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7603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7603A
CN116367603A CN202210962194.8A CN202210962194A CN116367603A CN 116367603 A CN116367603 A CN 116367603A CN 202210962194 A CN202210962194 A CN 202210962194A CN 116367603 A CN116367603 A CN 116367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sub
electrode
display device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21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贤慧
朴世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67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7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3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 H01L33/38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the electrode extending partially in or entirely through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第一电极,位于基板上,并且对应于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堤部,位于第一电极上并且包括暴露第一电极的开口;分隔部,位于开口中的第一电极上;发光层,位于第一电极和分隔部上;以及第二电极,位于发光层上,其中,发光层被设置为具有在开口中被分隔部分隔开的结构。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2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1-0184972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光提取效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在视觉上表达电信息信号的显示装置领域发展迅速,人们继续研究如何提高各种显示装置的性能,例如厚度薄、重量轻和功耗低。
在各种显示装置中,与液晶显示装置不同,发光显示装置是自发光显示装置,因此不需要单独的光源。因此,可以将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成重量轻且厚度薄。此外,由于发光显示装置以低电压驱动,因此不仅在功耗方面有利,还在色彩实现、响应速度、视角和对比度(CR)方面有利。因此,有望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波导模式损耗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光提取效率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上文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第一电极,位于基板上,并且对应于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堤部,位于第一电极上并且包括暴露第一电极的开口;分隔部,位于开口中的第一电极上;发光层,位于第一电极和分隔部上;以及第二电极,位于发光层上,其中,发光层被设置为具有在开口中被分隔部分隔开的结构。
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详细内容包括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根据本公开,子像素的发光区域被划分为多个部分以改善由波导模式引起的损耗。
根据本公开,多个子像素的光提取效率增加以提高显示装置的亮度和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以上例示的内容,本说明书中包括更多的各种效果。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子像素的放大平面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A是沿图2的线IVa-IVa’截取的剖视图;
图4B是沿图2的线IVb-IVb’截取的剖视图;
图4C是沿图2的线IVc-IVc’截取的剖视图;
图4D是沿图2的线IVd-IVd’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发光区域的数量的光效率变化的图;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各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变得清楚。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施。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以示例的方式提供,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和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数量等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可以省略对已知相关技术的详细解释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主题。本文中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和“由……组成”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对单数的任何引用可以包括复数,除非另有明确说明。
即使没有明确说明,部件也被解释为包括普通误差范围。
当使用诸如“上”、“上方”、“下”和“紧邻”的术语来描述两个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紧接”或“直接”一起使用,否则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位于该两个部分之间。
当一个元件或层设置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时,又一个层或又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该另一个元件上或插设在它们之间。
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开。因此,以下提及的第一部件可以是本公开的技术概念中的第二部件。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元件。
附图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示出的,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部件的尺寸和厚度。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彼此结合或组合,并且可以在技术上以各种方式关联和操作,并且实施例可以彼此独立地实施或相互关联地实施。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在图1中,为了便于描述,在显示装置100的各种配置中,仅示出了基板110。
参照图1,基板110包括有源区域AA和非有源区域NA。
有源区域AA设置在基板110的中心部处,并且可以在显示装置100的有源区域中显示图像。在有源区域AA中,可以设置显示元件和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各种驱动元件。例如,显示元件可以由下面将描述的包括第一电极141、发光层142和第二电极143的发光二极管140构成。此外,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各种驱动元件,例如晶体管120、电容器或布线,可以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
多个子像素SP可以包括在有源区域AA中。子像素SP是构成屏幕的最小单元,并且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140和驱动电路。多个子像素SP可以被限定为在第一方向上设置的多条栅极线和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设置的多条数据线的交叉点,但不限于此。这里,第一方向可以是图1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图1的垂直方向,但不限于此。
子像素SP的驱动电路是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140的驱动的电路。例如,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电容器。驱动电路可以电连接到信号线,例如与设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的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连接的栅极线和数据线。
非有源区域NA设置在基板110的周边区域中,并且在非有源区域中,可以不显示图像。非有源区域NA被设置为包围有源区域AA,但不限于此。用于驱动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SP的各种部件可以设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例如,可以设置提供用于驱动多个子像素SP的信号的驱动IC、驱动电路、信号线和柔性膜。在这种情况下,驱动IC可以包括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
图2是图1的子像素的放大平面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描述,在显示装置100的各种配置中,仅示出了堤部116和分隔部117。
参照图2,多个子像素SP包括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由堤部116的开口OP暴露的区域。此时,开口OP可以被分隔部117划分为多个区域。尽管在图2中示出了分隔部117沿第一方向延伸,但分隔部117的形状不限于此。由分隔部117划分的区域可以对应于发光区域EA。发光区域EA可以指发光二极管140的第一电极141与发光层142直接接触从而大体上发光的区域。此外,发光区域EA可以指由堤部116和分隔部117包围的区域。这将参照图3至图4D更详细地描述。
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3,显示装置100包括基板110、晶体管120、滤色器130R和发光二极管140。
同时,根据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的发射方向,显示装置100可以配置为顶部发光型或底部发光型。
根据顶部发光型,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发射到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基板上方。在顶部发光型的情况下,可以在阳极下方形成反射层,以使得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能够在基板上方传播,即朝向阴极传播。
根据底部发光型,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发射到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基板下方。在底部发光型的情况下,阳极可以仅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阴极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以使得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能够在基板下方传播。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通过假设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是底部发光型显示装置来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基板110是支撑并保护显示装置100的各种部件的基板。基板110可以由具有柔性的玻璃材料或塑料材料形成。例如,当基板110由塑料材料形成时,基板可以由聚酰亚胺(PI)形成,但不限于此。
缓冲层111设置在基板110上。缓冲层111可以减少水分或杂质渗透通过基板110。此外,缓冲层111可以保护晶体管120免受诸如碱离子的杂质从基板110泄漏的影响。此外,缓冲层111可以增强形成在缓冲层上方的层与基板110之间的粘附性。缓冲层111可以形成为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单层,或者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多层,但不限于此。基于基板110的类型和材料或者晶体管120的结构和类型,可以省略缓冲层111。
晶体管120设置在缓冲层111上。晶体管120可以用作驱动发光二极管140的驱动元件。晶体管120包括有源层121、栅极122、源极123和漏极124。图2所示的晶体管120是驱动晶体管并且是栅极122设置在有源层121上的顶栅型薄膜晶体管。然而,不限于此,晶体管120可以实现为底栅型晶体管。
在图2中,仅示出了显示装置100中包括的各种晶体管中的驱动晶体管120,但也可以设置其他晶体管,例如开关晶体管。
有源层121设置在缓冲层111上。有源层121是当晶体管120被驱动时形成沟道的区域。有源层121可以由氧化物半导体、非晶硅(a-Si)、多晶硅(poly-Si)、有机半导体等形成。
栅极绝缘层112设置在有源层121上。栅极绝缘层112是用于使栅极122与有源层121电绝缘的层并且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如图3所示,栅极绝缘层112可以形成在基板110的整个表面上,但不限于此。即,栅极绝缘层112可以在有源层121上被图案化以具有与栅极122相同的宽度。栅极绝缘层112可以形成为作为无机材料的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单层,或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多层,但不限于此。
栅极122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12上。栅极122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12上以与有源层121的沟道区重叠。栅极122可以是各种金属材料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合金,栅极122可以是单层或多层,但不限于此。
层间绝缘层113设置在栅极122上。层间绝缘层113可以形成为作为无机材料的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单层,或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多层,但不限于此。在层间绝缘层113中,形成使源极123和漏极124分别与有源层121的源区和漏区接触的接触孔。
源极123和漏极124设置在层间绝缘层113上。源极123和漏极124在同一层上设置为彼此间隔开。源极123和漏极124通过层间绝缘层113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有源层121。源极123和漏极124可以是各种金属材料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合金,源极123和漏极124可以是单层或多层,但不限于此。
钝化层114设置在晶体管120上。钝化层114可以设置为覆盖源极123、漏极124和层间绝缘层113。钝化层114可以形成为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单层,或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的多层,但不限于此。
滤色器130R设置在钝化层114上。滤色器130R可以设置为与发光二极管140重叠。具体地,滤色器130R可以设置为对应于发光区域EA。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是从发光二极管140发射的光被引导到发光二极管140和基板110下方的底部发光型。因此,滤色器130R可以设置在发光二极管140下方。从发光二极管140发出的光穿过滤色器130R并且可以实现为具有各种颜色的光。例如,红色子像素SPR发出红光,使得设置在红色子像素SPR中的滤色器130R可以是红色滤色器。
平坦化层115设置在钝化层114上。平坦化层115是用于保护晶体管120并使晶体管120的上部平坦化的绝缘层。暴露晶体管120的漏极124的接触孔形成在平坦化层115上。然而,其不限于此,暴露源极123的接触孔也可以形成在平坦化层115上。平坦化层115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基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不饱和聚酯基树脂、聚苯基树脂、聚苯硫醚基树脂、苯并环丁烯和光刻胶中的一种形成,但不限于此。
发光二极管140设置在平坦化层115上。发光二极管140包括第一电极141、发光层142和第二电极143。
第一电极141设置在平坦化层115上。第一电极141设置为对应于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第一电极14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140的阳极。第一电极141可以电连接到晶体管120的漏极124。然而,根据晶体管120的类型、驱动电路的设计方式等,第一电极141可以被配置为电连接到晶体管120的源极123。第一电极141可以由具有高功函数的导电材料形成,以向发光层142提供空穴。例如,第一电极141可以由诸如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堤部116设置在平坦化层115和第一电极141上。堤部116可以形成在平坦层115上以覆盖第一电极141的边缘。堤部116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子像素SP之间的边界处,以减少从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的发光二极管140发射的光的混合。堤部116可以包括开口OP以限定发光区域EA。即,在多个子像素SP的每一个中,可以形成对应于发光区域EA的开口OP。开口OP可以被配置为暴露第一电极141的一部分。堤部116可以是有机绝缘材料。例如,堤部116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基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不饱和聚酯基树脂、聚苯基树脂、聚苯硫醚基树脂、苯并环丁烯和光刻胶中的一种形成,但不限于此。
发光层142设置在第一电极141和堤部116上。发光层142可以在多个子像素SP上方形成为一个层。即,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的发光层142彼此连接以一体地形成。发光层142可以被配置为一个发光层,或者也可以具有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层层叠的结构。发光层142可以由白色发光层构成。发光层142还可以包括有机层,例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同时,在本公开中,尽管描述了发光层142是白色发光层,发光层142也可以是发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的有机层。例如,发光层142可以由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构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滤色器。
第二电极143设置在发光层142上。第二电极143可以在基板110的整个表面上方形成为一个层。即,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电极143彼此连接以一体形成。第二电极143向发光层142提供电子,使得第二电极可以由具有低功函数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第二电极143可以由诸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的透明导电材料、诸如MgAg或镱(Yb)合金的金属合金形成,并且还可以包括金属掺杂层,但不限于此。
同时,尽管未在图3中示出,封装单元可以设置在发光二极管140上。封装单元可以保护发光二极管140免受水分和氧气从外部渗入显示装置100中的影响。封装单元可以具有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层叠的结构。
尽管在图3中仅示出了红色子像素SPR的结构,但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然而,在白色子像素SPW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滤色器。此外,设置在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滤色器可以分别是蓝色滤色器和绿色滤色器。
图4A是沿图2的线IVa-IVa’截取的剖视图。图4B是沿图2的线IVb-IVb’截取的剖视图。图4C是沿图2的线IVc-IVc’截取的剖视图。图4D是沿图2的线IVd-IVd’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4A至图4D,在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的开口OP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部117。此外,滤色器130R、130B和130G分别设置在红色子像素SPR、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这里,设置在红色子像素SPR中的滤色器130R是红色滤色器,设置在蓝色子像素SPB中的滤色器130B是蓝色滤色器,设置在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滤色器130G是绿色滤色器。
分隔部117设置在开口OP中的第一电极141上。发光层142和第二电极143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141、堤部116和分隔部117上。分隔部117可以由与堤部116相同的材料形成。即,分隔部117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基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不饱和聚酯基树脂、聚苯基树脂、聚苯硫醚基树脂、苯并环丁烯和光刻胶中的一种形成,但不限于此。
分隔部117的截面可以具有倒梯形形状。即,分隔部117的上表面的宽度可以大于分隔部117的下表面的宽度。这里,分隔部117的上表面是指与第一电极141间隔开的区域,分隔部117的下表面可以指与第一电极141接触的区域。由于分隔部117具有倒梯形形状,所以发光层142和第二电极143由于分隔部117而可以具有不连续而分隔开的结构。即,当沉积发光层142和第二电极143时,发光层142和第二电极143可能难以沉积在被分隔部117的上部阻挡的部分上。因此,设置在分隔部117一侧的发光层142可以设置为与设置在分隔部117另一侧的发光层142不连续。此外,设置在分隔部117一侧的第二电极143可以设置为与设置在分隔部117另一侧的第二电极143不连续。
发光层142和第二电极143通过分隔部117分隔开连接,使得开口OP的内部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区域EA。即,在发光区域EA中,第一电极141和发光层142彼此直接接触以发光。此外,在与分隔部117对应的区域中,第一电极141和发光层142可以在彼此间隔开的同时重叠。因此,在与分隔部117对应的区域中,不会发光。
从显示装置的发光层发出的光穿过显示装置的各种部件以释放到显示装置的外部。然而,在从发光层发出的光中,可能存在不从显示装置发出而是被捕获在显示装置中的光。例如,在显示装置的部件的界面处可能存在通过全反射捕获在其中的光,这可以表示为波导模式损耗。具体地,在发光层的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中可能强烈地产生波导模式损耗。由于波导模式损耗,显示装置的光提取效率降低并且显示装置的亮度可能降低。
同时,波导模式损耗可以通过以下等式1来近似。
[等式1]
N(k)~Ak2/4π±Lk/4π
这里,N是波导模式的数量,k是波数,A是发光区域的面积,L是发光区域的长度。即,参考等式1,发光区域的面积和波数越大,波导模式损耗越大。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在一个子像素SP中包括多个发光区域EA以改善波导模式损耗。即,子像素SP的开口OP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区域EA以减小一个发光区域EA的面积。换言之,一个子像素SP可以包括具有相对较小面积的多个发光区域EA。因此,改善了波导模式损耗并且可以提高光提取效率。
子像素SP的开口OP可以通过分隔部117划分为多个发光区域EA。具体地,在沉积发光层142之前,可以在开口OP中的第一电极141上设置分隔部117。此时,分隔部117的截面可以具有倒梯形形状。因此,因此,发光层142被设置为由于分隔部而不连续以在开口OP中被划分。此外,发光区域EA可以是第一电极141和发光层142直接接触的区域。即,发光层142在开口OP中被划分,使得可以减小一个发光区域EA的发光层142的面积。具体地,由于波导模式损耗主要发生在发光层142中,所以通过划分发光层142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波导模式损耗。
分隔部117的截面具有倒梯形形状,使得被分隔部117反射的光可以再次被引导到发光区域EA。因此,可以通过微腔结构增加放大的光的量。这里,根据微腔结构,光在彼此间隔开光学长度的第一电极141和第二电极143之间重复反射,使得特定波长的光通过相长干涉放大。如果分隔部117的截面具有梯形形状,则被分隔部117反射的光可以照原样发射到外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微腔效应提取的光和未通过微腔效应提取的光混合,以改变色坐标并劣化颜色视角。因此,具有倒梯形截面的分隔部117可以通过微腔效应增加提取光的量并改善颜色视角。
参照图2以及图4A至图4D,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此外,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的开口OP可以形成有相同的面积。然而,每个子像素SP的效率可能不同。
例如,红色子像素SPR可以包括具有彼此间隔开的三个分隔部117的四个发光区域EA。白色子像素SPW可以包括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四个分隔部117的五个发光区域EA。蓝色子像素SPB可以包括具有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分隔部117的三个发光区域EA。绿色子像素SPG可以包括具有一个分隔部117的两个发光区域EA。此时,发光区域EA的面积越小,波导模式损耗越小,从而可以提高光提取效率。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可以将具有相同面积的开口OP分别划分成四个区域、五个区域、三个区域和两个区域以配置发光区域EA。因此,可以按照绿色子像素SPG、蓝色子像素SPB、红色子像素SPR和白色子像素SPW的顺序减小发光区域的面积。因此,可以配置为发光效率按照白色子像素SPW、红色子像素SPR、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的顺序变高。
在一般的显示装置中,子像素的堤部的开口可以对应于一个发光区域。此外,为了使根据显示装置的规格发出不同光的子像素的发光效率不同,发光区域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面积。例如,为了使白色子像素的效率最高,白色子像素的发光区域被配置为具有最大的面积。此外,为了使绿色子像素的效率最低,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域被配置为具有最小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子像素的形状不均匀,从而存在显示装置的图像不均匀的问题。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中,可以在将多个子像素SP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面积的同时将多个子像素SP的效率调整为彼此不同。例如,如图2以及图4A至图4D所示,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的开口OP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面积,但是划分的发光区域EA可以有不同的面积。因此,显示装置100的图像可以被均匀地输出并且可以提高显示质量。
同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划分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按照白色子像素SPW、红色子像素SPR、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的顺序增大,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即,每个子像素SP的划分的开口OP的数量可以根据显示装置的设计而变化。此外,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包括在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每一个中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彼此不同,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即,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部分子像素中包括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可以相同。此外,仅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部分子像素可以包括分隔部117。即,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部分子像素不包括分隔部117并且仅包括一个发光区域EA。
图5是示出根据发光区域的数量的光效率变化的图。在图5中,X轴是设置在一个子像素SP中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Y轴是光效率的变化率。由“(发射面积)X(1-波导模式损耗率)/(基准发射面积)X(1-基准波导模式损耗率)”来计算光效率的变化率。这里,基准发射面积和基准波导模式损耗率是指当在开口OP中未设置分隔部117时发光区域EA的面积和波导模式损耗率。此外,发射面积和波导模式损耗率是指当分隔部117设置在开口OP中时多个发光区域EA的面积的总和和波导模式损耗率。此外,0.01D、0.02D、0.05D、0.1D和0.15D中的每一个可以表示分隔部117的宽度。这里,分隔部117的宽度可以是分隔部117的最大截面的宽度。此外,D可以是开口OP的最短边的长度。在每种情况下,子像素的开口的尺寸和面积被设置为相等。
参照图5,确认当分隔部117的宽度为0.01D或0.02D时,划分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越多,发光效率越高。换言之,当分隔部117的宽度为0.01D或0.02D时,随着划分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减小,发光效率提高。当开口OP中存在分隔部117时,开口OP的整体开口率会略微减小。然而,开口OP被划分为具有小面积的多个发光区域EA,使得降低了波导模式损耗,从而提高光提取效率。即,通过划分发光区域EA而获得的光提取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大于根据开口率的减小而降低的发光效率。因此,当分隔部117的宽度小时,划分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越多,发光效率越高。
当分隔部117的宽度为0.05D、0.1D或0.15D时,确认随着发光区域EA的数量增加,发光效率提高然后逐渐降低。具体地,当分隔部117的宽度为0.15D时,确认如果发光区域EA的数量为10个时,与一个发光区域相比效率略微降低。具体地,随着划分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增加,分隔部117的整体面积增加,从而开口OP的整体开口率减小。具体地,当分隔部117的宽度大时,会显著影响由于开口率的减小而导致的发光效率的降低。
分隔部117的宽度可以是开口的最短边的长度的0.01至0.15倍。如果分隔部117的宽度小于开口的最短边的长度的0.01倍,则发光层142会不容易分隔开。如果分隔部117的宽度大于开口的最短边的长度的0.15倍,则开口率减小,使得发光效率降低。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除了子像素SP、堤部616和分隔部617的形状之外,图6的显示装置600与图1至图4D的显示装置100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重复描述。在图6中,为了便于描述,在显示装置600的各种配置中,仅示出了堤部616和分割单元617。
参照图6,显示装置600的子像素SP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这里,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可以具有不同的面积。此外,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每一个的开口OP可以具有不同的面积和形状。
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每一个的开口OP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区域EA。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每一个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可以彼此不同。
具体地,红色子像素SPR的开口OP可以被划分为六个发光区域EA。此时,设置在红色子像素SPR中的分隔部617可以形成为使得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条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一条线交叉。此外,红色子像素SPR的所有六个发光区域EA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面积。
白色子像素SPW的开口OP可以被划分为四个发光区域EA。此时,设置在白色子像素SPW中的分隔部617可以形成为使得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条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一条线交叉。此外,白色子像素SPW的所有四个发光区域EA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面积。
蓝色子像素SPB的开口OP可以被划分为八个发光区域EA。此时,设置在蓝色子像素SPB中的分隔部617可以形成为使得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三条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一条线交叉。此外,蓝色子像素SPB的所有八个发光区域EA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面积。
绿色子像素SPG的开口OP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发光区域EA。此时,设置在绿色子像素SPG中的分隔部617可以形成为使得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条线彼此间隔开。此外,绿色子像素SPG的所有三个发光区域EA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面积。
同时,图6中所示的多个子像素SP的结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此。即,根据显示装置的设计,多个子像素SP的结构可以被配置为与图6不同。此外,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每一个中包括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彼此不同,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即,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部分子像素中包括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可以相同。此外,仅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部分子像素可以包括分隔部617。即,红色子像素SPR、白色子像素SPW、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部分子像素不包括分隔部617而仅包括一个发光区域EA。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0中,开口OP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区域EA以减小一个发光区域EA的面积。因此,降低了由波导模式引起的损耗并且提高了光提取效率。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在图7中,为了便于描述,在显示装置700的各种配置中,仅示出了堤部716和分割单元717。
参照图7,显示装置700的子像素SP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SPR、绿色子像素SPG和蓝色子像素SPB。此时,包括红色发光层的红色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红色子像素SPR中,包括绿色发光层的绿色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绿色子像素SPG中,包括蓝色发光层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蓝色子像素SPB中。即,每个子像素SP的发光层是发射不同颜色光的有机层,使得显示装置700可以不需要单独的滤色器。此外,发光层可以被图案化以对应于每个子像素SP。
红色子像素SPR、绿色子像素SPG和蓝色子像素SPB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面积。此外,红色子像素SPR、绿色子像素SPG和蓝色子像素SPB中的每一个的开口OP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面积。此时,蓝色子像素SPB的开口OP可以被划分为四个发光区域EA。红色子像素SPR和绿色子像素SPG的开口OP不被分割而可以仅包括一个发光区域EA。
通常,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蓝光具有最小波长。参考等式1,波数越大,波导模式损耗越大。此时,波数k是波长的倒数。因此,波长越小,波导模式损耗越大。因此,在红色子像素SPR、绿色子像素SPG和蓝色子像素SPB中,蓝色子像素SPB中的波导模式损耗最大。因此,如图7所示,蓝色子像素SPB的开口OP被划分为具有小面积的多个发光区域EA,从而可以改善蓝色子像素SPB中的波导模式损耗。此外,减少了输入到蓝色子像素SPB的电流,从而可以提高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效率和寿命。
同时,图7中所示的多个子像素SP的结构是为了便于描述,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此。即,根据显示装置的设计,多个子像素SP的结构可以被配置为与图7不同。此外,尽管在附图中,蓝色子像素SPB包括四个发光区域EA并且红色子像素SPR和绿色子像素SPG包括一个发光区域,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红色子像素SPR、蓝色子像素SPB和绿色子像素SPG中的每一个的发光区域EA的数量可以不同。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700中,开口OP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区域以改善波导模式损耗。具体地,可以仅将多个子像素SP中的波导模式损耗相对较大的部分子像素SP的开口OP划分为多个发光区域EA。因此,均匀地保持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的效率从而提高显示装置700的寿命和质量。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可以描述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第一电极,位于基板上,并且对应于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堤部,位于第一电极上并且包括暴露第一电极的开口;分隔部,位于开口中的第一电极上;发光层,位于第一电极和分隔部上;以及第二电极,位于发光层上,其中,发光层被设置为具有在开口中被分隔部分隔开的结构。
第二电极可以被设置为具有在开口中被分隔部分隔开的结构。
设置在分隔部的一侧的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可以与设置在分隔部的另一侧的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不连续地设置。
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其中第一电极和发光层彼此直接接触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多个子像素的一部分子像素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并且分隔部可以被设置成将开口划分成多个发光区域。
在与分隔部对应的区域中重叠的第一电极和发光层可以彼此间隔开。
多个子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并且分隔部可以设置在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中。
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包括的发光区域的数量可以彼此不同。
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中的一部分子像素中包括的发光区域的数量可以相同。
多个子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并且分隔部可以设置在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中。
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包括的发光区域的数量可以彼此不同。
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一部分子像素中包括的发光区域的数量可以相同。
分隔部的横截面可以具有倒梯形形状。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提供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构思。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并不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基于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均应理解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
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基板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
堤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并且包括暴露所述第一电极的开口;
分隔部,位于所述开口中的所述第一电极上;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分隔部上;以及
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上,
其中,所述发光层被设置为具有在所述开口中被所述分隔部分隔开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极被设置为具有在所述开口中被所述分隔部分隔开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分隔部的一侧的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与设置在所述分隔部的另一侧的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不连续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彼此直接接触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
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的一部分子像素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分隔部被设置成将所述开口划分成所述多个发光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与所述分隔部对应的区域中重叠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彼此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并且
其中,所述分隔部设置在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绿色子像素、所述蓝色子像素和所述白色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绿色子像素、所述蓝色子像素和所述白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包括的发光区域的数量彼此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绿色子像素、所述蓝色子像素和所述白色子像素中的一部分子像素中包括的发光区域的数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并且
其中,所述分隔部设置在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绿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绿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包括的发光区域的数量彼此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绿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中的一部分子像素中包括的发光区域的数量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分隔部的横截面具有倒梯形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多个子像素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子像素中,所述发光区域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面积。
CN202210962194.8A 2021-12-22 2022-08-11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3676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84972 2021-12-22
KR1020210184972A KR20230095466A (ko) 2021-12-22 2021-12-22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7603A true CN116367603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76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2194.8A Pending CN116367603A (zh) 2021-12-22 2022-08-1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97903A1 (zh)
KR (1) KR20230095466A (zh)
CN (1) CN11636760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95466A (ko) 2023-06-29
US20230197903A1 (en)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125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aperture ratio
CN109904337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KR102656146B1 (ko)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30548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102572407B1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JP6200320B2 (ja) 光源およびその光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102645419B1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49061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reflective barri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97230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EP3093899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12864188A (zh) 发光显示设备
CN112349751B (zh) 发光显示设备
US2023013766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6367603A (zh) 显示装置
KR2017001560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23041363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138232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20230077261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05925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6018028A (zh) 显示装置
CN117939946A (zh) 发光显示装置
CN118119219A (zh) 发光显示设备
CN118119218A (zh) 发光显示设备
KR20220050265A (ko) 표시 장치
CN116437746A (zh) 电致发光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