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4444A - 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4444A
CN116304444A CN202211104417.3A CN202211104417A CN116304444A CN 116304444 A CN116304444 A CN 116304444A CN 202211104417 A CN202211104417 A CN 202211104417A CN 116304444 A CN116304444 A CN 116304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tab
tag
address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44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逯林虎
方娟
张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44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44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4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4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2Event management; Broadcasting; Multicasting; Not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其中,该显示设备包括: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触发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本公开实施例用于解决重复打开相同标签页造成业务异常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设备能够支持在浏览器中进行视频会议、连麦等功能,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标签页,不同的标签页相当于不同的窗口。在视频会议场景中,如果用户已经在浏览器中打开了一个标签页进入会议,但是之后用户又点击会议链接打开同样的标签页,这样会导致视频会议中同时输出两个相同的画面和声音,造成浏览器空间被无效占用,也使得视频会议无法正常开展,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可以避免同时打开相同标签页所造成的浏览器业务异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地址,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
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
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地址,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
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
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面所示的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第二方面所示的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显示设备通过控制器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触发根据访问请求中包括的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然后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表示用户期望访问的第一标签页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相同,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下按时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于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避免了同时打开重复的标签页所造成的业务异常,也节省了浏览器的空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会议场景中浏览器的界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场景示意图;
图2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浏览器的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配置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软件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7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载第一标签页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9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二;
图9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三;
图10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0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内数据交互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技术名词作简单地介绍:
网页实时通信(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WebRTC)是一项实时通讯技术,它允许网络应用或者站点,在不借助中间媒介的情况下,建立浏览器之间点对点(Peer-to-Peer)的连接,实现视频流和/或音频流或者其他任意数据的传输。WebRTC包含的这些标准使用户在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或者第三方的软件的情况下,创建点对点(Peer-to-Peer)的数据分享和电话会议成为可能。
WebRTC实现了基于网页的视频会议,标准是WHATWG协议,目的是通过浏览器提供简单的javascript就可以达到实时通讯(Real-Time Communications,RTC)能力。
目前,显示设备利用WebRTC技术在浏览器中进行视频会议、连麦等功能,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标签页,不同的标签页相当于不同的窗口。在视频会议场景中,如果用户已经在浏览器中打开了一个标签页进入会议,但是之后用户又点击会议链接打开同样的标签页,这样会导致视频会议中同时输出两个相同的画面和声音,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会议场景中浏览器的界面示意图,图中所述的浏览器界面101包括之前打开的线上会议标签页11,当前打开的线上会议标签页12。在浏览器打开线上会议标签页11的情况下,重复打开线上会议标签页12,导致线上会议标签页11和线上会议标签页12共享了相同的用户信息,线上会议标签页12中重复展示用户1的会议画面并同时输出用户1的音频数据,造成业务异常,使得视频会议无法正常开展,给用户带来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显示设备通过控制器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触发根据访问请求中包括的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然后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表示用户期望访问的第一标签页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相同,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下按时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于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避免了同时打开重复的标签页所造成的业务冲突,也节省了浏览器的空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基于浏览器提供的广播(Broadcast Channel)功能,Broadcast Channel会创建一个所有同源标签页都可以共享的(广播)频道,因此,浏览器中任意一个标签页发送的消息可以被其他标签页监听到。
图2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场景示意图。如图2A所示,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在显示设备200上进行视频会议。
如图2B所示,图2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浏览器的界面示意图,图中示出浏览器界面101,其中包括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21。用户1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21加入线上会议,但用户1可能通过控制装置100误触会议链接重复加入线上会议,控制装置100会向显示设备发送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这种情况下显示设备200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到的访问请求,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以对控制装置100发出的访问请求做出响应;然后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21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表示用户期望访问的第一标签页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21相同,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下按时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1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21。在线上会议场景中,用户1唯一地加入会议,能够使得会议正常进行,避免了同时打开重复的标签页所造成的业务冲突,也节省了浏览器的空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蓝牙协议通信,无线或其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智能设备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300可与显示设备200安装软件应用,通过网络通信协议实现连接通信,实现一对一控制操作的和数据通信的目的。也可以将智能设备300上显示音视频内容传输到显示设备200上,实现同步显示功能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通过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显示设备200,可以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显示设备。显示设备200除了提供广播接收电视功能之外,还可以附加提供计算机支持功能的智能网络电视功能。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配置框图。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通信接口130用于和外部通信,包含WIFI芯片,蓝牙模块,NFC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包含麦克风,触摸板,传感器,按键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4所示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等。其中,控制器250包括中央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触控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设备是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例如电视机、手机、电脑、学习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输出接口(显示器260,和/或,音频输出接口270),被配置为输出用户交互信息;
通信器220,用于与服务器400或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
控制器250,被配置为: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地址,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
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
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
上述显示设备通过将用户期望访问的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从而精准确定是否会重复打开相同的标签页,在确定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相同的情况下,为避免重复打开相同标签页所造成的业务异常,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的内容,并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已经打开与第一标签页相同的第二标签页,有助于浏览器正常执行业务,减少给用户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地址,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二标签页的第二地址;控制器250,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还被配置为:控制第一标签页广播询问消息,询问消息中包括第一地址;在第二标签页接收到询问消息之后,将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进行比较;若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匹配,则由第二标签页生成反馈消息,并发送至第一标签页;在第一标签页接收到反馈消息之后,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标识,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二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第二标识用于指示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控制器250,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还被配置为: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与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对应的标识进行比较;若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匹配,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若不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匹配,则加载第一标签页的内容,并控制显示器显示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将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与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对应的服务进行比较之后,被配置为:若不存在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与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匹配,则加载第一标签页的内容,并控制显示器显示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与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对应的标识进行比较,被配置为:监听本地存储变更事件,本地存储变更事件指示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变更;根据触发加载第一标签页时所对应的时间戳,生成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存储第一标识与服务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触发本地存储变更事件;获取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的历史对应关系;若历史对应关系中的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不同,则确定存在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与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匹配;其中,第二对应关系为服务标识与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二标识根据触发加载第二标签页时所对应的时间戳生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确定存在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与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匹配之后,还被配置为:删除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之后,还被配置为:关闭第一标签页;跳转至第二标签页,控制显示器显示第二标签页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询问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标签页的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控制器250,生成并发送反馈消息,被配置为:在已打开的第二标签页接收到询问消息之后,将第二标签页的第二地址、第二标签页的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与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匹配,第二标签页的页面文档与第一标签页的页面文档匹配,且第二标签页的页面布局信息与第一标签页的页面布局信息匹配,则生成并发送反馈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还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以由服务器根据请求消息中包括的第一地址确定第一标签页的内容;控制器250,在生成并发送反馈消息之后,还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阻断消息,阻断消息用于指示停止发送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如图5所示,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软件配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内核层至少包含以下驱动中的至少一种: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电源驱动等。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基于上述显示设备实现,具体的可以通过显示设备中的播放器实现。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方案,以下将以示例性的方式结合图6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图6中所涉及的步骤在实际实现时可以包括更多的步骤,或者更少的步骤,并且这些步骤之间的顺序也可以不同,以能够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6方法为准。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601~S603:
S601、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
其中,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地址,第一地址可以是用户在浏览器界面输入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到的访问请求,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地址,用于请求服务器根据第一地址确定第一标签页的内容,并将第一标签页的内容发送至显示设备。
如图7A所示,图7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载第一标签页的示意图,图中包括显示设备中浏览器当前界面101包括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21、正在加载的第一标签页22,还没有显示第一标签页22的内容。
上述实施例通过响应于访问请求触发加载第一标签页,从而对用户期望访问第一地址对应第一标签页做出响应,并且为不影响浏览器其他已经打开的标签页的内容显示,仅触发加载第一标签页,并不直接显示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S602、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
其中,第二标签页是浏览器已经打开的标签页中的任意一个标签页。
S603、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
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表示用户期望访问的第一标签页与已经被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相同。
如图7B所示,图7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一,图中示出的浏览器界面101中包括第二标签页21、第一标签页22,在根据第二标签页21和第一标签页22的服务,确定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21与第一标签页22匹配的情况下,同时打开了两个相同的线上会议标签页,则显示提示信息23,举例来说,提示信息23的内容包括:“请勿同时打开多个线上会议”。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二标签页的第二地址;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标识,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二标识。其中,第一标识根据触发加载第一标签页时对应的时间戳生成,用于指示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第二标识根据触发加载第二标签页时对应的时间戳生成,用于指示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
下述将根据以上两种不同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对步骤S602~S603进行说明:
(1)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二标签页的第二地址。
如图8所示,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在显示设备的控制器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执行如下步骤S11~S14:
S11、控制第一标签页广播询问消息。
在首先打开的标签是第一标签后,执行本步骤。其中,该询问消息中包括第一地址。询问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标签页的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基于浏览器的广播功能控制第一标签页在浏览器所有标签页共享的广播频道广播询问消息,以询问浏览器已经打开的标签页是否与第一标签页匹配。其中,浏览器的广播功能通过接口代理了一个命名频道,可以让指定浏览器下的任意标签页来订阅该命名频道,从而允许不同的标签页之间相互通信。通过触发消息事件,该询问消息可以广播到所有监听该频道的标签页。
S12、在第二标签页接收到询问消息之后,将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进行比较。
一些实施例中,浏览器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监听广播频道,接收到第一标签页广播的询问消息,然后,根据询问消息中包括的第一地址和自身的第二地址进行比较。
若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不匹配,则第二标签页对该询问消息不做处理。在浏览器已经打开的标签页均比较自身地址与第一地址确定不匹配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询问消息不做处理,表示第一标签页并未被打开,是全新的标签页,则继续加载第一标签页的内容,控制显示器显示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若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匹配,则执行步骤S13。
一些实施例中,询问消息中包括: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页面文档和页面布局信息;第二标签页监听广播频道,接收到第一标签页广播的询问消息,然后,根据询问消息中包括的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与第二标签页自身的第二地址、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进行比较。
S13、若第二地址与第一地址匹配,则由第二标签页生成反馈消息,并发送至第一标签页。
其中,反馈信息表示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中存在第二标签页与第一标签页相同。
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标签页接收到询问消息中包括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页面文档和页面布局信息,且比较后确定第二标签页的第二地址与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相同,第二标签页的页面文档与第一标签页的页面文档,第二标签页的页面布局信息与第一标签页的页面布局信息均匹配,则由第二标签页生成反馈消息,并发送至第一标签页,以提示第一标签页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中存在与之相同的第二标签页。
S14、在第一标签页接收到反馈消息之后,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标签页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反馈消息,则表示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中不存在与第一标签页相同的标签页,进而继续从服务器接收第一标签页的内容进行加载并显示。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为预先设置的用于等待反馈消息的时长,通常设置为50ms。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显示器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显示提示信息,第三预设时长是预先设置的提示信息的显示时长,例如第三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10s。第三预设时长之后,关闭第一标签页,从而节省浏览器的空间,使得显示更为简洁。然后跳转至第二标签页,控制显示器显示第二标签页的内容。
示例性的,如图9A所示,图9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二,显示提示信息23,10s之后,关闭第一标签页22,跳转至第二标签页21显示第二标签页21的内容。
一些实施例中,提示信息中还包括确认选项,确认选项表示确定跳转至第二标签页,在显示提示信息并获取用户针对确认选项的操作指令之后,关闭提示信息并跳转至第二标签页。
示例性的,如图9B所示,图9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三,图中展示的浏览器界面中包括第二标签页21、第一标签页22、提示信息23,其中提示信息23中包括确认选项231,在用户选中确认选项之后,触发关闭提示信息23,并跳转至第二标签页21。
上述步骤S11~S14在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地址且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二地址的情况下,基于浏览器提供的广播功能,使得浏览器不同标签页之间进行通信,从而判断是否已经打开了期望访问的标签页;在根据标签页的地址确定已经打开了期望访问的标签页的情况下,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避免同时打开相同标签页所造成的浏览器业务异常,给用户带来便利,节省浏览器资源空间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2)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标识,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二标识。
如图10A所示,图10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在显示设备的控制器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执行如下步骤S21~S23:
S21、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与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对应的标识进行比较。
在比较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和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对应的服务的过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0B所示,图10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包括以下步骤S21a~S21d:以先打开的标签为第二标签为例,后打开的第一标签为例。
S21a、监听本地存储变更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地存储变更事件是指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变更的事件,本地存储(LocalStorage)为浏览器所有标签页共享的存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签页的内存是只允许本标签页访问,不允许其他标签页访问的内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来监听本地存储变更事件,以浏览器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为例,说明监听本地存储变更事件的过程:首先响应于用户访问第二标签页的访问请求,触发加载第二标签页,并根据触发加载第二标签页时所对应的时间戳生成第二标签页的唯一标识value_2;然后,在第二标签页的内存中存储value_2,示例性的(serverID,value_2),或者,第二标签页对应唯一serverID,此时仅需存储value_2,在第二标签页的内存中存储value_2的同时并将value_2写入本地存储中的服务标识serverID下,以数据对(key,value)的格式存储(serverID,value_2)在本地存储中;等待预设时间后,例如50ms,从本地存储中获取serverID,并与内存中存储的ID1进行比较,确定serverID对应的value是否仍为value_2,若serverID对应的value仍为value_2,则表示第二标签页是首次在浏览器打开的一个标签页,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均与第二标签页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key,value)的数据格式也可以被其他进行两个数据映射的现有方式进行替换,例如,数值映射表等。因此serverID和value存在映射关系即可。标签页内存中存储serverID和value的映射关系由于不会被其他标签页访问,因此不会被其他标签页修改,本地存储中存储serverID和value的映射关系是多个标签共享的,因此serverID和value的映射关系中的value值会根据标签页的发送的指令信息进行变更。
进一步的,控制第二标签页注册监听本地变更事件,定时监听本地存储变更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serverID是根据标签页的访问地址生成的,相同访问地址的serverID相同,不同serverID对应不同访问地址的标签页。
S21b、根据触发加载第一标签页时所对应的时间戳,生成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存储第一标识与服务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触发本地存储变更事件。
一些实施例中,在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标签页监听本地变更事件的同时,如果触发加载第一标签页,控制第一标签页根据触发加载第一标签页时对应的时间戳和随机数生成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第一标签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生成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之后,首先将第一标识存储至第一标签页对应的内存中,然后在本地存储中存储第一标识与服务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可选的,按照(key,value)的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其中key存储服务标识serverID,value存储就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可以理解为将第一标识value_1写入服务标识serverID下,第一对应关系表示为(serverID,value_1),触发本地存储变更事件,因此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会监听到该本地存储变更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为将第一标识value_1写入服务标识serverID下可以包括在不存在第一标签对应的serverID(例如server123)时,将(server123,value_1)写入本地存储以便于不同的标签页访问,在存在第一标签对应的serverID(例如(server123,value_2)时,根据value_1修改server123对应的value值,修改后本地存储中的(key,value)为(server123,value_1)。
S21c、获取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的历史对应关系。
在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中第二标签页监听到本地存储变更事件之后,根据serverID判断本地存储中本地存储变更事件发生之前的服务标识的历史对应关系,其中包括第一标识与服务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
比较历史对应关系中的第一对应关系是否与第二对应关系不同,其中,第二对应关系是指服务标识与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按照(key,value)的数据格式存储于本地存储中。由于第二标签页为浏览器已经打开的一个标签页,在触发加载第二标签页时会根据对应的时间戳生成第二标识。并且将第二标识存储于第二标签页对应的内存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修改后本地存储中的(key,value)为(server123,value_1)后,第二标签页根据serverID(server123)比对第二标签对应的内存中的数据对和本地存储中数据对,确定两者的value值是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含serverID为server456的其他标签,其他标签在收到变更广播后也会去比对对应server456的数据是否存在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本地存储变更事件可以不包含发生变化的serverID的参数,标签页在监听到广播后均进行value值是否相同的比对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本地存储变更事件可以包含发生变化的serverID的参数,标签页在监听到广播后,先确定广播中的serverID的参数与本标签页内存中的serverID的参数是否相同,相同的时候采取进行value值是否相同的比对过程,否则则不执行,以提升比对的速度。
S21d、若历史对应关系中的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不同,则确定存在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与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匹配。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标签页根据内存中的第二标识和本地存储中历史对应关系中的第一标识进行比较,若第二标识与第一标识不同,则第二标签页根据内存中存储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将服务标识与第二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重新写入本地存储,可以理解为第二标签页根据其内存中存储的value_2,将(serverID,value_2)重新写入本地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修改后本地存储中的(key,value)为(server123,value_1)后,第二标签页根据serverID(server123)比对第二标签对应的内存中的数据对和本地存储中数据对,确定两者的value值是不相同,第二标签页根据其内存中存储的value_2,将value_2重新写入本地存储,即将(server123,value_1)再次修改为(server123,value_2)。
在第一标签页被配置为存储第一标识与服务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之后,在第一预设时长时,第一标签页从本地存储中获取服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得到服务标识对应的标签页标识,并与第一标签页的内存中的第一标识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时长是预先设置的用于比较服务标识和标签页标识的对应关系的时间,通常设置为50毫秒。
示例性的,等待50毫秒,从本地存储中获取服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得到(server123,value_2),将value_2与第一标签页内存中存储的第一标识value_1进行比较。
在第一标签页比较得到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对应的标签页标识与内存中的第一标识不同,则确定存在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与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匹配,表示浏览器中已经打开了与第一标签页相同的第二标签页,进一步的执行步骤S22,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删除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与第一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以避免在后续阻止打开相同标签页时产生异常的判断,仅保留本地存储中已经打开的标签页的服务标识的对应关系,便于在后续判断中根据该对应关系进行准确、快速的判断。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浏览器内数据交互的示意图,以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和用户期望打开的第一标签页为例,说明不同标签页内存以及标签页共享的本地内存之间的数据交互,首先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在触发加载时生成第二标识value_2,存储于第二标签页的内存中,并以(serverID,value_2)的数据格式写入本地存储;然后在用户期望打开第一标签页时,生成第一标识value_1,存储于第一标签页的内存中,并以(serverID,value_1)的数据格式写入本地存储,触发本地存储变更事件,在第二标签页监听到该本地存储变更事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二标识value_2对本地内存中服务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行重写(serverID,value_2)。第一标签页在将(serverID,value_1)写入本地存储的50ms后,从本地存储中读取服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得到第二标识value_2,然后将第二标识value_2与第一标识value_1进行比较,在第二标识value_2与第一标识value_1相同的情况下,表示浏览器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与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不同,之后仍能够根据本地存储中保存的(serverID,value_2)控制阻止打开与第一标签页不同的标签页;在第二标识value_2与第一标识value_1不同的情况下,表示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与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相同,将本地存储中存储的(serverID,value_1)删除,从而保留(serverID,value_2),之后能够根据本地存储中保存的(serverID,value_2)控制阻止打开与第二标签页相同的标签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标签页在检测到本地存储中第二标签的serverID对应的值发生变化并进行修改后,可以主动发送包含serverID的表征重复打开的广播,其他标签页在接收到该广播后,确定自身serverID与广播中的serverID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提示重复打开。
S22、若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若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则显示设备向服务器发送阻断消息,阻断消息中包括第一标签页的第一地址,用于阻断服务器向显示设备发送第一标签页的内容,从而避免显示设备重复接收并缓存已经打开的标签页的内容,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传输消耗,进而节省带宽更好地加载第二标签页的内容,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S23、若不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则加载第一标签页的内容,并控制显示器显示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若不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表示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中不存在与第一标签页相同的标签页,进而继续从服务器接收第一标签页的内容进行加载并显示。
上述实施例通过比较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和标签页标识的对应关系是否变化,在服务标识和第二标识的第二对应关系变为服务标识和第一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标签页对应的与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匹配,表示已经打开了与第一标签页相同的第二标签页,进而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的内容,显示提示信息;在服务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未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标签页是浏览器全新打开的一个标签页,与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都不同,进而继续加载第一标签页的内容,并显示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通过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触发根据访问请求中包括的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然后将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匹配,表示用户期望访问的第一标签页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相同,则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下按时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于已经打开第二标签页。避免了同时打开重复的标签页所造成的业务冲突,也节省了浏览器的空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施方式,实现不同浏览器的不同标签页之间的访问控制,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该方法包括步骤S1201~S1206:
S1201、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触发根据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
S1202、获取至少两个浏览器的用户登陆信息。
其中,用户登陆信息为用户注册时在系统注册并认证的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用户身份标识码(ID)、用户证件号码、用户密码。
S1203、在至少两个浏览器的用户登陆信息匹配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标签页广播询问消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两个浏览器的用户登陆信息匹配的情况下,通过至少两个浏览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向至少两个浏览器广播询问消息,以向这至少两个浏览器已经打开的所有标签页询问是否存在与第一标签页相同的标签页。
S1204、在第三标签页接收到询问消息之后,将第三标签页的第三地址和第一地址进行比较。
其中,第三标签页是至少两个浏览器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中的任意一个标签页。
S1205、若第三地址与第一地址匹配,则生成并发送反馈消息。
S1206、第一标签页接收到反馈消息之后,停止加载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实施方式与步骤S601~S603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本公开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步骤基于相同的用户登录信息,通过不同浏览器之间通信连接,避免不同浏览器打开相同的标签页,从而节省了浏览器的资源空间,使得浏览器界面变得简洁,满足用户访问第一标签页的同时,避免重复打开相同标签页带来的业务异常,适用于WebRTC进行互动连麦的多元化场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执行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上述的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地址,触发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
将所述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匹配,则停止加载所述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打开所述第二标签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标签页的第二地址;
所述控制器,触发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还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第一标签页广播询问消息,所述询问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地址;
在所述第二标签页接收到所述询问消息之后,将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匹配,则由所述第二标签页生成反馈消息,并发送至所述第一标签页;
在所述第一标签页接收到所述反馈消息之后,停止加载所述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签页对应的服务,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标签页对应的服务;
所述控制器,触发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与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对应的标识进行比较;
若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则停止加载所述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若不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则加载所述第一标签页的内容,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所述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与浏览器中已经打开的其他标签页对应的标识进行比较,被配置为:
监听本地存储变更事件,所述本地存储变更事件指示本地存储中服务标识的对应关系变更;
根据触发加载所述第一标签页时所对应的时间戳,生成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标识,存储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服务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触发本地存储变更事件;
获取所述本地存储中所述服务标识的历史对应关系;
若所述历史对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不同,则确定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服务标识与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标识根据触发加载所述第二标签页时所对应的时间戳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确定存在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之后,还被配置为:
删除所述本地存储中所述服务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一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之后,还被配置为:
关闭所述第一标签页;
跳转至所述第二标签页,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第二标签页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询问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标签页的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
所述控制器,生成并发送反馈消息,被配置为:
在已打开的第二标签页接收到所述询问消息之后,将所述第二标签页的第二地址、所述第二标签页的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与所述第一标签页的所述第一地址、页面文档,和/或,页面布局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匹配,所述第二标签页的页面文档与所述第一标签页的页面文档匹配,且所述第二标签页的页面布局信息与所述第一标签页的页面布局信息匹配,则生成并发送所述反馈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触发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还被配置为: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以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地址确定所述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所述控制器,在生成并发送反馈消息之后,还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阻断消息,所述阻断消息用于指示停止发送所述第一标签页的内容。
9.一种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的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地址,触发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
将所述第一标签页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已经打开的第二标签页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匹配,则停止加载所述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显示器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打开所述第二标签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地址,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标签页的第二地址;所述触发根据所述第一地址加载第一标签页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标签页广播询问消息,所述询问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地址;
在所述第二标签页接收到所述询问消息之后,将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二地址与所述第一地址匹配,则由所述第二标签页生成反馈消息,并发送至所述第一标签页;
在所述第一标签页接收到所述反馈消息之后,停止加载所述第一标签页,并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CN202211104417.3A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3044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4417.3A CN116304444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4417.3A CN116304444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4444A true CN116304444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1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4417.3A Pending CN116304444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44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5790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remote control of mobile applications
EP3206362B1 (en) Account logi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632160A (zh) 智能设备、以及智能设备登录方法
WO2024041033A1 (zh) 显示设备和用于显示设备的设备名称处理方法
CN115175003B (zh) 媒资播放方法、显示设备及服务器
CN116304444A (zh) 一种显示设备和访问标签页的控制方法
CN116761026A (zh) 终端设备和媒资接力播放方法
CN114885193A (zh)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及投屏方法
CN115278822A (zh) 显示设备、控制设备及广播源扫描方法
CN115145509A (zh) 多屏幕管理
KR20140089489A (ko) Nfc 태그를 이용한 단말과 외부장치 매칭 방법 및 장치
CN115514998B (zh) 显示设备和网络媒资切换方法
CN111930276B (zh)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190033138A (ko) 인공지능 기반 화상 고객센터 서비스 방법
CN116488869A (zh) 终端设备、服务器、验证方法及介质
CN115834095A (zh) 一种多设备协同登录方法及显示设备、服务器
CN118075564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语音交互方法
CN117806687A (zh) 一种终端、服务器及数据更新方法
CN114785778A (zh) 网关设备和内容分发方法
CN118283333A (zh) 显示设备及视频播放方法
CN115412331A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电子设备及服务器
CN116320564A (zh)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控制方法
CN117609651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网页的投屏方法
CN118338056A (zh) 一种移动终端、显示设备及媒资画面的控制方法
CN116248949A (zh) 一种显示设备、页面显示方法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