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1314A -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1314A
CN116321314A CN202111568633.9A CN202111568633A CN116321314A CN 116321314 A CN116321314 A CN 116321314A CN 202111568633 A CN202111568633 A CN 202111568633A CN 116321314 A CN116321314 A CN 116321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user plane
target
plane network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86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在峰
张成晨
屈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686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13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9599 priority patent/WO20231165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1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1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当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并在该信息中携带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从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及时地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提供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保证切换的正确执行。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接入网设备和用户面网元均可以部署在卫星上,基于该场景,当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接入网设备和/或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时,如何实现正确切换,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用以实现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接入网设备和/或用户面网元的正确切换。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发生了切换,该方法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或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更新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中的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根据上述方案,当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并在该信息中携带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从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及时地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提供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保证切换的正确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前,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更新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中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拒绝更新的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会话管理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会话修改请求,该会话修改请求包括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前,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源隧道信息;若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与该会话管理网元保存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不同,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和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或该目标接入网设备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正在进行切换的消息,该消息包括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发生了切换,该方法可以由用户面网元或应用于用户面网元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用于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该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根据上述方案,当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以及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从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及时地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提供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保证切换的正确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包含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的上下文中,该会话的上下文还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该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会话管理网元中标识该会话,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和/或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对应于局域网LAN群组,该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该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发送给该LAN群组中其他UE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还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中标识该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目标用户面网元分配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目标用户面网元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该目标用户面网元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隧道信息,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隧道信息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目标用户面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该目标用户面网元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目标用户面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结束标记指示;该目标用户面网元根据该结束标记指示,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发生了切换,该方法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或应用于接入网设备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的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源用户面网元的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包括该会话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该源接入网设备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根据上述方案,由第一终端设备的切换前的源用户面网元将第二终端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提供给第一终端设备的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可以加快切换流程以及保证切换的准确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源接入网设备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为该会话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无线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源接入网设备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会话对应的该目标接入网设备的转发隧道信息;该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转发隧道信息,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发生了切换,该方法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或应用于接入网设备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根据上述方案,由第一终端设备的切换前的源用户面网元将第二终端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提供给第一终端设备的切换后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可以加快切换流程以及保证切换的准确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信息还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中标识该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包含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的上下文中,该会话的上下文还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该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会话管理网元中标识该会话,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和/或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对应于局域网LAN群组,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发送给该LAN群组中其他UE的数据包;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生了切换,该方法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或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生切换的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以更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之前,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的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之前,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或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中的模块(如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用户面网元或应用于用户面网元中的模块(如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用户面网元或应用于用户面网元中的模块(如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内,也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外。且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该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被执行。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被执行。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实现方法的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实现方法的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任意实现方法的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任意实现方法的通信装置或执行上述第五方面中任意实现方法的通信装置中的任意多个。
附图说明
图1(a)为基于服务化架构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b)为基于点对点接口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UE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示意图;
图3为UE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示意图;
图4为UE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应对无线宽带技术的挑战,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领先优势,3GPP标准组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系统(Next Generation System)架构,称为5G网络架构。该架构不但支持3GPP标准组定义的无线接入技术(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技术,5G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接入技术等)接入到5G核心网(core network,CN),而且支持使用非3GPP(non-3GPP)接入技术通过非3GPP转换功能(non-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N3IWF)或下一代接入网关(next generation packet data gateway,ngPDG)接入到核心网。
图1(a)为基于服务化架构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a)所示的5G网络架构中可包括接入网设备以及核心网设备。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接入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其中,核心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网元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图中未示出)、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统一数据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网元、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图中未示出)、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图中未示出)、应用功能(applicationfunction,A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绑定支持功能(binding support function,BSF)网元(图中未示出)。
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设备等。终端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城市空中交通工具(如无人驾驶机、直升机等)、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无线接入网(RAN)设备或有线接入网(wirelineaccessnetwork,FAN)设备。其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3GPP接入网设备、非可信非3GPP接入网设备和可信非3GPP接入网设备。3GPP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odeB)、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如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非可信非3GPP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非可信非3GPP接入网关或N3IWF设备、非可信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接入点(access point,AP)、交换机、路由器。可信非3GPP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可信非3GPP接入网关、可信WLAN AP、交换机、路由器。有线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有线接入网关(wireline access gateway)、固定电话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AMF网元,包含执行移动性管理、接入鉴权/授权等功能。此外,还负责在终端设备与PCF网元间传递用户策略。
SMF网元,包含执行会话管理、执行PCF下发的控制策略、选择UPF、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等功能。
UPF网元,包含完成用户面数据转发、基于会话/流级的计费统计、带宽限制等功能。
UDM网元,包含执行管理签约数据、用户接入授权等功能。
UDR网元,包含执行签约数据、策略数据、应用数据等类型数据的存取功能。
NEF网元,用于支持能力和事件的开放。
AF网元,传递应用侧对网络侧的需求,例如,QoS需求或用户状态事件订阅等。AF可以是第三方功能实体,也可以是运营商部署的应用服务,如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 Subsystem,IMS)语音呼叫业务。其中,AF网元包括核心网内的AF网元(即运营商的AF网元)和第三方AF网元(如某个企业的应用服务器)。
PCF网元,包含负责针对会话、业务流级别进行计费、QoS带宽保障及移动性管理、终端设备策略决策等策略控制功能。PCF网元包括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策略控制网元(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policy control function,AM PCF)网元和会话管理策略控制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PCF,SM PCF)网元。其中,AM PCF网元用于为终端设备制定AM策略,AM PCF网元也可以称为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策略控制网元(PCF for a UE))。SM PCF网元用于为会话制定会话管理策略(session management policy,SM策略),SM PCF网元也可以称为为会话提供服务的策略控制网元((PCF for a PDU session))。
NRF网元,可用于提供网元发现功能,基于其他网元的请求,提供网元类型对应的网元信息。NRF还提供网元管理服务,如网元注册、更新、去注册以及网元状态订阅和推送等。
BSF网元,可提供BSF服务注册/注销/更新,与NRF连接检测,会话绑定信息创建,UE信息的获取,IP地址重复的会话绑定信息查询等功能。
AUSF网元,负责对用户进行鉴权,以确定是否允许用户或设备接入网络。
DN,是位于运营商网络之外的网络,运营商网络可以接入多个DN,DN上可部署多种业务,可为终端设备提供数据和/或语音等服务。例如,DN是某智能工厂的私有网络,智能工厂安装在车间的传感器可为终端设备,DN中部署了传感器的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可为传感器提供服务。传感器可与控制服务器通信,获取控制服务器的指令,根据指令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传送给控制服务器等。又例如,DN是某公司的内部办公网络,该公司员工的手机或者电脑可为终端设备,员工的手机或者电脑可以访问公司内部办公网络上的信息、数据资源等。
图1(a)中Npcf、Nufr、Nudm、Naf、Namf、Nsmf分别为上述PCF、UDR、UDM、AF、AMF和SMF提供的服务化接口,用于调用相应的服务化操作。N1、N2、N3、N4以及N6为接口序列号,这些接口序列号的含义如下:
1)、N1:AMF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向终端设备传递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如包括来自AMF的QoS规则)等。
2)、N2:AMF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传递核心网侧至接入网设备的无线承载控制信息等。
3)、N3:接入网设备与UPF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传递接入网设备与UPF间的上下行用户面数据。
4)、N4:SMF与UPF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控制面与用户面之间传递信息,包括控制面向用户面的转发规则、QoS规则、流量统计规则等的下发以及用户面的信息上报。
5)、N6:UPF与DN的接口,用于传递UPF与DN之间的上下行用户数据流。
图1(b)为基于点对点接口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其中的网元的功能的介绍可以参考图1(b)中对应的网元的功能的介绍,不再赘述。图1(b)与图1(a)的主要区别在于:图1(a)中的各个控制面网元之间的接口是服务化的接口,图1(b)中的各个控制面网元之间的接口是点对点的接口。
在图1(b)所示的架构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称及功能如下:
1)、N1、N2、N3、N4和N6接口的含义可以参考前述描述。
2)、N5:AF网元与PCF网元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应用业务请求下发以及网络事件上报。
3)、N7:PCF网元与SMF网元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下发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会话粒度以及业务数据流粒度控制策略。
4)、N8:AMF网元与UDM网元间的接口,可以用于AMF网元向UDM网元获取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相关签约数据与鉴权数据,以及AMF网元向UDM网元注册终端设备移动性管理相关信息等。
5)、N9:UPF网元和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接口,用于传递UPF网元间的上下行用户数据流。
6)、N10:SMF网元与UDM网元间的接口,可以用于SMF网元向UDM网元获取会话管理相关签约数据,以及SMF网元向UDM网元注册终端设备会话相关信息等。
7)、N11:SMF网元与AMF网元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传递接入网设备和UPF之间的PDU会话隧道信息、传递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控制消息、传递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等。
8)、N15:PCF网元与AMF网元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下发终端设备策略及接入控制相关策略。
9)、N35:UDM网元与UDR网元间的接口,可以用于UDM网元从UDR网元中获取用户签约数据信息。
10)、N36:PCF网元与UDR网元间的接口,可以用于PCF网元从UDR网元中获取策略相关签约数据以及应用数据相关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网元或者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可选的,上述网元或者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中的用户面网元、移动性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分别可以是5G系统中的UP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也可以是未来通信如6G网络中具有上述UP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的功能的网元,本申请对此不限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UP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分别为用户面网元、移动性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的一个示例进行描述。并且,将UP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分别简称为UPF、AMF、SMF。
为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基站(如4G的eNB、5G的gNB或未来通信中的基站)作为接入网设备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后续出现的“基站”均可以替换为“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以UE作为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后续出现的“UE”均可以替换为“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UPF的Nx隧道信息或UPF的第一隧道信息,指的是用于其他UPF向该UPF发送数据的隧道信息。比如UPF2可以根据UPF1的Nx隧道信息,向UPF1发送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UPF的Nx隧道信息也可以称为UPF的隧道信息,或者有其它名称,比如在5G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中称为UPF的N19隧道信息,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UPF的N3隧道信息或UPF的第二隧道信息,指的是用于基站向该UPF发送数据的隧道信息。比如基站可以根据UPF1的N3隧道信息,向UPF1发送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UPF的N3隧道信息也可以称为UPF的隧道信息,或者有其它名称,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N3隧道信息或基站的隧道信息,指的是用于UPF向该基站发送数据的隧道信息。比如UPF可以根据基站1的N3隧道信息,向基站1发送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N3隧道信息也可以称为基站的隧道信息,或者有其它名称,对此不做限定。
3GPP R17提出将基站部署到卫星上。按现有架构,只将基站部署到卫星,会话的锚点UPF仍然部署在地面。参考图2,为UE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示意图。UE1与UE2之间的通信路径为:UE1->UE1的卫星基站1->UE1的地面UPF1->UE2的地面UPF2->UE2的卫星基站2->UE2。该路径中包括了四段天地通信(也称为星地通信),具体为:1)UE1->UE1的卫星基站1;2)UE1的卫星基站1->UE1的地面UPF1;3)UE2的地面UPF2->UE2的卫星基站2;4)UE2的卫星基站2->UE2。其中,卫星基站与地面UPF间的路径包括卫星与地面站间的馈电电路,以及地面站与UPF间的地面链路。UE与卫星基站间为4G空口、5G空口或未来通信中的空口。
由于卫星部署位置离地面较远,若经过四段星地链路会导致UE与UE间的通信时延较大。为了减少通信时延,可以在卫星上部署UPF,从而UE与UE间的通信可以不经过地面UPF,直接通过卫星间的链路转发,从而可以减少两段馈电电路的时延。参考图3,为UE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示意图。UE1与UE2之间的通信路径为:UE1->UE1的卫星基站1->UE1的卫星UPF1->UE2的卫星UPF2->UE2的卫星基站2->UE2。该路径中包括了两段星地通信,具体为:1)UE1->UE1的卫星基站1;2)UE2的卫星基站2->UE2。
当UPF部署到卫星之后,为了减少卫星间路由的复杂性,在UE1和UE2间进行直接通信时,UE1的卫星UPF和UE2的卫星UPF间可以建立Nx隧道,用于在UE1和UE2的卫星间转发数据,从而UE的IP地址可以不暴露在卫星间链路接口上,卫星间链路的底层路由模块只看到卫星UPF的IP地址,看不到UE的IP地址。参考图4,为UE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卫星UPF1和卫星UPF2之间增加了Nx接口,也即卫星UPF1和卫星UPF2之间建立Nx隧道。示例性的,Nx隧道可以是N19隧道,Nx隧道可以是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RPS TunnellingProtocol User Plane,GTP-U)隧道。其中,GPRS指的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
在图4中,为了减少时延,为UE服务的卫星基站和卫星UPF可以位于同一颗卫星上,因此UPF1与基站1位于同一颗卫星上,UPF2与基站2位于同一颗卫星上,并且在UPF1与UPF2间建立了Nx隧道,以便UPF1和UPF2转发UE1与UE2间进行通信的数据包时,不用处理基于UEIP地址的路由,减少星间路由的复杂性。UE1的UPF1和UE2的UPF2可以由不同的SMF控制,也可能由相同的SMF控制。图4中示出了UPF1和UPF2分别由不同的SMF控制的情形。
当基站和UPF部署到卫星上时,由于卫星是绕地球按固定频率移动的,并且低轨卫星移动速度很快,UE在地面上即使不移动也会发生卫星切换。在上述架构中,卫星的切换意味着为UE服务的卫星基站和卫星UPF同时发生了变化。
参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没有发生切换,为该UE2提供服务的是卫星3上的基站2和UPF2。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源基站1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切换请求消息。
该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源UPF1的N3隧道信息,以便建立目标基站1到源UPF1的上行隧道,即目标基站1可将从UE1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源UPF1。
步骤502,目标基站1向源基站1发送切换响应消息。相应的,源基站1接收该切换响应消息。
该切换响应消息包括目标基站1为UE1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501和步骤502,还建立了源基站1与目标基站1间的转发隧道。
步骤503,源基站1向UE1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相应的,UE1接收该RRC重配置消息。
该RRC重配置消息包括目标基站1为UE1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
源基站1可停止向UE1发送下行数据,并开始通过源基站1与目标基站1之间的转发隧道,将收到的需要发送给UE1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1。
步骤504,UE1与目标基站1间进行同步。
UE1根据为UE1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与目标基站1进行无线同步。
步骤505,UE1向目标基站1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该步骤505之后,在上行方向,UE1可以向目标基站1发送上行数据,目标基站1将从UE1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源UPF1,再由源UPF1根据UPF2的Nx隧道信息,向UPF2发送UE1的上行数据。在下行方向,UPF2将UE1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源UPF1,源UPF1将UE1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源基站1,源基站1再经过源基站1与目标基站1之间的转发隧道,将UE1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1,并由目标基站1将UE1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1。
步骤506,目标基站1向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相应的,AMF接收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
步骤507,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用于通知SMF该UE1发生了切换。
可选的,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 Request消息。
步骤508a,SMF选择与目标基站1部署在同一卫星的目标UPF1作为UE1的新UPF,并向目标UPF1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该N4会话修改消息包括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和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508b,目标UPF1向SMF发送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和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步骤509,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接收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
可选的,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 Response消息。
步骤510,AMF向目标基站1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
此时,上行方向,目标基站1将UE1的上行数据直接发送给目标UPF1,由目标UPF1发送给UPF2。
可选的,路径切换响应消息可以是PATH SWITCH REQUEST ACK消息。
步骤511,SMF向UPF2发送N4会话更新请求消息。相应的,UPF2接收该N4会话更新请求消息。
该N4会话更新请求消息包括结束标记(End Marker)指示和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UPF2通过源路径(即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UPF2根据该End Marker指示,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源UPF1将End Marker发送给源基站1,并由源基站1转发给目标基站1。End Marker是目标基站1从目标基站1与源基站1之间的转发隧道上收到的UE1的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目标基站1在收到End Marker前暂时缓存从目标UPF1收到的UE1的下行数据。目标基站1在收到End Marker后,可将从目标UPF1收到的数据发送给UE1。
在步骤511之后,UPF2开始将发送给UE1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目标UPF1,并由目标UPF1直接发送给目标基站1。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避免在切换过程中UE通过源路径(源UPF1)接收的数据比通过目标路径(目标UPF1)接收的数据晚到而导致的乱序问题。
在上述图5所示的切换流程中,由于AMF和SMF位于地面,因此步骤506、508a、508b、510和511均为星地间通信,这增加了星地通信信令,并且使得流程的时延变长,需要依靠卫星间转发避免丢包,存在卫星间绕行,这不仅仅增加了时延,也增加了卫星间链路的负荷。
参考图5,针对UE1,在下行方向,在步骤503之前,卫星3的UPF2将UE1的下行数据发送给卫星1的源UPF1,源UPF1将UE1的下行数据发送给卫星1的源基站1,然后源基站1将UE1的下行数据发送给卫星2的目标基站1,也即UPF2是经由源UPF1、源基站1,将UE1的下行数据转发给目标基站1,由于目标基站1与源UPF1、源基站1不在同一颗卫星上,因此下行数据存在星间绕行,也即由卫星3发送给卫星2的数据,需要经由卫星1转发给卫星2。在上行方向,在步骤505之后、步骤506之前,UE1将UE1的上行数据发送至卫星2的目标基站1,然后目标基站1将UE1的上行数据发送给卫星1的源UPF1,再由源UPF1发送给卫星3的UPF2,由于源UPF1与目标基站1不在同一颗卫星上,因此上行数据也存在星间绕行,也即由卫星2发送给卫星3的数据,需要经由卫星1转发给卫星3。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后续将对上述图5所示的切换流程进行优化,以便减少切换过程中发生的星地间的信令,以及减少数据在卫星间的绕行。
在卫星场景下,通信两端的UE同时发生跨卫星切换的概率也较高。参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该流程中,UE1的切换流程的步骤描述可参见图5。该图6的切换流程与图5的切换流程所不同的是:在UE1发生切换的过程中UE2也发生了切换,其中,UE2的切换流程与UE1的切换流程类似。因此,在UE1的切换流程的任何时刻,SMF都可能收到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类似的,在UE2的切换过程的任意时刻,SMF也可能收到UE1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参考上述图6,当UE1与UE2同时发生跨卫星切换时,由于UE1与UE2分别对应的UPF都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丢包或数据包乱序的问题,例如,在步骤608a中,SMF将UE2的源UPF2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了UE1的目标UPF1,若SMF在步骤608a之后收到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将导致UE1的目标UPF1无法获得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目标UPF1的数据仍然发送给UE2的源UPF2。此时,若发送结束标记(End Marker)的顺序不恰当,会导致UE2的源UPF2在收到End Marker后仍然收到源UPF1或目标UPF1发送的数据包,导致这些在EndMarker之后到达源UPF2的数据包被丢弃。其中,End Marker可以理解为发送给源UPF2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后续将对上述图6所示的切换流程进行优化,以尽量避免通信两端UE同时发生跨卫星切换时所产生的丢包或数据包乱序的问题。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没有发生切换,为该UE2提供服务的是卫星3上的基站2和UPF2。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a,源基站1向源UPF1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UE1的会话的标识。
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源UPF1为UE1的跨卫星切换做准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的名称不做限定,该消息也可以有其它名称。步骤702a,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包括该会话对应的UPF2的Nx隧道信息。
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是对上述切换准备请求消息的响应。
可选的,该UPF2的Nx隧道信息包含在UE1的会话的上下文中,该会话的上下文还包括SMF的会话端点标识、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SMF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SMF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SMF中标识会话,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目标UPF1处理UE1的上行数据包和/或下行数据包。
可选的,当该UE1的会话对应于LAN群组,则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还包括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目标UPF1处理发送给LAN群组中除UE1之外的其他UE的数据包。
步骤703a,源基站1向目标基站1发送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如果UPF2的Nx隧道信息包含在UE1的会话的上下文中,则该步骤703a具体是:源基站1向目标基站1发送UE1的会话的上下文。
可选的,该步骤703a之后,目标基站1还向源基站1发送目标基站1为UE1的会话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以便源基站1向UE1发送该无线资源信息,从而UE1根据该无线资源信息,建立与目标基站1之间的空口连接,实现UE1从源基站1切换至目标基站1。
可选的,该步骤703a之后,目标基站1还向源基站1发送UE1的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转发隧道信息,从而源基站1可以根据该转发隧道信息,向目标基站1发送UE1的下行数据。
步骤704a,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UPF2的Nx隧道信息。
UPF2是与UE1通信的UE2的会话对应的UPF。该UPF2的Nx隧道信息用于目标UPF1向UPF2发送UE2的下行数据。其中,UE2的下行数据指的是发送给UE2的数据。
可选的,如果UPF2的Nx隧道信息包含在UE1的会话的上下文中,则该步骤704a具体是: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UE1的会话的上下文。
可选的,该步骤704a中,目标基站1还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用于目标UPF1向目标基站1发送UE1的下行数据。其中,UE1的下行数据指的是发送给UE1的数据。
步骤705a,目标UPF1向目标基站1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是由目标UPF1分配的。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用于UPF2向目标UPF1发送UE1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该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还包括目标UPF1的会话端点标识,目标UPF1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目标UPF1中标识会话。其中,目标UPF1的会话端点标识由目标UPF1为该会话分配。
可选的,该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包含在一个N4容器中发送给目标基站1,目标基站1不感知该N4容器的内容。
可选的,该步骤705a中,目标UPF1还向目标基站1发送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用于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UE1的上行数据。其中,UE1的上行数据是指UE1发送的数据。
步骤706a,目标基站1向SMF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目标基站1向SMF或经由AMF向SMF发送指示UE1正在进行切换的消息,该消息包括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当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携带于一个N4容器中发送给SMF,则SMF可以感知该N4容器中的内容。
步骤707a,SMF向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以更新UPF2中的UE1的UPF信息。
如果UPF2中没有存储UE1的UPF的Nx隧道信息,则这里的“更新UPF2中的UE1的UPF信息”指的是在UPF2中存储该UE1的UPF的Nx隧道信息。如果UPF2中已经存储UE1的UPF的Nx隧道信息,则这里的“更新UPF2中的UE1的UPF信息”指的是将UPF2中当前存储的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替换为该重新收到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用于UPF2向目标UPF1发送UE1的下行数据。其中,UE1的下行数据指的是发送给UE1的数据。
可选的,如果UE1的SMF与UE2的SMF不同,则UE1的SMF通过UE2的SMF向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07a之后,SMF还向UPF2发送End Marker指示,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UPF2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如果UE1的SMF与UE2的SMF不同,则UE1的SMF向UE2的SMF发送End marker指示,然后UE2的SMF向UPF2发送End Marker指示。
根据上述方案,当UE1发生切换,源UPF在切换之前的准备阶段将源UPF的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其中包括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PF,避免由SMF向目标UPF发送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可以减少SMF与目标UPF之间的星地交互,从而减少数据传输时延以及切换时延。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例如,由于卫星移动导致该场景的发生)。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b,源基站1向源UPF1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UE1的会话的标识。
步骤702b,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包括该会话对应的源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该源UPF2的Nx隧道信息包含在UE1的会话的上下文中,该会话的上下文还包括SMF的会话端点标识、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SMF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SMF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SMF中标识会话,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目标UPF1处理UE1的上行数据包和/或下行数据包。
可选的,当该UE1的会话对应于LAN群组,则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还包括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目标UPF1处理发送给LAN群组中除UE1之外的其他UE的数据包。
步骤703b,源基站1向目标基站1发送源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如果源UPF2的Nx隧道信息包含在UE1的会话的上下文中,则该步骤703b具体是:源基站1向目标基站1发送UE1的会话的上下文。
可选的,该步骤703b之后,目标基站1还向源基站1发送目标基站1为UE1的会话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以便源基站1向UE1发送该无线资源信息,从而UE1根据该无线资源信息,建立与目标基站1之间的空口连接,实现UE1从源基站1切换至目标基站1。
可选的,该步骤703b之后,目标基站1还向源基站1发送UE1的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转发隧道信息,从而源基站1可以根据该转发隧道信息,向目标基站1发送UE1的下行数据。
步骤704b,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源UPF2的Nx隧道信息。
源UPF2是与UE1通信的UE2的会话对应的UPF。该源UPF2的Nx隧道信息用于目标UPF1向源UPF2发送UE2的下行数据。其中,UE2的下行数据指的是发送给UE2的数据。
可选的,如果源UPF2的Nx隧道信息包含在UE1的会话的上下文中,则该步骤704b具体是: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UE1的会话的上下文。
可选的,该步骤704b中,目标基站1还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用于目标UPF1向目标基站1发送UE1的下行数据。其中,UE1的下行数据指的是发送给UE1的数据。
步骤705b,目标UPF1向目标基站1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该信息包括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是由目标UPF1分配的。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用于UE2的UPF向目标UPF1发送UE1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该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还包括目标UPF1的会话端点标识,目标UPF1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目标UPF1中标识会话。其中,目标UPF1的会话端点标识由目标UPF1为该会话分配。
可选的,该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包含在一个N4容器中发送给目标基站1,目标基站1不感知该N4容器的内容。
可选的,该步骤705b中,目标UPF1还向目标基站1发送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用于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UE1的上行数据。其中,UE1的上行数据是指UE1发送的数据。
步骤706b,SMF通过目标基站2接收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此时,UE2也在发生切换,且UE2切换比UE1切换要早,因此在步骤709b之前,SMF已经收到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707b,SMF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以更新源UPF1中的UE2的UPF信息。
步骤708b,源UPF1向SMF发送拒绝更新的响应消息。
SMF收到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时,还不知道UE1也在发生切换,因此SMF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以更新源UPF1中的UE2的UPF信息。但源UPF1知晓UE1正在切换,因此源UPF1拒绝更新,也即向SMF发送拒绝更新的响应消息,以拒绝更新源UPF1中的UE2的UPF信息。
可选的,该拒绝更新的响应消息携带拒绝原因值,且拒绝原因值为UE1正在切换。
步骤709b,目标基站1向SMF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当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携带于一个N4容器中发送给SMF,则SMF可以感知该N4容器中的内容。
可选的,该步骤709b具体是:目标基站1向AMF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然后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该会话修改请求包括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该步骤709b之后,SMF获知UE1完成切换,且获知切换后的UPF是目标UPF1,因此可以执行以下步骤710b。
步骤710b,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由于步骤708b收到了拒绝更新的响应消息,因此在步骤710b中或之后,SMF可以向目标UPF1发送End Marker指示,目标UPF1根据End Marker指示,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
该步骤709b之后,SMF获知UE1完成切换,且获知切换后的UPF是目标UPF1,因此可以执行以下步骤711b,该步骤711b与上述步骤710b没有先后关系。
步骤711b,SMF向目标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11b中或之后,SMF向目标UPF2发送End Marker指示,目标UPF2根据End Marker指示,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
根据上述方案,当UE1和UE2同时发生切换,SMF在收到UE2的更新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且不知道UE1正在发生切换,则SMF向UE1的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SMF收到源UPF2的拒绝更新的响应消息后,获知UE1正在发生切换,则SMF在后续收到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后,再向UE1的切换后的目标UPF1发送UE2的更新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从而保证了切换的正常完成。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例如,由于卫星移动导致该场景的发生)。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c至步骤705c,同上述步骤701b至步骤705b,可参考前述描述。
步骤706c,目标基站1向SMF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目标基站1向SMF或经由AMF向SMF发送指示UE1正在进行切换的消息,该消息包括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当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携带于一个N4容器中发送给SMF,则SMF可以感知该N4容器中的内容。
步骤707c,SMF通过目标基站2接收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SMF收到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时,已经通过上述步骤706c获知UE1也在发生切换,且获知UE1切换后的UPF是目标UPF1,因此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也即执行以下步骤708c。
步骤708c,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08c中或之后,SMF向目标UPF1发送End Marker指示,目标UPF1根据End Marker指示,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
可选的,在步骤707c之后,还执行以下步骤709c,该步骤709c与上述步骤708c没有先后关系。
步骤709c,SMF向目标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09c中或之后,SMF向目标UPF2发送End Marker指示,目标UPF2根据End Marker指示,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
根据上述方案,当UE1和UE2同时发生切换,SMF在收到UE2的更新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且已经获知UE1发生切换后的目标UPF1的信息,则SMF向UE1的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从而保证了切换的正常完成。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例如,由于卫星移动导致该场景的发生)。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d至步骤705d,同上述步骤701b至步骤705b,可参考前述描述。
步骤706d,SMF通过目标基站2接收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此时,UE2也在发生切换,且UE2切换比UE1切换要早,因此在步骤705d之后,SMF已经收到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707d,SMF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以更新源UPF1中的UE2的UPF信息。
SMF收到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时,还不知道UE1也在发生切换,因此SMF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以更新源UPF1中的UE2的UPF信息。
可选的,该步骤706d之后,SMF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指示,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2向源基站2发送End Marker。源UPF2向源基站2发送End Marker。
步骤708d,目标基站1向SMF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当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携带于一个N4容器中发送给SMF,则SMF可以感知该N4容器中的内容。
可选的,该步骤708d具体是:目标基站1向AMF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然后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该会话修改请求包括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步骤709d,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SMF还收到目标UPF1经由上述步骤705d和步骤708d发送的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其中,目标UPF1是从源UPF1收到的该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则该步骤709d具体是:SMF确定若来自目标UPF1的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与SMF保存的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不同,则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比如,来自目标UPF1的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是源UPF2的Nx隧道信息,SMF保存的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是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因此SMF确定来自目标UPF1的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与SMF保存的UE2的UPF的Nx隧道信息不同,进而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该步骤708d之后,SMF获知UE1完成切换,且获知切换后的UPF是目标UPF1,因此可以执行以下步骤710d,该步骤710d与上述步骤709d没有先后关系。
步骤710d,SMF向目标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10d之后,SMF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指示,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End Marker。源UPF1根据End Marker指示,向源基站1发送EndMarker。
根据上述方案,当UE1和UE2同时发生切换,SMF在收到UE2的更新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且不知道UE1正在发生切换,则SMF向UE1的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以更新源UPF1中的UE2的UPF信息,源UPF2接受更新,后续向目标UPF2发送UE2的下行数据,而不是向源UPF2发送UE2的下行数据。SMF在后续收到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后,再向UE1的切换后的目标UPF1发送UE2的更新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从而保证了切换的正常完成。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例如,由于卫星移动导致该场景的发生)。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e至步骤705e,同上述步骤701b至步骤705b,可参考前述描述。
步骤706e,目标基站1向SMF发送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目标基站1向SMF或经由AMF向SMF发送指示UE1正在进行切换的消息,该消息包括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
当指示UE1的UPF发生切换的信息携带于一个N4容器中发送给SMF,则SMF可以感知该N4容器中的内容。
步骤707e,SMF通过目标基站2接收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SMF收到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时,已经通过上述步骤706e获知UE1也在发生切换,且获知UE1切换后的UPF是目标UPF1,因此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也即执行以下步骤708e。以及还执行以下步骤709e,且步骤708e与步骤709e没有先后时序限制。
步骤708e,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709e,SMF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09e之后,SMF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指示,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2向源基站2发送End Marker。源UPF2根据End Marker指示,向源基站2发送EndMarker。
可选的,在步骤706e之后,还执行以下步骤710e,该步骤710e与上述步骤708e、步骤709e之间没有先后关系。
步骤710e,SMF向目标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10e之后,SMF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指示,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End Marker。源UPF1根据End Marker指示,向源基站1发送EndMarker。
根据上述方案,当UE1和UE2同时发生切换,SMF在收到UE2的更新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且已经获知UE1发生切换后的目标UPF1的信息,则SMF向UE1的目标UPF1和源UPF1均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以保证了切换的正常完成。
图7(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例如,由于卫星移动导致该场景的发生)。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f,SMF接收来自目标UPF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该目标UPF2可以是SMF为UE2选择的、切换后的目标UPF。
具体的,SMF可以从目标UPF2接收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01f之前,SMF接收到指示UE2发生切换的信息,然后SMF向目标UPF2发送源UPF1的Nx隧道信息。
步骤702f,SMF接收指示UE1发生切换的信息。
SMF根据指示UE1发生切换的信息,确定UE1正在发生切换。
可选的,指示UE1发生切换的信息可以是用于为UE1选择UPF的信息,或者是目标UPF1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指示UE1发生切换的信息可以包含于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发送至SMF,SMF从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获取指示UE1发生切换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701f和步骤702f之间没有先后执行顺序。
步骤703f,SMF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以更新源UPF1中的UE2的UPF信息。
当SMF收到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时,UE1也在发生切换且切换还未完成,则SMF先将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UE1的源UPF1,以更新UE1的源UPF1中的UE2的UPF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03f的同时或之后,SMF还向源UPF1发送结束标记指示,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源UPF1向源UPF2发送结束标记。
步骤704f,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702f之后,SMF可以向目标基站1发送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从而目标基站1可以根据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向目标UPF1发送数据。
根据上述方案,当UE2完成切换且SMF收到UE2的切换后的目标UPF的Nx隧道信息,若此时UE1也在发生切换,且UE1的切换还未完成,则SMF先将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UE1的源UPF1,从而源UPF1可以开始向目标UPF2发送数据。一方面,可以保证正常完成切换,另一方面,由于将UPF的Nx隧道信息的更新与UE的UPF的切换进行解耦,可以避免由于UPF的Nx隧道信息的更新与UE的UPF的切换的同时进行而导致的数据包丢失或乱序。
参考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没有发生切换,为该UE2提供服务的是卫星3上的基站2和UPF2。该图8的实施例是对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改进。该图8对应的实施例也是上述图7(a)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
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UE1即将移出源基站1的覆盖范围,源基站1决定将UE1切换到目标基站1,则源基站1向源UPF1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相应的,源UPF1接收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
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源UPF1为UE1的跨卫星切换做准备。
若UE1建立了1个PDU会话,该步骤801执行1次,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该PDU会话的标识。
若UE1建立了多个PDU会话,该步骤801可以执行1次或多次。即,源基站1可以针对每个PDU会话向源UPF1发送一条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一个PDU会话的标识。或者,源基站1为该UE的多个PDU会话发送一条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该UE1的多个PDU会话的标识。也即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可以是UE粒度,也可以是PDU会话粒度。
步骤802,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切换准备响应消息。相应的,源基站1接收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
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包括UE1的PDU会话在该源UPF1中的上下文信息。
其中,如果源基站1针对每个PDU会话发送一条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则源UPF1针对每个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发送一条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包括一个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例如,源基站1向源UPF1发送了切换准备请求消息1,其中包括PDU会话1的标识,以及向源UPF1发送了切换准备请求消息2,其中包括PDU会话2的标识,则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针对切换准备请求消息1的切换准备响应消息1,其中包括PDU会话1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向源基站1发送针对切换准备请求消息2的切换准备响应消息2,其中包括PDU会话2的上下文信息。
如果源基站1针对UE1的多个PDU会话发送一条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则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一条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包括UE1的多个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其中,每个PDU会话对应一个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
其中,每个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包括该PDU会话的标识和该PDU会话对应的所有包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PDR)。其中,所述PDR包括上行PDR和下行PDR,上行PDR用于确定收到的上行数据包的发送方式,下行PDR用于确定收到的下行数据包的发送方式。上行PDR包括UPF2的Nx隧道信息,或当该PDU会话为5G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会话时上行PDR指示将收到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5G LAN内部接口。下行PDR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QoS流的信息(例如,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ty,QFI)和QoS流描述信息(用于目标UPF确定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FI))。
若该PDU会话是5G LAN会话,则PDU会话的下行PDR的源接口(Source Interface)为5G LAN内部接口,该PDR的源网络实例(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该5G LAN的标识,PDU会话的上行PDR的目的接口(Destination Interface)为5G LAN内部接口,该上行方向PDR的目的网络实例(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该5G LAN的标识,即,从该PDU会话收到的上行数据包发送到该5G LAN的内部接口。
若该PDU会话是5G LAN会话,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还包括5G LAN会话的上下文信息,该5G LAN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包括5G LAN群组级别的上行PDR,该上行PDR的源接口(Source Interface)是5G LAN内部接口(VN Internal),该上行PDR的源网络实例(NetworkInstance)设置为该5G LAN的标识,该PDR中包括地址信息,该PDR用于将目的地址为该PDR中所包括的地址的数据包通过Nx隧道发送给UPF2。该5G LAN会话的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5GLAN群组级别的下行PDR,该下行PDR的目的接口(Destination Interface)为5G LAN内部接口(VN Internal),该下行PDR的目的网络实例(Network Instance)设置为该5G LAN的标识,该下行PDR用于指示将从Nx隧道收到的数据包发送到该5G LAN的内部接口。
PDU会话的PDR和5G LAN群组级别的PDR用于目标UPF1处理上下行数据包。
可选的,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还包括:N4会话信息,例如,该PDU会话对应的SMF的F-SEID和/或SMF的Node ID。其中,该SMF的F-SEID用于在SMF中唯一标识该PDU会话,F-SEID是完全限定会话端点标识(Fully Qualified Session Endpoint Identifier)的简称。
源UPF1可以将UE1的每个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分别封装在一个上下文容器中,源基站1可以不用理解容器中的内容。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
步骤803,源基站1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切换请求消息。
该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每个PDU会话的标识和该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或者理解为该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其中,这里的(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表示PDU会话的标识与该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构成的一个组合,因此一个或多个(PDU会话的标识,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表示一个或多个组合,每个组合包括一个PDU会话的标识以及该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这里做统一描述,后续不再赘述。
步骤804,目标基站1向位于同一卫星的目标UPF1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
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UE1的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法,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UE1的至少一个PDU会话的标识和该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
以及,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还包括UE1的至少一个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该N3隧道用于目标基站1接收该PDU会话的数据。比如,目标基站1确定收到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了PDU会话对应的上下文容器,则目标基站1为该PDU会话分配一个N3隧道信息,并在切换准备请求消息中携带该PDU会话的标识,该PDU会话的上下文容器以及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或者,源基站1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指示目标基站1哪些PDU会话需要创建到目标UPF1的N3隧道(源基站1知道哪些PDU会话由源UPF1提供服务),则目标基站1为这些PDU会话分配N3隧道,并在切换准备请求消息中携带该PDU会话的标识,该PDU会话的上下文容器以及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因此,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PDU会话的标识、上下文容器、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
步骤805,目标UPF1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准备响应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
目标UPF1收到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后,保存PDU会话的标识、该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以及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
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中包括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和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作为一种实现方法,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的格式如下:切换准备响应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PDU会话的标识、N4容器、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
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是发送给目标基站1的,N4容器是发送给SMF的。
其中,目标UPF1为每个PDU会话分配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该N3隧道信息用于接收来自目标基站1的该PDU会话的数据,每个PDU会话分配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携带于切换准备响应消息中发送给目标基站1。由于目标UPF1在步骤804收到了每个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以及在该步骤805中目标基站1可以收到每个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从而在目标基站1与目标UPF1之间建立了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3隧道,该N3隧道用于传输该PDU会话的数据。当UE1成功与目标基站1建立连接后,UE1发送的上行数据可通过该N3隧道直接发送给目标UPF1,避免通过源UPF1绕行。需要说明的是,N3隧道是PDU会话粒度,即每个PDU对应一个N3隧道。
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内封装有N4消息,示例性的,该N4消息也可以是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是由目标UPF1为该PDU会话生成的,用于通知SMF:该PDU会话对应的UPF发生了切换。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N4会话信息(例如,SMF的F-SEID和/或SMF的Node ID,其中该SMF的F-SEID用于在SMF中唯一标识该PDU会话)、目标UPF1的N4接口信息(例如,目标UPF1的F-SEID和/或目标UPF1的NodeID等,其中,目标UPF1的F-SEID用于在目标UPF1中唯一标识该会话)以及包括目标UPF1为该PDU会话分配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将会发送给UPF2,用于UPF2根据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向目标UPF1发送UE2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可选的,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可选的,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
步骤806,目标基站1向源基站1发送切换响应消息。相应的,源基站1接收该切换响应消息。
目标基站1从上述步骤805的切换准备响应消息中获取到UE1的每个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并保存该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
以及,目标基站1还向源基站1发送切换响应消息,其中包括UE1的PDU会话的标识。
以及,该切换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基站1为UE1的每个PDU会话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
可选的,切换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基站1的转发隧道信息,该转发隧道信息用于源基站1将收到的发往UE1的数据转发给目标基站1。如此,从UE2发送给UE1的数据可以经过该目标基站1的转发隧道到达目标基站1,从UE2发送给UE1的数据的路径为:UE2->基站2->UPF2->源UPF1->源基站1->目标基站1。由于此时UE1还未与目标基站1之间建立连接,因此,UE2发往UE1的数据可以暂时缓存在目标基站1中,待后续建立了目标基站1与UE1之间的连接后,目标基站1可以将缓存的数据发给UE1。
步骤807,源基站1向UE1发送切换命令。相应的,UE1接收该切换命令。
其中,当源基站1收到步骤806的切换响应消息,触发源基站1向UE1发送切换命令。
该切换命令可以是一个RRC重配置消息。
该切换命令中包括目标基站1为UE1的每个PDU会话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以便UE1根据无线资源信息配置空口。
步骤808,UE1与目标基站1进行同步。
在UE1与目标基站1进行同步之后,UE1可以通过目标基站1发送上行数据。由于目标基站1与目标UPF1间的N3隧道在切换准备阶段已经建立,目标基站1可将从UE1收到的UE1的上行数据发送给目标UPF1。并且,由于目标UPF1从源UPF1获得的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了UE2的UPF2的Nx隧道信息,因此目标UPF1可将收到的UE1的上行数据发送给UPF2,并由UPF2通过基站2发送给UE2。即,在步骤808之后,上行路径已经切换完成。
步骤809,UE1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完成指示。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切换完成指示。
该切换完成指示可以是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目标基站1在收到切换完成指示之后,可以开始向UE1发送下行数据。比如,目标基站1可以将之前缓存的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发送给UE1,该缓存的数据是源基站1发送给目标基站1的。
步骤810,目标基站1向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相应的,AMF接收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UE1的PDU会话的标识以及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或者理解为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PDU会话的标识、N4容器)。该N4容器即为上述步骤805的切换准备请求消息中的N4容器。
步骤811,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这里的SMF指的是PDU会话对应的SMF。其中,UE1的不同PDU会话可以对应相同的SMF,也可以对应不同的SMF,本申请不限定。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SMF根据N4容器中的N4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SMF将该PDU会话对应的UPF的Node ID替换为N4消息中的目标UPF1的Node ID,和/或SMF将该PDU会话对应的UPF的F-SEID替换为N4消息中目标UPF1的F-SEID。
并且,SMF保存N4容器中携带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等。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quest消息。
步骤812,SMF向UPF2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UPF2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SMF从N4容器中获取到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并将该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UPF2,从而UPF2将该PDU会话对应的Nx隧道信息,由该PDU会话对应的源UPF1的Nx隧道信息更新为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从而后续UPF2将收到的UE2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直接发送给目标UPF1,即不再经过源UPF1和源基站1绕行。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End Marker指示,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UPF2通过源路径(即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UPF2根据该End Marker指示,通过源路径发送End Marker。UPF2开始通过新路径(即向目标UPF1)发送数据,此时,UE1的下行路径切换为:UE2->基站2->UPF2->目标UPF1->目标基站1->UE1。此时,UE1的上下行路径均切换完成。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即PFCPSession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UPF1对应的SMF与UPF2对应的SMF不同,则目标UPF1对应的SMF将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UPF2对应的SMF,然后由UPF2对应的SMF将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UPF2。类似的,End Marker指示也由目标UPF1对应的SMF发送给UPF2对应的SMF,再由UPF2对应的SMF发送给UPF2。
步骤813,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接收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N4容器,该N4容器包括PFCP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N4容器是需要发送给目标UPF1的。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sponse消息。
步骤814,AMF向目标基站1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 ACK)。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中包括成功切换的PDU会话的标识和该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该N4容器来自上述步骤813的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815,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N4容器。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N4容器。
该N4容器包括PFCP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相较于图5对应的实施例,该图8对应的实施例减少了切换过程中的星地间的信令交互(例如减少了50%的星地信令),从而减少星地间链路的负荷和降低切换时延。并且,在准备阶段将源UPF的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UPF,建立了目标基站到目标UPF之间的N3隧道,从而可以避免上行数据经过源UPF绕行,可以进一步减少数据传输时延。
参考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例如,由于卫星移动导致该场景的发生)。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该图9的实施例是对上述图6的实施例的改进。该图9对应的实施例也是上述图7(b)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
该实施例可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移动时导致的Nx隧道切换的时序问题。
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至步骤906,同上述步骤801至步骤806。
步骤906a,SMF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相应的,源UPF1接收该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在步骤906a之前,UE2也发生切换,且SMF已经收到切换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由于SMF还不知道UE1正在发生切换,SMF会认为UE1仍然由源UPF1服务,因此当SMF收到UE2的切换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后,将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源UPF1。
该步骤906a可以在步骤901之后、步骤911之前的任意步骤执行。该实施例中以该步骤906a在步骤906之后、步骤907之前执行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之所以限定该步骤906a在步骤901之后执行,是因为步骤901之后,源UPF1可以获知UE1正在切换,因此当源UPF1收到来自SMF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则源UPF1可以暂不更新UPF的Nx隧道信息,并执行以下步骤906b。之所以限定该步骤906a在步骤911之前执行,是因为SMF收到步骤911的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后,可以获知UE1正在切换,则SMF可能不会执行该步骤906a,换句话说在步骤911之前SMF并不知道UE1正在切换,从而SMF会执行上述步骤906a。
可选的,该步骤906a中,SMF还可以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指示,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1通过源路径(即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
步骤906b,源UPF1向SMF发送拒绝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拒绝消息。
该拒绝消息可以携带原因值,该原因值为UE1正在切换。
由于源UPF1拒绝更新Nx隧道信息,因此源UPF1继续将UE1的上行数据发送给UE2的源UPF2。其中,若步骤906a中还发送了End Marker指示,则源UPF1不发送End Marker,也即源UPF1忽略该End Marker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源基站2与目标基站2之间在切换准备阶段建立了转发隧道,源UPF1拒绝了Nx隧道的切换,意味着UE1发送的上行数据仍然发送给源UPF2,并由源UPF2发送给源基站2,源基站2再通过该转发隧道发送给目标基站2,然后目标基站2将UE1的数据发送给UE2。此时,UE1发送的上行数据在UE2的源卫星(即卫星3)和目标卫星(即卫星4)之间存在绕行。虽然存在绕行,但可避免并发切换时导致的数据包乱序。
步骤907至步骤911,同上述步骤807至步骤81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8的实施例仅涉及到UE2的一个UPF,即UPF2,而该图9的实施例中,涉及到UE2的两个UPF,即源UPF2和目标UPF2。上述步骤901至步骤906,以及步骤907至步骤911是引用了图8的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其中,上述步骤901至步骤906,以及步骤907至步骤911中涉及到的UPF2均是指源UPF2。
步骤912,SMF向目标UPF2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UPF2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以及EndMarker指示。
SMF从N4容器中获取到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并将该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PF2,从而目标UPF2将该PDU会话对应的Nx隧道信息,由源UPF1的Nx隧道信息更新为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从而后续目标UPF2将收到的UE2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直接发送给目标UPF1,即不再经过源UPF1和源基站1绕行。
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目标UPF2通过源路径(即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目标UPF2通过源路径发送End Marker。目标UPF2将收到的UE2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发送给目标UPF1,由目标UPF1发送给UE1。此时,UE1的下行路径切换为:UE2->目标基站2->目标UPF2->目标UPF1->目标基站1->UE1。此时,UE1的上下行路径均切换完成。其中,目标UPF2是在切换准备阶段从源UPF2获取到源UPF1的信息。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即PFCPSession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UPF1对应的SMF与目标UPF2对应的SMF不同,则目标UPF1对应的SMF将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和End Marker指示发送给目标UPF2对应的SMF,然后由目标UPF2对应的SMF将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和End marker指示发送给目标UPF2。
步骤913,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接收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N4容器,该N4容器包括PFCP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和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该N4容器是需要发送给目标UPF1的。
可选的,该N4容器中还包括End Marker指示。
步骤914,AMF向目标基站1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 ACK)。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中包括成功切换的PDU会话的标识和该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该N4容器来自上述步骤913的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915,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N4容器。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N4容器。
该N4容器包括PFCP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和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目标UPF1保存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若N4容器中包括End Marker指示,则目标UPF1根据End Marker指示,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并且开始向目标UPF2发送数据。其中,目标UPF1是在切换准备阶段获取到源UPF2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是以UE1和UE2由相同的AMF和SMF服务为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也适用于UE1和UE2由不同的SMF和/或不同的AMF提供服务。
该实施例中,源UPF1在发现正在切换的UE的通信对端UPF也发生切换时,源UPF1不更新Nx隧道,仍然通过源路径发送数据,以避免与目标UPF1的路径不一致而导致丢包或乱序。在该实施例中,在SMF通知目标UPF1发送End Marker之前,UE1已经将路径切换到向目标UPF1发送上行数据,因此,在SMF向目标UPF1发送End marker指示之前已经没有上行数据经过源UPF1发送给源UPF2了,也即目标UPF1发送的End Marker是发送给源UPF2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目标UPF1后续将数据发送给目标UPF2。End Marker进一步由源UPF2发送给源基站2,并由源基站2发送给目标基站2。目标基站2在通过源基站2到目标基站2间的转发隧道收到End Marker后再将从目标UPF2收到的UE2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2,并且从转发隧道收到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比从目标UPF2收到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早,应先发送给UE2,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按序传输。
参考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卫星的移动导致的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该图10的实施例是对上述图6的实施例的改进。该图10对应的实施例也是上述图7(c)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
该实施例可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移动时导致的Nx隧道切换的时序问题。
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至步骤1009,同上述步骤801至步骤80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8的实施例仅涉及到UE2的一个UPF,即UPF2,而该图10的实施例中,涉及到UE2的两个UPF,即源UPF2和目标UPF2。上述步骤1001至步骤1009是引用了图8的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其中,上述步骤1001至步骤1009中涉及到的UPF2均是指源UPF2。
同时,UE2也发生了跨卫星的切换,且UE2完成了与上述步骤1001至步骤1009类似的操作。
步骤1010,目标基站1向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相应的,AMF接收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UE1的PDU会话的标识以及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或者理解为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PDU会话的标识、N4容器)。
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内封装有N4消息,该N4消息可以是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是由目标UPF1为该PDU会话生成的,用于通知SMF:该PDU会话对应的UPF发生了切换。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N4会话信息(例如,SMF的F-SEID和/或SMF的Node ID)、目标UPF1的N4接口信息(例如,目标UPF1的F-SEID和/或目标UPF1的Node ID等,其中,目标UPF1的F-SEID用于在目标UPF1中唯一标识该会话)以及包括目标UPF1为该PDU会话分配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将会发送给目标UPF2,用于目标UPF2向目标UPF1发送UE2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可选的,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可选的,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
步骤1011,目标基站2向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相应的,AMF接收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UE2的PDU会话的标识以及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或者理解为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PDU会话的标识、N4容器)。
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内封装有N4消息,该N4消息可以是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是由目标UPF2为该PDU会话生成的,用于通知SMF:该PDU会话对应的UPF发生了切换。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N4会话信息(例如,SMF的F-SEID和/或SMF的Node ID)、目标UPF2的N4接口信息(例如,目标UPF2的F-SEID、目标UPF2的Node ID等)以及包括目标UPF2为该PDU会话分配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该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将会发送给目标UPF1,用于目标UPF1向目标UPF2发送UE1需要发送给UE2的数据。可选的,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2的N3隧道信息。可选的,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2的N3隧道信息。
步骤1012,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这里的SMF指的是UE1的PDU会话对应的SMF。其中,UE1的不同PDU会话可以对应相同的SMF,也可以对应不同的SMF,本申请不限定。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UE1的该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该N4容器即为上述步骤1010中AMF收到的N4容器。
SMF根据N4容器中的N4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SMF将该PDU会话对应的UPF的源UPF1的NodeID替换为N4消息中的目标UPF1的NodeID,和/或SMF将该PDU会话对应的UPF的F-SEID替换为N4消息中目标UPF1的F-SEID。
并且,SMF保存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等。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quest消息。
步骤1013,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接收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N4容器,该N4容器包括PFCP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N4容器是需要发送给目标UPF1的。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是针对上述步骤1012的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由于此时SMF仍未收到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因此,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中不携带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sponse消息。
步骤1014,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这里的SMF指的是UE2的PDU会话对应的SMF。其中,UE2的不同PDU会话可以对应相同的SMF,也可以对应不同的SMF,本申请不限定。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UE2的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该N4容器即为上述步骤1011中AMF收到的N4容器。
SMF根据N4容器中的N4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SMF将该PDU会话对应的UPF的NodeID替换为N4消息中的目标UPF2的NodeID,和/或SMF将该PDU会话对应的UPF的F-SEID替换为N4消息中目标UPF2的F-SEID。
并且,SMF保存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目标UPF2的N3隧道信息等。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quest消息。
步骤1015,AMF向目标基站1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 ACK)。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中包括成功切换的UE1的PDU会话的标识和该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该N4容器来自上述步骤1013的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1016,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接收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N4容器,该N4容器包括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和EndMarker指示。该N4容器是需要发送给目标UPF2的。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目标UPF2在向目标UPF1发送数据前先通过源路径(即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是针对上述步骤1014的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由于此时SMF已经收到UE1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因此,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中携带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sponse消息。
步骤1017,AMF向目标基站2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 ACK)。相应的,目标基站2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中包括成功切换的UE2的PDU会话的标识和该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该N4容器来自上述步骤1016的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1018,目标基站2向目标UPF2发送N4容器。相应的,目标UPF2接收该N4容器。
目标UPF2根据N4容器中的End Marker指示,通过源路径(即向源UPF1)发送EndMarker。目标UPF2将收到的UE2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发送给目标UPF1,由目标UPF1发送给UE1。此时,UE2的下行路径切换为:UE2->目标基站2->目标UPF2->目标UPF1->目标基站1->UE1。此时,UE1的下行路径切换完成。
步骤1019,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和End Marker指示。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和End Marker指示。
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目标UPF1在向目标UPF2发送数据前先通过源路径(即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
目标UPF1根据End Marker指示,通过源路径(即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后续,目标UPF1将收到的UE1需要发送给UE2的数据发送给目标UPF2,由目标UPF2发送给UE2。此时,UE1的上行路径切换为:UE1->目标基站1->目标UPF1->目标UPF2->目标基站2->UE2。此时,UE1的上行路径切换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是以UE1和UE2由相同的AMF和SMF服务为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也适用于UE1和UE2由不同的SMF和/或不同的AMF提供服务。在该实施例中,在步骤1019,SMF通知目标UPF1切换路径并发送End marker,目标UPF1在发送End marker之后不再向源UPF2发送任何数据包。目标基站2在通过源基站2到目标基站2间的转发隧道收到EndMarker后再将从目标UPF2收到的UE2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2,并且从转发隧道收到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比从目标UPF2收到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早,应先发送给UE2,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按序传输。
参考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卫星的移动导致的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该图11的实施例是对上述图6的实施例的改进。该图11对应的实施例也是上述图7(d)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
该实施例可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移动时导致的数据绕行的问题。
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至步骤1103,同上述步骤801至步骤803。
步骤1103a,SMF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相应的,源UPF1接收该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在步骤1103a之前,UE2也发生切换,且SMF已经收到的了切换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由于SMF还不知道UE1正在发生切换,SMF会认为UE1仍然由源UPF1服务,因此当SMF收到UE2的切换后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后,将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源UPF1。
在上述图9的实施例中,源UPF1的切换还未完成时,源UPF1拒绝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具体参考上述步骤906a和步骤906b。而在该图11的实施例中,源UPF1的切换还未完成时,源UPF1不拒绝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后续源UPF1使用该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将UE1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目标UPF2,而不再发送给源UPF2。
并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MF记录向源UPF1发送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的时间戳。SMF在收到针对该步骤1103a的响应消息后,通知UE2的源UPF2向UE2的目标基站2发送End Marker,即,UE2的目标基站2收到的End Marker是由源UPF2发送的,而在前面的实施例中,End Marker是由对端UE(即UE1)的源UPF1或目标UPF1发送的。SMF在确认UE1侧不再通过源路径发送数据时通知源UPF2发送End Marker,只要源UPF1发送给源UPF2的数据包比SMF通知源UPF2发送End Marker早,则不会发生乱序。由于SMF先通知源UPF1切换路径的,因此,可以认为一般情况下源UPF1发送给源UPF2的数据包比SMF通知源UPF2发送End Marker早。
步骤1103a可发生在步骤1106a前的任何时候,本实施例以该步骤1103a发生在步骤1103之后且在步骤1104前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1104至步骤1106,同上述步骤804至步骤806。
步骤1106a,目标基站1向UE1的AMF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相应的,AMF接收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
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基站1的标识和UE1的每个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N4容器内封装有N4消息,该N4消息可以是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是由目标UPF1为该PDU会话生成的,用于通知SMF:该PDU会话对应的UPF发生了切换。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N4会话信息(例如,SMF的F-SEID和/或SMF的Node ID)、目标UPF1的N4接口信息(例如,目标UPF1的F-SEID和/或目标UPF1的Node ID等,其中,目标UPF1的F-SEID用于在目标UPF1中唯一标识该会话)以及包括目标UPF1为该PDU会话分配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将会发送给目标UPF2,用于目标UPF2根据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向目标UPF1发送UE2的数据。可选的,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可选的,该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N4容器中还包括源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1106b,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地,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PDU会话对应的N4容器和一个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该流程为切换准备流程。
步骤1106c,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地,AMF接收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中包括N4容器,该N4容器包括PFCP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N4容器是需要发送给目标UPF1的。
SMF检查上次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的时间戳,如果该时间戳与当前时刻的差值小于预定的阈值,表明源UPF1在步骤1102后收到了更新的Nx隧道消息,即目标UPF2的隧道信息,因此目标UPF1收到的源UPF2的Nx隧道信息已经过时,从而SMF在该N4容器中携带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以便目标UPF1保存该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或者,SMF也可以不基于时间戳判断是否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而是总是在该N4容器中携带本地保存的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这样,无论目标UPF1从源UPF1收到的是否是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目标UPF1总能收到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
或者,如果目标UPF1发送给SMF的N4容器中包括UE2的UPF2的Nx隧道信息,则SMF判断本地保存的UPF2的Nx隧道信息与该N4容器中的UPF2的Nx隧道信息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在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的N4容器中携带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
步骤1106d,AMF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准备响应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
AMF从会话修改响应消息中获取N4容器,然后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中包括该N4容器。
步骤1106e,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N4容器。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N4容器。
若N4容器中包括了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即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目标UPF1保存该Nx隧道信息,并在后续发送UE1的上行数据包时使用该Nx隧道信息进行发送。
步骤1107至步骤1111,同上述步骤807至步骤8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1110的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可以不携带N4容器。这是因为在上述步骤1106a中的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已经携带了N4容器,若目标UPF1没有需要更新的内容,目标UPF1不需要携带N4容器。
步骤1112,SMF向目标UPF2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UPF2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SMF从N4容器中获取到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并将该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PF2,从而目标UPF2将该PDU会话对应的Nx隧道信息,由该PDU会话对应的源UPF1的Nx隧道信息更新为该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从而后续目标UPF2将收到的UE2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直接发送给目标UPF1,即不再经过源UPF1和源基站1绕行。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即PFCP Session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UPF1对应的SMF与目标UPF2对应的SMF不同,则目标UPF1对应的SMF将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PF2对应的SMF,然后由目标UPF2对应的SMF将UE1的PDU会话对应的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PF2。
步骤1113,同上述步骤813。
步骤1114,SMF在确认将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了目标UPF2,SMF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指示。相应的,源UPF1接收该End Marker指示。
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End Marker,该End Marker由源基站1转发给目标基站1。此时目标基站1获知不会再有数据从源UPF1发送给目标基站1,因此,目标基站1可以开始处理来自目标UPF1的数据。
根据上述方案,在UE2发生切换时,SMF及时将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源UPF1,因此源UPF1可以根据最新的Nx隧道信息向目标UPF2发送UE1的数据,避免了将数据发送给源UPF2后再通过源基站2与目标基站2之间的转发路径进行转发,减少了数据的迂回。并且,该方案中SMF在确认UE的通信对端已经从源路径切换到目标路径后通知UE的源UPF发送End Marker,避免了数据包乱序。
参考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卫星的移动导致的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该图12的实施例是对上述图6的实施例的改进。该图12对应的实施例也是上述图7(e)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
该实施例可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移动时导致的数据绕行问题。
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至步骤1206,同上述步骤801至步骤806。
步骤1206a,同上述步骤1106a。
步骤1206b,同上述步骤1106b。
步骤1206c,同上述步骤1106c。
步骤1206d,AMF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准备响应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
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中包括N4容器。该N4容器包括PFCP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N4容器是需要发送给目标UPF1的。
步骤1206e,目标基站1向目标UPF1发送N4容器。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N4容器。
此时,由于SMF还未收到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因此,步骤1206c、步骤1206d和步骤1206e的N4容器中均不包括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在步骤1212之前、步骤1206e之后的任意时刻,若SMF收到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即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SMF都立刻将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PF1和源UPF1。如图12的步骤A所示。其中,SMF可使用在步骤1206b收到的N4容器中的目标UPF1的F-SEID,直接给目标UPF1发送PFCP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即可不经过目标基站1),以便通知目标UPF1使用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即向目标UPF2发送UE1的上行数据。
由于此时UE1可能还继续通过源基站1发送上行数据,因此,SMF也需要将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源UPF1。这样,源UPF1也可以直接使用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即向目标UPF2发送UE1的上行数据。
步骤1207至步骤1209,同上述步骤807至步骤809。
步骤1210,SMF在确认源UPF1、目标UPF1均更新了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后,SMF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指示。相应的,源UPF2接收该End Marker指示。
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2向源基站2发送End Marker,源UPF2向源基站2发送End Marker,该End Marker由源基站2转发给目标基站2。此时目标基站2获知不会再有数据从源UPF2发送给目标基站2,因此,目标基站2可以开始处理由UPF1(源UPF1或目标UPF1)发送的数据。
步骤1211至步骤1215,同上述步骤1110至步骤1114。
根据上述方案,在UE2发生切换时,SMF及时将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源UPF1,因此源UPF1可以根据最新的Nx隧道信息向目标UPF2发送UE1的数据,避免了将数据发送给源UPF2后再通过源基站2与目标基站2之间的转发路径进行转发,减少了数据的迂回。
参考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卫星的移动导致的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该图13的实施例是对上述图6的实施例的改进。
该实施例可用于UE1和UE2同时跨卫星移动时导致的数据绕行问题。
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1至步骤1306,同上述步骤801至步骤806。
步骤1306a,同上述步骤1206a。
步骤1306b,同上述步骤1206b。
步骤1306c,同上述步骤1206c。
步骤1306d,同上述步骤1206d。
步骤1306e,同上述步骤1206e。
此时,由于SMF还未收到UE2的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因此,步骤1306c、步骤1306d和步骤1306e的N4容器中均不包括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1307至步骤1309,同上述步骤807至步骤809。
步骤1310,目标基站1向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相应的,AMF接收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UE1的PDU会话的标识。
步骤1311,UE2也发生了切换,UE2的目标基站2向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SWITCH REQUEST)。相应的,AMF接收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UE2的PDU会话的标识。
步骤1312,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这里的SMF指的是UE1的PDU会话对应的SMF。其中,UE1的不同PDU会话可以对应相同的SMF,也可以对应不同的SMF,本申请不限定。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quest消息。
该消息指示SMF进行路径切换。
步骤1313,SMF向目标UPF2和源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步骤1314,SMF向源UPF1发送End Marker指示。相应的,源UPF1接收该End Marker指示。
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1向源基站1发送End Marker,该End Marker由源基站1转发给目标基站1。此时目标基站1获知不会再有数据从源UPF1发送给目标基站1,因此,目标基站1可以开始处理来自目标UPF1的数据。
此处,是假设在该步骤1314步前,源UPF2或目标UPF2发送给源UPF1的所有数据包均已到达源UPF1。
步骤1315,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接收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N4容器,该N4容器包括PFCP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N4容器是需要发送给目标UPF1的。
步骤1316,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这里的SMF指的是UE2的PDU会话对应的SMF。其中,UE2的不同PDU会话可以对应相同的SMF,也可以对应不同的SMF,本申请不限定。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quest消息。
该消息指示SMF进行路径切换。
步骤1317,AMF向目标基站1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ACK)。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步骤1318,SMF向目标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1319,SMF向源UPF2发送End Marker指示。相应的,源UPF2接收该End Marker指示。
该End 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2向源基站2发送End Marker,源UPF2向源基站2发送End Marker,该End Marker由源基站2转发给目标基站2。此时目标基站2获知不会再有数据从源UPF2发送给目标基站2,因此,目标基站2可以开始处理由UPF1(源UPF1或目标UPF1)发送的数据。
其中,这里假设在步骤1318之后,目标UPF1发送给源UPF2的数据均已到达源UPF2。
步骤1320,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接收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是针对步骤1316的响应。
步骤1321,AMF向目标基站2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 ACK)。相应的,目标基站2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根据上述方案,在UE2发生切换时,SMF及时将UE2对应的最新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源UPF1,因此源UPF1可以根据最新的Nx隧道信息向目标UPF2发送UE1的数据,避免了将数据发送给源UPF2后再通过源基站2与目标基站2之间的转发路径进行转发,减少了数据的迂回。
参考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卫星的移动导致的UE1和UE2同时跨卫星切换的场景。该流程中,UE1的卫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1上的源基站1和源UPF1为UE1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2上的目标基站1和目标UPF1为UE1提供服务。UE2的卫星也发生切换,切换前,由卫星3上的源基站2和源UPF2为UE2提供服务,切换后,由卫星4上的目标基站2和目标UPF2为UE2提供服务。该图14的实施例是对上述图6的实施例的改进。该图14对应的实施例也是上述图7(f)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
该实施例未对切换流程进行优化,在UE的切换过程中,UE的上下行数据都经过源UPF发送。在路径切换的过程中,由SMF重选与目标基站部署在相同卫星的UPF作为目标UPF,并将UE当前对应的UPF切换到该UPF。
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01,源基站1确定UE1要进行切换,源基站1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切换请求消息。
该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源UPF1的N3隧道信息。
步骤1402,目标基站1向源基站1发送切换响应消息。相应的,源基站1接收该切换响应消息。
在上述过程步骤1401和步骤1402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源基站1与目标基站1间的转发隧道,因此发送给UE1的下行数据可以由源基站1经过该转发隧道发送给目标基站1,目标基站1暂时缓存下行数据。
步骤1403,源基站1向UE1发送切换命令。相应的,UE1接收该切换命令。
该切换命令可以是一个RRC重配置消息。
步骤1404,UE1与目标基站1进行同步。
UE1在收到该切换命令后,发起与目标基站1同步过程,以便通过目标基站1接入。
步骤1405,UE1向目标基站1发送切换完成指示。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切换完成指示。
该切换完成指示可以是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此时,目标基站1可以将下行数据发送给UE1。
UE1可以通过目标基站1发送上行数据。目标基站1可以使用步骤1401中收到的源UPF1的N3隧道信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源UPF1,然后源UPF1将上行数据发送给源UPF2。
步骤1406,目标基站2向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相应的,AMF接收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UE2也发生了跨卫星切换,UE2的跨卫星切换流程可参见上述步骤1401至步骤1404。接着UE2的目标基站2执行该步骤1406。
该路径切换请求包括用于选择UPF的信息,比如可以是目标基站2的标识信息或卫星4的标识信息,或者该路径切换请求包括目标UPF2的标识信息。
以及,该路径切换请求还包括目标基站2的N3隧道信息。
步骤1407,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用于选择UPF的信息或目标UPF2的标识信息。
以及,该路径切换请求还包括目标基站2的N3隧道信息。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quest消息。
步骤1407a,SMF选择目标UPF2。
比如,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用于选择UPF的信息,且用于选择UPF的信息是目标基站2的标识信息,则SMF可以向NRF发送查询请求,其中携带目标基站2的标识信息,NRF向SMF返回与目标基站2部署在同一卫星上的目标UPF2的标识信息。
再比如,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用于选择UPF的信息,且用于选择UPF的信息是卫星4的标识信息,则SMF可以向NRF发送查询请求,其中携带卫星4的标识信息,NRF向SMF返回部署在卫星4上的目标UPF2的标识信息。
再比如,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目标UPF2的标识信息,则SMF可直接选择该目标UPF2。
步骤1408,目标基站1向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相应的,AMF接收该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该路径切换请求包括用于选择UPF的信息,比如可以是目标基站1的标识信息或卫星2的标识信息,或者该路径切换请求包括目标UPF1的标识信息。
以及,该路径切换请求还包括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
步骤1409a,SMF向目标UPF2发送PFCP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UPF2接收该PFCP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该PFCP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源UPF1的Nx隧道信息和目标基站2的N3隧道信息。
由于SMF还未收到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此时,SMF仍然将源UPF1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PF2。
步骤1409b,目标UPF2向SMF发送PFCP会话建立响应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PFCP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该PFCP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2的N3隧道信息和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1410,AMF向SMF发送会话修改请求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用于选择UPF的信息或目标UPF1的标识信息。
以及,该路径切换请求还包括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
可选,该步骤1410和步骤1409b可以是并发的,即几乎同时到达SMF。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quest消息。
步骤1410a,SMF选择目标UPF1。
比如,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用于选择UPF的信息,且用于选择UPF的信息是目标基站1的标识信息,则SMF可以向NRF发送查询请求,其中携带目标基站1的标识信息,NRF向SMF返回与目标基站1部署在同一卫星上的目标UPF1的标识信息。
再比如,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用于选择UPF的信息,且用于选择UPF的信息是卫星2的标识信息,则SMF可以向NRF发送查询请求,其中携带卫星2的标识信息,NRF向SMF返回部署在卫星2上的目标UPF1的标识信息。
再比如,若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目标UPF1的标识信息,则SMF可直接选择该目标UPF1。
步骤1411,SMF向源UPF1发送N4更新消息。相应的,源UPF1接收该N4更新消息。
该N4更新消息包括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和End Marker指示。
根据优先更新Nx隧道的原则,即使此时SMF已经收到了UE1的切换,SMF也暂停UE1的切换流程的处理,优先将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源UPF1。即,若正在执行UE1的路径切换流程,SMF在收到UE2的目标UPF的Nx隧道信息后,SMF在发送会话更新响应消息(步骤1417)之前,向源UPF1发送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和End Marker指示。
其中,End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1通过源路径(经过源UPF2)发送End Marker。源UPF1根据EndMarker指示,通过源路径(经过源UPF2)发送End Marker。源UPF1开始向目标路径(经过目标UPF2)发送收到的UE1需要发送给UE2的数据(也即UE2的下行数据)。此时,UE2的下行数据直接通过目标UPF2和目标基站2发送给UE2,不再经过源UPF2和源基站2转发。
步骤1412a,SMF向目标UPF1发送PFCP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相应的,目标UPF1接收该PFCP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该PFCP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目标基站1的N3隧道信息和目标UPF2的Nx隧道信息。
步骤1412b,目标UPF1向SMF发送PFCP会话建立响应消息。相应的,SMF接收该PFCP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该PFCP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和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步骤1413,SMF向源UPF2发送N4更新消息。相应的,源UPF2接收该N4更新消息。
该N4更新消息包括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和End Marker指示。
由于UE2的路径切换还未完成,目标基站2仍然将UE2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源UPF2,因此SMF暂停UE2的路径切换流程,并向源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即,若正在执行UE2的路径切换流程,SMF在收到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后,SMF在发送会话更新响应消息(步骤1415)之前,向源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和End Marker指示。
其中,EndMarker指示用于指示源UPF2通过源路径(经过源UPF1)发送End Marker。源UPF2根据EndMarker指示,通过源路径(经过源UPF1)发送End Marker。源UPF2开始向目标路径(经过目标UPF1)发送收到的UE2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也即UE1的下行数据)。此时,源UPF2开始通过新路径(经过目标UPF2)发送从UE2收到的需要发送给UE1的数据,即UE1的下行数据。
步骤1414,SMF向目标UPF2发送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相应的,目标UPF2接收该目标UPF1的Nx隧道信息。
由于在步骤1409a中向目标UPF2发送的是源UPF1的Nx隧道信息,这里,SMF需要通知目标UPF2更新Nx隧道信息。
步骤1415,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是针对UE2的会话修改响应。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2的N3隧道信息。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sponse消息。
步骤1416,AMF向目标基站2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 ACK)。相应的,目标基站2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2的N3隧道信息。
此时,UE2发送给UE1的数据直接由目标基站2发送给目标UPF2,不再经过源UPF2绕行。
步骤1417,SMF向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相应的,AMF发送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是针对UE1的会话修改响应。
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
可选的,该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可以是Nsmf_PDUSession_SMContextUpdateResponse消息。
步骤1418,AMF向目标基站1发送路径切换响应消息。相应的,目标基站1接收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该路径切换响应消息包括目标UPF1的N3隧道信息。
根据上述方案,若SMF在UE的路径切换过程中收到新的Nx隧道信息,SMF先暂停路径切换流程,优先将新的Nx隧道信息发送给源UPF,在Nx路径切换完成后,SMF再继续路径切换流程。从而如果通信两端的UE发生并发切换,则Nx隧道的切换总是早于UE的UPF的切换,相当于将Nx隧道切换与UPF的切换解耦,避免在Nx路径切换的同时进行UPF的切换而导致某些数据包丢失或乱序的情况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会话管理网元、用户面网元或接入网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5和图1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7(a)至图7(f),以及图8至图14的方法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用户面网元或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用户面网元或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用户面网元或接入网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15所示,通信装置1500包括处理单元1510和收发单元1520。通信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用户面网元或接入网设备的功能。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会话管理网元的功能,收发单元1520,用于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及,向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更新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中的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在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前,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更新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中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信息;以及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拒绝更新的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及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用于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会话修改请求,该会话修改请求包括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前,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若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与该会话管理网元保存的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不同,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和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用于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或该目标接入网设备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正在进行切换的消息,该消息包括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功能,收发单元1520,用于通过目标接入网设备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用于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包含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的上下文中,该会话的上下文还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该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会话管理网元中标识该会话,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和/或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对应于局域网LAN群组,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该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发送给该LAN群组中其他UE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用于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信息还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中标识该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1510,用于分配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该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隧道信息,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隧道信息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结束标记指示;根据该结束标记指示,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收发单元1520,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切换准备请求消息,该切换准备请求消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的标识;接收来自该源用户面网元的切换准备响应消息,该切换准备响应消息包括该会话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通过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为该会话分配的无线资源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无线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会话对应的该目标接入网设备的转发隧道信息;根据该转发隧道信息,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在第四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收发单元1520,用于通过该源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信息还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中标识该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包含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的上下文中,该会话的上下文还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该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会话管理网元中标识该会话,该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和/或下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会话对应于局域网LAN群组,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发送给该LAN群组中其他UE的数据包;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
在第五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会话管理网元的功能,收发单元1520,用于接收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生切换的信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以更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以及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基站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在接收来自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之前,接收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的信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520,还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该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510和收发单元1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6所示,通信装置1600包括处理器1610和接口电路1620。处理器1610和接口电路16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6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30,用于存储处理器16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6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6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6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时,处理器16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510的功能,接口电路16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520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终端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站、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30)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目标接入网设备,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更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中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所述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以更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中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拒绝更新的响应消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
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所述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会话修改请求,所述会话修改请求包括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生切换,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所述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所述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包括:
若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保存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不同,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指示,所述结束标记指示用于指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结束标记。
15.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或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在进行切换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
16.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目标接入网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的上下文中,所述会话的上下文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所述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会话管理网元中标识所述会话,所述会话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和/或下行数据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对应于局域网LAN群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的所述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所述LAN群组对应的包检测规则用于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处理发送给所述LAN群组中其他UE的数据包。
19.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通过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会话端点标识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中标识所述会话。
21.如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的隧道信息;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隧道信息,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二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22.如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第一隧道信息;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23.如权利要求16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结束标记指示;
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根据所述结束标记指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源用户面网元发送结束标记。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所述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网元发生切换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用户面网元的隧道信息。
CN202111568633.9A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6321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8633.9A CN116321314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CT/CN2022/139599 WO2023116568A1 (zh) 2021-12-21 2022-12-16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8633.9A CN116321314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1314A true CN116321314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9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8633.9A Pending CN116321314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1314A (zh)
WO (1) WO20231165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2069B (zh) * 2023-09-28 2024-02-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5g核心网中的路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1030A1 (ko) * 2016-12-15 2018-06-2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278584B (zh) * 2018-03-1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用户面网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636639A (zh) * 2018-06-25 2019-12-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67088A (zh) * 2019-05-29 2019-08-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207096B (zh) * 2021-07-05 202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实体、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16568A1 (zh)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8603B2 (en) Packet duplication
US11581942B2 (en) Selecting a non-access stratum period based on a non-terrestrial access network type
US11889452B2 (en) Geographical zone-based registration area tracking
JP6475398B1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モバイル端末のシームレスな再配置
CN107548127B (zh) 支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1641564B2 (en) Flexible zone-based registration area track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075659B1 (ko) 이종 무선 접속망에서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전환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CN113630827A (zh) 支持切换的方法及对应的基站和网络节点
CN106465230A (zh) 控制接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US11317374B2 (en) RAN paging handling
US2012021897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Internet Protocol Offload Connection
US20230232204A1 (en) Service Authorization
CN102685921A (zh) 一种双通道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7044263A (zh) 用于航空系统的会话管理
EP350667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bearer
CN116347534A (zh) 一种卫星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CN111510977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6438823A (zh) 航空系统的认证和授权
WO2023116568A1 (zh)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KR20200118166A (ko) 라우팅 선택 방법, 장치,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및 저장 매체
US20230328551A1 (en) Connection Control
EP40930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serving gateway control plane functionality
US2020037473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6033361A (zh) 一种保障语音业务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