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3034A -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3034A
CN116353034A CN202310243248.XA CN202310243248A CN116353034A CN 116353034 A CN116353034 A CN 116353034A CN 202310243248 A CN202310243248 A CN 202310243248A CN 116353034 A CN116353034 A CN 116353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hickness
parison
signal
comparison result
blow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32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运秀
杨江华
宋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RCHES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RCHES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RCHES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RCHES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432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30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3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30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根据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根据驱动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从而驱动伺服油缸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改变吹塑机机头模口间隙;接收连接于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运行情况并获取比对结果;接收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成实际运行信息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比较结果;根据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对吹塑过程各部分及机头模口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完成对型坯壁厚动态闭环的调整。本申请具有能动态闭环对型坯壁厚进行控制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吹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吹塑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包装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和日用品的容器。吹塑是中空塑料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而中空吹塑成型是一种制作塑料容器的成型方法。中空吹塑成型是通过气压使塑化的型坯紧贴模具内壁成型,而型坯的生产方式为挤出的方式,将加热塑化的塑料熔体从各种形状的模口缝隙中挤出,形成各种形状的桶状型坯。
在吹塑过程中,型坯的形成和吹胀是吹塑过程的核心,型坯形成和吹胀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质量好坏,而熔料的受热温度、挤出压力和冷却时间将直接影响型坯的成型和吹胀质量。型坯壁厚在吹气成型的过程中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冷却后会出现厚薄不均的状况,坯壁产生的应力也不同,薄的位置容易出现破裂。因此,控制型坯壁厚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也同样重要。
相关技术中的壁厚控制方法是使用普通中空吹塑成型机,然后通过人工来进行判断的,人工设置挤出机的温度、挤出压力和制品的冷却时间,以完成一个型坯的制作。然而,这样做出来的型坯为满足最小壁厚的强度要求,会使型坯其他部位相应加厚,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型坯厚薄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生产出来的型坯壁厚不均匀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
根据驱动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从而驱动伺服油缸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改变所述吹塑机机头模口间隙;
接收连接于所述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运行情况并获取所述比对结果;
接收所述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成实际运行信息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所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和所述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对吹塑过程各部分及机头模口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控制模口的开合度,完成对型坯壁厚动态闭环的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系统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根据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来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从而开设制作型坯,电液伺服阀收到驱动信号后从而驱动伺服油缸运动,以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来改变吹塑机机头模口间隙,以对型坯壁厚进行控制,伺服油缸上安装有电子尺,系统接收来自电子尺的反馈信号从而获取中心杆的运动情况,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当前运行情况并获取比对结果,然后系统接收来自吹塑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成实际运行信息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到比较结果,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汇总后,系统根据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以对吹塑过程各部分和机头模口位置进行调整,以对型坯的形成过程进行调整,控制模块的开合度,从而完成对型坯壁厚动态闭环的调整。通过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及接收反馈信号和实际运行信息,来对型坯的壁厚进行动态调整,使得型坯的壁厚能厚薄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轮廓需求获取多个型坯控制点,生成用户需求参数;
在预设形成时间内通过用户需求参数来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用户轮廓需求来获取多个型坯控制点,多个型坯控制点是能否实现用户轮廓需求的重点,系统将通过多个型坯控制点来对型坯的壁厚进行控制,系统会将多个型坯控制点生成用户需求参数,以更好地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来对型坯的壁厚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型坯控制点分别对应所述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上的多个设置值,多个所述型坯控制点与多个所述设置值一一对应,所述型坯控制点自动跟踪所述设置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系统会根据多个型坯控制点生成多个设置值,多个设置值均位于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上,多个型坯控制点能准确对应跟踪多个设置值,以遵循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来控制型坯的壁厚。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信号为根据所述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型坯控制点都对应一个变化点,即每个变化点都能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以对电液伺服阀进行控制,而电液伺服阀是能把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具有一定操作力的机械位移信号,从而能控制伺服油缸进行工作,以控制中心杆运动对型坯壁厚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信号为所述电子尺感应到的机头模口间隙大小后生成相应的电压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尺在感应到机头模口的缝隙大小后会将缝隙大小生成相应的电压信号,并反馈给系统中。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信号包括吹塑机储料缸位置监测信号、所述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号及模口温度监测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塑过程中,对各部分都进行监测,以多方面去监测型坯形成情况,在型坯形成过程中对吹塑机内的储料缸位置、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情况以及模口温度情况进行监测,以多方面对型坯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连接于所述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运行情况并获取所述比对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反馈信号与所述预设标准信号不匹配,说明所述运行情况为偏离所述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反馈信号偏离所述预设标准信号的距离;
当所述反馈信号与所述预设标准信号匹配,说明所述运行情况为遵循所述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不匹配,说明运行情况为偏离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即当前的壁厚情况与预设壁厚情况不符合,此时的比对结果为反馈信号偏离预设标准信号的距离,以便进行调整;当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匹配,说明当前运行情况是遵循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的,即多个型坯控制点对应跟踪多个在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上的设置值,此时不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所述比较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实际运行信息包括吹塑机储料缸位置监测信息、所述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息及模口温度监测信息;
当所述实际运行信息位于所述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所述实际运行信息为正常运行;
当所述实际运行信息不位于所述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所述实际运行信息为不正常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吹塑机储料缸位置监测信息、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息以及模口温度监测信息共同汇集成实际运行信息并反馈给系统,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当实际运行信息位于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在当前型坯形成的过程中,吹塑机各部分的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不需要进行调整;当实际运行信息不位于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型坯壁厚形成过程中,存在有些部分没有在正常范围内,此时获取的比较结果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和所述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比对结果以所述预设标准信号为基准进行调整,生成模口位置调整信号;
将所述比较结果以所述预设监测范围为基准进行调整,生成参数调整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比对结果与预设标准信号为基准进行调整,即将反馈信号以预设标准信号为基准,获取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的偏差,根据偏差以对中心杆进行调整;根据比较结果以预设监测范围为基准进行调整,即将实际运行信息中不位于预设监测范围内的部分以对应的预设监测范围为基准,获取实际运行信息与预设监测范围的数值偏差,以使得系统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行调整,以便型坯壁厚的形成顺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
控制模块,根据驱动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从而驱动伺服油缸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改变所述吹塑机机头模口间隙;
比对模块,接收连接于所述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运行情况并获取所述比对结果;
比较模块,接收所述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成实际运行信息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所述比较结果;
调整模块,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和所述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对吹塑过程各部分及机头模口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控制模口的开合度,完成对型坯壁厚动态闭环的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获取模块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并根据型坯壁厚轴向曲线对应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液伺服阀将驱动信号转化为具有一定操作力的机械位移信号,使得伺服油缸驱动吹塑机中心杆进行移动,以改变机头模口间隙来对型坯壁厚进行控制。然后比对模块在接收来自伺服油缸上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后,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当前运行情况并获取比对结果,然后通过比较模块在接收到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产实际运行信息后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以获取比较结果。最后通过调整模块根据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以对吹塑过程各部分进行调整以及调整电液伺服阀以控制伺服油缸对中心杆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达到对型坯壁厚的控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根据用户轮廓来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并根据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来控制型坯的壁厚,通过驱动电液伺服阀来控制伺服油缸使得中心杆上下移动来控制型坯的壁厚,同时模口的间隙通过电子尺反馈到系统中,吹塑过程的各部分参数也整合成实际运行信息反馈到系统中,系统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整,以对型坯的壁厚进行动态控制,使得型坯的厚薄均匀;
2.通过对模口的缝隙变化进行监测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以及时对偏离型坯壁厚轴向曲线的运行进行调整,对型坯的壁厚进行动态闭环调整,以使得形成的型坯厚薄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申请中S1的运行流程框图;
图3是本申请中S3的运行流程框图;
图4是本申请中S4的运行流程框图;
图5是本申请中S5的运行流程框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图中,1、获取模块;2、控制模块;3、比对模块;4、比较模块;5、调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参照图1,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根据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
在吹塑机中,在制作塑料制品前需要制作好型坯,以便后续根据型坯的结构制作处相同尺寸规格的塑料制品。在制作型坯中,对型坯的壁厚控制至关重要,型坯的壁厚会影响塑料制品的质量。而吹塑机的吹塑机头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融合热熔后的塑料,并形成型坯。吹塑机在对型坯壁厚的自动控制中主要通过轴向控制,而轴向控制采用的是闭环控制技术。轴向壁厚控制技术是使吹塑机挤出的塑料型坯,根据制品不同的吹胀比沿轴向获得不同的厚度,从而保证最终制品有比较均匀的壁厚。轴向壁厚控制技术是通过使模口根据预设位置做轴向运动而改变机头的开合度,达到改变型坯壁厚的目的。
在对型坯壁厚控制之前,需要获取用户轮廓需求来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其中,用户轮廓需求即为用户需要得到壁厚多少的型坯,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是在制作型坯过程中型坯壁厚的变化。
参照图2,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S11、根据用户轮廓需求获取多个型坯控制点,生成用户需求参数。
具体的,通过用户轮廓需求系统会获取多个型坯控制点,多个型坯控制点是能否实现用户轮廓需求的重点,系统将通过多个型坯控制点来对型坯的壁厚进行控制。系统会将多个型坯控制点生成用户需求参数,以更好地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
S12、在预设形成时间内通过用户需求参数来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
具体的,每个型坯制作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为预设形成时间。在系统中,会根据制作不同的型坯而设定预设形成时间,预设形成时间提前配置于系统中。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参数来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型坯壁厚轴向曲线的每处变化对应一个型坯控制点。
而多个型坯控制点分别对应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上的多个设置值,多个型坯控制点与多个设置值一一对应,型坯控制点自动跟踪设置值。
具体的,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系统会根据多个型坯控制点生成多个设置值,多个设置值均位于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上。多个型坯控制点能准确对应跟踪多个设置值。
以确定10个型坯控制点为例,在吹塑机连续挤出的基础上,从吹塑机摸头挤出一个型坯的时间大约为5秒,需要设定一条有限长度的函数曲线,在5秒内要插入10个型坯控制点,需要将5秒的时间分成10个部分。在时间轴上,每个部分只有大约0.5秒的时间。按照多个型坯控制点需要跟踪多个设置值的设定,型坯控制点跟踪及过渡的时间应该为一个部分时间的1/5-1/10,即0.05-0.1秒,这需要快速响应以使得每个型坯控制点可以跟踪到每个设置值。
当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设定完成后,根据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其中驱动信号为根据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每个型坯控制点都对应一个变化点,即每个变化点都能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以对电液伺服阀进行控制。
S2、根据驱动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从而驱动伺服油缸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改变吹塑机机头模口间隙。
具体的,电液伺服阀是把电气信号即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具有一定操作力的机械位移信号,从而能控制伺服油缸进行伸缩。电液伺服阀与伺服油缸连接,而伺服油缸的活塞杆与吹塑机的中心杆连接,并能带动中心杆进行上下移动。
中心杆是吹塑机机头中的重要部分,能对模口进行开合以改变模口的缝隙。壁厚控制及是对模口缝隙的开合度进行控制,而控制的核心部分是吹塑机的中心杆的位置,中心杆的位置的控制精度是决定型坯壁厚控制效果的关键。
在驱动伺服油缸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以改变模口间隙后,进行如下步骤:
S3、接收连接于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运行情况并获取比对结果。
具体的,伺服油缸的活塞杆上会设置电子尺,电子尺是位置传感器,能感应位置的变化,即感应中心杆的位置变化,以感应到模口的缝隙变化。而反馈信号为电子尺感应到的机头模口间隙大小后生成相应的电压信号,电子尺在感应到机头模口的缝隙大小后会将缝隙大小生成相应的电压信号,并反馈给系统中。在系统中会将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以判断运行情况并获取比对结果,参照图3,具体步骤如下:
S31、当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不匹配,说明运行情况为偏离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比较结果为反馈信号偏离预设标准信号的距离。
预设标准信号是系统根据设定的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所对应的电压信号。当前的反馈信号与对应的预设标准信号比对,以得出当前运行结果。当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不匹配,说明运行情况为偏离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即当前的壁厚情况与预设壁厚情况不符合,存在偏离规定位置的情况。将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即获得反馈信号偏离预设标准信号的距离,以便后续调整。
S32、当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匹配,说明运行情况为遵循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
当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匹配,说明当前运行情况是遵循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的,即多个型坯控制点对应跟踪多个在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上的设置值,此时并不会得出比对结果,伺服油缸会控制中心杆继续进行运行,不需要调整。
当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运行情况并获取比对结果后,进行如下步骤:
S4、接收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成实际运行信息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比较结果。
吹塑过程中,对各部分都进行监测,以多方面去监测型坯形成情况。而监测信号包括吹塑机储料缸位置监测信号、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号及模口温度监测信号。在吹塑过程中,对吹塑机内的储料缸位置、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情况以及模口温度情况进行监测。
其中,储料缸是存储热熔后的塑料,吹塑机将热熔后的塑料挤入到储料缸内,在储料缸的容量到达一定位置后,就会进行挤出工作,然后控制伺服油缸驱动中心杆移动,来改变模口的间隙以此改变型坯的壁厚。因此,需要在吹塑过程中对储料缸的位置进行监测,以快速响应对型坯壁厚的控制。
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情况决定了能否正确控制中心杆进行运动,对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情况进行监测,以保证对型坯壁厚控制的精确度。
模口的温度影响型坯的成型情况,对模口温度情况进行监测,以保证型坯的成型,使得型坯可以按照预设形成时间成型。
因此,接收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并生成实际运行信息,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以判断当前型坯制作过程中是否正确,并获取比较结果以对实际运行信息进行调整,参照图4,具体步骤如下:
S41、实际运行信息包括吹塑机储料缸位置监测信息、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息及模口温度监测信息。
具体的,实际运行信息即包括吹塑机储料缸位置监测信息、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息以及模口温度监测信息。储料缸位置监测通过电子尺来监测,电子尺为位置传感器,可以感应到储料缸位置的变化,并转化为相应的电压信号。对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监测是直接获取电液伺服阀当前运行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而对模口温度监测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来监测的。将储料缸位置监测信息、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息以及模口温度监测信息共同汇集成实际运行信息并反馈给系统。
S42、当实际运行信息位于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实际运行信息为正常运行。
系统在接收到实际运行信息后并与系统中的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预设监测范围为型坯壁厚在形成过程中各个部分的正常参数范围。预设监测范围会提前在系统中配置,当实际运行信息位于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在当前型坯形成的过程中,吹塑机各部分的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也说明实际运行信息为正常运行,此时的比较结果为正常,不需要对实际运行信息进行调整。
S43、当实际运行信息不位于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实际运行信息为不正常运行。
当实际运行信息不位于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型坯壁厚形成过程中,存在有些部分没有在正常范围内,则说明实际运行信息为不正常运行。此时获取的比较结果是针对不位于预设监测范围的部分,比较不位于预设监测范围的部分与预设监测范围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取比较结果,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在获取比较结果后,参照图5,进行如下步骤:
S5、根据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对吹塑过程各部分及机头模口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控制模口的开合度,完成对型坯壁厚动态闭环的调整。
具体的,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共同传送至系统中,系统根据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进行生成调整信号,具体步骤如下:
S51、将比对结果以预设标准信号为基准进行调整,生成模口位置调整信号。
根据比对结果与预设标准信号为基准进行调整,即将反馈信号以预设标准信号为基准,获取反馈信号与预设标准信号的偏差,根据偏差进行调整,并将需要调整的部分对应生成模口位置调整信号,并发送至电液伺服阀中,以使得电液伺服阀控制伺服油缸驱动中心杆进行调整。
S52、将比较结果以预设监测范围为基准进行调整,生成参数调整信号。
根据比较结果以预设监测范围为基准进行调整,即将实际运行信息中不位于预设监测范围内的部分以对应的预设监测范围为基准,获取实际运行信息与预设监测范围的数值偏差。其中,预设监测范围是一个数值范围,具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实际运行信息大于最大值,即获取的数值偏差是对实际运行信息与预设监测范围的最大值之间的差距。当实际运行信息小于预设监测范围的最小值,即获取的数值差距是对实际运行信息与预设监测范围的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根据实际运行信息与预设监测范围的数据偏差,生成参数调整信号,以使得系统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行调整,从而使型坯壁厚的形成过程顺利进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系统,参照图6。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根据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
控制模块2,根据驱动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从而驱动伺服油缸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改变吹塑机机头模口间隙;
比对模块3,接收连接于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运行情况并获取比对结果;
比较模块4,接收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成实际运行信息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比较结果;
调整模块5,根据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对吹塑过程各部分及机头模口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控制模口的开合度,完成对型坯壁厚动态闭环的调整。
首先获取模块1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并根据型坯壁厚轴向曲线对应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并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电液伺服阀将驱动信号转化为具有一定操作力的机械位移信号,使得伺服油缸驱动吹塑机中心杆进行移动,以改变机头模口间隙来对型坯壁厚进行控制。然后比对模块3在接收来自伺服油缸上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后,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当前运行情况并获取比对结果,然后通过比较模块4在接收到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产实际运行信息后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以获取比较结果。最后通过调整模块5根据比对结果和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以对吹塑过程各部分进行调整以及调整电液伺服阀以控制伺服油缸对中心杆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达到对型坯壁厚的控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
根据驱动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从而驱动伺服油缸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改变所述吹塑机机头模口间隙;
接收连接于所述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运行情况并获取所述比对结果;
接收所述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成实际运行信息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所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和所述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对吹塑过程各部分及机头模口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控制模口的开合度,完成对型坯壁厚动态闭环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轮廓需求获取多个型坯控制点,生成用户需求参数;
在预设形成时间内通过用户需求参数来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型坯控制点分别对应所述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上的多个设置值,多个所述型坯控制点与多个所述设置值一一对应,所述型坯控制点自动跟踪所述设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为根据所述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为所述电子尺感应到的机头模口间隙大小后生成相应的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信号包括吹塑机储料缸位置监测信号、所述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号及模口温度监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连接于所述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运行情况并获取所述比对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反馈信号与所述预设标准信号不匹配,说明所述运行情况为偏离所述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反馈信号偏离所述预设标准信号的距离;
当所述反馈信号与所述预设标准信号匹配,说明所述运行情况为遵循所述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所述比较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实际运行信息包括吹塑机储料缸位置监测信息、所述电液伺服阀的电压和电流波动监测信息及模口温度监测信息;
当所述实际运行信息位于所述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所述实际运行信息为正常运行;
当所述实际运行信息不位于所述预设监测范围内,说明所述实际运行信息为不正常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和所述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比对结果以所述预设标准信号为基准进行调整,生成模口位置调整信号;
将所述比较结果以所述预设监测范围为基准进行调整,生成参数调整信号。
10.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用户轮廓需求并设定型坯壁厚轴向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型坯壁厚轴向曲线输出驱动信号至电液伺服阀;
控制模块,根据驱动信号控制电液伺服阀从而驱动伺服油缸使得吹塑机中心杆上下移动,改变所述吹塑机机头模口间隙;
比对模块,接收连接于所述伺服油缸上的电子尺的反馈信号,并与预设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运行情况并获取所述比对结果;
比较模块,接收所述吹塑过程各部分的监测信号,生成实际运行信息并与预设监测范围进行比对,获取所述比较结果;
调整模块,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和所述比较结果生成调整信号,对吹塑过程各部分及机头模口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控制模口的开合度,完成对型坯壁厚动态闭环的调整。
CN202310243248.XA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3530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3248.XA CN116353034A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3248.XA CN116353034A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3034A true CN116353034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5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3248.XA Pending CN116353034A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30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4470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extruded sections of thermoplastic material
CN101547782B (zh) 按坯件扩展终止点反馈调节方式由坯件制造容器的方法
US11491694B2 (en) Systems and approaches for controlling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JPS6353931B2 (zh)
US6258301B1 (en) Method of blow molding hollow articles from thermoplastic synthetic resin
US20050080507A1 (en) Extrusion of articles
JP4956264B2 (ja) 熱可塑性材料から管状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3619022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ate or force of a clamp in a molding system using one or more strain gauges
WO2016011532A1 (en) Improved air pressure control for corrugator
CN86104270A (zh) 塑料的注吹成型方法
CN100475485C (zh) 用于合模装置的模具保护方法
CN116353034A (zh) 一种全闭环壁厚控制及轮廓跟随误差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US5409647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ollow bodies from thermoplastic material
US20230234271A1 (e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injection plastic pressure ratio between individual flow front layers
US1180162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hollow bodies made of plastics
JP2006305881A (ja) パリソン肉厚制御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中空成形機の肉厚調整方法
EP1683623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ynamic flow rate control on extrusion heads for parisons
JP2000343589A (ja) ブロー成形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S62202712A (ja) パリスンの押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890014244A (ko) 쿠션을 조정하여 중공형 제품을 취입 성형하는 취입 성형기
JP2012245693A (ja) 中空成形機用パリソン肉厚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EP0923447B1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multiple accumulators
CN116141645B (zh) 一种用于中空吹塑机的自动开合模具
JPH1058530A (ja) ブロー成形機
CN115946331A (zh) 一种用于连续式吹瓶机的型胚长度控制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