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4570B - 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4570B
CN116354570B CN202310630768.6A CN202310630768A CN116354570B CN 116354570 B CN116354570 B CN 116354570B CN 202310630768 A CN202310630768 A CN 202310630768A CN 116354570 B CN116354570 B CN 116354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ludge
water
power plant
plant waste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07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54570A (zh
Inventor
范涛
殷建华
李汲蓬
孙磊
张芳
吴嫦娥
赵雅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07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4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4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4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54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4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1/00Preparation of lump or pulverulent fuel in readiness for delivery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1/02Mixing solid fuel with a liquid, e.g. preparing slur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3/00Feeding or distributing of lump or pulverulent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6Sludge reduction, e.g. by 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含油污泥以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用于对油泥进行筛选、破碎和稀释,得到油泥水混合物;分离系统,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接,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分离为油液、水和油泥固体;制浆系统,与所述分离系统和电厂废水处理系统连接,用于将油泥固体、水和电厂废水处理为油泥浆;回收系统,与所述分离系统连接,用于回收和储存油液;燃烧发电系统,与所述制浆系统连接,用于燃烧油泥浆进行发电。本发明具有将电厂废水和油泥进行协同燃烧处理,提升含油污泥处理能力,减少电厂废水处置的压力和成本,实现电厂废水、油泥的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发电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泥以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油泥在页岩气钻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由石油类、水及岩屑等组成的含油固体污染物。当前,在油泥处置领域中,主流的处置工艺有热洗涤工艺、热解工艺、热脱附处理工艺和焚烧工艺,处理油泥前还通过脱水环节对水分进行减量,通常以含油率<2%作为处理目标,以填埋作为终端处置,处置废渣中的剩余污油在填埋后渗透进地下水以及土壤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电厂废水的处置已成为电厂的环保重心之一。电厂废水的种类相对较多,其在水质以及水量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电厂内部的废水主要为循环水、排污水、工业冷却水以及灰渣废水等;其次,电厂废水中的污染成分,也大多是以无机物为主;但在实际生产阶段中,进入水体内部的有机污染物含有油,而其他的有机成分则相对比较少。由于电厂废水的种类较为复杂、成分差异显著,导致了电厂废水回收利用存在效率低、回收处置成本高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油泥与电厂废水进行协同处理的系统和方法,因此,本方案提供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的污泥以填埋作为终端处置,处置废渣中的剩余污油在填埋后渗透进地下水以及土壤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以及的由于电厂废水的种类较为复杂、成分差异显著,导致了电厂废水回收利用存在效率低、回收处置成本高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预处理系统,用于对油泥进行筛选、破碎和稀释,得到油泥水混合物;
分离系统,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接,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分离为油液、水和油泥固体;
制浆系统,与所述分离系统和电厂废水处理系统连接,用于将油泥固体、水和电厂废水处理为油泥浆;
回收系统,与所述分离系统连接,用于回收和储存油液;
燃烧发电系统,与所述制浆系统连接,用于燃烧油泥浆进行发电。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烟气处理系统,用于对燃烧发电系统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分离系统包括:
固液分离系统,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接,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水混合物和油泥固体。
可选的,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
油水分离系统,与所述固液分离系统连接,用于将油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液和水。
可选的,所述回收系统包括:
储油罐,与所述油水分离系统连接,用于回收和储存油液。
可选的,所述固液分离系统包括:
离心装置、压滤装置和沉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水混合物和油泥固体。
可选的,所述油水分离系统包括:
萃取装置和离心装置中的一种,用于将油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液和水。
可选的,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
破碎筛分设备,用于对油泥进行筛选和破碎,得到油泥混合物;
存储罐,所述存储罐与所述破碎筛分设备连接,所述存储罐与供水管道连通;
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存储罐上,用于对油泥水混合物进行搅拌;
输送泵,设置在所述存储罐内,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输送至所述分离系统。
可选的,所述制浆系统包括:
制浆罐,与所述电厂废水处理系统和所述分离系统连接,用于将油泥固体、水和电厂废水处理为油泥浆;
储浆罐,与所述制浆罐连接,用于存储油泥浆;
浆液喷射装置,与所述储浆罐连接,用于将油泥浆送入燃烧发电系统进行燃烧。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油泥进行筛选、破碎后,将油泥与40-80℃的水按照2:5-6的比例进行搅拌、稀释,形成油泥水混合物;
将油泥水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形成油液、水和油泥固体;
对油液进行回收;
将水和电厂废水与油泥固体按照2:6-9的比例混合,搅拌形成油泥浆;
将油泥浆送入锅炉与煤粉掺杂燃烧进行发电。
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油泥制成油泥浆,实现油泥的流化掺烧,不需要油泥干燥、转运、研磨等过程,无需抽取烟气、蒸汽等干燥介质,降低了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且系统简单可靠、结构紧凑、运行维护费用低,系统全封闭运行,能够避免油泥渗液造成的二次污染,避免油泥长期暴露在外造成安全隐患,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油泥处理制成油泥浆与锅炉相耦合的方式协同处置含油污泥,实现含油污泥在锅炉中安全稳定燃烧,火电企业能够直接处理含油污泥,提升含油污泥处理能力,实现油泥的回收利用,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节省发电成本;
3、本技术方案制备而成的油泥浆属于非易燃流体,相对于油、气、煤粉的易燃、易爆而言,安全性高,油泥浆燃尽率高,能够提升油泥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4、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经过分离系统得到的水以及电厂废水充分利用制备油泥浆,通过燃烧实现协同处置,实现油泥处置废水零排放以及电厂废水同步处置,火电企业能够减少污水处置的压力和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制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处理系统;2-分离系统;
3-制浆系统; 4-电厂废水处理系统;
5-回收系统; 6-燃烧发电系统;
7-烟气处理系统;11-破碎筛分设备;
12-存储罐;13-供水管道;
14-搅拌装置;15-输送泵;
21-固液分离系统;22-油水分离系统;
31-制浆罐;32-储浆罐;
33-浆液喷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竖直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相等”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相等,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制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油泥进行筛选、破碎和稀释,得到油泥水混合物;
分离系统2,与所述预处理系统1连接,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分离为油液、水和油泥固体;
制浆系统3,与所述分离系统2和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连接,用于将油泥固体、水和电厂废水处理为油泥浆;
回收系统5,与所述分离系统2连接,用于回收和储存油液;
燃烧发电系统6,与所述制浆系统3连接,用于燃烧油泥浆进行发电。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处理系统1对油泥去除大型杂质并进行适当破碎后,与40-80℃的热水进行混合搅拌,对油泥进行稀释,得到油泥水混合物;分离系统2再将油泥水混合物分离为油液、水和油泥固体,通过回收系统5回收和储存油液,以及将水和油泥固体输送至制浆系统3,结合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提供的电厂废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油泥浆;最终,将得到的油泥浆输送至燃烧发电系统6进行燃烧发电。通过上述的方案,将电厂废水和油泥进行协同燃烧处理,提升含油污泥处理能力,减少电厂废水处置的压力和成本,实现电厂废水、油泥的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发电成本的优点。
更具体地,预处理系统1、分离系统2、制浆系统3、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之间均通过管道实现连通。
电厂废水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冲灰废水和工业废水(化学废水及含油废水),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设置为包括储水罐,用于存储电厂废水,并通过管道将电厂废水输送至制浆系统3。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
烟气处理系统7,用于对燃烧发电系统6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直接借用电厂的完善烟气处理设施。
具体地,烟气处理系统7包括:脱硫设备、脱氮设备和除尘设备,其中,脱硫设备能够通过催化剂对烟气中的硫化物进去除;脱氮设备能够通过催化剂对烟气中的氮化物进去除;除尘设备可以采用干式除尘器,对燃烧后的泥粉进行收集,实现无害化处理。通过油泥预处理后制成油泥浆与大型煤粉锅炉相耦合的方式协同处置含油污泥,并利用火电企业完善的环保设施,可以对煤粉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使得烟气满足污染物排放要求,实现油泥的彻底无害化处理。其中,如何实现燃烧发电系统6的烟气的无害化处理,为本领域技术人的熟知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分离系统2包括:
固液分离系统21,与所述预处理系统1连接,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水混合物和油泥固体;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分离系统2还包括:
油水分离系统22,与所述固液分离系统21连接,用于将油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液和水。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分离系统2设置为包括:固液分离系统21和油水分离系统22,其中,固液分离系统21通过管道与所述预处理系统1连接,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水混合物和油泥固体;油水分离系统22,与通过管道所述固液分离系统21连接,用于将油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液和水。通过两级独立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实现油泥固体、油液和水的高效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系统5包括:
储油罐,通过管道与所述油水分离系统22连接,用于回收和储存油液。
具体地,通过油水分离系统22进行油水的分离后,产生的油液经过管道流入储油罐中进行储存,当收集到一定量的油液或者收集一定时长的油液后,利用油液从事各种化工原料、油漆染料、树脂的制备,以提高经济效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储油罐顶端通过管道连接燃烧发电系统6,以将储油罐中油液产生的油气输送至燃烧发电系统6进行辅助燃烧,既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又能够提高利用率和发电效率。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油罐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储油罐内的压力值,储油罐顶端与燃烧发电系统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气动阀门或电动阀门,气动阀门或电动阀门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并将监测的压力值传输至控制器中,当控制器检测到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器控制设置在管道上的阀门打开,实现将油气输送至燃烧发电系统6。
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系统21包括:
离心装置、压滤装置和沉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水混合物和油泥固体。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采用离心装置、压滤装置和沉积装置中的一种便能够实现油水混合物和油泥固体的分离,具体地设置数量由实际的使用环境、油泥的量确定。若油泥的数量较多,则可以并列设置多个离心装置、多个压滤装置或者多个沉积装置,提高处理效率。
其中,离心装置可以采用离心机,其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具体可采用刮刀卸料离心机、活塞推料离心机、螺旋卸料离心机、离心力卸料离心机、振动卸料离心机、颠动卸料离心机。
压滤装置可以采用压滤机,其利用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具体包括:板框压滤机、厢式压滤机、立式压滤机、带式压滤机。
进一步地,所述油水分离系统22包括:
萃取装置和离心装置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将油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液和水。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采用萃取装置和离心装置中的一种便能够实现油液和水的分离,具体地设置数量由实际的使用环境、油泥的量确定。若油泥的数量较多,则可以并列设置多个萃取装置或多个离心装置,提高处理效率。
其中,离心装置可以采用离心机,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具体可采用过滤式离心机。
萃取装置可以采用混合澄清器、萃取塔和离心萃取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分离系统2与所述燃烧发电系统6连接,所述燃烧发电系统6与所述预处理系统1连接,所述燃烧发电系统6还用于对分离系统2分离出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热水输送至预处理系统1进行油泥的稀释。
具体地,采用这种方式,由于预处理系统1需要加入热水,实现油泥的稀释、搅拌混合,以形成油泥水混合物,以便进行油液和油泥固体的提取分离,因此,在首次加入热水后,通过分离系统2分离得到的水,可以通过管道输送至燃烧发电系统6(即锅炉膛炉)进行加热,加热后再通过管道输送至预处理系统1进行油泥的稀释,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避免产生污水,也能够减少成本。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水损耗,因此,需要增加循环水的量,因此,将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的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燃烧发电系统6与预处理系统1之间的管道上,当分离系统2分离得到的水的量不满足预处理系统1需要的水量时,将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中的电厂废水,接入到燃烧发电系统6与预处理系统1之间的管道,以增加向预处理系统1的供水量,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减少电厂的废水处理成本,同时通过混合经过燃烧发电系统6加热的水与将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提供的电厂废水进行混合,能够实现进入到预处理系统1中水温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预处理系统1包括:
破碎筛分设备11,用于对油泥进行筛选和破碎,得到油泥混合物;
存储罐12,所述存储罐12通过管道与所述破碎筛分设备11连接,所述存储罐12与供水管道13连通;
搅拌装置14,设置在所述存储罐12上,用于对油泥混合物和热水进行搅拌,形成油泥水混合物,并对形成的油泥水混合物进行搅拌;
输送泵15,设置在所述存储罐12内,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输送至所述分离系统2。
具体地,破碎筛分设备11可以采用筛分破碎一体机,能够实现油泥中固体物的筛选和破碎,使得油泥中直径大于预设值的固体物被筛选出,破碎为直径小于预设值的固体物;存储罐12通过输送管道连接破碎筛分设备11的出料口,经过筛分和破碎的油泥经过管道进入到存储罐12中,存储罐12还与电厂的供水管道13连通,通过电厂的供水管道13,按照油泥与水2:5-6的比例,向存储罐12供应40-80℃的热水;并通过搅拌装置14对热水和油泥进行搅拌混合,使得固体物上的部分油泥脱离,漂浮在热水中,形成油泥水混合物;最后,通过设置在存储罐12内的输送泵15,将油泥水混合物输送至所述分离系统2,进行固液分离,实现对应的油液、水和油泥固体,实现再利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制浆系统3包括:
制浆罐31,通过管道与所述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和所述分离系统2连接,用于将油泥固体、水和电厂废水处理为油泥浆;
储浆罐32,通过管道与所述制浆罐31连接,用于存储油泥浆;
浆液喷射装置33,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浆罐32连接,用于将油泥浆送入燃烧发电系统6进行燃烧。
具体地,对油泥水混合物进行处理后,得到油液、水和油泥固体,对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油液进行回收后,剩余的油泥固体上仍然附着有部分油液,因此,将水、油泥固体和电厂废水注入制浆罐31中进行混合,制成油泥浆,储存在储浆罐32中,再通过浆液喷射装置33,喷射入燃烧发电系统6进行燃烧发电,实现剩余水、电厂废水和油泥固体的煤粉锅炉协同处置,减少污水处置的压力和成本,提高经济价值。浆液喷射装置33包括料浆泵和多个喷嘴,料浆泵通过输送管道连接多个喷嘴,料浆泵从储浆罐32中吸入油泥浆,经管道输送至喷嘴,由于料浆泵具有一定的吸力,使得管道和喷嘴内压力大于外界的压力,从而将油泥浆喷射入锅炉膛炉中进行燃烧。
其中,燃烧发电系统6包括煤粉锅炉;油泥浆中水和电厂废水与油泥固体的混合比例可以设置为2:6-9,油泥浆中的水含量相对于油泥固体更少,形成的油泥浆喷射入锅炉膛炉后,与煤粉混合燃烧,附着在油泥固体上的油液,以及油泥浆中的水与煤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的油液、一氧化碳和氢气能够实现燃烧,从而提高燃烧速度和燃烧效率,进一步减少煤粉的使用量,减少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发电系统6包括:煤粉锅炉。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燃烧发电系统6除了煤粉锅炉外,还包括:汽轮机、发电机、给水泵等。通过浆液喷射装置33将油泥浆喷射入煤粉锅炉的膛炉中进行燃烧,煤粉锅炉燃烧对加热蒸汽,蒸汽沿管道进入汽轮机中不断膨胀做功,冲击汽轮机转子高速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后又被给水泵进一步升压送回锅炉中重复参加上述循环过程,发电机发出的电经变压器升压后输入电网。通过油泥预处理后制油泥浆与大型煤粉锅炉相耦合的方式协同处置含油污泥,利用火电企业完善的环保设施,可以对煤粉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满足污染物排放要求,实现油泥的彻底无害化处理。
本方案通过把预处理油泥和电厂废水结合制油泥浆与大型煤粉锅炉相耦合的方式协同处置含油污泥与电厂废水,克服油泥热洗涤后含水率高不便于后续处置的问题、提高油泥减量化处置程度、提高油泥的处理安全性和燃烧效率、降低油泥资源化利用的成本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热洗涤废水零排放以及降低电厂废水处置成本;本方案对预处理后油泥进行了合理利用,将其与电厂废水结合制备成燃烧效率高、污染排放低的油泥浆,实现了危险固废油泥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火电企业直接处理含油污泥提供了方法,大幅提高含油污泥的处理能力;同时降低了火电企业处置电厂废水的成本和难度,该方法可广泛推广使用。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油泥进行筛选、破碎后,将油泥与40-80℃的水按照2:5-6的比例进行搅拌、稀释,形成油泥水混合物;
将油泥水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形成油液、水和油泥固体;
对油液进行回收;
将水和电厂废水与油泥固体按照2:6-9的比例混合,搅拌形成油泥浆;
将油泥浆送入锅炉与煤粉掺杂燃烧进行发电。
其中,加入的水的比例,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进行确定。
具体地,将油泥与40-80℃的水按照2:5-6的比例进行搅拌、稀释,包括:将油泥与40-80℃的水按照2:5的比例进行搅拌、稀释、将油泥与40-80℃的水按照2:6的比例进行搅拌、稀释。
具体地,将水和电厂废水与油泥固体按照2:6-9的比例混合,包括:将水和电厂废水的混合液与与油泥固体按照2:6的比例进行混合、将水和电厂废水的混合液与与油泥固体按照2:7的比例进行混合、将水和电厂废水的混合液与与油泥固体按照2:8的比例进行混合、将水和电厂废水的混合液与与油泥固体按照2:9的比例进行混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方式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油泥进行筛选、破碎和稀释,得到油泥水混合物;所述预处理系统(1)包括:
破碎筛分设备(11),用于对油泥进行筛选和破碎,得到油泥混合物;
存储罐(12),所述存储罐(12)与所述破碎筛分设备(11)连接,所述存储罐(12)与供水管道(13)连通;
搅拌装置(14),设置在所述存储罐(12)上,用于对油泥水混合物进行搅拌;
输送泵(15),设置在所述存储罐(12)内,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输送至分离系统(2);
分离系统(2),与所述预处理系统(1)连接,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分离为油液、水和油泥固体;
制浆系统(3),与所述分离系统(2)和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连接,用于将油泥固体、水和电厂废水处理为油泥浆;
回收系统(5),与所述分离系统(2)连接,用于回收和储存油液,所述回收系统(5)包括:储油罐,用于回收和储存油液,所述储油罐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储油罐内的压力值,储油罐顶端与燃烧发电系统(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气动阀门或电动阀门,气动阀门和电动阀门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并将监测的压力值传输至控制器中,当控制器检测到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器控制设置在管道上的气动阀门或电动阀门打开,将油气输送至燃烧发电系统(6),实现辅助燃烧;
燃烧发电系统(6),与所述制浆系统(3)连接,用于将油泥浆和煤粉进行掺杂燃烧发电,所述燃烧发电系统(6)还分别与所述分离系统(2)和所述预处理系统(1)连接,用于对分离系统(2)分离出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热水输送至预处理系统(1)进行油泥的稀释,所述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的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燃烧发电系统(6)与预处理系统(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对进入预处理系统(1)中的热水的温度和水量进行调节;
烟气处理系统(7),用于对燃烧发电系统(6)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所述烟气处理系统(7)包括:脱硫设备、脱氮设备和除尘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2)包括:
固液分离系统(21),与所述预处理系统(1)连接,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水混合物和油泥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2)还包括:
油水分离系统(22),与所述固液分离系统(21)连接,用于将油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液和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系统(21)包括:
离心装置、压滤装置和沉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将油泥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水混合物和油泥固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系统(22)包括:
萃取装置和离心装置中的一种,用于将油水混合物处理为油液和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系统(3)包括:
制浆罐(31),与所述电厂废水处理系统(4)和所述分离系统(2)连接,用于将油泥固体、水和电厂废水处理为油泥浆;
储浆罐(32),与所述制浆罐(31)连接,用于存储油泥浆;
浆液喷射装置(33),与所述储浆罐(32)连接,用于将油泥浆送入燃烧发电系统(6)进行燃烧。
7.一种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方法,运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油泥进行筛选、破碎后,将油泥与40-80℃的水按照2:5-6的比例进行搅拌、稀释,形成油泥水混合物,其中,水为固液分离过程中分离得到;
将油泥水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形成油液、水和油泥固体;
对油液进行回收;
将水和电厂废水与油泥固体按照2:6-9的比例混合,搅拌形成油泥浆;
将油泥浆送入锅炉与煤粉掺杂燃烧进行发电。
CN202310630768.6A 2023-05-31 2023-05-31 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6354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0768.6A CN116354570B (zh) 2023-05-31 2023-05-31 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0768.6A CN116354570B (zh) 2023-05-31 2023-05-31 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4570A CN116354570A (zh) 2023-06-30
CN116354570B true CN116354570B (zh) 2023-08-15

Family

ID=86941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0768.6A Active CN116354570B (zh) 2023-05-31 2023-05-31 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457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39A (zh) * 1989-07-21 1991-01-30 抚顺矿务局胜利矿 油母页岩干馏油泥干馏污水混合制浆与燃烧技术
EP2233834A2 (de) * 2009-03-27 2010-09-29 MUEG Mitteldeutsche Umwelt-und Entsorgung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von staubförmigen und/oder flüssig/pastösen Abfallstoffen sowie Herstellung eines Mischbrennstoffes
CN102180575A (zh) * 2011-03-31 2011-09-14 濮阳市天地人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含油污泥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方法
RU2013111780A (ru) * 2013-03-18 2014-09-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жидких нефтешламов в гидратированное топливо
CN113698069A (zh) * 2021-10-29 2021-11-26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电厂协同处理含油污泥的掺烧系统和掺烧方法
CN116182165A (zh) * 2023-03-07 2023-05-30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0772B (fi) * 2004-05-05 2010-02-26 Metso Paper Inc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sellu- ja/tai paperitehtaassa muodostuvien lietteiden määrän vähentämiseksi
US7429329B2 (en) * 2004-08-26 2008-09-30 Earth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chemical/mechanical dewatering method for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US7909895B2 (en) * 2004-11-10 2011-03-22 Enertech Environmental, Inc. Slurry dewatering and conversion of biosolids to a renewable fue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39A (zh) * 1989-07-21 1991-01-30 抚顺矿务局胜利矿 油母页岩干馏油泥干馏污水混合制浆与燃烧技术
EP2233834A2 (de) * 2009-03-27 2010-09-29 MUEG Mitteldeutsche Umwelt-und Entsorgung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von staubförmigen und/oder flüssig/pastösen Abfallstoffen sowie Herstellung eines Mischbrennstoffes
CN102180575A (zh) * 2011-03-31 2011-09-14 濮阳市天地人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含油污泥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方法
RU2013111780A (ru) * 2013-03-18 2014-09-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жидких нефтешламов в гидратированное топливо
CN113698069A (zh) * 2021-10-29 2021-11-26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电厂协同处理含油污泥的掺烧系统和掺烧方法
CN116182165A (zh) * 2023-03-07 2023-05-30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4570A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83288B1 (ko) 비교적저급의탄질연료의에너지를이용하는연속조작가능한방법
CN101963358B (zh) 一种油田固体废物联合处理方法
RU2161168C2 (ru) Эффективная утилизация топлив и отходов, содержащих хлор и/или влагу
JP4995812B2 (ja) 熱分解及び関連プラントによる廃棄物処理のための統合プロセス
CN109248900B (zh)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险废弃物的预处理工艺
JP2008519687A (ja) スラリーの脱水及びバイオソリッドの再生可能燃料への変換
CN108675589A (zh) 一种连续式油泥热解处理系统及热解处理方法
CN101216177A (zh) 利用电站煤粉锅炉系统焚烧处理污泥的方法
CN113929276B (zh) 一种煤气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和煤气化生产方法
JP2008138890A (ja) 焼却システム
CN111471477A (zh) 一种油基钻屑和氧化钙混合处理的工艺
CN112062435B (zh) 一种油泥热解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116354570B (zh) 电厂废水和油泥的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313974U (zh) 污泥减量处理系统
CN204625560U (zh) 油砂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10974355U (zh) 一种垃圾、污泥激波无氧热解气化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4789249A (zh) 油砂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15368919A (zh) 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耦合气化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211005267U (zh) 一种利用有机危险废物制备合成气和蒸汽的装置
CN108800189B (zh) 一种利用电站锅炉处理油泥危险废弃物的方法
CN111072239A (zh) 一种垃圾、污泥激波无氧热解气化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18644268U (zh) 一种采油废液超临界水气化耦合燃烧、注汽系统
CN205443177U (zh) 一种污泥炭化制炭装置
CN112723687A (zh) 一种污泥处理处置系统
CN101161334A (zh) 一种过滤吸附料再生过程中的废气回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