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0116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0116A
CN116320116A CN202310317693.6A CN202310317693A CN116320116A CN 116320116 A CN116320116 A CN 116320116A CN 202310317693 A CN202310317693 A CN 202310317693A CN 116320116 A CN116320116 A CN 116320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groove
piece
section
profile sectio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76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丁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176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0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0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0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铰链机构和柔性屏,铰链机构包括轨迹限定件、第一抵接件及第二抵接件,轨迹限定件包括有第一轮廓段、第二轮廓段和弧形槽轮廓段,第一抵接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本体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轮廓段上,第二抵接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本体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二轮廓段上,在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相互间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抵接件限定为沿第一轮廓段运动,第二抵接件限定为沿第二轮廓段运动,以在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相互间处于折叠状态下,第一本体、至少部分弧形槽轮廓段及第二本体相互围合形成能够收纳部分柔性屏的水滴形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折叠式电子设备兼具了普通电子设备便携性和展开后大屏显示的极致体验,使得折叠式电子设备已逐渐成为移动终端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需要简化铰链结构给柔性屏折叠后提供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铰链机构和柔性屏,所述柔性屏通过框架覆盖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铰链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用于使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能够折叠或展开;
所述铰链机构包括:
轨迹限定件,所述轨迹限定件包括有第一轮廓段、第二轮廓段和位于所述第一轮廓段与所述第二轮廓段之间的弧形槽轮廓段;
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轮廓段上;以及
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轮廓段上;
其中,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折叠或展开过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限定为沿所述第一轮廓段运动,所述第二抵接件限定为沿所述第二轮廓段运动,以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至少部分所述弧形槽轮廓段及所述第二本体相互围合形成能够收纳部分所述柔性屏的水滴形空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轨迹限定件具有第一铰接中心和第二铰接中心;
所述第一轮廓段围绕所述第一铰接中心设置,且所述第一轮廓段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轮廓段与所述第一铰接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轮廓段围绕所述第二铰接中心设置,且所述第二轮廓段上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从所述第三位置至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轮廓段与所述第二铰接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折叠过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抵接件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包括:
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第一抵接件相连接,且能够绕所述第一铰接中心转动;
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相连接,且能够绕所述第二铰接中心转动;以及
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第二联动件,以在所述第一抵接件沿所述第一轮廓段运动时,使所述第二抵接件同时沿所述第二轮廓段运动。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联动件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对应所述第一滑槽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部;
所述第二联动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对应所述第二滑槽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部;
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折叠或展开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的配合导向所述第一抵接件,以使所述第一抵接件沿所述第一轮廓段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的配合导向所述第二抵接件,以使所述第二抵接件沿所述第二轮廓段运动。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铰接段和第一杆部段,所述第一铰接段上具有能够与所述齿轮组相啮合的第一轮齿,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杆部段上;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铰接段和第二杆部段,所述第二铰接段上具有能够与所述齿轮组相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杆部段上。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上延伸出有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通过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轮廓段;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上延伸出有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通过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轮廓段。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联动件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壁;所述第二联动件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壁。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抵接件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朝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延伸而出,并穿过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壁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抵接件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壁朝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延伸而出,并穿过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轨迹限定件在所述第一铰接中心与所述第二铰接中心之间还具有第三铰接中心和第四铰接中心,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圆柱齿轮和第二圆柱齿轮;
所述第一圆柱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三铰接中心,以能够绕所述第三铰接中心转动;
所述第二圆柱齿轮通过第二传动轴设置在所述第四铰接中心,以能够绕所述第四铰接中心转动。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朝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方向延伸出有第一连接体;
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上朝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方向延伸出有第二连接体;
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以使所述柔性屏呈平铺状态,且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相互间形成供所述铰链机构容置的安装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公开。附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一种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另一种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通过铰链机构连接示意图(从一个方向上看);
图6为图1中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通过铰链机构连接示意图(从另一个方向上看);
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为图7中铰链机构的细节结构图;
图9为图7中铰链机构的轨迹限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铰链机构的第一联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另一种折叠状态时的结构图(隐藏了框架);
图12为根据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另一种折叠状态时的结构图(隐藏了框架和部分轨迹限定件);
图13为图2中的第一本体的结构图;
图14为能体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间位置关系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第一本体;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1、第一容纳槽;111、第一底壁;12、第一连接体;20、第二本体;201、第三表面;202、第四表面;21、第二容纳槽;211、第二底壁;22、第二连接体;30、铰链机构;31、轨迹限定件;311、第一轮廓段;312、第二轮廓段;313、弧形槽轮廓段;314、限位端部;315、第一传动轴;316、第二传动轴;I1、第一铰接中心;I2、第二铰接中心;I3、第三铰接中心;I4、第四铰接中心;A、第一位置;B、第二位置;C、第三位置;D、第四位置;32、第一抵接件;321、第一滑动连接部;322、第一滑动配合部;323、第一柱体;33、第二抵接件;331、第二滑动连接部;332、第二滑动配合部;333、第二柱体;34、同步组件;341、第一联动件;3411、第一滑槽;3412、第一铰接段;34121、第一轮齿;3414、第一杆部段;3416、第一容置槽;342、第二联动件;3421、第二滑槽;3422、第二铰接段;34221、第二轮齿;3424、第二杆部段;343、齿轮组;3431、第一圆柱齿轮;3432、第二圆柱齿轮;35、第一弹性件;36、第二弹性件;40、柔性屏;50、框架;51、第一框体;511、第一连接位置;52、第二框体;521、第二连接位置;60、罩壳;70、安装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公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本公开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公开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铰链机构30和柔性屏40,柔性屏40通过框架50覆盖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上,铰链机构30连接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用于使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相互间能够折叠或展开,从而电子设备可以具有多种使用模式。图1中示出了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在该使用模式下,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处于展开状态。图3中示出了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模式,在该使用模式下,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处于半折叠状态。图4中示出了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模式,在该使用模式下,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处于全折叠状态。电子设备是通过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相互间的折叠和展开来实现柔性屏40的折叠和展开的。
电子设备可以是便携式终端设备,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还可以是其他电子设备,例如,各种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词典、游戏机、学习机等。
框架50可以包括第一框体51和第二框体52,第一本体10与第一框体51结合,具体地,第一框体51上具有第一连接位置511,第一本体10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体51的第一连接位置511上,从而第一本体10相对第一框体51固定设置。第二本体20与第二框体52结合,具体地,第二框体52上具有第二连接位置521,第二本体20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二框体52的第二连接位置521上,从而第二本体20相对第二框体52固定设置。在折叠或展开柔性屏40过程中,第一框体51跟随第一本体10一起运动,第二框体52跟随第二本体20一起运动。
这里,为了方便容纳第一本体10,第一框体51在第一连接位置511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图中未标记)。同样地,为了方便容纳第二本体20,第二框体52在第二连接位置521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图中未标记)。
如图5至图9所示,铰链机构30可以包括轨迹限定件31、第一抵接件32以及第二抵接件33。轨迹限定件31包括有第一轮廓段311、第二轮廓段312和位于第一轮廓段311与第二轮廓段312之间的弧形槽轮廓段313,第一轮廓段311、第二轮廓段312和弧形槽轮廓段313整体形成异形凸轮,通过异形凸轮的轮廓实现对第一抵接件32及第二抵接件33的运动轨迹限定。具体地,第一抵接件3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本体10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轮廓段311上;第二抵接件33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本体20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二轮廓段312上;从而,第一抵接件32和第二抵接件33可以在轨迹限定件31所限定的轨迹下进行运动,在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相互间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抵接件32限定为沿第一轮廓段311运动,第二抵接件33限定为沿第二轮廓段312运动,如此,在折叠或展开柔性屏40过程中,通过第一轮廓段311对第一抵接件32运动轨迹的限定,对第一本体10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通过第二轮廓段312对第二抵接件33运动轨迹的限定,对第二本体20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以在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相互间处于折叠状态下,第一本体10、至少部分弧形槽轮廓段313及第二本体20相互围合形成能够收纳部分柔性屏40的水滴形空间(如图11和图12所示),基于水滴形空间,能很好地解决柔性屏40折叠状态下铰链空间不足的问题,从而能达到改善柔性屏40折痕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子设置常用使用模式为图1所示的模式和图4所示的模式,因此,此处及下文所述的折叠状态,皆是指如图4所示的全折叠状态。
结合参阅图9和图12,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轨迹限定件31具有第一铰接中心I1和第二铰接中心I2,第一轮廓段311围绕第一铰接中心I1设置,且第一轮廓段311上具有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从第一位置A至第二位置B,第一轮廓段311与第一铰接中心I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二轮廓段312围绕第二铰接中心I2设置,且第二轮廓段312上具有第三位置C和第四位置D,从第三位置C至第四位置D,第二轮廓段312与第二铰接中心I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由于在折叠过程中,即电子设备从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切换至如图4所示的全折叠状态时,第一抵接件32从第一位置A运动至第二位置B,第二抵接件33从第三位置C运动至第四位置D,如此,有利于折叠状态下形成水滴形空间。对应地,在展开过程中,即电子设备从如图4所示的全折叠状态切换至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时,第一抵接件32从第二位置B运动至第一位置A,第二抵接件33从第四位置D运动至第三位置C,如此,有利于展开状态下,柔性屏40能平铺以便于显示。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32与第二抵接件33之间的运动是同步地,且第一抵接件32与第二抵接件33之间的同步运动可以通过同步组件34实现。如图7和图8所示,同步组件34包括第一联动件341、第二联动件342以及齿轮组343。第一联动件341与第一抵接件32相连接,且能够绕第一铰接中心I1转动;第二联动件342与第二抵接件33相连接,且能够绕第二铰接中心I2转动;齿轮组343连接第一联动件341与第二联动件342,以在第一抵接件32沿第一轮廓段311运动时,使第二抵接件33同时沿第二轮廓段312运动。基于同步组件34的设置,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能够同时运动,以相互靠近实现柔性屏40折叠或相互远离实现柔性屏40展开。
结合参阅图8、图10和图13,第一联动件34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3411,第一抵接件32上对应第一滑槽3411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部321,第一滑动连接部321可以是伸入至第一滑槽3411内的轴体。同样地,第二联动件342上设置有第二滑槽3421,第二抵接件33上对应第二滑槽3421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部331,第二滑动连接部331可以是伸入至第二滑槽3421内的轴体。在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相互间折叠或展开过程中,通过第一滑槽3411与第一滑动连接部321的配合导向第一抵接件32,以使第一抵接件32沿第一轮廓段311运动;并通过第二滑槽3421与第二滑动连接部331的配合导向第二抵接件33,以使第二抵接件33沿第二轮廓段312运动。如此,能进一步对第一抵接件32的运动轨迹和第二抵接件33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联动件341包括第一铰接段3412和第一杆部段3414,第一铰接段3412上具有能够与齿轮组343相啮合的第一轮齿34121,第一滑槽3411开设在第一杆部段3414上,如此,不仅能够对第一抵接件32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而且,有利于实现第一抵接件32与第二抵接件33同步运动。同样地,第二联动件342包括第二铰接段3422和第二杆部段3424,第二铰接段3422上具有能够与齿轮组343相啮合的第二轮齿34221,第二滑槽3421开设在第二杆部段3424上,如此,不仅能够对第二抵接件33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而且,有利于实现第二抵接件33与第一抵接件32同步运动。
结合参阅图7、图8、图13和图14,为了避免第一抵接件32运动过程中窜动产生不必要的运动行程,第一滑动连接部321上延伸出有第一滑动配合部322,第一滑动配合部322通过第一弹性件35抵接于第一轮廓段311,为了方便设置第一弹性件35,第一滑动连接部321上还延伸出有第一柱体323,第一柱体323与第一滑动配合部322分别位于第一滑动连接部321的两侧上,第一弹性件35绕设在第一柱体323上,第一弹性件35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件,如波纹管等。同样地,为了避免第二抵接件33运动过程中窜动产生不必要的运动行程,第二滑动连接部331上延伸出有第二滑动配合部332,第二滑动配合部332通过第二弹性件36抵接于第二轮廓段312,为了方便设置第二弹性件36,第二滑动连接部331上还延伸出有第二柱体333,第二柱体333与第二滑动配合部332分别位于第二滑动连接部331的两侧上,第二弹性件36绕设在第二柱体333上,第二弹性件36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件,如波纹管等。
为了方便第一联动件341与第一抵接件32连接,同时为了避免运动过程中干涉,第一联动件341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3416,第一滑动配合部322设置在第一容置槽3416内,且第一弹性件35的一端抵接于第一滑动连接部321、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容置槽3416的底壁,这里,第一柱体323还可以穿过第一容置槽3416的底壁与第一本体10相连,或者,第一柱体323从第一本体10上延伸而出、并穿过第一容置槽3416的底壁后延伸至与第一滑动连接部321相连。这里,第一容置槽3416的大小可以设置成能容置第一滑动配合部322、第一柱体323及部分的第一滑动连接部321。
同样地,为了方便第二联动件342与第二抵接件33连接,同时为了避免运动过程中干涉,第二联动件342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图中未标记出),第二滑动配合部332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且第二弹性件36的一端抵接于二滑动连接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容置槽的底壁,这里,第二柱体333还可以穿过第二容置槽的底壁与第二本体20相连,或者,第二柱体333从第二本体20上延伸而出、并穿过第二容置槽的底壁后延伸至与第二滑动连接部331相连。这里,第二容置槽的大小可以设置成能容置第二滑动配合部332、第二柱体333及部分的第二滑动连接部331。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32与第一本体10可以是一体地,第二抵接件33与第二本体20可以是一体地。具体地,结合参阅图5、图10和图14,第一本体10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1,第一抵接件32从第一容纳槽11的底壁(为了以示区别,第一容纳槽11的底壁称为第一底壁111)朝第一容纳槽11内延伸而出,并穿过第一容置槽3416的底壁延伸至第一容置槽3416内,第一容纳槽11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本体10的角部上。第二本体20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21,第二抵接件33从第二容纳槽21的底壁(为了以示区别,第二容纳槽21的底壁称为第二底壁211)朝第二容纳槽21内延伸而出,并穿过第二容置槽的底壁延伸至第二容置槽内,第二容纳槽21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本体20的角部上。如此,使得铰链机构30更加紧凑。
再一次结合参阅图7、图8、图9和图11,为了能方便设置齿轮组343,轨迹限定件31在第一铰接中心I1与第二铰接中心I2之间还具有第三铰接中心I3和第四铰接中心I4,齿轮组343包括第一圆柱齿轮3431和第二圆柱齿轮3432,第一圆柱齿轮3431通过第一传动轴315设置在第三铰接中心I3,以能够绕第三铰接中心I3转动,第二圆柱齿轮3432通过第二传动轴316设置在第四铰接中心I4,以能够绕第四铰接中心I4转动。这里,轨迹限定件31还可以包括有限位端部314,第一圆柱齿轮3431和第二圆柱齿轮3432设置在限位端部314和异形凸轮之间,以通过限位端部314和异形凸轮进行端部限位。
应当能理解地,轨迹限定件31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分体结构情况下,第一传动轴315的两端分别由限位端部314和异形凸轮支承,第二传动轴316的两端也分别由限位端部314和异形凸轮支承。
结合参阅图2、图5、图8、图13和图1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二表面102上朝远离第一表面101方向延伸出有第一连接体12,第二本体20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201和第四表面202,第四表面202上朝远离第三表面201方向延伸出有第二连接体22,在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相互间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表面101与第三表面201处于同一平面上以使柔性屏40呈平铺状态,且第一连接体12、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及第二连接体22相互间形成供铰链机构30容置的安装空间70。如此,电子设置在展开状态下,柔性屏40平整,从而能提高柔性屏40的显示效果。
这里,第一容纳槽11可以第一连接体12与部分第一本体10围合而成,第二容纳槽21可以第二连接体22与部分第二本体20围合而成,第一容纳槽11与第二容纳槽21共同组成安装空间70,如此,可以减小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上的空位面积,使得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能对展开状态的柔性屏40提供足够支撑,进而避免柔性屏40按压凹陷问题。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11和图12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罩壳60,罩壳60可以是弹性片体,弹性片体一端设置在第一本体10与第一框体51之间,弹性片体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本体20与第二框体52之间,以遮挡住第一框体51与第二框体52之间的缝隙,在折叠或展开柔性屏40时,铰链机构30相对于罩壳60进行运动,而由于罩壳60的遮挡,使得用户看不到铰链机构30,从而能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性。另外,虽然柔性屏40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可能会有缝隙导致柔性屏40局部缺乏支撑,但是,该缝隙可以通过罩壳60加以填补,从而能避免由于缝隙带来的柔性屏40按压凹陷的问题。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基于包括轨迹限定件31、第一抵接件32和第二抵接件33的铰链机构30设置,通过轨迹限定件31与第一抵接件32和第二抵接件33配合,实现了对柔性屏40的水滴形弯折,不仅解决了柔性屏40折叠状态下铰链空间不足的问题,有效改善了折痕,而且结构简单。
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公开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公开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公开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铰链机构和柔性屏,所述柔性屏通过框架覆盖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铰链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用于使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能够折叠或展开;
所述铰链机构包括:
轨迹限定件,所述轨迹限定件包括有第一轮廓段、第二轮廓段和位于所述第一轮廓段与所述第二轮廓段之间的弧形槽轮廓段;
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轮廓段上;以及
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轮廓段上;
其中,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折叠或展开过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限定为沿所述第一轮廓段运动,所述第二抵接件限定为沿所述第二轮廓段运动,以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至少部分所述弧形槽轮廓段及所述第二本体相互围合形成能够收纳部分所述柔性屏的水滴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轨迹限定件具有第一铰接中心和第二铰接中心;
所述第一轮廓段围绕所述第一铰接中心设置,且所述第一轮廓段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轮廓段与所述第一铰接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轮廓段围绕所述第二铰接中心设置,且所述第二轮廓段上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从所述第三位置至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轮廓段与所述第二铰接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折叠过程中,所述第一抵接件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抵接件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包括:
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第一抵接件相连接,且能够绕所述第一铰接中心转动;
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相连接,且能够绕所述第二铰接中心转动;以及
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与所述第二联动件,以在所述第一抵接件沿所述第一轮廓段运动时,使所述第二抵接件同时沿所述第二轮廓段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联动件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对应所述第一滑槽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部;
所述第二联动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对应所述第二滑槽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部;
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折叠或展开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的配合导向所述第一抵接件,以使所述第一抵接件沿所述第一轮廓段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的配合导向所述第二抵接件,以使所述第二抵接件沿所述第二轮廓段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铰接段和第一杆部段,所述第一铰接段上具有能够与所述齿轮组相啮合的第一轮齿,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杆部段上;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铰接段和第二杆部段,所述第二铰接段上具有能够与所述齿轮组相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杆部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上延伸出有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通过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轮廓段;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上延伸出有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通过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轮廓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联动件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壁;所述第二联动件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抵接件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朝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延伸而出,并穿过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壁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抵接件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壁朝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延伸而出,并穿过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轨迹限定件在所述第一铰接中心与所述第二铰接中心之间还具有第三铰接中心和第四铰接中心,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圆柱齿轮和第二圆柱齿轮;
所述第一圆柱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三铰接中心,以能够绕所述第三铰接中心转动;
所述第二圆柱齿轮通过第二传动轴设置在所述第四铰接中心,以能够绕所述第四铰接中心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朝远离所述第一表面方向延伸出有第一连接体;
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上朝远离所述第三表面方向延伸出有第二连接体;
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间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以使所述柔性屏呈平铺状态,且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相互间形成供所述铰链机构容置的安装空间。
CN202310317693.6A 2023-03-27 2023-03-27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320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7693.6A CN116320116A (zh) 2023-03-27 2023-03-2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7693.6A CN116320116A (zh) 2023-03-27 2023-03-2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0116A true CN116320116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4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693.6A Pending CN116320116A (zh) 2023-03-27 2023-03-2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01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70152U (zh) 一种可弯折装置
CN111692196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7135288B (zh) 具有柔性屏的折叠式终端
WO2020186889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WO2019134693A1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WO2019134694A1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KR101285799B1 (ko) 이동 단말기용 힌지장치
EP4134780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7502265U (zh) 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5539490A (zh)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5076218A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CN114810805A (zh) 铰链、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0905908A (zh) 极高屏占比折叠显示设备的铰链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CN111984060B (zh) 多折式装置的折叠长度差补偿机构
CN115949665B (zh) 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KR20220115380A (ko) 힌지 모듈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6320116A (zh) 电子设备
CN115705074A (zh)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3365988U (zh) 一种可折弯显示装置
CN111294436B (zh) 一种360°连杆铰链及移动终端
CN111894970B (zh)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CN116181786A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1734731B (zh)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CN116498642B (zh) 一种同步机构、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6085377A (zh) 铰链部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