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1491A -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1491A
CN116321491A CN202211100085.1A CN202211100085A CN116321491A CN 116321491 A CN116321491 A CN 116321491A CN 202211100085 A CN202211100085 A CN 202211100085A CN 116321491 A CN116321491 A CN 116321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control
uplink
configuration
area
transmis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00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伟
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1000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14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1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14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通过本发明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无法CCA成功导致无法发送上行控制的问题,达到提升频谱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10319550.9”,申请日为“2016年5月13日”,题目为“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无线电业务大量涌现,而无线电业务所依托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们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商业通信主要使用的300MHz~3GHz之间频谱资源表现出极为紧张的局面,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无线通信的需求。
在未来无线通信中,将会采用比第四代(4G)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载波频率更高的载波频率进行通信,比如28GHz、45GHz等等,这种高频信道具有自由传播损耗较大,容易被氧气吸收,受雨衰影响大等缺点,严重影响了高频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但是,由于高频通信对应的载波频率具有更短的波长,所以可以保证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天线元素,而更多的天线元素意味着可以采用波束赋形的方法来提高天线增益,从而保证高频通信的覆盖性能。在更高频段中,存在大量的非授权载波、共享授权载波等。
同时,目前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的通信网络都是部署在授权载波中运营的,随着LTE的发展,一些公司提出了“建议研究LTE部署在非授权载波中的课题”,例如美国的高通公司认为:随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在不久的将来,授权载波将不能承受快速业务增长带来的巨大的数据量。考虑通过在非授权载波中部署LTE,以此来分担授权载波中的数据流量,可以解决业务增长带来的数据量压力。同时,非授权载波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由于非授权载波不需要购买,或者载波资源为零成本,因此非授权载波免费或低费用;另一方面,由于个人、企业都可以参与部署,设备商的设备也可以,因此非授权载波的准入要求低;再者,非授权载波具有共享性,通过多个不同系统都运营其中时或者同一系统的不同运营商运营其中时,可以考虑一些共享资源的方式,以提高载波效率。
共享授权载波,即为多个运营商分配相同的频谱,多个运营商共同使用这段频谱,所以共享授权载波与非授权载波具有类似的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下面以非授权载波为例)。
综上所述,虽然LTE部署在非授权载波(现有LTE是部署在授权载波中的,一家运营商独享一段频谱)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部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其中,无线接入技术多(跨不同的通信标准,协作难,网络拓扑多样)和无线接入站点多(用户数量大,协作难度大,集中式管理开销大)。由于无线接入技术多,非授权载波中将存在各种各样的无线系统,彼此之间难于协调,干扰严重。因此,针对LTE部署在非授权载波中,仍然需要支持非授权载波的管制,多数国家要求系统在非授权载波中部署时,需要支持先听后说机制。通过先听后说机制可以避免相邻系统之间同时使用非授权载波而为彼此带来的干扰。并且进一步引入竞争回退机制,即邻近的系统站点(一般是同一系统的邻近传输节点),通过竞争回退机制后可以避免相同系统的邻近传输节点同时使用非授权载波时带来的干扰。并且,管制中规定,使用非授权载波的设备(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UE))在发送之前都是需要进行先听后说机制(即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简称CCA),也称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简称LBT),当信道空闲时,设备才能使用非授权载波信道进行数据发送。
下面是一些针对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5G)设计的无线数据、控制结构。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做一个基本传输单元,例如一个由于多个OFDM符号组成的TTI,或者一个由多个TTI组成的子帧。其中,下行控制是基站发送给UE的与下行数据相关的控制类信息;保护间隔(GP),用于实现接收/发送状态转换的时间;上行数据,是UE发送给基站的数据;上行控制是UE发送给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信道状态信息,调度请求等,UE需要发送给基站的除了上行数据之外的信息。
在图1中可以看出下面的基本特点:
1.当子帧(或TTI,下以子帧为例)中的上行数据时,上行控制总是在子帧末尾,且与上行data之间是连续的(没有保护间隔GP)。
2.子帧的前面总是下行控制,且与上行数据之间留有保护间隔。
上述的设计存在下面问题,在给定的场景下,例如在非授权载波情况,或共享授权时存在下面的问题。
问题1,在一些存在对于频谱存在地区/国家管制的地区,设备发送数据之前执行CCA检测时必须满足时,那么在该子帧(或TTI)对于没有上行数据但有上行控制(UCI等)的UE,此时如果需要发送上行控制时,这类UE需要执行CCA检测,但是子帧中在上行数据与上行控制之间没有预留空闲符号,所以这类UE无法进行CCA,最终这类UE将由于无法CCA成功导致无法发送上行控制。
问题2,即使在非管制地区,即设备发送数据之前执行CCA检测不是必选的时,结合问题1,需要发送上行控制的UE,有可能影响邻近正在发送的UE,即与邻近站点同时使用载波发送信号,此时,存在潜在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无法CCA成功导致无法发送上行控制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包括: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
可选的,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设定;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且时域总资源中的每个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是有设备动态配置其是否存在的,优选的,当存在只有上行控制的UE需要发送的UE时,设备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存在,否则,允许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不存在。
可选的,在保护间隔区域期间,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进一步地,可选的,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然后使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保持静默,或者,在与上行数据对应的频域资源中发送信号,或者,发送虚假的上行控制,或者在事先约定的资源位置发送信号;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虚假的上行控制为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为UE预先分配的或设定的频域资源中发送。
可选的,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预先分配或预先约定有部分频域资源为用户设备UE发送虚假上行控制的;其中,部分频域资源是频域离散的。
可选的,部分频域资源为均匀的频域离散。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或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在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之后,方法还包括:在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或,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
可选的,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配置为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且配置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和/或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可选的,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上行数据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约定的;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其中,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的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分别用于在上行数据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约定。
可选的,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分别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和在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分别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发送上行数据,在上行控制区域中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保持静默且不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在上行控制区域中直接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配置模块,用于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
可选的,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设定,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且时域总资源中的每个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是有设备动态配置其是否存在的,优选的,当存在只有上行控制的UE需要发送的UE时,设备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存在,否则,允许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不存在。
进一步地,可选的,在保护间隔区域期间,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三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四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保持静默,或者,在与上行数据对应的频域资源中发送信号,或者,发送虚假的上行控制,或者在事先约定的资源位置发送信号;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虚假的上行控制为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为UE预先分配的或设定的频域资源中发送。
可选的,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预先分配或预先约定有部分频域资源为用户设备UE发送虚假上行控制的;其中,部分频域资源是频域离散的。
进一步地,可选的,部分频域资源为均匀的频域离散。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五配置模块,用于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或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进一步地,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六配置模块,用于在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之后,在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或,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
可选的,配置模块,用于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配置为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配置模块,用于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且配置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和/或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组合模块,用于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可选的,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上行数据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约定的;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其中,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的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用于在上行数据区域、上行控制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约定。
可选的,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七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八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九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发送上行数据,在上行控制区域中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十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保持静默且不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在上行控制区域中直接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十一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组合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设定;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且时域总资源中的每个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是有设备动态配置其是否存在的,优选的,当存在只有上行控制的UE需要发送的UE时,设备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存在,否则,允许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不存在。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保护间隔区域期间,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进一步地,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然后使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保持静默,或者,在与上行数据对应的频域资源中发送信号,或者,发送虚假的上行控制,或者在事先约定的资源位置发送信号;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虚假的上行控制为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为UE预先分配的或设定的频域资源中发送。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预先分配或预先约定有部分频域资源为用户设备UE发送虚假上行控制的;其中,部分频域资源是频域离散的。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部分频域资源为均匀的频域离散。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或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之后,方法还包括:在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或,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配置为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且配置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和/或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上行数据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约定的;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其中,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的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分别用于在上行数据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约定。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分别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和在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分别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发送上行数据,在上行控制区域中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保持静默且不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在上行控制区域中直接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通过本发明,由于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无法CCA成功导致无法发送上行控制的问题,达到提升频谱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中一种基本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中另一种基本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基站或中继设备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202(处理器2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2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2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2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2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2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2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2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2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的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
步骤S304,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
通过本发明,由于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无法CCA成功导致无法发送上行控制的问题,达到提升频谱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设定;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且时域总资源中的每个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是有设备动态配置其是否存在的,优选的,当存在只有上行控制的UE需要发送的UE时,设备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存在,否则,允许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不存在。
可选的,在保护间隔区域期间,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进一步地,可选的,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然后使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保持静默,或者,在与上行数据对应的频域资源中发送信号,或者,发送虚假的上行控制,或者在事先约定的资源位置发送信号;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虚假的上行控制为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为UE预先分配的或设定的频域资源中发送。
可选的,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预先分配或预先约定有部分频域资源为用户设备UE发送虚假上行控制的;其中,部分频域资源是频域离散的。
可选的,部分频域资源为均匀的频域离散。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或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在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之后,方法还包括:在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或,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其中,空的状态用于配置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配置为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且配置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和/或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可选的,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上行数据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约定的;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其中,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的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分别用于在上行数据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约定。
可选的,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分别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和在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分别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发送上行数据,在上行控制区域中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保持静默且不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在上行控制区域中直接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综上,图4和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基本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参考图4,一种数据、控制结构以及对应的传输方法,该方式在一个传输单元(例如子帧、TTI或多个连续的子帧或TTI,也包括连续的多个OFDM符号)包括(时间顺序):下行控制、保护间隔、上行控制1、上行数据和上行控制2。上述的上行控制1、2,都可以根据基站的配置确定有无以及各自的时域长度。基站和UE具体如何使用这个结构进行数据、控制的传输,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为了描述方便,进行下面的假设。假定有2类UE在该子帧,UE1代表既有上行数据,又有上行控制的UE;UE2代表仅有上行控制的UE(没有上行数据)。
基站根据调度的情况,确定上行控制1是否存在。例如,当UE2需要在该传输单元传输时,上行控制1是存在的,此时用于UE2的上行控制发送。此时也可以理解为上行控制1占用原有上行数据的部分OFDM符号。也可以理解为把上行控制2的部分OFDM符号移植到前面作为上行控制1,这种情况下,上行数据的总符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图1不会减少。显然,UE1的部分控制信令也可以在上行控制1中传输,其余的控制信令也可以在上行控制2中传输。
如果UE2不存在时,基站优选的,配置上行控制1不存在,此时上行控制1的符号用于上行数据发送。也可以理解为此时像图1中的结构。
在上述的情况下,UE1的CCA检测位置可以在保护间隔期间执行。如果UE1执行CCA成功的时刻点距离上行控制1的起始点存在间隔M时,此时UE1只能保持不发送数据或者继续执行CCA,但可以在上行控制1中发送上行控制或发送占用信号,之后在上行数据期间发送上行数据,然后在上行控制2发送上行控制信息,例如UCI、SRS或SR等。UE2执行CCA检测位置也优选的位置保护间隔期间执行。如果UE2执行CCA成功的时刻点距离上行控制1的起始点存在间隔N时,则UE2只能在上行控制1起始点开始发送上行控制信息,例如UCI、SRS或SR等。在间隔N期间UE2能保持不发送数据或者继续执行CCA。
图4中的上行控制2可以删除,也是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子帧结构,此时所有的上行控制都放置在保护间隔之后。UE1和UE2在保护间隔执行CCA,然后发送上行控制和/或上行数据。
另一种结构以及对应的传输方法:
参考图5,一种数据、控制结构以及对应的传输方法,该方式在一个传输单元(例如子帧、TTI或多个连续的子帧或TTI,也包括连续的多个OFDM符号)包括(时间顺序):下行控制、保护间隔1、上行数据、保护间隔2和上行控制2。上述的保护间隔1、2,都可以根据基站的配置确定有无以及各自的时域长度。基站和UE具体如何使用这个结构进行数据、控制的传输,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为了描述方便,进行下面的假设。假定有2类UE在该子帧,UE1代表既有上行数据,又有上行控制的UE;UE2代表仅有上行控制的UE(没有上行数据)。
基站根据调度的情况,确定保护间隔2是否存在。例如,当UE2需要在该传输单元传输时,保护间隔2是存在的,此时用于UE2的CCA检测,如果CCA检测认为信道空闲,UE2在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此时也可以理解为保护间隔2占用原有上行数据的部分OFDM符号。也可以理解为把上行控制的部分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2,这种情况下,上行数据的总符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图1不会减少。显然,UE1如果需要发送上行控制,UE1也需要执行CCA在保护间隔2中,CCA检测信道空闲,然后发送,也可以不执行CCA直接在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
如果UE2不存在时,基站优选的,配置保护间隔2不存在,此时保护间隔2的符号用于上行数据发送或上行控制。
在上述的情况下,UE2执行CCA检测位置在保护间隔2期间执行。如果UE2执行CCA成功的时刻点距离上行控制的起始点存在间隔N时,则UE2只能在上行控制起始点开始发送上行控制信息,例如UCI、SRS或SR等。在间隔N期间UE2能保持不发送数据或者继续执行CCA。
由上可知,参考图4,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控制的传输单元结构设计以及对应的灵活使用方式。首先传输单元由至少一个上行数据区间构成,对于传输单元中是否还进一步包括其他。需要根据设备传输期间计划在每一个传输单元承载或调度的UE的业务需求来确定对应的传输单元配置。具体的配置可以见之后的示例。一个完整的传输单元的配置为:下行控制、保护间隔、上行控制1、上行数据、上行控制2(此时不把下行控制之前的CCA区域计入传输单元,因为设备的CCA区间可以不固定,例如设备可以提前相当长的时间开始CCA。如果计算在传输单元内的话,需要固定下行控制执行CCA的时域区间)。
设备可以动态或半静态配置传输单元中每个区域的时域时长,也可以事先约定各自固定的时长。当其中某一个区域不存在时,此时该区域的时长被约定划分给其他区域使用。
参考图4中示意的传输单元的区域配置,其中,上行控制1和上行控制2的时域资源为事先约定的,或者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上行控制1和上行控制2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每一部分时域资源为设备配置的。
参考图4,所述保护间隔期间,需要在上行控制1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发送数据的UE执行CCA检测。设备动态的或半静态配置所述上行控制1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事先约定。设备也可以动态配置所述上行控制1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事先约定。例如使用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来通知。优选,设备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通知信令。设备在下行控制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例如使用下行控制区域中的公共区域发送(下行控制区域区分为公共控制区域和UE专用区域)。
参考图4,设备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UE,这类UE优选使用上行控制1进行发送。这样可以删除上行控制2区域。或者,对于在上述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UE,这类UE既可以使用上行控制1也可以使用上行控制2,或者同时使用之。对于在上述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UE,这类UE优先使用上行控制1发送上行控制,然后发送上行数据。
参考图4,对于在所述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UE,这类UE在保护间隔期间执行CCA,(如果CCA成功,即检测信道为空闲)在上行控制1区域期间保持静默,或者在与上行数据对应的频域资源中发送信号,或者,发送虚假的上行控制。虚假的上行控制为UE在上行控制1中为UE事先分配的或约定的频域资源中发送,用于占住信道目的。设备在上行控制1中事先配置或事先约定有部分频域资源为UE发送虚假上行控制的。优选的,部分频域资源是频域离散的,优选的是均匀的频域离散。如果采用配置的方式,动态信令和高层信令都可以使用,优选以广播方式发送所述配置信令。
参考图4,传输单元中上行控制2可以不配置,此时上行控制2区域用于上行数据。上行控制1也可以不配置,此时上行控制1区域用于上行数据。传输单元中下行控制可以不配置,且保护间隔也不需要配置时,下行控制和保护间隔被上行控制1和/或上行数据使用。传输单元中当下行控制可以不配置,保护间隔被配置时,此时下行控制被用于保护间隔和/或上行控制1和/或上行数据。
参考图4,在各种不同的配置下,产生不同类型的传输单元,这些传输单元可以根据需求在时间上进行组合为多个连续传输单元。
示例1
典型的传输单元配置举例。针对图4的结构。
设备(泛指发送端设备,基站、终端都可以的)在传输数据过程中,可以根据传输数据的需求,例如数据为下行控制、上行控制或上行数据等的类型以及对应的数据量,确定传输单元的配置,例如是否需要配置对应的区域以及对应的时域区间,或是否配置连续多个传输单元进行传输等。
设备能够配置的传输单元中的结构有:
为了便于描述,假设UE1表示一类在该传输单元中有上行数据、上行控制要传输的UE;UE2表示一类在该传输单元中有上行控制要传输,没有上行数据要传输;UE3表示一类在该传输单元中有上行数据要传输,没有上行控制要传输。
设备如果要支持在非授权载波或共享授权载波中运行时,设备配置传输单元的结构为:
配置一: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下行控制、保护间隔、上行控制1、上行数据、上行控制2;当设备确定UE1、UE2、UE3在该传输单元同时出现时,该传输单元使用该结构。这样,所有类型的UE的CCA就只在保护间隔中执行,从而实现CCA位置共享,且是共享使用设备从发送状态转为接收状态的保护间隔(这个转化切换是必选留有间隔的),从而具有较少的保护间隔的出现次数。
配置二: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下行控制、保护间隔、上行控制1、上行数据;除了前述的配置一中,减少了保护间隔外,配置二中,设备将UE的上行控制都配置在上行控制1发送。上行控制2的资源用于上行数据。
配置三: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下行控制、保护间隔、上行数据;设备确定该传输单元只有UE3时,设备配置该传输单元为配置三。
配置四: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保护间隔、上行控制1、上行数据;设备确定该传输单元有UE1、UE2、UE3时,且该传输单元中没有任何UE需要接收下行控制中的上行授权或下行授权信息时,设备配置该传输单元为配置四。
配置五: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上行控制1、上行数据;除了配置四中需求外,当配置传输单元五时,需要注意该传输单元前一个传输单元中也是上述UE连续至上一个传输单元结束。
配置六: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上行数据。设备确定只有UE3在该传输单元传输时,且是从上一个传输单元连续传输的,设备配置该传输单元为配置六。
当设备确定连续多个子帧需要进行传输的数据类型和数量时,设备可以将上述的候选结构在时间上串接起来进行数据传输。
下行控制之前也应该有一个设备执行CCA的区间,但是由于此时的CCA区间之前不执行任何的发送,所以传输单元从设备及其下属UE发送数据开始计算。当然,如果计算传输的方式不同变化时,也可以将下行控制之前的CCA区间计算在传输单元内。
示例2
典型的传输单元配置举例。针对图5的结构。
设备(泛指发送端设备,基站、终端都可以的)在传输数据过程中,可以根据传输数据的需求,例如数据为下行控制、上行控制或上行数据等的类型以及对应的数据量,确定传输单元的配置,例如是否需要配置对应的区域以及对应的时域区间,或是否配置连续多个传输单元进行传输等。
设备能够配置的传输单元中的结构有:
为了便于描述,假设UE1表示一类在该传输单元中有上行数据、上行控制要传输的UE;UE2表示一类在该传输单元中有上行控制要传输,没有上行数据要传输;UE3表示一类在该传输单元中有上行数据要传输,没有上行控制要传输。
设备如果要支持在非授权载波或共享授权载波中运行时,设备配置传输单元的结构为:
配置一: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下行控制、保护间隔1、上行数据、保护间隔2、上行控制;当设备确定UE1、UE2、UE3在该传输单元同时出现时,该传输单元使用该结构。UE1分别在保护间隔1和保护间隔2中执行CCA为上行数据、上行控制发送。UE1也可以在发送上行控制之前不执行CCA。UE2在保护间隔2执行CCA为上行控制发送。UE3在保护间隔1执行CCA为上行数据发送。
配置二: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下行控制、保护间隔1、上行数据;当设备确定只有UE3在该传输单元同时出现时,该传输单元使用该结构。UE3在保护间隔1执行CCA为上行数据发送。保护间隔2、上行控制区域都用于上行数据发送。
配置三: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保护间隔1、上行数据、保护间隔2、上行控制;当设备确定没有任何UE在该传输单元接收下行控制时,该传输单元使用该结构。UE1分别在保护间隔1和保护间隔2中执行CCA为上行数据、上行控制发送。UE1也可以在发送上行控制之前不执行CCA。UE2在保护间隔2执行CCA为上行控制发送。UE3在保护间隔1执行CCA为上行数据发送。
配置四: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上行数据、保护间隔2、上行控制;当设备确定没有任何UE在该传输单元接收下行控制时,且该传输单元中的UE1、UE3的上行数据被连续延续从上一个传输单元,该传输单元使用该结构。UE1、UE3不执行CCA直接在该传输单元发送。UE2在保护间隔2执行CCA为上行控制发送。
配置五: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上行数据、上行控制;当设备确定没有任何UE在该传输单元接收下行控制时,且该传输单元中的UE1、UE3的上行数据被连续延续从上一个传输单元,该传输单元使用该结构。UE1不执行CCA直接在该传输单元发送。
配置六:传输单元依次包括:上行数据。当设备确定没有任何UE在该传输单元接收下行控制时,且该传输单元中的UE1、UE3的上行数据被连续延续从上一个传输单元,该传输单元使用该结构。UE1、UE3不执行CCA直接在该传输单元发送。
当设备确定连续多个子帧需要进行传输的数据类型和数量时,设备可以将上述的候选结构在时间上串接起来进行数据传输。
下行控制之前也应该有一个设备执行CCA的区间,但是由于此时的CCA区间之前不执行任何的发送,所以传输单元从设备及其下属UE发送数据开始计算。当然,如果计算传输的方式不同变化时,也可以将下行控制之前的CCA区间计算在传输单元内。
示例3
示例1的基础上,描述对应的UE行为。参考图4。
基于示例1中假设的3类UE,存在下面的处理方式。
UE1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UE1可以在CCA成功后,在上行控制1中发送,之后再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继续在上行控制2发送控制。或者,UE1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UE1可以在CCA成功后,在上行控制1中发送,之后再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不在上行控制2发送控制(此时上行控制2可以不配置)。或者,UE1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UE1在CCA成功后,在上行控制1中发送虚假控制(虚假控制用于占住信道),之后再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在上行控制2发送控制。
UE2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UE2在CCA成功后,在上行控制1中发送。
UE3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UE3在CCA成功后,需要在上行控制1的区域发送虚拟控制,然后再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
对于所有UE,当CCA执行成功时刻点距离计划发送的上行控制或上行数据的时刻点存在间隔N时,UE能够在间隔N区间发送虚拟控制。
虚拟控制的频域位置为基站事先配置的或通过信令动态或半静态配置的。虚拟控制可以是一些参考信号、UCI信号或者是上行控制的部分信号重复。具体的,当虚拟控制为上行控制的部分时域信号重复时,可以是UE在间隔N区域相同的频域位置。或者直接重复上行控制的部分时域的信号。
示例4
示例2的基础上,描述对应的UE行为。参考图5。
基于示例1中假设的3类UE,存在下面的处理方式。
UE1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1区域,UE1可以在CCA成功后,在上行数据中发送上行数据,之后再在保护间隔2区域执行CCA,如果成功,再在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或者,UE1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1区域,UE1可以在CCA成功后,在上行数据区域中发送上行数据,之后在保护间隔2中继续发送上行数据,再在上行控制中发送控制(相当于UE1在保护间隔2中不执行CCA,直接在上行控制发送控制)。
UE2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2区域,UE2在CCA成功后,在上行控制中发送控制。
UE3的CCA执行位置为保护间隔1区域,UE3在CCA成功后,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
对于所有UE,当CCA执行成功时刻点距离计划发送的上行控制或上行数据的时刻点存在间隔N时,UE能够在间隔N区间发送虚拟控制。
虚拟控制的频域位置为基站事先配置的或通过信令动态或半静态配置的。虚拟控制可以是一些参考信号、UCI信号或者是上行控制的部分信号重复。具体的,当虚拟控制为上行控制的部分时域信号重复时,可以是UE在间隔N区域相同的频域位置。或者直接重复上行控制的部分时域的信号。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2和配置模块64,其中,
获取模块62,用于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
配置模块64,用于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
通过本发明,由于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无法CCA成功导致无法发送上行控制的问题,达到提升频谱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设定,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且时域总资源中的每个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是有设备动态配置其是否存在的,优选的,当存在只有上行控制的UE需要发送的UE时,设备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存在,否则,允许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不存在。
进一步地,可选的,在保护间隔区域期间,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三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四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保持静默,或者,在与上行数据对应的频域资源中发送信号,或者,发送虚假的上行控制,或者在事先约定的资源位置发送信号;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虚假的上行控制为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为UE预先分配的或设定的频域资源中发送。
可选的,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预先分配或预先约定有部分频域资源为用户设备UE发送虚假上行控制的;其中,部分频域资源是频域离散的。
进一步地,可选的,部分频域资源为均匀的频域离散。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该装置还包括:第五配置模块,用于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或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进一步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六配置模块,用于在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之后,在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或,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
可选的,配置模块,用于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配置为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配置模块,用于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且配置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和/或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一组合模块,用于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可选的,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上行数据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约定的;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其中,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的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用于在上行数据区域、上行控制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约定。
可选的,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七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八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九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发送上行数据,在上行控制区域中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十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保持静默且不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在上行控制区域中直接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十一配置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装置还包括:第二组合模块,用于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获取传输数据参数组;
S2,依据预设配置顺序配置传输数据参数组,得到传输单元,其中,预设配置顺序为依据传输业务的需求确定的配置顺序。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设定;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且时域总资源中的每个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或者,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是有设备动态配置其是否存在的,优选的,当存在只有上行控制的UE需要发送的UE时,设备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存在,否则,允许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不存在。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保护间隔区域期间,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进一步地,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然后使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保持静默,或者,在与上行数据对应的频域资源中发送信号,或者,发送虚假的上行控制,或者在事先约定的资源位置发送信号;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保护间隔区域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进一步地,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虚假的上行控制为用户设备UE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为UE预先分配的或设定的频域资源中发送。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中预先分配或预先约定有部分频域资源为用户设备UE发送虚假上行控制的;其中,部分频域资源是频域离散的。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部分频域资源为均匀的频域离散。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或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当不配置时,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区域、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依据预设传输需要对第一上行控制区域或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之后,方法还包括:在第二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二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或,在第一上行控制区域进行配置或不配置的情况下,配置第一上行控制区域用于上行数据或保持空的状态。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和保护间隔区域配置为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不配置下行控制区域,且配置保护间隔区域的情况下,将下行控制区域配置为保护间隔区域和/或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传输数据参数组包括上行数据区域、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的情况下,预设配置顺序为:下行控制区域、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上行数据区域、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资源为预先约定的;或者,由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时域总资源是固定的,其中,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的的时域资源是由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分别用于在上行数据区域和上行控制区域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UE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上行控制区域和/或上行数据区域的起始时刻点,或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约定。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上行数据区域的结束时刻点,或,结束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设备配置,或者依据预设条件配置。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配置过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进行配置。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通过物理层在下行控制区域发送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或授权信息和/或用于下行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情况下,用户设备UE使用上行控制区域进行发送;优选的,UE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内执行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分别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和在上行控制区域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和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分别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发送上行数据,在上行控制区域中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既有上行控制需要发送又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并在第二保护间隔区域中保持静默且不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在上行控制区域中直接发送上行控制,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在传输单元中只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的用户设备UE在上行数据区域发送上行数据,优选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保护间隔区域中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
可选的,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配置顺序得到的相同或不同的多个传输单元在时间上组合为一个连续传输单元。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来自于基站的传输数据参数组;
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确定传输单元的结构的预设配置顺序;以及
根据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使用所述传输单元在非授权载波或共享授权载波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其中,对应于第一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应于第一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中不包括第一上行控制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第二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应于第二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中不包括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三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四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或者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五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仅包括上行数据区域。
6.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传输单元的结构的预设配置顺序的传输数据参数组;以及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使用所述传输单元在非授权载波或共享授权载波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对应于第一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应于第一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中不包括第一上行控制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第二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应于第二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不包括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三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四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或者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五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仅包括上行数据区域。
1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于基站的传输数据参数组;
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确定传输单元的结构的预设配置顺序;以及
根据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使用所述传输单元在非授权载波或共享授权载波上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其中,对应于第一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对应于第一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中不包括第一上行控制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对应于第二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对应于第二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不包括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三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四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或者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五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仅包括上行数据区域。
16.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传输单元的结构的预设配置顺序的传输数据参数组,;以及
根据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使用所述传输单元在非授权载波或共享授权载波上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对应于第一配置的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和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对应于第一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中不包括第一上行控制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对应于第二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对应于第二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不包括第二上行控制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三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下行控制区域、保护间隔、上行数据区域,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四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依次包括第一上行控制区域和上行数据区域,或者
其中,基于所述传输数据参数组,对应于第五配置的所述预设配置顺序指定所述传输单元的结构仅包括上行数据区域。
2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100085.1A 2016-05-13 2016-05-13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3214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0085.1A CN116321491A (zh) 2016-05-13 2016-05-13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0085.1A CN116321491A (zh) 2016-05-13 2016-05-13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201610319550.9A CN107371266B (zh) 2016-05-13 2016-05-13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9550.9A Division CN107371266B (zh) 2016-05-13 2016-05-13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1491A true CN116321491A (zh) 2023-06-23

Family

ID=6026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0085.1A Pending CN116321491A (zh) 2016-05-13 2016-05-13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201610319550.9A Active CN107371266B (zh) 2016-05-13 2016-05-13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9550.9A Active CN107371266B (zh) 2016-05-13 2016-05-13 数据传输结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20190149302A1 (zh)
CN (2) CN116321491A (zh)
WO (1) WO20171939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07599A3 (en) 2017-08-08 2024-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for request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860B (zh) * 2006-02-03 2012-11-07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高速分组接入演进型和长期演进型系统中的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确定和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TW200934154A (en) * 2007-12-28 2009-08-01 Panasonic Corp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21195B (zh) * 2010-09-28 2016-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938935B (zh) * 2012-11-19 2015-04-15 北京理工大学 Fdd异构网络中获取信道互易性并交互控制信息的方法
US10136442B2 (en) * 2013-04-19 2018-1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02091A1 (en) * 2013-05-08 2014-11-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Flexible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with flexible subframes
CN105007600A (zh) * 2014-04-15 2015-10-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77339A (zh) * 2014-11-06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6073039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Hong H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on cells configured for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laa)
WO2017086574A1 (ko) * 2015-11-18 2017-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신호를 전송 및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517061B (zh) * 2016-01-15 2019-03-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非授权频谱上指示上行子帧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75576A1 (en) 2021-03-11
CN107371266A (zh) 2017-11-21
WO2017193939A1 (zh) 2017-11-16
US11581998B2 (en) 2023-02-14
US20190149302A1 (en) 2019-05-16
CN107371266B (zh) 2022-08-23
US20220353030A1 (en) 2022-11-03
US11394513B2 (en)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2969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design for low cost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UE
CN107079455B (zh) 使用移动通信系统中免执照频带的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201165A1 (zh) 实现边链路资源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44430A (zh) 复用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EP3667930B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565394A (zh) 上行链路信道动态波形切换
CN110830954B (zh) 一种直接链路通信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781470A (zh) 一种随机接入退避方法和系统
US2020031495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point and station
CN108370300A (zh) 共用控制信道子带设计和信令
CN10707191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站点及接收端
WO201612764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002787B (zh)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447298A (zh) 在非授权带中发送物理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210142481A (ko) V2x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결합을 통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13678534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针对带宽部分的资源配置
WO2017132964A1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63437B (zh) 一种通信监听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1581998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JP7345041B2 (ja) アンライセンススペクトル上のチャネル状態指示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CN115119318B (zh) 用于侧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JP2022521484A (ja) 送受信機デバイス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デバイス
CN108811090B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1435884B (zh) 帧格式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7027187B (zh) 测量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