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8586A - 容器的开盖装置、分析装置、容器的闭盖装置及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容器的开盖装置、分析装置、容器的闭盖装置及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8586A
CN116348586A CN202180072586.0A CN202180072586A CN116348586A CN 116348586 A CN116348586 A CN 116348586A CN 202180072586 A CN202180072586 A CN 202180072586A CN 116348586 A CN116348586 A CN 116348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id
opening
closing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25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篠山智生
花房信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348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8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033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gripping surfaces having special sh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00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16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for removing flanged caps, e.g. crown ca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34Measuring or testing with condition measuring or sensing means, e.g. colony coun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12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temperature
    • C12M41/14Incubators; Climatic cha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3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 C12M41/36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biomass, e.g. colony counters or by turbidity measur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48Automatic or computerized contr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 C12Q1/686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9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comprising robots or similar manipul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00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02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for removing stopp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03Sample carriers with closing or sealing means
    • G01N2035/0405Sample carriers with closing or sealing means manipulating closing or opening means, e.g. stoppers, screw caps, lids or cov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开盖装置包括:调温部(41),保持PCR容器(51)的容器主体(B);打开/关闭单元(14);移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打开/关闭单元(14)具有:旋转构件(15),通过在突起部(15a、15b)与关闭状态的盖部(LID)接触的状态下旋转而对盖部(LID)赋予打开方向的力;以及马达(M),使旋转构件(15)旋转。移动装置使调温部(41)相对于旋转构件(15)相对地移动。控制装置对移动装置进行控制,以与使旋转构件(15)旋转联动地,PCR容器(51)在自PCR容器(51)的铰链部(L1)朝向凸缘部(L2)的方向上水平移动。

Description

容器的开盖装置、分析装置、容器的闭盖装置及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放入作为分析对象的检体(血液、尿、鼻咽拭子液、唾液等生物来源的样品等)或试剂的容器的开盖装置、用于对容器内的检体中包含的感染症病毒或基因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以及能够在所述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以前,存在用于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以下也称为“PCR”)对检体中包含的基因进行分析的装置(例如日本专利第4785862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858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用PCR对基因进行分析时,对于PCR之前的试剂的调整作业、将检体或试剂分注到容器时的容器的开盖作业等的一部分作业,需要由进行分析的操作者手动进行,要求有熟练的技能。这些作业繁杂,分析时花费数小时左右的长时间,有可能产生由操作者引起的数据的偏差或错误、对操作者的感染。因此,使用PCR的基因分析在中小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中是困难的,主要在大医院、检查中心、卫生检查所进行。因此,在中小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中,由于在检体采集后将检体输送到能够测定的设施后获取结果数据,因此在获取结果之前花费几天,难以进行迅速的测定。
日本专利第478586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装置是利用热循环器一边进行PCR反应一边利用荧光等对基因进行检测的装置,如所述那样,将检体或试剂分注到容器中时大多是通过操作者的手动作业来实现。另外,虽然也存在包括这些在内的自动化的多合一(all inone)装置,但在以前的多合一装置中,存储试剂的容器是专用品,无法使用一般市售的容器(PCR管),存在通用性低的问题。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适当地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进行开盖。
另外,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实现相对于分析装置而言的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的效率化。
另外,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适当地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进行闭盖。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公开的态样的开盖装置是具有容器主体、盖部、以及连接容器主体与盖部的铰链部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开盖装置包括:保持装置,保持容器主体;打开装置,具有旋转构件与使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构件具有能够与盖部接触的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且通过在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与处于关闭状态的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而对盖部赋予打开方向的力;移动装置,使保持装置及旋转构件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相对地移动;以及控制装置,通过使打开装置及移动装置联动而进行控制以使盖部处于打开状态。
通过所述开盖装置,旋转构件在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与容器的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由此对盖部赋予打开方向的力。进而,与旋转构件的旋转联动,保持容器主体的保持装置相对于旋转构件相对移动。由此,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位置发生位移,与此相应地可使容器发生位移。因此,即便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位置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发生位移,也可抑制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不与盖部接触。结果,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适当地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进行开盖。
本公开的态样所涉及的分析装置包括:所述的开盖装置;以及分注装置,对由开盖装置开盖的容器分注试剂。
通过所述分析装置,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进行容器的开盖、及针对经开盖的容器的试剂的分注。
本公开的态样的闭盖装置是具有容器主体、盖部、以及连接容器主体与盖部的铰链部的容器的闭盖装置。闭盖装置包括:保持装置,保持容器主体;关闭装置,具有旋转构件与使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构件通过在与处于打开状态的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而对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以及控制装置,对关闭装置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在将打开状态的盖部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第一闭盖控制,所述第一闭盖控制是通过以旋转构件的一部分与盖部接触的同时接近铰链部的方式使旋转构件旋转而对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通过所述的闭盖装置,利用第一闭盖控制,盖部被压向铰链部侧而非前端侧,因此可抑制盖部的位置相对于容器主体向盖部的前端侧偏移。结果,盖部与容器主体不会产生干扰,可适当地关闭盖部。
本公开的态样的试剂盒包括:多个容器;以及捆扎材,对多个容器进行捆扎。多个容器分别具有:容器主体;以及盖部,经由铰链部与容器主体连接,且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进行打开/关闭。多个容器呈一维状排列,相互邻接的容器彼此连结,盖部关闭,且以在各容器主体中放入有试剂的状态提供。
通过所述试剂盒,并非将相互分离的多个容器分别设置于保持装置,而可仅通过将呈一维状连结的多个容器设置于保持装置来完成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结果,可实现相对于分析装置而言的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的效率化。
[发明的效果]
在本公开的开盖装置中,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适当地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进行开盖。
在本公开的闭盖装置中,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适当地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进行闭盖。
在本公开的试剂盒中,可实现相对于分析装置而言的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的效率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分析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自沿着Z轴的方向观察设置有容器的状态的保持装置的图。
图3是自沿着Y轴的方向观察设置有容器的状态的保持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在注射器的喷嘴上安装长芯片并将长芯片插入至检体容器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在注射器的喷嘴上安装短芯片并将短芯片插入至试剂容器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由分析装置进行的分析处理的各工序的图。
图7是打开/关闭单元所包括的打开/关闭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进行PCR容器的开盖动作时的旋转构件及容器的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控制装置进行容器的开盖动作时的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控制装置进行容器的闭盖动作时的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照射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照射单元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打开/关闭单元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在PCR容器的开盖动作时将旋转构件的突起部设置于容器的盖部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使用旋转构件的突起部关闭容器的盖部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使用旋转构件的突起部关闭容器的盖部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市售的PCR管的外观的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试剂盒的外观的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加热前的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旋转构件及PCR容器的状态的图。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加热后的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旋转构件及PCR容器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短芯片相对于PCR容器的运动的图。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1的闭盖动作的图。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2的闭盖动作的图。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基于第一闭盖控制的动作的图。
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基于第二闭盖控制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不重复其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分析系统1是可全自动地进行经时(实时)地测定并分析利用PCR的基因的扩增的处理的装置。以下,如图1所示,将沿着铅垂方向(在图1中为上下方向)的方向也称为“Z轴方向”,将垂直于铅垂方向且相互正交的方向也分别称为“X轴方向”及“Y轴方向”。
分析系统1包含:分析装置2;以及终端3,能够与分析装置2通信。终端3是由操作者操作的包括显示器的一般的个人计算机。
分析装置2包含检查装置10、控制装置20、调温装置30、以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调温装置30包含构成为能够保持多个容器50等的保持装置(固定器)40。保持装置40包含具有珀尔帖元件等的调温功能(加热功能及冷却功能)的调温部41、与不具有调温功能的保持部42。
移动装置4包含使检查装置10沿水平方向(XY轴方向)移动的致动器(未图示)。移动装置5包含使保持装置40沿水平方向(XY轴方向)移动的致动器(未图示)。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的致动器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0的指令来运行。通过利用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使检查装置10及保持装置40的至少一者沿水平方向移动,可调整检查装置10与保持装置40的水平方向的相对距离。此外,也可省略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中的任一者。
检查装置10包含光学单元11、分注单元12、打开/关闭单元14、以及照射单元16。
在分注单元12上,包括在前端安装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喷嘴13a的注射器13。在喷嘴13a的内部包括能够沿着Z轴方向移动的柱塞(未图示)。注射器13被构成为吸引与柱塞在Z轴正方向的行程量相应的量的液体,排出与柱塞在Z轴负方向的行程量相应的量的液体。分注单元12包括用于使注射器13沿Z轴方向移动的致动器(未图示)、与用于使喷嘴13a内的柱塞沿Z轴方向行程的致动器(未图示)。这些致动器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0的指令来运行。
打开/关闭单元14包括具有突起部的打开/关闭机构,所述突起部用于与由保持装置40保持的容器50的盖接触而自动打开/关闭容器50的盖。打开/关闭单元14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0的指令来运行。关于打开/关闭单元14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照射单元16鉴于如下情况,即打开/关闭单元14在打开/关闭容器50的盖时检体附着于打开/关闭单元14的突起部,有可能混入(污染)下一检体的情况,通过向打开/关闭单元14的突起部周边照射紫外线(ultraviolet,UV)光(紫外线)来预防污染。关于照射单元16的结构也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光学单元11是如下装置,即通过检测在将激发用的光照射到容器50内的检体时自检体放出的荧光,来对检体中包含的感染症病毒或基因进行分析的装置。光学单元11分别进行针对红(R)、绿(G)、蓝(B)此三个波长的荧光检测,并将其结果输出到控制装置20。光学单元11包含光源(发光二极管等)、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检体或收集检体的荧光的透镜、检测自检体放射的荧光并变换为能够分析的数字数据的光电二极管等。此外,关于光学单元11可采用公知的结构。
控制装置20均未图示,但包含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缓冲器等而构成。当自终端3接收分析开始指令时,控制装置20通过按照预先决定的程序对分析装置2的各部分(检查装置10内的各单元、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调温装置30的调温部41)进行控制,来分析检体中包含的感染症病毒或基因。控制装置20将分析装置2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终端3的显示器上。
图2是自沿着Z轴的方向观察设置有容器50的状态的保持装置40的图。保持装置40沿着XY平面延伸,具有多个容器50呈二维状排列的排列面。检查装置10及保持装置40被构成为能够通过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沿着保持装置40的排列面呈二维状相对移动。
在保持装置40的排列面上排列的容器50中,包含:PCR容器(反应容器)51,作为热循环的对象且放入有液体(添加了各试剂的检体);试剂容器52,放入有各试剂;以及检体容器54,放入有检体单体。
PCR容器51以沿着X轴方向呈一维状排列的四个PCR容器51a、51b、51c、51d为一组,在Y轴方向配置四组。
试剂容器52以沿着X轴方向呈一维状排列的四个试剂容器52a、52b、52c、52d为一组,在Y轴方向配置四组。在试剂容器52a中预先放入检体处理液。在试剂容器52b中预先放入反应液。在试剂容器52c中预先放入引物/探针液(包含引物与探针的液体)。在试剂容器52d中预先放入酶液。此外,四个试剂容器52a、52b、52c、52d在预先封入了对至少一个检体的分析而言所需量的试剂的状态下以一组作为试剂盒来提供(市售)。关于试剂盒的提供态样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检体容器54沿着Y轴方向呈一维状排列四个。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中,通过在沿Y轴方向排列的四个检体容器54中分别放入不同的检体,可一次对四个检体进行分析。
在保持装置40中配置有各容器50(PCR容器51、试剂容器52、检体容器54)的部位,形成有能够沿着Z轴方向插入各容器50的一部分的阶差(孔或凹陷)。通过将各容器50插入至对应的阶差,各容器50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的位置得到固定。
另外,在保持装置40中的试剂容器52与检体容器54之间的区域,还配置有用于分注检体及试剂的分注芯片53。分注芯片53被安装于注射器13的喷嘴13a上来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分注芯片53,包含:长芯片53a,用于检体容器54;以及短芯片(微量芯片)53b,用于PCR容器51及试剂容器52。分注芯片53以沿着X轴方向呈一维状排列的一个长芯片53a及两个短芯片53b为一组,在Y轴方向配置四组。
作为热循环的对象的PCR容器51配置于具有调温功能的调温部41中,其他试剂容器52、分注芯片53、检体容器54配置于不具有调温功能的保持部42中。
进而,在保持装置40中包括用于废弃使用完毕的分注芯片53的芯片废弃部43。
此外,图2中虽未示出,但各容器50是盖与容器主体成为一体的树脂成型品,构成为能够进行盖的打开/关闭。
图3是自沿着Y轴的方向观察设置有容器50的状态的保持装置40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在保持装置40中,检体容器54、长芯片53a、两个短芯片53b、试剂容器52a、52b、52c、52d、PCR容器51a、51b、51c、51d沿着X轴方向依次排列。
在PCR容器51及试剂容器52中使用相同形状及尺寸的具有通用性的容器,PCR容器51及试剂容器52的高度(Z轴方向的尺寸)Z1为相同的值(例如20mm左右)。另一方面,在检体容器54中使用尺寸大于PCR容器51及试剂容器52的容器。因此,检体容器54的高度Z4设定为比PCR容器51及试剂容器52的高度Z1大的值(例如70mm左右)。
在检体进入检体容器54的情况下,设想相对于检体容器54的70mm左右的高度Z4,检体位于距检体容器54的底部10mm~20mm左右上方的位置。因此,在采集数μL的微量的微量用短芯片53b中,短芯片53b深入到检体容器54中,分注时的飞沫不仅附着于短芯片53b而且附着于喷嘴13a上的可能性提高,感染或混入的可能性提高。
作为其对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PCR容器51及试剂容器52使用短芯片53b。短芯片53b的高度(Z轴方向的尺寸)Z2设定为比PCR容器51及试剂容器52的高度Z1大的值。另一方面,对于检体容器54,使用长芯片53a。长芯片53a的高度(Z轴方向的尺寸)Z3设定为比检体容器54的高度Z4大的值。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3的喷嘴13a构成为能够安装短芯片53b及长芯片53a此两者。
图4是表示在注射器13的喷嘴13a上安装长芯片53a并将长芯片53a插入至检体容器54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在注射器13的喷嘴13a上安装短芯片53b并将短芯片53b插入至试剂容器52a的状态的图。
如图4所示,在喷嘴13a上设置有具有以与长芯片53a的开口直径嵌合的方式进行了尺寸调整的直径D1的部分。在将长芯片53a安装于喷嘴13a时,将喷嘴13a插入至长芯片53a直至长芯片53a的开口部位于喷嘴13a的具有直径D1的部分,由此使喷嘴13a与长芯片53a嵌合。
进而,如图5所示,在喷嘴13a的比具有直径D1的部分更靠前端侧处,设置有具有以与短芯片53b的开口直径嵌合的方式进行了尺寸调整的直径D2(D2<D1)的部分。在将短芯片53b安装于喷嘴13a时,将喷嘴13a插入至短芯片53b直至短芯片53b的开口部位于喷嘴13a的具有直径D2的部分,由此使喷嘴13a与短芯片53b嵌合。
此外,在将嵌合于喷嘴13a上的长芯片53a或短芯片53b自喷嘴13a拆卸时,以将长芯片53a或短芯片53b的上端钩挂在芯片废弃部43的凹部下表面的状态使喷嘴13a向上方移动,由此将长芯片53a或短芯片53b自喷嘴13a拆卸并予以废弃。
<分析处理>
操作者将各容器50(PCR容器51、试剂容器52及检体容器54)及分注芯片53(长芯片53a及短芯片53b)设置于保持装置40,向终端3输入用于开始分析的分析开始指令时,开始由分析装置2进行的分析处理。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由分析装置2进行的分析处理的各工序的图。在分析处理中,依次执行工序S1~工序S6。
首先,在工序S1中,进行将检体5μL分注到PCR容器51b的处理(样品注入)。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首先以如下方式,即在注射器13的喷嘴13a上装设长芯片53a,自检体容器54采集检体25μL并向PCR容器51a分注检体25μL的方式,对分注单元12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将长芯片53a在芯片废弃部43中废弃的方式对分注单元12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在注射器13的喷嘴13a上装设短芯片53b,自PCR容器51a采集检体5μL并向PCR容器51b分注检体5μL的方式,对分注单元12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此外,利用长芯片53a采集检体25μL后暂时分注到PCR容器51a中,之后替换成短芯片53b自PCR容器51a采集检体5μL并分注到PCR容器51b中是为了将检体5μL准确地分注到PCR容器51b中。即,由于注射器13的喷嘴13a的内部所包括的柱塞基本上与进行微量的分注的短芯片53b对应,因此细,在相同的行程量下,在使用长芯片53a时可能会产生分注精度降低而无法获得准确的结果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长芯片53a采集一次检体,在与PCR容器51b不同的PCR容器51a中分注比5μL多的25μL,然后替换成短芯片53b,自PCR容器51a准确地采集5μL并向PCR容器51b分注。由此,可将5μL的微量的检体准确地分注到PCR容器51b中。
在下一工序S2中,进行向PCR容器51b添加检体处理液5μL的处理。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首先以如下方式,即自试剂容器52a采集检体处理液5μL并向PCR容器51b分注检体处理液5μL,通过注射器13的往复(上下动作)来对PCR容器51b内进行搅拌的方式,对分注单元12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将短芯片53b在芯片废弃部43中废弃的方式对分注单元12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在下一工序S3中,对PCR容器51b进行加热及骤冷的处理。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对调温部41进行控制,以使得对PCR容器51b进行加热,使PCR容器51b内的检体温度为90℃维持5分钟,之后将PCR容器51b骤冷而使PCR容器51b内的检体温度恢复至20℃(常温)。
在下一工序S4中,进行向PCR容器51b添加各试剂的处理。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首先以如下方式,即自试剂容器52b采集反应液7.8μL,并向预先放入有酶2.4μL的试剂容器52d中分注的方式,对分注单元12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自试剂容器52c采集引物/探针液7.8μL并向试剂容器52d分注,通过注射器13的往复(上下动作)来对试剂容器52d内进行搅拌的方式,对分注单元12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此时的试剂容器52d中放入的试剂混合液的量为18μL。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自试剂容器52d采集试剂混合液15μL并向PCR容器51b分注试剂混合液15μL,通过注射器13的往复(上下动作)来对PCR容器51b内进行搅拌的方式,对分注单元12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在下一工序S5中,进行PCR容器51b的热循环处理。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对调温部41进行控制,以使得PCR容器51b内的液体温度为42℃维持10分钟而产生逆转印反应,之后使PCR容器51b内的液体温度为95℃维持1分钟来使酶活性。
继而,控制装置20对调温部41进行控制,以进行使PCR容器51b内的液体温度为95℃维持5秒钟后使PCR容器51b内的液体温度为60℃维持30秒钟来扩增基因的扩增处理。此外,所述扩增处理实施45个循环。
在下一工序S6中,进行三波长荧光检测。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对调温部41及光学单元11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扩增处理后使PCR容器51b内的液体温度为60℃的状态下,对PCR容器51b内的液体进行三波长荧光检测。此外,每当进行扩增处理时实施三波长荧光检测。三波长荧光检测的结果(由分析装置2进行的分析处理的结果)显示在终端3的显示器上。
<容器的开盖及闭盖>
在所述分析处理的各工序S1~S6中,每当自各容器50采集液体或向各容器50分注液体时,进行各容器50的开盖动作(打开盖的动作)及闭盖动作(关闭盖的动作)。如所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包括具有打开/关闭机构的打开/关闭单元14,所述打开/关闭机构用于与各容器50的盖接触而自动打开/关闭容器50的盖。控制装置20对打开/关闭单元14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各工序S1~S6中需要各容器50的开盖及闭盖的时机,自动打开/关闭各容器50的盖。
图7是打开/关闭单元14所包括的打开/关闭机构的立体图。此外,在图7中,除示出打开/关闭单元14以外,还一并示出保持在保持装置40的调温部41中的PCR容器51。
PCR容器51是盖部LID与容器主体B通过铰链部L1连接而成为一体的树脂成型品。此外,图7中虽未示出,但试剂容器52是与PCR容器51相同形状及尺寸的具有通用性的容器,与PCR容器51同样,是盖部LID与容器主体B通过铰链部L1连接而成为一体的树脂成型品。
盖部LID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B的开口打开/关闭。铰链部L1通过盖部LID与容器主体B连接的部分在关闭状态下预先弯曲而形成。由此,铰链部L1在盖部LID的打开/关闭时发挥铰链的作用。
在盖部LID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打开/关闭盖部LID的凸缘部L2。在关闭状态的PCR容器51保持在保持装置40的调温部41的状态下,将沿着自铰链部L1朝向凸缘部L2的方向的轴设为“L轴”时,各PCR容器51以L轴相对于X轴及Y轴而倾斜的状态保持在保持装置40。
打开/关闭单元14包括马达M、带BL、滑轮P、以及旋转构件15。旋转构件15固定于滑轮P的旋转轴。通过马达M的驱动,经由带BL使滑轮P旋转,由此任意地调整旋转构件15的旋转角。旋转构件15的旋转轴与所述L轴正交。
旋转构件15与各PCR容器51的XY轴方向(水平方向)的相向位置可通过控制装置20对所述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来调整。
旋转构件15具有突起部15a、突起部15b与端部15c、端部15d。突起部15a以可钩挂在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方式形成为L字状。突起部15b被构成为,在将突起部15a钩挂在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状态(突起部15a的前端与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与盖部LID的铰链部L1的上表面抵接(参照后述的图8)。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进行PCR容器51的开盖动作(打开PCR容器51的盖部LID的动作)时的旋转构件15及PCR容器51的动作的图。在图8中,横轴表示L轴方向的位置,纵轴表示时刻。此外,L轴方向的位置是将旋转构件15的旋转轴P0的位置表示为原点(0)。
在时刻t0,首先,控制装置20以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的前端位于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正下方、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b的前端位于盖部LID的铰链部L1的正上方的方式,一边调整旋转构件15的旋转角,一边使旋转构件15相对于PCR容器51朝沿着旋转轴P0的方向相对移动。
在此后的时刻t1,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突起部15b被设置于PCR容器51的盖部LID。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使旋转构件15自时刻t0的状态起顺时针旋转,使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的前端与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下表面抵接,且使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b与盖部LID的铰链部L1的上表面抵接。此外,以下将在时刻t1处的旋转构件15的旋转角θ1设为0°,将顺时针旋转角设为正进行说明。
在此后的时刻t2,控制装置20使旋转构件15顺时针(突起部15a抬起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方向)旋转而将旋转构件15的旋转角设为规定角θ2(θ2>θ1)。此时,随着旋转构件15的旋转的进行,突起部15a抬起盖部LID的凸缘部L2而使盖部LID向打开方向发生位移,另一方面,突起部15b发挥按压盖部LID的铰链部L1附近的止挡件的作用。由此,可在抑制PCR容器51自身自保持装置40的调温部41抬起的同时打开盖部LID。
进而,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与旋转构件15的旋转驱动联动,PCR容器51的位置较时刻t1处的位置而言在L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规定距离ΔL2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由此,即便突起部15a伴随旋转构件15的顺时针的旋转而朝L轴正方向发生位移,盖部LID的凸缘部L2也朝L轴正方向发生位移,因此可抑制突起部15a自凸缘部L2脱离。
在此后的时刻t3,控制装置20使旋转构件15进一步顺时针旋转而将旋转构件15的旋转角设为规定角θ3(θ2<θ3<90°)。此时,控制装置20也以如下方式,即与旋转构件15的旋转驱动联动,PCR容器51的位置较时刻t2处的位置而言在L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规定距离ΔL3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由此,可抑制突起部15a自凸缘部L2脱离。
在此后的时刻t4,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PCR容器51的位置较时刻t3处的位置而言在L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规定距离ΔL4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由此,可使盖部LID打开得更大,将盖部LID的开度(容器主体B的开口面与盖部LID所呈的角)设为大于90°的值。另外,控制装置20将旋转构件15的旋转角维持为与时刻t3时相同的规定角θ3。由此,可抑制突起部15a因旋转构件15进一步顺时针旋转而进一步向上方发生位移,因此可抑制突起部15a自凸缘部L2脱离。
在此后的时刻t5,控制装置20使旋转构件15逆时针(突起部15a压下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方向)旋转而将旋转构件15的旋转角设为规定角θ4(0°<θ4<θ3)。此时,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与旋转构件15的旋转驱动联动,PCR容器51的位置较时刻t4处的位置而言在L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规定距离ΔL5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由此,可将盖部LID的开度设为较时刻t4时的开度更大的值(接近180°的值)。如此,通过增大盖部LID的开度,可充分延长在关闭状态下弯曲的铰链部L1,因此在将旋转构件15自盖部LID拆卸时也可抑制盖部LID向关闭方向返回过多(盖部LID的开度未满90°)。
图9是表示控制装置20进行容器50(PCR容器51或试剂容器52)的开盖动作时的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所述分析处理的各工序S1~S6中需要各容器50的开盖的时机,对各容器50执行所述流程图。
首先,控制装置20将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突起部15b设置于容器50的盖部LID(步骤S10)。具体而言,如所述那样,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的前端与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下表面抵接,且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b与盖部LID的铰链部L1的上表面抵接的方式,对打开/关闭单元14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按照所述图8中说明的预先确定的程序对旋转构件15进行旋转驱动的方式,对打开/关闭单元14进行控制(步骤S12)。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与旋转构件15的旋转驱动联动,按照所述图8中说明的预先确定的程序使容器50在L轴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步骤S14)。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包括开盖装置,所述开盖装置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即PCR容器51或试剂容器52进行开盖。所述开盖装置包括保持容器主体B的保持装置40、打开/关闭单元14、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以及控制装置20。
打开/关闭单元14含有:旋转构件15,具有能够与容器的盖部LID接触的突起部15a(第一突起部)及突起部15b(第二突起部);以及马达M(驱动装置),使旋转构件15旋转。旋转构件15在突起部15a、突起部15b与关闭状态的盖部LID接触的状态下旋转,由此对盖部LID赋予打开方向的力。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使保持装置40及旋转构件15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相对地移动。
控制装置20通过使打开/关闭单元14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联动而进行控制,以使容器的盖部LID处于打开状态。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即与使打开/关闭单元14的旋转构件15旋转联动地,使容器50在L轴方向(自容器的铰链部L1朝向凸缘部L2的方向)水平移动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由此,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适当地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进行开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也可进行容器50的闭盖动作(关闭容器50的盖部LID的动作)。
图10是表示控制装置20进行容器50的闭盖动作时的处理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所述分析处理的各工序S1~S6中需要各容器50的闭盖的时机,对各容器50执行所述流程图。
首先,控制装置20将旋转构件15的端部15d设置于容器50的盖部LID(步骤S20)。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旋转构件15的端部15d与打开状态的盖部LID的上表面中央附近抵接的方式,对打开/关闭单元14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朝关闭方向(盖部LID关闭的方向)对旋转构件15进行旋转驱动的方式,对打开/关闭单元14进行控制(步骤S22)。
继而,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与旋转构件15的旋转驱动联动,使容器50在L轴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步骤S24)。例如,在通过对旋转构件15进行旋转驱动而使旋转构件15的端部15d朝L轴正方向发生位移的情况下,配合端部15d的位移而使容器50在L轴方向相对移动,由此使得旋转构件15的端部15d不会自盖部LID的上表面中央附近偏移。由此,可适当地进行容器50的闭盖动作。
此外,在图8的时刻t5所示的状态之后关闭容器50的盖部LID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可进行以下的闭盖动作。
首先,控制装置20通过使PCR容器51自图8的时刻t5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朝L轴正方向(图8的左方向)相对移动,使盖部LID自旋转构件15释放。由此,盖部LID通过铰链部L1的弹性力而朝关闭方向返回,成为相对于容器主体B的开口面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状态(盖部LID的开度为大致90°的状态)。
之后,控制装置20使旋转构件15旋转,以使得旋转构件15的端部15d向下突出(位于较突起部15a、突起部15b及端部15c更靠下方处)。之后,控制装置20使盖部LID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状态下的PCR容器51朝向旋转构件15的端部15d向图8的右方向相对移动。由此,盖部LID与向下突出的状态的端部15d碰撞,被压向下方而关闭。可进行此种闭盖动作。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自动地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进行开盖及闭盖。进而,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包括检体及试剂的采集及分注在内,全自动地进行使用PCR的基因分析。因此,操作者也可不进行容器的打开/关闭作业、检体及试剂的采集分注作业,因此可降低由污染引起的分析不良,并且可迅速地进行分析。另外,由于不需要操作者的熟练的技能,因此即便是中小医院、诊所等进行PCR检查的机会少的医疗机构也能够简便、迅速地进行PCR检查。
<照射单元16的结构>
在所述分析处理的工序S3中的加热骤冷处理中,PCR容器51b的盖部被关闭。在加热骤冷处理后的工序S4中的试剂添加处理中,在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钩挂在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状态下使旋转构件15旋转,由此PCR容器51b进行开盖。在所述开盖时PCR容器51b内的检体产生飞沫,所述飞沫附着于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时,有可能混入下一检体。
作为其对策,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包括照射单元16,所述照射单元16通过对打开/关闭单元14的突起部15a周边照射UV光(紫外线)来预防污染。
图11是表示照射单元16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1所示的照射单元16包括UV光源单元17,所述UV光源单元17产生UV光(紫外线)并直接照射到打开/关闭单元14的突起部15a周边。
图12是表示照射单元16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图12所示的照射单元16A包括:UV光源基板18,其具有产生UV光的发光二极管;以及透镜19a、透镜19b,其将UV光源基板18产生的UV光聚光并照射到打开/关闭单元14的突起部15a周边。
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在所述分析处理的各工序S1~S6中,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及突起部15b的至少一者与放入有检体的容器50的盖部LID接触后,对与所述盖部LID接触的突起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照射UV光的方式,对照射单元16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由此,即便在检体的飞沫附着于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突起部15b的情况下,也可通过UV光事先对附着于突起部15a、突起部15b的检体中的病毒进行灭菌或事先使基因灭活,因此可防患于未然地混入下一检体。
<打开/关闭单元14的变形例>
图13是表示打开/关闭单元14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图13所示的打开/关闭单元14A包括马达MA与旋转构件15A。旋转构件15A固定于马达MA的旋转轴P0上。通过马达MA的驱动,可任意地调整旋转构件15A的旋转角。
旋转构件15A具有沿与L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突起部15Aa、15Ab。突起部15Aa配置于较突起部15Ab而言更远离旋转轴P0的位置。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a、突起部15Ab分别对应于所述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突起部15b。
图14是表示在PCR容器51的开盖动作时将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a、突起部15Ab设置于PCR容器51的盖部LID的状态的图。如图14所示,设置成在PCR容器51的开盖动作时,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a的前端与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下表面抵接,且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b与盖部LID的铰链部L1的上表面抵接。在所述状态下,通过旋转构件15A朝打开方向(突起部15Aa抬起盖部LID的凸缘部L2的方向)旋转,突起部15Aa抬起盖部LID的凸缘部L2而使盖部LID朝打开方向发生位移,另一方面,突起部15Ab发挥按压盖部LID的铰链部L1附近的止挡件的作用。由此,与所述旋转构件15同样,可在PCR容器51自身不会自保持装置40抬起的情况下打开盖部LID。
进而,与旋转构件15A的旋转驱动联动,使PCR容器51的位置在L轴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即便突起部15Aa伴随旋转构件15A的旋转而发生位移,也可配合突起部15Aa的位移而使盖部LID的凸缘部L2朝L轴正方向发生位移,因此可抑制突起部15Aa自凸缘部L2脱离。
图15是表示使用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b关闭PCR容器51的盖部LID的状态的图。在PCR容器51的闭盖动作时,在设置成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b与盖部LID的上表面中央附近抵接的状态下,使旋转构件15A朝关闭方向旋转,由此打开盖部LID。
进而,与旋转构件15A的旋转驱动联动,使PCR容器51在L轴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可使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b不自盖部LID的上表面中央附近偏移。由此,可适当地进行PCR容器51的闭盖动作。
此外,也可使用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a而非突起部15Ab来对容器50进行闭盖。
图16是表示使用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a关闭PCR容器51的盖部LID的状态的图。在PCR容器51的闭盖动作时,在设置成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b与盖部LID的上表面中央附近抵接的状态下,使旋转构件15A朝关闭方向旋转,由此打开盖部LID。
进而,与旋转构件15A的旋转驱动联动,使PCR容器51在L轴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可使旋转构件15A的突起部15Ab不自盖部LID的上表面中央附近偏移。由此,可适当地进行PCR容器51的闭盖动作。
<试剂盒>
以下,对以四个试剂容器52a、52b、52c、52d为一组来提供的试剂盒进行说明。在试剂容器52中所使用的PCR管中,存在以八个容器连结的状态市售的PCR管。
图17是表示市售的八连PCR管的外观的图。如图17所示,存在以八个容器呈一维状地连结的状态市售的PCR管。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此种八连市售管在中央切割,分割成两组四连管。另外,对于市售管的一个端部(在图17中为左侧端部)的握持部也不需要,因此进行切割。
然后,通过在四连管的四个容器中分别封入至少一检体的分析所需的量的检体处理液、反应液、引物/探针液、酶液,生成四个试剂容器52a、52b、52c、52d,作为试剂盒来提供。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试剂盒的外观的图。如图18所示,在所述试剂盒中,以被捆扎材55捆扎的状态提供排列成一维状、相互邻接的容器彼此连结的状态的四个试剂容器52a、52b、52c、52d。四个试剂容器52a、52b、52c、52d的各盖部处于关闭的状态。此外,捆扎材55可为纸制的箱,也可为树脂制的袋。
通过使用此种试剂盒,操作者可效率良好地开始分析处理。即,并非将相互分离的试剂容器52a、52b、52c、52d分别设置于保持装置40,而是将连结成一维状的试剂容器52a、52b、52c、52d自捆扎材55取出并设置于保持装置40,由此可完成试剂容器52的设置作业。
另外,作为其他消耗品,也可组合销售四连的PCR容器51、及分注芯片53(长芯片53a及短芯片53b)。
<盖部LID的开盖角度的控制>
在所述图8所示的开盖动作结束后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远离盖部LID时,旋转构件15对盖部LID的约束消失,因此盖部LID朝关闭方向返回,之后静止。若在开盖动作结束后朝关闭方向返回后的盖部LID的开度(以下,也简称为“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过小,则在之后进行向所述容器50的分注时,担心分注芯片53会干扰所述容器50的盖部LID。另一方面,若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过大,则担心之后其他构件(用于确认开盖闭盖的接触式杆传感器、或开启器等)会干扰所述容器50的盖部LID。因此,期望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是可避免盖部LID与其他零件(分注芯片53、接触式杆传感器、及开启器等)产生干扰的最优的开度(大致90°)。
如所述图6所示,在由分析装置2进行的分析处理中,在工序S3中对PCR容器51b进行加热的处理。由于工序3的处理是在盖部LID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在工序3的加热后,与工序3的加热前相比,盖部LID成为更适应关闭的状态的状态。通过所述影响,在工序3的加热后,与工序3的加热前相比,开盖动作结束后旋转构件15的约束消失时的盖部LID向关闭方向的返回量更大。基于所述情况,也能够以在工序3的加热后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成为最优的开度(大致90°)的方式,将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开盖角度一律设定为大。然而,在所述情况下,在工序3的加热前盖部LID的向关闭方向的返回量小,因此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大于大致90°,担心无法避免与其他零件的干扰。
因此,控制装置20将工序3的加热前的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开盖角度与工序3的加热后的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开盖角度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值。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在工序3的加热前进行开盖动作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即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开盖角度为第一角度α的方式,对打开/关闭单元14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控制装置20在工序3的加热后进行开盖动作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即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开盖角度为比第一角度α更大的第二角度β的方式,对打开/关闭单元14及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由此,在工序3的加热前及加热后此两者中,可将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设为可避免盖部LID与分注芯片53等其他零件产生干扰的最优的开度。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工序3的加热前的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旋转构件15及PCR容器51的状态的图。在工序3的加热前,鉴于开盖动作结束后的盖部LID向关闭方向的返回量较小,如图19所示,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开盖角度被抑制为较小的第一角度α(例如120°左右)。因此,与使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为大于第一角度α的第二角度β(例如160°左右)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过大,成为最优的开度(大致90°)。由此,可容易地抑制在之后的处理中盖部LID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扰。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工序3的加热后的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旋转构件15及PCR容器51的状态的图。在工序3的加热后,鉴于开盖动作结束后的盖部LID向关闭方向的返回量较大,开盖动作结束时刻的开盖角度被设为大于第一角度α的第二角度β(例如160°左右)。由此,与使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为第一角度α(例如120°左右)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过小,成为最优的开度(大致90°)。由此,可容易地抑制在之后的处理中盖部LID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扰。
<由分注芯片53进行的分注动作>
通过如所述那样的开盖角度的控制,可将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设为可避免盖部LID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扰的最优的开度(大致90°)。然而,根据容器51的个体差,也设想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小于最优的开度(大致90°)。
鉴于所述情况,在向容器50进行分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分注芯片53自容器50的盖部LID的凸缘部L2侧(前端侧)朝向铰链部L2侧(基端侧)水平移动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短芯片53b向PCR容器51进行分注时的短芯片53b相对于PCR容器51的运动的图。如图21所示,在向PCR容器51进行分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以如下方式,即在使分注芯片53的前端部的铅垂方向的位置与PCR容器51的盖部LID的铅垂方向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下,分注芯片53自PCR容器51的盖部LID的凸缘部L2侧(前端侧)朝向铰链部L2侧(基端侧)水平移动的方式,对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5进行控制。由此,即便在开盖动作结束后的开盖角度小、盖部LID在某种程度上关闭的状态下,也可通过短芯片53b的水平移动使短芯片53b与盖部LID抵接而使盖部LID处于打开的状态。因此,之后可将短芯片53b插入至PCR容器51中。
<容器的闭盖不良对策>
在容器50的盖部LID的背面设置有凸部L3(参照后述的图22等)。通过将所述凸部L3插入至容器主体B并嵌合,容器50被闭盖。在无法适当地进行容器50的闭盖动作的情况下,设想盖部LID的凸部L3与容器主体B的开口部的边缘产生干扰,无法适当地将容器50闭盖的情况。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1的闭盖动作的图。在比较例1的闭盖动作中,使旋转构件15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移动,以使得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b与盖部LID接触的同时接近盖部LID的凸缘部L2侧(前端侧)。在此种闭盖动作中,通过旋转构件15在与盖部LID接触的同时向凸缘部L2侧发生位移而盖部LID被压向凸缘部L2侧,因此盖部LID的位置相对于容器主体B的位置向凸缘部L2侧偏移。结果,盖部LID的凸部L3的前端与容器主体B的开口部的边缘产生干扰,有时无法使凸部L3与容器主体B嵌合。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2的闭盖动作的图。在比较例2的闭盖动作中,使旋转构件15旋转,以使得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与盖部LID接触的同时接近盖部LID的前端侧。在此种闭盖动作中,与比较例1同样地,也通过旋转构件15在与盖部LID接触的同时向凸缘部L2侧发生位移而盖部LID被压向凸缘部L2侧,因此盖部LID的位置相对于容器主体B的位置向凸缘部L2侧偏移。结果,盖部LID的凸部L3的前端与容器主体B的开口部的边缘产生干扰,有时无法使凸部L3与容器主体B嵌合。
为了防止所述那样的闭盖不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在将打开状态的容器50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依次连续进行相互不同种类的第一开盖控制及第二闭盖控制。以下,对第一开盖控制及第二闭盖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闭盖控制)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基于第一闭盖控制的动作的图。在第一闭盖控制中,自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b与较盖部LID的上表面中央附近更靠近凸缘部L2侧的位置接触的状态起,使旋转构件15旋转,以使得突起部15b与盖部LID接触的同时接近盖部LID的铰链部L1侧(与凸缘部L2相反的一侧)。由此,盖部LID被压向铰链部L1侧而非凸缘部L2侧,因此可抑制盖部LID的位置向凸缘部L2侧偏移。结果,不会产生凸部L3与容器主体B的干扰,可使凸部L3适当地嵌合于容器主体B。
此外,在第一闭盖控制中,与盖部LID接触的旋转构件15的部位并不一定限定于突起部15b。例如,也可使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或端部15d与盖部LID接触。
(第二闭盖控制)
在所述的第一闭盖控制中,设想使将盖部LID压向铰链部L1侧的力发挥作用,相应地自上方推压盖部LID的力稍微变弱,盖部LID稍稍打开。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在执行第一开盖控制后,连续进行第二闭盖控制。
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基于第二闭盖控制的动作的图。在第二闭盖控制中,使旋转构件15旋转,以使得旋转构件15的端部15d与盖部LID接触的同时接近盖部LID的凸缘部L2侧。可通过所述第二闭盖控制自上方强力推压盖部LID,因此即便在执行第一闭盖控制后盖部LID稍稍打开的情况下,也可更可靠地关闭盖部LID。
在执行第一闭盖控制后,盖部LID的凸部L3的前端处于已插入至容器主体B的状态。因此,在第二闭盖控制中,即便将盖部LID压向凸缘部L2侧的力发挥作用,也不会产生凸部L3与容器主体B的干扰,可使凸部L3适当地嵌合于容器主体B。
此外,在第二闭盖控制中,与盖部LID接触的旋转构件15的部位并不一定限定于端部15d。例如,也可使旋转构件15的突起部15a或突起部15b与盖部LID接触。
另外,在第二闭盖控制中,不一定限定于使旋转构件15旋转。例如,通过控制使旋转构件15相对于容器50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装置,也可在旋转构件15与盖部LID接触的状态下使旋转构件15向下方发生位移。
[态样]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是以下态样的具体例。
(第一项)一态样的开盖装置是具有容器主体、盖部、以及连接容器主体与盖部的铰链部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开盖装置包括:保持装置,保持容器主体;打开装置,具有旋转构件与使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构件具有能够与盖部接触的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且通过在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与处于关闭状态的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而对盖部赋予打开方向的力;移动装置,使保持装置及旋转构件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相对地移动;以及控制装置,通过使打开装置及移动装置联动而进行控制以使盖部处于打开状态。
通过第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旋转构件在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与容器的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由此对盖部赋予打开方向的力。进而,与旋转构件的旋转联动,保持容器主体的保持装置相对于旋转构件相对移动。由此,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位置发生位移,与此相应地可使容器的位置发生位移。因此,即便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位置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发生位移,也可抑制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不与盖部接触。结果,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适当地对具有通用性的市售的容器进行开盖。
(第二项)根据第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其中在盖部的前端设置有凸缘部。控制装置对移动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容器主体被保持装置保持为盖部位于较容器主体更靠上方处的状态下,成为旋转构件的第一突起部与盖部的凸缘部的下表面接触、且旋转构件的第二突起部与盖部的铰链部的上表面接触的设置状态,且对打开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旋转构件在设置状态下沿凸缘部向上方发生位移的方向旋转。
通过第二项所述的开盖装置,通过使旋转构件旋转,第一突起部使盖部的凸缘部向上方发生位移而使盖部向打开方向发生位移,并且第二突起部发挥按压盖部的铰链部附近的止挡件的作用。由此,可在抑制容器自身自保持装置抬起的同时打开盖部。
(第三项)根据第二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其中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即与使旋转构件旋转联动地,容器在自铰链部朝向凸缘部的方向上水平移动的方式,对移动装置进行控制。
通过第三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即便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而第一突起部在自铰链部朝向凸缘部的方向发生位移,盖部的凸缘部也可在自铰链部朝向凸缘部的方向发生位移。因此,可抑制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第一突起部自盖部的凸缘部脱离。
(第四项)根据第一项至第三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其中旋转构件具有与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不同的端部。端部通过在与打开状态的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构件朝关闭方向旋转,对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通过第四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在使旋转构件的端部与盖部接触的状态下使旋转构件朝关闭方向旋转,由此可对盖部进行闭盖。
(第五项)根据第一项至第三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其中旋转构件的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通过在与打开状态的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构件朝关闭方向旋转,对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通过第五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在使旋转构件的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与盖部接触的状态下使旋转构件朝关闭方向旋转,由此可对盖部进行闭盖。
(第六项)根据第一项至第五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其中保持装置具有将多个容器排列成二维状的排列面。移动装置构成为能够使保持装置及旋转构件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沿着排列面呈二维状相对移动。
通过第六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可适当地进行在保持装置的排列面排列成二维状的多个容器的开盖。
(第七项)根据第一项至第六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还包括照射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对旋转构件的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或全部照射紫外线。
通过第七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可利用照射装置照射的紫外线对附着于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上的病毒进行灭菌,或者利用照射装置照射的紫外线使附着于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的基因灭活。
(第八项)根据第七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其中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即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与放入有检体的容器的盖部接触后,对与所述盖部接触的突起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照射紫外线的方式,对照射装置进行控制。
通过第八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即便由于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与放入有检体的容器的盖部接触而附着病毒或检体,所述病毒或检体也会通过照射装置照射的紫外线进行灭菌或灭活。因此,可防患于未然地使附着于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的病毒或基因混入下一检体。
(第九项)根据第一项至第八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其中保持装置具有对容器进行加热的功能。控制装置在利用保持装置进行加热前使盖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以盖部的开度成为第一角度的方式对打开装置及移动装置进行控制,在利用保持装置进行加热后使盖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以盖部的开度成为比第一角度更大的第二角度的方式对打开装置及移动装置进行控制。
通过第九项所述的开盖装置,在容器的加热前及加热后此两者中,可将开盖动作结束后的盖部的开度设为可避免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扰的最优的开度。
(第十项)一态样的分析装置包括根据第一项至第九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以及分注装置,对由开盖装置开盖的容器分注试剂。
通过第十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进行容器的开盖、及针对经开盖的容器的试剂的分注。
(第十一项)根据第十项所述的分析装置,还包括用于向容器分注液体的芯片。分注装置包含构成为芯片能够装卸的喷嘴。控制装置在经由装设于喷嘴上的芯片对容器分注液体的情况下,以使芯片自盖部的前端侧朝向铰链部侧水平移动的方式对移动装置进行控制。
通过第十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即便在容器的盖部即将关闭的状态下,也可通过芯片的水平移动而使盖部处于打开的状态。因此,之后可将芯片插入至容器中。
(第十二项)根据第十项或第十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基因的分析。
通过第十二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在使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基因分析中,可不依赖操作者的手工操作而进行容器的开盖及向容器的试剂的分注。
(第十三项)一态样的闭盖装置是具有容器主体、盖部、以及连接容器主体与盖部的铰链部的容器的闭盖装置。闭盖装置包括:保持装置,保持容器主体;关闭装置,具有旋转构件与使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构件通过在与处于打开状态的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而对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以及控制装置,对关闭装置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在将打开状态的盖部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第一闭盖控制,所述第一闭盖控制是通过以旋转构件的一部分与盖部接触的同时接近铰链部的方式使旋转构件旋转而对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通过第十三项所述的闭盖装置,利用第一闭盖控制,盖部被压向铰链部侧而非前端侧,因此可抑制盖部的位置相对于容器主体向盖部的前端侧偏移。结果,盖部与容器主体不会产生干扰,可适当地关闭盖部。
(第十四项)根据第十三项所述的容器的闭盖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使保持装置及旋转构件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相对地移动。控制装置在执行第一闭盖控制后,执行第二闭盖控制,所述第二闭盖控制是对关闭装置及移动装置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旋转构件的一部分与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构件对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通过第十四项所述的闭盖装置,即便在执行第一闭盖控制后盖部稍稍打开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第二闭盖控制来更可靠地关闭盖部。
(第十五项)一态样的试剂盒包括:多个容器;以及捆扎材,对多个容器进行捆扎。多个容器分别具有:容器主体;以及盖部,经由铰链部与容器主体连接,且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进行打开/关闭。多个容器呈一维状排列,相互邻接的容器彼此连结,盖部关闭,且以在各容器主体中放入有试剂的状态提供。
通过第十五项所述的试剂盒,并非将相互分离的多个容器分别设置于保持装置,而可仅通过将呈一维状连结的多个容器设置于保持装置来完成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结果,可实现相对于分析装置而言的试剂容器的设置作业的效率化。
应考虑,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而非限制性者。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而非所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符号的说明]
1:分析系统
2:分析装置
3:终端
4、5:移动装置
10:检查装置
11:光学单元
12:分注单元
13:注射器
13a:喷嘴
14、14A:打开/关闭单元
15、15A:旋转构件
15a、15b、15Aa、15Ab:突起部
15c、15d:端部
16、16A:照射单元
17:UV光源单元
18:UV光源基板
19a、19b:透镜
20:控制装置
30:调温装置
40:保持装置
41:调温部
42:保持部
43:芯片废弃部
50:容器
51、51a、51b、51c、51d:PCR容器
52、52a、52b、52c、52d:试剂容器
53:芯片
53a:长芯片
53b:短芯片
54:检体容器
55:捆扎材
B:容器主体
BL:带
L1:铰链部
L2:凸缘部
L3:凸部
LID:盖部
M、MA:马达
P:滑轮
P0:旋转轴。

Claims (15)

1.一种容器的开盖装置,是具有容器主体、盖部、以及连接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盖部的铰链部的容器的开盖装置,所述容器的开盖装置包括:
保持装置,保持所述容器主体;
打开装置,具有旋转构件与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构件具有能够与所述盖部接触的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且通过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与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而对所述盖部赋予打开方向的力;
移动装置,使所述保持装置及所述旋转构件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相对地移动;以及
控制装置,通过使所述打开装置及所述移动装置联动而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盖部处于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其中在所述盖部的前端设置有凸缘部,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容器主体被所述保持装置保持为所述盖部位于较所述容器主体更靠上方处的状态下,成为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盖部的所述凸缘部的下表面接触、且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突起部与所述盖部的所述铰链部的上表面接触的设置状态,且
对所述打开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旋转构件在所述设置状态下沿所述凸缘部向上方发生位移的方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即与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联动地,所述容器在自所述铰链部朝向所述凸缘部的方向上水平移动的方式,对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不同的端部,
所述端部通过在与打开状态的所述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构件朝关闭方向旋转,对所述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通过在与打开状态的所述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构件朝关闭方向旋转,对所述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其中所述保持装置具有将多个所述容器排列成二维状的排列面,
所述移动装置构成为能够使所述保持装置及所述旋转构件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沿着所述排列面呈二维状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的开盖装置,还包括照射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对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或全部照射紫外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的至少一者与放入有检体的容器的盖部接触后,对与所述盖部接触的突起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照射紫外线的方式,对所述照射装置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的开盖装置,其中所述保持装置具有对所述容器进行加热的功能,
所述控制装置在利用所述保持装置进行加热前使所述盖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盖部的开度成为第一角度的方式对所述打开装置及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
在利用所述保持装置进行加热后使所述盖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盖部的开度成为比所述第一角度更大的第二角度的方式对所述打开装置及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
10.一种分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盖装置;以及
分注装置,对由所述开盖装置开盖的容器分注试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容器分注液体的芯片,
所述分注装置包含构成为所述芯片能够装卸的喷嘴,
所述控制装置在经由装设于所述喷嘴上的所述芯片对所述容器分注液体的情况下,以使所述芯片自所述盖部的前端侧朝向所述铰链部侧水平移动的方式对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基因的分析。
13.一种容器的闭盖装置,是具有容器主体、盖部、以及连接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盖部的铰链部的容器的闭盖装置,所述容器的闭盖装置包括:
保持装置,保持所述容器主体;
关闭装置,具有旋转构件与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构件通过在与处于打开状态的所述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而对所述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以及
控制装置,对所述关闭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在将打开状态的所述盖部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第一闭盖控制,所述第一闭盖控制是通过以所述旋转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盖部接触的同时接近所述铰链部的方式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而对所述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的闭盖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使所述保持装置及所述旋转构件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相对地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所述第一闭盖控制后,执行第二闭盖控制,所述第二闭盖控制是对所述关闭装置及所述移动装置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旋转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盖部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构件对所述盖部赋予关闭方向的力。
15.一种试剂盒,包括:
多个容器;以及
捆扎材,对所述多个容器进行捆扎,
所述多个容器分别具有:
容器主体;以及
盖部,经由铰链部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进行打开/关闭,
所述多个容器呈一维状排列,相互邻接的容器彼此连结,所述盖部关闭,且以在各所述容器主体中放入有试剂的状态提供。
CN202180072586.0A 2020-10-26 2021-09-07 容器的开盖装置、分析装置、容器的闭盖装置及试剂盒 Pending CN1163485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9181 2020-10-26
JP2020179181 2020-10-26
JP2020203701 2020-12-08
JP2020-203701 2020-12-08
PCT/JP2021/032751 WO2022091584A1 (ja) 2020-10-26 2021-09-07 容器の開栓装置、解析装置、容器の閉栓装置および試薬キ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8586A true CN116348586A (zh) 2023-06-27

Family

ID=8138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2586.0A Pending CN116348586A (zh) 2020-10-26 2021-09-07 容器的开盖装置、分析装置、容器的闭盖装置及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0943A1 (zh)
JP (1) JPWO2022091584A1 (zh)
CN (1) CN116348586A (zh)
WO (1) WO20220915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34708A1 (ja) * 2022-12-19 2024-06-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分析装置及び紫外光照射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2772A1 (ja) * 2007-02-22 2008-08-28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核酸増幅装置
EP2728363B1 (en) * 2011-06-28 2021-06-02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Robot hand and robot
JP5890623B2 (ja) * 2011-06-28 2016-03-22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液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処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90943A1 (en) 2023-12-07
WO2022091584A1 (ja) 2022-05-05
JPWO2022091584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7605B2 (ja) サンプル管のキャップ除去および再キャップを行う装置
US10151765B2 (en) System for processing closed sample tubes
US8372353B2 (en) Sample processor
JP7540293B2 (ja) 解析装置および試薬キット
JP2008532048A (ja) 自動分析器
JP2015508177A5 (zh)
US20060002820A1 (en) Multi-level diagnostic apparatus with a lift system
EP2392929B1 (en) Analyz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otation of disc
EP3173793B1 (en) 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laboratory instrument
US20210170390A1 (en) Pipetting unit and pipetting method for closed liquid containers
CN116348586A (zh) 容器的开盖装置、分析装置、容器的闭盖装置及试剂盒
CN110651191B (zh) 样品分析装置
WO2021241710A1 (ja) 分注システム、ロボットおよび分注方法
JP6871935B2 (ja) 体外診断用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JP7485074B2 (ja) 容器温調装置
JP2022070137A (ja) 容器を含むキット
JP2014190858A (ja) 検体分析装置
JP2013134070A (ja) 容器閉栓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核酸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