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0077A - 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0077A
CN116310077A CN202211716512.9A CN202211716512A CN116310077A CN 116310077 A CN116310077 A CN 116310077A CN 202211716512 A CN202211716512 A CN 202211716512A CN 116310077 A CN116310077 A CN 116310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odel
standard model
power grid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65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康
孙飞
何安明
杨彬彬
王维佳
吴立刚
姚义
孔伟伟
朱刘
付成成
刘俊
桑培帅
宋加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Anhui Jiyuan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Anhui Jiyua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Anhui Jiyua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65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0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0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0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包括针对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宁孪生体标淮模型;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问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以城市为素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通过所述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设备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配网基于GIS系统的地理沿布图与基于PMS2.0系统的各类专题图,以二维、扁平、静态的形式刻画了电网运行与设备运维的基本形态,但是在动态可视化、用户反好性上表现极其不足。例如,GN11406723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网数字李生休数据嵌入方法,实现了感知信息与数宁孪生体之间灵活的自适应映射,提高了感知信息与数字孪生体的适配能力,但技术方案并米涉及到电网三维场的动态展示方面。电网资源业务中台为构建“电网一张图”提供了基础、稳定的平台,同时为多源信息的叠加、动态信息的融合、三维场景的展示开辟了实现途径,为更大限度地发挥配网状态的数字化成像能力、空间表现能力提供了基础支撑。但是,如果在电网运行状态可视化方南依然沿用传统的GIS系统导图和成图服务,而未能构建基于“电网一张图”更生动、更多样、更加用户友好的高级应用,从根本上没有解决二维、静态专题图依然存在的模式,也末能提升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公开于本申请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包括:
针对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宁孪生体标淮模型;
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问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
以城市为素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
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通过所述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针对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包括:
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量测模型,其中,
物理模型包括:每种设备的平面图例、三维简化图模、简模、可分解的精细模型;量测模型包括:设备的电气量、状态量以及环境量;
构建设备数宁孪生体与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数据模型关联,形成电网设备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模型库;
针对电网中实际运行的设备,构建基于三维模型库的数字孪生体,在此基础上叠加设备的实际运行信息和状态信息,以统一标准命名规则管理电网相关设备的数字孪生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线路、开关、变压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宁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包括:以集合体设施为整体,根据三维模型库的基本单元,分析各类集合体设施的构成和集合体设施内的各数宁李生体的连接关系、位置分布:针对集合体设施的设备组成、层次关系、连接关茶构建实物到数字孪生模型之问的映射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以城市为基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孪生休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包括:实现城市级行政区划数据、河流水系数据、路网数据、重要兴趣点数据的加载显示;通过木地建筑模型数据导入的方式实现建筑物通过三维立体白模的方式呈现;实现三维场景的拖动、漫游,镜头缩放、倾斜、旋转;形成以时间为坐标的三维虚拟场景变化更新库;调用三维虚拟场景变化更新库,实时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包括:以配网侧锁线为单位,通过电网拓扑中心应用服务分析锁线联通区域形成设备树,设备树中包括全局统一的设备ID;通过所获得的设备ID,关联获取设备类型、电压等级以及详细参数,从己建立的模型库中获取其数字孪生体;以拓扑分析、地理信息,以设备树为基础,设备数字李生体为基木要素,基于物理电网的拓扑关系,实现完整的电网连接拓扑图。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在地理背景条件下,标记变电站地理位置,展示电力走线形式,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通过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建立动态数据和数字李生设备之间的响应事件,在三维空间上叠加实时量测信息与控制指令信息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提供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系统,包括:标淮模型构建单元,用于针对月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映射单元,用于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三维虚拟场景构建单元,用于以城市为基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日标电网的实景信息:渲染单元,用于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可视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前述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公开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公开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宁孪生体标淮模型;
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问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
以城市为素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
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通过所述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针对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包括:
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量测模型,其中,
物理模型包括:每种设备的平面图例、三维简化图模、简模、可分解的精细模型;量测模型包括:设备的电气量、状态量以及环境量;
构建设备数宁孪生体与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数据模型关联,形成电网设备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模型库;
针对电网中实际运行的设备,构建基于三维模型库的数字孪生体,在此基础上叠加设备的实际运行信息和状态信息,以统一标准命名规则管理电网相关设备的数字孪生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线路、开关、变压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宁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包括:以集合体设施为整体,根据三维模型库的基本单元,分析各类集合体设施的构成和集合体设施内的各数宁李生体的连接关系、位置分布:针对集合体设施的设备组成、层次关系、连接关茶构建实物到数字孪生模型之问的映射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以城市为基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孪生休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包括:实现城市级行政区划数据、河流水系数据、路网数据、重要兴趣点数据的加载显示;通过木地建筑模型数据导入的方式实现建筑物通过三维立体白模的方式呈现;实现三维场景的拖动、漫游,镜头缩放、倾斜、旋转;形成以时间为坐标的三维虚拟场景变化更新库;调用三维虚拟场景变化更新库,实时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包括:以配网侧锁线为单位,通过电网拓扑中心应用服务分析锁线联通区域形成设备树,设备树中包括全局统一的设备ID;通过所获得的设备ID,关联获取设备类型、电压等级以及详细参数,从己建立的模型库中获取其数字孪生体;以拓扑分析、地理信息,以设备树为基础,设备数字李生体为基木要素,基于物理电网的拓扑关系,实现完整的电网连接拓扑图。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在地理背景条件下,标记变电站地理位置,展示电力走线形式,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通过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建立动态数据和数字李生设备之间的响应事件,在三维空间上叠加实时量测信息与控制指令信息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提供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系统,包括:标淮模型构建单元,用于针对月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映射单元,用于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三维虚拟场景构建单元,用于以城市为基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日标电网的实景信息:渲染单元,用于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可视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前述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可以是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注意,除非另有直接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包含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所揭示的所有特征皆可由用于达到相同、等效或类似目的的可替代特征来替换。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所公开的每一个特征仅是一组等效或类似特征的一个示例。在使用到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和更优地是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进行另一实施例阐述的简单起头,该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后带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的结合作为另一实施例的完整构成。在同一实施例后带的若干个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设置之间可任意组合的组成又一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宁孪生体标淮模型;
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问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
以城市为素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
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通过所述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包括:
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量测模型,其中,
物理模型包括:每种设备的平面图例、三维简化图模、简模、可分解的精细模型;量测模型包括:设备的电气量、状态量以及环境量;
构建设备数宁孪生体与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数据模型关联,形成电网设备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模型库;
针对电网中实际运行的设备,构建基于三维模型库的数字孪生体,在此基础上叠加设备的实际运行信息和状态信息,以统一标准命名规则管理电网相关设备的数字孪生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线路、开关、变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宁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包括:以集合体设施为整体,根据三维模型库的基本单元,分析各类集合体设施的构成和集合体设施内的各数宁李生体的连接关系、位置分布:针对集合体设施的设备组成、层次关系、连接关茶构建实物到数字孪生模型之问的映射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城市为基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孪生休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包括:实现城市级行政区划数据、河流水系数据、路网数据、重要兴趣点数据的加载显示;通过木地建筑模型数据导入的方式实现建筑物通过三维立体白模的方式呈现;实现三维场景的拖动、漫游,镜头缩放、倾斜、旋转;形成以时间为坐标的三维虚拟场景变化更新库;调用三维虚拟场景变化更新库,实时展示目标电网的实景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孪生体标淮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包括:以配网侧锁线为单位,通过电网拓扑中心应用服务分析锁线联通区域形成设备树,设备树中包括全局统一的设备ID;通过所获得的设备ID,关联获取设备类型、电压等级以及详细参数,从己建立的模型库中获取其数字孪生体;以拓扑分析、地理信息,以设备树为基础,设备数字李生体为基木要素,基于物理电网的拓扑关系,实现完整的电网连接拓扑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在地理背景条件下,标记变电站地理位置,展示电力走线形式,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通过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建立动态数据和数字李生设备之间的响应事件,在三维空间上叠加实时量测信息与控制指令信息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8.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标淮模型构建单元,用于针对月标电网中的典型设备,构建设备的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映射单元,用于建立设备实物与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实现设备实物到所述数字孪生体标准模型的映射:三维虚拟场景构建单元,用于以城市为基础地理背景,构建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的三维虚拟场景,通过所述三维虚拟场景,展示日标电网的实景信息:渲染单元,用于通过配网拓扑图,提供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在不同尺度下的可视化渲染样式;可视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字李生体标准模型,实现配网网架的三维可视化,以实时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716512.9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310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6512.9A CN116310077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6512.9A CN116310077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0077A true CN116310077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6512.9A Pending CN116310077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00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1964A (zh) * 2023-08-03 2023-12-19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咸阳供电公司 场站资源利用与孪生建模重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354055A (zh) * 2023-12-04 2024-01-05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孪生物联网信息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1964A (zh) * 2023-08-03 2023-12-19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咸阳供电公司 场站资源利用与孪生建模重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251964B (zh) * 2023-08-03 2024-05-10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咸阳供电公司 场站资源利用与孪生建模重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354055A (zh) * 2023-12-04 2024-01-05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孪生物联网信息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CN117354055B (zh) * 2023-12-04 2024-03-12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孪生物联网信息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eil et al. Creating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based on open geospatial data and game engines
CN116310077A (zh) 一种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三维实景孪生方法及系统
US11003344B2 (en) Modifying style layer properties of a digital map
CN109446281B (zh) 基于ArcGIS的在线智能制图系统构建方法、系统与制图方法
CN105447101B (zh) 一种地图引擎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2559667B (zh) 地图编辑器、地图引擎、地图编辑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134752B (zh) 三维大场景建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784002B (zh) 一种虚拟场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824157B (zh) 基于泛树分摊模型的分层分户图管理系统
CN109857825A (zh) 一种三维模型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4077360A (zh) 基于gis进行房产估值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595613A (zh) Gis局部地图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13723786A (zh) 基于三维gis的可视化规划辅助系统
CN112685616A (zh) 一种基于空间网格和建筑信息模型的精准化电力部件管理方法
KR20120014508A (ko) 유비쿼터스-시티 미들웨어를 사용하여 소음을 온라인 가시화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4926598A (zh) 一种模型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15457213A (zh) 一种电网设备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2328722A (zh) 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和系统
CN108153572A (zh) Gis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Shariatpour et al. Urban 3D Modeling as a Precursor of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Digital Twin for Smart City Era: A Case Study of the Narmak Neighborhood of Tehran City, Iran
CN108470363A (zh) 一种基于地理参考点和三角剖分的手绘地图移动定位方法
CN114820960B (zh) 构建图谱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iu et al. A 2d and 3d indoor mapping approach for virtual navigation services
US9007374B1 (en) Selection and thematic highlighting using terrain textures
CN112948518B (zh) 对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