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7137A -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7137A
CN116367137A CN202210244519.9A CN202210244519A CN116367137A CN 116367137 A CN116367137 A CN 116367137A CN 202210244519 A CN202210244519 A CN 202210244519A CN 116367137 A CN116367137 A CN 116367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pp
access technology
connection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45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凤辉
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3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1249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7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7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在该方法中,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可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使得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可以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利用非3GPP的短距通信协议优势,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有些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等穿戴类设备)受到体积及成本的限制,通常需要依靠周边功能强大的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者客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等)来获取网络服务。在上述场景下,获取中继服务的终端可以称为远端终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可以称为中继终端。目前,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还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使得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由第一终端执行,也可以由第一终端中的模块或单元执行,为了描述方便,下文统一称为第一终端。
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当所述无线接入技术为第一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所述第一终端在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一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非3GPP信息,所述非3GPP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3GPP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可以在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中获取用于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信息,从而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使得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可以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利用非3GPP的短距通信协议优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只能建立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UE routeselection policy,URSP)或者本地策略(local policy),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3GPP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或地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终端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的过程、或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和建立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过程是已有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复用已有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或者说对已有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进行增强,有助于减少已有通信机制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发现参数,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中继服务码(relay service code,RSC),所述RSC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或者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所述RSC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执行发现过程时进行RSC或(RSC+无线接入技术)匹配过程,使得后续中继终端可以根据远端终端的通信需求建立不同属性的PDU会话为远端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RSC,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配置所述第一发现参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SC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核心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来指示RSC与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当核心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时,终端在发现过程中发送或匹配RSC;当核心网络设备未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时,中继终端在发现过程中发送或匹配RSC和无线接入技术。这样终端可以使用恰当的发现参数执行发现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非3GPP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包括:响应于获取到所述非3GPP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所述第一终端的非3GPP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由于上述非3GPP信息是在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中交互的,是远端终端或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执行的步骤,因此为了实现建立非3GPP连接需要对远端终端或中继终端的内部进行增强,使得远端终端或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可以与非3GPP模块进行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非3GPP模块向所述第一终端的3GPP模块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建立成功,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应用和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承载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由于在本申请中期望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传输数据,而不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因此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和/或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以便实现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发送或接收数据。例如,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通过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向中继终端传输来自该应用的数据或者确定承载于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是发往该应用的。又例如,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该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是通过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发送或接收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所述PDU会话对应,所述PDU会话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
由于中继终端需要通过PDU会话将来自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转发到网络侧(例如UPF)、以及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将来自网络侧的数据转发到远端终端,因此中继终端可以通过建立非无线接入技术的3GPP连接与PDU会话和/或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实现上述转发过程。例如,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则中继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通过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向远端终端发送来自网络侧的数据或者确定承载于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应该通过与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关联的PDU会话发送。又例如,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该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是通过该非无线接入技术的3GPP连接发送或接收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六信息、远端用户的标识、或第二终端的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网络侧对远端终端执行合法监听。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WiFi、WiFi直连、蓝牙(bluetooth)、紫蜂(zigbee)、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RFID)、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 dataassociation,IrDA)、超宽频(ultrawideband,UWB)、或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和/或,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侧行链路(sidelink)、或基于近场的服务(proximity basedservices,ProSe)。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由第一终端执行,也可以由第一终端中的模块或单元执行,为了描述方便,下文统一称为第一终端。
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当所述无线接入技术为第一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用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网技术的发现过程的第二发现参数,所述第二发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RSC、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information,S-NSSAI)、或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发现参数,通过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并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使得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可以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利用非3GPP的短距通信协议优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只能建立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
此外,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执行发现过程时进行RSC或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会话参数的匹配过程,使得后续中继终端可以根据远端终端的通信需求建立不同属性的PDU会话为远端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URSP或者本地策略,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用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网技术的发现过程的第二发现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非3GPP模块从所述第一终端的3GPP模块获取所述第二发现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在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在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后通过用户面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非3GPP模块向所述第一终端的3GPP模块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建立成功,所述第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关联的发现参数、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应用和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承载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由于在本申请中期望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传输数据,而不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因此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和/或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以便实现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发送或接收数据。例如,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通过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向中继终端传输来自该应用的数据或者确定承载于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是发往该应用的。又例如,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该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是通过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发送或接收的。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所述PDU会话对应,所述PDU会话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
由于中继终端需要通过PDU会话将来自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转发到网络侧(例如UPF)、以及通过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将来自网络侧的数据转发到远端终端,因此中继终端可以通过建立非无线接入技术的3GPP连接与PDU会话和/或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实现上述转发过程。例如,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则中继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通过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向远端终端发送来自网络侧的数据或者确定承载于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应该通过与该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关联的PDU会话发送。又例如,若建立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该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是通过该非无线接入技术的3GPP连接发送或接收的。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六信息、远端用户的标识、或第二终端的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网络侧对远端终端执行合法监听。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WiFi、WiFi直连、蓝牙、zigbee、RFID、IrDA、UWB、或NFC;和/或,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D2D、侧行链路、或ProSe。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由核心网设备执行,也可以由核心网设备中的模块或单元执行,为了描述方便,下文统一称为核心网设备。
所述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终端上报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接入技术;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配置第一发现参数,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RSC,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SC与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可选地,核心网设备可以是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核心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来指示RSC与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当核心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时,终端在发现过程中发送或匹配RSC;当核心网络设备未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时,中继终端在发现过程中发送或匹配RSC和无线接入技术。这样终端可以使用恰当的发现参数执行发现过程。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如处理单元和/或通信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当该装置为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时,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收发器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当该装置为用于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时,通信单元可以是该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提供的方法。
对于处理器所涉及的发送和获取/接收等操作,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或者,如果未与其在相关描述中的实际作用或者内在逻辑相抵触,则可以理解为处理器输出和接收、输入等操作,也可以理解为由射频电路和天线所进行的发送和接收操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与通信接口,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通信系统,包括上文的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可以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一个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可以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另一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层3中继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400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500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的一个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一个示例。
图8是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的内部增强的一个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的另一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
图13是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的内部增强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或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等。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车到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信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
首先简单介绍适用于本申请的网络架构。
作为示例,图1示出了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以5G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system,5GS)为例。该网络架构中可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部分、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部分和运营商网络部分。其中,运营商网络可包括以下网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设备、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服务通信代理(service communicationproxy,SCP)、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网元、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网络功能库功能(network repositoryfunction,NR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模块(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和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上述运营商网络中,除RAN部分之外的部分可以称为核心网部分。在本申请中,将用户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UPF网元、AUS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SCP网元、NSSF网元、NEF网元、NRF网元、PCF网元、UDM网元、AF网元分别简称为UE、(R)AN设备、UPF、AUSF、UDR、AMF、SMF、SCP、NSSF、NEF、NRF、PCF、UDM、AF。
下面对图1中涉及的各网元进行简单描述。
1、UE
UE主要通过无线空口接入5G网络并获得服务,UE通过空口和RAN进行交互,通过非接入层信令(non-access stratum,NAS)和核心网的AMF进行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E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UE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手表、无线数据卡、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物联网终端、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辆、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中的终端、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中的终端、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中的终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中的终端、智能办公中的终端、工业控制中的终端、无人驾驶中的终端、远程手术中的终端、智能电网中的终端、运输安全中的终端、智慧城市中的终端、智慧家庭中的终端、卫星通信中的终端(例如,卫星电话或卫星终端)。UE还可以是客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sequipment,CPE)、电话、路由器、网络交换机、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机顶盒、固定移动融合产品、家庭网络适配器、以及互联网接入网关。
本申请的实施例对UE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2、(R)AN设备
(R)AN设备可以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用户提供接入通信网络的功能,具体可以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中无线网络设备也可以包括非3GPP(non-3GPP)网络中的接入点。下文为方便描述采用AN设备表示。
AN设备可以为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目前的无线接入技术有两种类型:3GPP接入技术(例如,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或5G系统中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和非3GPP(non-3GPP)接入技术。3GPP接入技术是指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例如,5G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称为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Base station,gNB)或者RAN设备。非3GPP接入技术可以包括以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代表的空口技术、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等。AN设备可以允许终端设备和3GPP核心网之间采用非3GPP技术互连互通。
AN设备能够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AN设备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进而完成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在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
AN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WiFi系统中的AP、WiMAX中的(base station,BS)、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或者下一代通信6G系统中的基站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AN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3、UPF
UPF主要负责用户面路径的管理及数据的分发,包括终端IP地址的管理、隧道信息的管理、流量检测、用户面转发、以及计费等。例如,UPF可以从DN接收用户面数据,并通过AN设备将用户面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UPF还可以通过AN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用户面数据,并转发到DN。
4、DN
DN主要用于为UE提供数据服务的运营商网络。例如,因特网(Internet)、第三方的业务网络、IP多媒体服务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网络等。
5、AUSF
AUSF主要用于用户鉴权等。
6、AMF
AMF主要提供移动性管理、合法监听、或者接入授权以及鉴权等功能。
7、SMF
SMF主要用于实现会话和承载管理、地址分配等。
8、NEF
NEF主要用于安全地向外部开放由3GPP网络功能提供的业务和能力等。
9、NRF
NRF主要用于保存网络功能实体以及其提供服务的描述信息等。
10、PCF
PCF主要用于指导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为控制面网元(例如AMF,SMF等)提供策略规则信息等。
11、UDM
UDM主要用于UE的签约数据管理,包括UE标识的存储和管理,UE的接入授权等。
12、AF
AF主要为用户提供某种类型业务的服务器端,因此也可称为应用服务器或业务服务器。AF可是运营商网络自身部署的AF,也可以是第三方AF。
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各网元之间可以接口通信。各网元之间的接口可以是点对点接口,也可以是服务化接口,本申请不予限制。
应理解,上述所示的网络架构仅是示例性说明,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并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实现上述各个网元的功能的网络架构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还应理解,图1中所示的AMF、SMF、UPF、PCF、UDM、AUSF、NEF、NRF、AF等功能或者网元,可以理解为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网元,例如可以按需组合成网络切片。这些网元可以各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或者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本申请对于上述网元的具体形态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命名仅为便于区分不同的功能而定义,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6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采用其他命名的可能。例如,在6G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沿用5G中的术语,也可能采用其他名称等。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在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连接网络的中继场景。例如,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或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场景中,作为远端终端,XR、VR、AR、或MR中的设备(例如可穿戴的头盔、眼镜等)可以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使得XR、VR、AR、或MR中的设备与中继终端建立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有助于XR、VR、AR、或MR的应用。
作为示例,图2示出了中继场景下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可以基于图1所示的5G架构,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2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远端终端、中继终端、数据网络部分和运营商网络部分(例如图2中的RAN部分和5G核心网(5G core,5GC)部分),其中数据网络部分和运营商部分可以参考图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RAN(例如NG-RAN)、5GC与数据网络进行数据交互。其中,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可以通过例如PC5接口进行通信。中继终端与RAN可以通过例如Uu接口进行通信。5GC例如UPF可以通过例如N6接口与数据网络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中,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连接,也可以是非3GPP(non-3GPP)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和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但不局限于此。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术语或技术进行简单说明。
1、远端终端
在本申请中,将获取中继服务的终端称为远端终端,远端终端也可以称为远端UE(remote UE)等,下文统一称为远端终端。本申请对于远端终端的类型和实现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远端终端可以为手表、手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眼镜/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
2、中继终端
在本申请中,将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称为中继终端,中继终端也可以称为中继UE(relay UE)、或layer 3UE-to-network relay等,下文统一称为中继终端。本申请对于中继终端的类型和实现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中继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CPE等。
3、层3(layer 3,L3)中继
Layer3中继是指中继终端为远端终端执行网络层(例如IP层)的中继。即中继终端接收远端终端发送的上行IP包,并将远端终端的IP包通过自身与网络的连接发送到UPF;对应地,当中继终端接收到UPF发送的下行IP包后,将下行IP包发送到远端终端,最终交由远端终端的应用层处理。
图3是层3中继的示意性流程图。
步骤1a,对中继终端进行授权和授权信息提供。
授权信息可以包括为中继终端配置的中继服务码(relay service code,RSC)、以及每一个RSC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参数。其中,RSC用于标识一种中继连接,对于中继终端来说,RSC可以标识中继终端提供给远端终端的一种连接服务。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PDU Session type)、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会话和服务连续性(session and servicecontinuity,SSC)模式(mode)、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access typepreference)。
步骤1b,对远端终端进行授权和授权信息提供。
授权信息可以包括为远端终端配置的中继服务码(relay service code,RSC)、以及每一个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其中,RSC用于标识一种中继连接,对于远端终端来说,RSC可以标识远端终端感兴趣的或期望的连接。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DNN、SSC模式、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
步骤2,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
具体地,中继终端通过RAN、AMF向SMF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SMF通过AMF、RAN向UE发送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为可选步骤。
步骤3,远端终端执行中继终端发现过程(relay UE discovery procedure)。
一种可能的实行方式,远端终端上的应用(application,APP)启动;若通过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UE route selection policy,URSP)确定该APP可使用层3中继业务,则远端终端执行中继终端发现过程。例如,在模式A(mode A)的发现过程中,由中继终端广播自身可以提供给远端终端的连接服务的RSC(s),当远端终端期望的连接与中继终端广播的RSC匹配时,远端终端便发现了中继终端。又例如,在模式B(mode B)的发现过程中,由远端终端广播自身期望的RSC,当中继终端可以提供给远端终端的连接服务的RSC与远端终端广播的RSC匹配时,中继终端响应于远端终端,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即执行了中继终端发现过程。
步骤4,远端终端选择中继终端,并与选择的中继终端建立用于单播模式通信的连接。
可选地,中继终端根据RSC和PDU会话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是否新建PDU会话,即步骤2中的PDU会话是否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若步骤2中的PDU会话不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则中继终端建立新的PDU会话;若步骤2中的PDU会话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则中继终端无需建立新的PDU会话。
步骤5,中继终端执行IP路由器(IP router)功能,为远端终端分配IP地址或前缀。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为可选步骤。
步骤6,若远端终端有特殊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则远端终端可请求新建或修改QoS流(QoS flow)。
具体地,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连接修改请求消息(link modificationrequest),该消息中携带PC5 QoS参数。中继终端将PC5 QoS参数映射成Uu QoS参数,并判断是否需新建或修改QoS流。若中继终端判断需新建或修改QoS流,中继终端执行PDU会话修改,以便新建或修改QoS流;若中继终端判断无需新建或修改QoS流,则中继终端不执行PDU会话修改。
步骤7,中继终端向SMF发送远端终端报告,用于网络侧对远端终端执行合法监听。
其中,远端终端报告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远端用户的ID(remote User ID)、远端终端的信息(remote UE info)。
图3所示的层3中继是5G ProSe通信场景下的一种中继通信,其中的步骤3可以对应于PC5发现(PC5-D),步骤3、4和5可以对应于PC5信令(PC5-S),其中PC5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接口。层3中继的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协议3GPP TS23.304章节,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上述的层3中继的场景,也可以是其他的中继场景,不予限制。
上面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术语做了简单说明,下文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做出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在本申请中,lay 3也可以是L3、lay-3、lay3、Lay-3、或Lay3等的形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层2与层3类似,不再赘述。
第二,在本申请中,3GPP连接可以理解为采用3GPP协议、3GPP接口、或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下文统一称为3GPP连接。例如,3GPP连接可以是采用或满足D2D、sidelink、或ProSe等通信协议或标准的连接。非3GPP连接可以理解为连接采用非3GPP协议、非3GPP接口、或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下文统一称为非3GPP连接。例如,非3GPP连接可以是采或满足用WiFi或称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热点、WiFi直连(WiFi direct)、蓝牙(bluetooth)、紫蜂(zigbee)、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devices,RFID)、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超宽频(ultrawideband,UWB)、或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短距通信协议的连接。
第三,在本申请中,3GPP模块可以是用于实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的模块或单元,例如3GPP的调制解调器等。非3GPP模块可以是用于实现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的模块或单元,例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
第四,在本申请中,“用于指示”或“指示”可以包括用于直接指示和用于间接指示,或者说“用于指示”或“指示”可以显式地和/或隐式地指示。例如,当描述某一信息用于指示信息I时,可以包括该信息直接指示I或间接指示I,而并不代表该信息中一定携带有I。又例如,隐式指示可以基于用于传输的位置和/或资源;显式指示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参数,和/或一个或多个索引,和/或一个或多个它所表示的位模式。
第五,本申请对很多特性所列出的定义仅用于以举例方式来解释该特性的功能,其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第六,在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例如,区分不同的字段、不同的指示信息等。
第七,“预先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其中,“保存”可以是指,保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可以是单独的设置,也可以是集成在编码器或者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也可以是一部分单独设置,一部分集成在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存储器的类型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本申请并不对此限定。
第八,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协议”可以是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LTE协议、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九,“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b和c,或,a、b和c。其中a、b和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下文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或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但不作限定。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400的示意图。不失一般性地,在方法400中,以交互的形式对本申请的建立连接的方法进行描述。方法40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401,远端终端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这里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是3GPP无线接入技术,也可以是非3GPP无线通信技术。
在本申请中,远端终端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方式有很多,不予限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远端终端可以通过本地策略(local policy)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远端终端可以通过URSP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在此情况下,需对URSP进行增强,例如,在路由选择描述符(route selectiondescriptor)的路由选择组件(route selection components)中增加PC5 RAT偏好(PC5RAT preference)。以下表1是本申请的路由选择描述符的一个示例。
表1
Figure BDA0003544544080000131
Figure BDA0003544544080000141
步骤402,中继终端确定与远端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中继终端确定与远端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方式与远端终端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方式相同,可以参考步骤401,不再赘述。
步骤403,当采用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可以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交互用于建立非3GPP连接的非3GPP信息。
其中,非3GPP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或地址信息。
具体地,远端终端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向中继终端发送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以及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中继终端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向远端终端发送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以及接收远端终端发送的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中交互非3GPP信息,例如图3的步骤3所示的发现过程。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建立3GPP连接的过程中交互非3GPP信息,例如图3的步骤4所示的连接建立过程。
步骤404,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具体地,远端终端根据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建立与中继终端的非3GPP连接;中继终端根据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建立与远端终端的非3GPP连接。
由于上述非3GPP信息是在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过程中交互的,是远端终端或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执行的步骤,因此为了实现建立非3GPP连接需要远端终端或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进行通信。具体地,以远端终端为例,响应于获取到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远端终端的非3GPP模块与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中继终端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上述非3GPP连接建立完成后,远端终端的非3GPP模块可以向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发送第五信息,第五信息用于通知非3GPP连接建立成功,且第五信息包括非3GPP连接的标识。中继终端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可选地,方法400还包括步骤405和步骤406。
步骤405,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和/或,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3GPP连接的关联关系(例如生成非3GPP连接的标识与3GPP连接的PC5 QoS流标识(PC5 QoS flow identifier,PFI)的关联关系)。其中,3GPP连接为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情况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除了非3GPP连接,还建立了3GPP连接,例如在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3GPP连接建立过程中交互非3GPP信息的情况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即存在非3GPP连接又存在3GPP连接。由于在本申请中期望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而不通过3GPP连接,因此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建立非3GPP连接与应用和/或3GPP连接的关联关系实现通过非3GPP连接发送或接收数据。例如,若建立非3GPP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通过该非3GPP连接向中继终端传输来自该应用的数据或者确定承载于该非3GPP连接的数据是发往该应用的。又例如,若建立非3GPP连接与3GPP连接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该3GPP连接的数据是通过该非3GPP连接发送或接收的。
对于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3GPP连接的PFI的关联关系的情况,由于PFI与PDU会话具有关联关系,因此当非3GPP连接与3GPP连接的PFI建立了关联关系,也就意味着与PDU会话建立了关联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3GPP的中继机制。
在另一种情况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经建立了非3GPP连接,而未建立3GPP连接,例如在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3GPP的发现过程中交互非3GPP信息的情况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可以不建立3GPP连接。由于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不存在3GPP连接,因此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建立非3GPP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实现通过非3GPP连接发送或接收数据。
步骤406,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和/或,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3GPP连接的关联关系(例如生成非3GPP连接的标识与3GPP连接的PFI的关联关系)。其中,3GPP连接为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情况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除了非3GPP连接,还建立了3GPP连接,例如在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3GPP连接建立过程中交互非3GPP信息的情况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即存在非3GPP连接又存在3GPP连接。由于中继终端需要通过PDU会话将来自非3GPP连接的数据转发到网络侧(例如UPF)、以及通过非3GPP连接将来自网络侧的数据转发到远端终端,因此中继终端可以通过建立非3GPP连接与PDU会话和/或3GPP连接的关联关系实现上述转发过程。例如,若建立非3GPP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则中继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通过该非3GPP连接向远端终端发送来自网络侧的数据或者确定承载于该非3GPP连接的数据应该通过与该非3GPP连接关联的PDU会话发送。又例如,若建立非3GPP连接与3GPP连接的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该3GPP连接的数据是通过该非3GPP连接发送或接收的。
对于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3GPP连接的PFI的关联关系的情况,由于PFI与PDU会话具有关联关系,因此当非3GPP连接与3GPP连接的PFI建立了关联关系,也就意味着与PDU会话建立了关联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3GPP的中继机制。
在另一种情况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经建立了非3GPP连接,而未建立3GPP连接,例如在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3GPP的发现过程中交互非3GPP信息的情况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可以不建立3GPP连接。由于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不存在3GPP连接,因此中继终端可以建立非3GPP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在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后,方法400还包括步骤407。
步骤407,中继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指示步骤402确定的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第六信息、远端用户的标识、或远端终端的信息,以便网络侧对远端终端执行合法监听。
可选地,在步骤404之前,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可以执行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与图3的步骤3所示的发现过程不同的是,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使用的发现参数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发现参数包括RSC,RSC与步骤401中确定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换句话说,RSC不仅与PDU会话参数相关联,还与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这样,远端终端在发现过程中选取到的是PDU会话参数和无线接入技术均匹配的中继终端。
在此情况下,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发现消息发送RSC(在模式A下)或匹配中继终端发送的RSC(在模式B下)。而中继终端可以匹配远端终端发送的RSC(在模式A下)或通过发现消息向远端终端发送RSC(在模式B下)。
RSC与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可以理解为,每个RSC对应于一种无线接入技术。不同RSC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情况2:发现参数包括RSC和用于指示步骤401中确定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二信息。
由于RSC与无线接入技术没有关联关系,因此为了远端终端在发现过程中选取到的是PDU会话参数和无线接入技术均匹配的中继终端,需要在发现参数中增加上述第二信息。
在此情况下,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发现消息发送RSC和第二信息(在模式A下)或匹配中继终端发送的RSC和第二信息(在模式B下)。而中继终端可以匹配远端终端发送的RSC和第二信息(在模式A下)或通过发现消息向远端终端发送RSC和第二信息(在模式B下)。
在本申请中,RSC与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例如PCF指示给远端终端或中继终端的,在此情况下,方法400还可以包括步骤408和409。
步骤408,核心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用于指示RSC与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信息。相应地,远端终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核心网设备向远端终端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为远端终端配置用于3GPP发现过程的发现参数。其中,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RSC与步骤401确定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这样,当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时,远端终端在发现过程中发送或匹配RSC;当第三信息不包括指示信息时,远端终端在发现过程中发送或匹配RSC和无线接入技术。
步骤409,核心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用于指示RSC与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信息。相应地,中继终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核心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为中继终端配置用于3GPP发现过程的发现参数。其中,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RSC与步骤401确定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这样,当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时,中继终端在发现过程中发送或匹配RSC;当第三信息不包括指示信息时,中继终端在发现过程中发送或匹配RSC和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地,方法400还可以包括步骤410和/或步骤411,即远端终端和/或中继终端可以向核心网设备例如PCF上报第四信息,即自己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远端终端向AMF发送远端终端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AMF将远端终端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转发至PCF。中继终端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再赘述。
这样,在中继场景中,通过方法400可以实现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利用非3GPP的短距通信协议优势,并且使得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此外,在方法400中,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执行发现过程时进行RSC或(RSC+无线接入技术)匹配过程,使得中继终端可以根据远端终端的通信需求建立不同属性的PDU会话为远端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500的示意图。不失一般性地,在方法500中,以交互的形式对本申请的建立连接的方法进行描述。方法50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501,远端终端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步骤502,中继终端确定与远端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步骤501-502与图4中的步骤401-402相同,可以参考步骤401-402的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503,当采用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远端终端可以获取用于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的发现参数。
其中,该发现参数包括RSC或该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的部分或全部。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DNN、SSC模式、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对于远端终端来说,这里的RSC可以是远端终端期望的RSC。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远端终端的非3GPP模块从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获取用于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的发现参数。这里的“获取”可以是非3GPP模块主动获取,也可以是非3GPP模块被动接收,不予限制。
步骤504,当采用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中继终端可以获取用于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的发现参数。
其中,该发现参数包括RSC或该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的部分或全部。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DNN、SSC模式、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对于中继终端来说,这里的RSC可以是中继终端可以提供的RSC。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终端的非3GPP模块从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获取用于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的发现参数。同样,这里的“获取”可以是非3GPP模块主动获取,也可以是非3GPP模块被动接收,不予限制。
步骤505,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根据步骤503和步骤504中获取的发现参数,执行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并建立非3GPP连接。
可选地,由于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并未执行3GPP的相关过程(例如3GPP的发现过程或连接建立过程),因此在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后,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并不知道连接对端的中继终端的3GPP的相关信息,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也不知道连接对端的远端终端的3GPP的相关信息。在此情况下,在上述非3GPP连接建立完成后,远端终端的非3GPP模块可以向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发送第七信息,第七信息用于通知非3GPP连接建立成功,且第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非3GPP连接的标识、非3GPP连接关联的发现参数、或中继终端的3GPP标识。中继终端的实现方式类似,不同的是中继终端的非3GPP模块向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发送远端终端的3GPP标识,不再赘述。
可选地,方法500还包括步骤506、步骤507、步骤508、步骤509、步骤510、步骤511、步骤512中的至少一个。步骤506-512与图4中的步骤405-411相同,可以参考步骤405-41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在中继场景中,通过方法500可以实现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利用非3GPP的短距通信协议优势,并且使得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此外,在方法500中,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在执行发现过程时进行RSC或PDU会话参数匹配过程,使得中继终端可以根据远端终端的通信需求建立不同属性的PDU会话为远端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上面结合图4和图5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下面结合具体的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在以下示例中,以RAN为NG-RAN为例进行描述。
在以下示例中,PC5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可以对应于上文的无线接入技术,L2连接可以对应于上文的3GPP连接,ProSe发现过程对应于上文的3GPP的发现过程。
示例1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的一个示意图。
通过图6所示的流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例如蓝牙、WiFi直连或WiFi等)进行通信。
1)远端终端
步骤1,远端终端上的应用启动。
步骤2,远端终端通过URSP确定该应用可使用层3中继业务。
步骤3,远端终端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采用的PC5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y,RAT)类型。
可选地,远端终端可以本地确定PC5 RAT类型。
可选地,远端终端可以通过URSP确定PC5 RAT类型。在此情况下,需对URSP进行增强,例如,在路由选择描述符的路由选择组件中增加PC5 RAT偏好,具体可以参见上文的表1。
步骤4,远端终端确定RSC。
若RSC与PC5 RAT类型具有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在确定RSC时可以同时考虑RSC对应的PC5 RAT类型,确定的RSC对应的PC5 RAT类型与步骤3中确定的PC5 RAT类型一致。
若RSC与PC5 RAT类型不具有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确定RSC,即远端终端在确定RSC时不考虑RSC与PC5 RAT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5,远端终端执行基于近场的服务(proximity based services,ProSe)发现过程,即远端终端执行中继终端发现过程。
若RSC与PC5 RAT类型具有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发送(在模式A下)或匹配(在模式B下)RSC。
若RSC与PC5 RAT类型不具有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发送(在模式A下)或匹配(在模式B下)RSC和PC5 RAT类型。
步骤6,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L2连接。在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L2连接的过程中,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以及获取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其中,非3GPP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地址等。
步骤7,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发现中继终端,非3GPP模块与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步骤8,远端终端将该非3GPP连接与应用或PFI绑定。
即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应用或PFI的关联关系。
2)中继终端
步骤1,中继终端执行ProSe发现过程。
若RSC与PC5 RAT类型具有关联关系,则中继终端可以发送(在模式B下)或匹配(在模式A下)RSC。
若RSC与PC5 RAT类型不具有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发送(在模式B下)或匹配(在模式A下)RSC和PC5 RAT类型。
步骤2,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建立L2连接。
在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建立L2连接的过程中,中继终端向远端终端发送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以及获取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其中,非3GPP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MAC地址等。
步骤3,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开放非3GPP连接。
这里的开放非3GPP连接例如可以是使中继终端进入可被发现的状态、广播热点、连接到指定热点、连接到指定设备等。
步骤4,中继终端验证远端终端,并在远端终端通过验证时与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步骤5,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
步骤5为可选步骤。例如,若中继终端根据RSC和PDU会话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已存在的PDU会话不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则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若中继终端根据RSC和PDU会话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已存在的PDU会话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则中继终端无需建立PDU会话。
步骤6,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PDU会话、包过滤器(packet filter)或PFI的关联关系。
步骤7,中继终端可以开始中继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终端也可以执行如远端终端执行的步骤3和步骤4。不同的是,中继终端确定RSC可以是获取中继终端能够提供的RSC。
上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一个示例。
步骤701a,对中继终端进行授权和授权信息提供。
其中,授权信息可以包括为中继终端配置的RSC、以及每一个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其中,RSC用于标识一种中继连接,对于中继终端来说,RSC可以标识中继终端提供给远端终端的一种连接服务。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DNN、SSC模式、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
本申请可以对步骤701a的增强包括:中继终端向AMF发送中继终端支持的PC5 RAT类型;AMF将中继终端支持的PC5 RAT类型转发至PCF;PCF向中继终端配置发现参数(discovery parameters),发现参数中包括PC5 RAT类型,PC5 RAT类型指示RSC提供的中继服务中PC5接口使用的RAT类型,即底层需要建立的连接类型。发现参数中的PC5RAT类型可以属于中继终端支持的PC5 RAT类型,是中继服务中使用的PC5 RAT类型。
以5G ProSe中继发现参数(5G ProSe UE-to-network relay discoveryparameters)为例,PCF向中继终端配置发现参数可以包括:用户信息ID(user info ID)、RSC(s)、中继层指示符(UE-to-network relay layer indicator(s))、以及PC5 RAT类型。
步骤701a中的PC5 RAT类型可以是3GPP、或非3GPP、或both,也可以是具体的类型例如WiFi或称WLAN热点、WiFi直连、蓝牙等,本申请不予限制。
在对步骤701a进行上述增强的情况下,RSC与PC5 RAT类型具有关联关系。例如,每个RSC对应于一种PC5 RAT类型,不同RSC对应的PC5 RAT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又例如,PCF为中继终端配置的一个或多个RSC对应于相同的PC5 RAT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步骤701a的增强是可选的。
步骤701b,对远端终端进行授权和授权信息提供。
本申请对步骤701b的增强与步骤701a相同,即远端终端向AMF发送远端终端支持的PC5 RAT类型;AMF将远端终端支持的PC5 RAT类型转发至PCF;PCF向远端终端配置发现参数,发现参数中包括PC5 RAT类型,PC5 RAT类型指示RSC提供的中继服务中PC5接口使用的RAT类型,即底层需要建立的连接类型。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701a,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2,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
具体地,中继终端通过NG-RAN、AMF向SMF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SMF通过AMF、NG-RAN向UE发送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
步骤702为可选步骤。
步骤703,远端终端执行中继终端发现过程。
若RSC与PC5 RAT类型具有关联关系,则在发现过程的消息(例如通知消息(announcement message)、征求消息(solicitation message)等)中包括RSC。例如,在模式A的发现过程中,远端终端广播的征求消息中包括RSC,当中继终端可以提供给远端终端的连接服务的RSC与远端终端广播的RSC匹配时,中继终端响应于远端终端,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即执行了中继终端发现过程。又例如,在模式B的发现过程中,中继终端广播的通知消息中包括中继终端可以提供给远端终端的连接服务的RSC,当远端终端期望的RSC与中继终端广播的RSC匹配时,远端终端即发现了中继终端。
若RSC与PC5 RAT类型不具有关联关系,则在发现过程中的消息(例如通知消息、征求消息等)中包括RSC和PC5 RAT类型。例如,在模式A的发现过程中,远端终端自身确定期望的PC5 RAT类型,即远端终端期望在PC5使用的RAT,远端终端广播的征求消息中包括期望的RSC和PC5 RAT类型,当中继终端可以提供给远端终端的连接服务的RSC与远端终端广播的RSC匹配、且支持远端终端期望的PC5 RAT类型时,中继终端响应于远端终端,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即执行了中继终端发现过程。又例如,在模式B的发现过程中,中继终端广播的通知消息中可以包括RSC和PC5 RAT类型,远端终端自身确定期望在PC5使用的RAT,远端终端选择RSC和PC5 RAT类型均匹配的中继终端。
步骤704,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3GPP层2连接。
在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3GPP层2连接的过程中,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会交互非3GPP信息。例如,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并从中继终端获取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又例如,中继终端向远端终端发送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并从远端终端获取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
其中,非3GPP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MAC地址等。
步骤705a,当PC5 RAT类型为非3GPP时,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建立相应的底层连接,例如采用WiFi或称WLAN热点、WiFi直连、蓝牙等短距通信协议的连接。
具体地,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开放非3GPP连接。这里的开放非3GPP连接例如可以是使远端终端进入可被发现的状态、广播热点、连接到指定热点、连接到指定设备等。
步骤705b,当PC5 RAT类型为非3GPP时,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建立相应的底层连接,例如采用WiFi或称WLAN热点、WiFi直连、蓝牙等短距通信协议的连接。
具体地,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开放非3GPP连接。这里的开放非3GPP连接例如可以是使中继终端进入可被发现的状态、广播热点、连接到指定热点、连接到指定设备等。
在步骤705a和步骤705b中,远端终端开放非3GPP连接的具体操作与中继终端开放非3GPP连接的具体操作是对应的。例如,远端终端进入可被发现的状态,中继终端可以连接到指定设备。又例如,远端终端广播热点,中继终端可以连接到指定热点。又例如,中继终端进入可被发现的状态,远端终端可以连接到指定设备。又例如,中继终端广播热点,远端终端可以连接到指定热点。
步骤706,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步骤707a,当远端终端的非3GPP模块确定连接的对端终端(peer UE)是3GPP模块指定的设备时,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通知对端终端连接成功、以及非3GPP连接的标识。
步骤707b,当中继终端的非3GPP模块确定连接的对端终端是3GPP模块指定的设备时,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通知对端终端连接成功、以及非3GPP连接的标识。
步骤708,中继终端建立新的PDU会话。
步骤708为可选步骤。例如,若中继终端根据RSC和PDU会话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已存在的PDU会话(例如步骤702中建立的PDU会话)不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则中继终端建立新的PDU会话,新的PDU会话的会话参数可以根据RSC确定;若中继终端根据RSC和PDU会话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已存在的PDU会话(例如步骤702中建立的PDU会话)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则中继终端无需新建PDU会话。
步骤709,若远端终端有特殊的QoS需求,则远端终端可向中继终端请求修改3GPP层2连接,以便新建或修改QoS流。
具体地,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连接修改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PC5 QoS参数。
步骤710,中继终端将PC5 QoS参数映射成Uu QoS参数,并判断是否需新建或修改QoS流。若中继终端判断需新建或修改QoS流,中继终端执行PDU会话修改,以便新建或修改QoS流;若中继终端判断无需新建或修改QoS流,则中继终端不执行PDU会话修改。
步骤709和步骤710为可选步骤。
步骤711a,远端终端建立数据映射关系。
具体地,远端终端将应用与非3GPP连接绑定或者建立PC5 QoS流标识(PC5 QoSflow identifier,PFI)与非3GPP连接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步骤711b,中继终端建立数据映射关系,用于上下行数据的映射。
具体地,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的标识与PDU会话、PFI或包过滤器的关联关系。例如,中继终端可以增强QoS规则(QoS rule),QoS规则中包括非3GPP连接的标识与包过滤器的关联关系。又例如,中继终端建立PFI与非3GPP连接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步骤712,中继终端向SMF发送远端终端报告,用于网络侧对远端终端执行合法监听。
其中,远端终端报告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C5 RAT类型、远端用户的ID、远端终端的信息。
后续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就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中继终端也可以进行对远端终端的数据进行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并未示出确定PC5 RAT类型、以及确定RSC的过程。
图6和图7所示的方法需对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的内部进行增强,以实现上述的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之间的交互以及数据转发。
图8是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的内部增强的一个示意图。
图8的(a)图示出的是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均需进行的内部增强。如图8的(a)图所示,终端的内部增加了层3中继PC5服务SDK(L3 Relay-PC5 service SDK)模块。该模块负责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之间的交互。例如,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开放非3GPP连接,又例如,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通知对端终端连接成功、以及非3GPP连接的标识。
图8的(b)图示出的是中继终端需要额外进行的内部增强。如图8的(b)图所示,终端的内部增加的层3中继PC5服务SDK模块还负责非3GPP模块与3GPP模块之间进行数据转发。
当然,远端终端也可以进行图8的(b)图所示的增强,本申请不予限制。
这样,在示例1中,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3GPP ProSe层2连接建立过程交互用于建立非3GPP连接的非3GPP信息,以触发非3GPP连接的建立,使得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就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并且在示例1中对终端的内部进行了增强,可以实现实现终端内部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的交互及数据转发。
示例2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的另一示意图。
通过图9所示的流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例如蓝牙、WiFi直连或WiFi等)进行通信。
1)远端终端
步骤1,远端终端上的应用启动。
步骤2,远端终端通过URSP确定该应用可使用层3中继业务。
步骤3,远端终端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采用的PC5 RAT类型。
步骤4,远端终端确定RSC。
图9中的步骤1至步骤4与图6中的步骤1至步骤4相同,可以参考图6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5,远端终端执行ProSe发现过程,即远端终端执行中继终端发现过程。
若RSC与PC5 RAT类型具有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发送(在模式A下)或匹配(在模式B下)RSC。
若RSC与PC5 RAT类型不具有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发送(在模式A下)或匹配(在模式B下)RSC和PC5 RAT类型。
与示例1不同的是,在ProSe发现过程中,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以及获取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其中,非3GPP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MAC地址等。
步骤7,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发现中继终端,非3GPP模块与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步骤8,远端终端将该非3GPP连接与应用或PFI绑定。
即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应用或PFI的关联关系。
2)中继终端
步骤1,中继终端执行ProSe发现过程。
若RSC与PC5 RAT类型具有关联关系,则中继终端可以发送(在模式B下)或匹配(在模式A下)RSC。
若RSC与PC5 RAT类型不具有关联关系,则远端终端可以发送(在模式B下)或匹配(在模式A下)RSC和PC5 RAT类型。
与示例1不同的是,在ProSe发现过程中,中继终端向远端终端发送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以及获取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其中,非3GPP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MAC地址等。
步骤3,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开放非3GPP连接。
步骤4,中继终端验证远端终端,并在远端终端通过验证时与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步骤5,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
步骤6,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PDU会话、PFI或包过滤器的关联关系。
步骤7,中继终端可以开始中继数据。图9中的步骤2至步骤6与图6中的步骤3至步骤7相同,可以参考图6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终端也可以执行如远端终端执行的步骤3和步骤4。不同的是,中继终端确定RSC可以是获取中继终端能够提供的RSC。
上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进行描述,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
步骤1001a,对中继终端进行授权和授权信息提供。
步骤1001b,对远端终端进行授权和授权信息提供。
步骤1002,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
图10中的步骤1001a至步骤1002与图7中的步骤701a至步骤702相同,可以参考图7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1003,远端终端执行中继终端发现过程。
若RSC与PC5 RAT类型具有关联关系,则在发现过程的消息(例如通知消息、征求消息等)中包括RSC。例如,在模式A的发现过程中,远端终端广播的征求消息中包括RSC,当中继终端可以提供给远端终端的连接服务的RSC与远端终端广播的RSC匹配时,中继终端响应于远端终端,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即执行了中继终端发现过程。又例如,在模式B的发现过程中,中继终端广播的通知消息中包括中继终端可以提供给远端终端的连接服务的RSC,当远端终端期望的RSC与中继终端广播的RSC匹配时,远端终端即发现了中继终端。
若RSC与PC5 RAT类型不具有关联关系,则在发现过程中的消息(例如通知消息、征求消息等)中包括RSC和PC5 RAT类型。例如,在模式A的发现过程中,远端终端自身确定期望的PC5 RAT类型,即远端终端期望在PC5使用的RAT,远端终端广播的征求消息中包括期望的RSC和PC5 RAT类型,当中继终端可以提供给远端终端的连接服务的RSC与远端终端广播的RSC匹配、且支持远端终端期望的PC5 RAT类型时,中继终端响应于远端终端,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即执行了中继终端发现过程。又例如,在模式B的发现过程中,中继终端广播的通知消息中可以包括RSC和PC5 RAT类型,远端终端自身确定期望在PC5使用的RAT,远端终端选择RSC和PC5 RAT类型均匹配的中继终端。
与示例1不同的是,在ProSe发现过程中,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还会交互非3GPP信息。具体地,远端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以及获取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中继终端向远端终端发送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以及获取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其中,非3GPP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MAC地址等。
例如,在模式A的发现过程中,中继终端在广播的通知消息中包括PC5 RAT类型,远端终端选择中继终端后向中继终端请求额外的参数(additional parameter),中继终端通过额外的参数向远端终端发送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
又例如,在模式B的发现过程中,远端终端在广播的征求消息中包括期望的PC5RAT类型和远端终端的非3GPP信息,中继终端通过响应消息向远端终端发送中继终端的非3GPP信息。
步骤10054a,当PC5 RAT类型为非3GPP时,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建立相应的底层连接。
步骤1004b,当PC5 RAT类型为非3GPP时,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建立相应的底层连接。
步骤1005,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步骤1006a,当远端终端的非3GPP模块确定连接的对端终端是3GPP模块指定的设备时,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通知对端终端连接成功、以及非3GPP连接的标识。
步骤1006b,当中继终端的非3GPP模块确定连接的对端终端是3GPP模块指定的设备时,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通知对端终端连接成功、以及非3GPP连接的标识。
步骤1007,中继终端建立新的PDU会话。
步骤1008a,远端终端建立数据映射关系。
步骤1008b,中继终端建立数据映射关系,用于上下行数据的映射。
步骤1009,中继终端向SMF发送远端终端报告,用于网络侧对远端终端执行合法监听。
图10中的步骤1004a至步骤1007与图7中的步骤705a至步骤708相同,步骤1008a至步骤1009与图7中的步骤711a至步骤712相同,可以参考图7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详述。
后续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就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中继终端也可以进行对远端终端的数据进行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并未示出确定PC5 RAT类型、以及确定RSC的过程。
图9和图10所示的方法需对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的内部进行增强,以实现上述的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之间的交互以及数据转发。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的内部增强可以参考图8的相关描述。
这样,在示例2中,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3GPP ProSe发现过程交互用于建立非3GPP连接的非3GPP信息,以触发非3GPP连接的建立,使得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就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并且在示例2中对终端的内部进行了增强,可以实现实现终端内部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的交互及数据转发。
示例3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的另一示意图。
通过图11所示的流程,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例如蓝牙、WiFi直连或WiFi等)进行通信。
1)远端终端
步骤1,远端终端上的应用启动。
步骤2,远端终端通过URSP确定该应用可使用层3中继业务。
步骤3,远端终端确定与中继终端通信采用的PC5 RAT。
步骤4,远端终端确定RSC。
图11中的步骤1至步骤4与图6中的步骤1至步骤4相同,可以参考图6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5,远端终端执行非3GPP发现过程。
在非3GPP发现过程中的消息(例如信标(beacon)消息、服务发现(servicediscovery)消息)中携带的发现参数包括RSC或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这里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DNN、SSC模式、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
在非3GPP发现过程中,远端终端发送或匹配RSC或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
步骤6,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步骤7,远端终端将该非3GPP连接与应用或PFI绑定。
即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应用或PFI的关联关系。
2)中继终端
步骤1,中继终端执行非3GPP发现过程。
在非3GPP发现过程中的消息(例如信标消息、服务发现消息)中携带的发现参数包括RSC或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这里的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DNN、SSC模式、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
在非3GPP发现过程中,中继终端发送或匹配RSC或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
步骤2,中继终端与远端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步骤3,中继终端获取远端终端的3GPP标识。
中继终端可以在非3GPP连接建立过程中或者非3GPP连接建立后获取远端终端的3GPP标识,以便中继远端终端的数据。
步骤4,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
步骤4为可选步骤。例如,若中继终端根据RSC和PDU会话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已存在的PDU会话不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则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若中继终端根据RSC和PDU会话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已存在的PDU会话满足RSC关联的PDU会话参数,则中继终端无需建立PDU会话。
步骤5,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与PDU会话、PFI或包过滤器的关联关系。
步骤6,中继终端可以开始中继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终端也可以执行如远端终端执行的步骤3和步骤4。不同的是,中继终端确定RSC可以是获取中继终端能够提供的RSC。
上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整体流程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建立连接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
步骤骤1201a,对中继终端进行授权和授权信息提供。
步骤1201b,对远端终端进行授权和授权信息提供。
步骤1202,中继终端建立PDU会话。
图12中的步骤1201a至步骤1202与图7中的步骤701a至步骤702相同,可以参考图7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1203a,当PC5 RAT类型为非3GPP时,远端终端的3GPP模块向非3GPP模块发送用于非3GPP发现的发现参数、以及远端终端的3GPP标识,从而触发非3GPP发现流程。
其中,用于非3GPP发现的发现参数可以包括RSC或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这里的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DNN、SSC模式、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远端终端的3GPP标识可以包括远端终端的GUTI和/或ProSe UE ID。
步骤1203b,当PC5 RAT类型为非3GPP时,中继终端的3GPP模块向非3GPP模块发送用于非3GPP发现的发现参数、以及中继终端的3GPP标识,从而触发非3GPP发现流程。
其中,用于非3GPP发现的发现参数可以包括RSC或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这里的RSC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PDU会话类型、DNN、SSC模式、S-NSSAI、或接入类型偏好。中继终端的3GPP标识可以包括中继终端的GUTI和/或ProSe UE ID。
步骤1204,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执行非3GPP发现过程。
其中,在非3GPP发现过程的消息中携带上述用于非3GPP发现的发现参数。
例如,当非3GPP发现过程为WiFi直连发现过程时,可以定义中继服务(relayservice),在服务发现消息中包括上述用于非3GPP发现的发现参数。可选地,可以通过服务发现消息的保留字段标识中继服务。
又例如,当非3GPP发现过程为蓝牙或WiFi发现过程时,可以在信标消息的保留字段携带上述用于非3GPP发现的发现参数。
步骤1205,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建立非3GPP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非3GPP发现过程中或非3GPP发现过程后,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可以交互3GPP标识。例如,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用户面交互二者的3GPP标识3GPP标识。
步骤1206a,远端终端的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通知对端终端连接成功、非3GPP连接的标识、以及非3GPP连接关联的发现参数(即实际的发现参数)、对端终端的3GPP标识(可选的)。
步骤1206b,中继终端的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通知对端终端连接成功、非3GPP连接的标识、以及非3GPP连接关联的发现参数(即实际的发现参数)、对端终端的3GPP标识。
步骤1207,中继终端建立新的PDU会话。
步骤1208a,远端终端建立数据映射关系。
步骤1208b,中继终端建立数据映射关系,用于上下行数据的映射。
步骤1209,中继终端向SMF发送远端终端报告,用于网络侧对远端终端执行合法监听。
图12中的步骤1207与图6中的步骤708相同,步骤1208a至步骤1209与图7中的步骤711a至步骤712相同,可以参考图7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详述。
后续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就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中继终端也可以进行对远端终端的数据进行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中并未示出确定PC5 RAT类型、以及确定RSC的过程。
图11和图12所示的方法需对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的内部进行增强,以实现上述的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之间的交互以及数据转发。
图13是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的内部增强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3的(a)图示出的是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均需进行的内部增强。如图13的(a)图所示,终端的内部增加了层3中继PC5服务SDK模块。该模块负责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之间的交互。例如,3GPP模块向非3GPP模块发送用于非3GPP发现的发现参数,又例如,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通知对端终端连接成功、对端终端的3GPP标识、非3GPP连接关联的发现参数、和非3GPP连接的标识。
图13的(b)图示出的是中继终端需要额外进行的内部增强。如图13的(b)图所示,终端的内部增加的层3中继PC5服务SDK模块还负责非3GPP模块与3GPP模块之间进行数据转发。
当然,远端终端也可以进行图13的(b)图所示的增强,本申请不予限制。
这样,在示例3中,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通过非3GPP发现过程交互用于建立非3GPP连接的参数,以触发非3GPP连接的建立,使得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就可以通过非3GPP连接传输数据。并且在示例3中对终端的内部进行了增强,可以实现实现终端内部3GPP模块与非3GPP模块的交互及数据转发。
上文结合图4至图13,详细描述了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4至图15,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图9或图10中的装置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4和图1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如图14所示,装置1400包括收发单元1410和处理单元1420。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当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420用于: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收发单元1410用于:当所述无线接入技术为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在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一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非3GPP信息,所述非3GPP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非3GPP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
可选地,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通过URSP或者本地策略,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地,所述非3GPP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或地址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终端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的过程、或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过程。
可选地,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发现参数,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RSC,所述RSC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或者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所述RSC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RSC,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配置所述第一发现参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SC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可选地,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设备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地,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响应于获取到所述非3GPP,3GPP模块触发非3GPP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可选地,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建立成功,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标识。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时,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应用和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承载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所述PDU会话对应,所述PDU会话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六信息、远端用户的标识、或第二终端的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WiFi、WiFi直连、蓝牙、zigbee、RFID、IrDA、UWB、或NFC;和/或,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D2D、侧行链路、或ProSe。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当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420用于: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收发单元1410用于:当所述无线接入技术为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获取用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网技术的发现过程的第二发现参数,所述第二发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RSC、S-NSSAI、或DNN。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现参数,通过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并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
可选地,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通过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URSP或者本地策略,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地,收发单元1410具体用于:非3GPP模块从3GPP模块获取所述第二发现参数。
可选地,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在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和/或,在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后通过用户面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
可选地,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非3GPP模块向3GPP模块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建立成功,所述第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关联的发现参数、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时,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应用和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承载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和/或,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所述PDU会话对应,所述PDU会话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收发单元1410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六信息、远端用户的标识、或第二终端的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WiFi、WiFi直连、蓝牙、zigbee、RFID、IrDA、UWB、或NFC;和/或,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D2D、侧行链路、或ProSe。
当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4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上报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配置第一发现参数,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RSC,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SC与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关于上述收发单元1410和处理单元1420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如图15示,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1510和接口电路1520。处理器1510和接口电路15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5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地,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30,用于存储处理器15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5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5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当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文所述的方法时,处理器15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420的功能,接口电路15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410的功能。
当装置1500为应用于第一终端的芯片时,该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功能。该芯片从第一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其他装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或者,该芯片向第一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第一终端发送给其他装置的。
当装置1500为应用于核心网设备的芯片时,该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功能。该芯片从核心网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其他装置发送给核心网设备的;或者,该芯片向核心网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核心网设备发送给其他装置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或读取存储器存储的数据,以执行上文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可选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指令,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各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第一终端或核心网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应理解,上述为举例说明,上文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文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当所述无线接入技术为第一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所述第一终端在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一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非3GPP信息,所述非3GPP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3GPP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URSP或者本地策略,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3GPP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设备名称、热点名称、或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终端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的过程、或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发现参数,通过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中继服务码RSC,所述RSC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或者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所述RSC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现参数包括RSC,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配置所述第一发现参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SC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非3GPP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包括:
响应于获取到所述非3GPP,所述第一终端的3GPP模块触发所述第一终端的非3GPP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非3GPP模块向所述第一终端的3GPP模块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建立成功,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应用和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承载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所述PDU会话对应,所述PDU会话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以及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六信息、远端用户的标识、或第二终端的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WiFi、WiFi直连、蓝牙、紫蜂zigbee、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传输IrDA、超宽频UWB、或近场通信NFC;和/或,
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端到端D2D、侧行链路sidelink、或基于近场的服务ProSe。
14.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当所述无线接入技术为第一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接入技术时,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用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网技术的发现过程的第二发现参数,所述第二发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中继服务码RSC、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或数据网络名称DNN;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发现参数,通过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发现过程发现所述第二终端,并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确定与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URSP或者本地策略,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通信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用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网技术的发现过程的第二发现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非3GPP模块从所述第一终端的3GPP模块获取所述第二发现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选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在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后通过用户面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非3GPP模块向所述第一终端的3GPP模块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建立成功,所述第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关联的发现参数、或所述第二终端的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远端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应用的关联关系;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应用和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承载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与所述PDU会话对应,所述PDU会话用于承载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的连接的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以及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中继场景中的中继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第六信息、远端用户的标识、或第二终端的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WiFi、WiFi直连、蓝牙、紫蜂zigbee、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传输IrDA、超宽频UWB、或近场通信NFC;和/或,
所述3GPP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端到端D2D、侧行链路sidelink、或基于近场的服务ProSe。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存储器。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2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44519.9A 2021-12-27 2022-03-14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367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38342 WO2023124932A1 (zh) 2021-12-27 2022-12-12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30965 2021-12-27
CN202111613096 2021-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7137A true CN116367137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5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4519.9A Pending CN116367137A (zh) 2021-12-27 2022-03-14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7137A (zh)
WO (1) WO202312493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5152B2 (ja) * 2015-04-08 2021-12-2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d2d)通信のモバイル中継器の実現
EP3393200A1 (en) * 2016-02-04 2018-10-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196611A1 (en) * 2016-05-11 2017-11-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ower efficient d2d communications for wearables/iot
CN108307472B (zh) * 2016-08-12 2023-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08024295B (zh) * 2016-11-03 2022-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转移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13747571B (zh) * 2020-05-29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932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25250B (zh) 会话建立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399307B2 (en) Service authoriz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584464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24943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530208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746085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90203A (zh) 选择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0735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20481A1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45894A1 (en) Registration and security enhancements for a wtru with multiple usims
CN116367137A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KR20230118498A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단말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요소
WO2024140620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074148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208002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40357623A1 (en)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160394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239828A1 (en) Network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traffic steering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WO2023015573A1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33871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8382084A (zh) 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887035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233957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354782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6866893A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