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87758B -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87758B
CN116387758B CN202310635172.5A CN202310635172A CN116387758B CN 116387758 B CN116387758 B CN 116387758B CN 202310635172 A CN202310635172 A CN 202310635172A CN 116387758 B CN116387758 B CN 116387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bare cell
electrode
energy storage
electrod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51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87758A (zh
Inventor
周文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51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7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87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7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87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7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电极组件包括极芯,极芯包括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第一裸电芯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相对第一裸电芯的顶面凸出,第二裸电芯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沿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位于第一顶面朝向第二裸电芯的一侧,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位于第二裸电芯的顶面朝向第一裸电芯的一侧,沿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第一正极耳与第二正极耳相对设置,第一负极耳与第二负极耳相对设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节省将多个电芯对齐所需要花费装配人员的时间,提高二次电池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二次电池一般包括至少两个电芯,至少两个电芯需要并联设置,从而使电芯可以与端盖的极柱电连接。但是电芯的并联过程需要将多个电芯对齐,对齐过程往往需要花费装配人员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二次电池的装配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能够节省将多个电芯对齐所需要花费装配人员的时间,提高二次电池的装配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包括:
极芯,所述极芯包括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
所述第一裸电芯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周侧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一负极耳相对所述第一顶面凸出设置;及
所述第二裸电芯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周侧面和第二顶面,所述第二正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耳相对所述第二顶面凸出设置;
所述第一裸电芯和所述第二裸电芯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排布设置,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一顶面朝向所述第二裸电芯的一侧,所述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二顶面朝向所述第一裸电芯的一侧,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极组件的组装过程中,由于第一裸电芯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二裸电芯的第二正极耳均位于电极组件的内侧并相对设置,第一裸电芯的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裸电芯的第二负极耳均位于电极组件的内侧并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的位置较近,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的位置较近。因此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的大部分结构可以相接触连接,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的大部分结构可以相接触连接。两个极耳的连接面积较大,从而提高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的连接强度过低造成裸电芯的失效。
另外,在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沿厚度方向排列设置时,第一裸电芯的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裸电芯的第二负极耳可以相互靠近并均位于电极组件的内侧,第一裸电芯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二裸电芯的第二正极耳可以相互靠近并均位于电极组件的内侧。从而使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相对设置,并使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可以相对设置,大幅度减小将多个电芯对齐所需要花费的装配人员的时间,有利于将多个电芯进行快速排列,节省装配时间,增加产能。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裸电芯由层叠设置的第一正极片、第一隔膜、第一负极片和第二隔膜卷绕形成,所述第二裸电芯由层叠设置的第二正极片、第三隔膜、第二负极片和一个第四隔膜卷绕形成,所述第一裸电芯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第二裸电芯的卷绕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电芯一般包括电极片和隔膜,隔膜的长度大于电极片的长度,且隔膜的两端均长于电极片的两端。且隔膜相对电极片长出的两端长度不同。第一裸电芯可以从隔膜较短的端部开始卷绕,第二裸电芯可以从隔膜较长的端部开始卷绕。卷绕方向不同可以使收尾部的长度不同,进而使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的外观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裸电芯的卷绕方向,所述第一隔膜的尾部和所述第二隔膜的尾部超出所述第一负极片的尾部的部分为第一收尾部,沿所述第二裸电芯的卷绕方向,所述第三隔膜的尾部和所述第四隔膜的尾部超出所述第二负极片的尾部的部分为第二收尾部,所述第一收尾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尾部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裸电芯的第一收尾部和第二裸电芯的第二收尾部的长度不同,故而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收尾部的卷绕效果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收尾部的卷绕效果不同。因此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的外观不同,使得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仅从外观即可区分,避免装配人员将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混淆而造成装配失误。由于装配人员可以方便分辨出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故而可以将多个电芯进行快速排列,节省装配时间,增加产能。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顶面的周长为第一周长C,所述第一收尾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收尾部的长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0.75C。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收尾部和第二收尾部的长度差距过小时,收尾部卷绕覆盖电芯的面积差别较小,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的外观差距较小,从而导致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不宜区分。将第一收尾部和第二收尾部的长度差设置较大,可以使收尾部卷绕电芯后,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的外观差别较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尾部的长度满足:C≤L1≤2C,所述第二收尾部的长度满足:0.25C≤L1≤C。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收尾部的主要目的是区分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因此第一收尾部仅需卷绕第一本体一圈即可与被第二收尾部卷绕不到一圈的第二裸电芯区别,无需将第一收尾部设置过长。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周侧面包括沿所述第一裸电芯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周侧面包括沿所述第二裸电芯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收尾部的尾端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收尾部的尾端位于所述第三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收尾部的尾端位于第一本体朝向第二本体的一侧,第二收尾部的尾端位于第二本体背离第一本体的一侧,因此在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对齐时,仅需将设有第一收尾部的尾端的第二表面朝向未设有第二收尾部尾端的第四表面对齐,即可完成连接,无需对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进行其他的区分,减少了装配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周侧面包括沿所述第一裸电芯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周侧面包括沿所述第二裸电芯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收尾部的尾端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收尾部的尾端位于所述第四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收尾部的尾端位于第一本体背离第二本体的一侧,第二收尾部的尾端位于第二本体朝向第一本体的一侧,因此在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对齐时,仅需将未设有第一收尾部的尾端的第二表面和设有第二收尾部的尾端的第四表面对齐,即可完成连接,无需对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进行其他的区分,减少了装配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极芯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芯中,一个所述极芯的所述第一裸电芯与另一个所述极芯的所述第二裸电芯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电芯的设置可以增加储能装置的电池容量,从而使电池可以长时间使用,进而增加电池的适用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端盖组件及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端盖组件连接,所述端盖组件沿所述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依次设有与所述极芯数量相同的极芯连接部,每个所述极芯连接部均电连接一个所述极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储能装置,述储能装置用于为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户用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储能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储能装置的部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卷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第一裸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的第二卷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第二裸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的一个极芯的爆炸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极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极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户用储能系统1001、电能转换装置300、负载400、车辆1000、动力系统100、储能装置200、壳体210、端盖组件220、电极组件230、极芯连接部221、极芯2301、第一裸电芯231、第二裸电芯232、卷芯2302、正极耳2303、负极耳2304、第一正极片2305、第一隔膜2306、第一负极片2307、第二隔膜2308、第一端2309、第二端2310、第一卷芯2311、第一正极耳2312、第一负极耳2313、第一本体2314、第一收尾部2315、第一周侧面2316、第一顶面2317、第一表面231A、第二表面231B、第一侧面231C、第二侧面231D、第一收尾部2315的长度L1、第一顶面2317的周长C、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第二卷芯2321、第二正极耳2322、第二负极耳2323、第二正极片2405、第三隔膜2406、第二负极片2407、第四隔膜2408、第三端2409、第四端2410、第二本体2324、第二收尾部2325、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L2、第二周侧面2326、第二顶面2327、第三表面232A、第四表面232B、第三侧面232C、第四侧面232D、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首先对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
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A与B连接,可以是A与B直接相连,也可以是A与B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地描述。
由于人们所需要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再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众所周知,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主要途径是发展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
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普遍依赖于光伏、风电、水势等,而风能和太阳能等普遍存在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问题,会造成电网不稳定,用电高峰电不够,用电低谷电太多。不稳定的电压还会对电力造成损害,因此可能因为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引发“弃风弃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依赖储能。即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简单来说,储能就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在光伏、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
以电化学储能为例,本方案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化学电池,主要是利用化学电池内的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简单说就是把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存在化学电池中,在外部电能的使用达到高峰时再将存储的电量释放出来使用,或者转移给电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
目前的储能(即能量存储)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包括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以及用户侧储能等方面,对应的储能装置的种类包括有:
(1)应用在电网侧储能场景的大型储能集装箱,其可作为电网中优质的有功无功调节电源,实现电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负荷匹配,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并在电网系统备用、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和调峰调频方面意义重大。
(2)应用在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场景(银行、商场等)的中小型储能电柜以及应用在用户侧的家庭储能场景的户用小型储能箱,主要运行模式为“削峰填谷”。由于根据用电量需求在峰谷位置的电费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用户有储能设备后,为了减少成本,通常在电价低谷期,对储能柜/箱进行充电处理,电价高峰期,再将储能设备中的电放出来进行使用,以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另外,在边远地区,以及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家用储能装置的存在,相当于用户为自己和电网提供了备用电源,免除由于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频繁断电带来的不便。
本申请实施例以用户侧储能中的家用储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户用储能系统1001的结构示意图。
该户用储能系统1001包括电能转换装置300(光伏板)、用户负载400(家用电器)等以及储能装置200。该储能装置200可以为电池或者储能箱,可通过壁挂方式安装于室外墙壁。具体的,光伏板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能装置200用于储存该电能并在电价高峰时供给路灯和家用电器进行使用,或者在电网断电/停电时进行供电。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储能装置200并不限定于家用储能场景。
请再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电设备可以为图2所示的车辆1000,车辆1000包括动力系统100和储能装置200。动力系统100和储能装置200电连接。储能装置200为动力系统100提供动力来源。
其中,下文以用电设备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或者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包括电池、控制器和马达。电池用于向控制器和马达供电,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和驱动电源,例如,电池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例如,电池向控制器供电,控制器控制电池向马达供电,马达接收并使用电池的电力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汽车提供驱动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1000仅为本申请提供的储能装置200的一个应用场景,在其他的应用场景中,储能装置200还可以用于其他电子设备或者机械设备等,本申请不对储能装置200的使用场景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储能装置200可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系统等。当该储能装置200为单体电池时,其可为方形电池。下文以储能装置200为方形电池为例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储能装置并不以此为限。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储能装置200的爆炸示意图。其中,为方便描述,定义图4所示储能装置2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下文简称为X方向),厚度方向为Y轴方向(下文简称为Y方向),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下文简称为Z方向)。
储能装置200包括壳体210、端盖组件220和电极组件230。壳体210一端设有开口,电极组件230安装于壳体210内部,端盖组件220连接于壳体210的开口并与壳体210配合封装电极组件230,端盖组件220与电极组件230电连接后实现电池电极的引出。示例性地,壳体210为金属壳体,如铝壳。当然,壳体210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作而成。
需说明的是,图4的目的仅在于示意性的描述壳体210和端盖组件220的连接关系,并非是对各个设备的连接位置、具体构造及数量做具体限定。而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储能装置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200包括比图4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4所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请参阅图5,图5是图4所示的储能装置200的部分组件结构示意图。端盖组件220包括沿其宽度方向(Y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极芯连接部221,至少两个极芯2301沿电极组件230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相邻的两个极芯2301中,一个极芯2301的第一裸电芯231与另一个极芯2301的第二裸电芯232相对设置。极芯连接部221的数量与极芯2301的数量相同。示例性的,极芯连接部2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极芯连接部221可以沿端盖组件220在X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极芯连接部221均与电极组件230电连接。
电极组件230包括至少两个极芯2301,至少两个极芯2301沿电极组件230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一极芯2301均与一个极芯连接部221连接。示例性的,电极组件230可以包括两个极芯2301和两个极芯连接部221。一个极芯2301连接于一个极芯连接部221,另外一个极芯2301连接于另一个极芯连接部。一个极芯2301可以包括两个电芯,两个电芯分别为一个第一裸电芯231和一个第二裸电芯232。也即为,沿Y方向,一个第一裸电芯231、一个第二裸电芯232、另一个第一裸电芯231、另一个第二裸电芯232依次排列在壳体210内。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电芯的设置可以增加储能装置200的电池容量,从而使电池可以长时间使用,进而增加电池的适用场景。
请参阅图6,图6是图5所示的电极组件230的结构示意图。每一个电芯(第一裸电芯231或第二裸电芯232)均包括卷芯2302、正极耳2303和负极耳2304。正极耳2303和负极耳2304均与卷芯2302电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7和图8,图7是图6所示的第一卷芯231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的第一裸电芯23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裸电芯231包括第一卷芯2311、第一正极耳2312和第一负极耳2313。第一正极耳2312和第一负极耳2313与第一卷芯2311电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卷芯2311包括第一正极片2305、第一隔膜2306、第一负极片2307和第二隔膜2308。第一正极片2305、第一隔膜2306、第一负极片2307和第二隔膜2308依次层叠形成层叠结构,通过将层叠结构卷绕而形成第一卷芯2311。第一正极耳2312与第一正极片2305电连接,第一负极耳2313与第一负极片2307电连接。其中,第一隔膜2306和第二隔膜2308的长度大于第一正极片2305和第一负极片2307的长度。第一隔膜2306和第二隔膜2308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超出第一正极片2305和第一负极片2307的长度。具体而言,第一隔膜2306和第二隔膜2308组成隔膜叠层,隔膜叠层超出第一正极片2305和第一负极片2307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309和第二端2310。第一端2309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端2310的长度。示例性的,由于第一正极片2305的材料成本一般较高,因此一般将第一负极片2307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一正极片2305的长度,从而保证第一正极片2305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请再参阅图8,第一卷芯2311的第一正极片2305、第一隔膜2306、第一负极片2307和第二隔膜2308依次叠放后,从第一隔膜2306和第二隔膜2308的第二端2310开始卷绕。而当第一正极片2305与第一负极片2307完成卷绕后,卷绕的部分形成第一卷芯2311的第一本体2314。未卷绕的第一隔膜2306和第二隔膜2308的第一端2309形成第一卷芯2311的第一收尾部2315。换言之,沿第一裸电芯231的卷绕方向,第一隔膜2306的尾部和第二隔膜2308的尾部超出第一负极片2307的尾部的部分为第一收尾部2315。
第一本体2314包括第一周侧面2316和第一顶面2317。第一卷芯2311的卷绕方向为由第一顶面2317看去,第一隔膜2306的头部指向尾部的方向。第一周侧面2316与第一顶面2317的周缘连接。第一周侧面2316包括沿第一裸电芯23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31A和第二表面231B、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侧面231C和第二侧面231D。第一侧面231C、第一表面231A、第二侧面231D和第二表面231B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周侧面2316。其中,第一侧面231C和第二侧面231D可以为曲面。第一侧面231C向背离第二侧面231D的方向弯曲。第二侧面231D向背离第一侧面231C的方向弯曲。
第一收尾部2315连接于第一侧面231C,且围绕第一周侧面2316卷绕设置。第一收尾部2315的长度L1可以大于第一顶面2317的周长C,以使第一收尾部2315可以围绕第一本体2314的第一周侧面2316的一圈或者一圈以上。具体而言,第一收尾部2315的长度满足:C≤L1≤2C。示例性的,第一收尾部2315的长度L1可以为1.25C。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为第一收尾部2315卷绕第一本体2314的卷绕结束的一端。在第一收尾部2315卷绕完成后,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可以通过胶粘或其他方式与第一本体2314固定。
第一正极耳2312和第一负极耳2313相对第一顶面2317突出设置,且第一正极耳2312与第一负极耳2313间隔设置。第一正极耳2312与第一本体2314的第一正极片2305电连接。第一负极耳2313与第一本体2314的第一负极片2307电连接。
请再参阅图5,第二裸电芯232包括第二卷芯2321、第二正极耳2322和第二负极耳2323。第二正极耳2322和第二负极耳2323与第二卷芯2321电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图6所示的第二卷芯232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6所示的第二裸电芯232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裸电芯232包括第二卷芯2321、第二正极耳2322和第二负极耳2323。第二正极耳2322和第二负极耳2323与第二卷芯2321电连接。
具体而言,第二卷芯2321包括第二正极片2405、第三隔膜2406、第二负极片2407和第四隔膜2408。第二正极片2405、第三隔膜2406、第二负极片2407和第四隔膜2408依次层叠形成层叠结构,通过将层叠结构卷绕而形成第二卷芯2321。第二正极耳2322与第二正极片2405电连接,第二负极耳2323与第二负极片2407电连接。其中,第三隔膜2406和第四隔膜2408的长度大于第二正极片2405和第二负极片2407的长度。第三隔膜2406和第四隔膜2408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超出第二正极片2405和第二负极片2407的长度。具体而言,第三隔膜2406和第四隔膜2408组成隔膜叠层,隔膜叠层超出第二正极片2405和第二负极片2407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2409和第四端2410。第三端2409的长度可以大于第四端2410的长度。示例性的,由于第二正极片2405的材料成本一般较高,因此一般将第二负极片2407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二正极片2405的长度,从而保证第二正极片2405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二卷芯2321的第二正极片2405、第三隔膜2406、第二负极片2407和第四隔膜2408依次叠放后,从第三隔膜2406和第四隔膜2408的第三端2409开始卷绕。而当第二正极片2405与第二负极片2407完成卷绕后,卷绕的部分形成第二卷芯2321的第二本体2324。未卷绕的第三隔膜2406和第四隔膜2408的第四端2410形成第二卷芯2321的第二收尾部2325。换言之,沿第二裸电芯232的卷绕方向,第三隔膜2406的尾部和第四隔膜2408的尾部超出第二负极片2407的尾部的部分为第二收尾部2325。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卷芯2321的卷绕方向与第一卷芯2311的卷绕方向相反。第一卷芯2311从第一隔膜2306和第二隔膜2308的第二端2310开始顺时针卷绕,第一卷芯2311的卷绕方向为图7中所示的R1方向。第二卷芯2321从第三隔膜2406和第四隔膜2408的第三端2409开始逆时针卷绕。第二卷芯2321的卷绕方向为图9中所示的R2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的卷绕方向不同,第一裸电芯231从隔膜叠层较短的第二端2310开始卷绕,第二裸电芯232从隔膜叠层较长的第三端2409开始卷绕。从而使图8所示的第一裸电芯231的第一收尾部2315的长度L1和图10所示的第二裸电芯232的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L2不同。第一收尾部2315的长度L1可以大于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L2。
由于第一裸电芯231的第一收尾部2315和第二裸电芯232的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不同,因此,第一本体2314上的第一收尾部2315的卷绕效果与第二本体2324上的第二收尾部2325的卷绕效果不同。因此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的外观不同,使得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仅从外观即可区分,避免装配人员将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混淆而造成装配失误。从而装配人员可以方便分辨出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将多个裸电芯进行快速排列,节省装配时间,增加产能。
请再参阅图10,第二本体2324包括第二周侧面2326和第二顶面2327。第二卷芯2321的卷绕方向为由第二顶面2327看去,第一隔膜2306的头部指向尾部的方向。第二周侧面2326与第二顶面2327的周缘连接。第二周侧面2326包括沿第二裸电芯232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232A和第四表面232B、及沿第二卷芯232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侧面232C和第四侧面232D。第三侧面232C、第三表面232A、第四侧面232D和第四表面232B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周侧面2326。其中,第三侧面232C和第四侧面232D可以为曲面。第三侧面232C向远离第四侧面232D的方向弯曲。第四侧面232D向远离第三侧面232C的方向弯曲。
第二收尾部2325连接于第二侧面231D,且围绕第二周侧面2326卷绕设置。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L2可以大于或等于0.25C。具体而言,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满足:0.25C≤L1≤C。示例性的,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可以小于C,第二收尾部2325围绕第二本体2324卷绕不到一圈。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为第二收尾部2325卷绕第二本体2324的卷绕结束的一端。在第二收尾部2325卷绕完成后,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可以通过胶粘或其他方式与第二本体2324固定。第一收尾部2315的卷绕长度与第二收尾部2325的卷绕长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75C。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收尾部2315和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差距过小时,收尾部(第一收尾部2315和第二收尾部2325)卷绕覆盖电芯(第一裸电芯231或第二裸电芯232)的面积差别较小,导致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的外观差距较小,进而导致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不宜区分。将第一收尾部2315和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差设置较大,可以使收尾部(第一收尾部2315和第二收尾部2325)卷绕电芯(第一裸电芯231或第二裸电芯232)后,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的外观差别较大,使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更易区分。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本申请的第一收尾部2315的长度可以为1.25C,第二收尾部2325的长度可以为0.25C。第一收尾部2315仅需卷绕第一本体2314一圈以上,即可与第二收尾部2325卷绕不到一圈的第二裸电芯232区别,无需将第一收尾部2315设置过长。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裸电芯232和第一裸电芯231沿Y方向排布设置。第二裸电芯232的第四表面232B和第一裸电芯231的第二表面231B相对设置,第三侧面232C与第一侧面231C同侧设置,第四侧面232D与第二侧面231D同侧设置。
第二正极耳2322和第二负极耳2323相对第二顶面2327突出设置,且第二正极耳2322与第二负极耳2323间隔设置。第二正极耳2322与第二本体2324的第二正极片2405电连接。第二负极耳2323与第二本体2324的第二负极片2407电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11,图11是图5所示的一个极芯2301的爆炸示意图。在电极组件230的厚度方向上,本申请的第一正极耳2312与第二正极耳2322相对设置,通过焊接方式将第一正极耳2312与与第二正极耳2322并联。第一负极耳2313与第二负极耳2323相对设置。通过焊接方式将第一负极耳2313和第二负极耳2323并联。并联后的第一正极耳2312和第二正极耳2322构成一个极芯2301的正极耳。并联后的第一负极耳2313和第二负极耳2323构成一个极芯2301的负极耳。多个极芯2301的正极耳均通过端盖组件220电连接,且多个极芯2301的负极耳通过端盖组件220电连接。
如下将通过两种实施方式对第一裸电芯231的第一收尾部2315和第二裸电芯232的第二收尾部2325的卷绕方式进行示意性说明。
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11所示的极芯230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第一收尾部2315可以依次覆盖第一侧面231C、第二表面231B、第二侧面231D和第一表面231A,从而围绕第一本体2314的第一周侧面2316一圈。然后,第一收尾部2315的剩余未围绕部分再依次覆盖位于第一侧面231C的部分第一收尾部2315、及位于第二表面231B的部分第一收尾部2315。最后使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位于第二表面231B。也即为,第一收尾部2315按照图12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围绕第一本体2314一圈以上。
第二收尾部2325由第四侧面232D延伸至第三表面232A。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位于第三表面232A。第二收尾部2325按照图1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围绕第二本体2324设置。其中,第二收尾部2325围绕第二本体2324不到一圈。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位于第一本体2314朝向第二本体2324的一侧,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位于第二本体2324背离第一本体2314的一侧,因此在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对齐时,仅需将设有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的第二表面231B和未设有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的第四表面232B对齐,即可完成连接,无需对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进行其他特征的区分,减少了装配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图13是图11所示的极芯230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与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一裸电芯的第一收尾部顺时针围绕第一本体。第二裸电芯的第二收尾部逆时针围绕第一本体。
具体而言,第一收尾部2315可以依次覆盖第一侧面231C、第一表面231A、第二侧面231D和第二表面231B,从而围绕第一本体2314的第一周侧面2316一圈。然后,第一收尾部2315的剩余未围绕部分再依次覆盖位于第一侧面231C的部分第一收尾部2315、及位于第一表面231A的部分第一收尾部2315。最后使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位于第一表面231A。也即为,第一收尾部2315按照图1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围绕第一本体2314一圈以上。
第二收尾部2325由第四侧面232D延伸至第四表面232B。第二裸电芯232的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位于第四表面232B。也即为,第二收尾部2325按照图1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围绕第二本体2324设置。其中,第二收尾部2325围绕第二本体2324不到一圈。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位于第一本体2314背离第二本体2324的一侧。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位于第二本体2324朝向第一本体2314的一侧,因此在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对齐时,仅需将未设有第一收尾部2315的尾端2319的第二表面231B和设有第二收尾部2325的尾端2329的第四表面232B相对设置,即可完成连接,无需对第一裸电芯231和第二裸电芯232进行其他特征的区分,减少了装配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芯,所述极芯包括第一裸电芯和第二裸电芯;
所述第一裸电芯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周侧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一负极耳相对所述第一顶面凸出设置;及
所述第二裸电芯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周侧面和第二顶面,所述第二正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耳相对所述第二顶面凸出设置;
所述第一裸电芯和所述第二裸电芯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排布设置,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一顶面朝向所述第二裸电芯的一侧,所述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二顶面朝向所述第一裸电芯的一侧,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裸电芯由层叠设置的第一正极片、第一隔膜、第一负极片和第二隔膜卷绕形成,沿所述第一裸电芯的卷绕方向,所述第一隔膜的尾部和所述第二隔膜的尾部超出所述第一负极片的尾部的部分为第一收尾部;
所述第二裸电芯由层叠设置的第二正极片、第三隔膜、第二负极片和第四隔膜卷绕形成,沿所述第二裸电芯的卷绕方向,所述第三隔膜的尾部和所述第四隔膜的尾部超出所述第二负极片的尾部的部分为第二收尾部;
所述第一周侧面包括沿所述第一裸电芯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周侧面包括沿所述第二裸电芯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收尾部的尾端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收尾部的尾端位于所述第三表面,或者,所述第一收尾部的尾端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收尾部的尾端位于所述第四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裸电芯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第二裸电芯的卷绕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尾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尾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面的周长为第一周长C,所述第一收尾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收尾部的长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75C。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尾部的长度满足:C≤L1≤2C,所述第二收尾部的长度满足:0.25C≤L1≤C。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极芯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芯中,一个所述极芯的所述第一裸电芯与另一个所述极芯的所述第二裸电芯相对设置。
7.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端盖组件连接,所述端盖组件沿所述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依次设有与所述极芯数量相同的极芯连接部,每个所述极芯连接部均电连接一个所述极芯。
8.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用于为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CN202310635172.5A 2023-05-31 2023-05-31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116387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5172.5A CN116387758B (zh) 2023-05-31 2023-05-31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5172.5A CN116387758B (zh) 2023-05-31 2023-05-31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7758A CN116387758A (zh) 2023-07-04
CN116387758B true CN116387758B (zh) 2023-08-04

Family

ID=8696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5172.5A Active CN116387758B (zh) 2023-05-31 2023-05-31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8775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6761A (zh) * 2018-10-31 2019-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CN217788497U (zh) * 2022-06-17 2022-11-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8160540U (zh) * 2022-09-09 2022-12-2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218414686U (zh) * 2022-11-11 2023-01-3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3020119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6761A (zh) * 2018-10-31 2019-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WO2023020119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788497U (zh) * 2022-06-17 2022-11-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8160540U (zh) * 2022-09-09 2022-12-2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218414686U (zh) * 2022-11-11 2023-01-3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7758A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95299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system
CN116169304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用电设备及户用储能系统
CN116345029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CN116190673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用电设备及户用储能系统
US20110250486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system
CN216055079U (zh) 电芯、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114039080A (zh) 一种电芯、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6387758B (zh)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404272A (zh) 裸电芯、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65173B (zh)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544627A (zh) 端盖单元、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65147A (zh) 储能电池、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544346B (zh) 正极极片、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20042208U (zh) 储能装置与用电设备
CN116344834B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334035U (zh) 一种电芯极耳转接结构和方形电芯
CN220306401U (zh) 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65189B (zh) 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CN116799394B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65154B (zh)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7855709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779986A (zh) 储能装置与用电设备
CN220086330U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87765A (zh) 集流盘、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219457891U (zh) 电池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01, R&D Building, No. 2 Sany Yundu,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1, R&D Building, No. 2 Sany Yundu,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