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3529A -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3529A
CN116403529A CN202310383779.9A CN202310383779A CN116403529A CN 116403529 A CN116403529 A CN 116403529A CN 202310383779 A CN202310383779 A CN 202310383779A CN 116403529 A CN116403529 A CN 116403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light
reset
line
sc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37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37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35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3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3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G09G2320/0214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crosstalk due to leakage current of pixel switch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与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扫描线和发光控制线;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复位模块和发光元件,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扫描线或发光控制线;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第一复位模块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本发明将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不需要再额外布置复位线,节约了布线空间。在高密度的显示面板中,避免了由于走线过多,导致的走线间距小,走线之间发生漏电,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从CRT(CathodeRayTube,阴极射线管)时代到液晶显示(LCD,LiquidCrystalDisplay)时代,再到现在到来的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代和发光二极管显示时代,显示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得日新月异。显示产业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传统的手机、平板、电视和PC,再到现在的智能穿戴设备、VR、车载显示等电子设备都离不开显示技术。
相关技术中,相同尺寸的显示面板,分辨率越高,像素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越多。而由于显示的面积一定,像素驱动电路的尺寸需要进一步减小。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器件众多,能够用于布线的空间进一步缩减。过于紧凑的布线可能会导致漏电、串扰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少布线数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扫描线和发光控制线;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复位模块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扫描线或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或,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电源电压写入模块、数据写入模块、补偿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第二复位模块和发光元件;
所述驱动方法至少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
在所述复位阶段,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和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导通;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将第一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将第二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对所述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和所述补偿模块导通;数据写入模块将数据信号端提供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补偿模块对所述驱动晶体管进行阈值补偿;
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将第一电源信号线提供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驱动所述驱动晶体管形成电流传输至所述发光元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将第一复位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扫描线或发光控制线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将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通过第一复位模块传输至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将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不需要再额外布置复位线,节约了布线空间。在高密度的显示面板中,避免了由于走线过多,导致的走线间距小,走线之间发生漏电,串扰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
图1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另一种时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关技术中,相同尺寸的显示面板,分辨率越高,像素和像素驱动电路的数量越多。而由于显示的面积一定,像素驱动电路的尺寸需要进一步减小。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器件众多,能够用于布线的空间进一步缩减。过于紧凑的布线可能会导致漏电、串扰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显示面板100,至少包括:像素驱动电路200和与像素驱动电路200连接的扫描线Scan和发光控制线Emit;
像素驱动电路200包括驱动晶体管M0、第一复位模块10和发光元件D,第一复位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驱动晶体管M0的输出端与发光元件D电连接;
第一复位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扫描线Scan或发光控制线Emit;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第一复位模块10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Pixel。还包括扫描驱动器、电源提供单元和数据驱动器。其中扫描驱动器通过多个驱动信号线,如扫描信号线Scan、发光控制线Emit向子像素Pixel提供驱动信号;电源提供单元通过电源信号线,如第一电源信号PVDD、第二电源信号PVEE向子像素Pixel提供电源信号。数据驱动器通过数据信号线Vdata向子像素Pixel提供数据信号。
参照图2所示,每个子像素Pixel均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200。像素驱动电路200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M0和发光元件D。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驱动晶体管M0、发光元件D和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依次串联。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和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值,驱动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并将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发光元件D在驱动电流的作用下发光。
进一步地,像素驱动电路200还包括第一复位模块10。第一复位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一复位模块10输出的第一复位信号能够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进行复位,清除上一次发光中,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残存的电压,使得本次发光能够按照预设的电压进行发光,提高显示的精度。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100包括扫描线Scan和发光控制线Emit,第一复位模块10的输入端与扫描线Scan或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将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线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其中,第一复位信号需要根据驱动晶体管M0的类型进行设定。示例性的,当驱动晶体管M0为P型晶体管时,第一复位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也就是说,第一复位模块10导通,且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线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实现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的复位。当驱动晶体管M0为N型晶体管时,第一复位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也就是说,第一复位模块10导通,且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线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实现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的复位。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复位信号模块10的输入端与扫描线Scan或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将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通过第一复位模块10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进行复位。将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不需要再额外布置复位线,节约了布线空间。在高密度的显示面板中,避免了由于走线过多,导致的走线间距小,走线之间发生漏电,串扰的问题。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所示,像素驱动电路200还包括第二复位模块20,第二复位模块20的输出端连接发光元件D的阳极;
第二复位模块20的输入端连接扫描线Scan或发光控制线Emit;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第二复位模块20向发光元件D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像素驱动电路200还包括第二复位模块20。第二复位模块20的输出端与发光元件D的阳极电连接,第二复位模块20输出的第二复位信号能够对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清除上一次发光中,发光元件D的阳极残存的电压,使得本次发光能够按照预设的电压进行发光,提高显示的精度。
进一步地,第二复位模块20的输入端与扫描线Scan或发光控制线Emit连接。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将第二复位信号模块20的输入端与扫描线Scan或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输出端与发光元件D的阳极电连接,将扫描线Scan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通过第二复位模块20传输至发光元件D的阳极,对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将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不需要再额外布置复位线,节约了布线空间。在高密度的显示面板中,避免了由于走线过多,导致的走线间距小,走线之间发生漏电,串扰的问题。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所示,扫描线Scan包括第一扫描线Scan1和第二扫描线Scan2;
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第一扫描信号,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第二扫描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00的扫描驱动器通过扫描,扫描线Scan向像素驱动电路200提供扫描信号。具体地,扫描线Scan至少包括第一扫描线Scan1和第二扫描线Scan2。第一扫描线Scan1和第二扫描线Scan2分别提供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
参照图1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中扫描驱动器向每一行子像素Pixel均提供第一扫描线Scan1和第二扫描线Scan2。同一行的子像素Pixel的像素驱动电路200分别从每行的第一扫描线Scan1和第二扫描线Scan2获取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n行的第二扫描线Scan2复用为第n+1行的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第一扫描线Scan1,n为整数,且n≥1。换言之,相邻的行之间可以复用扫描线Scan。示例性的,第1行像素驱动电路200的一侧设有沿行方向延伸的一条第一扫描线Scan1和一条第二扫描线Scan2。第一扫描线Scan和第二扫描线Scan2分别向第1行的像素驱动电路200提供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在第1行的像素驱动电路200和第2行的的像素驱动电路200之间设有沿行方向延伸的一条第二扫描线Scan2,为第2行的像素驱动电路200提供第二扫描线。与此同时,第1行的像素电路200一侧的第二扫描线Scan2复用为第2行的像素驱动电路200的第一扫描线Scan1。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公开了扫描线Scan包括第一扫描线Scan1和第二扫描线Scan2,并公开了第一扫描线Scan1和第二扫描线Scan2两种的排布方式。当第n行的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数据写入模块30在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进行数据写入时,该第二扫描信号同时控制第n+1行的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第一复位模块10导通,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进行复位。不仅能够减少布线,节约布线空间,降低相邻的走线之间的串扰和漏流,还能够充分利用信号,降低显示的相应时间,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串联于驱动晶体管M0和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之间,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的控制端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
数据写入模块40,数据写入模块40串联于驱动晶体管M0和数据信号线Vdata之间,数据写入模块40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数据写入模块40的输入端连接数据信号线Vdata,数据写入模块4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
补偿模块50,补偿模块50串联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驱动晶体管M0的输出端之间,补偿模块50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补偿模块50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输出端,补偿模块5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
发光控制模块60,发光控制模块60串联于驱动晶体管M0和发光元件D之间,发光控制模块60的控制端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发光控制模块60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输出端,发光控制模块60的输出端连接发光元件D的阳极;
电容C,电容C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电容C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
可以理解的是,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串联于驱动晶体管M0和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之间。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的控制端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在发光阶段,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在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提供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数据写入模块40串联于驱动晶体管M0和数据信号线Vdata之间。数据写入模块40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在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40在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数据信号线Vdata提供的数据信号通过驱动晶体管M0传输至第一节点N1。
进一步地,补偿模块50串联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输出端之间。补偿模块50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在数据写入阶段,补偿模块50在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检测和自补偿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进一步地,发光控制模块60串联于驱动晶体管M0和发光元件D之间。发光控制模块60的控制端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60在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驱动晶体管M0产生的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的阳极,使发光元件D发光。
进一步地,电容C串联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和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之间。电容C用于维持驱动晶体管M0栅极的电位。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将数据线Vdata提供的数据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补偿模块50补偿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的偏差;然后,电容C维持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的电位;在发光阶段,电源电压写入模块40和发光控制模块60导通,第一电源信号线提供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使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驱动电流通过发光控制模块60传输至发光元件D,实现显示功能。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复位模块1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或,第二扫描线Scan2,或,发光控制线Emit,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复位模块1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为第一复位模块10的控制端;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为第一复位模块10的输入端;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为第一复位模块10的输出端。因此,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扫描线Scan中的第一扫描线Scan1电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控制第一晶体管M1的导通/截止。
进一步地,第一晶体管M1导通时,与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或,第二扫描线Scan2,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并通过第一晶体管M1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进行复位,清除上一次发光中,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残存的电压,使得本次发光能够按照预设的电压进行发光,提高显示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晶体管M1可以是P型晶体管或N型晶体管。当第一晶体管M1为P型晶体管时,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为低电位时,第一晶体管M1导通。也就是说,当第一扫描信号Scan1提供低电平信号时,第一晶体管M1导通。当第一晶体管M1为N型晶体管时,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为高电位时,第一晶体管M1导通。也就是说,当第一扫描信号Scan1提供高电平信号时,第一晶体管M1导通。附图3中,仅仅通过第一晶体管M1为P型晶体管进行示意,但并不形成对第一晶体管M1类型的限定。第一晶体管M1可以是P型晶体管,也可以是N型晶体管。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将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第一扫描线Scan1,或,第二扫描线Scan2,或,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栅极与第一扫描线Scan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在栅极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截止。并在第一晶体管M1导通时,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M1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进行复位。将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不需要再额外布置复位线,节约了布线空间。在高密度的显示面板中,避免了由于走线过多,导致的走线间距小,走线之间发生漏电,串扰的问题。同时,通过第一晶体管M1构成第一复位模块10,利用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的电位可以控制第一晶体管M1的导通/截止的性能,实现了对第一复位模块10的控制,简化了工艺。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所示,第二复位模块20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或,第二扫描线Scan2,或,发光控制线Emit,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连接发光元件D的阳极。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复位模块20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为第二复位模块20的控制端;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为第二复位模块20的输入端;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为第二复位模块20的输出端。因此,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扫描线Scan中的第一扫描线Scan1电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控制第二晶体管M2的导通/截止。
进一步地,第二晶体管M2导通时,与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第二扫描线Scan2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第二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并通过第二晶体管M2传输至发光元D的阳极,对发光元D的阳极进行复位,清除上一次发光中,发光元D的阳极残存的电压,使得本次发光能够按照预设的电压进行发光,提高显示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晶体管M2可以是P型晶体管或N型晶体管。当第二晶体管M2为P型晶体管时,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为低电位时,第二晶体管M2导通。也就是说,当第一扫描信号Scan1提供低电平信号时,第二晶体管M2导通。当第二晶体管M2为N型晶体管时,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为高电位时,第二晶体管M2导通。也就是说,当第一扫描信号Scan1提供高电平信号时,第二晶体管M2导通。附图5中,仅仅通过第二晶体管M2为P型晶体管进行示意,但并不形成对第二晶体管M2类型的限定。第二晶体管M2可以是P型晶体管,也可以是N型晶体管。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将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第一扫描线Scan1、第二扫描线Scan2或发光控制线Emit电连接,第二极与发光元D的阳极电连接,栅极与第一扫描线Scan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在栅极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截止。并在第二晶体管M2导通时,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M2传输至发光元D的阳极,对发光元D的阳极进行复位。将第二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不需要再额外布置复位线,节约了布线空间。在高密度的显示面板中,避免了由于走线过多,导致的走线间距小,走线之间发生漏电,串扰的问题。同时,通过第二晶体管M2构成第二复位模块20,利用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的电位可以控制第二晶体管M2的导通/截止的性能,实现了对第二复位模块20的控制,简化了工艺。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第三晶体管M3的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
数据写入模块40包括第四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极连接数据信号线Vdata,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
补偿模块50包括第五晶体管M5,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输出端,第五晶体管M5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
发光控制模块60包括第六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输出端,第六晶体管M0的第二极连接发光元件D的阳极。
可以理解的是,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包括第三晶体管M3,三晶体管M3的栅极为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的控制端,第一极为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的输入端,第二极为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的输出端。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控制第三晶体管M3的导通/截止。
进一步地,数据写入模块40包括第四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为数据写入模块40的控制端;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极为数据写入模块40的输入端;第四三晶体管M4的第二极为数据写入模块40的输出端。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Scan2电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控制第四晶体管M4的导通/截止。
进一步地,补偿模块50包括第五晶体管M5,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为补偿模块50的控制端,第一极为补偿模块50的输入端,第二极为补偿模块50的输出端。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控制第五晶体管M5的导通/截止。
进一步地,发光控制模块60包括第六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为发光控制模块60的控制端,第一极为发光控制模块60的输入端,第二极为发光控制模块60的输出端。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控制第六晶体管M6的导通/截止。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包括第三晶体管M3、数据写入模块40包括第四晶体管M4/补偿模块50包括第五晶体管M5、发光控制模块60包括第六晶体管M6。显示面板100能够通过晶体管的通断实现功能模块的导通或截止。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分别与发光控制线Emit或第二扫描线Scan2电连接。能够利用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或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时序中不同时段的高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对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数据写入模块40、补偿模块50或发光控制模块60实现导通/截止的控制。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7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图5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驱动晶体管M0、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
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一晶体管M1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
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二晶体管M2向发光元件D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Vref2。
可以理解的是,P型晶体管在栅极为低电平信号时导通,在栅极为高电平时截止。N型晶体管在栅极为高电平时导通,在栅极为低电平时截止。因此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结合像素驱动电路200中各个晶体管的类型,对像素驱动电路200进行时序设计。具体地,像素驱动电路200至少包括3个阶段:复位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在复位阶段T1,像素驱动电路200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在数据写入阶段T2,像素驱动电路200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写入数据信号;在发光阶段,像素驱动电路200中发光元件D导通发光。
具体地参照图7所示,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P型晶体管。因此,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导通,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由于驱动晶体管M0为P型晶体管,因此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发光元件D的阳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数据信号端Vdata的数据信号通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五晶体管M5对驱动晶体管M0进行检测和阈值补偿。
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因此,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在发光阶段T3导通,第三晶体管M3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使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第六晶体管M6使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使发光元件D发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均与第二扫描线Scan2连接。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在栅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低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分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在复位阶段T1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和第二复位信号,避免了单独设置复位信号线,节约了显示面板100的布线空间,增大了走线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相邻走线之间发生串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8和图9所示,其中,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驱动晶体管M0、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P型晶体管;
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N型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第一晶体管M1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
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第二晶体管M2向发光元件D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Vref2。
可以理解的是,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P型晶体管。因此,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导通,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由于驱动晶体管M0为P型晶体管,因此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发光元件D的阳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P型晶体管。因此,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数据信号端Vdata的数据信号通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五晶体管M5对驱动晶体管M0进行检测和阈值补偿。
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N型晶体管。因此,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在发光阶段T3导通,第三晶体管M3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使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第六晶体管M6使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使发光元件D发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均与发光控制线Emit连接。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在栅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低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低电平信号分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在复位阶段T1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和第二复位信号,避免了单独设置复位信号线,节约了显示面板100的布线空间,增大了走线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相邻走线之间发生串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10和图11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
驱动晶体管M0、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第一晶体管M1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
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二晶体管M2向发光元件D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Vref2。
可以理解的是,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一晶体管M1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二晶体管M2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发光元件D的阳极。由于驱动晶体管M0为N型晶体管,因此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在其电位为高电位时复位,发光元件D的阳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数据信号端Vdata的数据信号通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五晶体管M5对驱动晶体管M0进行检测和阈值补偿。
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因此,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在发光阶段T3导通,第三晶体管M3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使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第六晶体管M6使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使发光元件D发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发光控制线Emit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第二扫描线Scan2连接。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在栅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高电平信号和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分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在复位阶段T1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并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避免了单独设置复位信号线,节约了显示面板100的布线空间,增大了走线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相邻走线之间发生串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11和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
驱动晶体管M0、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一晶体管M1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
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二晶体管M2向发光元件D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Vref2。
可以理解的是,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一晶体管M1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二晶体管M2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发光元件D的阳极。由于驱动晶体管M0为N型晶体管,因此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在其电位为高电位时复位,发光元件D的阳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数据信号端Vdata的数据信号通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五晶体管M5对驱动晶体管M0进行检测和阈值补偿。
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因此,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在发光阶段T3导通,第三晶体管M3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使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第六晶体管M6使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使发光元件D发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发光控制线Emit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第二扫描线Scan2连接。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在栅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高电平信号和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分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在复位阶段T1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并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避免了单独设置复位信号线,节约了显示面板100的布线空间,增大了走线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相邻走线之间发生串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13和图14所示,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驱动晶体管M0、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为N型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一晶体管M1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
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第二扫描线Scan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二晶体管M2向发光元件D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Vref2。
可以理解的是,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一晶体管M1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二晶体管M2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发光元件D的阳极。由于驱动晶体管M0为N型晶体管,因此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在其电位为高电位时复位,发光元件D的阳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数据信号端Vdata的数据信号通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五晶体管M5对驱动晶体管M0进行检测和阈值补偿。
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N型晶体管。因此,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在发光阶段T3导通,第三晶体管M3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使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第六晶体管M6使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使发光元件D发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第二扫描线Scan2连接。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在栅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和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分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在复位阶段T1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并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避免了单独设置复位信号线,节约了显示面板100的布线空间,增大了走线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相邻走线之间发生串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14和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晶体管M0、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为N型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一晶体管M1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
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发光控制线Emit;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第二晶体管M2向发光元件D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Vref2。
可以理解的是,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一晶体管M1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二晶体管M2将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发光元件D的阳极。由于驱动晶体管M0为N型晶体管,因此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在其电位为高电位时复位,发光元件D的阳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由于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因此,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数据信号端Vdata的数据信号通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五晶体管M5对驱动晶体管M0进行检测和阈值补偿。
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因此,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在发光阶段T3导通,第三晶体管M3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使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第六晶体管M6使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使发光元件D发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发光控制线Emit连接。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在栅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和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低电平信号分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在复位阶段T1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并将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二复位信号,避免了单独设置复位信号线,节约了显示面板100的布线空间,增大了走线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相邻走线之间发生串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16和图17所示,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图。驱动晶体管M0、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一晶体管M1向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Vref1;
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连接第一扫描线Scan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第二晶体管M2向发光元件D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Vref2。
可以理解的是,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P型晶体管。因此,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导通,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低电平信号分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由于驱动晶体管M0为P型晶体管,因此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发光元件D的阳极在其电位为低电位时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扫描线Scan2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P型晶体管。因此,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数据信号端Vdata的数据信号通过第四晶体管M4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第五晶体管M5对驱动晶体管M0进行检测和阈值补偿。
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由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因此,第三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6在发光阶段T3导通,第三晶体管M3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输入端,使驱动晶体管M0产生驱动电流,第六晶体管M6使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使发光元件D发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H和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均与第一扫描线Scan1连接。在复位阶段T1,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在栅极连接的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低电平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低电平信号分别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在复位阶段T1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和第二复位信号,避免了单独设置复位信号线,节约了显示面板100的布线空间,增大了走线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相邻走线之间发生串扰。
另一方面,参照图18所示,图1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另一种时序图。多上述多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复位阶段T1复用为复位信号的扫描信号(附图18中以图16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为例,将第一扫描线Scan1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在复位阶段T1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和第二复位信号)的脉宽调窄,使复位阶段T1,复位信号的电压写入小于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的绝对值。将复位阶段T1复用为复位信号的扫描信号的脉宽调窄,可以缩短一帧的极限时间,有利于实现高帧率,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驱动方法,继续参照图2和图6所示,像素驱动电路200包括:驱动晶体管M0、电源电压写入模块30、数据写入模块40、补偿模块50、发光控制模块60、第一复位模块10、第二复位模块20和发光元件D;
驱动方法至少包括:复位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
在复位阶段T1,第一复位模块10和第二复位模块导通20;第一复位模块10将第一复位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进行复位;第二复位模块20将第二复位信号传输至发光元件D的阳极,对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
在数据写入阶段T2,数据写入模块30和补偿模块50导通;数据写入模块30将数据信号端Vdata提供的数据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补偿模块50对驱动晶体管M0进行阈值补偿;
在发光阶段T3,电源电压写入模块40和发光控制模块60导通;电源电压写入模块40将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提供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驱动驱动晶体管M0形成电流传输至发光元件D。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参照图19所示,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显示装置3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显示面板,即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当电源供应适当电压时,阳极的空穴与阴极的电子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亮光。相比于液晶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具有高可视度和高亮度的特点,并且更省电、重量轻、厚度薄。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可以是触摸显示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图19仅以矩形结构为例对显示装置300的一种形状进行了示意,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0还可体现为圆角矩形、圆形、椭圆形或者任何其他可行的形状,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将第一复位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扫描线或发光控制线电连接,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将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通过第一复位模块传输至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将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第一复位信号,不需要再额外布置复位线,节约了布线空间。在高密度的显示面板中,避免了由于走线过多,导致的走线间距小,走线之间发生漏电,串扰的问题。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扫描线和发光控制线;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复位模块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扫描线或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或,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第一复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模块,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
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扫描线或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或,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的第二复位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
所述第一扫描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电压写入模块,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串联于所述驱动晶体管和第一电源信号线之间,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
数据写入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串联于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数据信号线之间,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信号线,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
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串联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之间,所述补偿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发光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串联于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发光元件之间,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
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所述电容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或,所述第二扫描线,或,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或,所述第二扫描线,或,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数据信号线,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
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二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的所述第二复位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二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的所述第二复位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二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的所述第二复位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二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的所述第二复位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提供的第二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二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的所述第二复位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二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的所述第二复位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的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提供的第一扫描信号复用为由所述第二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的所述第二复位信号。
15.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电源电压写入模块、数据写入模块、补偿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第二复位模块和发光元件;
所述驱动方法至少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
在所述复位阶段,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和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导通;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将第一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将第二复位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对所述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和所述补偿模块导通;数据写入模块将数据信号端提供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补偿模块对所述驱动晶体管进行阈值补偿;
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电源电压写入模块将第一电源信号线提供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驱动所述驱动晶体管形成电流传输至所述发光元件。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383779.9A 2023-04-11 2023-04-11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4035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3779.9A CN116403529A (zh) 2023-04-11 2023-04-11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3779.9A CN116403529A (zh) 2023-04-11 2023-04-11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3529A true CN116403529A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8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3779.9A Pending CN116403529A (zh) 2023-04-11 2023-04-11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35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8041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28079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10239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0103083A1 (en) A display-driving circuit for multi-row pixels in a single column, a display apparatus, and a display method
US11450270B2 (en) Pixel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CN113950715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27388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99308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10853576B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1645977B2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CN113707090B (zh) 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62606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00035148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video wall
CN112992246A (zh) 发光控制移位寄存器及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13838415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71936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4724516B (zh)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78441B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403529A (zh)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863875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512086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CN11719821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31200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312405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6189618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