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84901A -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84901A
CN116384901A CN202310106495.5A CN202310106495A CN116384901A CN 116384901 A CN116384901 A CN 116384901A CN 202310106495 A CN202310106495 A CN 202310106495A CN 116384901 A CN116384901 A CN 116384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trochemical
acquiring
preset
digital twin
whar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64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84901B (zh
Inventor
郭荣生
杨少伟
唐振华
梁新升
李之浩
张泽宇
刘海斌
李永胜
曾宇飞
蓝涛
何海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angfa Petroleum Chemical Harbou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angfa Petroleum Chemical Harbou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angfa Petroleum Chemical Harbou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angfa Petroleum Chemical Harbou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64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4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84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4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84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4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5Organisation of the matching processes, e.g.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comparisons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Coarse-fine approaches, e.g. multi-scale approaches; using context analysis; Selection of dictionaries
    • G06V10/757Matching configurations of points or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61Proximity, similarity or dissimilarity mea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数据;步骤2:基于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步骤3: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步骤4: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查看指令对应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输出显示。本发明的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码头管理人员在进行码头管理时,可以直接从数字孪生模型中调取想要查看的三维图像,无需前往现场了解现场情况,节省了人力成本,另外,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模型了解码头的整体情况,提升了管理的全面性。

Description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孪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化工码头需要进行一些码头管理,例如:船舶作业管理、设备异常监测管理和人员调度管理等,码头管理大多由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执行,人力成本较大,另外,也可能存在管理不全面等情况发生。
因此,亟需一种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码头管理人员在进行码头管理时,可以直接从数字孪生模型中调取想要查看的三维图像,无需前往现场了解现场情况,节省了人力成本,另外,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模型了解码头的整体情况,提升了管理的全面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的现场数据;
步骤2:基于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
步骤3: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
步骤4: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查看指令对应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输出显示。
优选的,步骤1: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数据,包括:
通过设置在石油化工码头内的船舶停泊区旁的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多个船舶的作业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预设的潮汐预报平台上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潮汐水位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通过石油化工码头内的多个工作人员佩戴的作业记录仪获取工作人员的作业位置和作业图像,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通过设置在石油化工码头内的多个管道设备内的多个传感器获取管道设备的管道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码头闸口管理平台上获取车辆进出记录和人员进出记录,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物资分布库中获取最新的码头物资分布,并作为现场数据。
优选的,步骤2:基于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包括:
分别获取现场内产生现场数据的第一位置以及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三维模型;
将现场数据映射至三维模型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旁;
当全部映射完毕后,将三维模型作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完成构建。
优选的,步骤3: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包括:
输出显示数字孪生模型;
获取用户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的查看操作;
基于查看操作,生成查看指令;
和/或,
获取用户创建的在线会议室;
将数字孪生模型共享至在线会议室内;
获取在线会议室内产生的多个第一对话记录;
基于第一对话记录,确定查看指令。
优选的,基于第一对话记录,确定查看指令,包括:
将第一对话记录按照记录产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获得对话记录序列;
从对话记录序列的起点向终点依次遍历第一对话记录;
每次遍历时,对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进行语义提取,获得第一语义;
获取预设的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
将第一语义与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中的第二语义进行匹配;
若匹配符合,停止遍历,同时,获取对话记录序列中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的后一个第一对话记录的与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一记录产生时间差;
若第一记录产生时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继续进行遍历;
否则,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反向语义库;
对对话记录序列中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后且与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小于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的第一对话记录进行语义提取,获得第三语义;
将第三语义与反向语义库中的第四语义进行匹配;
若均未匹配符合,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继续进行遍历;
若存在匹配符合,将匹配符合的第三语义对应的第一对话记录作为第二对话记录;
将第二对话记录中与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中最大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对应的第二对话记录作为第三对话记录;
获取与第三对话记录的第三语义匹配符合的第四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将对话记录序列中第三对话记录的后一个第一对话记录作为新的遍历起点,继续进行遍历。
优选的,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还包括: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对石油化工码头进行突发事件监测;
当监测到突发事件时,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优选的,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对石油化工码头进行突发事件监测,包括:
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
依次遍历预测突发事件库中的多个第一预测突发事件;
每次遍历时,从遍历到的第一预测突发事件中提取事发区域和突发类型;
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对应于事发区域的目标区域;
基于突发类型对应的预设的第一特征提取模板和预设的突发事件判定库;
基于第一特征提取模板,对目标区域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一特征值;
基于第一特征值,构建目标区域的第一区域描述向量;
计算第一区域描述向量与突发事件判定库中的第二区域描述向量的相似度;
若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从突发事件判定库提取对应第二区域描述向量对应的突发事件。
优选的,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包括:
获取预设的其他石油化工码头集,其它石油化工码头集包括:多个其他石油化工码头;
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第一码头信息;
依次遍历其他石油化工码头;
每次遍历时,获取遍历到的其他石油化工码头的第二码头信息;
将第二码头信息与第一码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情况;
基于预设的第二特征提取模板,对匹配情况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二特征值;
基于第二特征值,构建匹配情况的情况描述向量;
获取预设的价值评价库;
基于情况描述向量和价值评价库,确定价值度;
若价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价值度阈值,从预设的大数据平台上获取对应其他石油化工码头最近预设的第一时间内产生的多个第一历史突发事件;
获取石油化工码头最近预设的第二时间内产生的多个第二历史突发事件;
将第一历史突发事件和第二历史突发事件合并作为第二预测突发事件;
基于第二预测突发事件,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
优选的,当监测到突发事件时,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包括:
获取突发事件的事件类型对应的预设的复杂度;
若复杂度小于等于预设的复杂度阈值,查询预设的指挥策略库,确定突发事件对应的第一指挥策略;
基于第一指挥策略,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否则,从数字孪生模型中动态提取突发事件的事件后续信息;
获取事件类型对应的预设的专家人员的第一位置;
通过石油化工码头内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获取专家人员的第二图像;
基于第二图像,确定专家人员的眼部的第二位置和眼部朝向;
查询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显示设备分布图,确定第一位置周边预设的范围内的多个显示设备;
依次遍历显示设备;
每次遍历时,获取遍历到的显示设备的第三位置和显示朝向,同时,从人员图像上提取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的连线的途经区域的区域图像;
基于预设的第三特征提取模板,对第二位置、眼部朝向、第三位置、显示朝向和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三特征值;
基于第三特征值,构建遍历到的显示设备与专家人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关系描述向量;
获取预设的适宜评价库;
基于关系描述向量和适宜评价库,确定适宜值;
遍历结束后,控制最大适宜值对应的显示设备显示事件后续信息;
获取专家人员回复的第二指挥策略;
基于第二指挥策略,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的现场数据;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
显示模块,用于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查看指令对应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输出显示。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字孪生模型的可视化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字孪生模型的可视化界面的又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字孪生模型的可视化界面的再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字孪生模型的可视化界面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的现场数据;
步骤2:基于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
步骤3: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
步骤4: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查看指令对应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输出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现场数据可以为,例如:石油化工码头的船舶作业视频、设备信息、人员位置和人员在执行的作业任务等。基于现场信息,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例如:将船舶作业视频映射、设备信息和人员位置至石油化工码头的三维模型中的对应位置,实现数字孪生。查看指令可以为,例如:查看位于船舶上的作业人员等。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查看指令对应的三维图像,例如:船舶上的作业人员的分布图。输出显示,供用户查看。码头管理人员在进行码头管理时,可以直接从数字孪生模型中调取想要查看的三维图像,无需前往现场了解现场情况,节省了人力成本,另外,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模型了解码头的整体情况,提升了管理的全面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步骤1: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数据,包括:
通过设置在石油化工码头内的船舶停泊区旁的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多个船舶的作业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预设的潮汐预报平台上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潮汐水位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通过石油化工码头内的多个工作人员佩戴的作业记录仪获取工作人员的作业位置和作业图像,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通过设置在石油化工码头内的多个管道设备内的多个传感器获取管道设备的管道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码头闸口管理平台上获取车辆进出记录和人员进出记录,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物资分布库中获取最新的码头物资分布,并作为现场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码头的现场数据的获取有六种:第一种,在船舶停泊区旁设置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拍摄船舶的作业信息,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摄像头,作业信息可以为,如图2所示,例如:船舶正在进行装卸货的图像;第二种,引入预设的潮汐预报平台,获取码头的潮汐水位信息,如图3所示。第三种,工作人员佩戴作业记录仪,一般佩戴在头上,作业记录仪上有定位装置和摄像头,可获取作业位置和作业头像。第四种,在管道设备内设置传感器,传感器可以为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等,实现管道信息获取。第五种,引入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码头闸口管理平台,获取车辆进出记录和人员进出记录,如图4所示。第六种,引入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物资分布库,物资分布库中存储有物资分布统计人员上传的物资分布,从物资分布库中获取最新的码头物资分布,如图5所示。提升了现场数据获取的全面性,更提升了后续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精准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步骤2:基于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包括:
分别获取现场内产生现场数据的第一位置以及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三维模型;
将现场数据映射至三维模型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旁;
当全部映射完毕后,将三维模型作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完成构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现场数据的第一位置可以为,例如:现场数据为石油化工码头的船舶作业视频,第一位置为船舶停泊区。引入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可以提前对石油化工码头进行测绘,基于测绘数据构建。将现场数据映射至三维模型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旁即可完成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步骤3: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包括:
输出显示数字孪生模型;
获取用户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的查看操作;
基于查看操作,生成查看指令;
和/或,
获取用户创建的在线会议室;
将数字孪生模型共享至在线会议室内;
获取在线会议室内产生的多个第一对话记录;
基于第一对话记录,确定查看指令。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用户输入查看指令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输出显示数字孪生模型,使得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查看到,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直接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查看操作,例如:拖拽和放大等,基于查看操作,生成查看指令;第二种,当多人需要共同查看数字孪生模型时,根据用户创建的在线会议室内产生的多个第一对话记录,确定查看指令,例如:用户说出“放大2倍”,则对数字孪生模型的显示界面作放大2倍处理。提升了查看指令获取的全面性,特别适用于多人查看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基于第一对话记录,确定查看指令,包括:
将第一对话记录按照记录产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获得对话记录序列;
从对话记录序列的起点向终点依次遍历第一对话记录;
每次遍历时,对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进行语义提取,获得第一语义;
获取预设的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
将第一语义与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中的第二语义进行匹配;
若匹配符合,停止遍历,同时,获取对话记录序列中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的后一个第一对话记录的与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一记录产生时间差;
若第一记录产生时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继续进行遍历;
否则,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反向语义库;
对对话记录序列中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后且与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小于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的第一对话记录进行语义提取,获得第三语义;
将第三语义与反向语义库中的第四语义进行匹配;
若均未匹配符合,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继续进行遍历;
若存在匹配符合,将匹配符合的第三语义对应的第一对话记录作为第二对话记录;
将第二对话记录中与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中最大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对应的第二对话记录作为第三对话记录;
获取与第三对话记录的第三语义匹配符合的第四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将对话记录序列中第三对话记录的后一个第一对话记录作为新的遍历起点,继续进行遍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一般的,当多人对话时,发言人会在对话过程中说出操作指令,但是,在说出后,可能会自行调整或其他发言人不太赞成,例如:“界面放大3倍吧”、“放大4倍更清晰吧”和“那就放大4倍吧”,若当识别到“界面放大3倍吧”时,直接对数字孪生模型的输出显示界面作放大3倍处理,处理结果不合需求,若一一识别“界面放大3倍吧”、“放大4倍更清晰吧”和“那就放大4倍吧”,则对输出显示界面作3次处理,增加处理资源,用户体验也较差。因此,亟需进行解决。
引入预设的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中存储有表示想要对数字孪生模型的输出显示界面进行操作的语义,例如:“界面放大3倍”、“切换到船舶停泊区”和“显示在线工作人员数目”等。对第一对话记录进行语义提取,获得第一语义,可基于语义提取技术实现。将第一语义与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中的第二语义进行匹配,若匹配符合,说明需要进行操作指令确定,采用触发制,无需对每一对话记录进行分析,减少了操作指令确定的资源,提升操作指令确定效率。
一般的,当发言人说出操作指令自身不作更正且其他发言人均赞同时,大家还会在等待操作后的新界面显示出来,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人发言。因此,引入预设的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可以为,例如:8秒,当第一记录产生时间差大于等于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时,说明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有效,可作为操作指令确定,引入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确定,查看指令可以为,例如:第二语义为“界面放大3倍”,查看指令为将界面放大3倍。
另外,当第一记录产生时间差小于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时,说明之后发言人更正或其他发言人持不同意见,需要更细致地进行操作指令确定。引入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反向语义库,反向语义库中存储有与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的语义相反的相反语义,例如:第二语义为“界面放大3倍”,则相反语义有“界面放大4倍比较好”和“界面还是不放大吧”等。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后且与遍历到的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小于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的第一对话记录进行语义提取,获得第三语义。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小于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设置是为了剔除时间差相差太久的对话记录,时间差相差太久,说明发言人在进行新的话题对话,与当前话题无关,提升精准性。
将第三语义与反向语义库中的第四语义进行匹配,若均未匹配符合,说明发言人自身不作更正且其他发言人均赞同,获取匹配符合的第二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获取。若存在匹配符合,筛选出发言人自身更正或其他发言人持不同意见的第二对话记录。一般的,当发言人更正或其他发言人持不同意见时,这段时间内的最后发言内容可作为操作指令确定的依据,例如:第二对话记录分别为“界面放大4倍比较好吧”和“码头还是放大2倍吧,就够了”等,之后未有人发言,则无人有异议,基于“码头还是放大2倍吧,就够了”进行指令确定即可。因此,确定最大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对应的第三对话记录,获取与第三对话记录的第三语义匹配符合的第四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例如:第四语义为“界面放大5倍”,查看指令为对界面作放大5倍处理。本申请根据对话情境,设置不同的指令确定规则,当发言人说出指令后更正或其他发言人持不同意见时,可以根据语义精准确定需求的查看操作,提升了指令获取的精准性,同时,也更具人性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还包括: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对石油化工码头进行突发事件监测;
当监测到突发事件时,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码头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例如:装卸安全事故等。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对石油化工码头进行突发事件监测,例如:监测工作人员的位置是否处于危险区域。当监测到突发事件时,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例如:调度医护人员前往现场等。提升了码头突发事件监测的全面性以及应急处理的及时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对石油化工码头进行突发事件监测,包括:
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
依次遍历预测突发事件库中的多个第一预测突发事件;
每次遍历时,从遍历到的第一预测突发事件中提取事发区域和突发类型;
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对应于事发区域的目标区域;
基于突发类型对应的预设的第一特征提取模板和预设的突发事件判定库;
基于第一特征提取模板,对目标区域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一特征值;
基于第一特征值,构建目标区域的第一区域描述向量;
计算第一区域描述向量与突发事件判定库中的第二区域描述向量的相似度;
若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从突发事件判定库提取对应第二区域描述向量对应的突发事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预测突发事件库中存储有石油化工码头可能会发生多个突发事件。遍历预测突发事件库中的多个第一预测突发事件,每次遍历时,从遍历到的第一预测突发事件中提取事发区域和突发类型,事发区域可以为,例如:船舶停泊区,突发类型可以为,例如:船舶装卸安全事故。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对应于事发区域的目标区域,目标区域可以为,例如:数字孪生模型中的船舶停泊区。引入突发类型对应的预设的第一特征提取模板和预设的突发事件判定库。基于第一特征提取模板,对目标区域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一特征值,第一特征值可以为,例如:吊机正在吊装的货物的位置、吊机附近的工作人员的位置以及吊装的货物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等。基于第一特征值,构建目标区域的第一区域描述向量,基于数据信息构建向量属于现有技术范畴,不作赘述。突发事件判定库存储有大量表示有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二区域描述向量,例如:由吊装的货物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较小的特征值构建成的向量,说明工作人员离吊装货物很近,存在高空坠物风险。计算第一区域描述向量与突发事件判定库中的第二区域描述向量的相似度,向量相似度计算也属于现有技术范畴,不作赘述。引入预设的相似度阈值,相似度阈值可以为,例如:95。若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说明存在风险,产生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判定库中还存储有不同第二区域描述向量对应的突发事件,例如:高空坠物风险事件,从突发事件判定库提取对应第二区域描述向量对应的突发事件。提升了码头突发事件监测全面性、及时性和精准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包括:
获取预设的其他石油化工码头集,其它石油化工码头集包括:多个其他石油化工码头;
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第一码头信息;
依次遍历其他石油化工码头;
每次遍历时,获取遍历到的其他石油化工码头的第二码头信息;
将第二码头信息与第一码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情况;
基于预设的第二特征提取模板,对匹配情况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二特征值;
基于第二特征值,构建匹配情况的情况描述向量;
获取预设的价值评价库;
基于情况描述向量和价值评价库,确定价值度;
若价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价值度阈值,从预设的大数据平台上获取对应其他石油化工码头最近预设的第一时间内产生的多个第一历史突发事件;
获取石油化工码头最近预设的第二时间内产生的多个第二历史突发事件;
将第一历史突发事件和第二历史突发事件合并作为第二预测突发事件;
基于第二预测突发事件,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收集石油化工码头可能会发生多个突发事件时,可以借鉴其他石油化工码头历史上产生的突发事件。但是,由于石油化工码头与其他石油化工码头之间存在差异性,例如:码头之间的规模、设备类型和人员组成等不同,突发事件的借鉴需要进行选择性借鉴。因此,引入预设的其他石油化工码头集,其他石油化工码头集有全部其他石油化工码头,对石油化工码头的第一码头信息与其他石油化工码头的第二码头信息的匹配情况进行价值打分,获得价值度。若价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价值度阈值,说明对应其他石油化工码头历史上产生的突发事件可以借鉴,从预设的大数据平台上进行获取。提升了借鉴的可实现性,也提升了适用性。另外,也可以获取石油化工码头自身产生的多个第二历史突发事件。将第一历史突发事件和第二历史突发事件合并作为第二预测突发事件,基于第二预测突发事件,进行数据库构建。另外,第一码头信息可以为,例如:码头规模、码头内的多个设备的设备类型和人员组成等,第二码头信息与之同理。引入预设的第二特征提取模板,对匹配情况进行特征提取出的第二特征值可以为,例如:码头规模之间的匹配度和人员组成之间的匹配度等。基于第二特征值,构建匹配情况的情况描述向量,基于数据信息构建向量属于现有技术范畴,不作赘述,预设的价值评价库中存储有不同情况描述向量对应的价值度,一般的,码头规模之间的匹配度越大以及人员组成之间的匹配度越大等,说明两者码头之间存在相通性,对应其他石油化工码头历史上产生的突发事件越可以借鉴,则价值度越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当监测到突发事件时,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包括:
获取突发事件的事件类型对应的预设的复杂度;
若复杂度小于等于预设的复杂度阈值,查询预设的指挥策略库,确定突发事件对应的第一指挥策略;
基于第一指挥策略,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否则,从数字孪生模型中动态提取突发事件的事件后续信息;
获取事件类型对应的预设的专家人员的第一位置;
通过石油化工码头内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获取专家人员的第二图像;
基于第二图像,确定专家人员的眼部的第二位置和眼部朝向;
查询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显示设备分布图,确定第一位置周边预设的范围内的多个显示设备;
依次遍历显示设备;
每次遍历时,获取遍历到的显示设备的第三位置和显示朝向,同时,从人员图像上提取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的连线的途经区域的区域图像;
基于预设的第三特征提取模板,对第二位置、眼部朝向、第三位置、显示朝向和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三特征值;
基于第三特征值,构建遍历到的显示设备与专家人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关系描述向量;
获取预设的适宜评价库;
基于关系描述向量和适宜评价库,确定适宜值;
遍历结束后,控制最大适宜值对应的显示设备显示事件后续信息;
获取专家人员回复的第二指挥策略;
基于第二指挥策略,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进行应急指挥时,引入突发事件的事件类型对应的预设的复杂度,复杂度表示突发事件处理起来的难度,复杂度越大,难度越大。当复杂度小于等于预设的复杂度阈值时,说明处理难度较小,引入预设的指挥策略库,指挥策略库中存储有不同突发事件对应的指挥策略,查询指挥策略库,确定突发事件对应的第一指挥策略,系统自行基于第一指挥策略,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例如:突发事件为装卸安全事故,第一指挥策略为调度公司内部的医护人员立即前往现场,并立即通知120。无需每一突发事件均与专家人员对接,减少了专家人员的负担。当复杂度大于复杂度阈值时,与专家人员进行对接,但是,需要将现场信息详细告之专家人员,因此,从数字孪生模型中动态提取突发事件的事件后续信息,例如:突发事件为装卸安全事故,事件后续信息为医护人员距离事故现场的实时距离等。引入事件类型对应的预设的专家人员,专家人员专业处理该事件类型的突发事件。获取专家人员的第一位置,可通过专家人员佩戴的手机或作业记录仪获取。通过石油化工码头内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获取专家人员的第二图像,则通过拍摄范围包含第二位置的摄像头获取。基于第二图像,确定专家人员的眼部的第二位置和眼部朝向,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引入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显示设备分布图,显示设备分布图中设置有石油化工码头内大量显示设备的位置和显示朝向,显示设备可以为显示屏等。遍历显示设备,每次遍历时,获取遍历到的显示设备的第三位置和显示朝向,同时,从人员图像上提取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的连线的途经区域的区域图像。引入预设的第三特征提取模板,对第二位置、眼部朝向、第三位置、显示朝向和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三特征值,第三特征值可以为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眼部朝向与显示朝向之间的方向夹角和区域图像中视线遮挡物的数目和遮挡程度等。基于第三特征值,构建遍历到的显示设备与专家人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关系描述向量,基于数据信息构建向量属于现有技术范畴,不作赘述。引入预设的适宜评价库,适宜评价库中存储有不同关系描述向量对应的适宜值,一般的,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越小,眼部朝向与显示朝向之间的方向夹角越趋于180度(当人员完全正对显示屏时,眼部朝向与显示屏的显示朝向的方向夹角为180度),区域图像中视线遮挡物的数目越少,遮挡程度越低,说明对应显示设备供专家人员查看的查看角度越佳,构建的关系描述向量对应的适宜度越大。因此,遍历结束后,控制最大适宜值对应的显示设备显示事件后续信息。保证了专家人员以最佳角度查看到事件后续信息,合理制定第二指挥策略,间接提升了突发事件应对处理的处理效果,也提升了石油化工码头内大量显示设备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的现场数据;
构建模块2,用于基于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3,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
显示模块4,用于从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查看指令对应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输出显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的现场数据;
步骤2:基于所述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
步骤3: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
步骤4: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所述查看指令对应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输出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数据,包括:
通过设置在石油化工码头内的船舶停泊区旁的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多个船舶的作业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预设的潮汐预报平台上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潮汐水位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通过石油化工码头内的多个工作人员佩戴的作业记录仪获取所述工作人员的作业位置和作业图像,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通过设置在石油化工码头内的多个管道设备内的多个传感器获取所述管道设备的管道信息,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码头闸口管理平台上获取车辆进出记录和人员进出记录,并作为现场数据;
和/或,
从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物资分布库中获取最新的码头物资分布,并作为现场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基于所述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现场内产生所述现场数据的第一位置以及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现场数据映射至所述三维模型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旁;
当全部映射完毕后,将所述三维模型作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完成构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包括:
输出显示所述数字孪生模型;
获取用户对所述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的查看操作;
基于所述查看操作,生成查看指令;
和/或,
获取用户创建的在线会议室;
将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共享至所述在线会议室内;
获取所述在线会议室内产生的多个第一对话记录;
基于所述第一对话记录,确定查看指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所述对话记录,确定查看指令,包括:
将所述第一对话记录按照记录产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获得对话记录序列;
从所述对话记录序列的起点向终点依次遍历所述第一对话记录;
每次遍历时,对遍历到的所述第一对话记录进行语义提取,获得第一语义;
获取预设的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
将所述第一语义与所述查看指令触发语义库中的第二语义进行匹配;
若匹配符合,停止遍历,同时,获取所述对话记录序列中遍历到的所述第一对话记录的后一个所述第一对话记录的与遍历到的所述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一记录产生时间差;
若所述第一记录产生时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获取匹配符合的所述第二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继续进行遍历;
否则,获取匹配符合的所述第二语义对应的反向语义库;
对所述对话记录序列中遍历到的所述第一对话记录之后且与遍历到的所述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小于所述记录产生时间差阈值的所述第一对话记录进行语义提取,获得第三语义;
将所述第三语义与所述反向语义库中的第四语义进行匹配;
若均未匹配符合,获取匹配符合的所述第二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继续进行遍历;
若存在匹配符合,将匹配符合的所述第三语义对应的所述第一对话记录作为第二对话记录;
将所述第二对话记录中与遍历到的所述第一对话记录之间的所述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中最大所述第二记录产生时间差对应的所述第二对话记录作为第三对话记录;
获取与第三对话记录的所述第三语义匹配符合的所述第四语义对应的预设的查看指令,完成一次获取,同时,将所述对话记录序列中第三对话记录的后一个所述第一对话记录作为新的遍历起点,继续进行遍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对石油化工码头进行突发事件监测;
当监测到突发事件时,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对石油化工码头进行突发事件监测,包括:
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
依次遍历所述预测突发事件库中的多个第一预测突发事件;
每次遍历时,从遍历到的所述第一预测突发事件中提取事发区域和突发类型;
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对应于所述事发区域的目标区域;
基于所述突发类型对应的预设的第一特征提取模板和预设的突发事件判定库;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提取模板,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一特征值;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值,构建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区域描述向量;
计算所述第一区域描述向量与突发事件判定库中的第二区域描述向量的相似度;
若所述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从所述突发事件判定库提取对应所述第二区域描述向量对应的突发事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包括:
获取预设的其他石油化工码头集,所述其它石油化工码头集包括:多个其他石油化工码头;
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第一码头信息;
依次遍历所述其他石油化工码头;
每次遍历时,获取遍历到的所述其他石油化工码头的第二码头信息;
将所述第二码头信息与所述第一码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情况;
基于预设的第二特征提取模板,对所述匹配情况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二特征值;
基于所述第二特征值,构建所述匹配情况的情况描述向量;
获取预设的价值评价库;
基于所述情况描述向量和所述价值评价库,确定价值度;
若所述价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价值度阈值,从预设的大数据平台上获取对应所述其他石油化工码头最近预设的第一时间内产生的多个第一历史突发事件;
获取石油化工码头最近预设的第二时间内产生的多个第二历史突发事件;
将所述第一历史突发事件和所述第二历史突发事件合并作为第二预测突发事件;
基于所述第二预测突发事件,构建对应于石油化工码头的预测突发事件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监测到突发事件时,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类型对应的预设的复杂度;
若所述复杂度小于等于预设的复杂度阈值,查询预设的指挥策略库,确定所述突发事件对应的第一指挥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指挥策略,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否则,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动态提取所述突发事件的事件后续信息;
获取所述事件类型对应的预设的专家人员的第一位置;
通过所述石油化工码头内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图像采集设备获取所述专家人员的第二图像;
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专家人员的眼部的第二位置和眼部朝向;
查询石油化工码头对应的预设的显示设备分布图,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周边预设的范围内的多个显示设备;
依次遍历所述显示设备;
每次遍历时,获取遍历到的所述显示设备的第三位置和显示朝向,同时,从所述人员图像上提取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的连线的途经区域的区域图像;
基于预设的第三特征提取模板,对所述第二位置、眼部朝向、第三位置、显示朝向和所述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多个第三特征值;
基于所述第三特征值,构建遍历到的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专家人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关系描述向量;
获取预设的适宜评价库;
基于所述关系描述向量和所述适宜评价库,确定适宜值;
遍历结束后,控制最大所述适宜值对应的所述显示设备显示所述事件后续信息;
获取所述专家人员回复的第二指挥策略;
基于所述第二指挥策略,进行相应的应急指挥处理。
10.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石油化工码头的现场的现场数据;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现场数据,构建石油化工码头的数字孪生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查看指令;
显示模块,用于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确定所述查看指令对应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输出显示。
CN202310106495.5A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384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6495.5A CN116384901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6495.5A CN116384901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4901A true CN116384901A (zh) 2023-07-04
CN116384901B CN116384901B (zh) 2024-01-05

Family

ID=86972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6495.5A Active CN116384901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8490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94613A (zh) * 2023-09-11 2023-10-17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机场的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975990A (zh) * 2023-09-25 2023-10-31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化工码头三维模型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151435A (zh) * 2023-10-31 2023-12-01 北京数易科技有限公司 突发事件管理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75539A (zh) * 2023-12-15 2024-02-20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3dgis的项目施工管理方法、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7485B1 (ko) * 2019-12-06 2020-12-31 (주)세이프텍리서치 디지털 트윈을 이용한 음성 명령 선박 조종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선박 조종 방법
CN113947346A (zh) * 2021-09-02 2022-01-1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系统
CN115282525A (zh) * 2022-08-01 2022-11-04 上海维智卓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火情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5514729A (zh) * 2022-08-31 2022-12-23 同炎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及系统
CN115599276A (zh) * 2022-12-13 2023-01-13 深圳鹏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n) 基于人工智能ai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7485B1 (ko) * 2019-12-06 2020-12-31 (주)세이프텍리서치 디지털 트윈을 이용한 음성 명령 선박 조종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선박 조종 방법
CN113947346A (zh) * 2021-09-02 2022-01-1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系统
CN115282525A (zh) * 2022-08-01 2022-11-04 上海维智卓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火情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5514729A (zh) * 2022-08-31 2022-12-23 同炎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及系统
CN115599276A (zh) * 2022-12-13 2023-01-13 深圳鹏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n) 基于人工智能ai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广州港集团: "打造智慧港口生态圈—全景码头数字孪生管理平台", pages 1 - 5,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www.xdgkwl.com/gy/info_24.aspx?itemid=8250> *
数字孪生木棉树: "数字孪生—港口码头3D可视化运维管控系统", pages 1 - 16,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532309809147202&wfr=spider&for=pc>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94613A (zh) * 2023-09-11 2023-10-17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机场的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894613B (zh) * 2023-09-11 2023-11-28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机场的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975990A (zh) * 2023-09-25 2023-10-31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化工码头三维模型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975990B (zh) * 2023-09-25 2024-01-09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化工码头三维模型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151435A (zh) * 2023-10-31 2023-12-01 北京数易科技有限公司 突发事件管理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51435B (zh) * 2023-10-31 2024-02-02 北京数易科技有限公司 突发事件管理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75539A (zh) * 2023-12-15 2024-02-20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3dgis的项目施工管理方法、系统
CN117575539B (zh) * 2023-12-15 2024-04-16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3dgis的项目施工管理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4901B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84901B (zh)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数字孪生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725310B (zh) 一种基于yolo算法以及岸基雷达系统的船舶定位监管系统
CN110456723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加油站卸油区安全管控系统
CN111275923B (zh) 施工现场的人机碰撞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6341661B (zh) 巡逻机器人
EP2899658B1 (en) Controller and method controlling vital data indicating a state of a plant worker
US119081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ndwidth re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visual events
CN110889339A (zh) 基于头肩检测的危险区域分级预警方法与系统
CN111080878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方法及其装置
CN115294803A (zh) 一种海上船舶的事故监管处理系统
CN111240229A (zh) 一种基于智能船舶靠离泊仿真测试的故障信息处理系统
CN11674061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0778A (zh) 基于YOLOv5和Pose-estimation的工地工人手机使用检测方法
CN111753597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喷溅预警系统
CN116080847B (zh) 一种船舶安全管理的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Mansoor et al.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afety improvement in mobile cranes
CN116152945A (zh) 一种基于ar技术的矿下巡检系统及方法
CN114490825A (zh) 一种核反应堆设备安全分析模型
CN113422907B (zh) 一种塔机司机离线监管方法、系统及可读介质
CN114663964A (zh) 船舶远程驾驶行为状态监测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12610B (zh) 一种水上目标监管系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0064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办公场所人员行为轻量级目标检测方法
CN112836984A (zh) 一种海上施工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80761A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
CN112560347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