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2333A - 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抗病毒表面 - Google Patents

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抗病毒表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2333A
CN116322333A CN202180063753.5A CN202180063753A CN116322333A CN 116322333 A CN116322333 A CN 116322333A CN 202180063753 A CN202180063753 A CN 202180063753A CN 116322333 A CN116322333 A CN 116322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us
polyoxometalate
znmoo
zinc molybdate
co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37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P·古根比克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id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id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id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ida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2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2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6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12Powders or gran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1/00Disinfectants; Antimicrobial compounds or mixtur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抗病毒组合物,其用于控制病毒、特别是冠状病毒。

Description

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抗病毒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和钼酸锌的抗病毒组合物,其用于对抗病毒、特别是冠状病毒。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病毒的累积,用抗病毒剂处理物体的表面或赋予物体的表面抗病毒特性。除了其它的以外,使用消毒剂来对抗病毒。然而,使用消毒剂的一个主要缺点在于,在要消毒的表面上也存在微生物之间的抗性和交叉抗性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地寻求替代品来有效对抗微生物并防止表面被微生物定植。一种可能性是使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特别地经常使用银和铜,这是由于它们良好的抗病毒特性。在第一变型中,元素金属以具有尽可能大的表面积的形式提供,以实现高活性。在这方面,对纳米颗粒、泡沫金属或固定在载体上的纳米颗粒是特别感兴趣的。第二变型使用可溶性金属盐,例如,引入沸石或直接引入复合材料中。然而,缺点是所述贵金属或贵金属离子相对昂贵,而且,几乎完全被含硫化合物或被高电解质浓度灭活。
最近,还讨论了多金属氧酸盐作为抗病毒剂的用途。在其它可能性中,已经描述了多金属氧酸盐在掺杂有钛的表面中抗病毒的有效性。钛用于形成静电电位和自由基如氧自由基以增强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效性。
多钨氧酸盐(polyoxotungstate)因其抗流感病毒活性而众所周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包含多金属氧酸盐的改进的抗病毒组合物和/或表面。根据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将钼酸锌(ZnMoO4)添加至多金属氧酸盐或通过提供包含钼酸锌和多金属氧酸盐的混合物来解决的。
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组包含多原子阴离子的物质。这些物质由三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含氧阴离子(oxianion)构成并被氧原子取代。多金属氧酸盐可以形成大的、封闭的三维网络。
金属原子通常是高氧化数的周期表第V族或第VI族的过渡金属原子,即电子构型d0或d1。实例为钒(V)、铌(V)、钽(V)、钼(VI)和钨(VI)。
多金属氧酸盐的生产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为此,通常使用两种方法。首先,金属阳离子的氧代配体在酸性溶液中质子化,形成可从中心金属原子裂解的H2O配体,导致单核金属氧酸盐的缩合,接下来,借助多元酸在碱性介质中的缩合反应。取决于溶液的pH值,可以形成不同尺寸的多金属氧酸盐框架(framework)。
作为原位产生的杀生物剂,多金属氧酸盐对例如以下的多种致病微生物具有抗菌作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例如疱疹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包膜病毒、以及范围广泛的细菌微生物(无论它们对抗生素的抗性如何)和包括霉菌和藻类的真菌。
多金属氧酸盐的广泛抗微生物功效是基于三种机制的协同有效作用(synergistic effectiveness),导致表面上的病毒和细菌微生物的原位快速消除。
这些是
·在空气湿度下从水形成自由基如氧自由基、和羟离子;
·在表面上形成酸性水分子,导致表面上的pH值为4.5,与皮肤的pH值类似;
·形成正zeta电位,导致表面在微米范围内具有静电性。静电表面电荷还显示出抗菌性和抗病毒性。负电性地带电的微生物被吸引至正静电带电的表面,并在与表面接触的几分钟内破裂。通过激光扫描显微镜对于细菌微生物证明了这一点。
可将这些多金属氧酸盐引入至聚合物表面或透明涂层中,例如,诸如,液体聚氨酯、液体硅酮和其它涂层材料如漆类(lacquers),其优选在一小时内干燥。已经开发了各种涂层材料以接收多金属氧酸盐。它们的有效性至少持续10年,并已由相应的研究证实。它们的功效不受表面活性剂、醇或水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令人惊讶地,通过进一步添加钼酸锌(ZnMoO4),增强了静电电位的保持,由此增强了抗菌、特别是抗病毒作用。
钼酸锌通常具有四方晶系(tetragonal)晶体结构。它不溶于水,因此几乎无毒。除了已知的四方晶系晶体结构以外,具有三斜晶系(triclinic)晶体结构的钼酸锌显示出显著更高的抗病毒功效。与具有相同晶粒尺寸的四方晶系的钼酸锌相比,该功效显著提高。
三斜晶系的钼酸锌可通过一种以上的水溶性钼酸盐溶液与一种以上的水溶性锌(II)盐溶液的超声辅助的反应来获得。在超声波的存在下,在离析物盐(educt salt)的反应期间形成的水不溶性钼酸锌以三斜晶系晶体的形式沉淀。三斜晶系晶体的晶粒尺寸可取决于反应和超声处理的持续时间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发现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在0.10μm至5.0μm、优选0.25μm至5.0μm的范围内的平均晶粒尺寸的颗粒形式的钼酸锌具有特别好的抗病毒有效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中使用的钼酸锌优选为以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在0.1μm至5.0μm之间、优选0.25μm至5.0μm之间的平均晶粒尺寸的颗粒的形式存在的ZnMoO4。根据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优选使用具有在亚微米范围内、即0.1μm至小于1.0μm的平均晶粒尺寸的三斜晶系ZnMoO4。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三斜晶系钼酸锌具有在0.15μm至<1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20μm至0.8μm的范围内的粒径。
三斜晶系的钼酸锌对人和动物是无毒的,因此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它可以相对廉价地生产,并且即使在少量的情况下也显示出强抗病毒作用。此外,钼酸锌不会被含硫化合物或被高浓度电解质灭活,而是保持其有效性。
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上述给出的晶粒尺寸的钼酸锌对广谱微生物显示出高抗病毒活性,所述微生物包括藻类、真菌和包膜病毒,以及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微生物,而无论它们的抗生素抗性如何。根据本发明的三斜晶系的钼酸锌对其有效的微生物的实例尤其包括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例如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念珠菌属(Candida Spp)、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光滑念珠菌(C.glabrata)和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军团菌属(Legionella),李斯特菌属(listerias);病毒,例如流感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以及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烟曲霉(fumigatus)和黄曲霉(flavus)。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涉及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ZnMoO4)的混合物用于对抗微生物的用途,所述钼酸锌优选为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在0.1μm和5.0μm之间的平均粒径的颗粒的形式,所述微生物优选为病毒,优选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黄病毒、HI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诺如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病毒如疱疹病毒和/或冠状病毒。关于单独的多金属氧酸盐和/或钼酸锌的用途,先前已经描述了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的其它微生物。
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对抗病毒是指杀死病毒和/或任何病毒灭活。优选至少90%的病毒灭活。
根据本发明,冠状病毒优选包括正冠状病毒,例如,特别是β冠状病毒(Beta-CoV),例如SARS-CoV-2(2019-nCoV)、SARS-CoV和/或MERS-CoV。它们还包括这些病毒的突变体,特别是SARS-CoV-2的α(B.1.1.7)突变体、β(B.1.351)突变体、γ(P.1)突变体、λ(C.37)突变体、B.1.525突变体和/或δ(B.1.617、B.1.617.1、B.1.617.2)突变体。
一个特别优选的方面涉及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ZnMoO4)的混合物用于对抗SARS-CoV-2(2019-nCoV)的用途,所述钼酸锌优选为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在0.1μm和5.0μm之间的平均粒径的颗粒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多金属氧酸盐优选包含钒(V)、铌(V)、钽(V)、钼(VI)和/或钨(VI)。特别优选钼(VI)、钨(VI)及其混合物。在钼(VI)和钨(VI)的混合物中,优选3:1至1:3、特别是1:1或2:1的原子比。
优选的多金属氧酸盐的一个实例是[H2Mo6W6O42]10-
在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中,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优选以10:1至1:10、更优选5:1至1:5和甚至更优选约2:1的重量比使用。
ZnMoO4的晶粒尺寸优选在0.10–2.5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5–2.5μ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0.15μm至小于1.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2μm至0.8μm的范围内。本发明不设想小于0.10μm的颗粒、特别是纳米颗粒。已发现,使用具有在微米范围内的平均晶粒尺寸的三斜晶系晶体结构的钼酸锌,实现了优异的抗病毒有效性,使得可以避免与纳米颗粒相关的风险。亚微米范围内的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的钼酸锌为特别有效的。
三斜晶系钼酸锌自身不溶于水。与水或空气湿度接触时,钼酸锌导致pH值的降低。钼酸锌自身不进入溶液、不被分解或从材料中洗掉。
对于抗病毒用途,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可以单独地使用、或与其它活性成分和/或佐剂组合使用。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与氧化钼MoO3组合,因为这使得抗病毒有效性甚至进一步改善。MoO3原则上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晶体结构,例如正交晶系(orthorhombic)或单斜晶系(monoclinic)。根据本发明,具有正交晶系晶体结构的MoO3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三斜晶系ZnMoO4和MoO3可以以晶体的混合物的形式或作为混晶存在。
在根据本发明将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与至少一种亲水化剂或吸湿剂组合使用时,产生进一步的优点。特别优选的亲水化剂和吸湿剂描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混合物引入要提供抗病毒特性的材料中、或至少沉积在其表面上。这产生了抗病毒有效的复合材料。这样的复合材料构成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复合材料被理解为是指由组合在一起的三种以上的材料构成的材料,其中至少两种材料是如上限定的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至少一种另外的材料原则上可以由任何材料形成,并且例如自身也可以是复合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存在赋予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杀生物作用、特别是抗病毒作用。由于仅在复合材料或由其制成的组件或产品的表面边界层的区域中需要降低pH值(这特别损伤和/或破坏病毒的包膜),相应地,表面的区域中少量的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足以实现所需的抗病毒功效。
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基本上不溶于水,因此它们不会从复合材料中洗掉,而是保留在那里,在复合材料的整个寿命中维持其抗病毒功效。在这个背景下,已知三斜晶系的钼酸锌比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钼酸锌甚至更好地保留在材料中。
复合材料的至少一种另外的材料原则上可以选自任何材料类别。例如,它可以是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或有机材料或其任何组合。其它可能的材料为例如塑料(例如TPU、PE、PP、HDPE、聚苯乙烯、聚亚胺等)、油漆(paint)、漆(lacquer)、硅酮、橡胶、生橡胶(caoutchouc)、三聚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蜡、环氧树脂、玻璃、金属、陶瓷和其它。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有机聚合物或化合物和/或硅酮作为另外的材料。出于抗病毒整理(antiviral finish)的目的而将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引入至其中或其上的材料可以形成固体和/或液体基质。可以设想,以使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构成总重量或总体积的0.1%至10%(重量%或体积%)的方式添加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
复合材料原则上可以设计为层复合物、纤维复合物、颗粒复合物或渗透复合物(penetrating composite)。
原则上,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标准条件下可以是固体或液体。例如,复合材料可以是溶液、悬浮液和/或分散体的形式,例如作为漆或液体涂层剂。根据本发明的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混合物优选用作漆或液体涂层剂。在此类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固化优选在施涂之后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漆或涂层剂可以施加至任何合适的表面,例如塑料、纺织品、金属、木材、石材和其它建筑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优选应用至可能会与可能的病毒载体接触的表面,例如门把手、楼梯和自动扶梯的扶手、公共交通设施上的扶手和其它抓握(holding)装置、任何输入装置如ATM、售票机、饮料售货机、香烟售货机、任何其它输入和/或输出机器等,以及纺织的或塑料座椅、特别是在等候区域、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或火车、任何其它公共交通工具、飞机、出租车、铺有地毯的地板、或医生的手术室或病房中的任何表面。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施加有根据本发明的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混合物的面罩。面罩优选至少覆盖口鼻区域。面罩可以由通常用于此目的的任何材料例如纺织品制成。根据本发明的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混合物可以施加至面向面罩佩戴者的一侧和/或背向佩戴者的一侧。与常规面罩相比,根据本发明的面罩具有不仅通过面罩的过滤功能来阻挡病毒、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涂层也杀死或灭活病毒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可以配置在复合材料的表面上和/或分布在复合材料中。根据本发明,混合物优选配置在复合材料表面的区域中,因为这里需要抗病毒作用。例如,混合物可以作为层或层的组分施加在基材或载体材料上。原则上,可用混合物对复合材料的表面的仅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或整个表面进行抗病毒整理。可选地或另外地,混合物也可以配置在复合材料内或分布在复合材料中。这确保了即使复合材料的表面磨损,也永久保持抗病毒作用。
取决于预期用途,本发明上下文中的复合材料原则上可以作为半成品存在,即,作为仅在进一步的加工步骤之后才达到其最终使用形式的半成品材料。可选地,复合材料可以已被设计为成品组件,其可以用于其预期目的而无需进一步的加工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单独地包含混合物、或与其它活性成分和/或佐剂组合包含混合物。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混合物与氧化钼MoO3组合,因为这使得抗病毒有效性甚至进一步提高。MoO3原则上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晶体结构,例如正交晶系或单斜晶系。根据本发明,具有正交晶系晶体结构的MoO3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混合物和MoO3可以以晶体的混合物的形式或作为混晶存在。特别优选使用多金属氧酸盐、钼酸锌和正交晶系MoO3的混合物或混晶。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和可能的MoO3以外,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不具有额外的抗病毒化合物,例如银或银化合物,特别是纳米银或可溶性银化合物如硝酸银等。铜、有机杀生物剂和沸石等也优选不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中。这导致更好的环境相容性和成本的显著降低。当然,这并不排除在其它实施方案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以外复合材料还可以引入其它抗微生物活性物质和/或抗病毒活性物质如银、铜、杀生物剂、多金属氧酸盐等的可能性。
基于复合材料的总质量,混合物的质量含量有利地在0.1和80重量%之间,特别是在1.5和30重量%之间,并且优选在1.8和5.0重量%之间。该质量比确保了在混合物的尽可能低的物质输入的情况下特别高的抗病毒功效。
使用具有上述平均晶粒尺寸的颗粒提供了特别的优点,一方面,可以实现特别高的抗病毒功效,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无纳米颗粒。
如果混合物与至少配置在复合材料的表面的区域中的至少一种亲水化剂或吸湿剂组合使用,则产生进一步的优点。这显著增加了在特别干燥的环境(即,例如在非常低的空气湿度和相应的少量可用水的情况下)中的抗病毒功效,这对于酸性表面边界层的形成是重要的。合适的亲水化剂和/或吸湿剂的实例特别是SiO2,特别是以硅胶的形式或作为热解二氧化硅。这些形成一种水分缓冲剂,从而确保产品中的最低水分水平。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其它亲水化剂和/或吸湿剂的其它实例是有机酸,例如松香酸、花生四烯酸、花生酸、山嵛酸、癸酸、己酸、蜡酸、芥酸、萎蔫酸(fusaric acid)、富马酸、胆汁酸、二十碳烯酸、间苯二甲酸、内酯酸、月桂酸、木焦油酸、亚麻酸、左旋海松酸(levopimaric acid)、亚油酸、十七烷酸、蜂花酸、褐煤酸、肉豆蔻酸、新松香酸、神经酸、十九烷酸、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洋绣球酸(壬酸)、海松酸、长叶松酸、棕榈酸、蓖麻油酸、硬脂酸、山梨酸、单宁酸、十三烷酸、十一烷酸和吴耳酸(vulpinic acid)。此外,丙二酸、马来酸和马来酸酐、乳酸、乙酸、柠檬酸、水杨酸和抗坏血酸及它们的盐已被证明是有利的。也可以使用酸酐、两性物质(ampholytic substance)、缓冲体系、聚合物酸、离子交换树脂以及酸式磺酸盐(acid sulfonate)和酰基卤化物。
基于复合物的总重量,亲水化剂和/或吸湿剂的质量含量有利地在0.1%至15%的范围内。例如,质量含量可以是0.5%、1%、2%、3%、4%、5%、6%、7%、8%、9%、10%、11%、12%、13%或14%。质量含量在1至5%的范围内、优选在2至4%的范围内是特别有利的。此外,可以设定亲水化剂和/或吸湿剂的质量含量或质量比,使其对应于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混合物的所选质量含量。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混合物至少部分地由亲水化剂和/或吸湿剂、特别是SiO2覆盖和/或附聚。这是一种确保两类化合物在空间上紧密接近的简单方式,使得即使在特别干燥的条件下,向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混合物立即提供降低pH值所需的水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如上限定的抗病毒活性复合材料用于生产抗病毒活性产品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用于对抗病毒、特别是冠状病毒的体外方法,其中使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ZnMoO4)与疑似含有病毒、特别是冠状病毒的组合物接触,所述钼酸锌优选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在0.1μm至5.0μm之间的平均粒径。多金属氧酸盐和ZnMoO4优选以复合材料的形式使用,该复合材料至少在其表面上具有多金属氧酸盐和/或ZnMoO4,后者优选为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在0.1μm和5.0μm之间的平均粒径的颗粒的形式。复合材料优选进一步包含至少配置在复合材料的表面的区域中的至少一种亲水化剂和/或吸湿剂。
三斜晶系的钼酸锌可以通过一种以上的水溶性钼酸盐与一种以上的水溶性锌(II)盐的超声辅助的反应来生产。为了此目的,钼酸盐和锌盐的水溶液彼此分开制备,并在超声波的影响下接触。超声波的存在导致钼酸锌以三斜晶系晶体结构结晶出来。钼酸锌的粒径可以通过超声波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来调整。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通过使一种以上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钼酸盐的水溶液与一种以上的锌(II)盐的水溶液接触来生产三斜晶系的钼酸锌。例如,二水合钼酸钠可以用作水溶性钼酸锌。例如,卤化锌如氯化锌可以用作锌(II)盐。两种盐溶液优选在室温下在频率大于15kHz、特别是20-30kHz的超声波的存在下反应。为了最大功效,钼酸锌必须存在于尽可能无缺陷的晶格中。超声波处理确保了这一点。在没有能量输入的情况下将作为水溶性钼酸盐的反应物与一种以上的水溶性锌盐混合不会导致最佳晶体结构的形成,从而导致与根据本发明的最佳晶体结构相比,缺乏功效或功效降低。
特别地,借助超声波生产三斜晶系的ZnMnO4还允许提供亚微米范围内的颗粒,即根据本发明,大于0.1μm且小于1μm。
用途的另一方面涉及多金属氧酸盐用于对抗微生物、特别是冠状病毒的用途。在这方面,可以如上所述使用所有多金属氧酸盐。
使用的多金属氧酸盐优选包含钒(V)、铌(V)、钽(V)、钼(VI)和/或钨(VI)。特别优选钼(VI)、钨(VI)及其混合物。在钼(VI)和钨(VI)的混合物中,优选3:1至1:3、尤其是1:1或2:1的原子比。
如上所述,这些特别优选用于对抗微生物、特别是冠状病毒。使用的多金属氧酸盐优选为[H2Mo6W6O42]10-
特别优选地,使用Mo:W 1:1[H2Mo6W6O42]10-(仲钼钨酸盐(paramolybdotungstate))或Mo:W 2:1[H2Mo6W6O42]10-的形式的多金属氧酸盐。
微生物优选为流感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黄病毒、HI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诺如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病毒如疱疹病毒和/或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可包括正冠状病毒,特别是β冠状病毒(Beta-CoV),例如SARS-CoV-2(219-nCoV)和特别是其突变体如α突变体、β突变体、γ突变体或λ突变体、SARS-CoV或MERS-CoV。
将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A)
制备2%多金属氧酸盐Mo:W 2:1与1%钼酸锌的组合以维持表面的静电电荷。
将2%多金属氧酸盐Mo:W 2:1与锌组合使用以形成各种复合材料,例如聚亚胺。
根据已建立的方法进行生产多金属氧酸盐Mo:W 2:1并提供钼酸锌。
涂层材料为二氧化硅-水玻璃,其在20分钟内在表面上干燥,并且得到透明层。然而,具有液体聚氨酯、硅酮和漆的涂层也是可用的。
多金属氧酸盐对一系列病毒广泛有效,所述病毒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疱疹、禽流感、猪流感、流感、Covid-19等。
用多金属氧酸盐Mo:W 2:1的亚微米颗粒整理的表面满足许多下表中列出的基本要求。
·对冠状病毒和其它包膜致病病毒以及包括真菌的多重耐药的细菌微生物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
·在30分钟内快速消除致病病毒、定植表面上的冠状病毒。
·无抗性诱导。
·多年的永久有效性。记录时间超过10年。无多金属氧酸盐从表面洗脱。多金属氧酸盐不溶于水、醇和表面活性剂。
·用表面活性剂洗涤1000次后,不丧失功效。
·无毒性。
·热稳定直至400℃。
对于所研究的流感病毒,与三氧化钼相比,钼酸锌显示出灭活作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病毒滴度降低1.33LG。
B)
在EN 14476(液体消毒剂测试)中,在2小时内,仲钼钨酸盐Mo:W 1:1[H2Mo6W6O42]10-显示冠状病毒的4log减少。同样在2小时内,经处理的表面上杀死的冠状病毒比对照表面多88%。
C)
使用标准试验方法以测定抗病毒处理的产品的塑料和其它无孔表面上的病毒活性。
将病毒的测试悬浮液接种至试验塑料表面上并用覆盖膜覆盖。将表面维持在规定的温度下持续规定的时间。在接触时间结束时,将介质(media)添加至塑料的表面,并冲洗表面以回收任何残留的生物体。考虑测试表面尺寸的情况下,定量确定可从表面回收的存活生物体数量。
Figure BDA0004130352220000121
结果
在上述条件下,实现了对“猫冠状病毒”的2.1111log减少(99.22%)。
试验结果
Figure DA00041303522247257145
Figure DA00041303522247358195

Claims (21)

1.一种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ZnMoO4)的混合物用于对抗微生物的体外用途,所述钼酸锌优选为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在0.1μm和5.0μm之间的平均粒径的颗粒的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微生物为病毒,优选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黄病毒、HI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诺如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病毒如疱疹病毒和/或冠状病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所述冠状病毒包括正冠状病毒,特别是β冠状病毒(Beta-CoV),例如SARS-CoV-2(2019-nCoV)、SARS-CoV和/或MERS-CoV,和特别是其突变体,例如其α变体、β变体、γ变体、κ变体、λ变体和/或δ变体。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ZnMoO4为三斜晶系的和/或ZnMoO4的平均晶粒尺寸在0.15μm至小于1.0μm的范围内,优选在约0.2μm至约0.8μm的范围内。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对抗冠状病毒包括病毒灭活。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多金属氧酸盐包含钒(V)、铌(V)、钽(V)、钼(VI)和/或钨(VI)。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以10:1至1:10、更优选5:1至1:5和甚至更优选约2:1的重量比使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ZnMoO4的混合物至少部分地由亲水化剂和/或吸湿剂覆盖和/或附聚。
9.一种用于对抗病毒、特别是冠状病毒的体外方法,其中使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ZnMoO4)与疑似含有病毒、特别是冠状病毒的组合物接触,所述钼酸锌优选具有三斜晶系晶体结构和在0.1μm和5.0μm之间的平均粒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金属氧酸盐包含钒(V)、铌(V)、钽(V)、钼(VI)和/或钨(VI)。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ZnMoO4的混合物以至少在表面上具有多金属氧酸盐和/或ZnMoO4的复合材料的形式使用。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还包含至少配置在所述复合材料的表面区域中的至少一种亲水化剂和/或吸湿剂。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复合材料或液体组合物的总质量,ZnMoO4的质量含量为0.1%至80%,特别为1.5%至30%,并且优选为1.8%至5.0%。
14.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中所限定的多金属氧酸盐和ZnMoO4
15.一种复合材料,其包含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中所限定的多金属氧酸盐和ZnMoO4
16.一种面罩,其包括涂层,所述涂层包含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中所限定的多金属氧酸盐和ZnMoO4
17.多金属氧酸盐用于对抗微生物、特别是冠状病毒的用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用途,其中所述多金属氧酸盐是[H2Mo6W6O42]10-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用途,其中使用Mo:W1:1[H2Mo6W6O42]10-(仲钼钨酸盐)和/或Mo:W 2:1[H2Mo6W6O42]10-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用途,其中所述微生物是病毒,优选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黄病毒、HI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诺如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病毒如疱疹病毒和/或冠状病毒。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用途,其中所述冠状病毒包括正冠状病毒,特别是β冠状病毒(Beta-CoV),例如SARS-CoV-2(2019-nCoV)、SARS-CoV和/或MERS-CoV,特别是SARS-CoV-2的α(B.1.1.7)突变体、β(B.1.351)突变体、γ(P.1)突变体、λ(C.37)突变体、B.1.525突变体或δ(B1.617、B.1.617.1、B.1.617.2)突变体。
CN202180063753.5A 2020-07-20 2021-07-19 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抗病毒表面 Pending CN1163223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86706.6 2020-07-20
EP20186706 2020-07-20
PCT/EP2021/070144 WO2022018025A2 (de) 2020-07-20 2021-07-19 Antiviral wirkende oberflächen umfassend polyoxometallate und zinkmolybda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2333A true CN116322333A (zh) 2023-06-23

Family

ID=71728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3753.5A Pending CN116322333A (zh) 2020-07-20 2021-07-19 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抗病毒表面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5946A1 (zh)
EP (1) EP4181678A2 (zh)
JP (1) JP2023535698A (zh)
KR (1) KR20230042481A (zh)
CN (1) CN116322333A (zh)
AU (1) AU2021313345A1 (zh)
BR (1) BR112023000875A2 (zh)
CA (1) CA3189742A1 (zh)
MX (1) MX2023000942A (zh)
WO (1) WO2022018025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11033A1 (en) * 1993-10-22 1995-04-27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Polyoxometall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flavivirus infections
DE102013114575A1 (de) * 2013-12-19 2015-06-25 AMiSTec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antimikrobiell wirksamen Verbundwerkstoffs und antimikrobiell wirksamer Verbundwerkstoff
EP3643177A1 (de) * 2018-10-26 2020-04-29 Amistec GmbH & Co. KG Zinkmolybdad mit trikliner kristallstruktur als antimikrobieller wirkstoff
CN110304656A (zh) * 2019-08-09 2019-10-08 湖北中澳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钼酸锌的生产装置、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18025A3 (de) 2022-03-24
MX2023000942A (es) 2023-02-22
US20230345946A1 (en) 2023-11-02
BR112023000875A2 (pt) 2023-02-07
KR20230042481A (ko) 2023-03-28
AU2021313345A1 (en) 2023-02-23
EP4181678A2 (de) 2023-05-24
CA3189742A1 (en) 2022-01-27
JP2023535698A (ja) 2023-08-21
WO2022018025A2 (de) 2022-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3833B2 (ja) 抗菌性金属ナノ粒子の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US20080147019A1 (en) Antimicrobial component system containing metallic nanoparticles and chitosan and/or its derivatives
US20150201622A1 (en) New antimicrobial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JP2022509569A (ja) 抗微生物剤としての三斜晶結晶構造を有するモリブデン酸亜鉛
Safavi et al. The study of nano silver (N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evaluation of using NS in tissue culture media
US20180245279A1 (en) Nano-boron for textiles
Taheri et al. Silver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antimicrobial coatings, and applications for medical devices
DE19935230C2 (de) Biofilmhemmendes Mittel
CN116322333A (zh) 包含多金属氧酸盐和钼酸锌的抗病毒表面
WO2011045623A1 (en) Titanium dioxide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comprising silver and their use as antimicrobials
US20160369065A1 (en) Functional Nanoparticle Composite Comprising Chitosan
Mallakpour et al. Silver-nanoparticle-embedded antimicrobial paints
JP2988012B2 (ja) 抗菌性組成物
Hu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superior antibacterial cotton fabric based on ZnO nanoparticles/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hybrid composites and mechanism study
Velusamy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microbial nanotextiles for 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ransmission in healthcare workers
US20230148606A1 (en) Improved tungsten-containing anti-microbial composite materials
CN114767712B (zh) 一种低挥发性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272041A (zh) 含无机银配盐的抗菌防霉溶液及其制造方法
JP7239122B1 (ja) 殺菌剤、抗感染性繊維材、抗感染性繊維製品、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H111630A (ja) 水性被覆剤用添加剤
Dung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antibacterial composite beads Fe3O4/alginate/Ag
Shenoy et al. Self-cleaning formulations of mixed metal oxide-silver micro-nano structures with spiky coronae as antimicrobial coatings for fabrics and surfaces
Rizzello et al. Guidelines for Nanosilver-Based Antibacterial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