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6305A - 一种稠环衍生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稠环衍生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6305A
CN116396305A CN202211692148.7A CN202211692148A CN116396305A CN 116396305 A CN116396305 A CN 116396305A CN 202211692148 A CN202211692148 A CN 202211692148A CN 116396305 A CN116396305 A CN 116396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crystal form
scheme
compound sh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21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祖盛
楼杨通
唐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ngl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ngl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ngl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ngl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96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63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5/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6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sulfur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ticlopid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1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kidne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6Antigout agents, e.g. antihyperuricemic or uricosur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6Antihyperlipid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2Antihyperten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13Crystalline forms, e.g. polymorph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abet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环衍生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纯度高、稳定性佳、且不吸湿,而且其制备方法所用的结晶溶剂具有低残留的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Figure DDA0004021668170000011

Description

一种稠环衍生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稠环衍生物3-[4-(4-氰基苯基)噻吩并[2,3-c]吡啶-2-基]-2,2-二甲基丙酸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稠环衍生物3-[4-(4-氰基苯基)噻吩并[2,3-c]吡啶-2-基]-2,2-二甲基丙酸,分子式为C19H16N2O2S,其结构如式A所示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011
(以下简称如式A所示化合物),是一种尿酸转运蛋白1(urate transporter 1,简称URAT1)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在肾脏近曲小管处的重吸收,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泄出体外,能够有效缓解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相关疾病。
众所周知,物质的多晶型现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排列的晶体结构产生。化合物的不同晶型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药物而言,包含无水物、水合物、溶剂合物以及无定形态在内的不同固体形式可能在熔点、吸湿性、溶解度、溶出速率、流动性、可压性、稳定性等理化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确保药物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一致性,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对药物的多晶型现象进行充分研究,选择合适的固体形式用于药物的临床开发。
中国发明专利CN106008340A公开了一类稠环衍生物,对尿酸转运蛋白hURAT1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包含的化合物48即为本发明中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对hURAT1细胞活性抑制的IC50为0.012μmol,预期该化合物以较低的剂量施用时即可为患者带来良好的临床获益。按照CN106008340A中公开的化合物48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经XRPD测定其为无定形态。但是,在采用上述制备方法放大(比如,投料量为27g)得到如式A所示化合物时,发现在采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在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RRT)约0.62处总有一个未知杂质的色谱峰,采用打浆、成盐等纯化手段均难以将该杂质完全除去或控制到内控标准以下(不得过0.10%),影响到药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此,通过重结晶手段提纯产物,以确保药物纯度符合制剂和临床的需要。
另外还发现,无定形态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在高湿条件下还存在强烈吸湿现象,这非常不利于药物的储存和固体制剂开发。
因此,对未知杂质的限度进行严格控制以提高最终产物的纯度,制备出一种具有较低引湿性的固体形式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使之符合最终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针对现有技术中工艺放大生产如式A所示化合物存在纯度不高和吸湿严重等缺陷,而提出了一种稠环衍生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晶型纯度高、稳定性佳、且不吸湿,而且其制备方法所用的结晶溶剂具有低残留的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其在8.3±0.2°、12.8±0.2°、13.4±0.2°、17.5±0.2°、17.9±0.2°和23.3±0.2°处有衍射峰。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进一步地,其在8.3±0.2°、11.2±0.2°、12.2±0.2°、12.8±0.2°、13.4±0.2°、17.5±0.2°、17.9±0.2°、20.8±0.2°、22.4±0.2°和23.3±0.2°处有衍射峰。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更进一步地,其在8.3±0.2°、11.2±0.2°、12.2±0.2°、12.8±0.2°、13.4±0.2°、17.1±0.2°、17.5±0.2°、17.9±0.2°、20.8±0.2°、21.5±0.2°、22.4±0.2°、23.3±0.2°、24.0±0.2°、25.4±0.2°、29.4±0.2°和34.5±0.2°处有衍射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其以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其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还可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021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03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具有如图2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红外吸收光谱(IR)图在3090cm-1、3061cm-1、2965cm-1、2924cm-1、2868cm-1、2222cm-1、1697cm-1、1605cm-1、1578cm-1、1549cm-1、1499cm-1、1474cm-1、1420cm-1、1396cm-1、1296cm-1、1246cm-1、1188cm-1、1051cm-1和920cm-1处具有吸收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如图3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图具有起始温度在193±2℃(例如,192.79℃),峰值温度在195±2℃(例如,194.58℃)的吸热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差示扫描量热图如图4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热重曲线(TGA)图在加热至190℃时没有挥发物损失。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热重曲线图如图5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动态水分吸附(DVS)图中,在0~9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所述晶型I的重量仅有约0.01%的重量增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动态水分吸附图如图6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具有如图7所示的液态核磁氢谱(1H NMR),1H NMR谱图上各特征峰的化学位移和积分值,符合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式,同时能够确认晶型Ⅰ为非溶剂化固体形式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方案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经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为0.05%,证实晶型Ⅰ是纯的无水物固体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方法,其为方案一或方案二:
方案一:60~75℃下,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THF和不良溶剂的混合物冷却,析晶,过滤即可;所述的不良溶剂为甲醇和/或水;
方案二:60~70℃下,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Ⅲ和/或Ⅵ与溶剂形成的溶液降温,析出固体过滤即可;所述的溶剂为THF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可为任何形式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可通过任何渠道得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参考专利CN106008340A制备得到。
方案一中,所述的THF的用量可为本领域进行此类操作的常规用量,只要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溶解即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与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3.0~30.0mL/g,例如,4.0mL/g、7.0mL/g或10.0mL/g。
方案一中,所述的混合物可通过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加入到THF和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或者,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溶解于THF后,滴加所述的不良溶剂得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THF与所述的不良溶剂体积比为0.5:1~5: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的不良溶剂为甲醇时,所述的THF与所述的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0.5:1~2:1,例如,1: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的不良溶剂为水时,所述的THF与所述的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0.5:1~5:1,例如,1:1、3.5:1、4.4:1或5:1。
方案一中,所述的冷却的温度可为-20~20℃,例如,-8℃、10℃或20℃。方案一中,所述的冷却的速率可为5~30℃/h,例如,10℃/h或20℃/h。
方案一中,所述的冷却还包括将所述的混合物和异丙醇混合,再冷却。例如,将所述的混合物冷却至20~-8℃,加入异丙醇,再进行所述的过滤。
方案一中,所述的过滤可为本领域进行此类过滤的常规操作,例如,减压抽滤。
方案一中,所述的过滤后还可包括干燥的操作。所述干燥的温度和时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常规确定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干燥为65℃减压干燥,所述干燥的时间可为1小时~3天。
方案二中,所述的降温的温度可为-20~20℃,例如,5℃。
方案二中,所述的降温的速率可为5~30℃/h,例如,10℃/h。
方案二中,所述的混合溶剂中,所述的THF和异丙醇的体积比可为0.5:1~2:1,例如,1:1。
方案二中,所述的过滤可为本领域进行此类过滤的常规操作,例如,减压抽滤。
方案二中,所述的过滤后还可包括干燥的操作。所述干燥的温度和时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常规确定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干燥为65℃减压干燥,所述干燥的时间可为1小时~3天。
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可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除去溶剂即可。所述的除去溶剂可通过蒸馏(例如,减压蒸馏)的方式。
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除去溶剂之前还可包括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进行过滤的操作。所述的过滤可为本领域进行此类过滤的常规操作,例如,滤膜过滤,又例如,0.45μm尼龙滤膜过滤。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其在6.7±0.2°、13.6±0.2°、14.5±0.2°、15.3±0.2°、15.8±0.2°、16.1±0.2°、16.8±0.2°、17.1±0.2°、19.0±0.2°、19.6±0.2°、20.3±0.2°和22.6±0.2°处有衍射峰。
进一步地,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其以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其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还可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051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具有如图8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其DSC图如图9所示。DSC显示所述晶型Ⅲ在起始温度103±2℃(例如,103.39℃)、峰值温度111±2℃(例如,111.33℃)出现吸热峰;在起始温度192±2℃(例如,191.85℃)、峰值温度193±2℃(例如,193.04℃)出现吸热峰。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其TGA图如图10所示。TGA显示所述晶型Ⅲ在加热至约190℃时损失9.746%重量的挥发物,超过190℃产生重量损失是由于分解造成的。
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可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与1,4-二氧六环形成的溶液降温至-10~-20℃,过滤,干燥即可。
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与1,4-二氧六环形成的溶液的温度为40~120℃,例如,105±5℃。
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降温为迅速降温,例如,立即静置于-10~-20℃冰箱中,所述静置的时长可为1~3天,例如3天。
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过滤可为本领域进行此类过滤的常规操作,例如,减压抽滤。
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干燥可为减压干燥,例如,60℃减压干燥。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其在6.3±0.2°、12.7±0.2°、14.1±0.2°、14.6±0.2°、17.3±0.2°、17.8±0.2°、19.1±0.2°、19.5±0.2°、22.4±0.2°、24.6±0.2°和25.2±0.2°处有衍射峰。
进一步地,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其以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其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还可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061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具有如图12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其DSC图如图13所示。DSC显示所述晶型Ⅵ在起始温度140±2℃(例如,140.47℃)、峰值温度146±2℃(例如,145.60℃)出现吸热峰;在起始温度192±2℃(例如,191.92℃)、峰值温度193±2℃(例如,193.21℃)出现吸热峰。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其TGA图如图14所示。TGA显示所述晶型Ⅵ在加热至约190℃时损失11.545%重量的挥发物,超过190℃产生重量损失是由于分解造成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其在8.4±0.2°、12.8±0.2°、13.5±0.2°、16.1±0.2°、16.7±0.2°、16.9±0.2°、17.6±0.2°、17.9±0.2°、18.9±0.2°、22.7±0.2°、23.4±0.2°、24.1±0.2°和25.5±0.2°处有衍射峰。
进一步地,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其以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其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还可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071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081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具有如图16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其DSC图如图17所示。DSC显示所述晶型Ⅳ在起始温度191±2℃(例如,191.36℃)、峰值温度194±2℃(例如,193.60℃)时出现吸热峰。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其TGA图如图18所示。TGA显示所述晶型Ⅳ在加热至约190℃时损失0.364%重量的挥发物,超过190℃产生重量损失是由于分解造成的。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经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为0.3%,证实晶型Ⅳ是纯的无水物固体形式。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与1,4-二氧六环形成的溶液降温至室温,析晶,过滤,干燥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与1,4-二氧六环形成的溶液的温度为40~120℃,例如,80℃。
所述的溶液可为饱和溶液,所述的饱和溶液经过滤处理,例如,以0.45μm尼龙滤膜趁热过滤,得到饱和溶液。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降温为缓慢降温,所述降温的速率可为5℃/h。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析晶的温度为室温。
所述的过滤可为本领域进行此类过滤的常规操作,例如,减压抽滤。
所述的干燥可为减压干燥,例如,40℃减压干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高尿酸血症或其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的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疾病例如痛风、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和肾脏损害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高尿酸血症或其相关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如上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其中,所述的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疾病例如痛风、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和肾脏损害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在制备尿酸转运体1抑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抑制尿酸转运体1的方法,其包括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如上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尿酸转运体1抑制剂可用于哺乳动物生物体内;或者,用于生物体外,主要作为实验用途,例如:作为标准样或对照样提供对比,或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制成试剂盒,为尿酸转运体1抑制效果提供快速检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如上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一种或多种载体和/或稀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如上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及其他降尿酸药物。
其中,所述的其他降尿酸药物为尿酸转运体1抑制剂、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和黄嘌呤脱氢酶抑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其他降尿酸药物为别嘌呤醇和/或非布索坦。
本发明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给药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病人年龄、性别和其它条件及症状,选择各种剂型的制剂给药;例如,片剂、丸剂、溶液、悬浮液、乳液、颗粒剂或胶囊口服给药;针剂可以单独给药,或者和注射用输送液(如葡萄糖溶液及氨基酸溶液)混合进行静脉注射;栓剂为给药到直肠。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不会在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和/或稀释剂制成制剂时发生转化。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不会在与其他降尿酸药物组成药物组合物时发生转化。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中,化合物48-a通过参考CN106008340A合成得到,所用其它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中,如无特殊指定,溶剂的比例为体积比。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纯度高,符合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不吸湿,不易发生转晶;且制备方法简单,所用结晶溶剂低残留,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根据专利CN106008340A方法得到无定形态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图2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图3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图4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差示扫描量热图。
图5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热重曲线图。
图6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动态水分吸附图;其中1为吸湿曲线,2为去湿曲线。
图7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液态核磁氢谱图。
图8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Ⅲ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图9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Ⅲ的差示扫描量热图。
图10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Ⅲ的热重曲线图。
图11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Ⅲ的液态核磁氢谱图。
图12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图13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差示扫描量热图。
图14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热重曲线图。
图15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液态核磁氢谱图。
图16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图17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的差示扫描量热图。
图18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的热重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下列实施例中涉及的溶剂均为分析纯或色谱纯。下列实施例中涉及的溶剂为混合溶剂时,除非另有说明,均为体积比。
本发明中实验所用的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1)X-射线粉末衍射谱(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PD)
采用布鲁克公司的D8 Advance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检测,采用Cu-Kα射线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01
电压为40千伏,电流为40毫安,步长为0.02°,扫描速率为8°/分钟,扫描范围为4~40°。
(2)红外吸收光谱(Infrared Absortion Spectroscopy,IR)
采用岛津公司的Presitage 21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402红外分光光度法,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制备供试品,在4000~400cm-1波数范围内采集红外吸收光谱。供试品的扫描次数为45次,仪器分辨率为4cm-1
(3)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
采用TA仪器公司的Q2000型或DSC25型差示扫描量热仪检测,气氛为氮气,升温速率为10℃/分钟,升温范围为25~300℃。
(4)热重分析(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TGA)
采用TA仪器公司的Q500型热重分析仪检测,气氛为氮气,升温速率为10℃/分钟,升温范围为25~300℃。
(5)动态水分吸附(Dynamic Vapor Sorption,DVS)
采用SMS公司的Advantage 1.0型动态水分吸附仪检测,温度为25℃,相对湿度范围是0~95%,湿度变化步长为相对湿度5%,当质量变化率dm/dt的值小于0.002%时视为天平平衡,当5分钟内质量变化率小于0.01%/分钟为检测过程中的平衡标准,最长平衡时间为2小时。
(6)液态核磁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
液态核磁氢谱在布鲁克公司4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上采集,所述样品溶于二甲基亚砜-d6中。
实施例1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合成
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11
根据中国发明专利CN106008340A中化合物48的合成方法,室温条件下,将27g化合物48-a(3-[4-(4-氰基苯基)噻吩并[2,3-c]吡啶-2-基]-2,2-二甲基丙酸甲酯)(76mmol)加入到甲醇(200mL),四氢呋喃(1.0L)和水(200mL)的混合溶液中,另取13g氢氧化锂(308mmol)加入到混合液中。将混合液搅拌6小时,加入1M盐酸水溶液调节至pH=5~6,减压浓缩。将剩余物用2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至pH=7~8,用乙酸乙酯(2L)萃取除去杂质。将水相用1M盐酸水溶液调节至pH=5~6,用乙酸乙酯(3L×2)萃取。将有机相合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抽滤。将滤液减压蒸馏,得黄色固体20g。
LC-MS(ESI):m/z=337[M+H]+
1H NMR(400MHz,DMSO-d6)δ12.58(s,1H),9.21(s,1H),8.49(s,1H),8.03(d,2H,J=8.4Hz),7.84(d,2H,J=8.4Hz),7.30(s,1H),3.22(s,2H),1.17(s,6H)。
1H NMR及LC-MS(ESI)测定,确认所得黄色固体为化合物48,即本发明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取适量样品测试XRPD,显示其为无定形态,XRPD谱图如图1所示。
将样品用乙腈/水/三氟乙酸(300/700/2)制备至最终浓度为1mg/mL,采用WatersSunFire柱(3.5μm,4.6*150mm)实施反相HPLC分析,色谱条件为:以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并且,流动相B在14分钟内由15%上升至23%,接着在16分钟内由23%上升至32%,再接着在15分钟内由32%上升至80%并保持5分钟,最后在0.01分钟内由80%回复至15%并保持10分钟;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检测波长为246nm。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得样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8.6%,并且在高效液相色谱图中,相对于如式A所示化合物保留时间(RRT)约0.62处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17%,超出内控标准(不得过0.10%)。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用作以下实施例2~8的起始物料。
实施例2通过萃取进行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化
按如下所述的操作方法,分别对如式A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处理,实验结果在下表1中示出。
取如式A所示化合物3份,每份各0.5g,各加5mL水,用10%碳酸钠溶液或2M氢氧化锂溶液调节至pH=11将固体全部溶解,再分别用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或甲苯(5mL×2)萃取除去杂质。将水相用1M盐酸水溶液调节至pH=3~4,过滤,干燥。
采用反相HPLC对产物的纯度进行分析并通过XRPD确定产物的晶型。
表1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21
上述结果显示,以有机溶剂萃取的方式对RRT约0.62的未知杂质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未能将该杂质严格控制到内控标准以下(不得过0.10%)。
实施例3通过打浆进行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化
按如下所述的操作方法,考察不同溶剂打浆对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化效果,实验结果在下表2中示出。
取如式A所示化合物3份,每份各0.1g,分别加入适量体积的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室温下打浆4小时,过滤,干燥。
采用反相HPLC对产物的纯度进行分析并通过XRPD确定产物的晶型。
表2
打浆溶剂 产物晶型 产物纯度 产物中RRT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
乙醇 无定形 99.2% 0.17%
四氢呋喃/水(5/1) 无定形 99.3% 0.12%
四氢呋喃/异丙醇(7/30) 无定形 99.3% 0.12%
上述结果显示,以打浆的方式未能将RRT约0.62的未知杂质控制在内控标准以下(不得过0.10%)。
实施例4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
在70~75℃下将5.0g如式A所示化合物回流于35mL四氢呋喃和7mL水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得到热澄清溶液,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10℃,将析出的固体滤出,65℃减压干燥过夜,得2.2g白色固体,收率44.5%。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固体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6%,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05%。
所得固体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其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如图2所示,该固体在以2θ角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中的主要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在下表3中示出:
表3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22
/>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31
所述晶型Ⅰ的IR图如图3所示,其在3090cm-1、3061cm-1、2965cm-1、2924cm-1、2868cm-1、2222cm-1、1697cm-1、1605cm-1、1578cm-1、1549cm-1、1499cm-1、1474cm-1、1420cm-1、1396cm-1、1296cm-1、1246cm-1、1188cm-1、1051cm-1和920cm-1处具有吸收峰。
所述晶型I的DSC图如图4所示,其吸热峰的起始温度为192.79℃,峰值温度为194.58℃。
TGA显示所述晶型Ⅰ在加热至190℃时仅损失0.054%重量的挥发物,超过190℃产生重量损失是由于分解造成的,其TGA图如图5所示。
DVS显示所述晶型Ⅰ在从RH0%到RH95%时仅有0.00944%的重量增加。其DVS图如图6所示。
1H NMR测试获得的所述晶型Ⅰ的各特征峰的化学位移和积分值,符合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式,未观察到残留的结晶溶剂的特征峰,晶型Ⅰ的1H NMR谱图如图7所示。
卡尔-费休法测定晶型Ⅰ的水分含量为0.05%,证实晶型Ⅰ是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一种无水物固体形式。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0861>),采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所述晶型Ⅰ中残留溶剂符合规定的限度(四氢呋喃不得过0.072%)。
实施例5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
在约60℃下将0.3g如式A所示化合物回流于1.2mL四氢呋喃和1.2mL甲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得到热澄清溶液,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20℃,将析出的固体滤出,65℃减压干燥过夜,得0.21g白色固体,收率70.0%。该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经研究对比,确定为晶型Ⅰ。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样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5%,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09%。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0861>),采用GC分析,该样品中残留溶剂符合规定的限度(四氢呋喃不得过0.072%,甲醇不得过0.3%)。
实施例6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
在65±5℃下将0.5g如式A所示化合物混合于5mL四氢呋喃/水(7/1.6,V/V)中,保温搅拌24小时,以30℃/小时的速率降温至约10℃,将析出的固体滤出,65℃减压干燥过夜,得0.37g白色固体,收率74.0%。该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经研究对比,确定为晶型Ⅰ。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样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8%,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02%。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0861>),采用GC分析,该样品中残留溶剂符合规定的限度(四氢呋喃不得过0.072%)。
实施例7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
在65~70℃下将1.0g如式A所示化合物回流于10mL四氢呋喃中,搅拌得到热澄清液,缓慢滴加10mL水,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10℃并保持搅拌过夜,将析出的固体滤出,65℃减压干燥过夜,得0.65g白色固体,收率65.0%。该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经研究对比,确定为晶型Ⅰ。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样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8%,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02%。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0861>),采用GC分析,该样品中残留溶剂符合规定的限度(四氢呋喃不得过0.072%)。
实施例8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
在70~75℃下将1.0g如式A所示化合物回流于7mL四氢呋喃和2mL水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得到热澄清液,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20℃,加入5mL异丙醇并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8℃,搅拌5小时,将析出的固体滤出,65℃减压干燥过夜,得0.76g白色固体,收率76.0%。该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经研究对比,确定为晶型Ⅰ。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样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9%,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02%。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0861>),采用GC分析,该样品中无四氢呋喃残留,异丙醇含量为0.18%,残留溶剂符合规定的限度(四氢呋喃不得过0.072%,异丙醇不得过0.5%)。
实施例9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
将0.1g如式A所示化合物(晶型Ⅲ)混合于0.5mL四氢呋喃和0.5mL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在60~70℃下搅拌得到热澄清液,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5℃,将析出的固体滤出,65℃减压干燥过夜。该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经研究对比,确定为晶型Ⅰ。
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样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8%,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07%。
实施例10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
将0.1g如式A所示化合物(晶型Ⅵ)混合于0.5mL四氢呋喃和0.5mL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在60~70℃下搅拌得到热澄清液,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5℃,将析出的固体滤出,65℃减压干燥过夜。该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经研究对比,确定为晶型Ⅰ。
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样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8%,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05%。
实施例11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方法再次合成得到一批如式A所示化合物粗品,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粗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1%,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15%。取该粗品50g,在70~75℃下回流于350mL四氢呋喃和100mL水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得到热澄清液,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20℃,加入250mL异丙醇并以10℃/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慢降至约-8℃,搅拌5小时,将析出的固体滤出,65℃减压干燥过夜,得41.0g白色固体,收率82.0%。该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经研究对比,确定为晶型Ⅰ。采用反相HPLC分析该样品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9%,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01%。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0861>),采用GC分析该样品中无四氢呋喃残留,异丙醇含量为0.073%,残留溶剂符合规定的限度(四氢呋喃不得过0.072%,异丙醇不得过0.5%)。
实施例12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Ⅲ的制备
取实施例11制备得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粗品0.75g,在室温下混合于50mL四氢呋喃中,超声至固体接近溶清,以0.45μm尼龙滤膜过滤,将滤液在室温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0.70g白色固体,收率93.2%。
所得固体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Ⅲ,其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如图8所示,该固体在以2θ角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中的主要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在下表4中示出:
表4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51
/>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61
DSC显示所述晶型Ⅲ在起始温度103.39℃、峰值温度111.33℃时出现吸热峰;在起始温度191.85℃、峰值温度193.04℃时出现吸热峰,其DSC图如图9所示。
TGA显示所述晶型Ⅲ在加热至约190℃时损失9.746%重量的挥发物,超过190℃产生重量损失是由于分解造成的,其TGA图如图10所示。
所述晶型Ⅲ的1H NMR谱图如图11所示,与晶型Ⅰ的1H NMR谱图(图7)相比,在化学位移1.76ppm处出现积分值为1.97的峰,根据位移确定该峰为四氢呋喃的亚甲基(-CH2-)的4个氢的特征峰,在3.60ppm处出现积分值为1.97的峰,根据位移确定该峰为四氢呋喃的亚甲氧基(-CH2O-)的4个氢的特征峰,因为已知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两个甲基(-CH3)的6个氢在1.17ppm处出峰,积分值为6.00,因此推算出晶型Ⅲ中结合约0.5摩尔四氢呋喃。
采用反相HPLC分析所述晶型Ⅲ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1%,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15%。
实施例13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
取实施例11制备得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粗品1.0g,在105±5℃下回流于10mL 1,4-二氧六环中,搅拌得到热澄清液,立即置于-20℃冰箱中静置3天后取出,室温下将固体滤出,60℃减压干燥2小时,得0.65g白色固体,收率65.3%。
所得固体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其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如图12所示,该固体在以2θ角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中的主要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在下表5中示出:
表5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62
/>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71
DSC显示所述晶型Ⅵ在起始温度140.47℃、峰值温度145.60℃时出现吸热峰;在起始温度191.92℃、峰值温度193.21℃时出现吸热峰,其DSC图如图13所示。
TGA显示所述晶型Ⅵ在加热至约190℃时损失11.545%重量的挥发物,超过190℃产生重量损失是由于分解造成的,其TGA图如图14所示。
所述晶型Ⅵ的1H NMR谱图如图15所示,与晶型Ⅰ的1H NMR谱图(图7)相比,在在化学位移3.57ppm处出现积分值为3.79的峰,根据位移确定该峰为1,4-二氧六环的四个亚甲基(-CH2-)共8个氢的特征峰,因为已知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两个甲基(-CH3)的6个氢在1.17ppm处出峰,积分值为6.00,因此推算出所述晶型Ⅵ中约结合0.5摩尔1,4-二氧六环。
采用反相HPLC分析所述晶型Ⅵ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6%,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13%。
实施例14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的制备
取实施例11制备得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粗品1.0g加入至20mL 1,4-二氧六环中,在约80℃下搅拌至接近溶清,以0.45μm尼龙滤膜趁热迅速过滤,将滤液以5℃/h的速率缓慢降至室温,将固体滤出,40℃减压干燥过夜,得0.50g白色固体,收率50.0%。
所得固体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其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如图16所示,该固体在以2θ角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中的主要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在下表6中示出。
表6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72
/>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181
DSC显示所述晶型Ⅳ在起始温度191.36℃、峰值温度193.60℃出现吸热峰,其DSC图如图17所示。
TGA显示所述晶型Ⅳ在加热至约190℃时损失0.364%重量的挥发物,超过190℃产生重量损失是由于分解造成的,其TGA图如图18所示。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0861>),采用GC分析所述晶型Ⅳ中1,4-二氧六环残留符合规定的限度(不得过0.038%)。
卡尔-费休法测定晶型Ⅳ的水分含量为0.3%,证实晶型Ⅳ是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另一种无水物固体形式。
采用反相HPLC分析所述晶型Ⅳ中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纯度为99.7%,RRT为约0.62的未知杂质含量为0.12%。
实施例15加热实验
分别取实施例11、12、13和14获得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Ⅲ、Ⅵ和Ⅳ样品各约50mg,分别平铺于洁净的玻璃皿中,于105℃恒温烘箱加热约1小时后取出,立即测试XRPD。
结论:所述晶型Ⅰ和晶型Ⅳ分别于105℃加热后的样品的XRPD与加热之前相比,均未发生变化。所述晶型Ⅲ、晶型Ⅵ分别于105℃加热后的样品的XRPD谱图经比对,均与本发明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XRPD谱图一致,证实晶型Ⅲ、晶型Ⅵ受热脱溶剂后均会转变为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所述晶型Ⅲ、晶型Ⅵ均不如晶型Ⅰ对热稳定。
实施例16稳定性
1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晶型Ⅳ在溶剂中的稳定性
1.1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在溶剂中室温下的稳定性实验
分别将约30mg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混合于1mL溶剂中,超声分散制成打浆液,于室温条件下混悬平衡一段时间(7天或14天),期间确保瓶内固体始终过量,离心,收集固体并于室温下挥干溶剂后测试XRPD。
结论:本发明中,室温下,所述晶型Ⅰ,在多种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中的稳定性良好,例如: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丙酮、2-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二氯甲烷、2-甲基四氢呋喃、乙腈、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环戊烷、正戊烷、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或乙酸异丙酯中室温下混悬平衡7天后均可保持晶型不变;在水、甲醇与水的混合液(体积比分别为90:10、75:25、45:55以及10:90)、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体积比分别为95:5、90:10、65:35以及15:85)、异丙醇与水的混合液(体积比分别为95:5、85:15以及15:85)、丙酮与水的混合液(体积比分别为95:5、85:15以及15:85)中室温下混悬平衡14天后均可保持晶型不变。
1.2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在溶剂中高温下的稳定性实验
分别将约50mg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混合于1mL溶剂中,超声分散制成打浆液,置于50℃恒温摇床中振荡平衡,期间确保瓶内固体始终过量,平衡一段时间后将打浆液离心,收集固体并于室温下挥干溶剂后测试XRPD。
结论:本发明中,50℃下,所述晶型Ⅰ,在多种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中的稳定性良好,例如: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或乙酸乙酯中混悬平衡43天后均可保持晶型不变;在体积比均为50:50的甲醇与水的混合液、乙醇与水的混合液、异丙醇与水的混合液以及丙酮与水的混合液中混悬平衡30天后均可保持晶型不变。
1.3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和晶型Ⅳ在溶剂中室温下的竞争实验
分别将约15mg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和15mg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Ⅳ混合于1mL溶剂中,超声分散制成打浆液,于室温下混悬平衡,期间确保瓶内固体始终过量,7天后离心,收集固体并于室温下挥干溶剂后测试XRPD。
结论:本发明中,室温下,所述晶型Ⅰ和晶型Ⅳ在各溶剂中竞争7天后,已全部转变为晶型Ⅰ,证实晶型Ⅰ的稳定性优于所述晶型Ⅳ。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丙酮、2-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二氯甲烷、2-甲基四氢呋喃、乙腈、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环戊烷、正戊烷、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或乙酸异丙酯。
2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
取实施例11制备得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样品,对其进行高温、高湿和光照影响因素稳定性试验,考察指标包括总杂质、水分、含量和晶型测定,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将适量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样品平铺于洁净的玻璃皿中,分别于高温(60±2℃)、高湿(25℃,RH92.5±5%)和光照(4500±500Lux,25℃)条件下敞开放置。于5、10天取样试验,结果在下表7~9中示出:
表7影响因素高温(60±2℃)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201
表8影响因素高湿(25℃,RH92.5±5%)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202
表9影响因素光照(4500±500Lux,25℃)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203
注:
含量测定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0512>第二法),色谱条件如下: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SunFire C18,3.5μm,4.6*150mm),流动相A为0.05%三氟乙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0.05%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按A:B=77:23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30℃。用甲醇:0.05%三氟乙酸水溶液=40:60(体积比)作为稀释剂将供试品和对照品分别制备至0.1mg/mL,分别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按无水物计,供试品中含如式A所示化合物应为98.0%~102.0%。
结论:由上述表7~9数据表明,所述晶型Ⅰ在高温(60±2℃)、高湿(25℃,RH92.5±5%)和光照(4500±500Lux,25℃)条件下放置10天,各项考核指标与影响因素试验处理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晶型Ⅰ稳定性良好。
3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在加速条件下的稳定性
取实施例11制备得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样品,对其进行加速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考察指标包括总杂、水分、含量和晶型测定,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样品采用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密封,外面再用聚酯/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袋密封包装后,于加速稳定性(40±2℃,RH 75±5%)条件下储存。于1、2、3、6个月取样试验,结果在下表10中示出:
表10加速稳定性(40±2℃,RH 75±5%)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4021668150000211
结论:由上述表10数据表明,所述晶型Ⅰ在加速稳定性(40±2℃,RH 75±5%)条件下储存6个月,各项考核指标与加速试验处理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晶型Ⅰ稳定性良好。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实施例和实施方案仅用于解释说明目的,有鉴于此的各种改进或变化会提示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它们包括在本申请的主旨和范围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通过引用的方式将本发明所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合并入本发明并用于所有目的。

Claims (12)

1.一种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其特征在于,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其在8.3±0.2°、12.8±0.2°、13.4±0.2°、17.5±0.2°、17.9±0.2°和23.3±0.2°处有衍射峰;
Figure FDA00040216681400000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其特征在于,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进一步地,其在8.3±0.2°、11.2±0.2°、12.2±0.2°、12.8±0.2°、13.4±0.2°、17.5±0.2°、17.9±0.2°、20.8±0.2°、22.4±0.2°和23.3±0.2°处有衍射峰;更进一步地,其可在8.3±0.2°、11.2±0.2°、12.2±0.2°、12.8±0.2°、13.4±0.2°、17.1±0.2°、17.5±0.2°、17.9±0.2°、20.8±0.2°、21.5±0.2°、22.4±0.2°、23.3±0.2°、24.0±0.2°、25.4±0.2°、29.4±0.2°和34.5±0.2°处有衍射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其特征在于,
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其以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其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还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FDA0004021668140000012
Figure FDA0004021668140000021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在3090cm-1、3061cm-1、2965cm-1、2924cm-1、2868cm-1、2222cm-1、1697cm-1、1605cm-1、1578cm-1、1549cm-1、1499cm-1、1474cm-1、1420cm-1、1396cm-1、1296cm-1、1246cm-1、1188cm-1、1051cm-1和920cm-1处具有吸收峰;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差示扫描量热图具有起始温度在193±2℃,峰值温度在195±2℃的吸热峰;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热重曲线图在加热至190℃时没有挥发物损失;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动态水分吸附图中,在0~9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所述晶型I的重量仅有约0.01%的重量增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具有如图2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如图3所示;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差示扫描量热图如图4所示;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热重曲线图如图5所示;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动态水分吸附图如图6所示。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方案一或方案二:
方案一:60~75℃下,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THF和不良溶剂的混合物冷却,析晶,过滤即可;所述的不良溶剂为甲醇和/或水;
方案二:60~70℃下,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Ⅲ和/或Ⅵ与溶剂形成的溶液降温,析出固体过滤即可;所述的溶剂为THF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参考专利CN106008340A制备得到;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THF与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3.0~30.0mL/g;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混合物通过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加入到THF和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或者,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溶解于THF后,滴加所述的不良溶剂得到;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THF与所述的不良溶剂体积比为0.5:1~5:1;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冷却的温度为-20~20℃;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冷却的速率为5~30℃/h;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过滤为减压抽滤;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操作;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降温的温度为-20~20℃;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降温的速率为5~30℃/h;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过滤为减压抽滤;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操作;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混合溶剂中,所述的THF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0.5:1~2:1;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除去溶剂即可;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其在6.7±0.2°、13.6±0.2°、14.5±0.2°、15.3±0.2°、15.8±0.2°、16.1±0.2°、16.8±0.2°、17.1±0.2°、19.0±0.2°、19.6±0.2°、20.3±0.2°和22.6±0.2°处有衍射峰;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与1,4-二氧六环形成的溶液降温至-10~-20℃,过滤,干燥即可;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使用Cu靶的Kα谱线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以2θ表示,其在6.3±0.2°、12.7±0.2°、14.1±0.2°、14.6±0.2°、17.3±0.2°、17.8±0.2°、19.1±0.2°、19.5±0.2°、22.4±0.2°、24.6±0.2°和25.2±0.2°处有衍射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方案一中,当所述的不良溶剂为甲醇时,所述的THF与所述的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0.5:1~2:1;
和/或,方案一中,当所述的不良溶剂为水时,所述的THF与所述的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0.5:1~5:1;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冷却还包括将所述的混合物和异丙醇混合,再冷却;
和/或,方案一中,所述的干燥为65℃减压干燥,所述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3天;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除去溶剂为通过蒸馏的方式;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除去溶剂之前还包括将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进行过滤的操作;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其以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其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还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FDA0004021668140000031
Figure FDA0004021668140000041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与1,4-二氧六环形成的溶液的温度为40~120℃;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降温为迅速降温;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过滤为减压抽滤;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干燥为减压干燥;
和/或,方案二中,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其以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其衍射峰的2θ角、d间距和峰高相对强度数据还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FDA0004021668140000042
Figure FDA000402166814000005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具有如图8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其DSC图如图9所示;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II,其TGA图如图10所示;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使用Cu靶的Kα谱线,具有如图12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其DSC图如图13所示;
和/或,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Ⅵ,其TGA图如图14所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高尿酸血症或其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疾病例如痛风、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和肾脏损害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在制备尿酸转运体1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尿酸转运体1抑制剂可用于哺乳动物生物体内;或者,用于生物体外,主要作为实验用途。
1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一种或多种载体和/或稀释剂。
12.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如式A所示化合物的晶型Ⅰ及其他降尿酸药物;所述的其他降尿酸药物可为尿酸转运体1抑制剂、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和黄嘌呤脱氢酶抑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11692148.7A 2022-01-04 2022-12-28 一种稠环衍生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63963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0887 2022-01-04
CN2022100008879 2022-0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6305A true CN116396305A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16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2148.7A Pending CN116396305A (zh) 2022-01-04 2022-12-28 一种稠环衍生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6305A (zh)
TW (1) TW202333694A (zh)
WO (1) WO20231310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9482B2 (ja) * 2015-03-24 2019-01-09 シャンハイ インリ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ィド 縮合環誘導体、その製造方法、中間体、薬学的組成物及び応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1017A1 (zh) 2023-07-13
TW202333694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2198B2 (en) Polymorphic form of compou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JP6239977B2 (ja) 肥満治療用の医薬組成物
JP2007302658A (ja) イマチニブメシレートの多形フォーム及び新規結晶フォーム及び非晶フォーム並びにフォームαの調製方法
CN110577536A (zh) 苯甲酰氨基吡啶衍生物的盐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CN110577534A (zh) 苯甲酰氨基吡啶衍生物的盐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EP2855499A1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fidaxomycin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11777595A (zh) 一种环己烷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新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TWI806708B (zh) 二胺基嘧啶類化合物或其水合物的固體形式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US8722863B2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fidaxomycin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11094241B (zh) 一种氧代吡啶酰胺类衍生物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15795A1 (zh) 一种核苷类化合物的晶型
CN114591307B (zh) 一种异喹啉类化合物硫酸盐晶型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6785523B2 (ja) ナトリウム−グルコース共輸送体2阻害剤の結晶形
CN116396305A (zh) 一种稠环衍生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TWI745764B (zh) 一種鴉片類物質受體激動劑的結晶形式及製備方法
CN111670191B (zh) 吡啶酮衍生物的晶型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22054B (zh) 盐酸奥达特罗晶型c及其制备方法
EP3650444B1 (en) Salt and polymorph of benzopyrimidinone compound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CN108570045B (zh) 氢溴酸山莨菪碱的晶型、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
EP3412661A1 (en) Cocrystals of vortioxetine hydrobromide and resorcinol
CN109096218B (zh) 盐酸奥达特罗晶型a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67724A1 (zh) 一种sglt-2抑制剂·肌氨酸共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18209B (zh) 一种依匹哌唑月桂酸酯的晶型a、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23160542A1 (zh)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化合物的盐及晶型
TWI707851B (zh) 哌嗪化合物的新穎結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