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1485A -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1485A
CN116301485A CN202211085735.XA CN202211085735A CN116301485A CN 116301485 A CN116301485 A CN 116301485A CN 202211085735 A CN202211085735 A CN 202211085735A CN 116301485 A CN116301485 A CN 116301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icon
application
gesture
icon
naviga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57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琪
曹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57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1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1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1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可以应用于增强现实AR设备或虚拟现实VR设备或混合现实MR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本申请在AR设备或VR设备的显示区域有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手势在应用导航界面上切换显示的应用图标,使得操作更为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本申请为2020年08月31日递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899281.4”,题为《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的原申请的分案申请,其中,原申请通过引用结合在本分案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或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AR/VR/MR设备与手机一样,都需要系统自带的启动器launcher系统,即开机后设备系统中会出现桌面主页(或者称之为应用导航界面),作为应用入口的集合。
现有的实现中,AR/VR/MR设备的可视区面积有限,应用导航界面仅能承载较少的应用图标,更多应用图标要进入二级甚至更高级的显示界面才可发现,增加了用户的交互成本。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AR/VR/MR设备,或更多类似技术发展后的设备。下文介绍方案时为简洁有时可能以其中一种或多种设备为例。该方法包括: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应理解,在一些场景中,VR设备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操作手柄来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在另一些场景中,VR设备未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在另一些场景中,AR设备未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实现中,用户需进入多级菜单来找寻更多的应用入口,在AR设备、VR设备或MR设备的显示区域有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手势在应用导航界面上切换显示的应用图标,使得操作更为便捷。应理解的是,该方案也可以应用非AR/VR/MR设备。
同时,本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的滑动手势,不将应用导航界面上的应用图标全部隐藏,而是维持一部分应用图标(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即使当用户出现误滑动的操作,也可以显示一部分应用图标,使得用户有可能不需要重新滑动回上一个应用导航界面来选择想要打开的应用,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维持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包括: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包括: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或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从被隐藏状态逐渐显示并移动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第三应用图标可以在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显示,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并在移动一定的位移后到达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第三应用图标可以随着移动从一个较低清晰度的状态变化为一个较高清晰度的状态,或者从一部分显示变为完整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所述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基于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VR设备/AR设备检测到所述滑动手势,需要判断滑动手势是否满足一定的条件,在一种实现中,VR设备/AR设备可以判断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是否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预设范围可以小于90度,本实施例中,只有当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是否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才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响应于所述滑动手手势,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导航界面的目标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所述目标位置接近或位于所述导航界面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响应于所述滑动手手势,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导航界面的目标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且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过程或隐藏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区域内包含的应用图标维持不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目标位置显示有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位置为隐藏图标的位置。该目标标识可以实现为图标、控件或图像等。其它实施例中有类似的标识也可以参考该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包括承载标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承载标识上,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掉落至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下方,且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位移超出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可选的,所述承载标识可以实现为一种类似底板或桌面的长条形标识。该实现方式中利用的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位移”可以是从掉落开始计算的掉落的垂直距离,也可以是从开始移动就开始计算的位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应用图标不响应于用户的所述滑动手势而被隐藏,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一目标手势,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四应用图标,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用户的滑动手势之后,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导航界面包括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上述第一区域)可以显示随着用户的滑动操作而移动、隐藏或者显示的应用图标,另一个区域(上述第二区域)可以显示固定不变的图标,其中“固定不变”可以理解为应用图标的数量和类别都不变,甚至是位置也不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第一目标手势,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二区域;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维持所述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抬手的手势;或,
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第二目标手势,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一区域;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维持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显示;或,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目标手势包括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维持所述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并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抬手的手势;或,所述第二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包括: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相邻,且所述目标标识相对于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应用导航界面上显示类似挡板或其他形状的目标标识,目标标识位于应用导航界面中应用标识的两侧,AR/VR/MR设备可以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非应用导航作用的其它界面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AR/VR/MR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或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从被隐藏状态逐渐显示并移动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基于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手势,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
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导航界面的目标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所述目标位置接近或位于所述导航界面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目标位置显示有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位置为隐藏图标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包括承载标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承载标识上,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掉落至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下方,且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位移超出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应用图标不响应于用户的所述滑动手势而被隐藏,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一目标手势,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四应用图标,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的滑动手势之后,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第一目标手势,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二区域;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维持所述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抬手的手势;或,
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第二目标手势,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一区域;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维持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显示;或,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目标手势包括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维持所述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并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抬手的手势;或,
所述第二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包括: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相邻,且所述目标标识相对于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对于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步骤,具体均可以参阅第一方面,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服务器或门限值获取装置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服务器或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该用户界面也可称为交互界面或用户交互界面,根据功能该用户界面也可称为应用导航界面。具体的,该用户界面包括:
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应用图标被隐藏,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维持在所述用户界面上的显示;且新增第三应用图标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或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从被隐藏状态逐渐显示并移动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导航界面的目标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所述目标位置接近或位于所述导航界面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目标位置显示有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位置为隐藏图标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界面还包括承载标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承载标识上,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掉落至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下方,且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位移超出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应用图标不响应于用户的所述滑动手势而被隐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AR设备或VR设备或MR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通过上述方式,相比于现有的实现中,用户需进入多级菜单来找寻更多的应用入口,在AR设备或VR设备或MR设备的显示区域有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手势在应用导航界面上切换显示的应用图标,使得操作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应用场景示意;
图2为一种VR系统示意;
图3为一种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标显示方法示意;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0a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0b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1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20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2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2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标显示方法示意;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标显示方法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又称3D)空间的虚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可以沉浸到该VR场景中。简单来说,VR就是一种虚拟现实的技术,通过对视觉环境的渲染,让用户最大限度融入VR场景,享受沉浸式的体验。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或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又或者混合现实设备中,其中,VR设备可以为具有处理功能(例如,解码和渲染、视角截取、重投影和目镜矫正等处理)以及播放VR视频功能的设备。VR设备可以为VR一体机。当然,该VR设备也可以为不具有处理功能,但支持播放VR视频功能的设备。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VR设备可以获取媒体数据流(例如,VR视频流),并对媒体数据流执行解码、渲染、视角截取、重投影和目镜矫正等处理。然后基于处理后的媒体数据流播放画面,以实现向用户提供观看VR视频的功能。用户通过VR设备可以体验诸如VR视频、VR游戏等VR应用服务,获得浸入式的场景体验。
示例性的,VR设备可以是头戴式的VR显示设备,VR头盔(例如,一体式虚拟现实头盔、连接手机端的虚拟现实头盔、连接台式计算机的虚拟现实头盔、光波导混合现实头盔以及增强现实头盔等)、具有处理功能的VR眼镜(VR Glass)、具有处理功能的VR盒子(VRBox),或是为诸如电脑、电视等具有播放全景视频功能的设备等等。当然,VR设备还可以是其它任意能够用于处理和播放VR视频的设备。
以VR设备为一体机为例,如图1所示,用户在观看VR设备上播放的媒体内容时,可以将VR设备佩戴在头上。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系统,该VR系统包括:VR设备70以及与VR设备70通信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60。
其中,VR设备70和一个或者多个终端60可以以无线方式连接,也可以以有线方式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VR设备70和一个或者多个终端60可以以USB数据线、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传输线,或者Type-C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终端60可以为具有解码和渲染能力的设备。终端60可以为不带显示设备的媒体终端。例如,机顶盒(Set-Top Box,STB)。当然终端60也可以为带显示设备的终端。例如,终端60可以为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在以下实施例中,对该终端60的具体形式不作任何限制。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VR设备70可以从终端60处获取处理后的媒体数据流(例如,VR视频流),并基于处理后的媒体数据流播放画面,以实现向用户提供观看VR视频的功能,用户通过VR设备可以体验诸如VR视频、VR游戏等VR应用服务,获得浸入式的场景体验。
终端60可以为具有解码和渲染能力的设备。具体的,终端60可以从媒体服务器80获取媒体数据流,并对媒体数据流执行解码、渲染、视角截取、重投影和目镜矫正等处理,然后向VR设备70发送处理后的媒体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60可以为具有解码和渲染能力的设备。例如,终端60可以为手机、机顶盒、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当然,在以下实施例中,对该终端60的具体形式不作任何限制。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VR设备7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媒体数据流(例如,VR视频流),并对媒体数据流执行解码、渲染、视角截取、重投影和目镜矫正等处理。然后基于处理后的媒体数据流播放画面,以实现向用户提供观看VR视频的功能。
可选的,如图2所示的VR系统,还包括:与VR设备70和终端60连接的媒体服务器80。媒体服务器80中存储有VR视频资源,用于向VR设备70提供媒体数据流。媒体服务器8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
可选的,媒体服务器80是用于提供网络VR业务的后台服务器,例如某一用于提供网络VR业务的网站或应用的后台服务器。
VR设备70与媒体服务器80之间具有通信连接。上述通信连接可以是无线网络连接,也可以是有线网络连接。示例性的,媒体服务器80包括:内容运营平台、内容合成管理平台、以及内容分发网络。
例如,内容合成管理平台用于负责对业务系统中的内容进行管理,按照一定的策略对媒体内容进行采编、增删、查询和EPG制作,针对媒体内容或增值业务内容进行相关统计和报表生成。内容分发网络用于从内容合成管理平台获取内容注入,实现视频内容或服务业务从中心存储服务器到边缘服务器的分发。例如,内容分发网络用于将媒体数据流发送给VR设备70。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VR设备70的结构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结构。该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显示设备71,传感器72、电源总线73、通信接口74。
一个或者多个显示设备71,传感器72、电源总线73、通信接口74通过总线75连接。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辅助设备。例如,辅助设备可包括遥控手柄,用于人机交互。
其中,显示设备71用于显示仿真的视频,投射在用户的视网膜上。可以是采用超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以及更高响应时间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配合光学成像系统带来高清的画质,以及更为流畅的显示效果。
其中,传感器72用于采集观察者运动及环境状态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终端60,具体的用于采集观察者头部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例如,观察者头部的转动数据,例如,头部位置信息,比如,观察者前后移动产生的位移、速度,或是观察者的摆头、摇头,抬头,低头等动作,又或是观察者输入的点击、按压等操作,在此不做限定。具体的,传感器可以为设置在VR设备内的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是用于测量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
通信接口74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有线网络、蓝牙或是其他通讯方式支持VR设备与其他设备通信,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通信接口74用于接入不同的无线网络系统(如:LTE网络),对无线信号进行收发处理,可以是集成射频芯片的基带芯片。
电源总线73用于向VR设备提供电源。
VR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5。存储器75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终端60发送的媒体数据流等信息。
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AR设备或VR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401、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AR设备或VR设备可以显示应用导航界面,AR设备以及VR设备与手机一样,都需要系统自带的启动器launcher系统,即开机后设备系统中出现的桌面主页(本实施例中也称之为应用导航界面),应用导航界面可以包括多个应用图标,来作为应用入口的集合,用户可以通过进行针对于应用导航界面的应用图标的手势操作,来打开相应的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导航界面可以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其中第一应用图标对应于A应用,第二应用图标对应于B应用,A应用和B应用可以为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网络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以及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中的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导航界面可以显示多个应用图标,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为其中的两个应用图标。
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5示出的那样,应用导航界面500包括多个应用图标,其中,多个应用图标包括第一应用图标501和第二应用图标502。
应理解,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的应用图标数量可以根据VR/AR设备的可视区的长度来确定,参照图6,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6示出的那样,图6中的VR设备的可视区长度比图5中示出的VR设备的可视区长度大,因此可以放置比图5的数量更多的应用图标。本实施例可以为具有不同可视区的AR/VR设备提供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数量的灵活选择。
402、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来切换应用导航界面中的显示的应用图标,应理解,在一些场景中,VR设备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操作手柄来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在另一些场景中,VR设备未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在另一些场景中,AR设备未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
403、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
具体的,用户可以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VR设备/AR设备可以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图标位于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用户可以沿着目标方向,或者与目标方向呈预设夹角(90度以内)之内的方向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则VR设备/AR设备可以响应于上述用户的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并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第一应用图标也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并在移动一定的位移后被隐藏,第三应用图标可以在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显示,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并在移动一定的位移后到达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或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从被隐藏状态逐渐显示并移动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第三应用图标可以随着移动从一个较低清晰度的状态变化为一个较高清晰度的状态,或者从一部分显示变为完整的显示。
参照图7,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7示出的那样,第一应用图标501位于第二应用图标502的左侧,用户可以对应用导航界面进行向左的滑动操作,如图8所示,VR设备/AR设备响应于该操作,可以隐藏第一应用标识的显示,并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502,且在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第三应用图标503。通过上述方式,尽管应用导航界面上只能显示有限的应用图标,但通过用户的滑动手势可以隐藏一部分应用图标,并显示新的应用图标,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手势控制应用导航界面上应用标识的显示。应理解若用户对应用导航界面进行向右的滑动操作,VR设备/AR设备可以进行与上述向左滑动类似的响应,具体的,可以参照图9,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9示出的那样,第一应用图标501位于第二应用图标502的左侧,用户可以对应用导航界面进行向右的滑动操作,如图10a所示,VR设备/AR设备响应于该操作,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501和第二应用标识502,且隐藏图9中最右侧的应用图标,并在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前的位置上显示新的应用图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VR设备/AR设备检测到所述滑动手势,需要判断滑动手势是否满足一定的条件,在一种实现中,VR设备/AR设备可以判断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是否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预设范围可以小于90度,本实施例中,只有当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是否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才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具体的,可以参照图10b,如图10b示出的那样,第一应用图标位于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用户的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与目标方向的夹角为1001,夹角1001的值小于预设范围(例如90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
上述图5至图10a仅仅示出了应用图标在应用导航界面中按照一条水平线显示的示例,在一些其他的实现中,应用图标在应用导航界面中的排布可以不限于水平线,例如可以按照一定的弧度,或者多列显示(如图11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滑动手势,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导航界面的目标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所述目标位置接近或位于所述导航界面的边缘,所述目标位置可以显示有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位置为隐藏图标的位置。具体的,可以参照图12,图1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12示出的那样,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类似的,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某一位置显示第三应用图标,且第三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较低,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且随着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的移动提高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可以包括承载标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承载标识上,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应用导航界面上显示类似底板的长条形标识(该长条形标识为上述承载标识的一种实现方式),应用导航界面上的应用标识位于底板之上,进而,AR/VR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滑动手势,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当第一应用标识移动至底板边缘,显示第一应用标识的掉落效果,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以第一应用标识位于第二应用标识的左侧,且用户向左侧滑动为例,具体的,可以参照图13,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13示出的那样,可以在应用导航界面上显示类似底板的标识504,应用导航界面上的应用标识位于底板504之上,进而,AR/VR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滑动手势,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501,且当第一应用标识移动至底板504边缘,显示第一应用标识501的掉落效果(如图14所示),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501隐藏。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与现有手机的“页面式”应用导航界面不同,本方法没有划分不同的页面,是横向排列所有的图标,对每个图标进行独立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可以包括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相邻,且所述目标标识相对于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应用导航界面上显示类似挡板或其他形状的目标标识,目标标识位于应用导航界面中应用标识的两侧,AR/VR设备可以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以第一应用标识位于第二应用标识的左侧,且用户向左侧滑动为例,具体的,可以参照图15,图1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15示出的那样,可以在应用导航界面上显示类似挡板的目标标识505,目标标识505位于应用导航界面中第一应用标识501的左侧,AR/VR设备可以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501,且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501中与所述目标标识505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501隐藏(如图16所示),类似的,可以在应用导航界面上显示类似挡板的目标标识506,目标标识506位于应用导航界面中第一应用标识501的右侧,AR/VR设备可以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显示第三应用标识503,且隐藏所述第三应用图标503中与所述目标标识506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三应用图标503完整的显示出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可以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四应用图标,AR/VR设备在检测到用户的滑动手势之后,可以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AR/VR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位于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位于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第一区域显示第三应用图标,并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显示,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应用图标不响应于用户的所述滑动手势而被隐藏。
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导航界面包括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上述第一区域)可以显示随着用户的滑动操作而移动、隐藏或者显示的应用图标,另一个区域(上述第二区域)可以显示固定不变的图标,其中“固定不变”可以理解为应用图标的数量和类别都不变,甚至是位置也不变。
以第一应用标识位于第二应用标识的左侧,且用户向左侧滑动为例,具体的,可以参照图17,图1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17示出的那样,应用导航界面可以包括第一区域601和第二区域602,特别的,第一区域601和第二区域602可以通过预设的标识作为隔离指示,AR/VR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位于第一区域601的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位于第一区域601的所述第二应用图标502的显示,并在第一区域601显示第三应用图标503,并维持所述第二区域602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603的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AR/VR设备可以支持用户将第一区域的应用图标移动至第二区域,移动至第二区域的应用图标不会随着用户的滑动手势而隐藏、移动或显示(例如如图18所示的那样)。在一种实施例中,AR/VR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第一目标手势,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若AR/VR设备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应理解上述第二应用标识仅为一种示意,本实施例中可以检测到用户针对于应用导航界面上任一一个应用图标的第一目标手势,并将该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二区域。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维持所述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抬手的手势。具体的,可以参照图19,图1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19示出的那样,用户可以长按第二应用标识502,维持所述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长按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抬手,AR/VR设备检测到该上述手势,将第二应用标识502移动至第二区域602(如图20所示)。
在一种实现中,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应理解上述捏合的手势可以但不限于为食指和大拇指的捏和手势。
具体的,可以参照图21,图2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导航界面的示意,如图21示出的那样,用户可以捏合第二应用标识502,维持所述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捏合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松放,AR/VR设备检测到该上述手势,将第二应用标识502移动至第二区域602。
在一种实现中,用户可以长按或者进行其他针对于应用导航界面上的应用图标的手势操作,当超过一定的时长后,VR/AR设备可以在应用图标附近的区域显示快捷工具,例如参照图22,以应用图标为音乐应用的图标为例,此时应用图标上方可出现快捷工具,该快捷工具中可以包括针对于音乐应用的快捷操作控件(例如图22中所示的播放控件,切换音频的控件)。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应用导航界面设置快捷应用工具的触发机制,为用户提供能快捷操作的便捷途径。
应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非应用导航作用的其它界面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AR设备或VR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通过上述方式,相比于现有的实现中,用户需进入多级菜单来找寻更多的应用入口,在AR设备或VR设备的显示区域有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手势在应用导航界面上切换显示的应用图标,使得操作更为便捷。同时,本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的滑动手势,不将应用导航界面上的应用图标全部隐藏,而是维持一部分应用图标(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即使当用户出现误滑动的操作,也可以显示一部分应用图标,使得用户有可能不需要重新滑动回上一个应用导航界面来选择想要打开的应用,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参照图2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AR/VR/MR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2301,用于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
检测模块2302,用于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
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或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从被隐藏状态逐渐显示并移动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基于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手势,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
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导航界面的目标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所述目标位置接近或位于所述导航界面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目标位置显示有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位置为隐藏图标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包括长条形标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长条形标识上,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长条形标识的边缘,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从所述长条形标识的边缘掉落至所述长条形标识的边缘下方,且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位移超出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应用图标不响应于用户的所述滑动手势而被隐藏,所述显示模块2301,还用于响应于第一目标手势,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四应用图标,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的滑动手势之后,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检测模块2302,用于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第一目标手势,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二区域;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维持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维持所述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抬手的手势;或,
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检测模块2302,用于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第二目标手势,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一区域;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维持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第四应用图标的显示;或,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目标手势包括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维持所述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长按的手势并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抬手的手势;或,
所述第二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将所述第四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模块2301,用于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包括: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相邻,且所述目标标识相对于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且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所述终端设备可采用图24所示的形式。图24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AR/VR设备。
如图24所示的装置2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401、收发器2402,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40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2400还可以包括显示器2406;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传感器2405,用于捕捉终端设备的姿态和位置。
存储器24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2403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2403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2401以及存储器2403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中以存储器2403和处理器2401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在图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当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图24所示的形式时,图24中的处理器2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2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存储器2403中存储有用于实现图23中触发检测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和执行相应步骤的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图23中的检测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24中的处理器2401调用存储器2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
其中,所述处理器2401在执行触发显示模块的功能时,如涉及显示图像的操作,处理器2401可以通过所述装置2400中的显示器2406显示图像。
可选的,处理器2401在执行显示模块的功能时,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中的显示器显示图像,如向其他设备发送显示指令,指示显示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该用户界面也可称为交互界面或用户交互界面,根据功能该用户界面也可称为应用导航界面。具体的,该用户界面包括:
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应用图标被隐藏,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维持在所述用户界面上的显示;且新增第三应用图标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或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从被隐藏状态逐渐显示并移动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导航界面的目标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所述目标位置接近或位于所述导航界面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目标位置显示有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位置为隐藏图标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界面还包括长条形标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长条形标识上,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长条形标识的边缘,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从所述长条形标识的边缘掉落至所述长条形标识的边缘下方,且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位移超出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滑动手势的操作的情况下,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显示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应用图标不响应于用户的所述滑动手势而被隐藏。
其中,用户界面中包括的显示元素如何基于用户的操作而进行相应的响应,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相似之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其他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图2至图16中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增强现实AR设备或虚拟现实VR设备或混合现实MR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
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
响应于所述滑动手手势,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
随着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移动,降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显示清晰度;
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导航界面的目标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标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包括第二应用图标,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维持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包括:
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持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包括: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包括:
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或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从被隐藏状态逐渐显示并移动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包括:响应于所述滑动手手势,沿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位置接近或位于所述导航界面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且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移动过程或隐藏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区域内包含的应用图标维持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位置显示有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位置为隐藏图标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
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中与所述目标标识重合的区域,直至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1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还包括承载标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承载标识上,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
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从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掉落至所述承载标识的边缘下方,且当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掉落距离超出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和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应用图标不响应于用户的所述滑动手势而被隐藏,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一目标手势,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目标手势包括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维持所述针对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捏合的手势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拖动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手势、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松放的手势。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请求被计算机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85735.X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16301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5735.XA CN116301485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9281.4A CN112181219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202211085735.XA CN116301485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9281.4A Division CN112181219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1485A true CN116301485A (zh) 2023-06-23

Family

ID=7392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9281.4A Active CN112181219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202211085735.XA Pending CN116301485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9281.4A Active CN112181219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181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2433A (zh) * 2021-05-08 2021-09-03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页面显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22179915A (ja) * 2021-05-24 2022-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合機、複合機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3835585A (zh) * 2021-09-28 2021-12-24 深圳集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导航的应用界面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17166A (zh) * 2022-09-29 2023-01-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57107B2 (en) * 2019-01-09 2021-03-23 Vmware, Inc. Snapping, virtual inking, and accessibility in augmented reality
CN109976626A (zh) * 2019-02-19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图标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02321B (zh) * 2019-09-11 2020-12-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78091A (zh) * 2019-11-29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63205A (zh) * 2019-12-25 2020-05-1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96757A (zh) * 2020-04-02 2020-08-28 林宗宇 一种基于指尖交互的手势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1219A (zh) 2021-01-05
CN112181219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1018B (zh) 一种在页面切换后继续显示视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81219B (zh)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0554818B (zh) 用于导航媒体内容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EP2811385A2 (en) Stacked tab view
US2015012122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avigating Video to an Instant Time
JP6469313B2 (ja) 情報処理方法、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20190051055A1 (en) A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11825177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presenting interactive elements within video content
CN107992246A (zh) 一种视频编辑方法与其装置及智能终端
US20140229834A1 (en) Method of video interaction using poster view
CN104184904A (zh) 一种自定义录制区域的手机屏幕录制方法
US11627360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object grouping and manipulation in immersive environments
EP3236336B1 (en) Virtual reality causal summary content
CN109126131B (zh) 游戏画面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716906A (zh) 一种文件查看方法、电子设备及文件查看装置
CN105898523A (zh)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EP3544012A1 (en) A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video presentation
EP3860109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vr video, and related apparatus
EP2662786A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media content function
CN109947506A (zh) 界面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040278B2 (en) Server device distributing video data and replay data and storage medium used in same
EP2341412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514319B (zh) 藉由虛擬物件編輯資料之方法及系統,及相關電腦程式產品
CN112256167A (zh) 多媒体资源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41358A (zh) 具有选择性视差效果的堆叠媒体元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