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88775A -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88775A
CN116388775A CN202310125167.XA CN202310125167A CN116388775A CN 116388775 A CN116388775 A CN 116388775A CN 202310125167 A CN202310125167 A CN 202310125167A CN 116388775 A CN116388775 A CN 116388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impedance matching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xing system
channel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51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志远
王吉康
余冬
黄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251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8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88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8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所述天线复用系统包括N个射频前端(10)、N个阻抗匹配网络(70)、通道选择开关(20)以及天线(40),所述N个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各不相同,每个所述射频前端(10)各自通过一个所述阻抗匹配网络(70)连接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20)的一端,所述通道选择开关(20)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40)相连,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本申请针对每一个射频前端均设置一个阻抗匹配网络,能够实现多个频段射频信号的分路匹配,各个射频前端与天线之间均能做到阻抗匹配最优化。

Description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终端设备需要支持的工作频段也变得越来越多。以5G手机为例,要求其不仅能够支持5G频段,还需要支持2G、3G、4G、GPS、WIFI以及NFC等多个频段。由于手机内部的空间十分有限,针对每个频段单独设置专门的天线不太现实,这也与手机轻薄化设计的发展理念相悖,因此多个频段复用一个天线成为一种设计趋势。
可以通过图1所示的天线复用系统来实现多个频段复用一个天线这一方案,多个射频前端10通过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电气连接,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设置有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通过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来实现各个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以此提高传输的效率。
该方案的设计缺陷在于,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被设置于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并且被三个射频前端10复用,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无法同时兼顾各个射频前端10的匹配需求,可能导致各个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均无法做到阻抗匹配最优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针对每一个射频前端均设置一个阻抗匹配网络,能够实现多频段信号的分路匹配,各个射频前端与天线之间均能做到阻抗匹配最优化。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复用系统,包括N个射频前端、N个阻抗匹配网络、通道选择开关以及天线,所述N个射频前端的工作频段各不相同,每个所述射频前端各自通过一个所述阻抗匹配网络连接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的一端,所述通道选择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相连,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在每一个射频前端与通道选择开关均设置有一个阻抗匹配网络,阻抗匹配网络能够实现当前通道上的射频前端与天线之间的阻抗匹配,N个射频前端与N个阻抗匹配网络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实现对多频段信号的分路匹配,降低了设计开发的难度,兼顾了所有通路匹配最优、性能最优,各个射频前端与天线之间均能做到阻抗匹配最优化,各个射频前端的匹配需求均能够得到良好的满足,由此使得天线在各个不同的频段下均能够获得较高的能量传输效率,由此有利于降低终端设备的能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避免出现通信掉话等情况,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射频前端可以包括射频芯片、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射频开关、接收机/发射机、匹配电路等部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可选地,阻抗匹配网络可以为阻抗匹配电路,该阻抗匹配电路可以包括开关、电容或者电感等电子元器件,例如该阻抗匹配电路可以是T型电路、π型电路、L型电路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阻抗匹配网络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射频前端与通道选择开关之间的链路上,另一端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天线复用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与所述天线之间的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
通过在多个射频前端共同经过的链路上设置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并且结合各自的阻抗匹配网络,能够提高阻抗匹配的灵活性,并且有利于降低设计开发的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其中一个所述阻抗匹配网络被设置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与所述天线之间。
相当于前述实施例的替换方案,本实施例(对应图11)中将其中的一个阻抗匹配网络设置于通道选择开关与天线之间,即将该阻抗匹配网络由原来的射频前端与通道选择开关之间移动至通道选择开关与天线之间,此时该阻抗匹配网络不仅参与其原来通道的阻抗匹配,还需要参与另外通道的阻抗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道选择开关为单刀M掷开关,所述单刀M掷开关包括一个控制端和M个连接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天线相连,每一个所述射频前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相连,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
可选地,天线复用系统包括3个射频前端,通道选择开关可以为单刀4掷(single-pole four-throw,SP4T)开关,此时通道选择开关共具有4个连接端,3个射频前端可以各自连接于其中的一个连接端之上,并且剩余一个连接端。
可选地,在其他实现方式中,通道选择开关可以包括N个单刀一掷开关,每一个单刀一掷开关的一端与一个射频前端相连,另一端与天线相连。例如,可以通过3个单刀一掷开关实现3个射频前端与天线的可通断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所述射频前端与对应的所述阻抗匹配网络之间均设置有射频测试座。
通过以上位置设置射频测试座,能够通过射频测试座接入测试仪器,以对天线的阻抗匹配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和调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天线复用系统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与所述天线之间的口径开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射频前端的工作频段为2G频段、3G频段、4G频段、5G频段、GPS频段、WIFI频段或者NFC频段中的任一种。
例如,射频前端的工作频段具体为3G的B1、B2、B4、B5、B6、B8或B19频段;或者可以为4G的B1、B2、B3、B4、B5、B7、B8、B12、B17、B18、B19、B20、B26、B28A、B34、B38、B39、B40、B41或B42频段;或者可以为5G的N1、N3、N28A、N41、N77、N78或N79频段;或者可以为GPS的L1频段;或者可以为WIFI的2.4G或者5G频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天线为单极天线、PIFA天线、IFA天线、左手天线、Alpha天线、支架式天线或者贴附式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的值为3,3个所述射频前端的工作频段分别为GPS L1频段、5G N78频段以及WIFI 5G频段。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前述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所有电子设备,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路由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智能音箱、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手表或手环)、工业设备、人工智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或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但不限于此。
由于终端设备采用了上第一方面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因此使得终端设备也具有与天线复用系统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天线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天线复用系统的回波损耗曲线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的一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GPS L1频段的回波损耗曲线的对比图。
图5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GPS L1频段的阻抗特性的史密夫对比图。
图6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5G N78频段的回波损耗曲线的对比图。
图7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5G N78频段的阻抗特性的史密夫对比图。
图8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WIFI 5G频段的回波损耗曲线的对比图。
图9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WIFI 5G频段的阻抗特性的史密夫对比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的另一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的再一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射频前端;20、通道选择开关;30、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40、天线;50、口径开关;60、射频测试座;70、阻抗匹配网络;
100、天线复用系统;
200、壳体;
30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手机等终端设备使用需求的不断提高,终端设备需要支持的工作频段(制式)也变得越来越多。以5G手机为例,要求其不仅能够支持5G频段,还需要支持2G、3G、4G、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多个频段。由于手机内部的空间十分有限,无法布置更多数量(规格)的天线,针对每个频段单独设置专门的天线显得不太现实,这也与手机轻薄化设计的发展理念相悖,因此多个频段复用一个天线成为一种设计趋势。
可以通过图1所示的天线复用系统来实现多个频段复用一个天线的方案,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天线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三个射频前端10均通过通道选择开关20、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与天线40相连接。三个射频前端10分别用于向天线40发送第一频段、第二频段以及第三频段的射频信号,这三个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可以通过通道选择开关20的切换,选择一路进入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然后馈入天线40。相应地,天线40发送的射频信号也可以通过通道选择开关20以择一的方式发送至对应频段的射频前端10。
终端设备在通过天线40传输射频信号时,为了将射频信号高效地从射频前端10传输到天线40上或者将射频信号高效地从天线40传输到射频前端10上,需要保证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的阻抗是相互匹配(即二者的阻抗共轭相等)的。一旦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出现阻抗失配,就会形成驻波,导致天线40的传输效率显著降低,具体可以表现为终端设备的功耗增加、电池续航时间降低以及通信掉话等,从而导致用户体验降低。
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在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加入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来实现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具体地,将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设置于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并调整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的参数,从而改变各个射频前端10到天线40之间的发射通路上的射频信号的传输特性,或者改变从接收天线40到射频前端10的接收通路上的射频信号传输特性,实现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即实现射频信号的无反射传输,进而提高传输效率。
针对图1所示的天线复用系统,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被设置于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并且被三个射频前端10复用,即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被分别用于实现天线40与三个射频前端10中的任一个的阻抗匹配,实现起来非常困难,难免顾此失彼,达不到最优效果,无法同时兼顾各个射频前端10的匹配需求,可能导致各个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通道均无法做到阻抗匹配最优化。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其中一个射频前端10包括GPS芯片,用于发射GPS L1频段的射频信号(即图1中的第一频段为GPS L1),第二个射频前端10包括5G芯片,用于发射5G N78频段的射频信号(即图1中的第二频段为5G N78),第三个射频前端10包括WIFI芯片,用于发射WIFI 5G频段的射频信号(即图1中的第三频段为WIFI 5G),通过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在这三个频段下分别对天线40进行阻抗匹配,相应的匹配效果可以参见图2。图2是图1所示的天线复用系统的回波损耗曲线图。
回波损耗(ReturnLoss),又称为反射损耗,是表示信号反射性能的参数。回波损耗说明入射功率的一部分被反射回到信号源,通常要求反射功率尽可能小,这样就有更多的功率传送到负载。回波损耗是传输线端口的入射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以对数形式的绝对值来表示,单位是dB。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希望无线电波全波传送出去,是不希望有回波的,或者说回波损耗的绝对值越大越好,其值越大,说明反射功率越小,匹配越好。
根据图2可知,GPS L1、5G N78以及WIFI 5G这三个频段所对应的回波损耗的绝对值介于1.5~3.5之间,数值较小且接近于0,说明各个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匹配效果都比较一般(即阻抗失配),导致天线40在不同频段下的传输效率均比较差,进而造成终端设备的功耗增加、电池续航时间降低以及通信掉话等,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天线复用系统,该天线复用系统针对每一个射频前端均设置一个阻抗匹配网络,能够实现对多频段信号的分路匹配,兼顾所有通路匹配最优、性能最优,各个射频前端与天线之间均能做到阻抗匹配最优化。由此使得天线在各个不同的频段下均能够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能够提高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体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的一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天线复用系统100包括N个射频前端10、N个阻抗匹配网络70、通道选择开关20以及天线40,该N个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各不相同,每个射频前端10各自通过一个阻抗匹配网络70连接于通道选择开关20的一端,通道选择开关20的另一端与天线40相连,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例如N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3个,此外还可以为4个、5个或者6个。
其中,射频前端(radio frequency front-end,RFFE)10是无线通信模块的核心组件,用于向天线40发送射频信号,以及接收来自天线40的射频信号。射频前端10可以包括射频芯片、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射频开关、接收机/发射机、匹配电路等部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该N个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各不相同,均通过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相连,进而实现天线的“多频复用”。在这里,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是指射频前端10发送以及接收的射频信号的所属频段范围,例如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可以为2G频段、3G频段、4G频段、5G频段、GPS频段、WIFI频段或者NFC频段中的任一种。
例如,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具体为3G的B1、B2、B4、B5、B6、B8或B19频段;或者可以为4G的B1、B2、B3、B4、B5、B7、B8、B12、B17、B18、B19、B20、B26、B28A、B34、B38、B39、B40、B41或B42频段;或者可以为5G的N1、N3、N28A、N41、N77、N78或N79频段;或者可以为GPS的L1频段;或者可以为WIFI的2.4G或者5G频段。
通道选择开关20的一端(例如图3中的左端)与多个射频前端10相连,另一端与天线40相连,通道选择开关20用于以择一的方式使天线40能够与其中的一个射频前端10电气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道选择开关20可以为单刀M掷开关,该单刀M掷开关包括一个控制端和M个连接端,控制端与天线40相连,每一个射频前端10与其中一个连接端相连,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以确保每一个射频前端10均能够单独连接于一个连接端之上(连接端可以剩余)。控制端能够与任一个连接端电气连接,并且能够在不同的连接端之间进行切换,进而使天线40能够与其中的任一个射频前端10电气连接。
如图3所示,天线复用系统100包括3个射频前端10,通道选择开关20可以为单刀4掷(single-pole four-throw,SP4T)开关,此时通道选择开关20共具有4个连接端,3个射频前端10可以各自连接于其中的一个连接端之上,并且剩余一个连接端。
可选地,在其他实现方式中,通道选择开关20可以包括N个单刀一掷开关,每一个单刀一掷开关的一端与一个射频前端10相连,另一端与天线40相连。例如,可以通过3个单刀一掷开关实现3个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的可通断连接。
阻抗匹配网络70被连接在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用于实现当前通道上的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例如,对于图3中最上侧的阻抗匹配网络70,其用于实现最上侧的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对于图3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阻抗匹配网络70,其用于实现中间的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对于图3中最下侧的阻抗匹配网络70,其用于实现最下侧的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
可选地,阻抗匹配网络70可以为阻抗匹配电路,该阻抗匹配电路可以包括开关、电容或者电感等电子元器件,例如该阻抗匹配电路可以是T型电路、π型电路、L型电路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阻抗匹配网络70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射频前端10与通道选择开关20之间的链路上,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每个射频前端10各自通过一个阻抗匹配网络70连接于通道选择开关20的一端,即阻抗匹配网络70并设置于射频前端10与通道选择开关20之间,而不是被设置于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进而使得阻抗匹配网络70在实现当前通道上的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通道上的阻抗匹配。
天线40用于将来自于射频前端10的射频信号变换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波变换成射频信号并发送给射频前端10。例如,天线40可以为单极天线、平面倒F形(planar invertedF-shaped antenna,PIFA)天线、倒F形(invertedF-shapedantenna,IFA)天线、左手天线、Alpha天线、支架式天线或者贴附式天线等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在每一个射频前端10与通道选择开关20均设置有一个阻抗匹配网络70,阻抗匹配网络70能够实现当前通道上的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N个射频前端10与N个阻抗匹配网络70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实现对多频段信号的分路匹配,降低了设计开发的难度,兼顾了所有通路匹配最优、性能最优,各个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均能做到阻抗匹配最优化,各个射频前端10的匹配需求均能够得到良好的满足,由此使得天线40在各个不同的频段下均能够获得较高的能量传输效率,由此有利于降低终端设备的能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避免出现通信掉话等情况,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还包括设置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的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通过在多个射频前端10共同经过的链路上设置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并且结合各自的阻抗匹配网络70,能够提高阻抗匹配的灵活性,并且有利于降低设计开发的难度。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还包括连接于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例如可以是连接于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与天线40之间)的口径开关50,通过保留口径开关50,能够进行口径调谐,进而能够使阻抗匹配更加灵活。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还包括N个射频测试座60,即每个射频前端10与对应的阻抗匹配网络70之间各设置有一个射频测试座60。相对于图1中的射频测试座60,本实施例中的射频测试座60被向图中的左侧方向移动,即由原来的位于通道选择开关20的右侧,移动至左侧并且位于射频前端10与阻抗匹配网络70之间,通过以上位置设置射频测试座60,能够通过射频测试座60接入测试仪器,以对天线40的阻抗匹配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和调试。
相对于前述图1所示的天线复用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相当于在位于图中通道选择开关20左侧的各个通道上各自设置了一个阻抗匹配网络70,可以进行方案对比,例如可以通过回波损耗曲线以及阻抗特性的史密夫图表(smith chart)的对比来更好的表征本实施例的阻抗匹配效果。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天线复用系统100包括3个射频前端10,这3个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可以分别为GPS L1频段、5G N78频段以及WIFI 5G频段。
图4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GPS L1频段的回波损耗曲线的对比图。图5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GPS L1频段的阻抗特性的史密夫对比图。图6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5GN78频段的回波损耗曲线的对比图。图7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5G N78频段的阻抗特性的史密夫对比图。图8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WIFI 5G频段的回波损耗曲线的对比图。图9引入阻抗匹配网络前后的WIFI 5G频段的阻抗特性的史密夫对比图。
如图4-图9所示,相对于前述图1所示的天线复用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在GPS L1频段、5G N78频段以及WIFI 5G频段这三个频段下,天线40的阻抗特性均得到明显的改善,阻抗匹配的匹配度更高,反射功率更小,能量传输效率大大提升,再次验证了本申请通过对多频段信号的分路匹配,能够兼顾所有通路匹配最优、性能最优,各个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均能做到阻抗匹配最优化。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的另一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相对于前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不再设置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通道选择开关20直接与天线40相连,此时各通路仅依赖其自身的阻抗匹配网络70来实现射频前端10与天线40之间的阻抗匹配,由此有利于节约实施成本。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的再一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相对于前述图10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将其中的一个阻抗匹配网络70设置于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即将该阻抗匹配网络70由原来的射频前端10与通道选择开关20之间移动至通道选择开关20与天线40之间,此时该阻抗匹配网络70不仅参与其原来通道的阻抗匹配,还需要参与另外通道的阻抗匹配(相当于也变成了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的(a)部分和(b)部分分别是终端设备的正面视图和背面视图,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
此外,终端设备还包括壳体200和显示屏300,显示屏300安装于壳体200上,壳体200内形成有容置空间,天线复用系统100可以安装于该容置空间内,显示屏300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显示屏300能够显示经过处理器图像处理后的图片或者视频。
可选地,显示屏30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屏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壳体200内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例如电池、闪光灯、指纹识别模组、听筒、电路板、传感器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所有电子设备,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路由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智能音箱、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手表或手环)、工业设备、人工智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或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但不限于此。
由于终端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复用系统100,因此使得终端设备也具有与天线复用系统100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射频前端(10)、N个阻抗匹配网络(70)、通道选择开关(20)以及天线(40),所述N个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各不相同,每个所述射频前端(10)各自通过一个所述阻抗匹配网络(70)连接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20)的一端,所述通道选择开关(20)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40)相连,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复用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20)与所述天线(40)之间的多频段阻抗匹配网络(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阻抗匹配网络(70)被设置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20)与所述天线(4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20)为单刀M掷开关,所述单刀M掷开关包括一个控制端和M个连接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天线(40)相连,每一个所述射频前端(10)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相连,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射频前端(10)与对应的所述阻抗匹配网络(70)之间均设置有射频测试座(6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复用系统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通道选择开关(20)与所述天线(40)之间的口径开关(5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为2G频段、3G频段、4G频段、5G频段、GPS频段、WIFI频段或者NFC频段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40)为单极天线、PIFA天线、IFA天线、左手天线、Alpha天线、支架式天线或者贴附式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N的值为3,3个所述射频前端(10)的工作频段分别为GPS L1频段、5G N78频段以及WIFI 5G频段。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00)内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复用系统。
CN202310125167.XA 2023-01-20 2023-01-20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6388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5167.XA CN116388775A (zh) 2023-01-20 2023-01-20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5167.XA CN116388775A (zh) 2023-01-20 2023-01-20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8775A true CN116388775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7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5167.XA Pending CN116388775A (zh) 2023-01-20 2023-01-20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887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0937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北京凯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导航系统的射频前端、接收机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0937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北京凯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导航系统的射频前端、接收机及电子设备
CN117890937B (zh) * 2024-03-15 2024-05-10 北京凯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导航系统的射频前端、接收机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7519A1 (zh) 射频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2436847B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1277278B (zh)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1462830B2 (en)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beam steering applications
US11863214B2 (en) Antenna switching circuit and terminal
CN202759016U (zh) 可调谐耦合馈电天线系统
CN10218562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多天线实现方法
CN106450771A (zh) 电子装置及其多频段天线
US10567028B2 (en) Multiway switch,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583442A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WO2023116353A1 (zh) 电子设备
CN116388775A (zh) 天线复用系统及终端设备
CN216057092U (zh) 电子设备
US20030048227A1 (en) Portable radio equipment capable of receiving signals of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CN114095048A (zh)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US9077437B2 (en) Front-end circuit
CN110829023B (zh) 天线模组及终端
CN115378444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WO2023093145A1 (zh) 电子设备
CN215070411U (zh) 一种基于金属边框天线的移动终端
EP4243200A1 (en) Antenna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449359B (zh) 天线系统、移动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14793121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217468811U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7335568U (zh) 蜂窝无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