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8357A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8357A
CN116348357A CN202180008019.9A CN202180008019A CN116348357A CN 116348357 A CN116348357 A CN 116348357A CN 202180008019 A CN202180008019 A CN 202180008019A CN 116348357 A CN116348357 A CN 116348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determining
signal
process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80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
邹海山
邱小军
吴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48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8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61C17/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driving cabins, footplates or engine rooms; Venti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该方法包括: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噪声源处的第一音频信号;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采集的人耳处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发送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确定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用于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所述声波用于与人耳处的噪声相抵消。由此,可以实现在降噪过程中进行参数的实时调整能力,从而可以实现快速降噪,且降噪量大,降噪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通常存在较强的噪声,这些噪声包括由车胎与地面、悬架与车身相互作用产生的路噪,风噪,环境噪声等等,严重影响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度。通过降噪方法可以降低人们感知的噪声的能量,减少人们受到的噪声干扰。车辆噪音的降噪方法通常有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两种方法,其中,被动降噪就是通过物理降噪的方式使得车辆的噪音减小,而主动降噪一般利用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ANC)技术,通过扬声器产生抑制噪音信号的音频信号,当噪音信号与抑制噪音信号交汇叠加后便中和以相互抵消,最终达到降噪目的。
在主动降噪的方法中,滤波器通常仅适用于单一工况的降噪,由于实际车辆的车身结构复杂、工况不稳定,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时调整能力较差,无法实现快速降噪且无法稳定于降噪量较大的状态,因此亟需实时调整能力更强、降噪效果更好的降噪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噪声源处的第一音频信号;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采集的人耳处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发送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确定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用于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所述声波用于与人耳处的噪声相抵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了人耳处采集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实时的参数调整,由此可以考虑到当前的降噪状态,并根据当前的降噪状态对参数进行调整。由此,利用调整后的参数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以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来抵消噪声,可以实现更快速的降噪,且具有更大的降噪量,降噪效果更好,提升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根据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方式指示声波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估计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确定第四音频信号,考虑了第一音频信号的传输过程,同时,重构出第五音频信号,可以计算出驾 乘人员听到的降噪前的初始噪声,结合二者对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得调整后的参数指示的扬声器发出的对应声波能够更好地与噪声相抵消,从而获得更大的降噪量。同时,通过根据上述二者对参数的实时计算,可以及时调整参数,使得在出现干扰时可以更快的恢复降噪状态,鲁棒性更强。从而得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由此,可以在调整参数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程度,以及第四音频信号和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程度,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自相关矩阵、所述互相关矩阵、和上一时刻的参数,确定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根据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上一时刻的参数、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确定当前时刻的参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每一时刻确定当前时刻的参数,可以在稳定大降噪量且实现快速降噪的基础上,避免不及时更新参数导致的滤波器突变带来的噪声,提高驾乘人员的体验舒适度。
根据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包括: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对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包括: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根据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利用预定窗口进行计算,不必逐点确定第四音频信号和第五音频信号,减少计算量。
根据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降噪量;根据所述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所述预定窗口长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降噪量,并根据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参数的变化幅度、信号长度、预定窗口移动距离、预定窗口长度,可以使得在降噪的过程中适应于不同的降噪环境和状态,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处理方法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处理方式为维纳滤波。
由此,可以得到更大的降噪量,且可以实现更快速地降噪。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噪声源处的第一音频信号;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采集的人耳处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用于 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确定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用于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所述声波用于与人耳处的噪声相抵消。
根据第二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方式指示声波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根据第二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确定模块包括: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根据第二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自相关矩阵、所述互相关矩阵、和上一时刻的参数,确定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根据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上一时刻的参数、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确定当前时刻的参数。
根据第二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包括: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对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第二确定模块,包括: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根据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
根据第二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降噪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所述预定窗口长度。
根据第二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一处理方式为维纳滤波。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以使所述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滑动窗口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在车辆中降低驾乘人员听到的噪声。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系统可设置于车辆上,包括扬声器、传感器和处理器。
其中,扬声器可以用于发出与音频信号对应的声波,以与驾乘人员人耳附近的噪声相抵消,从而可以降低车内驾乘人员听到的噪声。扬声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其中,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可以包括加速度计、车载雷达(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等)、雨量传感器、摄像头、车姿传感器(如陀螺仪)、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等。第一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车辆上的噪声源附近,用于采集参考信号。参考信号可以用于指示噪声源附近的噪声。例如,参考信号中可以包括加速度计采集到的加速度信号,由于该加速度信号与车辆振动幅度存在正比关系,由此通过该加速度信号确定噪声源附近的噪声大小。
第二传感器可以包括传声器,可以设置于车内驾乘人员的人耳附近,用于采集残差信号。残差信号可以用于指示在扬声器发出的声波与人耳附近的噪声相抵消后,车内驾乘人员听到的残留的噪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内可能存在多个驾乘人员,则可以对应多个驾 乘人员分别设置多个第二传感器采集对应的残差信号。
其中,处理器可以作为车载计算单元内置于车辆上的车机(或是音频系统)中,例如是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芯片。处理器可以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并进行计算,以确定音频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也可以外置于云端服务器中。服务器和车辆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例如可以通过2G/3G/4G/5G等移动通信技术,以及Wi-Fi、蓝牙、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数传电台、卫星通信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通过车辆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服务器可以收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回传给对应的车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可以用于将第二传感器采集的残差信号放大至一定的电平范围内,功率放大器可以用于将音频信号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对应的声波。
在进行车辆内主动降噪的过程中,由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复杂,工况不稳定,当前的车内降噪方法并不能很好的依据当前的降噪效果进行实时调整,降噪效果不好。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在对参考信号进行处理以确定音频信号进行主动降噪的过程中,还利用了残差信号,以对进行处理时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实现根据当前的降噪效果实时的进行调整,动态地改变音频信号。由此,可以通过动态调整的音频信号与人耳处的噪声信号抵消,获得更大的降噪量,实现快速降噪,得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以下以图2-图3为例,在上述信号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上述信号处理系统。如图2所述,该方法可包括:
步骤S201,第一传感器采集参考信号。
其中,第一传感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参考信号可以参见图中x(n)。n可以对应于当前的时刻,表示信号序列中的序号,即当前时刻采集的信号为信号序列中的第n个信号。参考信号可以是多通道信号,即一个x(n)可以对应一组信号,其中,每组信号中的一个信号对应一个通道。
步骤S202,第二传感器采集残差信号。
参见图2,∑可以指参考信号与音频信号在误差点求和,即参考信号与音频信号在误差点相抵消,抵消后残留的信号即残差信号。误差点即放置第二传感器的位置,可以是人耳附近的任意位置,例如人左耳附近和/或人右耳附近的任意位置,相应的,第二传感器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如果存在多个驾乘人员,还可以设置有对应的多个第二传感器。图中d(n)可以表示实际的初级噪声信号,对应着实际上到达误差点的噪声。图中G可以表示实际的次级路径,次级路径可以指从扬声器到误差点声波传递的路径。
在实际车辆中,扬声器发出的音频信号(如图中y(n))经过次级路径G到达误差点后,会与d(n)相互抵消,抵消后,第二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的信号即残留的残差信号,可以参见图中e(n),e(n)可以指示驾乘人员在降噪后实际听到的噪声。本申请中通过利用误差点处的第二传感器采集的e(n)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当前的降噪效果,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参数,提高降噪效果。
本申请中,在得到参考信号和残差信号后,可以结合已知的音频信号,确定利用次级路 径的传输函数对应的滤波器滤波后的参考信号,并计算出初级噪声信号,利用这两个信号更新用于得到音频信号的维纳滤波器(可以以W表示)的相关参数。从而可以动态地调整输出的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对W的相关参数更新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滑动窗口算法计算相关参数。即,对于部分参数,可以不用逐点计算,以节省计算量。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滑动窗口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中的长方形框可以对应于滑动窗口,坐标轴上的每个点可以对应一个信号。其中,n可以对应于当前的信号,例如对应x(n)。N可以表示滑动窗口的长度,即一个滑动窗口对应N个信号。M可以表示滑动窗口的移动距离,即每隔M个信号,计算一次相应的参数。
在图3所示的过程中,滑动窗口移动了2次,分别从对应信号n-M的位置移动到了对应信号n的位置,再从对应信号n的位置移动到了对应信号n+M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对应上述三个位置可以分别进行三次计算。
滑动窗口算法可以用于下述步骤S203-步骤S208的相关过程中。参见图3,在对W的参数进行更新过程中,可以每隔M个信号,执行一次步骤S203-步骤S208中的相关过程,根据包括当前信号及当前信号之前N-1个信号的共N个信号,重新计算相关的参数。
步骤S203,处理器根据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对参考信号进行滤波,确定滤波后的参考信号。
由于参考信号在经过滤波得到音频信号后还需要经过次级路径才能到达误差点,因此,本申请中首先计算出经过次级路径后的参考信号(即滤波后的参考信号,参见图2中x g(n))。再根据该信号来调整确定音频信号的滤波的参数,在此过程中考虑到了次级路径对降噪效果的影响,由此可以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
其中,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可以参见图2中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利用扬声器播放白噪信号,并记录第二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由此估计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其中,可以利用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或维纳滤波估计次级路径,得到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也可以利用其它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利用滑动窗口算法,每隔M个参考信号,根据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对参考信号进行一次滤波,确定滤波后的参考信号。
步骤S204,处理器根据残差信号、以及根据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确定初级噪声信号。
在确定滤波后的参考信号x g(n)之后,本申请中还需要计算出误差点处的初级噪声信号d(n),由此,在更新确定音频信号的滤波的参数时,可以利用滤波后的参考信号和初级噪声信号的相关性来调整参数,使得最终确定的音频信号可以更好地与人耳处的噪声信号抵消。
其中,由于在实际主动降噪的过程中,初级噪声信号已与音频信号相抵消,无法直接采集得到。为了实现动态地调整用于确定音频信号的维纳滤波器的相关参数,本申请中根据采集到的残差信号、音频信号,利用确定的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计算重构出初级噪声信号(参见图2中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2
)。
确定初级噪声信号的一种方式可参见公式(1):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3
其中,J可以表示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4
对应的滤波器的长度的最大值,滤波器的长度可以表示滤波器进行一次滤波时滤波的信号个数(即滤波器一次处理的输入信号的采样点数)。I可以表示用于确定音频信号的维纳滤波器W的长度的最大值,可以表示维纳滤波器进行一次 滤波时滤波的信号个数。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5
可以表示对参考信号x(n)经过W滤波后得到的音频信号y(n),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6
可以表示对y(n)经过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7
滤波后得到的到达误差点的音频信号。由此,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残差信号反推出初级噪声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利用滑动窗口算法,每隔M个残差信号、以及根据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确定一次初级噪声信号。
步骤S205,处理器根据滤波后的参考信号,确定自相关矩阵。
确定自相关矩阵的一种方法可以参见公式(2):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8
其中,R xx(n)可以表示x g(n)对应的自相关矩阵,可以指示x g(n)的自相关程度。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09
可以表示x g(n)的转置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利用图3所示的滑动窗口算法,可以每隔M个经过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0
滤波后的参考信号,获取前N个该信号以计算x g(n)对应的自相关矩阵。
利用滑动窗口算法确定自相关矩阵的一种方法可以参见公式(3):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1
其中,N可以表示滑动窗口的长度。
步骤S206,处理器根据滤波后的参考信号和初级噪声信号,确定互相关矩阵。
确定互相关矩阵的一种方法可以参见公式(4):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2
其中,R xd(n)可以表示x g(n)和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3
对应的自相关矩阵,可以指示x g(n)与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4
之间的相关程度。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5
可以表示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6
的转置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利用图3所示的滑动窗口算法,可以每隔M个经过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7
滤波后的参考信号,同时每隔M个点计算一次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8
并获取前N个上述信号以计算x g(n)和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19
对应的互相关矩阵。
利用滑动窗口算法确定互相关矩阵的一种方法可以参见公式(5):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0
其中,N可以表示滑动窗口的长度。
步骤S207,处理器根据自相关矩阵和互相关矩阵,更新用于确定音频信号的维纳滤波的系数。
其中,可以根据自相关矩阵和互相关矩阵,确定维纳滤波器系数目标方向W wn(n)。确定W wn(n)的一种方法可以参见公式(6):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1
其中,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2
可以表示R xx(n)的逆矩阵。
接着,可以根据维纳滤波器的目标方向W wn(n)和上一个维纳滤波系数W(n-1)的差值,确定滤波器的变动方向ΔW(n),参见公式(7):
ΔW(n)=W wn(n)-W(n-1) (7)
由此,可以确定当前W对应的系数W(n),确定W(n)的一种方法可参见公式(8):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3
其中,μ可以表示维纳滤波器的变化幅度。L可以表示维纳滤波器的长度,L的值可以与滑动窗口的长度N的值一致,由此可以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跳变噪声,处理器需要逐点更新W对应的系数W(n)。例如,本申请中可以利用滑动窗口算法,每隔M个点更新一次ΔW(n)。但为了防止跳变噪声,对于每 个参考信号,都需要利用当前的ΔW(n)(不管是否更新)、μ和L,更新对应的维纳滤波器W(n)。
步骤S208,处理器根据初级噪声信号和残差信号,确定降噪量,根据确定的降噪量对维纳滤波器的参数和滑动窗的参数进行调整。
本申请中,为了根据当前的降噪效果对降噪状态进行调整,获得更大的降噪量和更快速、响应及时的降噪速度,可以首先确定降噪量,据此调整相关参数。
确定降噪量(Noise Reduction,NR)的一种方法可参见公式(9):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4
其中,P d(n)和P e(n)可以分别表示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5
和e(n)对应的功率。确定P d(n)和P e(n)的一种方法可分别参见公式(10)和公式(11):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6
P e(n)=(1-α)P e(n-1)-αe 2(n) (11)
其中,α可以表示用于控制滑动速度的参数,可以预先设定,α的值例如是0.0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计算出的降噪量,对维纳滤波器的参数和滑动窗的参数进行调整,可调整的参数例如可以包括维纳滤波器系数的变动幅度μ、维纳滤波器的长度L、滑动窗口的移动距离M、滑动窗口的长度N等。其中,降噪量的大小可以与μ成反比,与L、M、N成正比。
还可以根据降噪量NR的大小确定上述参数的值,根据NR确定L的一种方法可参见公式(12):
L=r(NR)*I (12)
其中,I可以表示维纳滤波器长度对应的最大值,可以预先设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可以根据L的值确定,M和L的值可以是相等的。r(NR)可以表示根据NR确定的比例系数。
根据NR确定N的一种方法可参见公式(13):
N=r(NR)*N 0 (13)
其中,N 0的值可以表示滑动窗口的长度对应的最大值,可以预先设定。
根据NR确定μ的一种方法可参见公式(14):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7
其中,μ 0可以表示维纳滤波器系数的变动幅度对应的最大值,可以与预先设定。r μ(NR)可以表示根据NR确定的比例系数。
根据NR确定r(NR)的一种方法可参见公式(15):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8
其中,β 1、β 2、β 3为预设的参数。β 1可以用于约束r(NR)的下限,β 1的取值范围例如是0.05-0.1。β 2可以用于调整函数的斜率,β 2的值越大,可以表示对应的参数随降噪量调整越快。β 3可以用于确定降噪量为0时r(NR)的值,用于指示r(NR)开始增加时的起始降噪量。
根据NR确定r μ(NR)的一种方法可参见公式(16):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29
其中,β 4、β 5、β 6为预设的参数。β 1可以用于约束r μ(NR)的下限,β 4的取值范围例如是0.05-0.1。β 5可以用于调整函数的斜率,β 5的值越大,可以表示对应的参数随降噪量调整越快。β 6可以用于确定降噪量为0时r μ(NR)的值,用于指示r μ(NR)开始增加时的起始降噪量。
需要说明的是,β 1和β 4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β 2和β 5、β 3和β 6同理。
步骤S209,处理器根据确定的维纳滤波器的系数对参考信号进行维纳滤波,确定音频信号,并通过扬声器发出与音频信号对应的声波。
维纳滤波器的系数对参考信号进行维纳滤波,确定音频信号y(n)的一种方法可参见公式(17):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30
其中,I可以表示维纳滤波器长度L对应的最大值,可以预先设定。
由此,确定的对应的音频信号可以与人耳处的噪声信号相抵消,达到降噪的效果。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上述信号处理系统。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噪声源处的第一音频信号;
步骤S402,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采集的人耳处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步骤S403,发送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确定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用于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所述声波用于与人耳处的噪声相抵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了人耳处采集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实时的参数调整,第二音频信号是人耳处的实际噪声,即被第三音频信号第三音频扬声器产生的声波抵消后剩余的噪声(即上文中的残差信号),由此,利用调整后的参数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以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来抵消噪音,可以实现更快速的降噪,且具有更大的降噪量,降噪效果更好,提升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其中,第一音频信号可以是上述参考信号x(n),第二音频信号可以是上述残差信号e(n),第三音频信号可以是上述音频信号y(n)。人耳处的第二音频信号可以是车内驾乘人员的人耳附近预设范围内任意位置采集到的残差信号。多个第一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多个第二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处理方式为维纳滤波。由此,可以得到更大的降噪量,且可以实现更快速地降噪。第一处理方式也可为能够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来确定的第三音频信号的其他处理方式。
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可以例如是上述维纳滤波器W的系数。
扬声器发出的声波与人耳处的噪声相抵消后,车内驾乘人员听到噪声量会下降。
步骤S401的示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1,步骤S402的示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2,步骤S403的示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9中的相关叙述。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1,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方式指示声波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
步骤S502,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
步骤S503,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估计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确定第 四音频信号,考虑了第一音频信号的传输过程,同时,重构出第五音频信号,可以计算出驾乘人员听到的降噪前的初始噪声,结合二者对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得调整后的参数指示的扬声器发出的对应声波能够更好地与噪声相抵消,从而获得更大的降噪量。同时,通过根据上述二者对参数的实时计算,可以及时调整参数,使得在出现干扰时可以更快的恢复降噪状态,鲁棒性更强。从而得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其中,第二处理方式可以例如上述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31
第四音频信号可以是根据次级路径的传输函数对参考信号进行滤波后的参考信号x g(n)。第五音频信号可以是上述计算出的初级噪声信号
Figure PCTCN2021125919-APPB-000032
步骤S501的示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3,步骤S502的示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4,步骤S503的示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5-S207中的相关叙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所述参数。
由此,可以在调整参数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程度,以及第四音频信号和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程度,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
自相关矩阵的确定过程的示例可以参见图2中步骤S205,互相关矩阵的确定过程的示例可以参见图2中步骤S206。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的参数的示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7中的相关叙述。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包括:
步骤S601,根据所述自相关矩阵、所述互相关矩阵、和上一时刻的参数,确定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
步骤S602,根据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上一时刻的参数、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确定当前时刻的参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每一时刻确定当前时刻的参数,可以在稳定大降噪量且实现快速降噪的基础上,避免不及时更新参数导致的滤波器突变带来的噪声,提高驾乘人员的体验舒适度。
其中,参数的变化方向可以是上述ΔW(n),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可以是指每次处理时的信号长度,可以是上述维纳滤波器的长度L。参数的变化幅度可以是上述μ,当前时刻的参数可以是上述当前的维纳滤波器的系数W(n)。上一时刻可以是指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上一时刻的参数可以是上述W(n-1)。
步骤S601-步骤S602的示例可参见上述图2中步骤S20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传输方式,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包括: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对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第四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包括:每隔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根据所述预定窗口长度的所 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五音频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利用预定窗口进行计算,不必逐点确定第四音频信号和第五音频信号,减少计算量。
其中,窗口可以参见上文图3所示滑动窗口,预定窗口移动距离可以是上文中滑动窗口的移动距离M、预定窗口长度可以是上文中滑动窗口的长度N。
上述过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3-步骤S204中的相关示例。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1,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降噪量;
步骤S702,根据所述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所述预定窗口长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降噪量,并根据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参数的变化幅度、信号长度、预定窗口移动距离、预定窗口长度,可以使得在降噪的过程中适应于不同的降噪环境和状态,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
其中,降噪量可例如上文中NR。所述降噪量的值越小,表示需要降低噪声的功率越大、需要降低噪声的速度越快。进行调整后,所述降噪量的值越小,对应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越大、所述信号长度越小、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越小、所述预定窗口长度越小,所述降噪量的值越大,对应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越小、所述信号长度越大、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越大、所述预定窗口长度越大。
步骤S701-步骤S702的示例可参见上文中步骤S208中的相关叙述。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噪声源处的第一音频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采集的人耳处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发送模块803,用于发送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确定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用于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所述声波用于与人耳处的噪声相抵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了人耳处采集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实时的参数调整,由此可以考虑到当前的降噪状态,并根据当前的降噪状态对参数进行调整。由此,利用调整后的参数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以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来抵消噪声,可以实现更快速的降噪,且具有更大的降噪量,降噪效果更好,提升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处理方式为维纳滤波。
由此,可以得到更大的降噪量,且可以实现更快速地降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方式指示声波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第三确 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估计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确定第四音频信号,考虑了第一音频信号的传输过程,同时,重构出第五音频信号,可以计算出驾乘人员听到的降噪前的初始噪声,结合二者对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得调整后的参数指示的扬声器发出的对应声波能够更好地与噪声相抵消,从而获得更大的降噪量。同时,通过根据上述二者对参数的实时计算,可以及时调整参数,使得在出现干扰时可以更快的恢复降噪状态,鲁棒性更强。从而得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包括: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所述参数。
由此,可以在调整参数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程度,以及第四音频信号和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程度,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所述参数,包括:根据所述自相关矩阵、所述互相关矩阵、和上一时刻的参数,确定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根据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上一时刻的参数、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确定当前时刻的所述参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每一时刻确定当前时刻的参数,可以在稳定大降噪量且实现快速降噪的基础上,避免不及时更新参数导致的滤波器突变带来的噪声,提高驾乘人员的体验舒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对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第二确定模块,包括: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根据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利用预定窗口进行计算,不必逐点确定第四音频信号和第五音频信号,减少计算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降噪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所述预定窗口长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降噪量,并根据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参数的变化幅度、信号长度、预定窗口移动距离、预定窗口长度,可以使得在降噪的过程中适应于不同的降噪环境和状态,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图。该信号处理装置可适用于图1示出的信号处理系统中,执行上述图2-图7中任一项所示出的信号处理方法。
如图9所示,信号处理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和收发器902。可选地,信号处理装置900可以包括存储器903。其中,处理器901与收发器902和存储器903耦合,如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下面结合图9对信号处理装置9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上述处理器901是信号处理装置9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9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9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3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03内的数据,执行信号处理装置900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9中所示出的CPU0和CPU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处理装置9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9中所示的处理器901和处理器904。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可选地,收发器902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9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902可以和处理器9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信号处理装置900的输入/输出端口(图9中未示出)与处理器9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存储器903可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9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存储器9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通信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通信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关光盘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通信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903可以和处理器9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信号处理装置900的输入/输出端口(图9中未示出)与处理器9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所示出的信号处理装置9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信号处理装置的实现方式的限定,实际的信号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以使所述装置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 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或代码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相应的功能或动作的硬件(例如电路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可以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如固件等来实现。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 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8)

  1.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噪声源处的第一音频信号;
    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采集的人耳处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发送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确定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用于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所述声波用于与人耳处的噪声相抵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方式指示声波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
    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所述参数。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所述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自相关矩阵、所述互相关矩阵、和上一时刻的参数,确定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
    根据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上一时刻的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确定当前时刻的所述参数。
  5. 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包括:
    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对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第四音频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包括:
    每隔预定所述窗口移动距离,根据所述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所述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五音频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降噪量;
    根据所述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所述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所述预定窗口长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方式为维纳滤波。
  8.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噪声源处的第一音频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采集的人耳处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用于确定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根据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确定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用于指示扬声器发出声波,所述声波用于与人耳处的噪声相抵消。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确定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方式指示声波从所述扬声器传输至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传输方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确定第五音频信号;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参数。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所述参数。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互相关矩阵,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所述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自相关矩阵、所述互相关矩阵、和上一时刻的参数,确定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
    根据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上一时刻的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参数的变化方向、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确定当前时刻的所述参数。
  12. 根据权利要求9-1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每隔预定窗口移动距离,对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确定所述第四音频信号;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每隔预定所述窗口移动距离,根据所述预定窗口长度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的所述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五音频信号。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确定降噪量;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降噪量,对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整:所述参数的变化幅度、所述根据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时的信号长度、所述预定窗口移动距离、所述预定窗口长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8-1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方式为维纳滤波。
  15.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以使所述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7.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8.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08019.9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Pending CN1163483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25919 WO2023065368A1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8357A true CN116348357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05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8019.9A Pending CN116348357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8357A (zh)
WO (1) WO202306536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4596A (zh) * 2017-06-28 2017-12-01 邢优胜 一种汽车舱内噪声主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791970B (zh) * 2017-10-17 2019-06-04 长春工业大学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汽车主动降噪方法
CN108538304B (zh) * 2018-03-09 2021-10-01 华侨大学 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
KR20220083819A (ko) * 2019-10-27 2022-06-20 사일런티움 리미티드 난방, 환기 및 공기 조화(hvac) 구성을 기초로 하는 능동 노이즈 제어(anc)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833841A (zh) * 2020-06-12 2020-10-27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一种用于汽车道路噪声的主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5368A1 (zh)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07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ctive noise control inside a vehicle
CN106409280B (zh) 用于改进语音识别性能的有源噪声消除设备和方法
KR101103794B1 (ko) 멀티 빔 음향시스템
US20120322511A1 (en) De-noising method for multi-microphone audio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for a "hands-free" telephony system
JP2001509659A (ja) 複数のセンサで信号のレベル及び遅延を測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1276387B2 (en) Proximity compensation for remote microphone ANC algorithm
EP3850618B1 (en) Silent zone generation
WO2019158216A1 (en) Active noise control with feedback compensation
WO20181582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ise cancellation
CN116348357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
JP7078594B2 (ja) 車両用装置、車両、車両用装置の動作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40161725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neural-network (nn) based active acoustic control (aac)
CN111667845A (zh) 信号处理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
JP3328946B2 (ja) 能動型不快波制御装置
JP5383008B2 (ja) 音声明瞭度改善システム及び音声明瞭度改善方法
US11128975B2 (en) Acoustic system and acoustic control device
JP2001517916A (ja) 音響信号の受信を最適化する方法および電気機器
US11741926B2 (en) Echo cancelation
JP4495581B2 (ja) 音声出力装置
US20240177703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active acoustic control (aac)
KR20230097549A (ko) 차량의 능동 소음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H06314097A (ja) 能動型騒音制御装置
WO2023275768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active acoustic control (aac)
JPH11332000A (ja) 動的信号処理装置の内部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及び電気音響装置
CN117641198A (zh) 远场消声方法、播音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