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3385A - 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3385A
CN116343385A CN202211706655.1A CN202211706655A CN116343385A CN 116343385 A CN116343385 A CN 116343385A CN 202211706655 A CN202211706655 A CN 202211706655A CN 116343385 A CN116343385 A CN 116343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ing
time
flight
entrance guard
d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066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毅
李培
董彦成
蒋松
杨剑
高小波
赵永红
戈磊
吕孟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vil Avi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vil Avi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vil Avi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vil Avi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066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3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3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3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通过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对空勤人员进行门禁的通行监控,保障了机场安全,提高了通行监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机场安保管控一直是机场整体空防安全的关键链条、重要环节,特别是近年来,行业内机场发生飞行区管控不到位造成空防不安全事件数量趋势增多、造成后果影响大,给机场敲响了警钟。如何更有效防控风险,提升航空器监护和空勤人员通行的空防安全裕度,成为当下必须直面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民航局提出“实施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将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进行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变”的具体举措。
传统的安全管理措施一般是在每个廊桥侧梯或者登机口安排工作人员,由人工核验空勤人员证件并放行,但是这种方式的人力成本较高,且查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对空勤人员进行门禁的通行监控,保障了机场安全,提高了通行监控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该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包括:
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
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
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
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执飞航班信息包括航班的抵达停机位时间、起飞时间;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包括:
将抵达停机位时间与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起始通行限制时长进行相加,得到第一时间;
将起飞时间减去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截止通行限制时长,得到第二时间;
将第一时间作为起始时间,第二时间作为截止时间,得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取所述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距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的目标登机门禁;
获取从机场入口门禁分别到目标登机门禁的多个历史通行时长;
根据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从机场入口门禁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预测通行时长;
若从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开始,经过预测通行时长后未到达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的登机门禁,则对空勤人员进行预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从机场入口门禁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预测通行时长,包括:
根据预设置信区间,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有效通行时长范围;
将多个历史通行时长中在有效通行时长范围内的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历史通行时长;
根据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预测通行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预测通行时长,包括:
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为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并顺序遍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
根据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
将遍历完成后得到的中间预测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预测通行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包括:
对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该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判断模块,用于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
判断模块,还用于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执飞航班信息包括航班的抵达停机位时间、起飞时间;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抵达停机位时间与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起始通行限制时长进行相加,得到第一时间;将起飞时间减去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截止通行限制时长,得到第二时间;将第一时间作为起始时间,第二时间作为截止时间,得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预警模块;
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距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的目标登机门禁;
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从机场入口门禁分别到目标登机门禁的多个历史通行时长;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从机场入口门禁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预测通行时长;
预警模块,用于若从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开始,经过预测通行时长后未到达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的登机门禁,则对空勤人员进行预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置信区间,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有效通行时长范围;将多个历史通行时长中在有效通行时长范围内的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根据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预测通行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为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并顺序遍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根据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将遍历完成后得到的中间预测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预测通行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对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执行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包括: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本申请通过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然后通过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来确定是否允许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能够对空勤人员进行门禁的通行监控,保障了机场安全,提高了通行监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申请内容,结合特定应用场景“通行技术领域”,给出以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虽然本申请主要围绕“通行技术领域”进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这仅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会用到术语“包括”,用于指出其后所声明的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增加其它的特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为:
S101、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
S102、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S103、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
S104、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
S105、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本申请通过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然后通过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来确定是否允许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能够对空勤人员进行门禁的通行监控,保障了机场安全,提高了通行监控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S101、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空勤人员需要经过两道门禁,一道门禁是机场入口门禁,另一道门禁是登机门禁。空勤人员先通过机场入口门禁进入机场,再通过登机门禁进行登机,以完成执飞任务。当空勤人员到达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该空勤人员的证件信息,该证件信息中包括该空勤人员的个人信息;在证件信息表中获取与该个人信息对应的当前证件状态;若当前证件状态为正常,则拍取该空勤人员的人脸图像;判断人脸信息表中该空勤人员的人脸信息与所述人脸图像是否一致;若人脸信息表中该空勤人员的人脸信息与所述人脸图像一致,则允许该空勤人员通过该机场入口门禁。
然后,在该空勤人员通过该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登机通行时限条件包括起始通行限制时长和截止通行限制时长。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用于限制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的时间,以使空勤人员不能随时通过登机门禁乘坐飞机,保障机场的安全。机场内包含多个登机门禁,每一个登机门禁对应一个登机通行门禁编号。空勤人员对应执飞航班信息中的登机通行门禁编号用于限制空勤人员只能通过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的登机门禁进行登机,防止空勤人员借机乘坐其他航班的飞机。
其中,机场入口门禁包括在道口和安检口设置的门禁。登机门禁包括在侧梯门和登机口设置的门禁。
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包括航班的抵达停机位时间、起飞时间;
可选地,在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之后,本方法还包括:确定距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的目标登机门禁;获取从机场入口门禁分别到目标登机门禁的多个历史通行时长;根据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从机场入口门禁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预测通行时长;若从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开始,经过预测通行时长后未到达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的登机门禁,则对空勤人员进行预警。
S102、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登机通行时间段指的是空勤人员能够通过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之外,空勤人员不允许通过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登机通行时限条件包括起始通行限制时长和截止通行限制时长。
具体地,将抵达停机位时间与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起始通行限制时长进行相加,得到第一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起始通行限制时长用于表征空勤人员可以通过登机门禁起始时间;空勤人员在航班抵达停机位,经过起始通行限制时长后开始可以通过登机门禁。示例,起始通行限制时长为10分钟,也就是说,航班抵达停机位经过10分钟后开始可以通过登机门禁。例如,航班抵达停机位时间的时间为10点10分,那么在第一时间,也就是10点20分的时候,空勤人员才可以开始通过登机门禁。
具体地,将起飞时间减去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截止通行限制时长,得到第二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截止通行限制时长用于表征空勤人员可以通过登机门禁的截止时间;空勤人员在航班起飞之前与该截止通行限制时长相同的时长时,空勤人员不可以再通过该登机门禁。示例,截止通行限制时长为10分钟,也就是说,航班起飞前10分钟不可以再通过该登机门禁。例如,航班起飞时间为10点10分,那么在第二时间,也就是10点00分的时候,空勤人员不可以再通过该登机门禁,也就是说,10点00分为空勤人员可以通过登机门禁的截止时间。
具体地,将第一时间作为起始时间,第二时间作为截止时间,得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示例,第一时间为10:00,第二时间为10:30,那么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为10:00至10:30。
S103、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空勤人员执飞的航班不同,通行门禁也不同。只有当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与空勤人员到达的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一致时,才可以顺利通过该登机门禁。
S104、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空勤人员执飞的航班不同,登机门禁的登机通行时间段也不同,只有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才可以顺利通过该登机门禁。
S105、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且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则说明该空勤人员在当前时间可以通过该登机门禁。只有当登机门禁和当前时间都判断通过,该空勤人员才可以通过该登机门禁。
参照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S201、确定距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的目标登机门禁。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机场内包括多个登机门禁,在所有登机门禁中,将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的登机门禁确定为目标登机门禁。
S202、获取从机场入口门禁分别到目标登机门禁的多个历史通行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历史通行时长指的是空勤人员从机场入口门禁到目标登机门禁所经过的时长。
S203、根据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从机场入口门禁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通行门禁的预测通行时长。
进一步地,根据预设置信区间,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有效通行时长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有效通行时长范围包括有效通行时长的最大值和有效通行时长的最小值;
有效通行时长范围为[有效通行时长的最小值,有效通行时长的最大值]。
通过下列公式确定有效通行时长范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Figure BDA0004024920920000111
Figure BDA0004024920920000121
其中,Max为最大值,Min为最小值,n为历史通行时长的总数量,
Figure BDA0004024920920000122
为所有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a为预设置信区间,S为所有历史通行时长的方差。
进一步地,将多个历史通行时长中在有效通行时长范围内的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历史通行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所有历史通行时长进行筛选,只挑选准确地历史通行时长,作为目标历史通行时长。
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预测通行时长。
具体地,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为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并顺序遍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根据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将遍历完成后得到的中间预测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预测通行时长。
S204、若从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开始,经过预测通行时长后未到达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的登机通行门禁,则对空勤人员进行预警。
参照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S301、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为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并顺序遍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
S302、根据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
具体地,对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
S303、将遍历完成后得到的中间预测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预测通行时长。
示例,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分别为20、21、22,则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21,也就是中间预测通行时长为21。然后顺序遍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第一个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是20,将20和21进行加权求和,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得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m;然后遍历的第二个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是21,再将第二个目标历史通行时长21与m进行加权求和,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得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n;然后遍历的第三个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是22,再将第三个目标历史通行时长22与m进行加权求和,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得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Y;遍历完成。将遍历完成后得到的中间预测通行时长Y确定为目标预测通行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该方法能够确定目标预测通行时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对应的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的示意图,该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
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判断模块403,用于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
判断模块403,还用于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执飞航班信息包括航班的抵达停机位时间、起飞时间;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将抵达停机位时间与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起始通行限制时长进行相加,得到第一时间;将起飞时间减去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截止通行限制时长,得到第二时间;将第一时间作为起始时间,第二时间作为截止时间,得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预警模块404;
确定模块402,还用于确定距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通行门禁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的目标登机通行门禁;
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从机场入口门禁分别到目标登机通行门禁的多个历史通行时长;
确定模块402,还用于根据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从机场入口门禁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通行门禁的预测通行时长;
预警模块404,用于若从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开始,经过预测通行时长后未到达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的登机通行门禁,则对空勤人员进行预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置信区间,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有效通行时长范围;将多个历史通行时长中在有效通行时长范围内的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根据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预测通行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为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并顺序遍历所有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根据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更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将遍历完成后得到的中间预测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预测通行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402,还用于对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该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1,用于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判断模块403,用于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判断模块403,还用于若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若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本申请通过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然后通过判断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登机通行时间段内,来确定是否允许空勤人员通过登机门禁,能够对空勤人员进行门禁的通行监控,保障了机场安全,提高了通行监控效率。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总线,存储器502存储有处理器50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501与存储器502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501执行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上述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1能够为通用的存储器和处理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处理器501运行存储器5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
对应于上述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包括:
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所述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
根据所述执飞航班信息、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所述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所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所述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所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
若所述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所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所述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所述登机通行时间段内;
若所述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所述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所述空勤人员通过所述登机门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包括航班的抵达停机位时间、起飞时间;所述根据所述执飞航班信息、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所述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所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包括:
将所述抵达停机位时间与所述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起始通行限制时长进行相加,得到第一时间;
将所述起飞时间减去所述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截止通行限制时长,得到第二时间;
将所述第一时间作为起始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作为截止时间,得到所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距所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的目标登机门禁;
获取从所述机场入口门禁分别到所述目标登机门禁的多个历史通行时长;
根据所述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从所述机场入口门禁到所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预测通行时长;
若从所述空勤人员通过所述机场入口门禁开始,经过所述预测通行时长后未到达所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的登机门禁,则对所述空勤人员进行预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从所述机场入口门禁到所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对应登机门禁的预测通行时长,包括:
根据预设置信区间,所述多个历史通行时长,确定有效通行时长范围;
将所述多个历史通行时长中在所述有效通行时长范围内的历史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历史通行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所有所述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所述预测通行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历史通行时长、所有所述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所述预测通行时长,包括:
将所有所述目标历史通行时长的平均值确定为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并顺序遍历所有所述目标历史通行时长;
根据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更新所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
将遍历完成后得到的中间预测通行时长确定为目标预测通行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更新所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包括:
对当前遍历的目标历史通行时长和当前中间预测通行时长,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所述中间预测通行时长。
7.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空勤人员通过机场入口门禁时,获取所述空勤人员的执飞航班信息,以及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登机通行门禁编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执飞航班信息、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对应的所述登机通行时限条件,确定所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判断模块,用于当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时,判断所述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所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是否一致;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登机门禁对应的门禁编号与所述登机通行门禁编号一致,判断所述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是否在所述登机通行时间段内;若所述空勤人员到达登机门禁的时间在所述登机通行时间段内,使所述空勤人员通过所述登机门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禁的通行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飞航班信息包括航班的抵达停机位时间、起飞时间;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抵达停机位时间与所述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起始通行限制时长进行相加,得到第一时间;
将所述起飞时间减去所述登机通行时限条件中的截止通行限制时长,得到第二时间;
将所述第一时间作为起始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作为截止时间,得到所述空勤人员的登机通行时间段。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的步骤。
CN202211706655.1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43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6655.1A CN116343385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6655.1A CN116343385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3385A true CN116343385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93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6655.1A Pending CN116343385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33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3576A (zh) * 2023-09-04 2023-10-10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勤人员通行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和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3576A (zh) * 2023-09-04 2023-10-10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勤人员通行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6863576B (zh) * 2023-09-04 2023-12-22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勤人员通行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bon et al. Research and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Fatigue Risk Management Systems for the French regional airlines
US922773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ilot awareness of a system-initiated change based on scanning behavior
Roelen et al. The challenges in defining aviation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P319057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traffic at an aerodrome
JP5315825B2 (ja) 航空機進入滑走路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航空機進入滑走路監視方法
Gander et al. Crew fatigue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fatigue risk management systems
CN116343385A (zh) 一种门禁的通行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32543B2 (ja) 雷脅威情報の提供装置、雷脅威情報の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83761B2 (en) Audio monitor and event-conflict signaling system
US202000132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ng real-time condition of a landing field using aircraft data
Tomić et al. RUNWAY PAVEMENT INSPECTIONS USING DRONE-SAFETY ISSUES AND ASSOCIATED RISKS.
CN112990683A (zh) 一种航班保障流程节点的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20335837A1 (en) Flight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same
Sherry et al. Big data analysis of irregular operations: Aborted approaches and their underlying factors
CN111583567A (zh) 一种森林防火预警方法及装置
Dmochowski et al. Air traffic smoothness as a universal measure for air traffic quality assessment
Ud-Din et al. Analysis of loss of control parameters for aircraft maneuvering in general aviation
CN107316087B (zh) 一种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
CN115602001A (zh) 基于大数据识别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方法、系统和介质
Kharchenko et al. Integrated risk picture methodology for air traffic management in Europe
Mozdzanowska et al. System transition: dynamics of change in the US air transportation system
Zhaoning et al. Safety separation assessment in free flight based on conflict area
Kim et al.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airline companies
CN11253016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机坪保障车辆的违章判断方法和装置
Roelen et al. Risk models and accident scenarios in the total avi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