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6417A -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6417A
CN116316417A CN202211095925.XA CN202211095925A CN116316417A CN 116316417 A CN116316417 A CN 116316417A CN 202211095925 A CN202211095925 A CN 202211095925A CN 116316417 A CN116316417 A CN 116316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circuit
converter
release
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59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秀锋
张彦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59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64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6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6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02H3/087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for d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02H7/268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for dc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2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DC/AC inverter means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itself, e.g. AC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6Electrical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two or more PV modules, e.g. electrical module-to-modul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02J2300/26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involvin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光伏逆变器包括DC‑AC变换器、保护开关和多路DC‑DC变换器。每路DC‑DC变换器包括DC‑DC电路和至少一个输入接口;每路DC‑DC电路通过输入接口连接二光伏单元;输入接口通过保护开关连接DC‑DC电路的输入端;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脱扣器与开关机构机械相连,每一个DC‑DC电路的正输入端通过一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DC‑DC电路的负输入端通过另一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或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以使所在线路的同一DC‑DC变换器连接的二开关机构断开,进而有效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
本申请对申请号为202080012263.8,申请日为2020年12月3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可以包括光伏单元、逆变器、交流配电设备等。其中,为了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光伏单元通常由多个光伏组件通过一定的串并联方式形成。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光伏单元会连接具有独立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Tracking,MPPT)功能的器件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MPPT器件具体可以为直流(Direct Current,DC)-直流变换器。
目前,为了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直流配比(光伏单元的功率与光伏逆变器的输入功率的比值),通常每路MPPT器件连接至少两路光伏单元。以一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或者光伏单元所在线路出现短路为例,此时短路电流为连接的其它路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之和,当连接的其它路的光伏单元数量仅为1时,由于短路电流较小,光伏单元和线路可以耐受此短路电流。但是当连接的其它路的光伏单元的数量为2或者更多时,短路电流较大,为了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可以在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或负输出端串联熔断器,通过使熔断器熔断以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
但是,由于熔断器的熔断电流一般较高,而每路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较低,因此多路光伏单元的短路电流之和可能难以达到熔断器熔断电流,使得熔断器熔断耗时长,导致熔断器并不能有效的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能够在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或者线路出现短路时有效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用于连接光伏单元,光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伏组件,该光伏单元包括:DC-AC变换器、保护开关、多路直流(Direct Current,DC)-直流变换器。每路DC-DC变换器包括DC-DC电路和至少一个输入接口;每路DC-DC电路通过输入接口连接二光伏单元;输入接口通过保护开关连接DC-DC电路的输入端,DC-DC电路的输出端为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多路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并联后连接DC-AC变换器的输入端,具体的,多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口,多路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的负输入端口。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脱扣器与开关机构机械相连。每一个DC-DC电路的正输入端通过一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DC-DC电路的负输入端通过另一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脱扣器用于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或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机构,以使所在线路的同一DC-DC变换器连接的二开关机构断开,从而断开同一DC-DC变换器与其对应的二光伏单元的连接,进而使线路所在的二光伏单元无法再向对应连接的DC-DC变换器输入功率。
应用该光伏逆变器,当存在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使光伏单元与DC-DC电路之间断开连接,因此其它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不会向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所在线路输出电流,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不会损坏。基于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触发保护动作,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降低了方案的实现难度。此外,由于不再使用熔断器,原先用于内置熔断器的Y线束不需再设置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逆变器的下部,而可以配置在光伏单元侧,从而还降低了电缆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控制所在线路中的开关机构断开。第一电流值与电磁脱扣器的电参数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所述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控制所在线路中的开关机构断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热脱扣器,脱扣器为热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例如对于双金属片热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双金属片发热,当热量累积导致温度上升至满足触发保护动作的温度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从而驱动开关机构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发电系统的DC-AC变换器与多路DC-DC变换器形成逆变器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口,多路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的负输入端口,DC-AC变换器的输出端口为逆变器的输出端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DC-AC变换器与多路DC-DC变换器串联连接,以多路DC-DC变换器包括X路为例,X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第i路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i+1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i=1,2,…,X-1,第X路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DC-AC变换器的负输入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保护器。保护器与光伏单元串联或并联。脱扣器还用于在控制开关机构断开时使保护器不触发保护动作。
即对于目前采用保护器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改造时,可以无需对保护器进行拆除处理,以便于改造,并且在保护过程中不会触发现有保护器的保护动作,避免进行保护器的更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护器至少包括熔断器、优化器和关断盒中的一项。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关断保护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包括DC-AC变换器和多路DC-DC变换器;每路DC-DC变换器包括DC-DC电路和至少一个输入接口;每路DC-DC电路通过输入接口,连接二光伏单元,所述多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口和负输出端与所述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口和负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保护开关,所述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所述脱扣器与所述开关机构机械相连;
每一个DC-DC电路的正输入端通过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所述DC-DC电路的负输入端通过开关机构连接所述二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所述脱扣器,用于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或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以使所在线路的所述开关机构断开,以断开所在线路的DC-DC变换器与对应的二光伏单元的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关断保护方法,在输入接口和DC-DC电路之间增加设置保护开关,当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保护开关中的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使接口与DC-DC电路断开连接,也即该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与DC-DC电路断开连接,因此其它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不会向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所在线路输出电流,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不会损坏。基于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触发保护动作,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降低了方案的实现难度。此外,由于不再使用熔断器,原先用于内置熔断器的Y线束不需再设置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逆变器的下部,而可以配置在光伏单元侧,从而还降低了电缆成本。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控制所在线路的开关机构断开。第一电流值与电磁脱扣器的电参数相关。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控制所在线路的开关机构断开。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热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控制所在线路的开关机构断开。例如对于双金属片热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双金属片发热,当热量累积导致温度上升至满足触发保护动作的温度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从而驱动开关机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的短路保护电路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技术采用的短路保护电路的示意图二;
图3为现有技术采用的短路保护电路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断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直流配比,通常每路MPPT器件连接至少两路光伏单元或者更多,并且为了在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或者线路出现短路时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在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或负输出端串联熔断器(或称熔丝)。下面以每路MPPT器件连接三条支路为例进行说明。当每路MPPT器件连接更多条支路时的原理类似,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一并参见图1至图3。其中,图1为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均串联熔断器时的示意图;图2为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串联熔断器时的示意图;图3为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串联熔断器时的示意图。
每路支路包括一个光伏组件101,三条支路在开关102前完成并联,然后通过直流开关102连接MPPT器件103。图1中的fuse1-fuse6、图2中的fuse1-fuse3以及图3中的fuse1-fuse3为熔断器,在线路中的电流过大时熔断以保护光伏组件和线路。
但是由于光伏单元的实际输出电流较小,因而使得熔断器难以快速熔断。以额定电流为15A的熔断器为例,基于熔断器的标准规定,熔断器不熔断时允许的电流可以达1.13×15=16.95A,在一小时内熔断需要的电流为1.35×15=20.25A,而短路电流难以满足熔断器快速熔断所需电流,因此熔断器可能不会熔断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熔断,导致并不能有效的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需要考虑对电缆的保护,还需要将内置熔断器的Y线束设置在DC-DC变换器侧,而DC-DC变换器可能的光伏单元通过较长的电缆连接,进而还导致了电缆成本上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能够在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或者线路出现短路时有效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以下说明中“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的单路光伏单元可以包括一个光伏组件,还可以由多个光伏组件串并联形成,例如多个光伏组件先串联在一起形成光伏组串,多个光伏组串再并联在一起形成光伏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光伏单元包括的光伏组件的具体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个光伏组件的电参数不做具体限定。
连接同一路DC-DC变换器的多路光伏单元的输出电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实际应用中,连接同一路DC-DC变换器的各光伏单元的规格一般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DC-DC变换器,能够通过接口接入至少两路光伏单元,光伏单元通过接口接入后,能够在DC-DC变换器的内部并联连接直流母线,以将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汇集于直流母线,进而形成支路,下面首先具体说明支路的存在形式。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路的示意图。
其中,该支路包括一路光伏单元101a1,光伏单元101a1的正输出端为该支路的正输出端,光伏单元101a1的负输出端为该支路的负输出端,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不再区分。
参见图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路的示意图。
其中,该支路可以包括多条图4所示的支路,因此包括了至少两路光伏单元,例如依次为101a1、101a2、…101ai。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路是电学领域的概念,指汇入直流母线的分支电流流过的路线,继续以图5为例,则光伏单元101a1所在的线路可以称为一个支路,光伏单元101a1和光伏单元101a1并联后形成的线路也可以称为一个支路。各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汇集后为该支路的正输出端,各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汇集后为该支路的负输出端。
以下实施例中的“支路”具体指所有图4所示的支路以及图5所示的支路的总称。即除去干路(直流母线)外其余所有支路的总称。
下面以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一路DC-DC变换器为例进行说明,当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路DC-DC变换器时的原理类似,本申请不再赘述。
参见图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示意图。
光伏逆变器用于连接光伏单元101,包括:保护开关S1-SM+N、DC-DC变换器200和DC-AC变换器300。
其中,DC-DC变换器200包括输入接口、直流母线和DC-DC电路201。
DC-DC电路201可以通过输入接口连接光伏单元,本申请对接入同一个接口的光伏单元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路DC-DC电路201通过输入接口连接两个光伏单元。
当一个接口连接多个光伏单元时,多个光伏单元并联形成图5所示的支路后,再与该接口连接。
每个光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伏组件。
保护开关S1-SM+N中的每个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脱扣器与开关机构机械相连。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脱扣器与开关机构机械相连,每一个DC-DC电路的正输入端通过一开关机构连接所述二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DC-DC电路的负输入端通过另一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图6中对保护开关的示意进行简化,仅示意出其控制线路通断的功能。
脱扣器用于当所在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也即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或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以使所在线路的同一DC-DC变换器连接的所述二开关机构断开,从而断开同一DC-DC变换器与其对应的二光伏单元的连接,进而使所述线路所在的二光伏单元无法再向对应连接的DC-DC变换器输入功率,同时其它DC-DC变换器连接的光伏单元也无法向所述线路所在的二光伏单元输入反向电流。
以图6为例,当单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且该故障的光伏单元可以承受1个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时,图中的i取值为2。
又例如,当单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且该故障的光伏单元可以承受2个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时,图中的i取值为3。
i的具体取值由实际的光伏单元的电流耐受值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注意的是,图6中所示仅为便于作图以及说明,图中的i路光伏单元可以在DC-DC变换器200内部实现并联,也可以在外部先并联在连接直流母线的接口。
当无短路故障时,所有支路的电流汇入直流母线,因此直流母线的电流绝对值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的绝对值,电流的方向为由光伏单元的正极流向正直流母线。
当任意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其它所有的正常支路的输出电流会流向该出现短路故障的支路,并且存在短路故障的支路出现反向电流,当M+N的值大于2时,存在短路故障的支路还存在过流。
脱扣器与开关机构机械相连,在触发保护动作时释放保持机构,以使开关机构自动断开。脱扣器的原理为:当所在支路出现反向电流或过流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以实现对于光伏单元和线路的保护。
DC-DC电路201具体可以为升压(Boost)电路、降压(Buck)电路或升降压(Buck-Boost)电路。DC-DC电路201的输出端为DC-DC变换器200的输出端,用于连接DC-AC变换器300的输入端。具体的,DC-DC变换器200的正输出端口连接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口,DC-DC变换器200的负输入端口连接DC-AC变换器300的负输入端口。DC-AC变换器300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综上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当存在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使接口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该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因此其它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不会向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所在线路输出电流,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不会损坏。基于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触发保护动作,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降低了方案的实现难度。此外,由于不再使用熔断器,原先用于内置熔断器的Y线束不需再设置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逆变器或者直流汇流箱的下部,而可以配置在光伏单元侧,从而还降低了电缆成本。
脱扣器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支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第一电流值与电磁脱扣器的电参数相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支路的存在过流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脱扣器为热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支路存在过流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例如对于双金属片热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双金属片发热,当热量累积导致温度上升至满足触发保护动作的温度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从而驱动开关机构动作。
下面具体说明光伏逆变器的实现方式。
下面首先以DC-DC变换器连接两路光伏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每路DC-DC变换器200通过接口接入两路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
两路光伏单元接入DC-DC变换器200的接口,在DC-DC变换器200的内部并联后通过直流开关102连接DC-DC电路201,直流开关102用于保护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设置。
其中,每路光伏单元还串联有保护开关S1。
当无短路故障时,两路光伏单元的电流汇入直流母线,直流母线的电流绝对值(点A或点B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的绝对值(点C或点D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
当存在一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另一个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会流向该短路的光伏单元,导致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所在的支路出现反向电流。
此时脱扣器可以采用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支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
当光伏单元101a1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保护开关S1断开使得光伏单元101a1所在支路断路,进而保护了光伏单元和线路;当光伏单元101a2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保护开关S1断开使得光伏单元101a2所在的支路断路,进而保护了光伏单元和线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开关可以与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串联,也可以与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串联,还可以在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均串联一路保护开关以实现冗余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一路DC-DC电路仅连接两路光伏单元时,也可以仅取消设置S1或S2中的任意一个保护开关,例如当S1取消设置后,当光伏单元101a1短路时,光伏单元101a2向光伏单元101a1所在支路传输电流,但该电流在光伏单元101a1的承受范围内,因此光伏单元101a1不会损坏;当光伏单元101a2短路时,保护开关S2断开,以保护电路。
综上所述,由于该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关机构在断开时使接口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该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因此其它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不会向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所在线路输出电流,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不会损坏。基于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触发保护动作,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降低了方案的实现难度。此外,由于不再使用熔断器,原先用于内置熔断器的Y线束不需再设置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逆变器或者直流汇流箱的下部,而可以配置在光伏单元侧,从而还降低了电缆成本。
以上实施例以每路DC-DC变换器通过两个输入接口连接光伏单元为例说明,但目前为了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直流配比,通常每路DC-DC变换器会设置有3个、4个…甚至更多个输入接口以连接光伏单元,下面首先说明每路DC-DC变换器设置三个输入接口时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8,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三路光伏单元分别连接DC-DC变换器的三个输入接口,三路光伏单元在DC-DC变换器的内分别与一个保护开关串联后,在并联连接,然后通过直流开关102连接DC-DC电路201,直流开关102用于保护电路,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取消设置而短接。
其中,光伏单元101a1串联保护开关S1,光伏单元101a2串联保护开关S2,光伏单元101a3串联保护开关S3。
当无短路故障时,三路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汇入直流母线,因此直流母线的电流绝对值(点A或点B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的绝对值(点C、点D和点E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此时可以将C点、D点和E点的电流方向设定为预设电流方向,例如设定为正方向。
当存在一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不妨假设光伏单元101a3所在线路出现短路故障,且单个光伏单元只能承受1路其他支路传输的反向电流。
此时其它两路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会流向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101a3,使得光伏单元101a3所在支路出现过流,并且出现反向电流(E点电流方向相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3的脱扣器为磁脱扣器,脱扣器当光伏单元101a3所在支路的反向电流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2的脱扣器为磁脱扣器,脱扣器当光伏单元101a3所在支路存在过流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热脱扣器,脱扣器当光伏单元101a3所在支路存在过流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
一个输入接口在DC-DC变换器内部也可以串联两个保护开关后再连接直流母线,此时两个保护开关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脱扣器。
当S3断开后,光伏单元101a1和光伏单元101a2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进而保护了光伏单元与线路。
以上实施例以每路DC-DC变换器设置三个输入接口为例进行说明,下面说明每路DC-DC变换器对应设置四个输入接口时的原理。
参见图9,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4路光伏单元分别连接一个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口后与保护开关进行串联,然后并联连接DC-DC电路201。
具体的,各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汇集后连接保护开关S1,光伏单元101a1的负输出端连接保护开关S3,光伏单元101a2的负输出端连接保护开关S2,光伏单元101a3的负输出端连接保护开关S4,光伏单元101a4的负输出端连接保护开关S5。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中的保护开关S1也可以取消设置而短接。
当无短路故障时,四路光伏单元的电流汇入直流母线,因此直流母线的电流绝对值(检测点A或B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的绝对值(检测C点、D、E和F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
当存在一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会流向该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导致该故障支路出现过流以及反向电流。
继续以单个光伏单元只能承受1路其他支路反灌的电流为例。此时,该故障支路的保护开关的脱扣器控制对应的开关机构断开,使得故障支路断路,其他的光伏单元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进而保护了光伏单元与线路。
参见图10,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与图9所示方式的区别在于:光伏单元101a1的正输出端与光伏单元101a2的正输出端汇集于保护开关S1,并通过保护开关S1连接正直流母线;光伏单元101a3的正输出端与光伏单元101a4的正输出端汇集于保护开关S6,并通过保护开关S6连接正直流母线。
此时原理与图9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1与图9所示方式的区别在于:每路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在DC-DC变换器的内部串联一个保护开关后汇集于正直流母线,每路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在DC-DC变换器的内部串联一个保护开关后汇集于负直流母线。冗余设置保护开关能够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确保光伏单元所在支路能够被断开。具体原理与图9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当该光伏发电系统的DC-DC变换器通过接口连接4路光伏单元时,在存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使接口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该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因此其它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不会向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所在线路输出电流,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不会损坏。基于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触发保护动作,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降低了方案的实现难度。此外,由于不再使用熔断器,原先用于内置熔断器的Y线束不需再设置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逆变器或者直流汇流箱的下部,而可以配置在光伏单元侧,从而还降低了电缆成本。
参见图1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在DC-DC变换器的内部并联后通过保护开关接入所述DC-D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光伏单元101a3和101a4所在的支路分别串联一个保护开关后接入所述DC-D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
具体的,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的正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1连接正直流母线,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的负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2连接负直流母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开关S2也可以取消设置而短接。
当无短路故障时,各个支路的电流汇入直流母线,因此直流母线的电流绝对值(检测点A或B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的绝对值(检测点C、D、E、F、G和H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
当存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正常的支路的输出电流会流向该出现短路故障的支路,导致该存在短路故障的支路出现反向电流。
脱扣器可以采用电磁脱扣器,此时该故障支路的保护开关的脱扣器控制对应的开关机构断开,使得存在短路故障的支路断路,而其他光伏单元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
结合图12的具体说明如下:
当光伏单元101a3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S3断开,此时光伏单元101a3被切除,光伏单元101a1、101a2和101a4可以正常工作;
当光伏单元101a4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S4断开,此时光伏单元101a4被切除,光伏单元101a1、101a2和101a3可以正常工作;
当光伏单元101a1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S1和S2断开,此时光伏单元101a2输入的电流在光伏单元101a1的耐受范围内,光伏单元101a3和101a4可以正常工作;
当光伏单元101a2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S1和S2断开,此时光伏单元101a1输入的电流在光伏单元101a2的耐受范围内,光伏单元101a3和101a4可以正常工作。
参见图1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3所示的实现方式与图12的区别在于:光伏单元101a3和101a4的正输出端汇集后通过保护开关S3连接正直流母线,光伏单元101a3的负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4连接负直流母线,光伏单元101a4的负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5连接负直流母线。
工作原理与图12对应的说明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4所示的实现方式与图13的区别在于:包括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并联,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的正输出端汇集后通过保护开关S1连接正直流母线,负输出端汇集后通过保护开关S4连接负直流母线;光伏单元101a3的正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1连接正直流母线,负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2连接负直流母线;光伏单元101a4的正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3连接正直流母线,负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4连接负直流母线。
工作原理与图12对应的说明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在DC-DC变换器内部直接并联,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的正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1连接正直流母线,负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2连接负直流母线。
光伏单元101a3和101a4在DC-DC变换器内部直接并联,光伏单元101a3和101a4的正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3连接正直流母线,负输出端通过保护开关S4连接负直流母线。
当无短路故障时,各个支路的电流汇入直流母线,因此直流母线的电流绝对值(检测点A或B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的绝对值(检测点C、D、E、F、G和H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
当存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正常的支路的输出电流会流向该出现短路故障的支路,导致该存在短路故障的支路出现反向电流。
脱扣器可以采用电磁脱扣器,此时该故障支路的保护开关的脱扣器控制对应的开关机构断开,使得存在短路故障的支路断路,而其他光伏单元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
结合图15的具体说明如下:
当光伏单元101a1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S1和S2断开,此时光伏单元101a2输入的电流在光伏单元101a1的耐受范围内,光伏单元101a3和101a4可以正常工作;
当光伏单元101a2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S1和S2断开,此时光伏单元101a1输入的电流在光伏单元101a2的耐受范围内,光伏单元101a3和101a4可以正常工作
当光伏单元101a3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S3和S4断开,此时光伏单元101a4输入的电流在光伏单元101a3的耐受范围内,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可以正常工作;
当光伏单元101a4所在支路出现短路故障时,S3和S4断开,此时光伏单元101a3输入的电流在光伏单元101a4的耐受范围内,光伏单元101a1和101a2可以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保护开关S1和S2中的至少一个取消设置而短接,或者将保护开关S3和S4中的至少一个取消设置而短接,或者将保护开关S1和S2中的任意一个以及保护开关S3和S4中的任意一个取消设置而短接,进而减少串联的保护开关的数量,以降低成本。
以上各实施例说明了每路DC-DC变换器包括三个输入接口以及四个输入接口时的工作原理,在一些实时例中,每路DC-DC变换器还可以对应连接更多路光伏单元,下面具体说明每路DC-DC变换器连接的光伏单元的数量大于4路时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DC-DC变换器200设置有M个输入接口以连接光伏单元,每个接口连接一个光伏单元以形成M个第一类光伏单元支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其中,当光伏单元与一个保护开关串联时,保护开关串联在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或负输出端;当光伏单元与两个保护开关串联时,保护开关串联在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以实现冗余保护。
M路光伏单元分别串联一个保护开关后并联接入DC-D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
当无短路故障时,所有光伏单元的电流汇入直流母线,直流母线的电流绝对值(检测点A或检测点B的检测电流的绝对值)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的绝对值。
当存在一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会流向该短路的光伏单元所在的支路,导致该故障支路出现过流以及反向电流。
此时该故障支路的脱扣器控制对应的开关机构断开,以使故障支路断路,而其他光伏单元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参见图1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每i路光伏单元通过接口在DC-DC变换器的内部直接并联,或者先并联后再连接DC-DC变换器的接口。然后通过串联至少一个保护开关后连接DC-D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单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当该故障光伏单元可以承受一个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时,i的取值为2;当该故障光伏单元可以承受两个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时,i的取值为2或3。
参见图18,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M路光伏单元在DC-DC变换器内与至少一个开关串联后接入直流母线。
i路光伏单元在DC-DC变换器的内部直接并联,再串联至少一个保护开关后接入DC-DC变换器的直流母线,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或者N路光伏单元先进行并联,然后连接DC-DC变换器的接口,并通过保护开关连接直流母线。
单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当该故障光伏单元可以承受一个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时,i的取值为2;当该故障光伏单元可以承受两个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时,i的取值为2或3。
还可以参见图19,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DC-DC变换器支持光伏单元和保护器串联或者并联后接入,图中以i路光伏单元依次间隔通过保护器并联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器也可以与光伏单元串联。
保护器Q可以为熔断器、优化器和关断盒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还可以为其它可以在电路出现短路故障时保护电路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中k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时脱扣器还用于在控制开关机构断开时使保护器不触发保护动作,即对于目前采用保护器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改造时,可以无需对保护器进行拆除,可以直接入DC-DC变换器。
需要注意的是,单路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当该故障光伏单元可以承受一个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时,为了不触发保护器的保护动作,i的取值为2;当该故障光伏单元可以承受两个其它正常的光伏单元的输出电流时,为了不触发保护器的保护动作,i的取值为2或3。
参见图20,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示光伏发电系统包括X路DC-DC变换器200,还包括DC-AC变换器300,DC-AC变换器300也可以称为逆变器。
DC-AC变换器与多路DC-DC变换器形成逆变器20,该逆变器为组串式逆变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X路DC-DC变换器200的输出端并联后连接DC-AC变换器300的输入端。具体的,X路DC-DC变换器200的正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300的正输入端口,X路DC-DC变换器200的负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300的负输入端口。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DC-AC变换器与多路DC-DC变换器串联连接,以多路DC-DC变换器包括X路为例,X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第i路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i+1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i=1,2,…,X-1,第X路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DC-AC变换器的负输入端。
逆变器20输出的交流电经过交流汇流箱或开关盒后汇集,再通过变压器变压后接入交流电网。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参见图2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示意图。
图示光伏逆变器20包括:保护开关(图中未示出)、DC-AC变换器300和多路DC-DC变换器200。
每路DC-DC变换器200包括直流母线、DC-DC电路和至少一个输入接口。其中,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光伏单元101,每路光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伏组件。具体的,每路DC-DC电路通过输入接口连接二光伏单元。
每个输入接口包括正输入接口和负输入接口。正输入接口在光伏逆变器20内部连接正直流母线,负输入接口在光伏逆变器内部连接负直流母线。
多路DC-DC变换器200的正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300的正输入端口,多路DC-DC变换器200的负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300的负输入端口。
保护开关包括脱扣器和开关机构,脱扣器与开关机构机械相连。其中,脱扣器用于当所在线路存在短路故障时控制所述开关机构断开。由于每一个DC-DC电路的正输入端通过一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DC-DC电路的负输入端通过另一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因此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或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脱扣器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以使所在线路的同一DC-DC变换器连接的所述二开关机构断开,从而断开同一DC-DC变换器与其对应的二光伏单元的连接,进而使所述线路所在的二光伏单元无法再向对应连接的DC-DC变换器输入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支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第一电流值与电磁脱扣器的电参数相关。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支路存在过流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脱扣器为热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支路存在过流时,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例如对于双金属片热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双金属片发热,当热量累积导致温度上升至满足触发保护动作的温度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从而驱动开关机构动作。
该光伏逆变器当存在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使接口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该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因此其它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不会向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所在线路输出电流,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不会损坏。基于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触发保护动作,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降低了方案的实现难度。此外,由于不再使用熔断器,原先用于内置熔断器的Y线束不需再设置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逆变器的下部,而可以配置在光伏单元侧,从而还降低了电缆成本。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关断保护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参见图2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断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应用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包括DC-AC变换器、多路DC-DC变换器和多个光伏单元;每路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母线、DC-DC电路和至少一个输入接口;直流母线连接DC-DC电路的输入端;多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口,多路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口并联连接DC-AC变换器的负输入端口。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输入接口和DC-DC电路的输入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保护开关,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脱扣器与所述开关机构机械相连。
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脱扣器与开关机构机械相连。其中,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或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以使所在线路的开关机构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控制所在线路的开关机构断开。第一电流值与电磁脱扣器的电参数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控制所在线路的开关机构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器为热脱扣器,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控制所在线路的开关机构断开。例如对于双金属片热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双金属片发热,当热量累积导致温度上升至满足触发保护动作的温度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从而驱动开关机构动作。
S102:每一个DC-DC电路的正输入端通过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DC-DC电路的负输入端通过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光伏单元与输入接口连接时,两路光伏单元通过接口连接DC-DC电路。此时,每路光伏单元可以承受一路或两路其他路光伏单元输入的电流。脱扣器因出现短路故障而控制所在线路的开关机构断开时,被隔离的至多两路光伏单元处于并联连接状态,其中的短路光伏单元承受至多一个其它正常光伏单元传输的电流,由于电流在该短路的光伏单元的承受范围内,因此该短路的光伏单元不会损坏。
综上所述,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断保护方法,在输入接口和直流母线之间增加设置保护开关,当光伏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保护开关中的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断开,使接口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该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因此其它接口连接的光伏单元不会向出现短路故障的光伏单元所在线路输出电流,进而保护光伏单元和线路不会损坏。基于脱扣器控制开关机构触发保护动作,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降低了方案的实现难度。此外,由于不再使用熔断器,原先用于内置熔断器的Y线束不需再设置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逆变器的下部,而可以配置在光伏单元侧,从而还降低了电缆成本。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光伏单元,所述光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伏组件,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保护开关、DC-AC变换器和多路DC-DC变换器;
每路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DC-DC电路和至少一个输入接口;
每路所述DC-DC电路通过所述输入接口,连接二光伏单元;
所述输入接口通过所述保护开关连接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
所述多路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的正端口并联连接所述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口,所述多路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的负端口并联连接所述DC-AC变换器的负输入端口;
所述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所述脱扣器与所述开关机构机械相连,每一个所述DC-DC电路的正输入端通过一开关机构连接所述二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所述DC-DC电路的负输入端通过另一开关机构连接所述二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
所述脱扣器,用于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或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以使所在线路的同一DC-DC变换器连接的所述二开关机构断开,从而断开同一DC-DC变换器与其对应的二光伏单元的连接,进而使所述线路所在的二光伏单元无法再向对应连接的DC-DC变换器输入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所述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所述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为热脱扣器,所述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每路所述DC-DC电路通过所述输入接口连接的二光伏单元中的每个所述光伏单元,为一个光伏组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还包括保护器;
所述保护器与所述光伏单元串联或并联;
所述脱扣器,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开关机构断开时使所述保护器不触发保护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项:
熔断器、优化器和关断盒。
8.一种关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DC-AC变换器和多路DC-DC变换器;每路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DC-DC电路和至少一个输入接口;每路所述DC-DC电路通过所述输入接口,连接二光伏单元;所述多路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口和负输出端与所述DC-AC变换器的正输入端口和负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保护开关,所述保护开关包括串联连接的脱扣器和开关机构,所述脱扣器与所述开关机构机械相连;
每一个DC-DC电路的正输入端通过开关机构连接二光伏单元的正输出端,所述DC-DC电路的负输入端通过开关机构连接所述二光伏单元的负输出端;所述脱扣器,用于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或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保持结构,以使所在线路的所述开关机构断开,以断开所在线路的DC-DC变换器与对应的二光伏单元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关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所述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反向电流大于第一电流值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关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为电磁脱扣器,所述脱扣器当所在线路的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关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为热脱扣器,所述脱扣器当所在线路存在过流时,触发保护动作以释放所述保持结构。
CN202211095925.X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 Pending CN1163164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5925.XA CN11631641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42425 WO2022141526A1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
CN202211095925.XA CN11631641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
CN202080012263.8A CN1135085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2263.8A Division CN1135085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6417A true CN116316417A (zh) 2023-06-23

Family

ID=7800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5925.XA Pending CN11631641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关断保护方法
CN202080012263.8A Active CN1135085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2263.8A Active CN11350850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68126A1 (zh)
EP (1) EP4084326A4 (zh)
JP (1) JP2023517215A (zh)
KR (1) KR20230124078A (zh)
CN (2) CN116316417A (zh)
AU (1) AU2020483594A1 (zh)
WO (1) WO20221415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7880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路保护装置、短路保护方法及光伏发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0113C (zh) * 2005-06-17 2008-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过流保护电路
EP1946418A2 (en) * 2005-10-24 2008-07-23 Conergy AG Switch-fuse with control management for solar cells
US20110090607A1 (en) * 2009-10-20 2011-04-21 Luebke Charles J String and system employing direct current electrical generating modules and a number of string protectors
DE102010060398A1 (de) * 2010-11-08 2012-05-10 Adensis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Photovoltaikanlage zur Einspeisung von elektrischer Leistung in ein Mittelspannungsnetz
CN102170110B (zh) * 2011-03-16 2014-01-2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阀保护方法
CN102354955B (zh) * 2011-07-22 2014-11-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保护方法
US8958182B2 (en) * 2012-08-27 2015-02-17 Eat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arc fault signal for detection in photovoltaic system
DE102013101400A1 (de) * 2013-02-13 2014-08-14 Hella Kgaa Hueck & Co. Gleichspannungswandler
CN104009446B (zh) * 2014-02-27 2018-05-1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输电保护装置、换流器及保护方法
US9509134B2 (en) * 2014-05-14 2016-11-29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Centralized DC curtailment for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204578458U (zh) * 2015-03-09 2015-08-19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箱电路结构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04652311U (zh) * 2015-06-18 2015-09-16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汇流箱和光伏系统
CN105356840A (zh) * 2015-11-27 2016-02-24 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电路及光伏发电电路逆变器分配方法
CN205304269U (zh) * 2016-01-22 2016-06-08 湖南馨雅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的直流升压系统
CN206117592U (zh) * 2016-08-31 2017-04-19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消直流熔丝的汇流装置
CN206149209U (zh) * 2016-10-28 2017-05-0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散式汇流箱、逆变器、光伏逆变电路
CN108879756B (zh) * 2018-06-15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串式逆变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逆变器及逆变系统
CN110224381B (zh) * 2019-05-14 2022-04-12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其光伏发电系统
CN211127119U (zh) * 2019-12-31 2020-07-28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防倒灌保护电路以及光伏并网装置
CN111262429B (zh) * 2020-03-17 2021-06-1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变换电路及光伏逆变装置
CN111697626A (zh) * 2020-07-02 2020-09-2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发电控制方法及组串逆变器
CN111740392A (zh) * 2020-07-28 2020-10-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保护方法、智能汇流箱及光伏逆变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8506A (zh) 2021-10-15
WO2022141526A1 (zh) 2022-07-07
US20220368126A1 (en) 2022-11-17
KR20230124078A (ko) 2023-08-24
EP4084326A4 (en) 2023-05-10
CN113508506B (zh) 2022-09-16
AU2020483594A1 (en) 2022-09-01
EP4084326A1 (en) 2022-11-02
JP2023517215A (ja) 202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2926B2 (en) Hybrid DC circuit breaker
WO2014104848A1 (ko) 전력용 컨버터
US20130271888A1 (en)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Photovoltaic System
CN208433908U (zh) 电压源换流器模块和换流器
Shen Ultrafast solid-state circuit breakers: Protecting converter-based ac and dc microgrids against short circuit faults [Technology Leaders]
WO2016208894A1 (ko) Mmc 컨버터의 서브모듈용 전원공급장치
EP3961854B1 (en) Protection device and protection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8879623B (zh) 一种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系统及控制保护方法
CN105659465A (zh) Hvdc的ac侧电气保护
GB2523535A (en) Breaker circuit configurations for multi-terminal DC systems
DK2926455T3 (en) DEVICE FOR SWITCHING OF DC DIRECTIONS IN THE DEFINITIONS OF A DC TENSION
KR101475659B1 (ko) 전력 제공 유닛에 대한 dc 공급 유닛
CN113508506B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
JP2011010483A (ja) 電流分離器及び電流遮断装置
CN203722250U (zh) 光伏装置
CN115398765A (zh) 一种电源系统
CN106463949B (zh) 电路断路布置
Larruskain et al. Requirements for fault protection in HVDC grids
EP3338336B1 (en) Electrical assembly
CN115706410A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dc配电架构和方法
CN220605544U (zh) 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
CN113544952A (zh) 一种电源系统
CN114175436A (zh) 电气网络和用于运行电气网络的方法
CN110391646A (zh) 一种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合分闸控制系统
CN117220239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及直流汇流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