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2567A -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12567A CN116412567A CN202111653850.8A CN202111653850A CN116412567A CN 116412567 A CN116412567 A CN 116412567A CN 202111653850 A CN202111653850 A CN 202111653850A CN 116412567 A CN116412567 A CN 1164125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ce
- ice making
- pipeline
- heat exchange
- ma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9000011232 stora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94 freeze disti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04—Producing ice by using stationary moul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25C5/08—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by heating bodies in contact with the i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18—Storing i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ryogenic fluid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00—Devices using other cold materials; Devices using cold-storage bod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C2600/04—Contro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提供一种制冰组件以及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制冰组件,包括:制冰部件,形成有制冰空间;储冰部件,形成有储冰空间;制冰回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一管路适于对制冰空间中的原料制冷,第二管路适于对储冰空间内的冰块制冷;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并联且均连通于第三管路,制冰回路还包括制冷部件,制冷部件适于对制冰回路内的蓄冷剂制冷;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根据本发明的制冰组件,可以同时实现对制冰部件和储冰部件的制冷,并且,可以避免蓄冷剂的冷量对脱冰和化霜中的加热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减小了系统能耗,还不会影响储冰部件的制冷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储冰盒用于存放制备完的冰块,储冰盒的温度将直接影响冰块的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储冰盒降温成了行业内的一个热门话题。现有的方案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利用风扇从蒸发器引风,从而通过加强空气热交换来对储冰盒进行降温;另外一种是在制冰机底部设计翅片,通过对制冰机的冷量进行散发,从而降低储冰盒内空气的温度,进而实现存冰。
然而,上述两种方案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对于利用风扇从蒸发器引风的方案,在风扇引风给储冰盒降温的过程中,风的冷量会沿途消耗,并且,如果在脱冰和化霜过程中继续运行风扇,会导致风的冷量和加热的能量互相消耗,从而增加冰箱的整体能耗;如果在脱冰和化霜过程中停止运行风扇,又会导致储冰盒温度迅速上升,从而严重影响冰块的质量。第二,对于在制冰机底部增加翅片的方案,一方面由于翅片面积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本方案需要通过空气来对储冰盒降温,因此会有较多的冷量损失,对储冰盒的降温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冰组件,可以同时实现对制冰部件和储冰部件的制冷,并且,可以在脱冰和化霜的过程中断开第一管路与第三管路的连接,从而避免蓄冷剂的冷量对脱冰和化霜中的加热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减小了系统能耗,还不会影响储冰部件的制冷过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冰组件,包括:
制冰部件,形成有制冰空间;
储冰部件,形成有储冰空间;
制冰回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适于对所述制冰空间中的原料制冷,所述第二管路适于对所述储冰空间内的冰块制冷;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并联且均连通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制冰回路还包括制冷部件,所述制冷部件适于对所述制冰回路内的蓄冷剂制冷;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组件,通过设置有并联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可以同时实现对制冰部件和储冰部件的制冷,并且,可以在脱冰和化霜的过程中断开第一管路与第三管路的连接,从而避免蓄冷剂的冷量对脱冰和化霜中的加热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减小了系统能耗,还不会影响储冰部件的制冷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还包括:
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制冰部件进入冷冻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且所述控制器还适于根据所述制冰部件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还包括:
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储冰空间内存放有冰块,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且所述控制器还适于根据所述储冰空间内不存放有冰块,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路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与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部件为制冰格,所述制冰空间为形成于所述制冰格的制冰槽,所述制冰格的侧壁和底壁的至少其中一个形成有适于存储蓄冷剂的第一储液空间,所述第一管路经过所述第一储液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出口处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最高点,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入口处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最低点,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顶壁从其入口处朝向其出口处逐渐向上倾斜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回路还包括储液仓和水泵,所述储液仓适于存储蓄冷剂,所述水泵适于为蓄冷剂的输送提供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液仓和所述第一储液空间之间形成有进液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液空间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所述储液仓形成有出液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液口形成于所述储液仓的下端,所述出气口形成于所述储液仓的上端,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均与外界形成气压平衡,或者,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形成气压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液仓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或者,所述储液仓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或者,所述储液仓的入口处设有流量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冰部件为储冰盒,所述储冰空间为形成于所述储冰盒的储冰槽,所述储冰盒的侧壁和底壁的至少其中一个形成有适于存储蓄冷剂的第二储液空间,所述第二管路经过所述第二储液空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基于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冷冻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储冰空间存放有冰块,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确定所述储冰空间不存放有冰块,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储冰空间内进入满冰状态,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且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基于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冷冻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
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冰组件。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实施例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有进液口和进气口的制冰组件在与外界形成气压平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有进液口和进气口的制冰组件在其内部形成气压平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有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制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有液位传感器的制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冰部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泄漏检测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泄漏检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冰箱;11、制冰间室;
2、制冰组件;3、制冰部件;31、制冰空间;4、储冰部件;
5、制冰回路;501、第一换热管段;5011、第一换热管段的入口;5012、第一换热管段的出口;502、第二换热管段;503、进气口;504、进液口;505、出气口;506、出液口;507、第一三通阀;508、第二三通阀;509、第三三通阀;51、水泵;52、储液仓;53、换热器;54、第一管路;55、第二管路;56、第三管路;57、液位传感器;
6、制冷回路;61、压缩机;62、冷凝器;63、制冷蒸发器;64、制冰蒸发器;65、除露管;66、过滤器;67、电动阀;68、回气管;7、控制器;810、处理器;820、通信接口;830、存储器;840、通信总线;910、第一执行模块;920、第二执行模块;930、第一控制模块;940、第二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参考附图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制冰组件,可以应用于冰箱内部的制冰场景,也可以应用于保鲜柜、冷藏柜、制冰机等需要进行制冰的场景,本发明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制冰组件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制冰的应用场景。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组件,包括制冰部件3和制冰回路5,制冰回路5包括水泵51和制冷部件(图中未示出)。
水泵51和制冷部件通过输送通道(图中未示出)依次连接,水泵51用于为输送通道内的蓄冷剂的运输提供动力,制冷部件用于对输送通道内的蓄冷剂进行制冷,以使得蓄冷剂达到制冰所需的温度。
制冰部件3形成有制冰所需的制冰空间31,制冰空间31用于放置制冰所需的原料(例如水等液体)。制冰回路5中的蓄冷剂适于与制冰空间31内的原料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得制冰空间31内的液体凝结为冰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实现上述制冰回路5中的蓄冷剂与制冰空间31内的原料之间的热交换,输送通道可以盘设在制冰部件3上,或者,输送通道穿设并经过制冰部件3,又或者,制冰部件3形成第一储液空间,输送通道与第一储液空间连通。当然,本发明对于输送通道相对于制冰部件3的设置结构不做特殊限制,输送通道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其与制冰部件3之间的热交换。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回路5包括第一换热管段501,第一换热管段501适于与制冰空间31发生热交换。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内部形成第一储液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段501内形成的通道属于输送通道的其中一部分,第一换热管段501的位置与制冰空间31的位置对应设置,从而第一换热管段501内部的蓄冷剂可以与制冰空间31内的原料发生热交换,进而促使制冰空间31内的水凝结以得到冰块。
这样,输送通道为第一储液空间输送制冰所需的蓄冷剂,当蓄冷剂运输至第一储液空间后,第一储液空间内部的蓄冷剂与制冰空间31内的原料由于温度差而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得制冰空间31内的原料吸收蓄冷剂的冷量,进而使得原料液体凝结为冰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段501为独立于制冰部件3的一段管道,第一换热管段501盘设于制冰部件3的外侧,或者,第一换热管段501穿设于制冰部件3。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段501为形成于制冰部件3的第一换热管段501,也即第一换热管段501于制冰部件3一体成型。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众多实施例中的两个,并不构成对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限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第一换热管段501可以与制冰空间31发生热交换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制冷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用户手动或者自动向制冰部件3的制冰空间31内加入制冰所需的水,水泵51开启以将蓄冷剂通过输送通道泵送至第一储液空间内,第一储液空间内的蓄冷剂与制冰空间31内的水发生热交换以提供制冰所需的冷量,从第一储液空间内出来的蓄冷剂由于热交换作用导致其温度升高,此时蓄冷剂进一步经过制冷部件,制冷部件对蓄冷剂进行制冷以使得蓄冷剂重新降低至制冰所需的温度范围内,经过制冷部件冷却的蓄冷剂重新加入制冰循环中,蓄冷剂经由水泵51再次泵送至第一储液空间内,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制冰空间31内的水分完全凝结为冰块。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制冰回路5还包括储液仓52,储液仓52用于存储蓄冷剂,储液仓52设于蓄冷剂的流通路径上,也即储液仓52的进液口504和储液仓52的出液口506分别连通输液通道。
储液仓52通过输液通道与水泵51、制冷部件和第一储液空间直接或者间接地连通。在制冰过程中,储液仓52可以作为蓄冷剂输送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站,从而多余的蓄冷剂可以存储在储液仓52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储液仓52在蓄冷剂循环路径上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储液仓52可以设于制冷部件和制冰部件3之间;或者,储液仓52也可以设于制冷部件和水泵51之间;又或者,储液仓52也可以设于水泵51和制冰部件3之间。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储液仓52相对于其他部件的设置位置发生变化时,储液仓52所起到的辅助效果也会发生变化,下文将根据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储液仓52因位置不同所带来的不同辅助效果。
相关技术中,制冰部件通常具有冷冻状态、脱冰状态和化霜状态等工作状态。在冷冻状态,制冰部件受到外界的冷量以对制冰空间内的水进行制冷,从而促使水凝结为冰块;在脱冰状态,制冰部件受到外界的热量以对制冰空间内的冰块加热,从而促使冰块脱落;在化霜状态,制冰部件受到外界的热量以对制冰部件表面凝结的冰霜加热,从而促使制冰部件表面的冰霜融化。
由于在脱冰状态和化霜状态,制冰部件均需要进行加热处理,因此,若没有抽走对制冰部件进行制冷的蓄冷剂,则蓄冷剂将会影响脱冰和化霜中的正常加热过程,从而出现制冰部件同时被加热和制冷的现象,导致脱冰和化霜过程中的系统能耗更大,并且脱冰效果和化霜效果也更差。
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当该制冷设备的加热丝工作时,蓄冷管路中的泵反转,从而排空制冰格下蓄冷槽中的蓄冷剂。然而,该方案中的水泵必须采用双向泵,还需要控制水泵的正反转,因此控制步骤复杂且繁琐;此外,由于储液器都需要满足如下条件:其内部存储的液体和空气能够完全填充制冰回路5,因此,储液器的体积较大,从而导致制冷设备的整体占用体积较大,并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便于装配。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储液仓52和第一换热管段501之间形成有进液口504和进气口503,进液口504和进气口503分别与第一换热管段501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当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时,此时第一换热管段501需要被充入蓄冷剂,则用户可以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液口504连通,且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气口503断开,随后,水泵51启动,储液仓52内的蓄冷剂液体通过输液通道进入进液口504,并通过进液口504进入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处,最终充满第一储液空间,从而使得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可以对制冰空间31进行制冷。
当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时,此时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需要抽取出来,则用户可以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气口503连通,且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液口504断开,随后,水泵51启动,水泵51沿相同方向泵送蓄冷剂,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处流出,随后通过输液通道流入至储液仓52内。其中,在蓄冷剂流通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制冰回路5内部的气压平衡,气体将会从进气口503被吸入,随后气体经过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以进入并充满第一储液空间,从而使得第一储液空间内的蓄冷剂被完全抽取出来,进而避免蓄冷剂对脱冰或者化霜中的加热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需要解释的是,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水泵51无需采用双向泵,水泵51通过单向的泵送便可以同时实现充液和抽液的功能,因此本实施例所采取的控制步骤简单且便于操作,并且水泵51的成本更低。例如,若水泵51设在制冰部件3和储液仓52之间,则水泵51的泵送方向可以仅为从制冰部件3朝向储液仓52的单向方向。
综上,根据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组件,在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或者化霜状态下,第一换热管段501内部的蓄冷剂可以被完全抽取出来,从而保证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制冰部件3同时被加热和制冷的现象,进而减小脱冰和化霜过程中的系统能耗,并且脱冰效果和化霜效果也更好;此外,水泵51无需选用双向泵,制冷组件也无需控制水泵51的正反转,从而控制步骤简单且便于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储液仓52形成有出液口506和出气口505,出液口506形成于储液仓52的下端,出气口505形成于储液仓52的上端,进液口504与出液口506连通。
如图1所示,出气口505和进气口503均与外界形成气压平衡,或者,如图2所示,出气口505和进气口503之间形成气压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可以从外界环境中被吸入至第一储液空间内,或者,气体可以从储液仓52内被吸入至第一储液空间内。此外,由于蓄冷剂液体的密度大于气体的密度,因此,一方面,蓄冷剂液体集中于储液仓52的下半部分,从而出液口506仅流通有蓄冷剂液体,另一方面,气体集中于储液仓52的上半部分,从而出气口505仅流通有气体。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时,用户可以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液口504连通,且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气口503断开,随后,水泵51启动,储液仓52内的蓄冷剂液体从出液口506流出,并通过输液通道进入进液口504,随后通过进液口504进入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处,最终充满第一储液空间。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出气口505和进气口503均与外界形成气压平衡,则蓄冷剂和气体的具体流通过程如下:
当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时,用户可以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气口503连通,且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液口504断开,随后,水泵51启动,水泵51沿相同方向泵送蓄冷剂,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处流出,随后通过输液通道流入至储液仓52内。
其中,在蓄冷剂流通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制冰回路5内部的气压平衡,一方面,外界的气体将会从进气口503被吸入,随后气体经过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以进入并充满第一储液空间,另一方面,被抽取的蓄冷剂进入储液仓52而导致其内部压力增加,由于储液仓52设有出气口505,因此储液仓52将从出气口505处实现泄压。
在本实施例中,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方案,由于进气口503和出气口505均与外界环境连通,因此,储液仓52仅需要满足其能够容纳制冰回路5中的蓄冷剂即可,也即在脱冰状态和化霜状态下,储液仓52能够容纳被吸入的蓄冷剂即可,从而减小了储液仓52的体积,进而减小了制冷组件的占用空间,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装配方便。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出气口505和进气口503之间形成气压平衡,也即出气口505和进气口503连通,则蓄冷剂和气体的具体流通过程如下:
当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时,用户可以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气口503连通,且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与进液口504断开,随后,水泵51启动,水泵51沿相同方向泵送蓄冷剂,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处流出,随后通过输液通道流入至储液仓52内。
其中,在蓄冷剂流通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制冰回路5内部的气压平衡,储液仓52内部多余的气体将从出气口505流入至进气口503,随后气体通过进气口503进入并充满第一储液空间,这样,实现了制冰回路5内部气液的闭合循环过程,并且保证了制冰回路5内部的气压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出气口505与进气口503连通,因此制冰回路5的密封性较好,避免外界环境对于制冰回路5内流体的流通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储液仓52在结构上保证:当储液仓52底部的管路输出气泡的时候,蓄冷剂液体不会由于气泡的作用而溢出至出气口505。例如,当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液体全部被抽取至储液仓52内后,储液仓52内的液面高度低于储液仓52的出气口505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2还包括控制器7。控制器7适于根据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控制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以及控制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断开。
并且,控制器7还适于根据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断开,以及控制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7可以实现制冰组件2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自动控制,从而方便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其中,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制冰组件2内部蓄冷剂和气体的流通过程在上文中已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制冰回路5中可以设置单向阀、三通阀等结构,从而实现进气口503和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可选择连通。当然,本发明在此不做特殊限制,只要制冰回路5可以实现进气口503和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可选择连通即可。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制冰回路5还包括三通阀(例如图1中的第一三通阀507)。三通阀具有阀出口、第一阀入口和第二阀入口,阀出口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第一阀入口形成进气口503,第二阀入口形成进液口504。
这样,制冰回路5可以通过三通阀实现进气口503和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可选择连通,并且三通阀可以简化制冰回路5的管道结构,避免制冰回路5的管道过多,三通阀的安装也更加方便。例如,三通阀可以为电磁三通阀,电磁三通阀设于储液仓52和第一换热管段501之间,电磁三通阀与控制器7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控制器7可以控制电磁三通阀内各个口的通断情况。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冰回路5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单向阀(图中未示出)。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入口形成进气口503,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第二单向阀的入口形成进液口504。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
这样,第一单向阀可以实现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通断,第二单向阀可以实现进液口504与第二换热管段502的通断。其中,第一单向阀可以设在第一换热管段501上游的管路上;或者,第一单向阀也可以设在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处;又或者,第一单向阀还可以设在储液仓52、制冷部件或水泵51等部件的出口处。第二单向阀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单向阀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本发明对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位置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并联且均设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和储液仓52之间,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与控制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控制器7可以控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通断。
下面根据图1描述本发明的制冰组件2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制冰回路5包括水泵51、制冷部件、储液仓52和第一三通阀507,水泵51、制冷部件、储液仓52和第一三通阀507通过输送管路依次串联,制冷部件为换热器53,水泵51为单向泵且泵送方向为从水泵51朝向储液仓52的方向。
制冰组件2还包括制冰部件3,制冰部件3为制冰格。制冰格位于水泵51和第一三通阀507之间,第一换热管段501形成于制冰格的底壁和侧壁。第一三通阀507的阀出口连通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第一三通阀507的第一阀入口形成进气口503且与外界环境连通,第一三通阀507的第二阀入口形成进液口504且与储液仓52的出液口506连通。
储液仓52的出液口506和入口均设于储液仓52的底端,储液仓52的顶端敞开形成出气口505,出气口505与外界环境连通。
当制冰格进入冷冻状态时,第一三通阀507的第一阀入口与阀出口断开,第一三通阀507的第二阀入口与阀出口连通,从而蓄冷剂在制冰回路5中循环以对制冰格制冷。
当制冰格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时,第一三通阀507的第一阀入口与阀出口连通,第一三通阀507的第二阀入口与阀出口断开,水泵51抽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蓄冷剂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被抽取至储液仓52内,储液仓52内多余的压力从出气口505处被释放,同时空气从第一三通阀507的第一阀入口进入至第一换热管段501内,最终使得空气充满第一换热管段501内部,且蓄冷剂被完全抽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储液仓5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如图4中的液位传感器57);或者,储液仓52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或者,储液仓52的入口处设有流量传感器。
这样,通过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等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储液仓52内的蓄冷剂总量的变化情况,从而间接地判断出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是否被抽取完毕。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储液仓5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57为例进行说明,在制冰部件3的冷冻制冰过程中,由于蓄冷剂在制冰回路5中形成一个动态平衡,因此在冷冻状态下,储液仓52内的液位高度一般不变,此时控制器7记录下储液仓52在冷冻状态下的第一液位高度;在制冰部件3的脱冰或者化霜状态下,蓄冷剂需要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被完全抽取出来,在蓄冷剂被抽取的过程中,储液仓52内的液位高度不断升高,此时控制器7可以记录下储液仓52的第二液位高度,随后控制器7将第一液位高度与第二液位高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储液仓52内蓄冷剂总量的变化值。
由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容量已知,因此,控制器7可以进一步比较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容量和上述蓄冷剂总量的变化值。若该蓄冷剂总量的变化值小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容量大小,则表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没有被全部抽取;若该蓄冷剂总量的变化值等于或者略小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容量大小,则表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已经被全部抽取。
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等其他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液位传感器57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控制器7可以基于传感器得到储液仓52内蓄冷剂总量的变化值,则该传感器就可以实现监控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抽取情况的作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等传感器还可以实现制冰回路5在冷冻状态下的泄漏检测功能,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部件3的侧壁和底壁的至少其中一个包括第一换热管段501。这样,可以增大第一换热管段501与制冰部件3的换热面积,提高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内水的换热效率,使得第一换热管段501对制冰部件3的制冷效果更好。例如,第一换热管段501形成于制冰部件3的各个侧壁和底壁,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的换热面积。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2还包括储冰部件4。储冰部件4形成有储冰空间(图中未示出)。当制冰部件3完成冰冻制冰过程后,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从制冰部件3的制冰空间31内脱落的冰块进入储冰部件4的储冰空间内,储冰部件4对制备完成的冰块进一步保存和冷藏。
相关技术中,由于储冰盒用于存放制备完的冰块,储冰盒的温度将直接影响冰块的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储冰盒降温成了行业内的一个热门话题。现有的方案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利用风扇从蒸发器引风,从而通过加强空气热交换来对储冰盒进行降温;另外一种是在制冰机底部设计翅片,通过对制冰机的冷量进行散发,从而降低储冰盒内空气的温度,进而实现存冰。
然而,上述两种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对于利用风扇从蒸发器引风的方案,在风扇引风给储冰盒降温的过程中,风的冷量会沿途消耗,并且,如果在脱冰和化霜过程中继续运行风扇,会导致风的冷量和加热的能量互相消耗,从而增加冰箱的整体能耗;如果在脱冰和化霜过程中停止运行风扇,又会导致储冰盒温度迅速上升,从而严重影响冰块的质量。
第二,对于在制冰机底部增加翅片的方案,一方面由于翅片面积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本方案需要通过空气来对储冰盒降温,因此会有较多的冷量损失,对储冰盒的降温效果有限。
如图3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回路5还包括第一管路54、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第一管路54包括第一换热管段501,第二管路55包括第二换热管段502,第二换热管段502适于对储冰空间制冷。
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并联,并且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均连通于第三管路56,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蓄冷剂的具体流通过程如下:第三管路56内的蓄冷剂在经过制冷部件的冷却后从第三管路56的出口端流出。当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连通时,从第三管路56流出的蓄冷剂分流为两路,一路蓄冷剂通过第一管路54进入第一换热管段501,从而对制冰部件3进行制冷,另一路蓄冷剂通过第二管路55进入第二换热管段502,从而对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当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断开时,从第三管路56流出的蓄冷剂仅流入第二管路55内,并进入第二换热管段502,从而对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4、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的内部空间共同限定出输送蓄冷剂的输液通道。其中,第一管路54的目的为向第一换热管段501输送蓄冷剂,从而对制冰部件3进行制冷,进而实现制冰部件3的制冰过程;第二管路55的目的为向第二换热管段502输送蓄冷剂,从而对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进而实现储冰部件4内部冰块的冷藏储存。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制冰部件3的工作状态来确定是否连通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例如,当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时,则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连通,蓄冷剂可以同时对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当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时,为了避免蓄冷剂对脱冰和化霜中的加热过程造成影响,可以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断开,此时蓄冷剂仅对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蓄冷剂的冷量与加热过程中的热量互相消耗,降低了制冷设备的整体能耗,并且保证了脱冰和化霜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同时实现对储冰部件4内冰块的冷藏,从而保证冰块的质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储冰部件4通过与第二换热管段502之间的热交换实现对自身的降温,也即储冰部件4无需通过风冷的方式实现降温,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储冰部件4的制冷过程与制冰部件3的加热过程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从而在保证储冰部件4的冷藏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制冰部件3的脱冰效果和化霜效果。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组件2,通过设置有并联的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可以同时实现对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的制冷,并且,可以在脱冰和化霜的过程中断开第一管路54与第三管路56的连接,从而避免蓄冷剂的冷量对脱冰和化霜中的加热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减小了系统能耗,还不会影响储冰部件4的制冷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2的控制器7适于根据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连通。
并且,控制器7还适于根据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7可以实现制冰组件2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自动控制,从而方便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其中,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制冰组件2内部蓄冷剂的流通过程在上文中已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管路55与第三管路56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之间的连通或断开,以实现对储冰部件4的制冷或者不制冷。例如,制冰组件2的控制器7可以基于储冰空间内是否有冰,从而控制对储冰部件4的制冷或者不制冷,其中,当储冰空间内有冰时,则连通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从而冷藏储冰空间内的冰块;当储冰空间内没有冰时,则断开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从而节省整体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7适于根据储冰空间内存放有冰块,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连通。并且,控制器7还适于根据储冰空间内不存放有冰块,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7可以实现制冰组件2在不同储冰状态下的自动控制,从而方便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其中,储冰状态至少包括储冰部件4不存放有冰块的无冰状态、储冰部件4存放有冰块的有冰状态、以及储冰部件4内存满冰块的满冰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7适于根据制冰部件3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以及根据储冰部件4处于不同储冰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之间的通断,以及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之间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制冰组件2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若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且储冰部件4处于有冰状态或满冰状态,则控制器7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均与第三管路56连通,此时,蓄冷剂同时对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
如图3所示,若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或者化霜状态,且储冰部件4处于有冰状态或满冰状态,则控制器7控制第一管路54与第三管路56断开,并控制第二管路55与第三管路56连通,此时,蓄冷剂仅对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
如图3所示,若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且储冰部件4处于无冰状态,则控制器7控制第一管路54与第三管路56连通,并控制第二管路55与第三管路56断开,此时,蓄冷剂仅对制冰部件3进行制冷,这样,可以最大化提高制冰速度。
如图3所示,若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或者化霜状态,且储冰部件4处于无冰状态,则控制器7可以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均与第三管路56断开,此时,蓄冷剂对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均不进行制冷,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系统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与第三管路56的可通断连接可以通过三通阀、多个双向阀等结构实现,本发明在此不做特殊限制,只要满足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均与第三管路56可通断连接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4的入口端和第二管路55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如图3中的第二三通阀508)与第三管路56的出口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这样,制冰回路5可以通过三通阀实现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分别与第三管路56的可通断连接,并且三通阀可以简化制冰回路5的管道结构,避免制冰回路5的管道过多,三通阀的安装也更加方便。例如,三通阀可以为电磁三通阀,电磁三通阀与控制器7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控制器7可以控制电磁三通阀内各个口的通断情况。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4的入口端和第三管路56的出口端通过一个双向阀(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二管路55的入口端与第三管路56的出口端通过另一个双向阀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管路54的出口端和第二管路55的出口端均通过三通阀(如图3中的第三三通阀509)与第三管路56的入口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部件3为制冰格,制冰空间31为形成于制冰格的制冰槽,制冰格的侧壁和底壁的至少其中一个形成有适于存储蓄冷剂的第一储液空间,第一管路54经过第一储液空间。也即第一换热管段501形成于制冰格的侧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且第一换热管段501内部限定出第一储液空间。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储冰部件4为储冰盒,储冰空间为形成于储冰盒的储冰槽,储冰盒的侧壁和底壁的至少其中一个形成有适于存储蓄冷剂的第二储液空间,第二管路55经过第二储液空间。也即第二换热管段502形成于储冰盒的侧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且第二换热管段502内部限定出第二储液空间。
这样,可以增大蓄冷剂与储冰盒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第二储液空间内蓄冷剂与储冰盒内冰块之间的换热效果,进而保证了冰块的冷藏效果,有助于提高冰块的质量。
下面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制冰组件2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3所示,制冰组件2包括水泵51、制冷部件、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制冷部件为换热器53,制冰部件3为制冰格,储冰部件4为储冰盒。第三管路56流经水泵51和换热器53。第一管路54流经制冰格,第二管路55流经储冰盒,并且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并联,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均与第三管路56连通。
第三管路56的出口端通过第二三通阀508与第一管路54的入口端和第二管路55的入口端可选择的连通。第一管路54的出口端和第二管路55的出口端通过第三三通阀509与三管路的入口端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组件2,蓄冷剂能够直接作用于制冰格或者储冰盒的降温,最大化的缩短了空气中冷量传播的距离,降低了能量损耗,且提高了制冰格制冰的速度和储冰盒降温的速度。并且,在脱冰和化霜过程中,蓄冷剂与设于制冰格的加热件之间拉开了距离,从而最大化的降低了蓄冷剂与加热件的能量内耗,进而节省了能源。
此外,制冰组件2将制冰格和储冰盒的蓄冷剂流路并联进行独立管理,从而为部件的控制逻辑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并且,便于在不同运行状态下更具针对性地管理蓄冷剂的流通情况,从而为整体部件提供了更大的能耗降低空间。
相关技术中,由于在制冰过程中,整个蓄冷剂循环管路存在多处对接结构,并且蓄冷剂循环管路与制冰部件的连接处通常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因此蓄冷剂在流通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而一旦蓄冷剂发生泄漏,泄漏的蓄冷剂就可能进入水或者冰块内,从而影响食品卫生,容易对人体造成损害。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冷设备还包括泄漏检测部件,泄漏检测部件可以监控蓄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流通情况,从而及时检测出蓄冷剂是否出现泄漏等故障,保证制冷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5012处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最高点。
这样,当蓄冷剂进入第一换热管段501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液位不断上升,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气体上升并且从出口5012处被排出,由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5012位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最高点,因此只有当蓄冷剂充满第一换热管段501时,蓄冷剂才能继续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5012处流出,此时,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气体也尽可能地被排出。综上,本实施例可以保证蓄冷剂充满第一换热管段501,从而保证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换热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5011处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最低点。
这样,蓄冷剂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最低点进入并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最高点流出,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液位从最低处不断上涨至最高处,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在输入的过程中产生气泡,进而保证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气体被完全排尽,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换热效率。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顶壁从其入口5011处朝向其出口5012处逐渐向上倾斜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在液位上升的过程中,蓄冷剂首先接触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顶壁的最低点,随后蓄冷剂逐渐接触第一换热管顶壁的其他部分。
这样,一方面,若第一换热管段501形成于制冰部件3的底壁,则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顶壁距离制冰空间31最近,在蓄冷剂输入的过程中,由于蓄冷剂可以很快接触到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顶壁(即蓄冷剂很快接触到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顶壁的最低点),因此,可以通过快速接触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顶壁以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顶壁倾斜设置,蓄冷剂在输入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将气体推动至出口5012处,从而更加方便第一换热管段501内气体的排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泄漏检测部件包括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等,上述传感器(即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等)设于储液仓52内,并且上述传感器可以监控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储量变化情况。
当第一换热管段501满足其出口5012处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最高点的条件时,蓄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将会充满第一换热管段501,若此时制冰组件2处于正常的冷冻状态,也即制冰回路5的各个位置均未发生泄漏时,则此时可以通过上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得到储液仓52内的标准储量范围。
在制冰回路5工作制冰的过程中(即制冰部件3处于冷冻状态下),通过上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可以得到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实时储量,将该实时储量与标准储量范围进行对比,若该实时储量低于标准储量范围,则证明制冰回路5发生泄漏,从而达到泄漏检测的目的。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泄漏检测部件包括液位传感器57,液位传感器57设于储液仓52内部,液位传感器57可以监控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液位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57实现泄漏检测功能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制冰开始后,水泵51开启工作,水泵51将蓄冷剂泵送至第一储液空间内直至充满第一储液空间,之后蓄冷剂经过制冷部件并重新流回至水泵51,蓄冷剂从水泵51再次流出后,蓄冷剂进入稳定的循环阶段。
若制冷设备没有发生蓄冷剂的泄漏,则蓄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将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从而储液仓52内部的液位不变或者变化较小,进而液位传感器57检测到储液仓52内部的液位高度不变或者在一个较小的变化范围内。需要解释的是,上述液位高度在一个较小的变化范围内指的是液位高度的波动值处于可接受的误差变化范围内。
若制冷设备发生了蓄冷剂的泄漏,则蓄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将被打破,从而储液仓52内的液位发生变化或者变化较大,进而液位传感器57检测到储液仓52内的液位高度变化或者在一个较大的变化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液位传感器57实现泄漏检测功能需要满足蓄冷剂进入稳定循环阶段的前提,此时由于输送通道、水泵51、制冷部件和第一储液空间等结构均充满了蓄冷剂液体,因此可以通过监控储液仓52内的液位变化以监控蓄冷剂是否发生泄漏。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蓄冷剂是否进入稳定循环阶段可以通过监控储液仓52的进口是否有蓄冷剂进入来判断,也即:若检测到储液仓52的进口有蓄冷剂进入,则代表蓄冷剂已进入稳定循环阶段;若检测到储液仓52的进口没有蓄冷剂进入,则代表蓄冷剂没有进入稳定循环阶段。其中,储液仓52的进口处可以设有流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部件,以监控储液仓52的进口是否有蓄冷剂进入。
综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蓄冷剂进入稳定循环阶段后,若液位传感器57检测到储液仓52内部的液位高度不变或者在一个较小的变化范围内时,则此时制冷设备没有发生蓄冷剂泄漏故障;若液位传感器57检测到储液仓52内部的液位高度发生变化或者在一个较大的变化范围内时,则此时制冷设备发生了蓄冷剂泄漏故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泄漏检测部件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设于储液仓52的底部,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控储液仓52内液体对其底部施加的压力的变化。压力传感器实现实现泄漏检测功能的具体工作原理与液位传感器57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蓄冷剂进入稳定循环阶段后,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储液仓52内部的液体压力不变或者在一个较小的变化范围内时,则此时制冷设备没有发生蓄冷剂泄漏故障;若流量传感器检测到储液仓52内部的液体压力发生变化或者在一个较大的变化范围内时,则此时制冷设备发生了蓄冷剂泄漏故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泄漏检测部件可以包括重量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重量传感器设于储液仓52的底部,重量传感器可以监控储液仓52内液体的重量的变化。重量传感器实现实现泄漏检测功能的具体工作原理与液位传感器57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泄漏检测部件还可以包括流量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流量传感器安装于储液仓52的入口处,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控流入储液仓52的蓄冷剂的流量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在蓄冷剂进入稳定循环阶段后,若制冷设备发生蓄冷剂的泄漏,则由于蓄冷剂的不断泄漏,则进入储液仓52的蓄冷剂的流量将会变小;若制冷设备没有发生蓄冷剂的泄漏,则进入储液仓52的蓄冷剂的流量不会发生变化或者处于可接受的误差变换范围内。
综上,根据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在蓄冷剂进入稳定循环阶段后,若流量传感器检测到蓄冷剂流量不变或者在一个可接受的误差变化范围内时,则此时制冷设备没有发生蓄冷剂泄漏故障;若流量传感器检测到蓄冷剂流量发生变化或者在一个较大的变化范围内时,则此时制冷设备发生了蓄冷剂泄漏故障。
上述几种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众多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的泄漏检测部件的限制,泄漏检测部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发明在此不做特殊限制,只要泄漏检测部件可以实现泄漏检测功能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实现泄漏位置的检测,泄漏检测部件还可以包括多个流量计(图中未示出),多个流量计分别设置在蓄冷剂循环路径的不同位置上,这样,通过对蓄冷剂循环路径上不同位置的流量监控,可以清晰准确地判断出蓄冷剂的具体泄漏位置。例如,流量计设在水泵51的出口处、第一储液空间的入口处、第一储液空间的出口处和制冷部件的出口处等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泄漏检测部件包括液位传感器57和多个流量计,液位传感器57设于储液仓52内。水泵51、制冰部件3、制冷部件和储液仓52通过制冰回路5依次连接,其中,多个流量计可以分别设在水泵51的入口处、水泵51的出口处、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处、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处、制冷部件的入口处、制冷部件的出口处、储液仓52的入口处和储液仓52的出口处。
在蓄冷剂进入稳定循环阶段后,若液位传感器57检测到液位下降幅度较大,则证明制冷设备发生了蓄冷剂泄漏。此时,用户可以基于多个流量计的检测结果从而进一步检测出蓄冷剂的泄漏位置。
用户可以通过比较同一个部件的入口流量与出口流量之间的大小,以检测各个部件是否发生蓄冷剂泄漏。例如,当水泵51入口的流量大于水泵51出口的流量时,则证明水泵51发生蓄冷剂泄漏;当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入口的流量大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出口的流量时,则证明第一换热管段501发生蓄冷剂泄漏;当制冷部件入口的流量大于制冷部件出口的流量时,则证明制冷部件发生蓄冷剂泄漏。
用户还可以通过比较一个部件的出口流量与相邻的另一个部件的入口流量之间的大小,以检测每段输送通道是否发生蓄冷剂泄漏。例如,当水泵51出口的流量大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入口的流量时,则证明水泵51和第一换热管段501之间的输送通道发生泄漏;当第一换热管段501出口流量大于制冷部件入口流量时,则证明第一换热管段501与制冷部件之间的输送通道发生泄漏。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于上述具有泄漏检测部件的制冰组件2的泄漏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010获取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标准储量范围,标准储量范围是在制冰部件3处于正常冷冻状态下储液仓52内的蓄冷剂储量;
步骤020,在制冰部件3处于冷冻状态下,基于储液仓52内蓄冷剂储量低于标准储量范围,则确定制冰回路5发生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法中,第一换热管段501还需要满足其出口处位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最高点的条件,因为只有第一换热管段501满足上述条件,蓄冷剂在循环过程中才可以充满第一换热管段501,从而可以保证在未发生泄漏的蓄冷剂循环过程中,储液仓52内的储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即标准储量范围),并且也方便获取标准储量范围的具体大小。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制冰部件3处于正常冷冻状态下指的是蓄冷剂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泄漏的情况,也即制冰回路5没有发生泄漏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
基于液位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获取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实时储量和标准储量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57可以检测出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液位及其变化,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储液仓52内蓄冷剂对储液仓52底部的压力及其变化,重量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重量及其变化,这样,上述传感器均能反映出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储液总量及其变化,从而间接地得出蓄冷剂的标准储量范围和实时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2的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
确定制冰回路5发生泄漏,控制制冰组件2的报警部件发出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报警部件可以为灯光报警部件或者声音报警部件等,本发明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只要报警部件可以在制冰回路5发生泄漏时报警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2的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
确定制冰回路5发生泄漏,控制水泵51反转以将蓄冷剂抽回至储液仓52内。
这样,制冰回路5一旦发生泄漏,便可将水泵51反转,将蓄冷剂抽回储液仓52内,避免出现水泵51在泄漏故障时仍输送蓄冷剂,导致蓄冷剂不断泄漏直至储液仓52中蓄冷剂被泄漏完的问题。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制冰组件2的泄漏检测部件,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获取储液仓52内蓄冷剂的标准储量范围,标准储量范围是在制冰部件3处于正常冷冻状态下储液仓52内的蓄冷剂储量。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制冰部件3处于冷冻状态下,基于储液仓52内蓄冷剂储量低于标准储量范围,则确定制冰回路5发生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制冰组件2而言,其内部设置的制冷部件可以为压缩机61、冷凝器62和蒸发器等零件组成的一个制冷系统;或者,制冷部件也可以为换热器53,制冰回路5通过换热器53与独立设置的制冷回路6之间换热,从而使得制冷回路6对制冰回路5内蓄冷剂进行制冷;又或者,制冷部件也可以为风机,风机将制冷回路6内蒸发器的冷风吹送至制冰回路5附近,从而对蓄冷剂进行制冷。
相关技术中,冰箱内通常通过制冷回路中的冷冻或者冷藏蒸发器对制冰组件供冷,由于冷冻蒸发器或者冷藏蒸发器位置固定,而制冰组件通常又远离冷冻蒸发器或者冷藏蒸发器设置,从而为了实现冷冻蒸发器或者冷藏蒸发器对制冰组件的制冷,整个换热回路的距离通常设置的较远,从而造成冰箱内部管路连接复杂,并且冷量损失严重。
如图8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制冰组件2设置于冰箱1为例进行说明,制冰组件2内的制冷部件为换热器53,冰箱1设有独立的制冷回路6,制冷回路6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61、冷凝器62和蒸发器,蒸发器包括相互独立的制冷蒸发器63和制冰蒸发器64。
制冰蒸发器64对应于制冰回路5设置,制冰蒸发器64适于对制冰回路5内的蓄冷剂进行制冷。
这样,通过设置独立的制冰蒸发器64以对制冰回路5进行制冷,由于制冰蒸发器64无需对冰箱1间室进行制冷,因此制冰蒸发器64的设置位置相对自由,也即制冰蒸发器64对应于制冰回路5设置即可,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制冰蒸发器64的位置,以使得制冰蒸发器64的位置与制冰组件2的位置相对应。此外,冰箱1内部的管路连接也更加简单,从而减少了冷量的损失。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蒸发器64和制冷蒸发器63并联。这样,可以实现制冰蒸发器64和制冷蒸发器63相对独立的控制,也即,用户可以根据制冰或者制冷的需求,控制制冰蒸发器64工作或关闭,以及控制制冷蒸发器63工作或者关闭。
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制冰蒸发器64可通断地连接于制冷回路6中。当制冰部件3需要进行制冰时,可以控制制冰蒸发器64连通于制冷回路6,制冷回路6的冷媒可以流经制冰蒸发器64,从而制冰蒸发器64可以通过换热器53对制冰回路5进行制冷。当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或者化霜状态,可以控制制冰蒸发器64关闭,从而制冷回路6的冷媒不再经过制冰蒸发器64,制冰蒸发器64不再对制冰回路5供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2还包括风机(图中未示出),风机适于将制冰蒸发器64的冷风吹响储冰部件4。这样,制冰蒸发器64通过换热器53实现对制冰部件3的制冷,并且通过风机吹风实现对储冰部件4的制冷,从而不仅可以提供制冰部件3制冰所需的冷量,还可以提供储冰部件4储冰所需的冷量,进而保证了制冰效果以及储冰效果,实现了制冰蒸发器64冷量的充分利用。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储冰部件4还可以通过第二换热管段502对其进行制冷(如图3所示),此时制冰蒸发器64对整个制冰回路5内的蓄冷剂供冷,蓄冷剂通过第一换热管段501对制冰部件3制冷,蓄冷剂通过第二换热管段502对储冰部件4制冷。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冰箱1,包括上述应用于冰箱1的制冰组件2,还包括制冷回路6,制冷回路6包括相互连通的压缩机61、蒸发器和冷凝器62,蒸发器包括相互独立的制冰蒸发器64和制冷蒸发器63,制冷蒸发器63适于对冰箱1间室制冷,制冰蒸发器64适于对制冰组件2制冷。
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冰箱1形成有制冰间室11,制冰蒸发器64和制冰组件2均设于制冰间室11。这样,在减小冷量损失的同时,制冰部件3和换热器53之间还方便分离。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冷回路6还包括回气管68、除露管65、过滤器66和电动阀67,回气管68连接于制冷蒸发器63和压缩机61之间,除露管65连接于过滤器66和冷凝器62之间,过滤器66连接于除露管65和电动阀67之间,电动阀67连接于制冷蒸发器63和过滤器66之间。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冰组件2,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制冰机、冰柜等设备。
本发明还保护多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中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
下面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后(即将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制冰控制方法,控制器7水泵51间断的开启,以使得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之间充分换热,避免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冷量的浪费。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20、步骤130和步骤140。
步骤110,控制制冰组件2的制冰回路5启动,制冰回路5包括水泵51、制冰部件3以及适于和制冰部件3发生热交换的第一换热管段501。
步骤120,获取制冰组件2的制冰信息,制冰信息包括温度信息和时长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130,基于制冰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制冰组件2的制冰信息”可以指制冰组件2在制冰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其中,制冰信息可以指制冰组件2内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内冷水之间的换热信息,换热信息可以显示出蓄冷剂和冷水之间的换热率。
对于步骤130,控制器7基于制冰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启停,也即控制器7基于蓄冷剂和冷水之间的换热信息,控制水泵51开启或者关闭。例如,当控制器7检测到蓄冷剂和冷水之间刚刚开始换热时(即冷水刚开始吸收蓄冷剂冷量时),控制器7控制水泵51关闭,此时一部分蓄冷剂停留在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不断对冷水制冷,在水泵51关闭一段时间后,当控制器7检测到蓄冷剂和冷水之间换热完全后(即蓄冷剂冷量被冷水吸收完毕),由于此时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的冷量消耗完毕,因此控制器7控制水泵51开启,从而制冰回路5内蓄冷剂继续循环,新的低温的蓄冷剂充入第一换热管段501内以取代原有的换热完毕的蓄冷剂,从而使得新的蓄冷剂继续为制冰部件3内冷水制冷。
综上,本方法中控制水泵51间断启停的目的在于:通过关闭水泵51以保证没有换热完全的蓄冷剂能够停留在第一换热管段501内,从而使得蓄冷剂的冷量被消耗完毕,并且,通过开启水泵51以使得换热完毕的蓄冷剂能够流出第一换热管段501,从而使得新的低温的蓄冷剂替换原有的换热完毕的蓄冷剂,进而对制冰部件3内冷水继续制冷。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控制方法,通过在制冰组件2的制冰过程中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可以使得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内的冷水发生充分换热,并且在制冰过程中,水泵51无需一直运行,从而节省了水泵51的能耗,并且延长了水泵51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制冰信息包括温度信息和时长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时长信息可以包括水泵51的开启时长和关闭时长,温度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液的温度值、制冰部件3内冷水的温度值、蓄冷液在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率、冷水在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率或者蓄冷液与冷水温度的差值等信息。当然,时长信息和温度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本发明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只可以通过上述时长信息或者温度信息得到蓄冷剂和冷水之间的换热率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信息包括时长信息,则在基于制冰信息,控制制冰组件2的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中:基于时长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上述基于时长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时长信息包括水泵51的开启时长和关闭时长。
在基于时长信息,控制制冰组件2的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中:
步骤131,基于水泵51的开启时长达到预设开启时长,控制水泵51关闭;
步骤132,基于水泵51的关闭时长达到预设关闭时长,控制水泵51开启。
这样,可以通过设置水泵51在制冰过程中的开停比,实现水泵51的间断启停。
需要解释的是,在水泵51关闭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液与制冰部件3内冷水之间的换热率将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大,因此,水泵51的关闭时长可以间接代表蓄冷液与冷水之间的换热率大小,也即在一定时长内,水泵51关闭时长越长,换热率越大。当换热率达到设定的值后,也即水泵51的关闭时长达到预设关闭时长后,由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的冷量消耗完毕,因此需要重新开启水泵51来为第一换热管段501补充新的低温蓄冷剂。
综上,可以理解,“水泵51关闭时长达到预设关闭时长”指的是: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内冷水换热完全,因此,预设关闭时长与蓄冷剂的温度值、冷水的温度值、蓄冷剂和冷水的温差、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容积和制冰空间31内冷水的量等因素有关。
还需要解释的是,在水泵51开启后,为了使得新的低温蓄冷剂充满第一换热管段501,因此需要设定一个预设开启时长,当水泵51开启时长达到预设开启时长后,则代表新的低温蓄冷剂已经完全取代旧有的蓄冷剂并充满第一换热管段501。
综上,可以理解,“水泵51开启时长达到预设开启时长”指的是:新的低温蓄冷剂完全取代旧有的蓄冷剂并充满第一换热管段501,因此,预设开启时长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容积以及蓄冷剂在进入第一换热管段501时的流量等因素有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控制制冰组件2的水泵51间断地启停之前,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33,基于蓄冷剂的温度值、冷水的温度值、蓄冷剂与冷水的温差、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容积和制冰空间31内冷水的量等信息,确定预设关闭时长。
步骤134,基于与制冰部件3发生换热的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容积、以及蓄冷剂在进入第一换热管段501时的流量,确定预设开启时长。
这样,可以实现水泵51开停时长的精准控制,避免蓄冷液的冷量的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信息包括温度信息,则在基于制冰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中:基于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上述基于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温度信息包括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
在基于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中:
步骤141,基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控制水泵51开启。
步骤142,基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值,控制水泵51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在水泵51关闭后,由于蓄冷液与冷水之间的换热作用,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液的温度将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大,因此,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可以间接代表蓄冷液与冷水之间的换热率大小,也即在一定时长内,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液的温度越大,换热率越大。
在步骤141中,当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后,由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的冷量消耗完毕,因此需要重新开启水泵51来为第一换热管段501补充新的低温蓄冷剂,直至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冷量满足换热需求(也即蓄冷剂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值),再重新关闭水泵51。
在步骤142中,当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值,则代表蓄冷剂内冷量未被消耗完毕,因此需要关闭水泵51以使得蓄冷剂停留在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直至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的冷量消耗完毕(即蓄冷剂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再重新开启水泵5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上述基于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温度信息包括制冰部件3的温度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之间的换热温度差。
在基于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中:
步骤151,基于换热温度差低于第二温度差,控制水泵51开启。
步骤152,基于换热温度差高于第一温度差,控制水泵51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温度差也可以反应冷水与蓄冷剂之间的换热率。可以理解,在水泵51关闭的过程中,由于蓄冷剂与冷水发生换热,因此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之间的换热温度差将会不断变小,当换热温度差低于第二温度差时,则代表第一换热管段501内原有的蓄冷剂的冷量被消耗完毕,此时控制器7控制水泵51开启来为第一换热管段501补充新的低温蓄冷剂。
在水泵51开启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不断被输入新的低温蓄冷剂,因此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之间的换热温度差将会不断变大,当换热温度差高于第一温度差时,则代表输入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新的低温蓄冷剂满足换热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上述基于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温度信息包括制冰部件3的温度变化率。
在基于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中:
步骤161,基于制冰部件3的温度变化率低于第二变化率,控制水泵51开启。
步骤162,基于制冰部件3的温度变化率高于第一变化率,控制水泵51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制冰部件3的温度变化率也可以反应冷水与蓄冷剂之间的换热率。可以理解,在水泵51关闭的过程中,由于蓄冷剂与冷水换热,蓄冷剂与冷水之间的温差不断变小,因此制冰部件3的温度变化率也会不断变小,当温度变化率低于第一变化率时,则代表第一换热管段501内原有的蓄冷剂的冷量被消耗完毕,此时控制器7控制水泵51开启来为第一换热管段501补充新的低温蓄冷剂。
在水泵51开启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不断被输入新的低温蓄冷剂,因此蓄冷剂与制冰部件3之间的温差将会不断变大,从而制冰部件3的温度变化率也会不断变大,当温度变化率高于第一温度差时,则代表输入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新的低温蓄冷剂满足换热要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基于制冰部件3的温度变化率的大小,以控制水泵51的开停,还可以基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温度变化率的大小,以控制水泵51的开停,其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基于制冰组件2的制冰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中:基于时长信息和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为上述基于时长信息和温度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中,温度信息包括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时长信息包括水泵51的开启时长。
在基于时长信息和温度信息,控制制冰组件2的水泵51间断地启停的步骤中:
步骤141,基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蓄冷剂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控制水泵51开启。
步骤143,基于水泵51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水泵51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7控制水泵51启停的逻辑关系如下:由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的冷量消耗完毕,因此需要重新开启水泵51来为第一换热管段501补充新的低温蓄冷剂,直至第一换热管段501内充满新的低温蓄冷剂(也即水泵51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再重新关闭水泵51,以使得新的低温蓄冷剂停留在第一换热管段501内以继续制冷。
需要解释的是,在包含有步骤141和步骤142的实施例中,控制水泵51在开启后重新关闭的判断依据为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冷量是否满足换热需求,从而本实施例可以保证蓄冷液冷量的充分利用;而在包含有步骤141和步骤143的实施例中,控制水泵51在开启后重新关闭的判断依据为第一换热管段501内是否充满新的低温蓄冷剂,从而本实施例可以在保证蓄冷液冷量的利用率的同时,提高制冰部件3的制冰效率。因此,上述介绍的两种实施例虽然都能实现控制水泵51间断启停的目的,但是其各自的执行逻辑并不相同,因此其各自所能实现的效果也不相同。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141还可以替换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51或者步骤161,并且替换后的实施例的控制逻辑与包含有步骤141和步骤143的实施例的控制逻辑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2还包括制冷回路6,制冷回路6包括相互并联的制冷蒸发器63和制冰蒸发器64,制冰蒸发器64适于对制冰回路5制冷。
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70,基于制冰信息,控制制冰蒸发器64对应水泵51间断启停。
这样,通过控制制冰蒸发器64的间断启停,可以节省制冰蒸发器64的能耗,从而延长制冰蒸发器64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控制制冰蒸发器64对应水泵51间断启停的步骤中:
步骤171,控制制冰蒸发器64与水泵51同步开启或者同步关闭,或者,控制制冰蒸发器64先于水泵51开启或者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80,确定制冰部件3的温度达到脱冰温度,控制制冰组件2的加热部件对制冰部件3加热脱冰。
其中,在基于制冰部件3的温度达到脱冰温度,控制制冰组件2的加热部件对制冰部件3加热脱冰的步骤中:
步骤181,确定制冰部件3的温度达到脱冰温度,控制水泵51反转以抽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
步骤182,确定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抽取完毕,控制加热部件对制冰部件3加热脱冰。
这样,通过在对制冰部件3进行加热脱冰之前,控制水泵51反转以将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液抽尽,从而避免蓄冷液的冷量对加热过程造成不良影响,保证制冰部件3的脱冰效果。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还保护一种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930,用于控制制冰组件2的制冰回路5启动;第二控制模块940,用于基于制冰信息,控制水泵51间断地启停。
下面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脱冰状态或化霜状态等不同工作状态时,可以基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制冰控制方法,控制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继续流通或者被完全抽取。
在介绍本实施例的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实现本方法所采用的制冰组件2需要满足以下结构条件:储液仓52和第一换热管段501之间形成有进液口504和进气口503,进液口504和进气口503分别与第一换热管段501可选择的流体连通。在本方法中,控制器7可以基于制冰部件3的工作状态,控制进液口504和进气口503分别与第一换热管段501的通断,从而实现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继续流通或者被完全抽取。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10和步骤120。
步骤21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控制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以及控制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断开。
步骤22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断开,以及控制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控制方法,在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化霜状态时,将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抽取至储液仓52内,从而保证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制冰部件3同时被加热和制冷的现象,进而减小脱冰和化霜过程中的系统能耗,并且脱冰效果和化霜效果也更好;此外,水泵51无需选用双向泵,制冷组件也无需控制水泵51的正反转,从而本方法的控制步骤简单且便于操作。
其中,蓄冷剂在步骤210和步骤220中的具体流通过程已在上文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步骤220中:当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后,需要进行抽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还需要开启加热件以对制冰部件3进行加热。
其中,本发明对于蓄冷剂的抽取与加热件的开启之间的先后顺序不做特殊限定。例如,为了避免加热件的加热热量收到蓄冷剂冷量的影响,控制器7可以首先抽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随后再开启加热件以对制冰部件3进行加热;或者,控制器7可以首先控制加热件开启,随后再抽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或者,控制器7还可以在开启加热件的同时开始抽取蓄冷剂,也即,在开启加热件的同时,控制器7控制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断开,以及控制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此时,蓄冷剂的抽取过程与加热件的加热过程同时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130和步骤140。
步骤23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获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
步骤240,确定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低于设定蓄冷剂量,控制加热部件加热制冰空间31以实现脱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7首先开始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随后再开启加热件以对制冰部件3进行加热。也即,控制器7首先控制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断开,以及控制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随后控制器7再控制加热件开启。
当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满足一定条件后,控制器7才控制加热部件开启并加热。也即,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低于设定蓄冷剂量时,控制器7才控制加热件开启。其中,“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低于设定蓄冷剂量”不仅包括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被完全抽取完毕的情况,也包括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小于设定蓄冷剂量且不为零的情况。
可以理解,当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低于设定蓄冷剂量时,蓄冷剂的冷量对于加热部件的加热过程的不良影响将会被降低至最小,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制冰部件3的脱冰效率和化霜效率,并且脱冰效果和化霜效果也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定蓄冷剂量可以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本发明对于设定蓄冷剂量的数值大小和设定来源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获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的步骤中:
步骤231,基于液位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储液仓52的相应位置可以设有液位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则在获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的步骤中:基于储液仓52内的液位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各个传感器(即液位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均设在储液仓52的对应位置,因此,控制器7可以基于上述传感器检测出储液仓52内的蓄冷剂总量的变化情况,从而间接得到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其中,本实施例具体的工作原理在上文中已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段501内可以设有液位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则在获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的步骤中:
步骤232,基于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液位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取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各个传感器(即液位传感器57、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或者流量传感器)均设在第一换热管段501的对应位置,因此,控制器7可以基于上述传感器直接检测出第一换热管段501的蓄冷剂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本实施例具体的工作原理与传感器设在储液仓52时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出一种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930和第二控制模块940。
第一控制模块930用于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控制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以及控制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断开。
第二控制模块940用于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进液口504与第一换热管段501断开,以及控制进气口503与第一换热管段501连通。
下面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脱冰状态或化霜状态等不同工作状态时,可以基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制冰控制方法,控制制冰回路5内的蓄冷剂对制冰部件3制冷或者对储冰部件4制冷。
在介绍本实施例的制冰组件2的制冰控制方法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实现本方法所采用的制冰组件2需要满足以下结构条件:制冰回路5还包括对制冰部件3制冷的第一管路54、对储冰部件4制冷的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并联,并且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均连通于第三管路56,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可选择的流体连通。在本方法中,控制器7可以基于制冰部件3的工作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与第三管路56的通断,从而实现蓄冷剂对制冰部件3的制冷与否。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10和步骤220。
步骤31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连通。
步骤32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断开。
在步骤310中,当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时,则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连通,因此蓄冷剂可以同时对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从而同时保证了制冰部件3的制冰效果和储冰部件4的冷藏效果。
在步骤320中,当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时,为了避免蓄冷剂对脱冰和化霜中的加热过程造成影响,可以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断开,此时第三管路56内的蓄冷剂仅进入第二管路55,也即蓄冷剂仅对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蓄冷剂的冷量与加热过程中的热量互相消耗,降低了制冷设备的整体能耗,并且保证了脱冰和化霜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同时实现对储冰部件4内冰块的冷藏,从而保证冰块的质量。
其中,蓄冷剂在步骤310和步骤320中的具体流通过程已在上文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的通断,不仅可以同时实现对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的制冷,还可以在脱冰和化霜的过程中断开第一管路54与第三管路56的连接,从而避免蓄冷剂的冷量对脱冰和化霜中的加热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减小了系统能耗,并且不会影响储冰部件4的制冷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230和步骤240。其中,在制冰组件2内,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可选择地流体连通。
步骤330,确定储冰空间存放有冰块,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连通。
步骤340,确定储冰空间不存放有冰块,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7可以基于储冰空间内的储冰状态,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之间的通断。其中,储冰状态包括储冰空间内不存放冰块的无冰状态和储冰空间内存放有冰块的有冰状态。
在步骤330中,当控制器7检测到储冰空间内存放有冰块(即有冰状态),则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连通,以使得蓄冷剂对储冰部件4制冷,从而保证冰块的冷藏。
在步骤340中,当控制器7检测到储冰空间内不存放有冰块(即无冰状态),由于此时蓄冷剂无需对储冰部件4制冷,因此控制器7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断开,避免蓄冷剂的冷量作无用功,从而减小了系统能耗,并且更加智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储冰状态还包括储冰部件4内存满冰块的满冰状态,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350。
步骤350,确定储冰空间内进入满冰状态,控制第二管路55和第三管路56连通,且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若储冰空间进入满冰状态后,则储冰空间内无法再存放新的冰块,此时如果开启制冰部件3进行制冰,则新制得的冰块将掉落至储冰空间外侧,从而新制得的冰块无法得到冷藏保存,因此本实施例的控制器7在检测到储冰空间进入满冰状态时,便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断开,从而停止蓄冷剂对制冰部件3的供冷,进而中断制冰部件3的制冰过程,避免制冰部件3制造新的冰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360、步骤370、步骤380和步骤390。
步骤36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且确定储冰部件4处于有冰状态或满冰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均与第三管路56连通。
在步骤360中,蓄冷剂同时对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
步骤37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且确定储冰部件4处于有冰状态或满冰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与第三管路56断开,并控制第二管路55与第三管路56连通。
在步骤370中,蓄冷剂仅对储冰部件4进行制冷。
步骤38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且确定储冰部件4处于无冰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与第三管路56连通,并控制第二管路55与第三管路56断开。
在步骤380中,蓄冷剂仅对制冰部件3进行制冷,这样,可以最大化提高制冰速度。
步骤390,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且确定储冰部件4处于无冰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均与第三管路56断开。
在步骤390中,蓄冷剂对制冰部件3和储冰部件4均不进行制冷,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系统能耗。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制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930,用于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连通;第二控制模块940,用于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三管路56断开。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制冰控制方法中,若控制器7确定制冰部件3进入脱冰状态或化霜状态,则控制器7在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断开之前,还可以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制冰控制方法中的步骤220,将第一换热管段501内的蓄冷剂提前抽取至储液仓52内,随后再控制第一管路54和第二管路55断开。这样,不仅切断了对制冰部件3冷量的继续供给,还将制冰部件3内第一换热管段501的蓄冷剂完全抽取,从而更进一步地保证制冰部件3的脱冰效果和化霜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制冰控制方法中,可以在制冰部件3进入冷冻状态时,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制冰控制方法,控制水泵51间断启停。
图15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文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的制冰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上文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的制冰控制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例如包括上文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的制冰控制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冰部件,形成有制冰空间;
储冰部件,形成有储冰空间;
制冰回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适于对所述制冰空间中的原料制冷,所述第二管路适于对所述储冰空间内的冰块制冷;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并联且均连通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制冰回路还包括制冷部件,所述制冷部件适于对所述制冰回路内的蓄冷剂制冷;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制冰部件进入冷冻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且所述控制器还适于根据所述制冰部件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储冰空间内存放有冰块,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且所述控制器还适于根据所述储冰空间内不存放有冰块,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与所述第三管路的出口端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部件为制冰格,所述制冰空间为形成于所述制冰格的制冰槽,所述制冰格的侧壁和底壁的至少其中一个形成有适于存储蓄冷剂的第一储液空间,所述第一管路经过所述第一储液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出口处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最高点,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入口处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最低点,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顶壁从其入口处朝向其出口处逐渐向上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回路还包括储液仓和水泵,所述储液仓适于存储蓄冷剂,所述水泵适于为蓄冷剂的输送提供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和所述第一储液空间之间形成有进液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液空间可选择的流体连通;
所述储液仓形成有出液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液口形成于所述储液仓的下端,所述出气口形成于所述储液仓的上端,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均与外界形成气压平衡,或者,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形成气压平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或者,所述储液仓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或者,所述储液仓的入口处设有流量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部件为储冰盒,所述储冰空间为形成于所述储冰盒的储冰槽,所述储冰盒的侧壁和底壁的至少其中一个形成有适于存储蓄冷剂的第二储液空间,所述第二管路经过所述第二储液空间。
1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冷冻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储冰空间存放有冰块,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确定所述储冰空间不存放有冰块,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储冰空间内进入满冰状态,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且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1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冷冻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制冰部件进入脱冰状态或者化霜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断开。
17.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
1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
1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的制冰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3850.8A CN116412567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3850.8A CN116412567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12567A true CN116412567A (zh) | 2023-07-11 |
Family
ID=87058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53850.8A Pending CN116412567A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12567A (zh)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11653850.8A patent/CN11641256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87513U (zh) | 水冷式制冷设备 | |
KR20110125234A (ko) | 히트 펌프식 급탕기 | |
CN105135772B (zh) | 水制冷装置及其防止冷水结冰的控制方法 | |
CN106440452A (zh) | 蓄冷装置及蓄热装置 | |
CN103185435A (zh) | 直冷冰箱 | |
JP2011231956A (ja) | 冷凍冷蔵庫 | |
JPH0378552B2 (zh) | ||
CA3042096A1 (en) | Cooling system for water-cooled apparatus | |
KR200377788Y1 (ko) | 음용수 냉각장치 | |
CN116412567A (zh) |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
CN116412569A (zh) | 制冰组件以及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
CN116412573A (zh) | 制冰组件及其泄漏检测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
CN116412568A (zh) |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
CN116412581A (zh) | 冰箱 | |
CN116412585A (zh) | 冰箱 | |
WO2023123267A1 (zh) | 制冰组件以及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
WO2023123268A1 (zh) |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
WO2023123265A1 (zh) | 冰箱 | |
WO2023123264A1 (zh) | 制冰组件及其制冰控制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
WO2023123272A1 (zh) | 制冰组件及其泄漏检测方法与装置和制冷设备 | |
WO2023123262A1 (zh) | 冰箱 | |
CN215983495U (zh) | 一种低温融霜接排水管道组件 | |
JP2011144964A (ja) | 冷凍冷蔵庫 | |
CN213514536U (zh) | 一种应用于直冷块冰机上的桶泵供液制冷系统 | |
CN113631876B (zh) | 除霜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