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5922A - 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5922A
CN116405922A CN202211596613.7A CN202211596613A CN116405922A CN 116405922 A CN116405922 A CN 116405922A CN 202211596613 A CN202211596613 A CN 202211596613A CN 116405922 A CN116405922 A CN 116405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ystem
command
security
early warn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66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昊飞
赵倩
王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hangfeng Science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rp
Beijing Aerospace Changf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hangfeng Science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rp
Beijing Aerospace Changf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hangfeng Science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rp, Beijing Aerospace Changf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hangfeng Science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5966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59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5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59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属于安保智能指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业务应用层子系统、支撑平台层子系统、网络传输层子系统、前端感知层子系统,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通过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并作出响应指挥,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与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之间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连接;该系统能够指挥、调度、协调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紧急处置各类社会应急突发事件,实现全市应急力量调度资源整合,形成跨网络、跨专业、跨部门的应急联动体系,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专业处置的应急指挥机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 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保智能指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OODA循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武装冲突可以看作是敌对双方互相较量谁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观察—调整—决策—行动”的循环程序。双方都要从观察开始,观察自己、观察环境和敌人。基于观察,获取相关的外部信息,根据感知到的外部威胁,及时调整系统,做出应对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
“调整”步骤在整个OODA循环中最为关键,因为如果敌人对外界威胁判断有误,或者对于周围的环境理解错误,那么必将导致方向调整错误,最终做出错误决策。包以德认为,敌、我的这一决策循环过程的速度显然有快慢之分。我方的目标应该是,率先完成一个OODA循环,然后迅速采取行动,干扰、延长、打断敌人的OODA循环。
其中,有一种战术是,进入并操控敌人的OODA循环系统,使敌人对于外界变化无力做出任何反应。OODA循环经历了科学、历史、哲学约半个世纪的检验,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组织和冲突理论的思维方式。
OODA循环真正的秘诀在于“快”,撇开一切,瞬息进入快速观察,快速定位,快速决策,立即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一旦出现新的情况,依然是快速观察,快速定位,快速决策,立即行动。要加快个人、团队或组织的决策速度,可以借鉴OODA循环来分析整个决策过程,发现哪些环节速度过快或过慢,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到加速该决策循环过程的方法。
因此本申请人在研究中发明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在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等方面的能力,可利用该OODA理论进一步形成融合、可视、智能、协同、移动的多层级、多部门合作的新型安保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在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等方面的能力,将C4I3SVRT指挥控制理论和OODA理论结合,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5G移动应用等技术领域形成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提供一体化合成指挥、态势分析与预警、三维运行规划、混合现实视频融合等多种智能应用,满足“主动预警、情指联动、情勤对接、联合处置”的公安安保实战业务需求,打造融合、可视、智能、协同、移动的多层级、多部门合作的新型安保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该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包括业务应用层子系统、支撑平台层子系统、网络传输层子系统、前端感知层子系统;
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用于安保指挥决策者和各安保力量提供合成指挥、综合态势、动态预警、混合现实视频融合、三维运行规划;
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用于接入数据平台,为智慧安保系统提供三维地图、轨迹分析、智能研判、视频分析等支撑;
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用于社会治安信息系统的接入;
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通过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并作出响应指挥,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与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之间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包括合成指挥模块、综合态势模块、动态预警模块、混合现实视频融合模块、三维运行规划模块。
优选的,所述合成指挥模块通过预警信息和案事件关键特征分析,智能匹配应急预案;通过情景推演、轨迹分析、三维地图定位等算法辅助决策者下达处置指令。
优选的,所述综合态势模块对采集和接入的探测感知数据、多维治安资源和异构治安业务领域信息进行集成融合、风险评估和智能研判。
优选的,所述动态预警模块对异常人员和车辆、跨防疫分区流动、异常行为等进行动态识别与实时预警,实时监测水、电、油、讯、网等重要设施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协同联动响应和应急快速处置。
优选的,所述混合现实视频融合模块将不同位置、不同视点视角的监控摄像机采集的视频实时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大场景画面中核心区域、重点道路的视频融合,结合全空间混合现实增强技术,实现治安管控全场景、全过程、全细节的实时运行态势与保障实况展示;通过跨镜跟踪算法实现对人车轨迹、运行流线的实时掌控、溯源复盘。
优选的,所述三维运行规划模块融合VR、AI技术、采用数字孪生、视频融合等多项高科技手段,将城市综合运行与安保人防、技防、物防要素在三维空间内加以组织,对城市各类安保资源要素进行物理映射、数据融合和孪生体建模,模拟各项运行要素的数量、位置和状态。
优选的,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具体包括无人机巡逻、监视雷达、光电探测、智能物联网设备、震动传感器、高点监控、治安监控、车载监控、WIFI探针等探测感知设备、主动驱离装备以及卡口人流信息、执法记录仪轨迹、消防设施、电力设施等社会治安信息系统的接入。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的数据平台包括综合资源接入平台、安保数据中台、情报关联与挖掘分析平台、安保领域知识服务平台、预案自动配置管理平台、三维仿真平台、探测感知防控平台、视频监控共享联网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地理信息平台、云存储平台。
优选的,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包括的网络种类为安全边界实现公安网、视频专网、4G/5G移动网络、PDT数字集群网络、互联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整合公安刑侦、网侦、技侦、指挥、治安等警种侦查力量,消除警种部门间壁垒,全面整合各警种情报信息、侦查资源,最大限度激发信息活力,提高捕捉战机能力各警种的警力和资源,利用其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优势,围绕一个共同的作战任务,依托扁平化指挥体系,实施合成指挥,达到情指联动、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和精确打击的目的,具备应对大规模恐怖袭击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能够指挥、调度、协调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紧急处置各类社会应急突发事件,实现全市应急力量调度资源整合,形成跨网络、跨专业、跨部门的应急联动体系,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专业处置的应急指挥机制。
3、省厅、地市、分局、支队和派出所各级指挥中心能够实现指挥调度指令的互联互通,使得各个不同部门之间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满足新形势下跨市县、跨省市的大规模现代指挥调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的系统处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作详细说明。
C4I3SVRT控制理论具体为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协同(Coordination),通信(Communication),情报(Intelligence),信息(Information),集成(Integration),监测(Surveillance),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探测(Reconnaissance),处置(Treatment),即C1、C2、C3、C4分别为指挥、控制、协同、通信,I1、I2、I3分别为情报、信息、集成。
如图1所示,该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包括业务应用层子系统、支撑平台层子系统、网络传输层子系统、前端感知层子系统;
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用于安保指挥决策者和各安保力量提供合成指挥、综合态势、动态预警、混合现实视频融合、三维运行规划;
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用于接入数据平台,为智慧安保系统提供三维地图、轨迹分析、智能研判、视频分析等支撑;
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用于社会治安信息系统的接入;
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通过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并作出响应指挥,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与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之间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连接。
其中,业务应用层子系统包括合成指挥模块、综合态势模块、动态预警模块、混合现实视频融合模块、三维运行规划模块;合成指挥模块通过预警信息和案事件关键特征分析,智能匹配应急预案;通过情景推演、轨迹分析、三维地图定位等算法辅助决策者下达处置指令;综合态势模块对采集和接入的探测感知数据、多维治安资源和异构治安业务领域信息进行集成融合、风险评估和智能研判;动态预警模块对异常人员和车辆、跨防疫分区流动、异常行为等进行动态识别与实时预警,实时监测水、电、油、讯、网等重要设施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协同联动响应和应急快速处置;混合现实视频融合模块将不同位置、不同视点视角的监控摄像机采集的视频实时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大场景画面中核心区域、重点道路的视频融合,结合全空间混合现实增强技术,实现治安管控全场景、全过程、全细节的实时运行态势与保障实况展示;通过跨镜跟踪算法实现对人车轨迹、运行流线的实时掌控、溯源复盘;三维运行规划模块融合VR、AI技术、采用数字孪生、视频融合等多项高科技手段,将城市综合运行与安保人防、技防、物防要素在三维空间内加以组织,对城市各类安保资源要素进行物理映射、数据融合和孪生体建模,模拟各项运行要素的数量、位置和状态。
前端感知层子系统具体包括无人机巡逻、监视雷达、光电探测、智能物联网设备、震动传感器、高点监控、治安监控、车载监控、WIFI探针等探测感知设备、主动驱离装备以及卡口人流信息、执法记录仪轨迹、消防设施、电力设施等社会治安信息系统的接入。
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的数据平台包括综合资源接入平台、安保数据中台、情报关联与挖掘分析平台、安保领域知识服务平台、预案自动配置管理平台、三维仿真平台、探测感知防控平台、视频监控共享联网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地理信息平台、云存储平台。
上述的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前端感知层子系统的事件处置由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进行指令控制,而现场处置的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应急与日常现场处置进一步的通过网络传输层子系统的各种不同网络类型传输至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进而形成C1、C2、C3模式,其中公安机关指挥中心的指挥与指令控制分别为C1、C2,而数据的传输为C3。
同理的,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的数据平台为数据信息的集成,而数据集成(I3)包括有监测数据与虚拟现实数据,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对前述数据的收集过程为信息(I1)的处理过程,对检测数据的获取到传输到处理再进行集成汇总至公安机关指挥中心。
其中视频监控共享联网平台包括视频监控,雷达监测,光电监测,红外设备监测,物联网设备监测。
最后在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在接收支撑平台层子系统与前端感知层子系统后的数据后,综合研判与合成数据研判后形成有效的情报(I2),对省厅、地市、分局、支队和派出所各级指挥中心能够实现指挥调度指令的互联互通,协调(C4)分发指令。
因此整个系统在理论上实现观察监测、信息整合调整、公安机关指挥中心指挥、协调各级进行决策,进而与OODA理论契合。
其中,网络传输层子系统包括的网络种类为安全边界实现公安网、视频专网、4G/5G移动网络、PDT数字集群网络、互联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业务应用层子系统、支撑平台层子系统、网络传输层子系统、前端感知层子系统;
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用于安保指挥决策者和各安保力量提供合成指挥、综合态势、动态预警、混合现实视频融合、三维运行规划;
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用于接入数据平台,为智慧安保系统提供三维地图、轨迹分析、智能研判、视频分析等支撑;
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用于社会治安信息系统的接入;
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通过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并作出响应指挥,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与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之间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应用层子系统包括合成指挥模块、综合态势模块、动态预警模块、混合现实视频融合模块、三维运行规划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指挥模块通过预警信息和案事件关键特征分析,智能匹配应急预案;通过情景推演、轨迹分析、三维地图定位等算法辅助决策者下达处置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态势模块对采集和接入的探测感知数据、多维治安资源和异构治安业务领域信息进行集成融合、风险评估和智能研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预警模块对异常人员和车辆、跨防疫分区流动、异常行为等进行动态识别与实时预警,实时监测水、电、油、讯、网等重要设施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协同联动响应和应急快速处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现实视频融合模块将不同位置、不同视点视角的监控摄像机采集的视频实时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大场景画面中核心区域、重点道路的视频融合,结合全空间混合现实增强技术,实现治安管控全场景、全过程、全细节的实时运行态势与保障实况展示;通过跨镜跟踪算法实现对人车轨迹、运行流线的实时掌控、溯源复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运行规划模块融合VR、AI技术、采用数字孪生、视频融合等多项高科技手段,将城市综合运行与安保人防、技防、物防要素在三维空间内加以组织,对城市各类安保资源要素进行物理映射、数据融合和孪生体建模,模拟各项运行要素的数量、位置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感知层子系统具体包括无人机巡逻、监视雷达、光电探测、智能物联网设备、震动传感器、高点监控、治安监控、车载监控、WIFI探针等探测感知设备、主动驱离装备以及卡口人流信息、执法记录仪轨迹、消防设施、电力设施等社会治安信息系统的接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层子系统接入的数据平台包括综合资源接入平台、安保数据中台、情报关联与挖掘分析平台、安保领域知识服务平台、预案自动配置管理平台、三维仿真平台、探测感知防控平台、视频监控共享联网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地理信息平台、云存储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传输层子系统包括的网络种类为安全边界实现公安网、视频专网、4G/5G移动网络、PDT数字集群网络、互联网。
CN202211596613.7A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 Pending CN1164059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6613.7A CN116405922A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6613.7A CN116405922A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5922A true CN116405922A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6613.7A Pending CN116405922A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59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0056A (zh) * 2023-07-10 2023-11-07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大坝安全决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0056A (zh) * 2023-07-10 2023-11-07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大坝安全决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8824A (zh) 一种公安交管数据大脑及构建方法
CN109447048A (zh) 一种人工智能预警系统
CN109978409A (zh) 一种多工程企业级智慧工地区块链管理方法
CN103096032B (zh) 一种全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607467A (zh) 空地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
CN109978741A (zh) 基于云平台的智慧交通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05427221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警务管理方法
CN205961183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旅游系统
CN103118036A (zh) 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安全防御系统和方法
CN116405922A (zh) 一种基于c4i3svrt控制理论的智慧安保融合指挥和态势预警系统
CN114186834A (zh) 智慧城市系统
CN109246395A (zh) 一种边防预警与防务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5959414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交通系统
CN103576691B (zh) 3g警务无人机管控系统
CN105611253A (zh) 一种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态势感知系统
CN106327858A (zh) 一种基于一机三屏技术的交通管理指挥平台系统
CN106339973A (zh) 一种基于数据平台的警卫安保系统及其警卫安保方法
CN107748786A (zh) 警情大数据管理系统
CN102622652A (zh) 一种智慧城市设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5793039U (zh) 一种智慧城市公共监控系统
Cheng et al. Intelligent counter-terrorism equi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N211180586U (zh) 综合管廊运维系统
CN206162658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平安城乡系统
CN103258397A (zh) 智慧天网治安防控与分析系统
Ji et al. Secure olympics games with technology: Intelligent border surveillance for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