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7503A - 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7503A
CN116307503A CN202310079402.4A CN202310079402A CN116307503A CN 116307503 A CN116307503 A CN 116307503A CN 202310079402 A CN202310079402 A CN 202310079402A CN 116307503 A CN116307503 A CN 116307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command
aggregation
domain
constr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94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智意
祝学梁
黎贵奇
李柯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ke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ke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ke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ke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94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7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7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7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属于领域驱动设计、paas平台、业务中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包括产品愿景分析、业务流程图、业务关键节点分析、业务规则分析、指令参数分析、抽取领域对象、确定聚合根、优化聚合根、构件视图、反推、数据模型设计、开发者进行编码和开发设计过程评分、统一语言多个步骤,在产品愿景统一的基础上业务人员,开发者,架构师,产品,测试人员都可以通过各个角色的业务知识一起构建大家都能理解的领域模型图,此方法论让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角色都能在把领域模型图为参照物,评分标准为检查工具的基础上在思想上形成高度统一,从而达到了从业务需求,产品设计,代码开发,测试用例达到高度统一。

Description

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领域驱动设计、paas平台、业务中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在头部KA(KA直译为“关键客户”,中文意为“重点客户”,“重要性的客户”,对于供应方企业来说KA卖场就是营业面积、客流量和发展潜力等三方面均有很大优势的直接销售终端平台)企业对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的定制化需求,在面临越来越多的需求,系统不断的在迭代,在错综复杂的微服务中,系统非常容易腐化难以维护,领域驱动设计的方法论对业务能力的抽象和处理系统之间的解耦合与常规的架构方法有非同一般的优势,领域驱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画领域模型图。现有技术有以下缺点:
1、技术架构图很难产品,开发人员,架构师,测试工程师,业务专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很难达成共识;
2、技术方案很难反补需求和有原型,很难描述业务流程的详细业务规则;
3、技术方案没有映射到代码,很难从代码上指导开发人员,对于编码风格,命名风格等只能靠开发人的经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很难达成共识;很难描述业务流程的详细业务规则;很难从代码上指导开发人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产品愿景分析,用户进入系统,并在系统中公开对产品目标用户、核心价值的期望,避免产品方向偏离,产出领域中需要支撑的场景分类,业务流程以及不同子域之间的依赖关系,用以支撑领域建模;
步骤2:业务流程图,确定用户登录场景的流程并生成相应流程图;
步骤3:业务关键节点分析,通过对步骤2中业务流程图分析,得到用户操作与系统交互的关键节点,为构建领域模型图做准备;
步骤4:业务规则分析,对用户每一个操作命令所触发的角色进行分析,根据每一个操作命令来分析其中内部的规则,包括事件分析和编写测试用例;
步骤5:指令参数分析,命令作为对前端对后端的访问的关键业务节点,所以命令可以看作为一个后端的api,其中方法名就是命令的名称,命令的参数来源于原型和业务规则;
步骤6:抽取领域对象,具体为通过命令的名称来进行抽象,通过每个命令中的参数中存在描述对象的唯一标识来确定实体,通过上述操作综合完成后,抽取出实体以后,再通过规则来反推抽出来的实体是否能满足这些业务规则,若不满足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再抽象出一个实体来完成;
步骤7:确定聚合根,聚合根为最小单位的一个业务边界,它会管理值对象、实体;通过梳理实体、值对象之间的关系明确聚合根;
步骤8:优化聚合根,具体规则为聚合占用内存过大,需要拆分;聚合锁的粒度过大,会成为并发瓶颈,需要拆分;聚合功能太多,且存在能力比较散乱,需要拆分;聚合功能单薄,这个时候需要考虑是否可以根其他的聚合进行合并;
步骤9:构件视图,跟踪所有原型上展示的页面,每一个展示数据的页面都是可以看作一个视图,根据业务流程图进行推演排查,是否需要增加视图来满足流程,对所有的视图的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进行归纳,寻找可以合并共用的视图;
步骤10:反推,根据领域模型图对产品资料或需求文档进行反推,构建拆分出来的命令、视图以及业务规则、业务流程,根据产品原型、需求文档上来对照,查看是否满足产品上业务上定义的业务需求和业务规则,同时通过整流成来看是否满足产品愿景;
步骤11:数据模型设计,根据领域模型图中的领域对象,进行设计存储模型;
步骤12:开发者进行编码和开发设计过程评分,开发者编码为开发者根据领域模型图中的命令、事件、领域对象、视图、数据库表来进行指导编码,其中参数类的命名、参数都必须保持与领域模型图一模一样,所述开发设计过程评分为对从设计,开发方面进行评审,评审资料为技术架构文档、领域模型图以及代码;
步骤13:统一语言,业务方与技术方通过共同语言描述业务规则与需求变动,并且与团队达成一致。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规则的获取方式包括执行这个命令的前置条件和命令执行完成之后会对业务产生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事件分析为对每个命令完成之后可能会触发领域事件进行分析,此事件是命令的实物提交之后进行发送的,遵循存在消费者的时候才发送的原则,当前命令完成后,会触发其他的命令,通过事件来进行解耦操作,通过领域事件来作为数据源头来构建视图。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编写测试用例是针对于核心的业务规则做的验收标准,用于让所有人更清晰这个流程的验收标准,以终为始的构建业务程序。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原型为用户操作的页面上展现出来的需要填写的数据,业务规则为满足命令相关的业务规则所必须要的参数。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领域对象包括聚合根、实体、值对象。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聚合于指令事件的关系定义为所有的事件都会分配到聚合上;所有的命令功能都可以分解到聚合完成;所有指令都分配到聚合或者领域服务来执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能快速的让产品,开发人员架构师,测试工程师,业务专家在领域建模过程中达成共识,一起共建建领域模型图,并能快速的落地领域驱动设计的思想,监控整个开发流程执行的好坏,
2)本申请在产品愿景统一的基础上业务人员,开发者,架构师,产品,测试人员都可以通过各个角色的业务知识一起构建大家都能理解的领域模型图,在基于领域模型图指导开发,指导测试。此方法论让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角色都能在把领域模型图为参照物,评分标准为检查工具的基础上在思想上形成高度统一,从而达到了从业务需求,产品设计,代码开发,测试用例达到高度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用户登录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业务关键节点分析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申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基于领域驱动设计的方法论,在每一个节点全流程都可以输入统一语言,以下我们在介绍流程的过程中,以用户登录的场景作为举例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产品愿景分析,用户进入系统,并在系统中公开对产品目标用户、核心价值的期望,避免产品方向偏离,产出领域中需要支撑的场景分类,业务流程以及不同子域之间的依赖关系,用以支撑领域建模;[举例:用户登录场景,目标用户:所有使用这个系统的人(产品,开发人员,架构师,测试工程师,业务专家,系统管理员),核心价值:使用用户登录鉴权确保系统安全,使用邮箱重置密码,以及修改密码确保用户的账号安全。]
步骤2:业务流程图,确定用户登录场景的流程并生成相应流程图(用户登录的具体场景流程请参阅图2);
步骤3:业务关键节点分析,通过对步骤2中业务流程图分析,得到用户操作与系统交互的关键节点,为构建领域模型图做准备(参阅图3);
步骤4:业务规则分析,对用户每一个操作命令所触发的角色进行分析,根据每一个操作命令来分析其中内部的规则,规则的获取方式包括执行这个命令的前置条件和命令执行完成之后会对业务产生的影响,包括事件分析和编写测试用例,事件分析为对每个命令完成之后可能会触发领域事件进行分析,此事件是命令的实物提交之后进行发送的,遵循存在消费者的时候才发送的原则,当前命令完成后,会触发其他的命令,通过事件来进行解耦操作,通过领域事件来作为数据源头来构建视图,编写测试用例是针对于核心的业务规则做的验收标准,用于让所有人更清晰这个流程的验收标准,以终为始的构建业务程序;
步骤4举例:
新增账号的业务节点下的业务规则为:邮箱为用户的唯一标识,同一个邮箱不可重复注册
验收标准:
A.在注册页面,用户输入一个新的邮箱,用户注册成功,进入登录页面;
B.在注册页面,用户输入一个以及存在的邮箱,用户注册失败,提示邮箱以及存在;
步骤5:指令参数分析,命令作为对前端对后端的访问的关键业务节点,所以命令可以看作为一个后端的api,其中方法名就是命令的名称,命令的参数来源于原型和业务规则,原型为用户操作的页面上展现出来的需要填写的数据,业务规则为满足命令相关的业务规则所必须要的参数;
步骤6:抽取领域对象,具体为通过命令的名称来进行抽象,通过每个命令中的参数中存在描述对象的唯一标识来确定实体,通过上述操作综合完成后,抽取出实体以后,再通过规则来反推抽出来的实体是否能满足这些业务规则,若不满足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再抽象出一个实体来完成,领域对象包括聚合根、实体、值对象;
步骤7:确定聚合根,聚合根为最小单位的一个业务边界,它会管理值对象、实体;通过梳理实体、值对象之间的关系明确聚合根;
聚合于指令事件的关系定义:
A、所有的事件都会分配到聚合上;
B、所有的命令功能都可以分解到聚合完成;
C、所有指令都分配到聚合或者领域服务来执行;
步骤8:优化聚合根,具体规则为聚合占用内存过大,需要拆分;聚合锁的粒度过大,会成为并发瓶颈,需要拆分;聚合功能太多,且存在能力比较散乱,需要拆分;聚合功能单薄,这个时候需要考虑是否可以根其他的聚合进行合并;
步骤9:构件视图,跟踪所有原型上展示的页面,每一个展示数据的页面都是可以看作一个视图,根据业务流程图进行推演排查,是否需要增加视图来满足流程,对所有的视图的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进行归纳,寻找可以合并共用的视图;
步骤10:反推,根据领域模型图对产品资料或需求文档进行反推,构建拆分出来的命令、视图以及业务规则、业务流程,根据产品原型、需求文档上来对照,查看是否满足产品上业务上定义的业务需求和业务规则,同时通过整流成来看是否满足产品愿景;
步骤11:数据模型设计,根据领域模型图中的领域对象,进行设计存储模型;
步骤12:开发者进行编码和开发设计过程评分,开发者编码为开发者根据领域模型图中的命令、事件、领域对象、视图、数据库表来进行指导编码,其中参数类的命名、参数都必须保持与领域模型图一模一样,开发者通过业务规则来指导具体的业务逻辑的代码编写,所述开发设计过程评分为对从设计,开发方面进行评审,评审资料为技术架构文档、领域模型图以及代码;
步骤13:统一语言,业务方与技术方通过共同语言描述业务规则与需求变动,并且与团队达成一致。
步骤13中语言统一的定义规则为:
1、在领域建模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在文档中建立一个大家一致认可的术语表;
2、统一语言贯穿了产品需求,架构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验收的全流程;
3、统一语言在同一个范围内则不能存在二义性;
4、在维护领域术语表时,一定需要给出对应的英文术语,否则可能直接影响到代码实现;
5、为难以理解的术语提供具体的案例。
下表为步骤12中开发设计过程评分模板表
Figure BDA0004066989130000081
Figure BDA0004066989130000091
Figure BDA0004066989130000101
下表为步骤13用户统一语言的举例说明示意表
Figure BDA0004066989130000102
Figure BDA0004066989130000111
Figure BDA0004066989130000121
Figure BDA00040669891300001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产品愿景分析,用户进入系统,并在系统中公开对产品目标用户、核心价值的期望,避免产品方向偏离,产出领域中需要支撑的场景分类,业务流程以及不同子域之间的依赖关系,用以支撑领域建模;
步骤2:业务流程图,确定用户登录场景的流程并生成相应流程图;
步骤3:业务关键节点分析,通过对步骤2中业务流程图分析,得到用户操作与系统交互的关键节点,为构建领域模型图做准备;
步骤4:业务规则分析,对用户每一个操作命令所触发的角色进行分析,根据每一个操作命令来分析其中内部的规则,包括事件分析和编写测试用例;
步骤5:指令参数分析,命令作为对前端对后端的访问的关键业务节点,所以命令可以看作为一个后端的api,其中方法名就是命令的名称,命令的参数来源于原型和业务规则;
步骤6:抽取领域对象,具体为通过命令的名称来进行抽象,通过每个命令中的参数中存在描述对象的唯一标识来确定实体,通过上述操作综合完成后,抽取出实体以后,再通过规则来反推抽出来的实体是否能满足这些业务规则,若不满足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再抽象出一个实体来完成;
步骤7:确定聚合根,聚合根为最小单位的一个业务边界,它会管理值对象、实体;通过梳理实体、值对象之间的关系明确聚合根;
步骤8:优化聚合根,具体规则为聚合占用内存过大,需要拆分;聚合锁的粒度过大,会成为并发瓶颈,需要拆分;聚合功能太多,且存在能力比较散乱,需要拆分;聚合功能单薄,这个时候需要考虑是否可以根其他的聚合进行合并;
步骤9:构件视图,跟踪所有原型上展示的页面,每一个展示数据的页面都是可以看作一个视图,根据业务流程图进行推演排查,是否需要增加视图来满足流程,对所有的视图的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进行归纳,寻找可以合并共用的视图;
步骤10:反推,根据领域模型图对产品资料或需求文档进行反推,构建拆分出来的命令、视图以及业务规则、业务流程,根据产品原型、需求文档上来对照,查看是否满足产品上业务上定义的业务需求和业务规则,同时通过整流成来看是否满足产品愿景;
步骤11:数据模型设计,根据领域模型图中的领域对象,进行设计存储模型;
步骤12:开发者进行编码和开发设计过程评分,开发者编码为开发者根据领域模型图中的命令、事件、领域对象、视图、数据库表来进行指导编码,其中参数类的命名、参数都必须保持与领域模型图一模一样,所述开发设计过程评分为对从设计,开发方面进行评审,评审资料为技术架构文档、领域模型图以及代码;
步骤13:统一语言,业务方与技术方通过共同语言描述业务规则与需求变动,并且与团队达成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规则的获取方式包括执行这个命令的前置条件和命令执行完成之后会对业务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事件分析为对每个命令完成之后可能会触发领域事件进行分析,此事件是命令的实物提交之后进行发送的,遵循存在消费者的时候才发送的原则,当前命令完成后,会触发其他的命令,通过事件来进行解耦操作,通过领域事件来作为数据源头来构建视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编写测试用例是针对于核心的业务规则做的验收标准,用于让所有人更清晰这个流程的验收标准,以终为始的构建业务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原型为用户操作的页面上展现出来的需要填写的数据,业务规则为满足命令相关的业务规则所必须要的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领域对象包括聚合根、实体、值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聚合于指令事件的关系定义为所有的事件都会分配到聚合上;所有的命令功能都可以分解到聚合完成;所有指令都分配到聚合或者领域服务来执行。
CN202310079402.4A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Pending CN116307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9402.4A CN116307503A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9402.4A CN116307503A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7503A true CN116307503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6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9402.4A Pending CN116307503A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75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0825A (zh) * 2023-10-25 2023-12-22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面向工业复杂业务需求的柔性软件开发方法及套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0825A (zh) * 2023-10-25 2023-12-22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面向工业复杂业务需求的柔性软件开发方法及套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dler et al. 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 development and simulation using nlmixr and related R open‐source packages
CN104391934B (zh) 数据校验方法和装置
US20200167323A1 (en) Smart data transition to cloud
CN11106183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178366A1 (en) Data generation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N110781082A (zh) 接口的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设备
US11580096B2 (en) System for uploading information into a metadata repository
US10713152B2 (en) Automated path generator for optimized application testing
CN111722839A (zh) 一种代码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79667B1 (en) Automated expression parallelization
US1154432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reamlined auditing
CN116307503A (zh) 一种领域模型流程构建的方法
Tauscher et al. A modular graph transformation rule set for IFC‐to‐CityGML conversion
Kourtzanidis et al. RepoSkillMiner: identifying software expertise from GitHub repositories us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N114491064A (zh) 一种物联网平台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Yang et al. A rule‐based subset generation method for product data models
US9069373B2 (en) Generating a runtime framework
CN115543428A (zh) 一种基于策略模板的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US11307850B2 (en) Efficient change analysis in poly-lingual corpus hierarchies
Pandey et al. Data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approach of big data
CN106557564A (zh) 一种对象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Lalis Searching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Decisions in Open-Source Software Mailing Lists
CN117573199B (zh) 一种模型差异对比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92747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eloping an object-oriented system
CN116755684B (zh) OAS Schema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