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3641A -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3641A
CN116303641A CN202310049230.6A CN202310049230A CN116303641A CN 116303641 A CN116303641 A CN 116303641A CN 202310049230 A CN202310049230 A CN 202310049230A CN 116303641 A CN116303641 A CN 116303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nfiguration
report
targe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92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03641B (zh
Inventor
金震
张京日
孙宪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nway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nway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nway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nway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92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3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3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3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03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3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2Query formulation
    • G06F16/2433Query langu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86Tem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包括:在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的界面设置多数据源的配置项;根据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根据报告需求,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结合所述匹配关系,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本发明完成对报告数据源的配置、调试以及升级以满足实验室报告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报告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结合网络化技术,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和一切资源以及行政管理等以合理方式进行管理,通过LIMS系统,配合分析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实验室运行成本并且体现了快速溯源和痕迹,使传统实验室手工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得以顺利解决。
检测报告是实验室使用LIMS系统最重要的产物,报告的自动生成,因其内容不一、格式复杂的特性,需要大量的代码实现,并且由于实验报告内容的复杂性,需要搜集整合来自多方的数据以支撑实验报告的生成,这使得实验报告生成的效率过低,且由于对多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不足,也可能造成实验报告不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证实验室报告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包括:
S1:在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的界面设置多数据源的配置项;
S2:根据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S3:根据报告需求,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结合所述匹配关系,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S4: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
优选的,还包括:
得到实验报告后,在所述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在所述实验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或调试。
优选的,S1中的配置项包括:数据源编码、数据库表名、查询参数、父数据源、查询sql语句、数据源类型。
优选的,S2中,根据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判断所述配置特征中是否存在数据库特征,
若是,基于所述数据可特征,将所述配置项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否则,从所述配置特征照片那个获取第一数据源特征,并对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源分析,得到第二数据源特征,将所述第一数据源特征和第二数据源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优选的,S3中,根据报告需求,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结合所述匹配关系,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对报告需求和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利用所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结合所述配置关系,来确定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优选的,利用所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包括:
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配置规则,并建立配置项和配置规则的配置关系;
对所述报告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报告所需的数据源,并确定数据源的来源特征,对配置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项目特征,将所述来源特征和项目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报告所需的数据源对应的配置项;
对报告所述的数据源进行数据内容分析,得到数据关键词,并根据所述配置关系,确定数据源对应的配置规则,根据所述配置规则,对所述数据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关键词,且利用所述标准关键词,按照所述配置规则,对配置项进行具体参数的配置,得到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
优选的,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结合所述配置关系,来确定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
若是,获取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库信息,并根据所述匹配关系,确定数据库地址,从所述数据库地址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否则,从所述参数信息中获取数据源信息,从数据源信息中获取数据源类型,根据数据源类型,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目标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参数中的数据源参数,根据所述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数据源参数对应的数据库地址,从所述数据库地址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优选的,S4中,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包括:
对所述报告模板进行解析,确定报告模板各个部分的内容属性,并基于所述内容属性,确定对目标业务数据的渲染形式;
基于所述渲染形式,确定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的整合指标,基于所述整合指标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初始整合数据,并确定初始整合数据的整合参数;
基于所述整合参数建立校验模型,对所述初始整合参数进行校验,判断初始整合数据是否符合标准整合形式;
若是,将所述初始整合数据按照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进行划分,得到待渲染数据。
优选的,S4中,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还包括:
若初始整合数据不符合标准整合形式,获取所述初始整合数据的数据源类型,并获取与所述数据源了西行对应的目标引擎,利用所述目标引擎对所述初始整合数据进行目标分析,得到目标整合参数,基于所述目标整合参数与整合参数之间的差异,对所述初始整合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目标整合数据,将所述目标整合数据按照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进行划分,得到待渲染数据;
根据报告标签确定目标数据格式,按照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待渲染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目标渲染数据,利用目标渲染数据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
优选的,S1中,在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的界面设置多数据源的配置项后,还包括: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的修改,具体为:
根据后台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结果,确定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的修改信息;
按照所述修改信息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修改,得到最新配置项,并获取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
对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进行校验,判断所述sql语句是否通过校验,
若是,将所述最新配置项在界面进行显示;
否则,重新对最新配置项进行修改,直到校验通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在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的界面设置多数据源的配置项;
S2:根据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S3:根据报告需求,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结合所述匹配关系,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S4: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
在该实施例中,数据源:报告内所示数据的来源;数据源支持的配置项:数据源编码、数据库表名、查询参数、父数据源、查询sql语句、数据源类型;数据源提供了丰富的类型供选择,包含表单、列表、文件、文件列表、子模版,生成报告时根据数据源类型将标签渲染为文本、图片、表单、列表、文档等。
在该实施例中,数据源配置修改后,实时校验sql语句是否执行通过,并在界面内展示执行结果所包含的字段,供配置人员编写报告模板时参考。
在该实施例中,本方案旨在采用系统界面配置查询参数、查询sql语句以及数据源类型的方式,后台查询数据库获取实验业务数据,并通过回调类,将查询结果渲染到报告中。其采用后台处理的方式以解决部分复杂的业务需求,界面化配置可极大提高开发、调试报告的效率,且维护报告无代码修改,更新或调试报告无需版本迭代,能够保证实验室报告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在该实施例中,本专利提供一个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式,通过在系统界面为报告配置多个数据源,数据源采用界面化配置以查询所需的业务数据,动态整合所有数据源并根据报告内标签渲染到相应位置,最终形成完整的报告提供给实验室使用。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完成对报告数据源的配置、调试以及升级以满足实验室报告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的界面设置多数据源的配置项实现对实验室报告生成过程对多数据源的关系,同时据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便于了实验报告所需数据源的获取,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能够保证实验室报告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还包括:
得到实验报告后,在所述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在所述实验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或调试。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实验室报告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S1中的配置项包括:数据源编码、数据库表名、查询参数、父数据源、查询sql语句、数据源类型。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采用系统界面配置查询参数、查询sql语句以及数据源类型的方式,后台查询数据库获取实验业务数据,,为管事试验管饱数据体用基础。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S2中,根据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包括:
S21:获取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判断所述配置特征中是否存在数据库特征,
S22:若是,基于所述数据可特征,将所述配置项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S23:否则,从所述配置特征照片那个获取第一数据源特征,并对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源分析,得到第二数据源特征,将所述第一数据源特征和第二数据源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根据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为后续实验室报告生成过程中数据的查找匹配提供基础,提高实验室报告生成管理效率。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如图3所示,S3中,根据报告需求,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结合所述匹配关系,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S31:对报告需求和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利用所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
S32: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结合所述配置关系,来确定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所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包括:
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配置规则,并建立配置项和配置规则的配置关系;
对所述报告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报告所需的数据源,并确定数据源的来源特征,对配置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项目特征,将所述来源特征和项目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报告所需的数据源对应的配置项;
对报告所述的数据源进行数据内容分析,得到数据关键词,并根据所述配置关系,确定数据源对应的配置规则,根据所述配置规则,对所述数据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关键词,且利用所述标准关键词,按照所述配置规则,对配置项进行具体参数的配置,得到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结合所述配置关系,来确定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
若是,获取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库信息,并根据所述匹配关系,确定数据库地址,从所述数据库地址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否则,从所述参数信息中获取数据源信息,从数据源信息中获取数据源类型,根据数据源类型,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目标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参数中的数据源参数,根据所述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数据源参数对应的数据库地址,从所述数据库地址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根据报告需求,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结合所述匹配关系,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保证获取目标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实验室博奥城的渲染生成提供基础。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利用所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包括:
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配置规则,并建立配置项和配置规则的配置关系;
对所述报告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报告所需的数据源,并确定数据源的来源特征,对配置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项目特征,将所述来源特征和项目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报告所需的数据源对应的配置项;
对报告所述的数据源进行数据内容分析,得到数据关键词,并根据所述配置关系,确定数据源对应的配置规则,根据所述配置规则,对所述数据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关键词,且利用所述标准关键词,按照所述配置规则,对配置项进行具体参数的配置,得到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所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为确定目标业务数据提供基础。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结合所述配置关系,来确定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
若是,获取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库信息,并根据所述匹配关系,确定数据库地址,从所述数据库地址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否则,从所述参数信息中获取数据源信息,从数据源信息中获取数据源类型,根据数据源类型,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目标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参数中的数据源参数,根据所述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数据源参数对应的数据库地址,从所述数据库地址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结合所述配置关系,来确定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保证获取目标业务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
实施例8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S4中,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包括:
对所述报告模板进行解析,确定报告模板各个部分的内容属性,并基于所述内容属性,确定对目标业务数据的渲染形式;
基于所述渲染形式,确定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的整合指标,基于所述整合指标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初始整合数据,并确定初始整合数据的整合参数;
基于所述整合参数建立校验模型,对所述初始整合参数进行校验,判断初始整合数据是否符合标准整合形式;
若是,将所述初始整合数据按照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进行划分,得到待渲染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S4中,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还包括:
若初始整合数据不符合标准整合形式,获取所述初始整合数据的数据源类型,并获取与所述数据源了西行对应的目标引擎,利用所述目标引擎对所述初始整合数据进行目标分析,得到目标整合参数,基于所述目标整合参数与整合参数之间的差异,对所述初始整合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目标整合数据,将所述目标整合数据按照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进行划分,得到待渲染数据;
根据报告标签确定目标数据格式,按照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待渲染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目标渲染数据,利用目标渲染数据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保证得到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观赏性。
实施例9
基于实施例8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S4中,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还包括:
若初始整合数据不符合标准整合形式,获取所述初始整合数据的数据源类型,并获取与所述数据源了西行对应的目标引擎,利用所述目标引擎对所述初始整合数据进行目标分析,得到目标整合参数,基于所述目标整合参数与整合参数之间的差异,对所述初始整合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目标整合数据,将所述目标整合数据按照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进行划分,得到待渲染数据;
根据报告标签确定目标数据格式,按照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待渲染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目标渲染数据,利用目标渲染数据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保证得到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观赏性。
实施例10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S1中,在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的界面设置多数据源的配置项后,还包括: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的修改,具体为:
根据后台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结果,确定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的修改信息;
按照所述修改信息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修改,得到最新配置项,并获取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
对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进行校验,判断所述sql语句是否通过校验,
根据如下公式得到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的校验值F;
Figure BDA0004057040320000121
其中,m表示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中元数据的个数,δi表示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中第i个元数据对应的数据源容量,δ0表示标准数据源容量,n表示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中语句数量,βj表示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中第j个语句的风险等级标记值,取值为(0,1),s表示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中修改的sql语句,γω表示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中第ω个修改的sql语句的修改风险值,取值为(0,1);
若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的校验值大于预设取值,表示通过校验,否则,没通过校验;
若是,将所述最新配置项在界面进行显示;
否则,重新对最新配置项进行修改,直到校验通过。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数据源的配置项的修改,实现数据源的更新,能够保证实验室报告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的界面设置多数据源的配置项;
S2:根据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S3:根据报告需求,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结合所述匹配关系,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S4: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得到实验报告后,在所述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在所述实验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或调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配置项包括:数据源编码、数据库表名、查询参数、父数据源、查询sql语句、数据源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根据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项的配置特征,判断所述配置特征中是否存在数据库特征,
若是,基于所述数据可特征,将所述配置项与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否则,从所述配置特征照片那个获取第一数据源特征,并对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源分析,得到第二数据源特征,将所述第一数据源特征和第二数据源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根据报告需求,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结合所述匹配关系,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对报告需求和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利用所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结合所述配置关系,来确定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数据关键词和配置规则,确定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包括:
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配置规则,并建立配置项和配置规则的配置关系;
对所述报告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报告所需的数据源,并确定数据源的来源特征,对配置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配置项的项目特征,将所述来源特征和项目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报告所需的数据源对应的配置项;
对报告所述的数据源进行数据内容分析,得到数据关键词,并根据所述配置关系,确定数据源对应的配置规则,根据所述配置规则,对所述数据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关键词,且利用所述标准关键词,按照所述配置规则,对配置项进行具体参数的配置,得到配置项的具体配置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结合所述配置关系,来确定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从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具体配置参数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中是否直接存在数据库信息;
若是,获取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库信息,并根据所述匹配关系,确定数据库地址,从所述数据库地址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否则,从所述参数信息中获取数据源信息,从数据源信息中获取数据源类型,根据数据源类型,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目标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参数中的数据源参数,根据所述匹配关系,获取所述数据源参数对应的数据库地址,从所述数据库地址中获取目标业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包括:
对所述报告模板进行解析,确定报告模板各个部分的内容属性,并基于所述内容属性,确定对目标业务数据的渲染形式;
基于所述渲染形式,确定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的整合指标,基于所述整合指标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初始整合数据,并确定初始整合数据的整合参数;
基于所述整合参数建立校验模型,对所述初始整合参数进行校验,判断初始整合数据是否符合标准整合形式;
若是,将所述初始整合数据按照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进行划分,得到待渲染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还包括:
若初始整合数据不符合标准整合形式,获取所述初始整合数据的数据源类型,并获取与所述数据源了西行对应的目标引擎,利用所述目标引擎对所述初始整合数据进行目标分析,得到目标整合参数,基于所述目标整合参数与整合参数之间的差异,对所述初始整合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目标整合数据,将所述目标整合数据按照报告需求中的报告标签进行划分,得到待渲染数据;
根据报告标签确定目标数据格式,按照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待渲染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目标渲染数据,利用目标渲染数据对报告模板进行渲染,得到实验报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在实验室报告管理系统的界面设置多数据源的配置项后,还包括: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的修改,具体为:
根据后台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结果,确定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的修改信息;
按照所述修改信息对多数据源的配置项进行修改,得到最新配置项,并获取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
对所述最新配置项中sql语句进行校验,判断所述sql语句是否通过校验,
若是,将所述最新配置项在界面进行显示;
否则,重新对最新配置项进行修改,直到校验通过。
CN202310049230.6A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Active CN116303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9230.6A CN116303641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9230.6A CN116303641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3641A true CN116303641A (zh) 2023-06-23
CN116303641B CN116303641B (zh) 2023-10-20

Family

ID=8682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9230.6A Active CN116303641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36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0324A (zh) * 2023-07-14 2023-10-20 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大数据的可视化报告配置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2960A1 (en) * 2002-03-29 2003-11-13 Shaughnessy Jeffrey Charles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 generation
US20050114308A1 (en) * 2003-11-24 2005-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r customizable reporting
CN112183044A (zh) * 2020-09-22 2021-01-05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报告生成方法、装置、平台及可读介质
CN112949276A (zh) * 2021-03-31 2021-06-1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9782A (zh) * 2021-04-22 2021-06-18 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模板配置及报告生成的方法
CN113255310A (zh) * 2021-05-17 2021-08-13 上海奕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验lims系统中检验报告可视化配置方法
CN114490762A (zh) * 2022-01-20 2022-05-13 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决策引擎的数据源取数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2960A1 (en) * 2002-03-29 2003-11-13 Shaughnessy Jeffrey Charles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 generation
US20050114308A1 (en) * 2003-11-24 2005-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r customizable reporting
CN112183044A (zh) * 2020-09-22 2021-01-05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报告生成方法、装置、平台及可读介质
CN112949276A (zh) * 2021-03-31 2021-06-1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9782A (zh) * 2021-04-22 2021-06-18 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模板配置及报告生成的方法
CN113255310A (zh) * 2021-05-17 2021-08-13 上海奕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验lims系统中检验报告可视化配置方法
CN114490762A (zh) * 2022-01-20 2022-05-13 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决策引擎的数据源取数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0324A (zh) * 2023-07-14 2023-10-20 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大数据的可视化报告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6910324B (zh) * 2023-07-14 2024-02-06 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大数据的可视化报告配置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3641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7208B2 (en) Application generator for data transformation applications
US9323731B1 (en) Data extraction using templates
US8417513B2 (en)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s and relationships in databases, directories, web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as sentences as a method to represent context in structured data
US20050183002A1 (en) Data and metadata linking form mechanism and method
CN111324602A (zh) 一种实现面向金融大数据分析可视化方法
CN110263317B (zh) 一种生成文档模板的方法及装置
US2006023577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tem interchange and identification in an extended enterprise
US20050144166A1 (en) Method for assisting in automated conversion of data and associated metadata
CN108762808B (zh) 接口文档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7220274B (zh) 一种可视化数据接口集市实现方法
CN116011400A (zh) 一种项目标准测试文档自动化生成方法及装置
US7055096B2 (en) Data integrate system and data integrate method
CN116303641B (zh)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CN111553556A (zh) 业务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2370A (zh) 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91153A (zh) 一种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展示装置
US9207917B2 (en) Application generator for data transformation applications
CN117009422B (zh) 便利业务人员进行数据导入的实现方法
CN116010439A (zh) 一种可视化中文sql系统及构建查询方法
CN112015850B (zh)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与poi垂直行业数据特征的poi电子地图数据的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17648339B (zh) 一种数据探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674115B (zh) 一种基于数据治理技术的高校数据管理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4722163B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preckelsen et al. Guidelines for a standardized file structure for scientific data
CN116843520A (zh)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