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0075A - 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0075A
CN116340075A CN202310620999.9A CN202310620999A CN116340075A CN 116340075 A CN116340075 A CN 116340075A CN 202310620999 A CN202310620999 A CN 202310620999A CN 116340075 A CN116340075 A CN 116340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transmission link
bus transmission
module
link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09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保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209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0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0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0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1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buses, lines or interfaces, e.g. stuck-at or open line fa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36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CPU or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89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by configuration te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硬盘测试领域,公开了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硬盘测试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存储模块及供电模块,主控模块用于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以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主控模块用于根据硬件配置信息生成测试指令,用于向存储模块发送测试指令,以及用于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存储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测试指令,以及根据测试指令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供电模块与主控模块和存储模块分别连接,用于为主控模块和存储模块供电。本发明能够实现硬盘测试的自动化检测,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测试准确率。

Description

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盘测试领域,具体涉及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超融合服务器(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是一种新兴的服务器架构,它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可以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资源管理和应用部署。
相关技术中,针对服务器的硬盘进行性能测试时,是采用挂接的方式对硬盘单独进行压力测试。
但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测试,只能单独检测硬盘的数据读/写(I/0)功能是否正常,测试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硬盘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盘测试装置,硬盘测试装置包括:
主控模块,用于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以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硬件配置信息生成测试指令,用于向存储模块发送测试指令,以及用于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包括硬盘模组;
存储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测试指令,用于根据测试指令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测试脚本用于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运行;
供电模块,与主控模块和存储模块分别连接,用于为主控模块和存储模块供电。
在该方式中,能够实现硬盘测试的自动化检测,得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测试准确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输连接器,用于连接存储模块和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存储模块下发的测试脚本,以及用于将测试脚本下发至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
主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配置信息,以及用于读取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进行运行的第一测试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总线读取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一测试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还包括: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设置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之间,以将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连通;
主控模块,用于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以及用于读取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二测试数据;
主控模块,还用于与硬盘模组连接,以及用于读取硬盘模组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三测试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将配置指令发送至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读取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二测试数据;
主控模块通过第三数据传输总线与硬盘模组连接,以及通过第三数据传输总线读取硬盘模组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三测试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配置指令,以及用于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向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第一配置指令;
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模组的数量为多个;
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多个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多个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服务器包括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第一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与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一硬盘模组;第二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与第二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硬盘模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第三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三中央处理器、与第三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三硬盘模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
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第二传输连接器,与存储模块连接,用于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用于接收存储模块下发的测试脚本,以及用于将测试脚本下发至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测试脚本发送至与第一中央处理器,以及将测试脚本发送至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二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将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三中央处理器;
主控模块,用于与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一硬盘模组、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硬盘模组、第三中央处理器、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第三硬盘模组分别连接,以读取各硬件的按照测试脚本进行运行的测试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一硬盘模组、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硬盘模组、第三中央处理器、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第三硬盘模组的配置信息,以及通过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为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第二配置指令;
第二配置指令用于控制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一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上电时序为目标服务器的硬件上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脚本为指定测试环境对应支持的脚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风扇,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送的风扇控制策略,以及用于按照风扇控制策略运行,为硬盘测试装置散热;
供电模块,与风扇连接,用于为风扇供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通用异步收发器,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监测硬盘测试进程;
提示灯,与通用异步收发器连接,用于接收通用异步收发器发送的测试结束指令,以及用于根据测试结束指令发出指定颜色的信号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视频图形阵列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视频图形阵列接口用于与显示设备连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发送的目标服务器的硬件的测试数据,以及用于将目标服务器的硬件的测试数据发送至显示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盘测试系统,硬盘测试系统包括硬盘测试装置和目标服务器,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与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连接;
硬盘测试装置为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硬盘测试装置。
在该方式中,能够实现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模组的自动化测试,且测试环境与硬盘模组在实际运行中的环境类似,进而使得到的测试结果更贴合硬盘模组的真实性能,从而有助于保障硬件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盘测试方法,应用于硬盘测试系统,方法包括:
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
将硬件配置信息发送至硬盘测试装置内的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根据硬件配置信息生成测试指令,并将测试指令发送至硬盘测试装置内的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以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运行;
主控模块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包括硬盘模组。
在该方式中,能够在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模组进行硬盘测试时,实现自动化测试,进而测试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模组在目标服务器运行时的数据读写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有助于保障硬盘测试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还包括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设置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之间,以将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连通;
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按照系统功能进行解耦,得到存储资源池;
根据所述存储资源池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向主控模块发送第一配置指令,以由主控模块将第一配置指令下发至总线传输链路芯片;
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服务器包括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第一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与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一硬盘模组;第二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与第二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硬盘模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第三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三中央处理器、与第三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三硬盘模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
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按照系统功能进行解耦,得到存储资源池;
根据所述存储资源池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向主控模块发送第二配置指令,以由主控模块通过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为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第二配置指令;
第二配置指令用于控制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一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包括:
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向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以由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将测试脚本发送至与第一中央处理器,以及将测试脚本发送至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二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将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三中央处理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通过主控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上电时序为目标服务器的硬件上电。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硬盘测试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硬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硬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硬盘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硬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目标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硬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硬盘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硬盘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硬盘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存储架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硬盘测试装置;20:目标服务器;
110:主控模块;120:存储模块;130:供电模块;140:第一传输连接器;
150:第二传输连接器;160:风扇;170:通用异步收发器;
180:视频图形阵列接口;
210: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220: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30:硬盘模组;
211:第一中央处理器;221: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31:第一硬盘模组;
212:第二中央处理器;222: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32:第二硬盘模组;
213:第三中央处理器;223: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33:第三硬盘模组;
240:信号调理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针对服务器的硬盘进行性能测试时,是采用挂接的方式对硬盘单独进行压力测试。即,将服务器中的硬盘与外部检测装置直连,对硬盘的性能单独检测。但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测试,只能单独检测硬盘的数据读/写(I/0)功能是否正常,测试效率低。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硬盘测试装置,包括:主控模块,用于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以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硬件配置信息生成测试指令,用于向存储模块发送测试指令,以及用于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包括硬盘模组;存储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测试指令,用于根据测试指令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测试脚本用于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运行;供电模块,与主控模块和存储模块分别连接,用于为主控模块和存储模块供电。在本发明提供的硬盘测试装置中,主控模块能够根据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进而向存储模块发送生成的测试指令,以通过存储模块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进行运行,实现硬盘测试的自动化检测,从而得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测试效率。
在本发明中,硬盘测试装置是一种单独用于辅助服务器进行硬盘测试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独立的集成电路或者集成芯片,也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在本发明中不进行限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硬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硬盘测试装置包括:主控模块110、存储模块120和供电模块130。
主控模块110,用于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连接,以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主控模块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硬件配置信息生成测试指令,用于向存储模块发送测试指令,以及用于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包括硬盘模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10可以理解为是控制模块,能够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以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其中,目标服务器可以理解为是待进行硬盘检测的服务器。通过获取硬件配置信息,能够明确目标服务器所涉及的硬件,以及硬件的配置情况。目标服务器可提供服务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云边缘计算和环境边缘计算场景。例如:目标服务器可以是超融合服务器。
主控模块110可以根据得到的硬件配置信息自动生成测试指令,以及向存储模块120发送测试指令,以使存储模块120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指令生成适用于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模组进行硬盘测试的测试脚本,进而有助于提高测试脚本的下发准确性。
主控模块110还用于在硬盘测试的过程中,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其中,目标服务器的硬件中包括硬盘模组。通过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有助于明确目标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硬盘模组的性能是否正常,从而能够有效保障硬盘测试的有效性。
存储模块120,与主控模块110连接,存储模块120用于接收测试指令,用于根据测试指令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模块120与主控模块110连接,以使主控模块110可以将生成的测试指令下发至存储模块120。存储模块120接收到测试指令后,会根据得到的测试指令,确定待下发的测试脚本,进而将确定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以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运行,为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检测提供测试环境。在一示例中,存储模块120可以为系统硬盘。
供电模块,与主控模块110和存储模块120分别连接,用于为主控模块110和存储模块120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硬盘测试装置,能够实现硬盘测试的自动化检测,得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测试准确率。
如图2所示,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传输连接器140,用于连接存储模块120和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存储模块120下发的测试脚本,以及用于将测试脚本下发至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主控模块11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配置信息,以及用于读取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进行运行的第一测试数据。
第一传输连接器140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能够支持高速PCIE(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信号与硬件进行数据传输的连接器,例如:第一传输连接器可以是迷你冷边输入输出(Mini Cool edgeInput/Output,MCIO)连接器。
在硬盘测试装置中,第一传输连接器140与存储模块120连接。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插接在第一传输连接器140上,进而存储模块120可以通过第一传输连接器140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建立连接,从而可以将确定的测试脚本直接下发至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以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能够按照测试脚本进行运行,便于主控模块110通过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检测硬盘模组的性能。
其中,目标服务器的硬件也包括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主控模块110获取的硬件配置信息中包括中央处理器配置信息。主控模块110在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时,包括读取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进行运行时的第一测试数据。即,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包括第一测试数据。通过读取第一测试数据,有助于分析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在测试过程调用目标服务器内存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可以间接检测硬盘模组的数据读写功能是否正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110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总线读取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一测试数据。第一数据传输总线可以理解为是主控模块110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总线。例如:第一数据传输总线可以是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还包括: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设置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之间,以将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连通。主控模块110,用于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以及用于读取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二测试数据;主控模块110,还用于与硬盘模组连接,以及用于读取硬盘模组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三测试数据。
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非透明桥,例如,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可以是PCIE switch芯片。由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和硬盘模组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可以将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作为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的连通器,使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可以与其连通的硬盘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在硬盘测试过程中,主控模块110可以读取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二测试数据,以及读取硬盘模组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三测试数据,进而结合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一测试数据,可以检测硬盘模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否可以满足数据读写需求,性能是否稳定,从而有助于提高硬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即,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包括第一测试数据、第二测试数据以及第三测试数据。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将配置指令发送至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读取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二测试数据;主控模块通过第三数据传输总线与硬盘模组连接,以及通过第三数据传输总线读取硬盘模组按照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三测试数据。
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可以理解为是用于主控模块110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总线。第三数据传输总线可以理解为是用于主控模块110与硬盘模组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总线。在一示例中,第一数据传输总线、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和第三数据传输总线可以是同类数据传输总线,进而在进行配置时,有助于快速选线,且主控模块110在与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连接时,可以快速完成连接。例如:第一数据传输总线、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和第三数据传输总线可以均为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数据传输总线、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和第三数据传输总线对应的总线协议可以不同,进而主控模块110在与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连接时,能够避免误连接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场景中,硬盘测试装置10与目标服务器20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3所示。硬盘测试装置10包括:主控模块110、存储模块120、供电模块130和第一传输连接器140。目标服务器20包括: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210、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0和硬盘模组230。
主控模块110与存储模块120连接,供电模块130与主控模块110和存储模块120分别连接,用于为主控模块110和存储模块120供电。
主控模块110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总线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210连接,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0连接,通过第三数据传输总线与硬盘模组230连接。
存储模块120通过第一传输连接器140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210连接。
采用该种方式将硬盘测试装置与目标服务器连接,使在需要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模组进行硬盘测试时,主控模块能够在获取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后,可以通过存储模块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能够按照得到测试脚本进行运行,进而结合读取到的目标服务器的各硬盘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测试硬盘模组是否可以满足数据读写需求,性能是否稳定,从而能够达到实现对硬盘测试的自动化检测的目的的同时,能够使得到的测试结果更准确、更有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在不同测试场景下进行运行时,所需调用的内存资源不同。因此,在目标服务器中会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多个接口和硬盘模组的多个接口分别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通过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的配置,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连通。因此,为保障测试的有效性,则通过主控模块110获取第一配置指令,进而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向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第一配置指令,以使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按照第一配置指令分别配置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接口和硬盘模组的接口。其中,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例如:第一配置指令为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CDFP(一种能够与壳体组件实现插拔式输入/输出(I/O)的连接器)接口配置为上行X16 PCIE口(第一接口),将硬盘模组的CDFP接口配置为下行x4PCIE口(第二接口)。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配置指令进行配置,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上行X16 PCIE口与硬盘模组的下行x4 PCIE口绑定,进而实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的连通。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硬盘模组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多个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多个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传输连接器150,与存储模块120连接,用于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1连接,用于接收存储模块120下发的测试脚本,以及用于将测试脚本下发至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
具体的,为测试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在执行不同系统功能时,调用目标服务器的内存资源情况,则将目标服务器的各硬件连接关系按照系统功能进行解耦,得到目标服务器包括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第一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与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一硬盘模组;第二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与第二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硬盘模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连接;第三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三中央处理器、与第三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三硬盘模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连接。
其中,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可以理解为是目标服务器中通过第二传输连接器150与存储模块120的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为便于测试脚本能够有序下发,则存储模块120将测试脚本下发至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通过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将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一中央处理器,以及与该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将接收到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二中央处理器,以及将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将接收到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三中央处理器。进而采用该种方式,将测试脚本分发至各硬件通信链路上的中央处理器中,以控制各硬件通信链路上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接收到的测试脚本进行运行。在一示例中,存储模块下发的测试脚本可以是总测试脚本,总测试脚本中包括多种子测试脚本,不同子测试脚本用于执行不同系统功能,且不同子测试脚本对应不同中央处理器。各硬件通信链路上的中央处理器按照对应的子测试脚本进行运行即可。
在硬件测试中,主控模块110,用于与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一硬盘模组、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硬盘模组、第三中央处理器、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第三硬盘模组分别连接,以读取各硬件的按照测试脚本进行运行的测试数据,从而使主控模块110可以通过读取各硬件的测试数据,测试各硬盘模组在目标服务器运行的过程中的数据读写功能是否正常、性能是否稳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场景中,第二传输连接器150可以为CDFP接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110,用于获取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一硬盘模组、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硬盘模组、第三中央处理器、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第三硬盘模组的配置信息,以及通过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为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第二配置指令。
具体的,如图5所示,目标服务器中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CPU1、CPU2、CPU3……CPUn)、多个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为便于示例,在图5中用SW表示)和多个硬盘模组。各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与多个中央处理器和多个硬盘模组分别连接。各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之间也可以相互连接,以便能够满足各中央处理器在执行不同系统功能时,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与对应的硬盘模组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数据读写。
在实际硬件测试的过程中,各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如何将各中央处理器与对应的硬盘模组连通,可以根据主控模块110向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发送的第二配置指令进行确定。第二配置指令用于控制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一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的数量可以为多条。各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的硬件也不局限于本发明示例提供的中央处理器、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硬盘模组,还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无线通信模块、内存条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扩充硬件通信链路。
在另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可以理解为是三种硬件通信链路,取决于当前硬件通信链路上的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对象。若该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对象包括硬盘测试装置的存储模块120,则将该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在硬件通信链路称为第一硬件通信链路。若该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的连接对象包括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的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则将该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在硬件通信链路称为第二硬件通信链路。若该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的连接对象包括第二硬件通信链路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则将该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在硬件通信链路称为第三硬件通信链路。
在又一些可选的示例中,目标服务器中不限于上述三种硬件通信链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划分,在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110还用于按照预设上电时序为目标服务器的硬件上电,进而有助于保障各硬件能够有序启动,从而提高硬盘测试的有效性和测试效率。例如:优先为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上电、其次为硬盘模组上电,最后为中央处理器上电,进而有助于保障目标服务器处于初始状态时不会出现异常,从而能够达到提高硬盘测试的有效性和测试效率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脚本为指定测试环境对应支持的脚本,进而有助于保障测试脚本下发的准确性。在一些示例中,待对服务器进行硬盘测试的指定测试环境可以为多种,不同指定测试环境对应不同的测试脚本。将多个指定测试环境与对应测试脚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模块120中,进而存储模块120可以当前构建的在指定测试环境确定对应的测试脚本,进而将测试脚本下发至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中,从而达到对硬盘性能进行自动化测试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风扇160,与主控模块110连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110发送的风扇控制策略,以及用于按照风扇控制策略运行,为硬盘测试装置散热;供电模块130,与风扇160连接,用于为风扇160供电。在硬盘测试装置中配置风扇160,有助于避免硬盘测试装置在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进行硬盘测试时自身温度过高,影响硬盘测试结果和测试安全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硬盘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通用异步收发器170,与主控模块110连接,用于监测硬盘测试进程;提示灯,与通用异步收发器170连接,用于接收通用异步收发器170发送的测试结束指令,以及用于根据测试结束指令发出指定颜色的信号光。通过通用异步收发器170(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可以监测硬盘测试装置在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进行硬盘测试的进程,进而当监测到硬盘测试结束后,可以向与通用异步收发器170连接的提示灯发送测试结束指令,以控制提示灯根据测试结束指令发出指定颜色的信号光,进而便于测试人员可以明确当前硬件测试结束。优选的,指定颜色的信号光可以为绿色信号光,进而有助于测试人员明确当前硬件测试顺利结束。在一些可选的实施场景中,若提示风发出其他颜色的信号光,例如红色信号光,则表征当前硬件测试存在异常,需人工干预进行故障排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视频图形阵列接口180,与主控模块110连接,视频图形阵列接口(Video Graphics Array,VGA)180用于与显示设备连接,用于接收主控模块110发送的目标服务器的硬件的测试数据,以及用于将目标服务器的硬件的测试数据发送至显示设备,进而实现测试数据可视化,便于测试人员能够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的测试数据明确当前测试进度,能够更直观、更快速的了解硬盘模组的运行状态。
基于相同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测试系统。其中,硬盘测试系统包括硬盘测试装置10和目标服务器20。硬盘测试装置10的主控模块110与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连接。硬盘测试装置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硬盘测试装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场景中,当目标服务器中的中央处理器210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0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可以将信号调理芯片设置于中央处理器210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0之间,进而保障中央处理器210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0之间信号能够稳定传输。同理,当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0与硬盘模组230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可以将信号调理芯片设置于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0与硬盘模组230之间,进而保障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0与硬盘模组230之间信号能够稳定传输。在一些示例中,信号调理芯片可以为重定时器(Retimer)芯片。
结合图6所示的硬盘测试装置,在单个中央处理器场景下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模组进行硬盘测试的硬盘测试系统结构框图可以如图7所示。信号调理芯片为240。
结合图6所示的硬盘测试装置和图5所示的目标服务器,在多个中央处理器场景下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模组进行硬盘测试的硬盘测试系统结构框图可以如图8所示。其中,目标服务器20中的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第一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211、与第一中央处理器211连接的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1,以及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1连接的第一硬盘模组231;第二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212、与第二中央处理器212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2,以及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2连接的第二硬盘模组232,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2还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1连接;第三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三中央处理器213、与第三中央处理器213连接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3,以及与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3连接的第三硬盘模组233,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3还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222连接。信号调理芯片为240。其中,为避免线条过多导致图中连接关系不清楚,因此,在图8中不展示主控模块110与目标服务器20中各条硬件通信链路内的各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硬盘测试系统,能够实现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模组的自动化测试,且测试环境与硬盘模组在实际运行中的环境类似,进而使得到的测试结果更贴合硬盘模组的真实性能,从而有助于保障硬件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基于相同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测试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硬盘测试方法,可用于上述的硬盘测试系统,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硬盘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1,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硬盘测试之前,将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进而在执行硬盘测试时,主控模块可以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为提高硬件测试效率,可以预先将目标服务器的硬盘配置信息存储至主控模块内,进而当硬盘测试装置执行硬盘测试时,主控模块无需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硬件配置信息,可以直接将测试指令下发至存储模块中,进而有助于节省时间成本。
步骤S902,将硬件配置信息发送至硬盘测试装置内的主控模块。
步骤S903,主控模块根据硬件配置信息生成测试指令,并将测试指令发送至硬盘测试装置内的存储模块。
步骤S904,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向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以控制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测试脚本运行。
步骤S905,主控模块读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包括硬盘模组。
本实施例提供的硬盘测试方法,能够在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模组进行硬盘测试时,实现自动化测试,进而测试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模组在目标服务器运行时的数据读写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有助于保障硬盘测试的准确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提高硬盘测试的灵活性,测试目标服务器内的硬盘模组在不同系统功能下的性能是否稳定,则对目标服务器的硬件按照系统功能进行解耦,得到存储资源池。其中,将目标服务器的硬件按照系统功能进行解耦后,在机柜中的放置位置简图可以如图10所示。在该机柜中包括目标服务器的如下多种硬件:网桥(例如:洋葱路由(The Onion Router,TOR))、服务器、内存池、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加速器池和存储资源池。
当在单个中央处理器的场景下对硬盘模组进行硬盘测试时,为保证当前硬盘测试能够顺利进行,且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连通,则根据所述存储资源池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向主控模块发送第一配置指令,以由主控模块将第一配置指令下发至目标服务器的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设置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之间,以将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连通。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当在多个中央处理器的场景下对硬盘模组进行硬盘测试时,为保证当前硬盘测试能够顺利进行,且将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硬盘模组连通,则根据所述存储资源池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向主控模块发送第二配置指令,以由主控模块通过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为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第二配置指令。
其中,目标服务器包括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第一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与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一硬盘模组;第二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与第二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硬盘模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第三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三中央处理器、与第三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三硬盘模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
第二配置指令用于控制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一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进而当目标服务器的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均处于连通状态时,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向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以由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将测试脚本发送至与第一中央处理器,以及将测试脚本发送至与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二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将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测试脚本发送至第三中央处理器。能够控制各硬件通信链路能够按照接收到的测试脚本进行运行,进而保障硬盘测试的有效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通过主控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上电时序为目标服务器的硬件上电,从而保障目标服务器处于初始状态时不会出现异常。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硬盘测试装置的通用异步收发器监测到硬盘测试结束后,向提示灯发送测试结束指令,以控制提示灯根据测试结束指令发出指定颜色的信号光,从而提示测试人员当前硬件测试顺利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记录在存储介质,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的存储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随机存储记忆体、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进一步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测试装置包括:
主控模块,用于与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以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用于根据所述硬件配置信息生成测试指令,用于向存储模块发送测试指令,以及用于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包括硬盘模组;
存储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测试指令,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指令向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所述测试脚本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运行;
供电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分别连接,用于为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输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存储模块下发的测试脚本,以及用于将所述测试脚本下发至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配置信息,以及用于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进行运行的第一测试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总线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一测试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还包括: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设置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硬盘模组之间,以将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硬盘模组连通;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与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以及用于读取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二测试数据;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与所述硬盘模组连接,以及用于读取所述硬盘模组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三测试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总线与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将配置指令发送至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总线读取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二测试数据;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第三数据传输总线与所述硬盘模组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总线读取所述硬盘模组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运行时生成的第三测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配置指令,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总线向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所述第一配置指令;
所述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所述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模组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多个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多个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服务器包括多条硬件通信链路,所述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一硬盘模组;所述第二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硬盘模组,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所述第三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三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三硬盘模组,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
所述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第二传输连接器,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存储模块下发的测试脚本,以及用于将所述测试脚本下发至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以及将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与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将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一硬盘模组、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二硬盘模组、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所述第三硬盘模组分别连接,以读取各硬件的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进行运行的测试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一硬盘模组、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二硬盘模组、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所述第三硬盘模组的配置信息,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为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第二配置指令;
所述第二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上电时序为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上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脚本为指定测试环境对应支持的脚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风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风扇控制策略,以及用于按照所述风扇控制策略运行,为所述硬盘测试装置散热;
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风扇连接,用于为所述风扇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通用异步收发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监测硬盘测试进程;
提示灯,与所述通用异步收发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通用异步收发器发送的测试结束指令,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结束指令发出指定颜色的信号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测试装置还包括:
视频图形阵列接口,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视频图形阵列接口用于与显示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的测试数据,以及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的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显示设备。
15.一种硬盘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测试系统包括硬盘测试装置和目标服务器,所述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连接;
所述硬盘测试装置为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测试装置。
16.一种硬盘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硬盘测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硬盘测试装置的主控模块通过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获取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连接;
将所述硬件配置信息发送至硬盘测试装置内的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硬件配置信息生成测试指令,并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至所述硬盘测试装置内的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向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以控制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运行;
所述主控模块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包括所述服务器的硬盘模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还包括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设置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硬盘模组之间,以将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硬盘模组连通;
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按照系统功能进行解耦,得到存储资源池;
根据所述存储资源池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第一配置指令,以由所述主控模块将所述第一配置指令下发至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
所述第一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所述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服务器包括多条硬件通信链路,所述多条硬件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硬件通信链路、第二硬件通信链路和第三硬件通信链路,所述第一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一硬盘模组;所述第二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二硬盘模组,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所述第三硬件通信链路上设置有第三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与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第三硬盘模组,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还与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按照系统功能进行解耦,得到存储资源池;
根据所述存储资源池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第二配置指令,以由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为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以及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第二配置指令;
所述第二配置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控制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分别配置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以将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硬盘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口绑定;
所述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向所述目标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下发测试脚本,包括:
所述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向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下发,以由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将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以及将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与所述第一总线传输链路芯片连接的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二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将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所述第三总线传输链路芯片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测试脚本发送至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上电时序为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件上电。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测试方法。
CN202310620999.9A 2023-05-30 2023-05-30 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40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0999.9A CN116340075A (zh) 2023-05-30 2023-05-30 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0999.9A CN116340075A (zh) 2023-05-30 2023-05-30 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0075A true CN116340075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9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0999.9A Pending CN116340075A (zh) 2023-05-30 2023-05-30 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00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4020A (zh) * 2023-08-16 2023-09-19 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2745A (zh) * 2018-07-26 2018-12-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测试服务器硬件温度的测试终端
CN114116337A (zh) * 2021-11-08 2022-03-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ie链路配置的硬盘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527603A (zh) * 2022-09-30 2022-12-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性能测试方法、中央控制机及测试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2745A (zh) * 2018-07-26 2018-12-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测试服务器硬件温度的测试终端
CN114116337A (zh) * 2021-11-08 2022-03-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ie链路配置的硬盘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527603A (zh) * 2022-09-30 2022-12-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性能测试方法、中央控制机及测试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4020A (zh) * 2023-08-16 2023-09-19 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774020B (zh) * 2023-08-16 2023-11-14 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6937B (zh) 一种主板、pcie网卡和服务器系统
JP455851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バス制御方法
US20080046706A1 (en) Remote Monitor Module for Computer Initialization
US850905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est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st method
CN105183575A (zh) 处理器故障的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340075A (zh) 硬盘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69766A (zh) 一种服务器内减少硬盘背板线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56858B (zh) 嵌入式设备的远程开发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868051B (zh) 一种PCIe故障检测装置、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662091A (zh) 服务器高速线缆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01360B (zh) 一种aer功能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6340073B (zh) 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627729A (zh) 外接线缆、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开机自检方法及系统
CN115794530A (zh) 一种硬件连接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07815B (zh) 一种支持双机热备的集中控制主机
CN113849267A (zh) 显卡虚拟显示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63943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anaging an interconnection
CN220671580U (zh) 服务器板卡测试平台、治具及系统
CN117933153B (zh) I3c总线验证系统
CN114758715B (zh) 一种硬盘故障灯点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91378B (zh) 一种服务器的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6748731U (zh) 检测电路、接口链路工装板和检测系统
CN115934598B (zh) 节点与用户接口板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28044B (zh) 一种AIC+box拓扑的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8093485A (zh) 一种总线带宽分配方法、装置、基板管理控制器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6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