夹角与第四夹角的区别在于,同时设置有导水部和排水部的排水板中,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出风方向形成的夹角为第五夹角;仅设置有导水部的排水板中,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出风方向形成的夹角为第四夹角。第五夹角与第四夹角的角度数值可根据需要选择,此处不作限定。
图23中排水板100上方的实线箭头示意了导水部的延伸方向,虚线箭头示意了出风方向,并标示第五夹角θ1,图中示意了第五夹角为90°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导水部和排水部110均基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顶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顶面可为多条线限制出的面,或多个面限制出的面。与之对应的,导水部的底部以及排水部110的底部形成排水板100的底面,底面也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底面可为多条线限制出的面,或多个面限制出的面。排水板100的上表面为排水板100朝向上方的全部表面,顶面为上表面的一部分;排水板100的下表面为排水板100朝向下方的全部表面,底面为下表面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的排水板100,导水部与排水部110配合,可将承接的水排出,解决风道组件200内排水的问题,并且,通过将导水部设置为延伸方向与风道组件200的出风方向形成夹角,可延长风在风道组件200内停留的时间,也就是延长换热时间,以提升换热效率,满足制冷设备的制冷需求;并排水板100的结构简单。
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水板100结构,当导水部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下凹陷的深度不变,且排水板100构造有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的排水部110,此导水部可称之为第三导水部140,如图11至图13所示,排水部110构造有出口114,第三导水部140与排水部110连通,第三导水部140承接的化霜水可从排水板100端部的开口170排出,还可以从排水部110的出口114排出,实现多方位排水,结构简单且排水效果好。
此时,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可水平放置,能完成化霜水的排放,还能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若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均斜向下设置进行排水,可减小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向下倾斜的角度(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向下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7°),进而减小风道组件200高度方向的尺寸,可起到扩大制冷设备内容量的作用。
排水部110的出口114与排风口位于第一腔体282的同侧,排水部位与排风部位位于第一腔体282的同侧,方便将排水结构与排风结构集成在一起。
当风道组件200内设置有风机270,风机270与排风口位于同侧,也就是出口114、排风口和风机270均位于同侧,风机270的化霜水可随排水板100的化霜水一同排出。
沿排水部110的延伸方向,排水部110的两侧均并列设置多个第三导水部140,多个第三导水部140分布在蒸发器230的下方,以便在蒸发器230下方的多个位置承接化霜水,有助于快速排水。
排水部110也可设置多个,多个排水部110可相平行或形成夹角。在排水板100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排水部110的数量越多,第三导水部140的长度越短,有助于第三导水部140承接的水在排水部110内汇集,以便缩短化霜排水时间。当排水部110设置多个,则靠近排水板边缘的第三导水部140具有开口,其他第三导水部140与排水部110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朝向出口114的方向,排水部110凹陷的深度逐渐增大,以便排水部110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出口114。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部110的底部沿第二方向倾斜,第二方向与排水板100的顶面形成第七夹角θ3。也就是排水部110的底部倾斜,排水部110内的水沿倾斜路径(第二方向)汇集到出口114并排出,排水效果好,可避免出现局部积水的问题;并且水能平稳流动。
当排水板100的顶面水平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二方向与水平面形成第七夹角θ3。沿排水板100的顶面,朝向出口114的位置逐渐向下凹陷形成排水部110。此时,第七夹角θ3为排水部110的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第二方向为斜向下的方向。
其中,排水部110的底部,可以为斜线或斜面,一些情况下,排水部110的底部为斜面,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一些情况下,排水部110的底部不形成连续的斜线或斜面,如阶梯状,依然能够满足排水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七夹角θ3可小于或等于7°,第七夹角θ3的角度小,有助于减小排水板100顶面到底面的距离,可实现小角度排水,进而减小风道组件200在高度方向的尺寸,缩小风道组件200所占用的空间,有助于提升制冷设备的储物空间,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制冷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七夹角θ3也可大于7°,由于排水部110所占用排水板100的面积较少,排水部110向下倾斜的角度稍大,对排水板100的整体体积影响不大,因此,对第七夹角θ3的角度不做严格限定。
一些情况下,如图12所示,排水部110凹陷的深度不变,此时排水部可称为第三排水部115,排水板100向出口114方向倾斜,以方便排水。如出口114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后端,排水板100从前向后斜向下倾斜,以便排水部110内的水向后流动并排出。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三导水部140包括沿第三导水部140延伸方向设置的第四导流面141,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第四导流面141向其相对的侧面靠近。第四导流面141可将排水板100顶面以及第四导流面141承接的化霜水导入到第三导水部140的底部,以便第三导水部140内的水排出。
从排水板100的底面向顶面的方向,第四导流面141向出口114的方向倾斜。当排水板100向出口114的方向倾斜,第三导水部140内汇聚的水量较多,则第四导流面141可向后导流,引导一部分水流从后方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结合图20至图25所示,朝向排水部110的方向,导水部凹陷的深度逐渐增大,此时导水部可称为第一导水部120。第一导水部120朝向排水部110的方向深度逐渐增大,以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排水部110并从排水部110的出口114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朝向排水部110的方向,第一导水部120的底部沿第一方向倾斜,第一方向与排水板100的顶面形成第六夹角θ2。也就是第一导水部120的底部倾斜,第一导水部120内的水沿倾斜路径(第一方向)汇集到排水部110,排水效果好,可避免出现局部积水的问题;并且水能平稳流动。
当排水板100的顶面水平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一方向与水平面形成第六夹角θ2。沿排水板100的顶面,从远离排水部110的一端向与排水部110连通的位置逐渐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导水部120。此时,第六夹角θ2为第一导水部120的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第一方向为斜向下的方向。
其中,第一导水部120的底部,可以为斜线或斜面,一些情况下,第一导水部120的底部为斜面,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一些情况下,第一导水部120的底部不形成连续的斜线或斜面,如阶梯状,依然能够满足导水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六夹角θ2小于或等于7°,第六夹角θ2的角度小,有助于减小排水板100顶面到底面的距离,可实现小角度排水,进而减小风道组件200在高度方向的尺寸,缩小风道组件200所占用的空间,有助于提升制冷设备的储物空间,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制冷设备。
一些情况下,第六夹角θ2设置为3°,3°能够满足排水板100的排水需求,还能充分减小排水板100的高度,实现小角度排水。当然,第六夹角还可以为1°、2°、4°、5°或6°。
一些情况下,第一导水部120与上述的第三导水部140的区别在于,第一导水部120向排水板100内的排水部110倾斜,第三导水部140向排水板100的端部倾斜,也就是倾斜方向不同,其他结构及参数可设置为相同,如倾斜的角度可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并列设置在排水部110同侧的导水部,所对应的排水板100的底面共面,使得排水板100的底面平整性更好,排水板100的外观简洁,且方便定位和安装。
此处的并列设置,可以理解为,在排水部110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多个导水部依次排列。一般情况下,排水部110的两侧均并列设置有多个导水部,也就是,排水部110设置在两列导水部之间。当然,当排水部110设置在排水板100的端部,则导水部仅设置在排水部110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出风方向相垂直,有效延长风在第一腔体282内停留的时间,以充分换热。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部110的延伸方向与出风方向形成第八夹角,尽量减少风沿排水部110的延伸方向排出,也可延长风在第一腔体282内停留的时间,保证换热效果。
当然,排水部110也可沿出风方向延伸,排水部110的两侧可对称设置导水部,方便排水部110两侧的导水部均匀稳定导水。
如图20和图25所示,当排水部110沿出风方向延伸,导水部与出风方向相垂直,尽量减少进入导水部的风。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4和图25所示,排水部110凹陷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导水部凹陷的深度。也就是,排水部110的最小深度需要大于或等于导水部的最大深度,以使导水部的水可汇聚到排水部110,避免导水部积水。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0、图21以及图24所示,排水部110的两侧均设置多个相平行的导水部,多个导水部将不同部位的水导入排水部110。通过设置多个导水部,也可以理解为,排水部110的两侧均形成波浪形结构,尽量减少排水板100顶面的面积,减少排水板100顶面的积水,使得排水板100所承接的水尽快沿导水部和排水部110从出口114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2和图23所示,排水部110至少设置两个,两个及以上的排水部110则具有两个及以上的出口114,实现多个位置排水,有助于排水板100上的水快速排出。在排水板100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排水部110的数量增多,则可缩短导水部的长度,水尽快进入排水部110。
相邻排水部110为第一排水部111和第二排水部112,第一排水部111和第二排水部112之间构造有位于第一排水部111的一侧的第一导水区123和位于第二排水部112的一侧的第二导水区124,朝向第一排水部111的方向,第一导水区123的导水部凹陷的深度逐渐增大,朝向第二排水部112的方向,第二导水区124的导水部凹陷的深度逐渐增大。也就是,第一导水区123与第二导水区124对接位置,导水部凹陷的深度最小,有助于第一导水区123承接的水导入到第一排水部111,第二导水区124承接的水导入到第二排水部112,缩短导水部的长度,便于水汇集到排水部110。
当然,如图15所示,排水部110还可设置一个,此时,排水部110的出口114尽量避开风机270的进口。排水部110的两侧均设置多个相平行的导水部,有助于缩短导水部的导水路径,以加快水导出。
如图12、图13、图15、图16以及图22至图23所示,排水部110从前向后延伸,出口114设置在排水板100后端,导水部沿左右方向延伸,排水部110的左右两侧形成波浪形结构,波浪板的设置可以利于水聚拢排出,此时蒸发器230无需沿着前后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导水部与排水板100的顶面形成小于7°的夹角,也就是,排水板100左右方向形成有倾斜延伸的导水部,导水部的倾斜角度不影响排水板100前后方向的角度。排水部110从前向后延伸,排水部110从前向后与水平面形成第七夹角θ3,第七夹角θ3会影响排水板100前后方向的高度变化,但整体上来看,排水部110设置在排水板100的局部位置,排水部110所占用排水板100的面积较小,排水板100的局部位置倾角稍大,对间室内整体储物空间的影响较小,也能优化间室内的容积。
上述内容中,导水部可为上述的第一导水部120与第三导水部140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排水板100可构造有上述的排水部110以及上述的第一导水部120与第三导水部140中的至少一个,排水板100的结构多样。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24和图25所示,第一导水部120包括沿第一导水部120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流面121,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第一导流面121向其相对的侧面靠近,也就是,第一导水部120的纵截面从上向下收拢,以使落在第一导流面121以及顶面的水可汇集到第一导水部120的底部,再沿第一导水部120汇集到排水部110。
第一导水部120沿其延伸方向的两侧侧面中,至少一个侧面设置为第一导流面121。第一导水部120纵截面的形状可为倒三角形或倒梯形。参考图24和图25所示,第一导水部120延伸方向的两侧侧面均为第一导流面121,第一导水部120的两侧均可进行导流。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24和图25所示,排水部110包括沿排水部110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导流面113,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第二导流面113向其相对的侧面靠近,以使排水部110的纵截面从上向下收拢,落在第二导流面113及顶面的水可汇集到排水部110的底部,再从出口114排出。
排水部110沿其延伸方向的两侧侧面中,至少一个侧面设置为第二导流面113。排水部110纵截面的形状可为倒三角形或倒梯形。参考图25所示,排水部110延伸方向的两侧侧面均为第二导流面113,排水部110的两侧均可进行导流。
如图24和图25所示,第一导水部120设置第一导流面121,排水部110设置第二导流面113,充分导流,以便排水板100所承接的水尽快从出口114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面121与第二导流面113可为平面或曲面,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导水部延伸方向的第一预设截面,朝向排水部110的方向导水部的宽度逐渐减小。还可以理解为,朝向排水部110的方向,导水部呈逐渐收拢的状态,以使导水部内的水汇聚,有助于导水部内的水进入排水部110。
此处的第一预设截面,可以理解为,平行于排水板100顶面的截面,排水板100处于安装状态的水平截面。导水部的宽度可以理解为导水部延伸方向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以第一导水部120为例,可以理解为两个第一导流面12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一般为连续减小,但不排除阶梯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部110延伸方向的第二预设截面,朝向出口114的方向排水部110的宽度增大。多个导水部承接的化霜水向排水部110汇聚,排水部110的出口114的位置水量最大,排水部110的宽度增大,可提供更大的排水空间,有助于水稳定排出。
此处的第二预设截面,可以理解为,平行于排水板100顶面的截面,排水板100处于安装状态的水平截面。排水部110的宽度可以理解为排水部110延伸方向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两个第二导流面113之间的距离。增大一般为逐渐增大,但不排除阶梯增大。
第一预设截面与第二预设截面平行,也可共面。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2所示,排水板100的边缘向上翻折构造出翻边150,翻边150环绕排水板100且在对应于出口114的位置开槽。翻边150起到阻隔排水板100上表面的水向外溢流的作用,以使排水板100上表面的水均沿出口114排出,进而保证风道组件200内的水均从排水口排出。
翻边150的局部位置向上延伸形成定位部151,相邻两个定位部151用于限位排水板100上方的第一加热器231,加热器的固定方式简单,且排水板100的结构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当导水部的端部形成有开口,则无需设置翻边。
上述实施例中,排水板100的轮廓形状与蒸发器230以及风道组件200的形状相关,排水板100的形状不作限定。排水板100的轮廓形状可以为矩形、梯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排水板10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形状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的排水板100应用于风道组件200中,也就是,排水板100设于蒸发器230的下方,从前向后的方向,蒸发器230无需向下倾斜,解决了蒸发器230具有倾斜角度会损失间室内容积的问题,在保证风道组件200内换热效率的情况下,实现了小角度化霜排水,以及减小了风道组件200高度方向落差,有助于间室内容积最大化。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蒸发器230也可稍微向下倾斜,但即使蒸发器230不向下倾斜,也不会影响排水效果。
排水板100还连接有振动器(图中未示意),通过振动器根据化霜需求提供振动作用力。振动器的启闭与化霜的时机密切相关,振动器可以与化霜工作同步展开,也可以相较于化霜工作适当延迟。
振动器可以为偏心电机、超声波振动器或者电磁振动器中的任意一个。
基于上述的排水板100,下面对连通排水板100与排水管的排水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至图13所示,风道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一排水部件260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的开口170连通,第一排水部件260与风机270位于排水板100的相邻两侧,第一排水部件260可理解为侧排水结构。
第一排水部件260设置第一排水口262,第一排水口262与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为第一排水管263)连通,以将排水板100承接的水排出。
第一排水部件260构造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能够保证全面承接开口170位置的排水,还能将排水汇聚到第一排水口262。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排水部件260尽量覆盖排水板100的全部开口170,保证第一排水部件260、风道部件220与隔板部件210的连接部位相密封,避免出现漏风与漏水的情况。图5和图7所示,部分开口170未对应第一排水部件260,是为了示意开口170的位置,实际应用中第一排水部件260覆盖全部的开口170。
第一排水部件260构造有与开口170连通的通孔,通孔的面积覆盖所有开口170,以保证排水效果和封闭效果,避免发生漏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排水部件260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也就是第一排水部件260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中的至少一个。如图6和图9所示,以第一排水部件260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0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进风口201穿过第一排水部件260的内部而与第一腔体282连通,实现第一间室410的回风。第一进风口201通过回风部件430与第一间室410连通,以进行回风。
如图13所示,第一排水部件2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板264和第二壁板265,第一壁板264构造有通孔,第二壁板265构造有第一进风口201。第一壁板264朝向排水板100,第二壁板265朝向柜体400。其中,第一壁板264与第二壁板265可为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一些情况下,第一排水部件260构造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避免连接处发生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排水部件260不设置第一进风口201的情况下,隔板部件210安装在风道部件220的上方,隔板部件210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以使第一间室410的回风部件430通过第一进风口201进入第一腔体282。
如图2至图13所示,排水板100的开口170朝向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第二腔体28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第二腔体281内设置有风机270,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可理解为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腔体281的第二侧可理解为后侧。排水板100的出水方向与第一腔体282的出风方向不同,可减少风中携带的水汽,减小排水对风机270的影响,减少风机270的结霜量。此时,排水板100的开口170朝向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个。
如图5至图8所示,排水板100包括第二导水部130,第二导水部130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第二导水部130的延伸方向与排水板100上方的出风方向形成夹角,第二导水部130凹陷的深度沿预设面向第二腔体281的第一侧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导水部130朝向第二腔体281的第一侧的端部构造出开口170,第二导水部130承接的水沿导水部的延伸方向而从开口170排出,开口170与上述的第一排水部件260连通,使水通过第一排水口262排出。排水板100的结构简单,且排水效果好。并且,第一间室410的回风通过第一进风口201进入第一腔体282,风从左侧或右侧进入第一腔体282,可沿第二导水部130流动;第二间室420的回风通过第二进风口202进入第一腔体282,风从风道组件200的前侧进入第一腔体282,则第一间室410的回风与第二间室420的回风进入第一腔体282的路径不同,两路回风接触减少,也减少因两路回风接触产生的结霜量。
此时,排水板100上方的出风方向为从前向后,第二导水部130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则第二导水部130的延伸方向与排水板100上方的出风方向的夹角为90°,第二导水部130可起到减缓风在第一腔体282内的流动速度的作用,可延长风在第一腔体282内停留的时间,优化换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排水板100包括从预设位置向左侧延伸的第二导水部130和从预设位置向右侧延伸的第二导水部130,排水板100具有朝向左右两侧的开口170,风道组件2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一排水部件260,结构简单且导水效果好。其中,预设位置可以为排水板100的对称面,或,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面。预设面可以为上述的排水部的端面,向排水板的左侧和右侧延伸的第二导水部的预设面,可以为同一纵向面或不同纵向面。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结合图10至图13所示,风道组件200内设置的排水板100构造有第三导水部140,第三导水部140的开口170与第一排水部件260连通。
当风机270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后侧,第一排水部件260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个,上述排水方式可理解为侧排水。由于风机270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后方,此时,蒸发器230与风机270独立排水,蒸发器230的化霜水通过第一排水部件260从左右两侧排出,向风机方向流动的化霜水以及遇到风机270而冷凝的水可通过风机270下方的结构排出,风机270下方的结构可为下述的后排水结构,或其他能够排出第二腔体281内水的结构。
与上述的第一排水部件260的排水方式不同,参考图10至图16所示,风道组件200还包括风机罩240,风机罩240限制出第二腔体281,风机270设置在风机罩240的第二腔体281内,风机罩240构造有通风口244,第二腔体281通过通风口244与第一腔体282连通。
一些情况下,风机罩240和风机270均设置风道组件200的后侧,位于风机所在侧的第二排水部件290,第二排水部件290提供后排水的方式。
风机罩240设置有第二排水部件290,第二排水部件290设置在风机罩240内,或,第二排水部件290设置在风机罩240外侧的下方。
参考图14至图16所示,当第二排水部件290设置于风机罩240内,充分利用风机罩240内的空间,可缩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扩大制冷设备的容量。
排水板100的出口114所在侧设置风机罩240,风机罩240朝向排水板100的一端与排水板100的出口114连通。风机罩240包括第一罩体241和位于第一罩体241下方的第二罩体242,风机270设置在第二罩体242的上方。第二罩体242设置第三排水口2423,排水板100的出口114排出的水沿第二罩体242引流到第三排水口2423。第二罩体242可承接排水板100导出的水,第一罩体241滴落的水,以及风机270滴落的水,并导出第一腔体282的化霜水,有助于简化风道组件200的结构。此时,排水板100可采用具有排水部110的结构,具体可参见上述排水板100的实施例。排水板100的出口114朝向后方,第二罩体242位于排水板100的后方,设置第二罩体242可提供一种后排水结构。
第二排水部件290构造出与排水板100的出口114连通的第一导水通道2421,第二排水部件290包括沿第二罩体242的表面向上凸起的隔挡部2422,隔挡部2422限制出第一导水通道2421,风机270位于隔挡部2422的一侧。隔挡部2422起到分隔第一导水通道2421与风机270的作用,阻止水流向风机270,减小水对风机270的影响。
向远离排水板100的出口114的方向,第一导水通道2421向下倾斜,以便第一导水通道2421内的水向下导出,结构简单且排水效果好。第一导水通道2421的端部形成第三排水口2423,第三排水口2423与排水管连接,通过排水管将水排到压机仓内。
其中,隔挡部2422可为第二罩体242向上凸起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当然,隔挡部2422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于第二罩体242的零件,如插接或卡接于第二罩体242的板结构,隔挡部2422的结构不限于此,其他能够实现隔挡功能的结构亦可。
需要说明的是,排水板100与第二罩体242之间设置分隔板2427,分隔板2427使得排水板100与第二罩体242仅在出口114处连通,其他部位通过分隔板2427进行分隔,以保证第一腔体282与第二腔体281在通风口244处以及出口114处连通,其他部位分隔。分隔板2427可与第二罩体242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
第二罩体242与排水板100可为独立的两个部件,或者,第二罩体242与排水板100一体成型为整体部件。
上述的风机罩240的内部设置第一导风部2424和第二导风部2425,第一导风部2424、第二导风部2425与风机270配合向第一排风口203和第二排风口204导风,保证风从对应的路径流出。如图15所示,第二罩体242设置有第一导风部2424和第二导风部2425。
风机270通过风机安装座271安装在第二罩体242的上表面,第二罩体242的上表面设置多个第二安装柱2426,风机安装座271固定在第二安装柱2426上,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第二安装柱2426的高度,可调节风机270倾斜的角度和方向,且结构简单。
向远离排水板100的方向,也就是朝向第三排水口2423的方向,第二罩体242的上表面斜向下倾斜,以便第二罩体242表面的化霜水可在重力作用下向第三排水口2423的方向流动。
第二罩体242构造有集水部2428,集水部2428位于第二罩体242朝向第三排水口2423的一侧,集水部2428向第三排水口2423的方向表面积逐渐减小并与第三排水口2423连通,集水部2428收集的水可通过第三排水口2423排出。集水部2428向第三排水口2423的方向表面积逐渐减小,也就是集水部2428向第三排水口2423的方向收拢,以方便第二罩体242承接的化霜水汇集后排出。
基于第二罩体242的上表面朝向第三排水口2423的方向向下倾斜,集水部2428也可向下倾斜,排水效果更好,但集水部2428不限于向下倾斜,不排除集水部水平设置的情况。
第二罩体242设置有加热部件226,加热部件226通过加热第二罩体242以对风机罩及其内的风机270等部件进行加热化霜。其中,加热部件226可为成型于第二罩体242的加热膜,或,加热部件226为位于第二罩体242下方的加热板,加热部件226的结构形式不限于此,其他能够实现加热化霜的结构亦可。
与上述的第二排水部件290不同的是,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排水部件290还可以位于风机罩240的下方,第二排水部件290与风机罩240的外表面相密封以构造出与排水板100的出口114连通的第二导水通道。第二导水通道与第二腔体281相互分隔,也就是第二导水通道与风机270通过风机罩240分隔,减小第二导水通道内水对风机270等部件的影响。
第二排水部件290的形状可设置为具有翻边的U形结构,或者,第二排水部件290设置一体成型在第二罩体242下方的结构,第二排水部件290的结构多样,可根据需要选择。当排水板100设置多个出口114,可在风机罩240的下方设置多个第二排水部件290,第二导水通道与风机270互不干扰。在风道组件200的下方,第二排水部件290所对应的局部位置向下凸出,使得风道组件200的局部位置高度较大,对其他位置的高度没有影响,也能起到扩大制冷设备容量的作用。
向远离排水板100的出口114的方向,第二导水通道向下倾斜,以便第二导水通道内的水向下导出,结构简单且排水效果好。第二排水部件290设置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与第二排水管291连接,通过第二排水管291将水排到压机仓内。
当然,导水通道(第一导水通道2421或第二导水通道)还可以水平设置,不会因导水通道而增加风道组件200高度方向的尺寸,有助于缩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进而增大制冷设备的储物空间。
上述的风机罩240开设有走线孔(图中未示意),以便风道组件200的接电部件通过走线孔走线,实现电连接,结构简单且对方便走线。
当风机270的安装方式与上述方式不同,也就是在不设置风机罩240的情况下,排水方式与上述第一排水部件260和第二排水部件290不同。风道部件220支撑排水板100,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排水板100的出口114所在侧设置导水件223,导水件223的一侧朝向出口114并与出口114连通,导水件223的另一侧构造出排水口,以使导水件223与第三排水管2231连通,排水板100的出口114排出的水沿导水件223引流到第三排水管2231。
风机270设于蒸发器230的一侧,风机盖板243位于风机270与蒸发器230之间,风机270的进口通过风机盖板243的通风口244与第一腔体282连通。风机盖板243设置在导水件223的外侧,风机盖板243固定在箱胆本体上,并与箱胆本体之间围设出用于安装风机270的腔体,此腔体通过风机盖板243开设的通风口244与第一腔体282连通。或者,风机盖板243自身围设出的用于安装风机270的腔体,此腔体与第一腔体282连通,风机盖板243固定安装在箱胆本体上。风机盖板243与导水件223之间限制出第三腔体,第一腔体282内的风通过第三腔体再被风机270导出。
其中,导水件223可以理解为风道部件220的一部分,或独立于风道部件220的零件,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风机盖板243为风机270的安装部件,风机盖板243的主要功能与风机罩240的主要功能相近,一个风道组件200内设置风机盖板243或风机罩240,风机盖板243与导水件223组合使用,风机罩240与第二排水部件290组合使用。当风道组件200包括风机罩240,则在风机罩240上开设通风口244,以便第一腔体282内的风通过通风口244被风机270排出。
风机盖板243设置有第三导风部2431和第四导风部2432,以使风机270将风送出第一排风口203和第二排风口204。
下面,对风机270以及风机270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5至图16所示,风道组件200还包括风机罩240,风机罩240包括第一罩体241和第二罩体242,第一罩体241构造有朝向风机270的导流表面2411,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高于导流表面2411的第二侧,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与导流表面2411的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风机罩240限制出第二腔体281,第二腔体281内设置有风机270。第一罩体241可起到汇聚风机270上方的水汽的作用,并将汇集得到的水滴从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引流到导流表面2411的第二侧,第一罩体241的设置,可促进第二腔体281内水汽的汇集和排出,减小水汽对风机270的腐蚀,延长风机270的寿命。
风道组件200还包括风机270,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α1,风机罩240开设通风口244,风机270的进口朝向通风口244,第二腔体281通过通风口244与第一腔体282的出风区域连通,第二腔体281与风道组件200的排风口连通。第一腔体282内的风通过风机罩240上的通风口244被风机270抽吸到第二腔体281内,在风机270的作用下,第二腔体281内的风通过排风口通入第一间室410或第二间室420。也就是,第二腔体281与上述的第一排风口203和第二排风口204可通断调节。
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α1,可以理解为,风机270的转动轴线的前端低于或高于后端。在满足通风和排水需求的情况下,第一夹角α1的角度尽量小,风机270的转动轴线的前端与后端的高度差尽量大,也就是风机270尽量接近水平设置,以减小风机270在高度方向所占用的空间,进而减小风道组件200在高度方向的尺寸。
此时,通风口244与第一腔体282的排水出口错位设置,可尽量减少排水出口处的风被风机270抽出,延长风在第一腔体282内的换热时间,提升换热效率。
风机罩240固定在箱胆本体上,第一腔体282内的风,通过第二腔体281再被风机270导出。
其中,第一夹角α1大于或等于7°,使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汇集的水可沿其自身表面的坡度流动至第二侧,并使水沿风机270下方的风道部件220导流到第三排水口2423,避免第一罩体241表面汇集的水向风机270内滴落,尽量阻止水落入风机270。其中,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高于导流表面2411的第二侧,第一罩体241朝向风机270的表面可为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当导流表面2411为平面,有助于简化第一罩体241的结构,方便加工。另外,风机270表面积聚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而下落并排出。
第一夹角α1需小于70°,以达到减小高度的目的;第一夹角α1可小于60°、50°、45°、30°、20°或10°,第一夹角α1越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方向尺寸越小。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夹角α1小于7°,能够满足排风需求,且风道组件200的高度方向尺寸更小,但第一罩体241朝向风机270的表面导水效果不佳,排水效果难以满足需求。若第一夹角α1小于7°,则需要解决风机罩240排水的问题。
一些情况下,第一腔体282与第二腔体281为前后并列设置的两个腔体;或者,第二腔体281被第一腔体282包围;第一腔体282与第二腔体281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可实现两个腔体的连通关系即可。以第二腔体28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后方为例,风机270可朝向前方倾斜第一夹角α1或朝向后方倾斜第一夹角α1,参考图14所示,风机270朝向前方倾斜第一夹角α1,参考图8所示,风机270朝向后方倾斜第一夹角α1。也就是,风机270的转动轴线的上端相对于竖直方向,向前倾斜形成第一夹角α1,或,向后倾斜形成第一夹角α1。
其中,风机270从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也就是风机270的进口朝向第一腔体282的出风方向,有助于第一腔体282内的风进入风机270的进口,可以提高通风效果。风机270从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前述结构,均可考虑蒸发器230与风机270可共用排水结构,以实现结构的简化;或,考虑蒸发器230与风机270采用独立的排水结构进行排水,可减小排水对风机270的影响。如图5、图6、图12和图13所示,蒸发器230的排水从左右两侧的第一排水部件260导出,风机270的排水从后端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通风口244的中心轴线共线,在将第一腔体282内的风通过通风口244吸入第二腔体281的过程中,风机270的抽吸效果好,有助于风道组件200内的风循环流动的效果。一些情况下,通风口244的形状与风机270的进口的形状相适配,以便第一腔体282内的风通过通风口244被风机270吸入第二腔体281。
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通风口244的中心轴线共线,一般将第一罩体241的导流表面2411设置为与风机270相平行,或,将第一罩体241对应于风机270的区域设置为与风机270平行。风机270一般选用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可改变风的流动方向,方便将风送到第一间室410或第二间室420。当然,其他可满足循环送风效果的风机270亦可。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罩体241位于风机270的上方,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背离排水板100,导流表面2411的第二侧朝向排水板100,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相对于导流表面2411的第二侧向上倾斜第二夹角α2,即向远离排水板100的方向,第一罩体241的导流表面2411向上倾斜第二夹角α2,也就是通风口244朝向第一腔体282的出风方向,有助于第一腔体282内的风进入第二腔体281,可以提高通风效果,且可以考虑蒸发器230和风机270共用排水结构,以实现结构的简化。如图14至图16以及图21所示,风道组件200从后端的第二排水口或第三排水口2423进行排水。
结合图12至图25所示,当排水板100包括导水部和排水部110,排水部110构造有出口114,排水板100承接的水沿导水部向排水部110流动并从出口114排出,受此结构影响,一部分风也沿着导水部和排水部110向出口114流动,将出口114与通风口244设置为错位,则可阻止流向出口114方向的风直接从通风口244排出,尽量延长风在第一腔体282内换热的时间,提升换热效率。其中,当第二腔体28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后方,远离排水板100的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当然,第一腔体282与第二腔体281还可以左右设置,远离排水板100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工作原理与前后方向一致,此处不再赘述。结合图1至图3、图10、图11以及图17至图19所示,以第二腔体28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后方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1至图3、图10、图11以及图17至图19所示,第一罩体241位于风机270的上方,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朝向排水板100,导流表面2411的第二侧背离排水板100,导流表面2411的第二侧相对于导流表面2411的第一侧向下倾斜第三夹角α3,即向远离排水板100的方向,第一罩体241的导流表面2411向下倾斜第三夹角α3,第一罩体241向风机270的后方引导水流,有助于汇集的水快速排出。
一些情况下,第二夹角α2和第三夹角α3设置为与第一夹角α1的角度相同,以使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通风口244的中心轴线共线,保证风道组件200内风流动效果,以及制冷设备内风循环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的排水板100、风机罩240、导水件223等部件,均需要通过风道部件220进行支撑和保温,下面对风道组件200的结构进行说明。
风道部件220可通过固定连接于隔板部件210来与箱胆本体固定,或风道部件220直接固定连接于箱胆本体。
风道部件220包括支撑板以及设于排水板100下方的第二保温层221,支撑板支撑在第二保温层221下方,第二保温层221上表面的形状与排水板100下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二保温层221充分为排水板100进行保温,减少冷量向外扩散,保证换热效率。
当排水板100的下表面为曲面,如波浪形,则第二保温层221的上表面为对应的曲面;当排水板100的下表面为平面,则第二保温层221的上表面为平面,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
其中,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部222和沿第一支撑部222斜向下倾斜的第二支撑部225,第二支撑部225与排水板100的出口114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同侧,第一支撑部222支撑第二保温层221,第二支撑部225上方设置第三保温层224,第三保温层224上方设置导水件223或风机罩240,第二支撑部225起到支撑第三保温层224以及第三保温层224上方的部件(如导水件223或风机罩240)的作用。
第一支撑部222与第二支撑部225为相互独立的零件,如板件,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如插接、卡接及紧固件等方式;或,第一支撑部222与第二支撑部225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可减少零件数量,简化装配。在一些情况下,导水件223与排水板100为两个独立的零件,当然,导水件223与排水板100也可成型为一体式结构。
风道部件220可开设进风口,以便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中至少一个的回风通过风道部件220开设的进风口进入第一腔体282。如在支撑板上开设进风口;如图13所示,第一支撑部222的前端开设有与第二间室420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02,使得第二间室420通过风道组件200前端的第二进风口202向第一腔体282内回风。
参考图36至图38所示,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设置第一进风口201,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设置第二进风口202,也可理解为,垂直于各自的进风方向,第一进风口201的截面与第二进风口202的截面形成夹角。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具有不同温度的进风。
风道部件220设置有分隔部2221,分隔部2221在第一进风口201处的正投影覆盖第一进风口201的局部面积,分隔部2221在第一进风口201处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进风口201靠近第二侧的一端,分隔部2221与第一进风口201之间间隔预设间距a,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向分隔部2221的方向流动,风流动过程中,其中一部分风沿分隔部2221的延伸方向导流,一部分沿进风方向继续流动,当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同时进风时,可减少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中交叉接触的风量。
在第一腔体282内,蒸发器230朝向第二侧的一端与第二进风口202之间留有间距,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的大部分进风在此间距处交汇并接触换热之后,再沿蒸发器230向排风口流动;在此间距的位置,分隔部2221起到将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向分隔部2221的延伸方向引导的作用,可减少第一进风口201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进风中接触换热的风量,进而减少因进风温度不同而在蒸发器230靠近第二侧的一端的结霜量,避免因第二侧结霜量大而影响第一腔体282的进风量,也解决因第二侧结霜量大而导致的化霜周期短的问题,适当延长化霜周期,起到省电的作用。分隔部2221的设置,使得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和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尽量保持在分隔部2221的两侧。
参考图36所示,以第一进风口201与风道部件220的边缘对齐为例,预设间距a为风道部件220的第一侧边缘到分隔部2221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设置预设间距a,为了保证第一进风口201到分隔部2221之间提供适当的流动空间,以便风向第一腔体282内流动,避免分隔部2221封堵其所对应的第一进风口201的部位,因此,预设间距a的数值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正投影可以理解为,沿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方向在第一进风口201处的投影。
需要说明的是,风道部件220可以成型有第一进风口201(图中未示意)。
第一腔体282内设置蒸发器230,蒸发器230的散热片234沿第二进风口202向排风口的方向延伸(附图中从前向后的方向),以使蒸发器230与第二进风口202之间的间距处的风可沿散热片234的导向方向向排风口流动。
分隔部2221沿第二进风口202向排风口的方向延伸,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沿分隔部2221向蒸发器230内流动,分隔部2221与散热片234的延伸方向一致,则分隔部2221与散热片234配合将风向排风口的方向导流。
在第一进风口201向分隔部2221的方向,风道部件220设置有导向面2222,导向面2222为曲面,分隔部2221位于导向面2222的第一端并与第一端相切,导向面2222的第二端朝向限制出第一进风口201的第一壁面延伸。从第一进风口201进入第一腔体282的一部分风,可沿导向面2222的导向路径流动,也就是使此部分风随导向面2222的曲面流动,通过导向面2222改变部分风的流向,部分风沿分隔部2221的延伸方向流动,减少沿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方向流动的风,进而减小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的两部分进风中接触换热的风量。
一些情况下,导向面2222的第二端垂直于限制出第一进风口201的第一壁面,以使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沿导向面2222向分隔部2221流动。当然,导向面2222的第二端还可与第一壁面形成钝角或锐角夹角,以使进风沿导向面2222流动,导向面2222的具体结构可根据需要选择。
参考图37和图38所示,导向面2222包括平面部22222和曲面部22221,曲面部22221的一端连接分隔部2221,曲面部22221的另一端连接平面部22222并与平面部22222相切,平面部22222朝向第一壁面的方向延伸,曲面部22221起到改变风的流动方向的作用,平面部22222可将风向曲面部22221引导,平面部22222与曲面部22221配合,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更加流畅。
一些情况下,平面部22222延伸至与第一壁面连接。但平面部22222也可与第一壁面之间设有间距,平面部22222与第一壁面的具体位置关系不作限定。
风道部件220设置有第二进风部,第二进风部构造出第二进风口202,第二进风部的两端均设置分隔部2221,第一侧包括与第二侧相邻的两个侧面,也就是在第二进风口202相邻的两侧均设置第一进风口201,通过第二进风部两端的分隔部2221,可分别将对应的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进行分隔,结构简单,且对称性好。
风道部件220设置有导流板2223,导流板2223连接风道部件220的边沿与分隔部2221,导流板2223位于分隔部2221与导向面2222的下方,导流板2223可起到支撑分隔部2221的作用,以使分隔部2221保持在预设高度位置,保证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分隔部2221的对应关系,同时,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还可沿导流板2223向排风口的方向流动。
分隔部222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进风口201的高度的1/3,以使分隔部2221分隔高度方向的部分进风,对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效果影响较小,能保证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效率。
分隔部222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进风口201的长度的1/3,以使分隔部2221分隔长度方向的部分进风,对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效果影响较小,能够保证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效率。此处,分隔部2221的长度为沿风道部件220向蒸发器230的方向延伸的长度。
风道部件220一体成型有分隔部2221,分隔部2221无需独立加工和安装,可简化风道组件200的装配工序,节省装配时间。或,风道部件220可拆卸连接分隔部2221,分隔部2221的结构和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或更换,使得风道组件200的结构更加灵活和多样。
风道部件220包括支撑板和保温层,支撑板起到支撑保温层及其上部件的作用,支撑板构造有第二进风口202。一些情况下,分隔部2221一体成型于或可拆卸连接于支撑板,在此情况下,上述的导向面2222也为支撑板的部分表面;当然,不排除分隔部2221与保温层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的情况。
上述的分隔部2221的实施例以及与分隔部2221相关的导向面2222、导流板2223的实施例,还可以设置在隔板部件210上,隔板部件210与风道部件22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上述的功能。
基于上述关于排水板100的说明,风道部件220可支撑上述一种实施例的排水板100。风道部件220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方的保温层;支撑板包括上述的第一支撑部222和第二支撑部225,保温层包括上述第二保温层221和第三保温层224,第一支撑部222的上方设置第二保温层221,第二保温层221的上方设置排水板100。
参考图20至图25所示,当排水板100的结构为:包括排水部110和导水部,排水部110构造有出口114,排水部110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导水部与排水部110连通,导水部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排水板100上方的出风方向形成第五夹角,朝向排水部110的方向,导水部的底部沿第一方向倾斜,第一方向与排水板100的顶面形成第六夹角θ2。此处的导水部可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导水部120。
第二保温层221的上表面与排水板100的下表面相适配,当排水板100为波浪板,第二保温层221的上表面为相适配的波浪形表面,第二保温层221的下表面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如下表面为水平方向延伸的平面,使得风道部件220的下表面也可配置为水平方向延伸的平面,风道组件200的下表面形状规则且外观结构简洁。
参考图37所示,第二保温层221的下表面构造有沿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一支撑斜面,第一支撑部222构造有与第一支撑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支撑斜面2224,第一支撑斜面与第二支撑斜面2224的加工简便且能够起到减小风道组件200的厚度的作用。
第二保温层221还构造有与排水部110相适配的第一支撑凹槽,第一支撑部222构造有与第一支撑凹槽相适配的第二支撑凹槽2225,第二支撑凹槽2225的后端开口170以与排水结构连通,方便将排水板100承接的化霜水导出。
下面对排水板100上方的蒸发器230进行说明。
参考图18至图20所示,蒸发器230横置在风道组件200的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设置在蒸发器230的下方。排水板100的顶面与蒸发器230的底面平行。其中,图1、图2、图10和图11的排水板100上方用于放置蒸发器230,但图中未示意蒸发器230的结构。
蒸发器230横置,可以理解为,蒸发器230的高度小于长度和宽度。
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排水板100设置有相对于顶面凹陷的导水部,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夹角。
其中,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可以理解为蒸发器230朝向排风口的一端低于蒸发器230朝向进风口的一端,蒸发器230朝向排风口的一端与朝向进风口的一端的连线与水平面形成预设角度,此处的连线可位于蒸发器230的底面或高度方向的对称面。当蒸发器230的形状为长方体,则蒸发器230的底面和对称面均与水平方向形成预设角度。
一些情况下,预设角度可达到小于或等于7°,预设角度可为1°、2°、3°、4°、5°、6°及7°中的至少一个角度。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限定预设角度小于或等于7°,是为了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在对风道组件200的高度不作严格限定的情况下,预设角度可适当增大。
或者,排水板100设置有相对于顶面凹陷的导水部,还能实现蒸发器230水平设置在第一腔体282内,此时可充分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
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以减小蒸发器230所占用的高度方向空间,可减小风道组件200的整体高度,达到扩大制冷设备容量的目的。
其中,结合图3至图14所示的排水板100结构,预设角度可为7°,能够满足蒸发器230的化霜排水要求,同时减小风道组件200的整体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230可水平安装在排水板100上方,可以理解为蒸发器230的底面平行于水平面,相对于蒸发器230倾斜设置的情况,水平设置的蒸发器230所需安装空间的高度变小,则风道组件200高度方向尺寸可随之变小,进而风道组件200所占用的箱胆本体内的空间变小,在箱胆本体的外观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箱胆本体的容量,以便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制冷设备。
此时,并不限定排水板100的安装状态,排水板100的顶面与蒸发器230的底面平行,或,排水板100的顶面相对于蒸发器230的底面从前向后斜向下倾斜。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板100的顶面为平面,也平行于水平面,也就是,蒸发器230的底面与排水板100的顶面均水平放置。蒸发器230的底面与排水板100的顶面相平行或相接触,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之间的间隙变小,可阻止第一腔体282内的风从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之间的间隙直接流向通风口244,有助于风在第一腔体282内充分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尽量减小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之间的间隙,减缓风从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之间的间隙流向通风口244的速度,延长风在第一腔体282内停留的时间,以使风在第一腔体282内充分与蒸发器230进行换热再流出,保证换热效率。
上述实时例中,蒸发器230为制冷设备中制冷系统的一部分,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230,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在蒸发器230中蒸发吸热,为第一腔体282内的风提供制冷环境。
下面对蒸发器230的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蒸发器230安装于风道组件为例进行说明,但蒸发器230不限于应用于风道组件200,还可以安装于其他适用的环境中。
蒸发器230包括换热管233和连接于换热管233的散热片234,散热片234构造有可供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通过的通风部23421,以便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穿过通风部23421向蒸发器230的内部流动,以便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充分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部分散热片234开设有通风部23421,或者,全部的散热片234开设有通风部23421,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下面,以部分散热片234开设有通风部23421为例,进行说明。
蒸发器230包括换热管233、第一散热片2341和第二散热片2342,第一散热片2341与第二散热片2342均连接于换热管233,多个第一散热片2341并列设置形成第一散热部,第一散热部的至少一侧设置第二散热片2342(当蒸发器安装于风道组件内,第二散热片2342设置于第一散热片2341与第一进风口201之间),第二散热片2342构造有可供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通过的通风部23421,使得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通过通风部23421向蒸发器230内部分流,进而减少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中交叉接触而换热的风量,减少因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接触换热而凝结的霜。
通过蒸发器230的第二散热片2342对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进行分流,对风道组件200的整体结构影响小,仅需将部分散热片234替换为具有通风部23421的第二散热片2342,结构简单,且进风的分流效果较好。
其中,第二散热片2342位于第一散热片2341的至少一侧,也就是风道组件200的一侧设置第一进风口201,则第二散热片2342位于对应的一侧,风道组件200相对的两侧均设置第一进风口201,则第一散热片2341的两侧均设置第二散热片2342。第二散热片2342的表面朝向第一进风口201,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二散热片2342的一端,排风口位于第二散热片2342的另一端。
第二散热片234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第二散热片2342设置一个或多个。当第二散热片2342设置一个,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通过通风部23421流动到第二散热片2342与第一散热片2341之间,并沿第二散热片2342与第一散热片2341之间的空间向排风口的方向流动;当第二散热片2342设置多个,风穿过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并沿相邻第二散热片2342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散热片2342与第一散热片2341之间的空间流动,以流向排风口,风的流动空间更大,流动性更好。
相邻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沿直线贯通,也就是,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片2342中,一个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的正投影覆盖另一个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的正投影,使部分风可顺利穿过通风部23421,向第一散热片2341的方向流动。
相邻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错位连通,也就是,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片2342中,一个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的正投影覆盖另一个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的正投影的局部,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的正投影不交叉,以使部分风可沿第二散热片2342的延伸方向流动。
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片2342,可以具有直线贯通的通风部23421和错位连通的通风部23421,结构更加多样。
当第二散热片2342设置多个,从蒸发器230的外侧向第一散热片2341的方向,通风部23421的截面面积可逐渐减小,向第一散热片2341的方向通过通风部23421的进风量减小,通风部23421的截面面积减小对风的流动性影响小,还能保证第二散热片2342的散热面积。
通风部23421包括闭环的通孔与具有开口的通孔中的至少一种,通风部23421的结构多样,且加工简便。
通风部2342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与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通风部23421的形状多样,且结构简单。
其中,通风部23421的形状为封闭的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及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通风部23421的形状为具有开口的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及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如一端开口170的矩形、具有缺口的圆形、具有缺口的椭圆形等。
当然,通风部23421的形状不限于前述形状,通风部23421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
蒸发器230的两侧均设置第一进风口201,多个第一散热片2341并列设置形成第一散热部,第一散热部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二散热片2342,蒸发器230对应于两个第一进风口201的位置均设置有通风部23421,保证两个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均可通过通风部23421分流。
参考图13所示,风道组件2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回风部件430,回风部件430与第一进风口201连通,实现风道组件200的两侧进风。
第一散热片2341和第二散热片2342设于排水板100的上方,以通过排水板100承接蒸发器230的化霜水,结构简单且方便蒸发器230安装。
蒸发器230还可设置重力传感器,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得蒸发器230的重量变化,以根据重量变化确定蒸发器230是否需要化霜。蒸发器230还可设置振动器,振动器提供振动作用力,可起到辅助化霜的作用。
下面对风道组件200内部用于化霜的加热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一些情况下,排水板100的上方设置第一加热器231,也就是,第一加热器231设置在排水板100与蒸发器230之间,在蒸发器230需要化霜时,开启第一加热器231,第一加热器231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蒸发器230表面附着的霜。一些情况下,蒸发器230的散热片234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加热器231的卡接槽,第一加热器231通过卡接槽卡固于散热片234,卡接槽可设置在散热片234靠下的位置,以使第一加热器231位于排水板100与换热管233之间,此时第一加热器231的安装简便且化霜效果好。
当然,用于化霜的加热结构不限定于设置在排水板100与蒸发器230之间,一些情况下,加热结构可设置在蒸发器230的换热管233之间,如加热结构为插接在蒸发器230的散热片234的第二加热器232,插接的结构简单且安装简便,有助于提升安装效率。散热片234开设有安装孔2343,第二加热器232插接于安装孔2343,结构简单且拆装简便。
第二加热器232沿蒸发器230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以充分为蒸发器230提供热量,此处的第二端与第一端为与散热片234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的两端,如蒸发器230的左端和右端。
第二加热器232可插接在两排换热管233之间,以对上下两排的换热管233均匀加热化霜,此时第二加热器232与换热管233以及第二加热器232与换热管233上的散热片234的换热效率更高,还能提高加热化霜的效率。
第二加热器232沿蒸发器230的高度方向分布多层,以对蒸发器230的多个位置进行加热。
第二加热器232包括多个固定连接的加热棒,多个加热棒固定连接为一体,装配过程中直接整体插接在散热片234上,装配简便且装配效率高。
第二加热器232包括多个相独立的加热棒,加热棒的位置灵活,且方便独立更换加热棒,加热棒的拆装也更加方便。
当第二加热器232包括多个相独立的加热棒,加热棒沿蒸发器230的高度方向可错位分布,可减少加热棒的数量,还能充分为蒸发器230全面化霜。
当加热结构不设置在排水板100与蒸发器230之间,蒸发器230可直接放置在排水板100上,可有效减小蒸发器230与排水板100之间的间隙,起到减缓风速的作用,也能起到提高换热效率的作用。
加热结构可设置为加热件160,加热件160设置在排水板100的表面,加热件160可与排水板100集成为一体式的结构,具有加热件160的排水板100可安装在多种结构蒸发器230下方,此排水板100既能承接和排放化霜水,又能加热化霜,排水板100具有双重功能,此排水板100安装在风道组件200内,可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加热件160的排水板100可设置在横置蒸发器230的下方。或者,具有加热件160的排水板100可设置在竖直安装于柜体400内的蒸发器230下方,此处对排水板100的应用场景不作限定。
加热件160可与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排水板100一体成型。或者,加热件160与其他可起到承接和排放化霜水的排水板100一体成型,使得排水板100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加热件160覆盖排水板100的下表面,排水板100的上表面用于承接化霜水,位于排水板100的下表面的加热件160可避免与水直接接触,可避免因电路故障而发生漏电事故,制冷设备的安全性能更好。
当然,在保证加热件160的防水性能的情况下,加热件160也可覆盖在排水板100的上表面。
加热件160可为设于排水板100表面的加热丝或加热膜。
下面以加热件为加热膜为例进行说明。
加热件160包括绝缘层和设置于绝缘层下表面的复合加热层,绝缘层连接于排水板100的下表面,排水板100与复合加热层之间通过绝缘层进行绝缘保护,可降低漏电风险。此时,排水板100的材料不作限定,排水板100可选用钢材,加工简便,还能保证排水板100的导热效果。
加热件160包括复合加热层,排水板100为绝缘导热结构,复合加热层设置于排水板100的下表面,排水板100同时具有导热和绝缘功能,则可省去绝缘层,使得排水板100的加工过程更加简便,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其中,排水板100可为陶瓷与玻璃纤维材料复合而成的结构。
其中,加热件160的复合加热层可为石墨烯加热层、纳米加热层或碳纤维加热层以及多种电加热材料复合而成的加热层。复合加热层通电,则可将电能转化成加热件160的热能,为化霜提供热量。以复合加热层为石墨烯加热层为例,石墨烯加热层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原子厚度,则可控制加热件160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加热件160设置在排水板100的下表面,复合加热层的下方还需设置绝缘隔热层,可减少热量向下方扩散,保证加热的热效率。复合加热层与绝缘层之间、复合加热层与排水板100之间以及绝缘隔热层与复合加热层之间采用导热胶层粘接,导热胶层在实现导热效果的同时,可以实现各层之间的可靠连接。
加热件160包括沿设定方向分布的多个加热区,沿设定方向加热区的单位面积加热功率逐渐增大,可根据不同位置的结霜量不同,来调节对应加热区的加热功率,能实现快速且充分化霜,还可降低耗电量。
复合加热层采用石墨烯加热层时,不同加热区的石墨烯加热层的网格分布不同,使得不同加热区当中的石墨烯加热层的电阻分布不同。排水板100的下表面可分布有两种不同电阻的石墨烯加热层,当然,还可以分布任意多种不同电阻的石墨烯加热层。此外,不同电阻的石墨烯加热层之间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还可以接入不同的电路当中。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加热件160应用于上述的风道组件200中,用于蒸发器230的化霜,则可减小加热器所占用的空间,可起到减小风道组件200高度的作用,进而减小风道组件200的体积,具有此种风道组件200的制冷设备可适当增大储物空间,起到制冷设备扩容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有加热件160的排水板100,可与上述第一加热器231和第二加热器232中的至少一个结合使用,以提高化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加热件160可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排水板100,但不限于此,加热件160还可应用于其他结构的排水板。
上述用于化霜的加热结构需要通过导线与风道组件200外部的电源电连接,导线可通过上述的风机罩240开设的走线孔走线,结构简单且方便装配。
下面对隔板部件210的结构进行说明。
隔板部件210与风道部件220限制出第一腔体282、进风口和排风口,第一腔体282内设置蒸发器230和排水板100,进风口的进风在第一腔体282内换热后从排风口排出,排风口将风送入间室内,为制冷设备提供制冷环境。当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201和第二进风口202,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包括不同温度的进风。
隔板部件210可固定连接于箱胆本体,如隔板部件210的边缘通过焊接、卡接或紧固件等方式固定于箱胆本体。参考图6和图20所示,隔板部件210包括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12,第一板体211与第二板体212设置第一保温层213,第一保温层213为可拆卸设置于第一板体211与第二板体212之间,或第一保温层213与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12一体发泡成型。
当第一保温层213与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12一体发泡成型,可先将第一板体211与第二板体212与箱胆本体固定安装,第一保温层213与柜体400的保温层一体发泡成型,隔板部件210与箱胆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避免第一间室410与第二间室420之间串风。
参考图6和图20所示,隔板部件210还包括第三板体214,第三板体214与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12限制出安装空间,第三板体214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前方,安装空间位于隔板部件210的前方,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功能部件,如控制器、照明模块、交互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等。当第二进风口202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前侧,隔板部件210限制出安装空间的部位位于第二进风口202的前端,限制出安装空间的部位起到遮盖第二进风口202的作用,以使第二进风口202被隐藏,第二进风口202的下方与第二间室42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进风口202不限定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前侧,第二进风口202还可以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下侧靠前的位置。
参考图26至图28所示,隔板部件210与风道部件220限制出第一腔体282、第一进风口201、第二进风口202和排风口,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包括不同温度的进风;第一进风口201位于风道组件200的第一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风道组件200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或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位于同侧;隔板部件210构造有朝向隔板部件210内侧凹陷的内凹部,内凹部适于引导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中至少一个的部分进风分流至内凹部内,也就是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中至少一个的部分进风分流到各自对应的内凹部,以减小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中交叉接触风量,减少进风交叉接触区域的结霜量,进而延长两次化霜间隔的时长,减少化霜次数,降低化霜的耗电量。
以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位于不同侧,且进风方向相交叉为例,进风过程中,第一进风口201的一部分风沿对应的内凹部的延伸方向导流,一部分沿进风方向继续流动,当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同时进风时,沿进风方向继续流动的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相交叉,减少了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中交叉流动的风量。第二进风口202对应区域设置内凹部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位于同侧(如均位于前侧),且进风方向相同为例,内凹部的延伸方向与对应进风口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沿对应的内凹部的延伸方向流动,第一进风口201的另一部分进风沿其流动方向继续流动。
参考图26所示,内凹部包括第一内凹部2121,第一内凹部2121以第一预设宽度L1沿隔板部件210的第二侧向第三侧延伸第一预设长度L2,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二侧,第三侧为与第二侧不相邻的一侧,第三侧可为排风口所在侧,第一内凹部2121靠近隔板部件210的第一侧边缘,第一进风口201位于第一侧。
从第一进风口201进入第一腔体282的进风,一部分沿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方向流动而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叉接触,另一部分沿第一内凹部2121的延伸方向流动,第一内凹部2121起到导向和分流的作用,以减少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汇的风量,进而减少结霜量。
其中,第一预设宽度L1,可设置为小于或等于第一进风口201到第二进风口202的最小距离;第一预设长度L2,可设置为小于或等于蒸发器230的长度,蒸发器230的长度方向为进风口向排风口的方向。
参考图26所示,第一内凹部2121构造有第一顶面2123和连接于第一顶面2123的第一引导面2122,第一引导面2122沿远离第一顶面2123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一引导面2122位于远离第一进风口201的一侧,第一引导面2122将风向排风口的方向引流,避免风囤积在第一内凹部2121限制出的凹槽内,保证风的循环流动效果。
当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包括两个及以上的侧面,如第一侧设置为相对的左侧和右侧,第一进风口201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左侧和右侧,隔板部件2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内凹部2121,每个第一内凹部2121均对应一个第一进风口201,保证每个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均通过第一内凹部2121分流部分风。
其中,第一引导面2122可设置在第一内凹部2121的后侧、左侧或右侧。如图26所示,示意了一个第一引导面2122位于第一内凹部2121的后侧,另一个第一引导面2122位于第一内凹部2121的左侧。图26为了示意不同位置的第一引导面2122,实际应用中,两个第一内凹部2121一般对称设置。
参考图27和图28所示,内凹部包括第二内凹部2124,第二内凹部2124的一侧朝向第二进风口202,以使第二内凹部2124可引导第二进风口202的部分进风沿第二内凹部2124限制出的凹槽流动,第二进风口202也分流部分进风,可减少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汇的风量,也能减少结霜量。
第二内凹部2124以第二预设宽度L3沿隔板部件210的第二侧向第三侧延伸第二预设长度L4,第二预设长度L4小于第一腔体282内蒸发器230的长度,蒸发器230的长度为沿第二侧向第三侧的长度。此处的第二侧和第三侧可参考上述的解释。第二内凹部2124的长度小于蒸发器230的长度,避免第一内凹部2121内的风直接流向排风口,保证第一内凹部2121内的风与蒸发器230换热后再从排风口排出。
第二内凹部2124构造有第二顶面2126和连接于第二顶面2126的第二引导面2125,第二引导面2125沿远离第二顶面2126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二引导面2125朝向排风口所在侧,通过第二引导面2125的斜面将风向下引流,以便风充分流向蒸发器230。
一些情况下,第一内凹部2121与第二内凹部2124可结合使用,也就是隔板部件210同时设置有第一内凹部2121和第二内凹部2124,此时,第二内凹部2124与第一内凹部2121通过第三壁板215分隔,第一内凹部2121和第二内凹部2124的凹陷深度相同,结构简单且方便加工。
隔板部件210同时设置有第一内凹部2121和第二内凹部2124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长度L2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L4,第一内凹部2121充分向排风口的方向引导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第二内凹部2124向排风口的方向引导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还能保证风与蒸发器230的换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内凹部2124内的风,也可包括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汇混合后的风。
蒸发器230包括换热管233和连接于换热管233的散热片234,散热片234沿第二进风口202所在侧向排风口所在侧延伸,散热片234可引导风从进风口所在侧向排风口所在侧流动。
散热片234构造有凸出部,凸出部伸入第二内凹部2124内,以保证第二内凹部2124内的风可充分与散热片234进行换热。
参考图29所示,隔板部件210构造有第三内凹部2127,第三内凹部2127的一侧朝向第一进风口201,第三内凹部2127的另一侧朝向第二进风口202,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相邻的两侧,以使第三内凹部2127位于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所对应的交叉区域,第三内凹部2127增大了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叉区域的空间,增大容霜空间,延长了进风口所在端可进风的时长,减少化霜次数,可延长化霜周期,节省化霜耗电。
其中,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相邻的两侧,参考图5所示,第一进风口201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回风部件430与第一间室410连通,第二进风口202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前侧,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均位于风道组件200靠前的位置。
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还可位于相对的两侧(图中未示意),如第一进风口201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左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右侧,此时,可通过第三内凹部2127为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和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提供更大的交汇空间。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还可位于相对的两侧,也可增大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的间距,适当减少交叉换热的风量。
第三内凹部2127以第三预设宽度L5沿第二进风口202所在侧向排风口所在侧延伸第三预设长度L6,第三预设长度L6小于第一腔体282内蒸发器230的长度,蒸发器230的长度为沿第二进风口202所在侧向排风口所在侧的长度。
参考图29所示,第三内凹部2127的宽度方向为垂直于第二进风口202向排风口的方向,第三预设宽度L5即为此方向的尺寸,第三预设长度L6为从第二进风口202向排风口的方向的长度。
第三内凹部2127构造有第三顶面2128和连接于第三顶面2128的第三引导面2129,第三引导面2129沿远离第三顶面2128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三引导面2129朝向排风口所在侧。第三引导面2129将第三内凹部2127内的风向蒸发器230的方向引流,以便此部分风充分换热后排出。
基于上述关于排水板100、风机罩240、风机270、风道部件220、化霜的加热结构以及隔板部件210等各个部件的实施例,提出如下风道组件200的结构,但风道组件200不限于下述的结构。
结合图1至图13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和风道部件220,隔板部件210与风道部件220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282、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分为第一进风口201和第二进风口202,在第一腔体282内设置排水板100,排水板100构造有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导水部,导水部向预设面的两侧延伸至排水板100的边缘,以使排水板100的边缘形成开口170,开口170朝向第一进风口201所在侧,以使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适于通过开口170并沿导水部的延伸方向流入第一腔体282内。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通过开口170并沿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导入第一腔体282内,可将第一进风口201的一部分进风进行分流,减少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中交叉接触的风量,进而减少因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叉接触而凝结的霜,减少化霜次数,延长化霜周期,减少化霜所需的耗电量,减少制冷设备的耗电量。
导水部为图1至图13中所示的至少一种结构,也就是,导水部可为第二导水部130与第三导水部140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组件200还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一排水部件260与排水板100的开口170连通,第一排水部件260构造有排水口。第一排水部件260同时具有排水和进风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组件200还包括风机罩240,风机罩240限制出第二腔体281,第二腔体281内设置有风机270,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α1,风机罩240开设通风口244,风机270的进口朝向通风口244。风机270横置在风机罩240内,可减小风机270的高度,进而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方便在风道组件200的下方安装抽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腔体282内设置蒸发器230,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或,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平行,蒸发器230横置,且其向下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7°或水平,蒸发器230所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也随之减小,有助于增大制冷设备的空间。
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第一排水部件260、风机270、风机罩240、排水板100以及蒸发器230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10至图25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蒸发器230和排水板100,隔板部件210和风道部件220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282、第一进风口201、第二进风口202和排风口,第一进风口20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蒸发器230设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下方,构造有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导水部和排水部110,排水部110构造有出口114并与导水部连通,排水部110的延伸方向与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第五夹角,导水部的端部构造出开口170且开口170朝向第一进风口201,以使第一进风口201的风适于沿导水部的延伸方向流入第一腔体282内。导水部起到导流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的作用,使得第一进风口201的一部分进风沿导水部向第一腔体282内流动,减小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中交叉接触的风量,减小因温度不同的风接触而凝结的霜,进而延长化霜间隔的时间,减少化霜次数,节省化霜的耗电量,起到省电节能的作用。
此时,导水部的结构可为第三导水部140。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板100的出口114与排风口位于第一腔体282的同侧,向排水板100的出口114流动的化霜水的热量可为同侧的风机270起到化霜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板100的顶面与蒸发器230的底面均斜向下倾斜预设角度,或排水板100的顶面与蒸发器230的底面均与水平面平行。蒸发器230横置,且其向下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7°或水平,蒸发器230所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也随之减小,有助于增大制冷设备的空间。
风道组件200还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一排水部件260包围开口170并与开口170连通,第一排水部件260构造有第一排水口262。第一排水部件260可设置在柜体400的发泡层内,以增大间室的空间。
风道组件200还包括风机罩240,风机罩240限制出第二腔体281,第二腔体281内设置有风机270,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α1,风机罩240开设通风口244,风机270的进口朝向通风口244。风机270横置在风机罩240内,风机270的高度降低,进而降低风道组件200的整体高度。
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第一排水部件260、风机270、风机罩240、排水板100以及蒸发器230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10至图25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蒸发器230和排水板100,隔板部件210和风道部件220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282、第一进风口201、第二进风口202和排风口,第一进风口20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蒸发器230设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的顶面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排水板100构造有导水部和出口114,导水部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并与出口114连通,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腔体282的出风方向形成第四夹角。
此时,导水部可为上述第二导水部130与第三导水部140中的至少一种。
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或者,蒸发器230沿着水平方向设置。蒸发器230横置,且其向下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7°或水平,蒸发器230所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也随之减小,有助于增大制冷设备的空间。
风道组件200还包括位于第一腔体282的一侧的风机270,排水板100的出口114朝向风机270所在侧。排水板100的出口114与风机270的进口相错位,以阻止水向风机270流动。
第二进风口202位于风道组件200前侧并与第二间室420连通,第一进风口201位于风道组件200的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个且靠近前端,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一间室410连通,以通过风道组件200的前端进行回风。
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二排水部件290、风机270、风机罩240、排水板100以及蒸发器230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1至图25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风机270、蒸发器230和排水板100,隔板部件210和风道部件220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282、第一进风口201、第二进风口202和排风口,第一进风口20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蒸发器230设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的顶面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排水板100构造有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导水部,导水部向预设面的两侧延伸至排水板100的边缘,以使排水板100的边缘形成适于排水的开口170,开口170朝向第一侧;风机270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三侧。也就是,风机270与排水板100的排水位置位于不同侧,可减小风机270所在侧所占用的空间,进而增大制冷设备内的间室空间,以提供大容量的制冷设备。
风道组件200还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一排水部件260的排水通道与开口170连通,第一排水部件260构造有排水口。第一排水部件260可成型在柜体400的发泡层内,不占用间室的空间,有效扩大间室的容量。排水板100的开口170侧通过第一排水部件260进行排水,第一排水部件260的结构可参见上述内容。
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蒸发器230横置且其向下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7°,蒸发器230所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也随之减小,有助于增大制冷设备的空间。
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第二进风口202与第一进风口201具有不同温度的进风,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所连通的间室具有不同的环境温度。
第一侧为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进风口201和第一排水部件260位于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侧为前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前侧,第三侧为后侧,风机270位于后侧。
当第一间室410为冷藏室,第二间室420为冷冻室,与冷藏室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01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左侧和右侧,与冷冻室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02设置在风道组件200的前侧,第二进风口202的前端通过隔板部件210遮挡,第二进风口202与通过隔板部件210的下方与冷冻室连通,风道组件200的后侧设置风机270,风机270将风从排风口排出。
风道组件200还包括设于隔板部件210与风道部件220之间的风机罩240,风机罩240构造出第二腔体281,第二腔体281内设置有风机270,风机罩240构造有通风口244,风机270的进口朝向通风口244,风机罩240起到保护风机270的作用。
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α1,可减小风机270所占用的高度方向的尺寸。通风口244位于风机270的上方,以使风机270通过风道部件220支撑,且风机270的上方与蒸发器230的位置对应。通风口244的中心轴线与风机270的转动轴线共线,以保证第一腔体282内的风顺利被风机270从排风口导出。
风机罩240构造有位于风机270上方并朝向风机270的导流表面2411,导流表面2411沿朝向排水板100的一侧向上或向下倾斜,导流表面2411可起到汇集水汽并将汇集得到的水从风机罩240一侧排出的作用。
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第一排水部件260、风机270、风机罩240、排水板100以及蒸发器230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1至图13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风机270、蒸发器230和排水板100,隔板部件210和风道部件220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282、第一进风口201、第二进风口202和排风口,第一进风口20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蒸发器230设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排水板100构造有开口170和出口114,开口170朝向第一侧,出口114朝向第三侧;第一排水部件260位于第一侧并构造有与开口170连通的排水通道,以使排水板100上的水通过开口170导入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二排水部件290位于第三侧并构造有与出口114连通的导水通道。第一排水部件260与第二排水部件290配合,使得风道组件200可从不同侧排水,排水路径增多,有助于排水板100承接的化霜水从多个方位排出,可提升化霜和排水效率。
风道组件200还包括风机罩240和设于风机罩240内的风机270,风机罩240内或风机罩240的下方设置第二排水部件290。风机罩240构造有通风口244,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风机270的进口朝向通风口244。风机270横置安装,有助于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
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蒸发器230横置且其向下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7°,蒸发器230所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也随之减小,有助于增大制冷设备的空间。
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二排水部件290、风机270、风机罩240、排水板100以及蒸发器230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10至图16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风机270、蒸发器230和排水板100,隔板部件210和风道部件220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282、进风口和排风口,蒸发器230设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排水板100构造有排水部110和导水部,排水部110构造有出口114,排水部110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导水部与排水部110连通,导水部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腔体282的出风方向形成第五夹角;风机罩240构造出通风口244、第二腔体281和导水通道,第二腔体281通过通风口244与第一腔体282连通,导水通道与出口114连通;风机270位于第二腔体281内,风机270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风机270的进口通过通风口244与第一腔体282连通。通过用于安装风机270的风机罩240进行排水,可使风道组件200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风道组件200的零部件数量,装配更加简便;风机270横置,还能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
向远离出口114的方向,导水通道向下倾斜,以通过倾斜的角度进行导水,以便水快速且全部排出。
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蒸发器230横置且其向下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7°,蒸发器230所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也随之减小,有助于增大制冷设备的空间。
风道部件220与隔板部件210构造出与第一腔体282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排水部110沿进风口向出风口的方向延伸,以便排水板100的出口114的水通过风机罩240的导水通道排出。
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201和第二进风口202,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具有不同温度的进风,第一进风口201与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一腔体282的不同侧。第一进风口20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一侧,第二进风口202位于第一腔体282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第一进风口201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以从风道组件200的前端进风。
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二排水部件290、风机270、风机罩240、排水板100以及蒸发器230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1至图38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风机270、蒸发器230、排水板100和分流部,隔板部件210和风道部件220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282、进风口和排风口,蒸发器230设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分流部设于隔板部件210与风道部件220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沿分流部的导向方向流动。分流部起到将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进行分流的作用,进而减少第一进风口201的进风与第二进风口202的进风交汇的风量,减小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霜,延长两次化霜间隔的时间,降低化霜的耗电量。
其中,分流部的结构可参考图21至图38所示。
分流部为构造于隔板部件210的第一内凹部2121,第一内凹部2121朝向隔板部件210内侧凹陷,第一内凹部2121适于引导第一进风口201的部分进风分流至第一内凹部2121内,第一进风口201位于第一腔体282的左侧与右侧中的至少一个。
风道组件200还包括设于第一腔体282内的蒸发器230,蒸发器230包括换热管233和散热片234;散热片234包括第一散热片2341和第二散热片2342,第一散热片2341连接于换热管233,多个第一散热片2341构造出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片2342连接于换热管233,第二散热片2342设置于第一散热部的至少一侧,分流部为构造于第二散热片2342的通风部23421,第一散热片2341在第二散热片2342上的投影覆盖通风部23421,第一进风口201在第二散热片2342的投影覆盖通风部23421,第一散热片2341与第二散热片2342均沿第二侧向第三侧延伸,第三侧为排风口所在侧。通风部23421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效果可参考上述蒸发器23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蒸发器230横置且其向下倾斜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7°,蒸发器230所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也随之减小,有助于增大制冷设备的空间。
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二排水部件290、风机270、风机罩240、排水板100以及蒸发器230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1至图25所示,风道组件200包括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蒸发器230和排水板100,风道部件220位于隔板部件210的下方,与隔板部件210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282、进风口和排风口;蒸发器230设于第一腔体282内,蒸发器23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排水板100设于第一腔体282内,排水板100位于蒸发器230的下方,排水板100构造有出口114和相对于排水板100的顶面凹陷的导水部,导水部与出口114连通,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与进风口向排风口的方向形成第四夹角;加热件160设于排水板100的表面。通过蒸发器230横置在风道组件200内,并且蒸发器230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角度控制在预设角度以内,可减小蒸发器230所占用的高度,通过蒸发器230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排水板100设置有导水部,通过导水部满足排水需求,还可满足送风换热的需求,保证第一腔体282内的风充分与蒸发器230换热后再排出;具有导水部的排水板100与蒸发器230配合,可减小蒸发器230倾斜的角度;再通过在排水板100上设置加热件160来节省加热化霜结构所占用的高度,进一步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
结合上述,蒸发器230、排水板100与加热件160配合,可充分减小风道组件200的高度。
加热件160覆盖排水板100的下表面,可避免加热件160与排水板100上方承接的化霜水直接接触,减小安全隐患。
其中,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第一排水部件260、第二排水部件290、风机270、风机罩240、排水板100、加热件160以及蒸发器230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当上述实施例中的风道组件200应用于箱胆以及制冷设备,则箱胆以及制冷设备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下面结合上述的风道组件,提供制冷设备的实施方式。
制冷设备包括柜体和风道组件,风道组件位于柜体内并分隔出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风道组件包括隔板部件、风道部件、蒸发器和排水板,隔板部件与风道部件限制出第一腔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一腔体、第一排风口和第一间室适于连通,第二进风口、第一腔体、第二排风口和第二间室适于连通;第一腔体内设置蒸发器和排水板,风道部件支撑排水板,排水板位于蒸发器的下方,蒸发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或,蒸发器与水平面相平行。蒸发器横置在风道组件内,且蒸发器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角度可控制在预设角度之内,或蒸发器可水平设置,可减小蒸发器所占用的高度空间,进而减小风道组件的整体高度,可减小风道组件所占用的柜体内的空间,柜体内的储物空间可相应增大,可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制冷设备。
一些情况下,第一间室位于第二间室的上方,第一间室为冷藏室,第二间室为冷冻室。
第一进风口位于风道组件的左侧和右侧且靠近风道组件的前侧,第一进风口与风道组件上方的第一间室连通。第二进风口位于风道组件的前侧,第二进风口与风道组件下方的第二间室连通。
排水板可为上述一种或多个结构,具体可参见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风道组件的排水结构可为上述的排水方式,如侧排水的第一排水部件,后排水的第二排水部件,或者导水件223进行排水,或者多种排水方式的结合。
风道组件还包括风机270,风机270设于蒸发器的一侧,风机270可横向设置或竖向设置,具体可参见上述关于风机270的说明。风道组件200还包括与风机配合使用的风机罩、风机盖板243等结构,也可参见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箱胆、隔板部件210、风道部件220以及其他结构均可参见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板部件和风道部件,构造出相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邻;
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排水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构造有相对于所述排水板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导水部和排水部,所述排水部构造有出口并与所述导水部连通,所述排水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水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第五夹角,所述导水部的端部构造出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以使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风适于沿所述导水部的延伸方向流入所述第一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部的延伸方向上,凹陷的深度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与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排水部的延伸方向,所述排水部的两侧均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导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的底部沿第二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排水板的顶面形成第七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的顶面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面斜向下倾斜预设角度,或,所述排水板的顶面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面均与水平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部包括沿所述导水部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流面,从所述排水板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面向相对的侧面靠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排水部件,所述第一排水部件包围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部件构造有第一排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罩,所述风机罩限制出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风机罩开设通风口,所述风机的进口朝向所述通风口。
1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以及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于所述柜体的储物空间内并分隔出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所述第一间室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间室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CN202111659636.3A 2021-12-30 2021-12-30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Pending CN116412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9636.3A CN116412616A (zh) 2021-12-30 2021-12-30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9636.3A CN116412616A (zh) 2021-12-30 2021-12-30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2616A true CN116412616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1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9636.3A Pending CN116412616A (zh) 2021-12-30 2021-12-30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26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3645B (zh) 冰箱
CN107883644B (zh) 冰箱
CN216716716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6716718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6716636U (zh) 蒸发器、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6716717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7058121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6716730U (zh) 制冷设备的箱胆及制冷设备
CN111351287B (zh) 卧式冷柜
CN116412616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617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611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612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608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609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615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613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614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6412593A (zh) 制冷设备
CN111351284B (zh) 卧式冷柜
CN116412610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4076458A (zh) 将冷凝器布置于压机舱内的冰箱
CN221259205U (zh)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19063862U (zh) 制冷设备
CN220852744U (zh)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