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0308A - 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0308A
CN116390308A CN202211599895.6A CN202211599895A CN116390308A CN 116390308 A CN116390308 A CN 116390308A CN 202211599895 A CN202211599895 A CN 202211599895A CN 116390308 A CN116390308 A CN 116390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s
emission control
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98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舒
姚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998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0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0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0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55Coordinated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ti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用于控制发光装置发光,发光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每个光源是多色光源,方法包括:在发光控制时段内,获取发光控制信息;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多个光源发光,发光控制信息包括与多个光源一一对应的光源信息,光源信息包括颜色数据,在发光控制信息中,多个光源的颜色数据不完全相同;在每个更新时刻,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以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j=(i+k)%N,i=1,2,3,…,N,1≤k≤N‑1,N是多个光源的总数目,任意两个相邻更新时刻之间所间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长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可以获得连贯、均匀的多色动态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电产品,出于信息传输、照明、装饰等目的,通常设置有显示灯。为了给用户提供好的用户体验,显示灯通常设计为动态的显示效果。目前,比较主流的动态显示效果包括跑马灯式的显示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直接控制家电产品的显示灯一个个地交替闪烁,来实现上述跑马灯式的动态显示效果。
上述直接控制显示灯交替闪烁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其灯光显示不够连贯,动态显示不够均匀,使得显示效果不够好。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光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发光装置发光,发光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每个光源是多色光源,方法包括:在发光控制时段内,获取发光控制信息;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多个光源发光,其中,发光控制信息包括与多个光源一一对应的光源信息,光源信息包括颜色数据,颜色数据用于控制对应光源在发光时刻所呈现的颜色,在发光控制信息中,多个光源的颜色数据不完全相同;其中,在发光控制时段内的每个更新时刻,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以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其中,j=(i+k)%N,i=1,2,3,…,N,1≤k≤N-1,N是多个光源的总数目,其中,任意两个相邻更新时刻之间所间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长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根据上述发光控制方法,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的方式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其中,j=(i+k)%N。通过这种更新,可以使得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所呈现的颜色按照一定方向规律地移动,形成像流水一样的流动效果。这种方案可以获得连贯、均匀的多色动态显示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光源信息还包括亮度数据,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多个光源发光,包括:对于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二目标时段,按照多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控制多个光源在该第二目标时段内的亮度,第二目标时段的长度短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按照多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控制多个光源在当前第二目标时段内的亮度,可以灵活地改变多个光源的亮度,以使光源的显示效果呈现多样性,例如呈现为渐变色等。
示例性地,对于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二目标时段,按照多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控制多个光源在该第二目标时段内的亮度,包括:在每个第二目标时段内,进行计时,获得计时时长;对于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与计时时长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大于计时时长,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
根据上述技术效果,通过控制光源在第二目标时段内的发光时长来控制光源的亮度,这种方案比较简单,无需采用发光强度可调的光源即可实现,对光源的要求低,实现成本低。
示例性地,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用亮度数据S表示,计时时长用第一计时数据TS表示,进行计时,获得计时时长包括:每隔第三目标时段,将第一计时数据TS加一,第一计时数据TS的初始值为0;如果第一计时数据TS等于预设数目,则将第一计时数据TS重置为0,其中,第二目标时段包括预设数目的第三目标时段;对于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与计时时长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大于计时时长,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包括:对于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S与第一计时数据TS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S大于第一计时数据TS,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简单的计时逻辑来实现对光源发光时长的控制,算法简单,效率较高。
示例性地,第二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0ms,100ms]的范围内,和/或,第三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ms,10ms]的范围内。
通过以上时段长度设置方式,可以在保证对光源亮度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避免用户察觉由于亮度变化而导致的光源闪烁,进而避免影响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多个光源划分为M组光源,2≤M≤N,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多个光源发光,包括:在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四目标时段内,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M组光源依次发光,其中,第四目标时段包括M个第五目标时段,在每个第五目标时段内仅单组光源发光,第四目标时段的长度短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方式在保证发光效果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每组光源的发光时间,从而有助于降低功耗。
示例性地,在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四目标时段内,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M组光源依次发光,包括:在每个第五目标时段内,读取与第l组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其中,l=T+1,T为第二计时数据,第二计时数据T的初始值为0;基于读取的光源数据,仅控制第l组光源发光;将第二计时数据T加一;如果第二计时数据T等于M,则将第二计时数据T重置为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以上计时控制逻辑算法简单,效率较高。
示例性地,第五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ms,10ms]的范围内。
将第五目标时段设置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这样可以保证光源切换发光的间隔不会太长,进而有助于保证不影响人眼所看到的发光装置的持续发光效果。
示例性地,在M组光源中,不同组光源的第一端连接到驱动芯片的同一组第一端口,且不同组光源的第二端彼此独立地连接到驱动芯片的不同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之一,第二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中另一者,其中,驱动芯片用于向任一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光源按与该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发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方案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少对芯片端口的占用,有效节约芯片资源。
示例性地,任一组光源的第二端连接到的同一组第二端口仅包含单个第二端口。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少光源对芯片端口的占用,进一步节约芯片资源。
示例性地,不同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相等,或者至少两个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不相等,每个更新时刻对包含两个相邻更新时刻;和/或,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00ms,2s]的范围内。
对于上述两种针对不同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设定方案,前一种方案时间间隔固定,控制相对简单,显示效果较为稳定。后一种方案时间间隔不固定,显示效果较为丰富多变。这样可以适应性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此外,可以设定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00ms,2s]的范围内,采用这种方式设置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可以方便人眼分辨光源的变化,分辨出光的流动效果,进而保证发光控制能够实现较好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光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发光控制方法。
根据上述发光控制系统,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的方式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其中,j=(i+k)%N。通过这种更新,可以使得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所呈现的颜色按照一定方向规律地移动,形成像流水一样的流动效果。这种方案可以获得连贯、均匀的多色动态显示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发光控制系统还包括上述的发光装置。
将发光装置与处理器、存储器集成在一个发光控制系统中,方便一体化地实现发光及对应的控制功能,这可以扩大发光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
示例性地,多个光源划分为M组光源,2≤M≤N,发光控制系统还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分别与处理器和发光装置连接,其中,在M组光源中,不同组光源的第一端连接到驱动芯片的同一组第一端口,且不同组光源的第二端彼此独立地连接到驱动芯片的不同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之一,第二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中另一者,其中,驱动芯片用于向任一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光源按与该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发光。
如上所述,这种方案可以减少对芯片端口的占用,有效节约芯片资源。
示例性地,任一组光源的第二端连接到的同一组第二端口仅包含单个第二端口。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少光源对芯片端口的占用,进一步节约芯片资源。
示例性地,多个光源中的至少部分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包含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这种方案在进行光源配色时比较灵活,即可以通过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搭配获得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其实现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示例性地,多个光源排列成圆环状或长条状;和/或,多个光源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光源之间的间隔小于任一光源的直径。
将多个光源排列成圆环状或长条状,这样可以获得较为平滑的流水式显示效果。多个光源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光源之间的间隔小于任一光源的直径,这样可以使得发射的光较为集中,形成较为连续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发光控制系统还包括导光膜和电路板,多个光源设置在导光膜和电路板之间,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和存储器。
通过设置导光膜,可以使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能够更柔和地过渡和衔接,有助于获得更均匀的显示效果。此外,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在电路板上,这种方案可以提高发光控制系统的集成度,减小发光控制系统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在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发光控制方法。
根据上述存储介质,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的方式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其中,j=(i+k)%N。通过这种更新,可以使得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所呈现的颜色按照一定方向规律地移动,形成像流水一样的流动效果。这种方案可以获得连贯、均匀的多色动态显示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发明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个光源圆环状排列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及其关联组件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驱动芯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1组光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程序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调光程序的示例性流程图;以及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控制方法。该发光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发光装置发光,发光装置可以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每个光源是多色光源。该多色光源可以是能够变换颜色的单个光源,也可以是多个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色光源。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控制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1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和步骤S120。
步骤S110,在发光控制时段内,获取发光控制信息。
示例性地,发光控制时段可以表示发光装置工作的时段。在发光控制时段内,可以获取发光控制信息。发光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多个光源各自对应的光源信息。光源信息可以包括每个光源各自对应的颜色数据。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光源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光源各自对应的亮度数据等。亮度数据可以是发光时长和/或发光强度等信息。颜色数据用于控制多个光源中的对应光源在发光时刻所呈现的颜色。在同一时刻,多个光源的颜色数据不完全相同,即,多个光源所呈现的颜色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多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种类大于或等于两种。需注意,在本文中,每种颜色的光可以是指位于一定预设波段(即预设波长范围)内的光。不同种颜色的光所对应的波长范围可以不同。每种颜色的光所对应的波长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红色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红光的波长范围可以为640~700nm,绿色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绿光的波长范围可以为555~570nm,蓝色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蓝光的波长范围可以为450~480nm,等等。光源类型改变,可能影响其发射的每种颜色的光所对应的波长范围。对于发光装置来说,其每种颜色的光所对应的波长范围可以预先确定好。
步骤S120,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多个光源发光,其中,发光控制信息包括与多个光源一一对应的光源信息,光源信息包括颜色数据,颜色数据用于控制对应光源在发光时刻所呈现的颜色,在发光控制信息中,多个光源的颜色数据不完全相同;其中,在发光控制时段内的每个更新时刻,每隔第一目标时段,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以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其中,j=(i+k)%N,i=1,2,3,…,N,1≤k≤N-1,N是多个光源的总数目,其中,任意两个相邻更新时刻之间所间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长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光源中的各个光源可以包含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例如每个光源中均包含一个蓝色的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这样任一光源均能够至少发射蓝色光和红色光这两种光。多个光源可以以任意形式进行排列。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多个光源可以排列成圆环状或长条状等。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两个光源之间的间隔可以小于任一光源的直径。为了方便描述和理解,下面均以多个光源排列成圆环状为例进行描述。
图2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个光源圆环状排列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包含25个光源。根据获取的发光控制信息,可以控制多个光源按照任意的发光需求进行发光。在发光控制时段内,每到达一个更新时刻,就可以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任意两个相邻更新时刻之间所间隔的第一目标时段可以表示任意长度大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的时段。预设人眼分辨时长是在光源的发光情况发生变化,例如颜色和/或亮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眼能够察觉这种变化的时长。不同人的人眼分辨时长可能不同,预设人眼分辨时长可以是根据理论或经验等方式预先设置的人类平均人眼分辨时长。例如,预设人眼分辨时长可以为100毫秒(ms)。第一目标时段可以是任意长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的时段,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第一目标时段可以为200ms、300ms、500ms、1秒(s)等。参照图2,25个光源从01至25依次标号并按序排列。N等于25。第i个光源可以表示25个光源中的任意的一个光源,例如第3个光源。间隔500ms后,对于第3个光源,可以将第3个光源对应的颜色数据发送至其后面的间隔任意数量的光源。按照同样的光源间隔依次类推,可以对每个光源对应的光源信息进行重新赋值,以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可选地,如果光源排列的越密集,那么光源间隔可以越大;否则,反之。多个光源依次沿预设方向排列,光源的先后按照在预设方向上的排列顺序而定。例如,参考图2,25个光源可以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将每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按顺时针方向排在该光源后面第k个位置处的光源。k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其比较可取的是设置得较小,例如1、2、3等。
初始的发光控制信息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好。示例性地,初始的发光控制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数据表中。随后,在每个更新时刻,可以按照上述的赋值方式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并可以用更新后的发光控制信息替换数据表中原来存储的发光控制信息。
根据上述发光控制方法,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的方式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其中,j=(i+k)%N。通过这种更新,可以使得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所呈现的颜色按照一定方向规律地移动,形成像流水一样的流动效果。这种方案可以获得连贯、均匀的多色动态显示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光源信息还可以包括亮度数据,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多个光源发光,包括:对于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二目标时段,按照多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控制多个光源在该第二目标时段内的亮度,第二目标时段的长度短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发光控制时段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目标时段。每个第二目标时段可以为任意长度短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的时段。例如第二目标时段可以等于20ms、30ms、50ms、80ms等。每个第二目标时段可以视为一次亮度周期,在每个第二目标时段内,均按照任一光源对应的亮度数据控制该光源在这一时段内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颜色数据外,光源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亮度数据。在一个示例中,任一光源的亮度数据可以包含与该光源对应的发光时长,通过发光时长来控制光源的亮度。例如,假设第二目标时段为30ms,若任意一个光源的亮度数据为15ms,则可以表示在该30ms内打开该光源15ms,并关闭该光源15ms。对于发光控制时段中的第一个第二目标时段,可以按照25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分别控制25个光源在这30ms内的亮度。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第01号光源、第02号光源和第03号光源为例,其对应的亮度数据可以分别为例如15ms、16ms和17ms。示例性地,在第一个第二目标时段内,在前15ms内,第01号光源、第02号光源和第03号光源均打开。在第16ms时,第01号光源可以关闭,第02号光源和第03号光源仍然处于打开状态。在第17ms时,第01号光源和第02号光源均关闭,第03号光源继续处于打开状态。可以理解,在第二目标时段内的发光时长越长,从视觉效果来看该光源的亮度越高。
在另一个示例中,任一光源的亮度数据可以包含与该光源对应的发光强度,通过发光强度来控制光源的亮度。例如,假设第二目标时段为30ms,若任意一个光源的亮度数据为50%,则可以表示在该30ms内一直打开该光源,但是该光源的发光强度保持在最高强度的50%。这种方案可以在光源为发光强度可调的光源的情况下实现。
可选地,对于任一光源来说,如果其是由多个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色光源,则针对该多个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源,可以可选地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亮度数据。这样,每个单色光源可以按照自己对应的亮度数据发光。可选地,针对同一光源包含的多个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源,也可以设置单一的亮度数据,即该多个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源采用该单一的亮度数据进行亮度控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按照多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控制多个光源在当前第二目标时段内的亮度,可以灵活地改变多个光源的亮度,以使光源的显示效果呈现多样性,例如呈现为渐变色等。
示例性地,对于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二目标时段,按照多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控制多个光源在该第二目标时段内的亮度,包括:在每个第二目标时段内,进行计时,获得计时时长;对于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与计时时长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大于计时时长,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二目标时段内,均可以利用计时钟等任意计时方式进行计时,以获得计时时长。例如在计时一段时间后,当前的计时时长为15ms,对于25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可以依次将每个光源各自对应的亮度数据与该计时时长进行比较。在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大于计时时长的情况下,例如第02号光源的亮度数据为16ms,其大于计时时长15ms,此时可以控制该光源所在的电路回路导通以打开该光源。在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小于或等于计时时长的情况下,例如第01号光源的亮度数据对应的时长为15ms,其等于计时时长15ms,此时可以控制该光源所在的电路回路断开以关闭该光源。
根据上述技术效果,通过控制光源在第二目标时段内的发光时长来控制光源的亮度,这种方案比较简单,无需采用发光强度可调的光源即可实现,对光源的要求低,实现成本低。
示例性地,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用亮度数据S表示,计时时长用第一计时数据TS表示,进行计时,获得计时时长包括:每隔第三目标时段,将第一计时数据TS加一,第一计时数据TS的初始值为0;如果第一计时数据TS等于预设数目,则将第一计时数据TS重置为0,其中,第二目标时段包括预设数目的第三目标时段;对于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与计时时长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大于计时时长,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包括:对于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S与第一计时数据TS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S大于第一计时数据TS,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亮度数据对应的时长可以用亮度数据S表示。计时时长可以用第一计时数据TS表示。获得计时时长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三目标时段可以是任意长度短于第二目标时段的时段,例如为1ms、2ms、5ms、10ms等。第二目标时段包括预设数目的第三目标时段。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目标时段可以为30ms,第三目标时段可以为1ms,由此可以得到预设数目为30。
第一计时数据TS的初始值可以用0表示,每间隔第三目标时段,将第一计时数据TS加一。即在第一个第三目标时段后,第一计时数据TS的值为1。在第二个第三目标时段后,第一计时数据TS的值为2,依此类推。当第一计时数据TS等于预设数目时,可以将第一计时数据TS重置为0。
例如,在每个第二目标时段内,对于25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可以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S与第一计时数据TS进行比较。如果亮度数据S大于所述第一计时数据TS,可以控制电路回路导通以打开该光源。如果亮度数据S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计时数据TS,可以控制电路回路断开即关闭该光源。详细的比较方式前文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简单的计时逻辑来实现对光源发光时长的控制,算法简单,效率较高。
示例性地,第二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0ms,100ms]的范围内,和/或,第三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ms,10ms]的范围内。例如,如上所述,第二目标时段的长度可以是30ms,第三目标时段的长度是1ms。
通过以上时段长度设置方式,可以在保证对光源亮度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避免用户察觉由于亮度变化而导致的光源闪烁,进而避免影响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多个光源划分为M组光源,2≤M≤N,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多个光源发光,包括:在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四目标时段内,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M组光源依次发光,其中,第四目标时段包括M个第五目标时段,在每个第五目标时段内仅单组光源发光,第四目标时段的长度短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M组光源中任意两组光源中的光源数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25个光源划分为M组。M可以为任意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25的整数。例如可以将25个光源分为7组,对于其中6组中的每组包括4个光源,剩下一组中仅包含一个光源。在发光控制时段内,根据获取的每个光源对应的颜色数据和亮度数据,可以控制7组光源依次发光。其中每组光源发光的时段可以为第五目标时段。第五目标时段的长度可以为任意数值,例如1ms、2ms、5ms、10ms等。7组光源发光的总时段为第四目标时段。示例性地,若第五目标时段为1ms,那么第四目标时段则为7ms。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短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的时间内,控制M组光源依次发光,这样在人眼看来,与整个发光装置持续发光的效果是类似的。这种方式在保证发光效果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每组光源的发光时间,从而有助于降低功耗。此外,这种依次发光的逻辑使得下述不同组光源共享同一组第一端口的方案变得可行,结合该方案将进一步降低对硬件资源的消耗。
示例性地,在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四目标时段内,基于发光控制信息,控制M组光源依次发光,包括:在每个第五目标时段内,读取与第l组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其中,l=T+1,T为第二计时数据,第二计时数据T的初始值为0;基于读取的光源数据,仅控制第l组光源发光;将第二计时数据T加一;如果第二计时数据T等于M,则将第二计时数据T重置为0。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第二计时数据T进行计时以判断当前需要发光的光源所属的组别。例如,光源所属的组别l=T+1。第二计时数据T的初始值可以为0。每隔第五目标时段,可以将T加一。在每个第五目标时段内,可以执行以下光源信息获取操作。在第二计时数据T为0的情况下,可以读取第1组光源对应的光源信息。根据读取的光源信息,在第1组光源中任一光源需要发光的情况下,可以控制该光源所对应的电路导通,以使该光源发光。在第二计时数据T为1的情况下,可以读取第2组光源对应的光源信息。根据读取的光源信息,在第2组光源中任一光源需要发光的情况下,可以控制该光源所对应的电路导通,以使该光源发光。依次类推。每次将第二计时数据T加一之后,再次执行上述的光源获取操作。当第二计时数据T等于M时,将第二计时数据T重置为0。
以上计时控制逻辑算法简单,效率较高。
示例性地,第五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ms,10ms]的范围内。例如,第五目标时段的长度可以是1ms。
将第五目标时段设置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这样可以保证光源切换发光的间隔不会太长,进而有助于保证不影响人眼所看到的发光装置的持续发光效果。
示例性地,在M组光源中,不同组光源的第一端连接到驱动芯片的同一组第一端口,且不同组光源的第二端彼此独立地连接到驱动芯片的不同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之一,第二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中另一者,其中,驱动芯片用于向任一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光源按与该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发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及其关联组件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该发光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光源。发光装置的关联组件可以包括导光膜和电路板。多个光源设置在导光膜和电路板之间。具体地,导光膜的透光区域可以覆盖在多个光源上面,多个光源和驱动芯片等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上面。导光膜的宽度可以根据所需的灯光显示效果和光源的直径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小于3mm。通过设置导光膜,可以使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能够更柔和地过渡和衔接,有助于获得更均匀的显示效果。导光膜是可选的,其可以省略。
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驱动芯片。驱动芯片用于向任一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光源按与该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发光。例如,上述发光控制方法100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处理器可以基于发光控制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可以基于控制信号生成对应的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给与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驱动每个光源按与该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发光。例如,对于任一需要打开的光源,驱动芯片可以向该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出对应的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以使该光源所在的电路回路导通进而发光。反之,对于任一需要关闭的光源,驱动芯片可以向该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或第二端口输出对应的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以使该光源所在的电路回路断开进而不发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驱动芯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驱动芯片U201上包含多个负极端口,即9~16引脚,分别标记为COM1、COM2、COM3……COM8。驱动芯片U201上还包含多个正极端口,即17~24引脚,分别标记为SEG9、SEG10、SEG11……SEG16。此外,VDD端口可以表示用于接收驱动芯片的工作电压的电压端口。VSS端口可以表示用于接收公共接地端电压的电压端口。GND可以表示接地端口。
在前文所述的M组光源中,不同组光源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到驱动芯片的同一组第一端口中。第一端口可以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中的任意一个。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端口可以为正极端口,例如图4所示的SEG9、SEG10、SEG11……SEG16。这种情况下,第二端口可以为负极端口,例如图4所示的COM1、COM2、COM3……COM8。下面结合这种示例描述本实施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1组光源的连接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1组光源包括第01号光源、第02号光源、第03号光源和第04号光源。对于第1组光源,每两个发光二极管可以表示一个光源,第1组光源中共包含4个光源,即包含8个发光二极管。其中8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即正极端)分别连接至8个SEG口(SEG9-SEG16)。同理地,第2组光源中的8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即正极端)也可以分别连接至SEG9至SEG16。依次类推,第3组至第6组光源中的8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均可以采用同样的连接方式。对于第7组光源,其中仅包含2个发光二极管。2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可以连接SEG9至SEG16中的任意两个SEG口。这样,不同组光源就可以共享同一组第一端口。可以理解,如果为每个光源分配单独的第一端口,则需要25个第一端口,而通过共享,可以使第一端口的数量减少到仅为8个。因此,这种不同组光源共享端口的方案可以大大减少所需要的芯片资源。
此外,不同组光源的第二端可以彼此独立地连接到驱动芯片的不同组第二端口。其中,在任一组光源内部,不同光源可以彼此独立地连接到不同的第二端口,也可以均连接到同一第二端口。例如,第1组光源的第二端可以统一连接至COM1口,第2组光源的第二端可以统一连接至COM2口,依次类推。又例如,对于第1组光源中的4个光源,也可以分别连接至4个不同的COM口。
需注意,在每个光源采用多个发光二极管实现的情况下,如果第一端口是正极端口,则与该端口连接的光源的第一端也可以是正极所在一端,光源的第二端则为负极所在的一端。反之,如果第一端口是负极端口,则与该端口连接的光源的第一端也可以是负极所在一端,光源的第二端则为正极所在的一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方案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少对芯片端口的占用,有效节约芯片资源。
示例性地,任一组光源的第二端连接到的同一组第二端口仅包含单个第二端口。
如上所述,任一组光源内部的所有光源可以共享同一个第二端口。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对端口的占用。示例性地,对于每个由同一组光源中的多个光源共享的第二端口(例如上述标记为COM的芯片引脚),由于流经多个光源的电流都汇入该第二端口,因此为了保证正常工作,可以将该端口设计为具有较强耐电流的能力。该较强耐电流的能力可以是指能够耐受高于预设电流阈值的电流。预设电流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为50毫安(mA)。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少光源对芯片端口的占用,进一步节约芯片资源。
可以理解,在不同组光源共享同一组第一端口的情况下,在控制光源发光时,可以依次打开不同组光源。即,可以采用上述控制M组光源依次发光的控制逻辑来控制发光。
示例性地,不同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相等,或者至少两个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不相等,每个更新时刻对包含两个相邻更新时刻;和/或,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00ms,2s]的范围内。例如,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是500ms。
将每两个相邻的更新时刻视为一个更新时刻对。在一个示例中,不同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相等。例如,可以每隔500ms就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一次更新。在另一个示例中,至少两个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不相等。例如,从启动发光装置开始,即从发光控制时段的起始时刻开始,间隔100ms后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第一次更新,随后间隔200ms后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第二次更新,随后再次间隔100ms后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第三次更新,随后间隔300ms后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第四次更新,等等。
对于上述两种针对不同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设定方案,前一种方案时间间隔固定,控制相对简单,显示效果较为稳定。后一种方案时间间隔不固定,显示效果较为丰富多变。这样可以适应性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此外,可以设定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可以处于[100ms,2s]的范围内。通常人眼能够分辨低于10赫兹的光源变化。因此,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可以方便人眼分辨光源的变化,分辨出光的流动效果,进而保证发光控制能够实现较好的显示效果。
下面描述实现发光控制的整个示例性流程。
第一步:用户设置包含每个光源的颜色数据(R数据)和亮度数据(S数据)的tb表。
例如,用户可以将图2所示的位于正上方的第02号光源的R数据设置为红色,将S数据设置为20(表示20ms)。在第02号光源由两个单色光源组合形成的情况下,R数据可以为RR数据,S数据可以为SS数据。示例性地,在RR数据中,打开的单色光源所对应的R可以具有第一值(例如1),关闭的单色光源所对应的R可以具有第二值(例如0)。S数据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例如[0,30]。S数据的数值越大,光源越亮。S最大值和TS相等。
用户可以基于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查找第02号光源所对应的第二端口,例如为COM1。将第02号光源的R数据和S数据保存为与COM1相对应的R数据和S数据。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光源的R数据和S数据均保存好,这样,就可以将所有COM对应的数据均保存在tb表中,形成初始的光源控制信息。
第二步:实现动态发光控制。动态发光控制包含至少三种操作:第一种是主程序,第二种是计时程序,第三种是调光程序。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程序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6,在主程序中,可以不断计时,获得计时数据T1。同时,还可以将计时数据T1与第一目标时段(500ms)相比较。在计时数据T1达到第一目标时段之前,可以调用计时程序和调光程序。一旦计时数据T1达到第一目标时段,则可以将T1重置为0,并按照上文描述的赋值方式对tb表进行更新。例如,如果需要的流动效果是顺时针流动,则可以将第02号光源的原光源信息赋值给第03号光源,将第03号光源的原光源信息赋值给第04号光源,以此类推。通过以上重新保存新的tb表。在保存新的tb表后,可以返回调用计时程序和调光程序,并重新开始计时。在主程序循环执行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结束其执行。
在计时程序中,每隔第五目标时段(例如1ms)将第二计时数据T加1,T等于M时,将T重置为0。同时,每隔第三目标时段(例如1ms)将第一计时数据TS加1,TS等于30时,将TS重置为0。其中,第五目标时段和第三目标时段可以根据实际显示效果调整,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显示的连贯程度。M和采用的COM口的数目(即光源分组的组数)一致。TS的值和所需要的亮度分辨率有关,TS越大亮度分辨率范围越大。
计时程序和调光程序可以并行执行。下面描述调光程序。
从当前tb表中查询COM(T+0)的光源信息。例如,T=0时,查询COM1的数据。根据R数据,控制对应的SEG口输出对应的电平。例如,假设第02号光源为双色灯,其中的第一个灯(红色)此时需要亮,则可以控制图4和图5所示的SEG11口直接输出高电平(未考虑S数据)或基于S数据对应输出高电平。例如,当S小于当前TS时,则可以控制SEG11口输出高电平,否则可以控制SEG11输出低电平。
下面结合上述M组光源的电路连接方式描述调光程序的一种实施例。参见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调光程序的示例性流程图。
参见图7,开始可以首先判断第二计时数据T是否等于0。在T等于0的情况下,可以从tb表中调取与COM1口连接的一组光源的R数据。如上所述,tb表是用于存储发光控制信息的数据表,在该数据表中,可以将每个光源的R数据与S数据一一对应地保存起来。如果T不等于0,则可以继续判断T是否等于1。如果是,则可以从tb表中调取与COM2口连接的一组光源的R数据。如果T不等于1,则可以继续判断T是否等于2,以此类推。对于读取的一组光源中每个光源的R数据,可以判断其是对应于红色还是蓝色还是其他颜色。并在判断R数据之后,基于判断结果点亮对应颜色的光源。例如,如果R数据表示红色,则可以采用红色二极管发光,如果R数据表示蓝色,则可以采用蓝色二极管发光,如果R数据表示其他颜色,则可以进一步采用其他颜色的二极管发光。当然,在单个光源包含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两个或多于两个单色发光二极管一起发光,来形成除多个单色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多种颜色以外的其他混合颜色。
此外,可选地,还可以从tb表中调取与当前COM口(例如COM1口)连接的一组光源的S数据。随后,可以将每个光源的S数据与第一计时数据TS相比较,如果TS<S,则打开对应的光源,反之则关闭对应的光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光控制系统。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控制系统8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和存储器820。其中,存储器82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810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发光控制方法100。
处理器8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8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像处理器(GPU)、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并且可以控制发光控制系统8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8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820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发光控制方法100。
根据上述发光控制系统,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将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的方式对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其中,j=(i+k)%N。通过这种更新,可以使得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所呈现的颜色按照一定方向规律地移动,形成像流水一样的流动效果。这种方案可以获得连贯、均匀的多色动态显示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发光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上述的发光装置。
将发光装置与处理器、存储器集成在一个发光控制系统中,方便一体化地实现发光及对应的控制功能,这可以扩大发光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
示例性地,多个光源划分为M组光源,2≤M≤N,发光控制系统还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分别与处理器和发光装置连接,其中,在M组光源中,不同组光源的第一端连接到驱动芯片的同一组第一端口,且不同组光源的第二端彼此独立地连接到驱动芯片的不同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之一,第二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中另一者,其中,驱动芯片用于向任一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光源按与该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发光。
如上所述,这种方案可以减少对芯片端口的占用,有效节约芯片资源。
示例性地,任一组光源的第二端连接到的同一组第二端口仅包含单个第二端口。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少光源对芯片端口的占用,进一步节约芯片资源。
示例性地,多个光源中的至少部分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包含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上文描述了通过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单个多色光源的实施例,此处不赘述。这种方案在进行光源配色时比较灵活,即可以通过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搭配获得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其实现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示例性地,多个光源排列成圆环状或长条状;和/或,多个光源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光源之间的间隔小于任一光源的直径。
将多个光源排列成圆环状或长条状,这样可以获得较为平滑的流水式显示效果。多个光源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光源之间的间隔小于任一光源的直径,这样可以使得发射的光较为集中,形成较为连续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发光控制系统还包括导光膜和电路板,多个光源设置在导光膜和电路板之间,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和存储器。
上文已经描述了导光膜和电路板的实现方案,此处不赘述。通过设置导光膜,可以使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能够更柔和地过渡和衔接,有助于获得更均匀的显示效果。此外,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在电路板上,这种方案可以提高发光控制系统的集成度,减小发光控制系统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在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发光控制方法100。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智能电话的存储卡、平板电脑的存储部件、个人计算机的硬盘、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便携式紧致盘只读存储器(CD-ROM)、USB存储器、或者上述存储介质的任意组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上述有关发光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可以理解上述发光控制系统和存储介质的具体实现方案,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发明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处理模块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控制系统中的一些模块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发光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发光装置发光,所述发光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光源,每个光源是多色光源,所述方法包括:
在发光控制时段内,获取发光控制信息;
基于所述发光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光源发光,其中,所述发光控制信息包括与所述多个光源一一对应的光源信息,所述光源信息包括颜色数据,所述颜色数据用于控制对应光源在发光时刻所呈现的颜色,在所述发光控制信息中,所述多个光源的颜色数据不完全相同;
其中,在所述发光控制时段内的每个更新时刻,将所述发光控制信息中的第i个光源的光源信息赋值给第j个光源,以对所述发光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其中,j=(i+k)%N,i=1,2,3,…,N,1≤k≤N-1,N是所述多个光源的总数目,其中,任意两个相邻更新时刻之间所间隔的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长于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源信息还包括亮度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发光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光源发光,包括:
对于所述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二目标时段,按照所述多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控制所述多个光源在该第二目标时段内的亮度,所述第二目标时段的长度短于所述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于所述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二目标时段,按照所述多个光源各自的亮度数据控制所述多个光源在该第二目标时段内的亮度,包括:
在每个第二目标时段内,
进行计时,获得计时时长;
对于所述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与所述计时时长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大于计时时长,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用亮度数据S表示,所述计时时长用所述第一计时数据TS表示,
所述进行计时,获得计时时长包括:
每隔第三目标时段,将第一计时数据TS加一,所述第一计时数据TS的初始值为0;
如果所述第一计时数据TS等于预设数目,则将所述第一计时数据TS重置为0,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时段包括所述预设数目的所述第三目标时段;
对于所述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与所述计时时长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所对应的时长大于计时时长,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将该光源的亮度数据S与所述第一计时数据TS相比较,如果亮度数据S大于所述第一计时数据TS,则打开该光源,否则关闭该光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0ms,100ms]的范围内,和/或,所述第三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ms,10ms]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光源划分为M组光源,2≤M≤N,所述基于所述发光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多个光源发光,包括:
在所述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四目标时段内,基于所述发光控制信息,控制所述M组光源依次发光,其中,所述第四目标时段包括M个第五目标时段,在每个第五目标时段内仅单组光源发光,所述第四目标时段的长度短于所述预设人眼分辨时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发光控制时段中的每个第四目标时段内,基于所述发光控制信息,控制所述M组光源依次发光,包括:
在每个所述第五目标时段内,
读取与第l组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其中,l=T+1,T为第二计时数据,所述第二计时数据T的初始值为0;
基于读取的光源数据,仅控制所述第l组光源发光;
将所述第二计时数据T加一;
如果所述第二计时数据T等于M,则将所述第二计时数据T重置为0。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五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ms,10ms]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M组光源中,不同组光源的第一端连接到驱动芯片的同一组第一端口,且不同组光源的第二端彼此独立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芯片的不同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之一,所述第二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中另一者,其中,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向任一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光源按与该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发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任一组光源的第二端连接到的同一组第二端口仅包含单个第二端口。
11.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相等,或者至少两个更新时刻对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不相等,每个更新时刻对包含两个相邻更新时刻;和/或,
所述第一目标时段的长度处于[100ms,2s]的范围内。
12.一种发光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控制方法。
13.如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光控制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光源划分为M组光源,2≤M≤N,所述发光控制系统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发光装置连接,
其中,在所述M组光源中,不同组光源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驱动芯片的同一组第一端口,且不同组光源的第二端彼此独立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芯片的不同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之一,所述第二端口是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中另一者,其中,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向任一光源所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光源按与该光源相对应的光源信息发光。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任一组光源的第二端连接到的同一组第二端口仅包含单个第二端口。
16.如权利要求12或13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光源中的至少部分光源中的每个光源包含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17.如权利要求12或13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光源排列成圆环状或长条状;和/或,所述多个光源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光源之间的间隔小于任一光源的直径。
18.如权利要求12或13的系统,其中,所述发光控制系统还包括导光膜和电路板,所述多个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膜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
19.一种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控制方法。
CN202211599895.6A 2022-12-12 2022-12-12 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90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9895.6A CN116390308A (zh) 2022-12-12 2022-12-12 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9895.6A CN116390308A (zh) 2022-12-12 2022-12-12 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0308A true CN116390308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71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9895.6A Pending CN116390308A (zh) 2022-12-12 2022-12-12 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03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73404B2 (ja) 発光制御用ライトバス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
RU201014089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свещения и содержащее 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CN109379800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61606B (zh) 照明装置
CN111246628A (zh) 一种光模块指示灯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71304A (zh) 受到照明的车辆徽章
CN116390308A (zh) 发光控制方法、发光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399419B2 (en) Electrical load set circuit, light strip and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421846B (zh) 可切换昼夜模式的照明调光装置及其调光方法
CN211481554U (zh) 亮度和色度可调的组合式3d rgb led光立方装置
US11404610B2 (en) Light fixture with broadband and narrow band emitters
CN213342755U (zh) 一种模拟自然光的润眼灯
CN106402682B (zh) 一种具有时间特征的多用途led灯
CN105448231A (zh) 一种oled显示图标
CN112423432B (zh) 灯光照明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照明组件
US10925136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219834423U (zh) 带可控闪泡的led彩灯
KR20130000126A (ko) 차량 내 무드 조명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20224365A1 (en) Light efficacy and color control synthesis
US11703208B1 (en) System for manipulating perceived material color and process
CN111083842B (zh) 基于led的灯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04342399A (ja) 照明制御装置
CN115988697A (zh) 带可控闪泡的led彩灯
JP2009271414A (ja) ランプ表示点灯装置
JP2007218942A (ja) 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