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84841A -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84841A
CN116384841A CN202310630158.6A CN202310630158A CN116384841A CN 116384841 A CN116384841 A CN 116384841A CN 202310630158 A CN202310630158 A CN 202310630158A CN 116384841 A CN116384841 A CN 116384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erprise
index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dexes
index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01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84841B (zh
Inventor
郑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mar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mar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mar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mar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01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4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84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4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84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4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包括:根据所述企业经营范围介绍将所述转型成功企业聚类;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获取每一企业历年的经营指标、支出指标、流程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将相关度系数大于第一阈值或相关度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指标确定为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中的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获取待诊断评价企业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每一指标对,并计算每一指标对的第一相关度系数;确定第一相关度系数与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相应指标对的相关度系数偏离大于第三阈值时,将该指标对确定为问题指标。本发明采用计算机程序实现,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准确性及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和创新,改变企业的业务模式、运营方式、组织结构、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常通过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如使用传感器等硬件获取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使用软件信息技术将生产数据、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方便经营者能够直观地看到企业的全流程数据,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数字化转型旨在使企业更加敏捷、高效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并提高企业的业务价值和竞争力。这种转型可能涉及到各种数字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化制造等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进行评估的手段,现有技术中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通常是通过专家打分确定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等确定指标得分等,如“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研究”中公开了结合数字转型的关键领域,选取中小制造企业战略与组织、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效能与效益4个维度,设立14个二级指标(类)和36个三级指标(域)对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进行探究,并基于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权重赋值,通过企业应用诊断当前成熟度等级,找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类似方案有如下技术问题:1、方案整体复杂、耗时,无法进行快速评估;2、指标评分受主观影响大;3、过程不可量化,无法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实现评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计算机执行,包括如下步骤:从数字化转型成功库中获取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从所述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中获取企业经营范围介绍;根据所述企业经营范围介绍将所述转型成功企业聚类;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获取每一企业历年的经营指标、支出指标、流程指标;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经营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流程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将相关度系数大于第一阈值或相关度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指标确定为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中的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所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每一对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为该类转型成功企业中该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的平均值;获取待诊断评价企业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每一指标对,并计算每一指标对的第一相关度系数;确定第一相关度系数与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相应指标对的相关度系数偏离大于第三阈值时,将该指标对确定为问题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经营指标至少包括:销售额,所述支出指标至少包括:软件支出、硬件支出、维护支出;所述流程指标至少包括: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外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
进一步地,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阈值为0.8,所述第二阈值为-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阈值为10%。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平台包括如下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数字化转型成功库中获取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中获取企业经营范围介绍;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经营范围介绍将所述转型成功企业聚类;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获取每一企业历年的经营指标、支出指标、流程指标;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经营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流程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相关度系数大于第一阈值或相关度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指标确定为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中的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所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每一对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为该类转型成功企业中该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的平均值;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待诊断评价企业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每一指标对,并计算每一指标对的第一相关度系数;第五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相关度系数与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相应指标对的相关度系数偏离大于第三阈值时,将该指标对确定为问题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经营指标至少包括:销售额,所述支出指标至少包括:软件支出、硬件支出、维护支出;所述流程指标至少包括: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外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
进一步地,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阈值为0.8,所述第二阈值为-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阈值为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已成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的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相关度较大的指标确定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待评价企业的评价指标来确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是否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避免了人工的主观影响,使用可量化的指标,便于使用计算机程序实现自动化评价提高了诊断评价的准确性,并且提高诊断评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发明中提及“ 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所涉及的“ 一”、“ 一个”、“ 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
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为了方便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自动化实现,本实例例通过计算机执行,以提高执行效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从数字化转型成功库中获取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
数字化转型成功库是指已有的转型的成功的示范企业组成的数据库,该数据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方式确定,如通过人工筛选或通过企业公开的数据文件确定。数字化转型成功库中包括了相关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如经营范围、经营类目、财务数据等。
从所述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中获取企业经营范围介绍。
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所涉及的项目不同;如工矿企业,通常更侧重信息自动化,通常花更多的支出在硬件建设上,通过更多地使用传感器、机器人等将生产过程进行信息化;而商务类企业更多则是在流程上的优化,通常更多的支出在软件信息上,建立更加范围的商业流程,使用大数据分析获取更精准的目标客户等。为了方便将不同的企业进行分类,本实施方式先从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中获取企业经营范围介绍。
根据所述企业经营范围介绍将所述转型成功企业聚类。
对经营范围介绍进行预处理以准备聚类。这包括去除标点符号、停用词和其他噪声数据。还可以进行词干提取或词形还原,将单词转换为其基本形式。将文本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向量形式,使用如词袋模型(Bag-of-Words)和词向量(Word Embeddings)等。最后使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算法包括层次聚类、K均值聚类和DBSCAN进行聚类,按照经营类型等,将数据库中的所有企业进行聚类。
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获取每一企业历年的支出指标、经营指标、流程指标。
为了进行数字化转型通常会进行新的软硬件项目开发,相关的新项目开发会导致支出变化。支出指标是指反应企业经费支出的指标项目,如进行软件信息化开发,则软件支出会呈现上升趋势,对生产车间进行信息化改造,则硬件支出会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相当的软件更件的维护支出也会随之增加,当然,上述的软件支出、硬件支出、维护支出仅为示例,对于不同的企业,上述支出可能有更加细化的数据,如软件支出还可包括开发人员报酬支出、软件外包支出、数据服务支出等,在进行实际分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企业的账目特点进行自由分类,只要能反映支出信息即可。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的一个最直观的指标为经营指标,经营指标是指与企业经营数据相关的指标,如销售额、利润、销售量、客户人数、在线人数、日活量等,这些指标数据反应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数字化转型成功,则在投入一段时间后,经营相关的指标将呈现上升趋势;如商务类企业,在软件内项目中增加支出,使用数据分析提升客户群的准确性后提高销售额等。
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流程指标是指反应企业的运营流程的指标,如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外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等;在企业内部进行项目、经费等审批通常要经过繁杂的手续,数字化转型后,将相应的流程文件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效率;类似地,在企业与客户的交互过程中,传统企业通常需要复杂的项目流程过程,如果企业转型成功,在投入相应的软硬件后外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应该逐步减少,其与支出呈现负相关性。
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经营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流程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
不同各类的企业支出指标与经营指标以及流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一样,为了能够在成功企业中确定出相关度较高的指标;将支出指标中的每一项都与经营指标中的每一项计算相关度系数,如表1所示,表1中仅列出的几个指标做为示例,当企业信息可提供更多的指标时,可以将全部可用指标均进行相关度的计算;类似地,将支出指标中的每一项都与流程指标中的每一项计算相关度系数,如表2所示。
由于在前述步骤中采集了每个企业的历年数据,因此对于每个指标来说,每一个指标的历史数据都可组成一个时间序列,进而形成一条曲线。因此优先地,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计算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系数。皮尔逊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它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其中1表示完全正相关,-1表示完全负相关,0表示没有线性相关关系。皮尔逊相关系的具体计算过程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详述。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可以确定出两个指标之间的总体趋势是否相同。
如表1所示,软件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度系数为0.9,表示软件支出和销售额的相关度非常高,当软件支出增加时,销售额随之增加;如表2所示,软件支出与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的相关度系数为-0.93,则表明两者之间为负相关,即软件支出增加,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在减少。
表1
Figure SMS_1
表2
Figure SMS_2
将相关度系数大于第一阈值或相关度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指标确定为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
如前文示例所述,关度系数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软件支出增加导致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是负相关,但也属于正向结果,因此,在筛选指标时,本实施例将相关度系数大于第一阈值或相关度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指标确定为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如表1、表2中的数据,如果将第一阈值确定为0.8,将第二阈值确定为-0.8,则该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为{(软件支出,销售额),(软件支出,利润),(软件支出,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软件支出,外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
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中的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所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每一对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为该类转型成功企业中该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的平均值。
对同一聚类中的所有企业都计算出关联指标对集合后,如果有部分指标在全部企业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则说明这些指标最能代表这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因此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中的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例如,企业A的关联指标对集合为{(软件支出,销售额),(软件支出,利润),(软件支出,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软件支出,外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同类型的企业B的关联指标对集合为{(软件支出,销售额),(软件支出,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则将A、B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软件支出,销售额),(软件支出,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并将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每一对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为该类转型成功企业中该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的平均值,根据前述的示例,A企业中(软件支出,销售额)相关度为0.92,B企业中(软件支出,销售额)相关度为0.9,则(软件支出,销售额)的平均相关度为0.91。
获取待诊断评价企业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每一指标对,并计算每一指标对的第一相关度系数。
目标关联指标对集属于用现有数据发现出的关联度较高的指标对,通过该指标对可以诊断企业的支出是否有相应的回报,因此获取待诊断评价企业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每一指标对,并计算每一指标对的第一相关度系数,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第一相关度系数与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该对指标的相关度系数偏离大于第三阈值时,将该对指标确定为问题指标。
通过目标关联指标对集即可确定出同一类企业中与转型成功关联度最高的指标对集合,如果待评价的企业的相同的指标对的关联度也类似,则说明待评价企业的指标对也较健康。例如,指标对(软件支出,销售额)的平均相关度为0.91,如果待评价企业的(软件支出,销售额)相关度为0.9,则说明待评价企业的在软件支出方面的投入的方向是对的,可以继续进一步加大投入,其后续的效果可参考已转型成功的企业,如果待评价企业的(软件支出,销售额)相关度较差,则说明该方向可能有问题,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比正常情况下差,提示企业应该进行整改。
偏离的程度,即第三阈值可根据用户的设定自行选择,例如,将第三阈值设定为10%时,如果第一相关度系数为-0.85,相应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相关度系数为-0.91,则|-0.85-0.91|/|-0.91|=0.066<10%,则该指标正常。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平台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数字化转型成功库中获取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中获取企业经营范围介绍;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经营范围介绍将所述转型成功企业聚类;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获取每一企业历年的经营指标、支出指标、流程指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经营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流程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相关度系数大于第一阈值或相关度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指标确定为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中的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所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每一对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为该类转型成功企业中该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的平均值;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待诊断评价企业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每一指标对,并计算每一指标对的第一相关度系数;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相关度系数与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相应指标对的相关度系数偏离大于第三阈值时,将该指标对确定为问题指标。
同时该系统包括现有技术中能够执行或辅助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全部方法的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手段实现该系统,只要能够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计算机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从数字化转型成功库中获取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
从所述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中获取企业经营范围介绍;
根据所述企业经营范围介绍将所述转型成功企业聚类;
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获取每一企业历年的经营指标、支出指标、流程指标;
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经营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
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流程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
将相关度系数大于第一阈值或相关度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指标确定为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
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中的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所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每一对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为该类转型成功企业中该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的平均值;
获取待诊断评价企业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每一指标对,并计算每一指标对的第一相关度系数;
确定第一相关度系数与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相应指标对的相关度系数偏离大于第三阈值时,将该指标对确定为问题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营指标至少包括:销售额,所述支出指标至少包括:软件支出、硬件支出、维护支出;所述流程指标至少包括: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外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0.8,所述第二阈值为-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阈值为10%。
6.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平台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数字化转型成功库中获取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转型成功企业的信息数据中获取企业经营范围介绍;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经营范围介绍将所述转型成功企业聚类;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获取每一企业历年的经营指标、支出指标、流程指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经营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将所述支出指标中的每一指标与所述流程指标中的每一指标计算相关度系数;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相关度系数大于第一阈值或相关度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指标确定为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一类转型成功企业中的每个企业的关联指标对集合取交集,得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所述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每一对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为该类转型成功企业中该关联指标的相关度系数的平均值;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待诊断评价企业的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的每一指标对,并计算每一指标对的第一相关度系数;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相关度系数与目标关联指标对集中相应指标对的相关度系数偏离大于第三阈值时,将该指标对确定为问题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营指标至少包括:销售额,所述支出指标至少包括:软件支出、硬件支出、维护支出;所述流程指标至少包括:内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外部业务流程平均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0.8,所述第二阈值为-0.8。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阈值为10%。
CN202310630158.6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Active CN116384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0158.6A CN116384841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0158.6A CN116384841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4841A true CN116384841A (zh) 2023-07-04
CN116384841B CN116384841B (zh) 2023-08-15

Family

ID=8697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0158.6A Active CN116384841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848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4665A (zh) * 2023-07-28 2023-11-21 成都智慧企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企业管理平台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9884A1 (ja) * 2012-06-01 2013-1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企業持続性評価装置、企業持続性評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6081275A (ja) * 2014-10-16 2016-05-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優先度算出装置及び優先度算出方法
US20180123909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Wipro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addressing goals of enterprise facility operations management
CN113283729A (zh) * 2021-05-17 2021-08-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数字化能力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3743823A (zh) * 2021-09-16 2021-12-03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88659A (zh) * 2021-11-01 2022-01-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立体紧凑型数字化城市设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298877A (zh) * 2021-12-21 2022-04-0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社会治理的指数评价系统
CN114565226A (zh) * 2022-01-27 2022-05-31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564265A (zh) * 2022-10-18 2023-01-03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评价模型的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方法
CN115796635A (zh) * 2022-10-12 2023-03-14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9884A1 (ja) * 2012-06-01 2013-1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企業持続性評価装置、企業持続性評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6081275A (ja) * 2014-10-16 2016-05-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優先度算出装置及び優先度算出方法
US20180123909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Wipro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addressing goals of enterprise facility operations management
CN113283729A (zh) * 2021-05-17 2021-08-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数字化能力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3743823A (zh) * 2021-09-16 2021-12-03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88659A (zh) * 2021-11-01 2022-01-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立体紧凑型数字化城市设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298877A (zh) * 2021-12-21 2022-04-0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社会治理的指数评价系统
CN114565226A (zh) * 2022-01-27 2022-05-31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796635A (zh) * 2022-10-12 2023-03-14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系统
CN115564265A (zh) * 2022-10-18 2023-01-03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评价模型的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蒙蒙;赵茂松;纪赛赛;: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指标筛选", 物流科技, no. 10, pages 10 - 15 *
李野;鲁淑;袁翔;袁林;: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宏观经济指标预测算法",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no. 01, pages 84 - 88 *
柳洋: "Word软件应用技巧1O则", 信息化建设, no. 1 *
梁永康;杨水利;: "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运筹与管理, no. 09, pages 176 - 180 *
王莉娜;: "数字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企业经济, no. 05, pages 69 - 77 *
皮成功;董理达;侯光明;: "基于DEA的企业创新方法应用绩效评价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 no. 21, pages 122 - 127 *
胡青;: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与绩效", 浙江学刊, no. 02, pages 146 - 154 *
许鑫;: "大数据环境下竞争情报分析的变化与方法创新", 科技情报研究, no. 02, pages 20 - 38 *
郑季良;刘健;: "中西部高耗能企业融资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企业转型升级视角", 科技与经济, no. 04, pages 66 - 7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4665A (zh) * 2023-07-28 2023-11-21 成都智慧企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企业管理平台及方法
CN117094665B (zh) * 2023-07-28 2024-02-09 成都智慧企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企业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4841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y
US8713025B2 (en) Complete context search system
US20040225629A1 (en) Entity centric computer system
US20060184473A1 (en) Entity centric computer system
US20080256069A1 (en) Complete Context(tm) Query System
US20180025104A1 (en) Automatic Modeling Farmer
Li et al. Stock price prediction incorporating market style clustering
CN116384841B (zh) 一种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价方法及服务平台
Bakhach et al. Intelligent dynamic backlash agent: A trad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directional change framework
Chakraborty et al. A review on textual analysi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 automated methods
CN112446629B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供应商选择方法
Casal-Guisande et al. A decision-making methodology based on expert systems applied to machining tools condition monitoring
Ashtari et al. Cost Overrun Risk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 Bayesian network classifier approach
US10803124B2 (en) Technological emergence scoring and analysis platform
Chen et al. Comparable studies of financial bankruptcy prediction using advanced hybrid intelligent classification models to provide early warning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Costa et al. Is the financial report quality important in the default prediction? SME Portuguese construction sector evidence
Xia et al. Predicting chain’s manufacturing SME credit risk in supply chain finance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Rahnamayiezekavat et al. Forensic analysis of the disputes typology of the NSW construction industry using PLS-SEM and prospective trend analysis
Marques et al. Tax Avoidanc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Meta-Analysis
CN116452356A (zh) 一种科技型企业运营隐性负债分析方法及系统
Liu et al. Assessing the credit risk of corporate bonds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 analysis techniques: evidence from new energy enterprises in China
Gutsche Automatic weak signal detection and forecasting
Chen et al. A Full Population Auditing Method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Kang et al.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of 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or Taiwan Credit Unions
L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cale: Evidence from China’s Wooden Furniture Indus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