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0372A - 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0372A
CN116320372A CN202211600087.7A CN202211600087A CN116320372A CN 116320372 A CN116320372 A CN 116320372A CN 202211600087 A CN202211600087 A CN 202211600087A CN 116320372 A CN116320372 A CN 116320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recording
receiving end
file
send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00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eix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eix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eix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eix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00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0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0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0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属于媒体通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录音时长相同;根据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根据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避免了视觉查看和行为动作无法精准的同步导致的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媒体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一种音频延时检测装置、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视频指挥系统中,为保证指挥指令传达的时效性,在通过视频指挥终端间进行语音通话时,需满足声音延时的指标要求。请参看图2,图2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视频指挥系统的使用场景示意图。比如:使用场景为:A在麦克风处讲话后,声音通过麦克风采集→指挥终端A编码→网络传输→指挥员B终端解码→扬声器播放。
为了检测声音延时是否符合指标要求,目前现有的测试方法为:搭建测试环境;然后指挥员A和指挥员B同时启动时间计时器,指挥员A在终端A处查看计时器时间的同时以间隔1s的频率开始数数“1,2,3”,记下开始讲话的时间t0;同时,指挥员B听到扬声器播放声音“1”的同时查看计时器时间t1并记录,计算时间差Δt=t1-t0;然后多次测试取平均值即为声音延时。
由此可见,现有的测试方法需要依赖人力,通过人工进行查看和操作,由于视觉查看和行为动作无法精准的同步,即无法确保查看时间和计数动作能够同时刻进行,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一种音频延时检测装置、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处理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
将所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与预置的技术指标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生成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包括:
多次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得到多组录音文件样本,每一组所述录音文件样本包括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各组录音文件样本,分别确定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分别计算得到各组音频延时;
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多组音频延时均值,并将所述多组音频延时均值作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包括:
设置录音时长为t;
测试过程中,同时启动对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和音频接收端发出的声音录音;
当录音时长达到t时,同时停止对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和音频接收端发出的声音录音,得到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得到第一录音波形;
根据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得到第二录音波形;
提取所述第一录音波形中首次出现峰值的时间,作为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提取所述第二录音波形中首次出现峰值的时间,作为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音频延时检测方法,所述音频延时检测系统包括:音频发生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测试装置;
所述音频发生器用于发出初始音频信号,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测试装置;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将所述初始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得到音频编码,并将所述音频编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将所述音频编码进行解码,得到输出音频信号,并将所述输出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
所述测试装置用于同时对初始音频信号和输出音频信号进行录音,得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音频延时检测装置,所述音频延时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上述的音频延时检测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上述的音频延时检测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中的波形峰值时间进行分析,进而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参与,避免了视觉查看和行为动作无法精准的同步导致的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和录音时长均相同,即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是同时录音得到,从而保证了录音文件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比波形峰值时间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使得检测更加方便,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视频指挥系统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延时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310-测试装置;320-音频发生器;330-第一终端;340-第二终端;410-获取模块;420-确定模块;430-检测模块;A01-处理器;A02-网络接口;A03-内存储器;A04-显示屏;A05-输入装置;A06-非易失性存储介质;B01-操作系统;B02-计算机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图1,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音频发出端持续的发出声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待检测系统可以是实际使用的系统,比如视频指挥系统,也可以是根据实际使用的系统搭建的测试系统。所述待检测系统包括音频发出端、音频接收端、数据处理端等。
为了保证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音频相同,在检测过程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来获取:
首先,设置录音时长为t;录音时长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然后,测试过程中,同时启动对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和音频接收端发出的声音录音;
最后,当录音时长达到t时,同时停止对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和音频接收端发出的声音录音,得到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录音文件可以是不同音频格式。
通过设置录音时长,并且同时启动和停止录音,可以实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从而可以保证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录制的音频来自同一段音频,进而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步骤220: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波形峰值时间可以是指首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也可以是指所有出现波峰的时间。
其中,采用首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作为波形峰值时间更加方便,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得到第一录音波形。
然后,根据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得到第二录音波形;在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录音文件为音频文件,为便于分析和查看,可以将音频文件转换为录音波形,上述转换过程可以是将录音文件通过音频波形显示软件打开得到,音频波形显示软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
然后,提取所述第一录音波形中首次出现峰值的时间,作为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通过第一录音波形可以查找到首次出现峰值对应的时间,从而得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最后,提取所述第二录音波形中首次出现峰值的时间,作为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通过第二录音波形可以查找到首次出现峰值对应的时间,从而得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步骤230: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的差值,可以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比如: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为1ms,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为1.2ms,则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为0.2ms。
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然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最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通过对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中的波形峰值时间进行分析,进而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参与,避免了视觉查看和行为动作无法精准的同步导致的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和录音时长均相同,即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是同时录音得到,从而保证了录音文件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比波形峰值时间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使得检测更加方便,提高了检测效率。
其中,为了判断音频延时是否满足技术指标,还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所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与预置的技术指标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在本实施例中,预置的技术指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值,该技术指标阈值可以一个定值,也可以是一个范围的值。
然后,根据对比结果,生成测试结果。假设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为
Figure SMS_1
若/>
Figure SMS_2
Figure SMS_3
即对比结果为不超过技术指标阈值,生成测试结果为:音频延时符合技术指标;若/>
Figure SMS_4
即对比结果为超过技术指标阈值,生成测试结果为:音频延时不符合技术指标。
比如:设置技术指标阈值μ0为0.01ms,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为0.1ms,通过对比得到对比结果为大于技术指标阈值,得到测试结果为不满足技术指标。
通过设置技术指标阈值,将检测得到的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与技术指标阈值进行对比,可以自动判断出音频延时是否满足技术指标。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进行多次测试分析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多次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得到多组录音文件样本,每一组所述录音文件样本包括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在本实施例中,得到的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具体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让音频发出端持续发出音频信号,然后间隔一定时间多次获取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
然后,根据所述各组录音文件样本,分别确定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在本实施例中,确定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与上述步骤220中确定波形峰值时间的过程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最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结果,包括:
第一步,根据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分别计算得到各组音频延时;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组录音文件样本都可以计算得到一个音频延时。
第二步,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根据各组音频延时筛选出其中最大的延时作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也可以是根据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出均值,将均值作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其中,将均值作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具体可以是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多组音频延时均值,并将所述多组音频延时均值作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是:
首先设置录音时长t和录音次数即样本数量n,n至少≥10。
然后,同时开启对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进行录音和对音频接收端发出的解码后的声音进行录音;当达到录音时长t后自动停止录音,产生两个录音文件,分别为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将这两个录音文件作为一组录音文件样本。然后分析两个录音文件的出现波形峰值的时间,并计算时间差Δt,即为该组音频延时。循环执行该步骤,共执行n次,可以得到n组音频延时。
最后把n组音频延时Δt作为样本观测值,即t=(Δt1、Δt2…Δtn),计算多组音频延时均值,即计算样本平均数为:
Figure SMS_5
其中,/>
Figure SMS_6
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n为录音次数,Δti为各组音频延时。
通过多次对音频发出端和音频接收端进行录音,并分别求取每次录音文件的音频延时,再通过求取多组音频延时的均值作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增加了测试样本数量,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应的,为了判断音频延时是否满足技术指标,在采用多次检测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后,还可以将所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与预置的技术指标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然后,根据对比结果,生成测试结果。假设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为
Figure SMS_7
若/>
Figure SMS_8
即对比结果为不超过技术指标阈值,生成测试结果为:音频延时符合技术指标;若/>
Figure SMS_9
即对比结果为超过技术指标阈值,生成测试结果为:音频延时不符合技术指标。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用于实现上述音频延时检测方法,请参看图3-图4,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实施环境示意图。所述音频延时检测系统包括:音频发生器320、第一终端330、第二终端340以及测试装置3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330、第二终端340可以是计算机,所述测试装置310可以是处理器、计算机等具有运算功能的装置。所述第一终端330和所述第二终端340可以是通过网络连接,音频发生器320与所述第一终端330通过音频线连接,音频发生器320和第二终端340分别通过音频线与测试装置310连接,从而保证音频信号完整传输,避免音频信号受到干扰。
所述音频发生器320用于发出初始音频信号,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330和所述测试装置3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发生器320可以是用于测试的音频发送器,可以持续发出声音。
所述第一终端330用于将所述初始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得到音频编码,并将所述音频编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34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到干扰,对初始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后传输。
所述第二终端340用于将所述音频编码进行解码,得到输出音频信号,并将所述输出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310;第二终端340接收到音频编码后进行解码,进而恢复出音频信号。
所述测试装置310用于同时对初始音频信号和输出音频信号进行录音,得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以一种视频指挥系统为例,其中第一终端330为指挥终端A,第二终端340为指挥终端B,在检测之前,指挥终端A对指挥终端B发起音频呼叫,建立音频通话链接。测试装置310同时开启对音频发生器320发出的声音的录音和对指挥终端B解码后的声音的录音;达到录音时长后自动停止录音,产生两个录音文件,然后测试装置310根据两个录音文件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再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测试装置310,并分别从音频发生器320和第二终端340获取音频信号,并对获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延时检测,从而实现自动音频延时检测,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和检测效率。同时,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节约了检测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延时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提供了一种音频延时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10、确定模块420、检测模块430,其中:
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
确定模块420,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检测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所述音频延时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获取模块410、确定模块420、检测模块430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模块中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对音频延时检测方法。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A01、网络接口A02、显示屏A04、输入装置A05和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A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内存储器A03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6。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6存储有操作系统B01和计算机程序B02。该内存储器A03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6中的操作系统B01和计算机程序B0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A02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A01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A04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A05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音频延时检测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音频延时检测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6所示的获取模块410、确定模块420、检测模块430。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音频延时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图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5所示的音频延时检测装置中的获取模块410执行步骤210。计算机设备可通过确定模块420执行步骤220,通过检测模块430执行步骤2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将所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与预置的技术指标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生成测试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包括:
多次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得到多组录音文件样本,每一组所述录音文件样本包括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各组录音文件样本,分别确定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分别计算得到各组音频延时;
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多组音频延时均值,并将所述多组音频延时均值作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包括:
设置录音时长为t;
测试过程中,同时启动对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和音频接收端发出的声音录音;
当录音时长达到t时,同时停止对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和音频接收端发出的声音录音,得到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得到第一录音波形;
根据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得到第二录音波形;
提取所述第一录音波形中首次出现峰值的时间,作为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提取所述第二录音波形中首次出现峰值的时间,作为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音频延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延时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与预置的技术指标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生成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包括:
多次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得到多组录音文件样本,每一组所述录音文件样本包括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包括:
根据各组录音文件样本,分别确定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各组录音文件样本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分别计算得到各组音频延时;
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各组音频延时,计算多组音频延时均值,并将所述多组音频延时均值作为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包括:
设置录音时长为t;
测试过程中,同时启动对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的录音和音频接收端发出的声音的录音;
当录音时长达到t时,同时停止对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发出的声音的录音和音频接收端发出的声音的录音,得到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得到第一录音波形;
根据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得到第二录音波形;
提取所述第一录音波形中首次出现峰值的时间,作为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提取所述第二录音波形中首次出现峰值的时间,作为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7.一种音频延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延时检测方法,所述音频延时检测系统包括:音频发生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测试装置;
所述音频发生器用于发出初始音频信号,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测试装置;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将所述初始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得到音频编码,并将所述音频编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将所述音频编码进行解码,得到输出音频信号,并将所述输出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测试装置;
所述测试装置用于同时对初始音频信号和输出音频信号进行录音,得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8.一种音频延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延时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系统中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的录音开始时间相同,以及录音时长相同;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录音文件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录音文件,分别确定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发出端的波形峰值时间和所述音频接收端的波形峰值时间,计算得到音频延时测试结果。
9.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被配置成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延时检测方法。
10.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延时检测方法。
CN202211600087.7A 2022-12-12 2022-12-12 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Pending CN116320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0087.7A CN116320372A (zh) 2022-12-12 2022-12-12 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0087.7A CN116320372A (zh) 2022-12-12 2022-12-12 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0372A true CN116320372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2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0087.7A Pending CN116320372A (zh) 2022-12-12 2022-12-12 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03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4966B (zh) 语音测试的方法及其设备、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8377406B (zh) 一种调整音画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96344B (zh) 场景变换检测装置、编码装置及场景变换检测方法
US2012015566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 audio module
CN102348150A (zh)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12180378B (zh) 设备间距离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262987A (zh) 手机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1314535A (zh) 手机质检过程记录方法及设备
US757788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speed test system and method
CN111065036B (zh) 一种麦克风阵列的频响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6320372A (zh) 音频延时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0234029B (zh) 多传感器数据的播放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98529A (zh) 直播监控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6244A (zh) 麦克风阵列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26600B (zh) 传输时延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4206115B2 (ja) トーン検出方法及びトーン検出システム
CN115951824A (zh) 采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US842842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signal channels of digital video recorder
CN111327745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消音按键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JP201504675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35056B (zh) 一种播放设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285989A (zh) 一种紧急视频触发阈值的自适应调节方法与设备
JP2007514379A5 (zh)
CN112687247A (zh) 音频对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5995B (zh) 用于生成测试用例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