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8265B -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8265B
CN116318265B CN202310572194.1A CN202310572194A CN116318265B CN 116318265 B CN116318265 B CN 116318265B CN 202310572194 A CN202310572194 A CN 202310572194A CN 116318265 B CN116318265 B CN 116318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triode
operational amplifi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21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18265A (zh
Inventor
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a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a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a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a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21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8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8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8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18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8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6Circuits for coupling, blocking, or by-passing of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载波通信技术领域,提出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包括主控单元、信号发送电路和发送耦合电路,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入端,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电力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通信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波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利用低压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由于它与低压用户的无缝连接以及较高的经济性、实时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低压电力线这种潜在的信道资源已成世界各国的开发对象。但现有的载波通信电路重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力线载波信号的通信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通信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包括主控单元、信号发送电路和发送耦合电路,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电力线,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包括运放U4、电阻R26、运放U3、电阻R24、电容C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4、电阻R5、电阻R10、电阻R11和电容C3,
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6连接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
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10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11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24连接所述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信号发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信号发送电路还包括电阻R2、运放U1、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1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发送耦合电路包括电阻R13、三极管Q5、电容C5、变压器T1、电感L1和电容C7,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容C5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变压器T1的中心输入端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电力线的火线,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电力线的零线。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发送耦合电路还包括可变电容C6,所述可变电容C6并联在所述电容C5两端。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包括接收耦合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所述接收耦合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力线,所述接收耦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接收耦合电路包括电容C8、变压器T2、电阻R16、电容C9和电感L2,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容C8连接电力线的火线,所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力线的零线,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9接地,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感L2接地,所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接收耦合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接地。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电容C10、三极管Q6、电阻R18、电阻R17、电容C12、电感L3、电阻R20和电容C13,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7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8连接3.3V电源,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容C12连接3.3V电源,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感L3连接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连接3.3V电源,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容C1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信号接收电路还包括运放U2,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容C14、电容C15和电容C16,所述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14接地,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2连接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15接地,所述电阻R2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16接地,所述电阻R2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主控单元用于和低压电力线之间进行通讯,当需要向外进行通讯时,主控单元输出方波信号至信号发送电路,由于主控单元输出的信号幅度太小,如果直接耦合到电力线上,接收端根本无法接收到有用的信号,需要加入信号发送电路负责将主控单元输出的方波信号放大,接下来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发送耦合电路,信号会被耦合到电力线上传输出去。加入发送耦合电路的目的是为了与电力线实现可靠的载波通信,防止信号干扰。
信号发送电路中,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构成NPN型复合管,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构成PNP型复合管,以提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NPN型复合管和PNP型复合管构成了推挽电路,提高载波信号的驱动能力,主控单元输出的方波信号经运放U4和电容C2耦合后分别加至三极管Q1和三极管Q3的基极,方波信号为高电平时,NPN型复合管导通,PNP型复合管截止,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信号经电容C3滤波后输出;当方波信号为低电平时,NPN型复合管截止,PNP型复合管导通,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低电平,该低电平信号经电容C3滤波后输出。由于载波信号受通信环境的影响。
在工作中可能会导致信号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导致电力线载波信号的通信性能变差,为此,本发明引入负反馈对输出波形进行补偿,运放U3构成反馈电路,将三极管Q2发射极输出的信号经过运放U3后加至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4构成减法器,当三极管Q2的输出信号的幅值过高时,运放U4反相输入端电压升高,运放U4输出的幅值下降,反之,运放U4输出的电压幅值下降,使输出到低压电力线上的信号稳定,从而提高电力线载波信号的通信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信号发送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发送耦合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接收耦合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中信号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中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包括主控单元、信号发送电路和发送耦合电路,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入端,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电力线,信号发送电路包括运放U4、电阻R26、运放U3、电阻R24、电容C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4、电阻R5、电阻R10、电阻R11和电容C3,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U3的输出端,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6连接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12V电源,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5V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0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5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3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24连接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
本实施例中,主控单元用于和低压电力线之间进行通讯,当需要向外进行通讯时,主控单元输出方波信号至信号发送电路,由于主控单元输出的信号幅度太小,如果直接耦合到电力线上,接收端根本无法接收到有用的信号,因此需要加入信号发送电路负责将主控单元输出的方波信号放大,接下来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发送耦合电路,信号会被耦合到电力线上传输出去。加入发送耦合电路的目的是为了与电力线实现可靠的载波通信,防止信号干扰。
信号发送电路中,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构成NPN型复合管,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构成PNP型复合管,以提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NPN型复合管和PNP型复合管构成了推挽电路,提高载波信号的驱动能力,主控单元输出的方波信号经运放U4和电容C2耦合后分别加至三极管Q1和三极管Q3的基极,方波信号为高电平时,NPN型复合管导通,PNP型复合管截止,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信号经电容C3滤波后输出;当方波信号为低电平时,NPN型复合管截止,PNP型复合管导通,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低电平,该低电平信号经电容C3滤波后输出。由于载波信号受通信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可能会导致信号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导致电力线载波信号的通信性能变差,为此,本实施例加入引入负反馈对输出波形进行补偿,运放U3构成反馈电路,将三极管Q2发射极输出的信号经过运放U3后加至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4构成减法器,当三极管Q2的输出信号的幅值过高时,运放U4反相输入端电压升高,运放U4输出的幅值下降,反之,运放U4输出的电压幅值下降,使输出到低压电力线上的信号稳定,从而提高电力线载波信号的通信性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信号发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
运放U4输出的电流过大时,容易击穿三极管Q1和三极管Q3的基极,为了保证三极管在工作的过程中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加入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起到限流的作用,保护三极管。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信号发送电路还包括电阻R2、运放U1、电阻R1和电容C1,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接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1连接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一端。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载波信号的通信性能,在主控单元和运放U4之间加入运放U1,运放U1构成了积分电路,起到缓冲的作用,整个电路的电压串联反馈引至运放U1反相输入端,使电路能够输出稳定的电压信号,同时可以消去输出信号的交越失真现象。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发送耦合电路包括电阻R13、三极管Q5、电容C5、变压器T1、电感L1和电容C7,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的第二端,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5连接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变压器T1的中心输入端连接12V电源,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感L1连接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电力线的火线,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电力线的零线。
发送耦合电路中,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和三极管Q5以及电容C5构成单调谐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发送电路输出的载波信号经过单调谐功率放大电路进行选频功率放大后,载波信号的输出功率能够提高近10倍左右。变压器T1次级线圈将其耦合到低压电力线上,同时变压器T1将电力线与载波发送电路相隔离。为防止电路自激,在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入电阻R14。电感L1和电容C7构成谐振电路,目的是为了将载波信号以较高的效率传输到低压电力线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发送耦合电路还包括可变电容C6,可变电容C6并联在电容C5两端。
本实施例中,在电容C5两端并联可变电容C6,通过调整可变电容C6的大小可微调网络振荡频率。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耦合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接收耦合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力线,接收耦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接收耦合电路包括电容C8、变压器T2、电阻R16、电容C9和电感L2,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容C8连接电力线的火线,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力线的零线,变压器T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阻R16的第一端,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16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9接地,电阻R16的第二端通过电感L2接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除了可以向低压电力线上发送载波信号外,还可以接收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接收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时,需要经过接收耦合电路,然后经过耦合后的载波信号通过信号接收电路送至主控单元,接入接收耦合电路目的同样是为了与电力线实现可靠的载波通信,防止信号干扰。
接收耦合电路的原理为,载波耦合部分由变压器T2和电容C8组成。电容C8将变压器T2与工频交流强电隔离,使通信电路能完全地隔离电力网工频信号。这样就会阻止低频信号进入电路而能使某些高频信号通过。电阻R15是一个泄荷电阻,其作用是在设备离线时给电容C8放电提供通道,防止在设备输入端出现高压,电容C9和电感L2构成滤波电路,用于滤除变压器T2次级线圈输出载波信号中的干扰信号,最后将滤波后的载波信号送至信号接收电路。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接收耦合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16的第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接地。
本实施例中,火线与零线间的干扰为差模干扰,火线与地线、零线与地线间的干扰为共模干扰,本实施例采用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连成星形结构,对于差模尖峰信号,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构成一个双向稳压管;对于共模尖峰信号,这种星形结构相当于2个双向稳压管。因此,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保证接收耦合电路可靠工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电容C10、三极管Q6、电阻R18、电阻R17、电容C12、电感L3、电阻R20和电容C13,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6的第二端,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17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18连接3.3V电源,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12连接3.3V电源,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3连接电阻R20的第一端,电阻R20的第二端连接3.3V电源,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13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二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接收耦合电路输出的载波信号较弱,无法直接被主控单元识别,因此,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放大接收耦合电路输出的载波信号。
接收耦合电路输出的载波信号经耦合电容C10后加至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构成放大电路,用于放大载波信号,最后将放大后的载波信号经电容C13滤波后送至主控单元。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电路还包括运放U2,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13的第二端,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
本实施例中,为了主控单元与信号接收电路之间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在电容C13和主控单元之间加入运放U2,运放U2构成跟随器,起到信号隔离的作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容C14、电容C15和电容C16,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6的第二端,电阻R21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14接地,电阻R21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22连接电阻R23的第一端,电阻R23的第一端通过电容C15接地,电阻R23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16接地,电阻R23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10的第一端。
接收低压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时,虽然接收耦合电路对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进行了初步的滤波处理,但信号中仍有部分干扰信号,如果不对这些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会严重影响电路的检测精度,为此,本实施例在接收耦合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之间加入滤波电路,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容C14、电容C15和电容C16,构成三阶低通滤波电路,用于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信号发送电路和发送耦合电路,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信号发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电力线,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包括运放U4、电阻R26、运放U3、电阻R24、电容C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4、电阻R5、电阻R10、电阻R11和电容C3,
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6连接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
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10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11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送耦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24连接所述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电路还包括电阻R2、运放U1、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1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耦合电路包括电阻R13、三极管Q5、电容C5、变压器T1、电感L1和电容C7,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容C5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变压器T1的中心输入端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电力线的火线,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电力线的零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耦合电路还包括可变电容C6,所述可变电容C6并联在所述电容C5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耦合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所述接收耦合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力线,所述接收耦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接收耦合电路包括电容C8、变压器T2、电阻R16、电容C9和电感L2,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容C8连接电力线的火线,所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力线的零线,所述变压器T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9接地,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感L2接地,所述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耦合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电容C10、三极管Q6、电阻R18、电阻R17、电容C12、电感L3、电阻R20和电容C13,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7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8连接3.3V电源,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容C12连接3.3V电源,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感L3连接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连接3.3V电源,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容C1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还包括运放U2,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容C14、电容C15和电容C16,所述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14接地,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2连接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15接地,所述电阻R2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16接地,所述电阻R2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
CN202310572194.1A 2023-05-22 2023-05-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Active CN116318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2194.1A CN116318265B (zh) 2023-05-22 2023-05-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2194.1A CN116318265B (zh) 2023-05-22 2023-05-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8265A CN116318265A (zh) 2023-06-23
CN116318265B true CN116318265B (zh) 2023-07-21

Family

ID=8680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2194.1A Active CN116318265B (zh) 2023-05-22 2023-05-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826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280A (zh) * 1997-05-09 1998-11-18 八木天线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的复合三重拍频和交叉调制性能的射频放大器
CN205229254U (zh) * 2015-11-16 2016-05-11 三峡大学 一种反遥控窃电的智能电表
CN208806907U (zh) * 2018-09-26 2019-04-3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隐藏式监控设施
CN111463905A (zh) * 2020-05-21 2020-07-2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用于电网物联的新型智能开关
CN115913285A (zh) * 2022-11-28 2023-04-04 南京大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载波通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280A (zh) * 1997-05-09 1998-11-18 八木天线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的复合三重拍频和交叉调制性能的射频放大器
CN205229254U (zh) * 2015-11-16 2016-05-11 三峡大学 一种反遥控窃电的智能电表
CN208806907U (zh) * 2018-09-26 2019-04-3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隐藏式监控设施
CN111463905A (zh) * 2020-05-21 2020-07-2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用于电网物联的新型智能开关
CN115913285A (zh) * 2022-11-28 2023-04-04 南京大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载波通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8265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33881A (en) Radio transceiver including an antenna switching circuit
CN109495017B (zh) 一种宽频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系统
CN204794909U (zh) 一种用于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059242A (zh) 线路接口电路
CN116318265B (zh)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
CN210183322U (zh) 可携式无线通讯信号干扰装置
CN112260762A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安全信号传输系统
CN115913285B (zh) 一种电力载波通讯系统
EP0877494A2 (en) Active ground compensation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N113790304B (zh) 一种用于智能阀门定位器的本安hart通讯系统
CN113691277B (zh) 一种高频短波高抑制通信电路
CN210244635U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道路交通信号灯
CN110952113B (zh) 一种电解铝监控系统
CN211239977U (zh) 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
CN214101372U (zh) 一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信号处理装置
CN216362342U (zh) 网线信号耦合采集系统
CN207638641U (zh) 一种低干扰的门禁电子狗用检波系统
CN217037141U (zh) 一种10g信号放大电路
CN214380896U (zh) 直流电力载波通信的系留无人机系统
KR100596999B1 (ko) 직류 전력선 통신을 위한 입/출력 회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3754520U (zh) 长距离光色散补偿装置
CN218387499U (zh) 基于plc载波带浪涌防护的网络传输系统
CN219248042U (zh) 甲板单元换能器端电路
CN214412727U (zh) 一种复合多通路解调电路
CN213210479U (zh) 基于罗兰c信号的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