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1901A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1901A
CN116361901A CN202310431101.3A CN202310431101A CN116361901A CN 116361901 A CN116361901 A CN 116361901A CN 202310431101 A CN202310431101 A CN 202310431101A CN 116361901 A CN116361901 A CN 116361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onry
deepening
dimensional
arrangement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11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继兴
易广军
魏鹏
李祖锋
杜文生
王小勇
周倩
李小敏
高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311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19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1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19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楼层结构图并导入Revit软件建立主体结构模型;S2:依据建筑平面图砌体类型以及复杂填充墙体交接处分皮咬槎、交错搭砌难度,添加构造柱样式及位置;S3:确认构造柱位置及样式方案可行性;S4:依据确认后的建筑平面图导入Revit软件并结合主体结构模型进行砌体三维排布深化;S5:确认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成果是否合理;S6:输出楼层内所有砌体排布深化图以及平面部位编号图汇总形成文档;S7:进行BIM三维可视化交底以及现场施工指导、验收工作;本发明避免了二维排布效率低且不够直观和二维交底不到位造成的返工,确保项目精细化管理和砌体施工高质量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政策不断规范,建筑业发展明显分化,企业更加注重项目精细化管理和产品高质量标准要求,传统砌体施工多采用CAD技术进行二维排布,此方式排布效率低且效果不够直观,尤其是复杂墙体的交接处,难以做到分皮咬槎、交错搭砌的深化效果,同时也因二维交底不到位,使现场砌体施工较为随意容易发生返工现象,难以实现企业高质量标准要求。
专利CN110117994A公开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砌体施工方法,首先读设计图纸;然后确定统一的建立规则、命名规则及数据交互格式,然后建立BIM模型,进行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机电专业两两之间的模型碰撞检查,优化碰撞部位;依次进行墙体构件模型深化、排砖模型深化和拉墙筋模型深化;在排砖模型深化后依据BIM模型出具墙体位置编号图、墙体排砖图和砌体需要表;复核模型的准确性,提供施工工艺的动画模拟交底、深化的图表交底、模型交底给施工管理人员和砌筑作业人员,最后由其集中进行砌筑施工。利用了BIM的三维建模、合模技术,在BIM模型的管理平台上进行应用深化,提取出有效的需求信息,让建筑砌体施工的现场集中加工,提高效率。但此发明采用BIM插件或5D技术排砖,排砖对建模有要求,如材质信息、族类型设置不合理将会发生界面无法识别等问题;其次,模型和数据需分楼栋和分专业等条件进行导入、导出,以及插件对模型的兼容性影响工作效率。此发明采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排砖,需要依据规范和砌体施工方案提前在软件中设置过多限制条件,目前只能排布单面墙体,但针对复杂型相交墙体,自身排布产生的问题非常多,如上述限制条件过多很难判断优先级进行排布,最终产生的排布图很难实现指导施工作用,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修改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解决传统砌体二维排布效率低且不够直观等问题,避免因二维交底不到位造成返工现象,避免复杂型相交墙体产生限制条件过多而无法判断优先级进行排布的问题,从而确保项目精细化管理和砌体施工高质量标准要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楼层结构图并导入Revit软件建立主体结构模型;
S2:依据建筑平面图砌体类型以及复杂填充墙体交接处分皮咬槎、交错搭砌难度,添加构造柱样式及位置;
S3:确认构造柱位置及样式方案可行性;
S4:依据确认后的建筑平面图导入Revit软件并结合主体结构模型进行砌体三维排布深化;
S5:确认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成果是否合理;
S6:输出楼层内所有砌体排布深化图以及平面部位编号图汇总形成文档;
S7:进行BIM三维可视化交底以及现场施工指导、验收工作。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楼层结构图包括清除楼层结构图中梁、板、墙柱结构图注释、尺寸标注、节点详图标注,只留主要信息,包括轴网和结构轮廓线;主体结构建模依据预处理后的楼层结构图中的梁、板、墙柱结构图并结合注释说明、节点详图进行三维精细化建模。
优选地,导入Revit软件的图纸通过轴网完成精准定位。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依据建筑平面图中砌体类型及部位需查看建筑设计说明和楼层建筑平面图确定。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深化原则为:首先确认填充墙不同砌块规格、木砖尺寸和安装位置,不同墙体斜砖高度及三角块尺寸,防水坎高度及位置;其次,参照砌体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确认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缝15-20mm可调控,标砖水泥砖和烧结多孔砖灰缝8-10mm可调控;最后,砌体排布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假缝,通缝,咬槎不小于三分之一,砌体排布应从复杂墙体交接处着手,从交接处开始向两边排布,砌体墙遇构造柱应留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进退各60mm。
优选地,对于确认填充墙不同砌块规格及应用部位,砌体类型及应用部位须参考建筑说明和楼层建筑平面图确定。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输出楼层内所有砌体排布深化图以及平面部位编号图汇总形成文档,应用Revit软件将楼层内所有砌体模型逐一编号,并在平面视角也对应逐一编号,最后将所有编号图输出为图片格式,汇总形成文档。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砌体墙类型以及复杂填充墙体交接处分皮咬槎、交错搭砌难度,进而确认是否设置构造柱,从而解决现场砌体排布不明确导致返工,浪费时间和精力。
2、本发明通过采用BIM技术进行砌体三维深化排布,与传统二维排布对比,具有效率高、更能直观展示砌体排布成果,尤其是复杂墙体的交接处分皮咬槎、交错搭砌的深化效果,避免复杂型相交墙体产生限制条件过多而无法判断优先级进行排布的问题,同时有效解决二维交底不到位,避免了现场砌体施工随意、返工现象发生等问题。
3、本发明通过BIM三维可视化交底使项目人员更加形象具体的了解砌体排布细节及三维深化思路,通过现场施工指导、验收工作有效确保现场实施与BIM深化设计一致目的,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和砌体施工高质量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添加构造柱平面位置及样式图。
图3为砌体工程三维排布整体深化图。
图4为T形、十字形复杂墙体三维排布图。
图5为不同规格墙体相交支设构造柱图。
图6为L形墙体三维排布图。
图7为L形墙体下部两层墙体咬槎搭砌图。
图8为砌体工程平面位置编号图。
图9为砌体工程三维视角位置编号图。
图10为输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深化排布编号图。
图11为输出烧结多孔砖深化排布编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参照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CAD楼层结构图并导入Revit软件建立主体结构模型;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清除楼层内梁、板、墙柱结构图注释、尺寸标注、节点详图等标注使底图清晰明了,最终只留轴网和结构轮廓线等主要信息,其次主体结构建模主要将预处理后的梁、板、墙柱结构图作为底图并结合注释说明、节点详图进行三维精细化建模,其中保留轴网主要目的是在软件中起到定位作用,确保所有导入进来的图纸都能够通过轴网进行精准定位,最终保证整体三维模型精准有效搭接。
S2:依据建筑平面图砌体类型以及复杂填充墙体交接处分皮咬槎、交错搭砌难度,添加构造柱样式及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依据建筑平面图砌体类型以及复杂填充墙体交接处分皮咬槎、交错搭砌难度,添加构造柱样式及位置,其中砌体类型及部位需查看建筑设计说明和楼层建筑平面图确定。首先确认不同规格砌体应用的部位,如本项目建筑说明:外墙、隔墙、楼梯间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厨房、卫生间、给排水、暖管井等多水房间填充墙为烧结多孔砖;其次,依据建筑平面图确定砌体的分布以及对应砌体类型,通过砌体墙类型以及复杂填充墙体交接处搭砌难度来添加构造柱,对于复杂墙体如L形、十字形、T形等多重砌体墙相交,应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三维技术无法进行合理排布,现场实施必然会更加困难,此时应添加构造柱造型及尺寸来解决当前问题,图2的深黑色部位为构造柱样式及位置图。
S3:确认构造柱位置及样式方案可行性;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上述多重相交复杂墙体,分皮咬槎、交错搭砌不能合理排布而设置的构造柱造型及位置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会议讨论,确认构造柱造型尺寸及位置是否合理可行,优化直到符合项目要求为止。
S4:依据确认后的CAD建筑平面图导入Revit软件并结合主体结构模型进行砌体三维排布深化;参照图3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深化原则为:首先确认填充墙不同砌块规格、木砖尺寸和安装位置,不同墙体斜砖高度及三角块尺寸,防水坎高度及位置;其次,参照砌体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确认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缝15-20mm可调控,标砖水泥砖和烧结多孔砖灰缝8-10mm可调控;最后,砌体排布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假缝,通缝,咬槎不小于三分之一,砌体排布应从复杂墙体交接处着手,如L形、十字形、T形墙等多重砌体墙相交应分皮咬槎、交错搭砌,从交接处开始向两边排布,砌体墙遇构造柱应留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进退各60mm,在本实施例需要注意事项如下:
1)首先确认填充墙不同砌块规格,本项目砌筑用砖:多水房间填充墙为烧结多孔砖,底部设置250mm防水坎,其余部位填充墙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2)本项目经协商确认200mm厚墙体采用烧结多孔砖170*115*9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600*170*240mm,标砖水泥砖170*115*53mm;针对100mm厚墙体采用烧结多孔砖240*90*9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600*100*240mm,标砖水泥砖200*100*53mm;上述为本项目所采用的砌体材料及应用部位,其他砌体规格应根据项目情况自行确定,砌体应用部位须参考建筑说明和楼层建筑平面图;
3)对于所述木砖尺寸和安装位置,不同墙体斜砖高度及三角块尺寸,以及所述防水坎高度及位置由项目部和甲方沟通确认并提供详细信息,基于不同砌块所采用不同规格的木砖、斜砖以及安装位置进行合理的砌体深化排布。
S5:确认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成果是否合理;并提出深化不足和改进意见,直至相关单位达成统一意见,最终完成砌体三维排布深化。
S6:输出楼层内所有砌体排布深化图以及平面部位编号图汇总形成文档;参照图8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应用Revit软件将楼层内所有砌体排布模型逐一编号,同时在平面视角中也对应逐一编号,使砌体墙平、立面图相关联,最后将所有编号图输出为图片格式,汇总word中便于项目人员实时查看,同时也避免了施工人员因考虑不周导致排布观感差和返工现象发生。
S7:进行BIM三维可视化交底以及现场施工指导、验收工作。在本实施例中,BIM三维可视化交底,是将BIM深化思路以及如何解决传统排砖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且通过BIM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展示所有墙体排布,尤其是复杂墙体咬槎处排布,避免因交底不到位,造成返工现象;所述现场施工指导及验收是对现场施工过程严格把控,确保现场实施与BIM深化设计一致目的,最终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和砌体施工高质量标准要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楼层结构图并导入Revit软件建立主体结构模型;
S2:依据建筑平面图砌体类型以及复杂填充墙体交接处分皮咬槎、交错搭砌难度,添加构造柱样式及位置;
S3:确认构造柱位置及样式方案可行性;
S4:依据确认后的建筑平面图导入Revit软件并结合主体结构模型进行砌体三维排布深化;
S5:确认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成果是否合理;
S6:输出楼层内所有砌体排布深化图以及平面部位编号图汇总形成文档;
S7:进行BIM三维可视化交底以及现场施工指导、验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楼层结构图包括清除楼层结构图中梁、板、墙柱结构图注释、尺寸标注、节点详图标注,只留主要信息,包括轴网和结构轮廓线;主体结构建模依据预处理后的楼层结构图中的梁、板、墙柱结构图并结合注释说明、节点详图进行三维精细化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入Revit软件的图纸通过轴网完成精准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依据建筑平面图中砌体类型及部位需查看建筑设计说明和楼层建筑平面图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深化原则为:首先确认填充墙不同砌块规格、木砖尺寸和安装位置,不同墙体斜砖高度及三角块尺寸,防水坎高度及位置;其次,参照砌体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确认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缝15-20mm可调控,标砖水泥砖和烧结多孔砖灰缝8-10mm可调控;最后,砌体排布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假缝,通缝,咬槎不小于三分之一,砌体排布应从复杂墙体交接处着手,从交接处开始向两边排布,砌体墙遇构造柱应留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进退各6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确认填充墙不同砌块规格及应用部位,砌体类型及应用部位须参考建筑说明和楼层建筑平面图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输出楼层内所有砌体排布深化图以及平面部位编号图汇总形成文档,应用Revit软件将楼层内所有砌体模型逐一编号,并在平面视角也对应逐一编号,最后将所有编号图输出为图片格式,汇总形成文档。
CN202310431101.3A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Pending CN1163619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1101.3A CN116361901A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1101.3A CN116361901A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1901A true CN116361901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09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1101.3A Pending CN116361901A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19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9660B (zh)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
CN107391862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三维协同设计方法
CN108765545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厨卫阳房间装饰深化设计方法
CN104392482B (zh) 变电站工程项目三维算量模型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6202825A (zh) 基于bim的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法
CN110889160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管道施工方法
CN110837670A (zh) Bim双向深化设计的方法
CN110929326A (zh)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机电建模方法
CN112411864A (zh) 基于bim技术和预制砌块的免开槽砌筑施工方法及带槽砌块
CN110532663A (zh) 一种基于bim的协同建模工作标准化流程
CN115758554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alc板精益建造方法
CN113282986A (zh) 机电综合管线装配式施工方法
CN113420359B (zh) 一种基于revit的电力工程总图自动传参布井的方法
CN109558636A (zh) 一种基于Revit综合管廊BIM模型的创建方法
CN111597625A (zh) 一种基于bim的基坑支护开挖质量控制方法
CN111724124A (zh) 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建造方法
CN108984876A (zh) 一种基于bim的预埋套管自动化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16361901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砌体三维排布深化方法
CN109271701B (zh) 一种基于达索系统的给水排水bim正向设计方法
CN114357561B (zh) 一种基于bim的空间曲面现浇板深化设计方法
CN113761632B (zh) 一种基于bim的机电全装配式三维正向设计方法
CN114580057A (zh) 一种基于bim的综合管廊管线出线设计方法
CN116070311A (zh) 一种长大桥梁bim正向设计方法
Katke Time and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using 5D BIM process
Xie et al. Incorporat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into the super high-rise industrialized housing project: A case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