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8212B - 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8212B
CN116298212B CN202310572232.3A CN202310572232A CN116298212B CN 116298212 B CN116298212 B CN 116298212B CN 202310572232 A CN202310572232 A CN 202310572232A CN 116298212 B CN116298212 B CN 116298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test box
backfill
ore draw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22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98212A (zh
Inventor
许汉华
刘文连
眭素刚
韩鹏伟
王帮团
徐鹏飞
保瑞
樊亚红
李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22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8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8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8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98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8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4Investigating sediment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属于地质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效果不准确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有试验箱,以及铺设单元,所述铺设单元用于向试验箱内铺设回填物;模拟降雨单元,所述降雨单元用于向试验箱内灌淋雨水;模拟放矿单元,所述放矿单元用于在试验箱底部模拟放矿。本发明用于模拟矿区地表回填层,针对性试验强降雨和持续放矿对回填区域的沉降影响,同时试验不同种类的回填材料的填充效果,进而研究如何避免实际生产中发生大规模沉降,降低安全隐患,试验效果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冰碛物指冰川搬运和堆积的石块和碎屑物质,在冰川消融后,遗留在原地堆积而成。在有冰碛物覆盖的矿区,采用自然崩落法进行开采时,会将地层内部掏空,造成地表土地沉降和塌陷,土体颗粒在强降雨时作用下,导致井下泥石流的形成。因此需要对地表的塌陷区域进行回填治理。为了节约成本,治理时通常就地取材,使用冰碛物和其他防渗透材料分层回填,但在后续的放矿或者降雨影响下,地表回填区极可能会因为内部土体颗粒运移,造成再次塌陷。
为了预防回填区域的再次沉降和泥石流出现,需要特意针对放矿和强降雨的情形进行沉降模拟试验,但现有的模拟实验装置较为简单,无法同时具备放矿模拟和降雨模拟,实验效果不准确,针对性不强。
现提出一种试验效果准确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现有技术中试验效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有试验箱,以及:
铺设单元,所述铺设单元用于向试验箱内铺设回填物;
模拟降雨单元,所述降雨单元用于向试验箱内灌淋雨水;
模拟放矿单元,所述放矿单元用于在试验箱底部模拟放矿。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试验箱底部开设有若干放矿孔。
作为可选方案,若干所述模拟放矿单元位于放矿孔处,且与放矿孔一一对应;
所述模拟放矿单元包括有用于取矿的取矿组件和带动取矿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取矿组件包括有上筒、第一过孔、避让通槽、第一挡板、第一转杆、内筒、安装座、第二挡板、第二转杆和滑动槽;
所述上筒转动位于放矿孔内,所述上筒轴心线垂直于试验箱底面,所述上筒圆周外壁与放矿孔圆周内壁贴合,所述上筒底端面敞开,所述上筒顶端面圆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上筒顶端面绕圆心均匀开设有若干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一端指向第一过孔圆心并与第一过孔连通,所述避让通槽另一端指向远离第一过孔的方向,所述避让通槽内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指向第一过孔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长度方向与第一挡板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一过孔的一端伸出避让通槽,所述第一挡板两侧壁上对称固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轴心线与避让通槽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杆转动安装在避让通槽两侧内壁上;
所述内筒升降位于第一过孔处,所述内筒与上筒同轴心线,所述内筒两端面均敞开,所述内筒顶端边缘绕圆心均匀固接有若干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避让通槽一一对应,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朝向第一过孔的一端伸至第一过孔处,所述第二挡板另一端滑动位于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挡板两侧壁上对称固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轴心线与避让通槽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转杆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两侧内壁上。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取矿组件还包括有下筒,所述下筒与上筒同轴心线,所述下筒两端面敞开,所述上筒圆周内壁上固接有齿圈,所述下筒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
所述下筒内侧壁上还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指向上筒,并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内筒朝向下筒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内筒另一端由安装板底面伸出。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放矿管道、第一滑槽、第二滑槽、螺纹杆、滑杆、第二旋转动力源、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
所述放矿管道固接在试验箱底部,并与放矿孔同轴心线,所述放矿管道圆周内壁上相对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长度方向与试验箱底部垂直,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第二滑槽内安装有滑杆,所述螺纹杆和滑杆与第一滑槽平行,所述第一滑槽内还安装有第二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与螺纹杆固接;
所述下筒的圆周外壁上固接有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所述第一升降块滑动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升降块套设在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块滑动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升降块滑动套设在滑杆上。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铺设单元包括有安装架、滑轨、滑台、储存盒、条形通道和出料组件;
所述安装架架设在试验箱上方,所述试验箱顶面敞开,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滑轨,所述滑台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滑台上沿滑动方向固接有若干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底面均开设有条形通道,所述条形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滑台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条形通道内均设置有开闭条形通道的出料组件。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出料组件包括有挡住条形通道的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转动安装在条形通道两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转筒轴心线与滑台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筒圆周外壁上对称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储存盒底面还安装有第三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伸入条形通道内,并与第一转筒固接。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模拟降雨单元包括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安装在滑台上,所述储水箱底部设置有若干自动喷头,所述自动喷头一端与储水箱内连通,另一端指向试验箱。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安装架上还固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试验箱上方,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指向试验箱,并固接有夯土板。
如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用于模拟矿区地表回填层,针对性试验强降雨和持续放矿对回填区域的沉降影响,同时试验不同种类的回填材料的填充效果,进而研究如何避免实际生产中发生大规模沉降,降低安全隐患,试验效果准确。
2.本发明的取矿组件可以在铺设模拟矿层时挡住放矿口,避免铺设材料时直接掉出试验箱;当需要放矿时,第一挡板翘起可形成环形齿状,转动掏空矿层进行放矿;并且通过内筒的升降,调整第一挡板翘起的一端旋转时的最大外径,在模拟矿层中钻出不同大小的孔,实现不同幅度的放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试验箱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放矿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取矿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取矿组件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上筒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内筒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铺设单元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储存盒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出料组件示意图。
图中:101、试验箱;102、放矿孔;
201、上筒;202、第一过孔;203、避让通槽;204、第一挡板;205、第一转杆;206、内筒;207、安装座;208、第二挡板;209、第二转杆;210、滑动槽;211、下筒;212、齿圈;213、第一旋转动力源;214、第一齿轮;215、第一伸缩杆;216、安装板;
301、放矿管道;302、第一滑槽;303、第二滑槽;304、螺纹杆;305、滑杆;306、第二旋转动力源;307、第一升降块;308、第二升降块;
401、安装架;402、滑轨;403、滑台;404、储存盒;405、条形通道;406、第一转筒;407、条形孔;408、第三旋转动力源;
501、储水箱;502、自动喷头;
601、第二安装架;602、第二伸缩杆;603、夯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有试验箱101,以及:
铺设单元,所述铺设单元用于向试验箱101内铺设回填物;
模拟降雨单元,所述降雨单元用于向试验箱101内灌淋雨水;
模拟放矿单元,所述放矿单元用于在试验箱101底部模拟放矿。
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普朗铜矿,该矿区采用自然崩落开采法,矿层上覆盖较厚的冰碛物,在持续放矿和降雨影响下,造成了地表塌陷,土体颗粒向下运动,最终从放矿口流出,发生了多次井下泥石流。为治理地表移动区,避免井下泥石流再次发生,需要对地表进行回填,回填层包括有表面防渗层、石渣层、冰碛物层、透水防渗泥材料层等等,但在后续开采中,回填层中的土体颗粒物会因为降雨渗流作用和底部持续放矿的影响而再次沉降,因此需要研究放矿和强降雨对回填体的沉降影响。
该实施例中,试验箱101的材质为透明材料,铺设单元内储存有若干种材料,先在试验箱101最底部铺设一层泥沙、砂石(或其他材料)模拟矿层本身,再在矿层上方分层铺设回填治理材料,然后选择模拟降雨单元灌淋雨水,雨水从试验箱底部流出,测试强降雨对回填层的影响;或者选择模拟放矿单元放矿,测试放矿掏空底部对回填层的影响,工作人员观测研究回填体的沉降规律。
本发明用于模拟矿区地表回填层,针对性试验强降雨和持续放矿对回填区域的沉降影响,同时试验不同种类的回填材料的填充效果,进而研究如何避免实际生产中发生大规模沉降,降低安全隐患,试验效果准确。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试验箱101底部开设有若干放矿孔102。
该实施例中,通过底部的放矿孔102将试验箱101底层的矿层放出。
请参阅图3和图4,若干所述模拟放矿单元位于放矿孔102处,且与放矿孔102一一对应;
所述模拟放矿单元包括有用于取矿的取矿组件和带动取矿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
该实施例中,取矿组件从放矿孔102伸入,从下至上掏空矿层内部,升降组件带动取矿组件升降,对准矿层不同深度。
请参阅图5至图8,所述取矿组件包括有上筒201、第一过孔202、避让通槽203、第一挡板204、第一转杆205、内筒206、安装座207、第二挡板208、第二转杆209和滑动槽210;
所述上筒201转动位于放矿孔102内,所述上筒201轴心线垂直于试验箱101底面,所述上筒201圆周外壁与放矿孔102圆周内壁贴合,所述上筒201底端面敞开,所述上筒201顶端面圆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过孔202,所述上筒201顶端面绕圆心均匀开设有若干避让通槽203,所述避让通槽203一端指向第一过孔202圆心并与第一过孔202连通,所述避让通槽203另一端指向远离第一过孔202的方向,所述避让通槽203内设置有第一挡板204,所述第一挡板204指向第一过孔202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210,所述滑动槽210长度方向与第一挡板204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挡板204远离第一过孔202的一端伸出避让通槽203,所述第一挡板204两侧壁上对称固接有第一转杆205,所述第一转杆205的轴心线与避让通槽203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杆205转动安装在避让通槽203两侧内壁上;
所述内筒206升降位于第一过孔202处,所述内筒206与上筒201同轴心线,所述内筒206两端面均敞开,所述内筒206顶端边缘绕圆心均匀固接有若干安装座207,所述安装座207与避让通槽203一一对应,所述安装座207内设置有第二挡板208,所述第二挡板208朝向第一过孔202的一端伸至第一过孔202处,所述第二挡板208另一端滑动位于滑动槽210内,所述第二挡板208两侧壁上对称固接有第二转杆209,所述第二转杆209的轴心线与避让通槽203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转杆209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07两侧内壁上。
该实施例中,当需要铺设模拟矿层时,上筒201运动到试验箱101底部位置将放矿孔102挡住,内筒206上升,内筒206顶面与上筒201顶面齐平,第一挡板204与第二挡板208放平,第一挡板204挡住避让通槽203,第二挡板208挡住第一过孔202,完全挡住放矿孔102后,再向试验箱101铺设模拟矿层和回填层,模拟矿层压在上筒201上,避免矿层由放矿口掉出;
当需要放矿时,内筒206下降,带动第二挡板208下降,因为第二挡板208另一端插入第一挡板204,因此带动第二挡板208和第一挡板204逐渐向第一过孔202处倾斜,第二挡板208在滑动槽210内滑动,并露出第一过孔202,而第一挡板204伸出避让通槽203的一端翘起;
然后上筒201转动,带动内筒206、第一挡板204和第二挡板208转动,因为第一挡板204伸出避让通槽203的一端翘起,形成切割环齿,在转动过程中,切割环齿将上方的矿层刮落,顺着倾斜的第一挡板204和第二挡板208掉入第一过孔202中,然后掉入内筒206中,从内筒206底部掉出试验箱101,完成放矿;
通过内筒206的升降,改变第一挡板204翘起一端旋转时的最大外径,在模拟矿层中钻出不同大小的孔,实现不同幅度的放矿。
请参阅图6,所述取矿组件还包括有下筒211,所述下筒211与上筒201同轴心线,所述下筒211两端面敞开,所述上筒201圆周内壁上固接有齿圈212,所述下筒211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动力源213,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213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齿轮214,所述第一齿轮214与齿圈212啮合;
所述下筒211内侧壁上还安装有第一伸缩杆215,所述第一伸缩杆215的伸缩端指向上筒201,并固接有安装板216,所述内筒206朝向下筒21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216上,所述内筒206另一端由安装板216底面伸出。
该实施例中,第一旋转动力源213带动第一齿轮214转动,第一齿轮214带动上筒201转动,上筒201带动内筒206、第一挡板204和第二挡板208转动,内筒206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板216上,可以自由转动;放矿时,模拟矿层经过第一过孔202,掉入敞开的内筒206中,从内筒206敞开的底部掉出,掉出试验箱101外;
第一伸缩杆215带动安装板216升降,安装板216带动内筒206升降,通过内筒206的升降,改变第一挡板204翘起的程度。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放矿管道301、第一滑槽302、第二滑槽303、螺纹杆304、滑杆305、第二旋转动力源306、第一升降块307和第二升降块308;
所述放矿管道301固接在试验箱101底部,并与放矿孔102同轴心线,所述放矿管道301圆周内壁上相对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02和第二滑槽303,所述第一滑槽302和第二滑槽303长度方向与试验箱101底部垂直,所述第一滑槽302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304,所述第二滑槽303内安装有滑杆305,所述螺纹杆304和滑杆305与第一滑槽302平行,所述第一滑槽302内还安装有第二旋转动力源306,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306的输出轴与螺纹杆304固接;
所述下筒211的圆周外壁上固接有第一升降块307和第二升降块308,所述第一升降块307滑动位于第一滑槽302内,所述第一升降块307套设在螺纹杆304上并与螺纹杆30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块308滑动位于第二滑槽303内,所述第二升降块308滑动套设在滑杆305上。
该实施例中,放矿管道301与放矿孔102同轴心线,放矿管道301的直径大于放矿孔102,第二旋转动力源306驱动螺纹杆304转动,螺纹杆304驱动第一升降块307升降,同时第二升降块308在滑杆305上滑动,第一升降块307带动下筒211升降;
下筒211带动上筒201升降,上筒201带动第一挡板204更深入的伸进放矿孔102,挖掘更上方的模拟矿层。
请参阅图1和图9,所述铺设单元包括有安装架401、滑轨402、滑台403、储存盒404、条形通道405和出料组件;
所述安装架401架设在试验箱101上方,所述试验箱101顶面敞开,所述安装架401上安装有滑轨402,所述滑台403滑动安装在滑轨402上,所述滑台403上沿滑动方向固接有若干储存盒404,所述储存盒404底面均开设有条形通道405,所述条形通道405的长度方向与滑台403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条形通道405内均设置有开闭条形通道405的出料组件。
该实施例中,滑台403在滑轨402上滑动,带动储存盒404依次运动到试验箱101顶面上方,不同的储存盒404内储存有各种回填材料,依次铺设进试验箱101内,条形通道405长度与试验箱101宽度相同,保证一边运动一边铺设均匀。
请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出料组件包括有挡住条形通道405的第一转筒406,所述第一转筒406转动安装在条形通道405两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转筒406轴心线与滑台403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筒406圆周外壁上对称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孔407,所述储存盒404底面还安装有第三旋转动力源408,所述第三旋转动力源408的输出轴伸入条形通道405内,并与第一转筒406固接。
该实施例中,第一转筒406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条形孔407,第三旋转动力源408驱动第一转筒406转动,当第一转筒406转动到没有条形孔407的一侧时,第一转筒406将条形通道405挡住,当第一转筒406转动到有条形孔407的一侧时,储存盒404内的回填材料穿过两个条形孔407,掉入试验箱101内。
请参阅图9,所述模拟降雨单元包括有储水箱501,所述储水箱501安装在滑台403上,所述储水箱501底部设置有若干自动喷头502,所述自动喷头502一端与储水箱501内连通,另一端指向试验箱101。
该实施例中,当需要模拟降雨时,储水箱501运动到试验箱101上方,自动喷头502喷淋雨水,雨水浸泡回填材料,然后由放矿口处流出。
请参阅图1,所述安装架401上还固接有第二安装架601,所述第二安装架601上安装有第二伸缩杆602,所述第二伸缩杆602位于试验箱101上方,所述第二伸缩杆602的伸缩端指向试验箱101,并固接有夯土板603。
该实施例中,每当铺设一层回填材料后,滑台403移动让开,第二伸缩杆602伸出,带动夯土板603将回填层夯实。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有试验箱,以及:
铺设单元,所述铺设单元用于向试验箱内铺设回填物;
模拟降雨单元,所述降雨单元用于向试验箱内灌淋雨水;
模拟放矿单元,所述放矿单元用于在试验箱底部模拟放矿;
所述试验箱底部开设有若干放矿孔;
若干所述模拟放矿单元位于放矿孔处,且与放矿孔一一对应;
所述模拟放矿单元包括有用于取矿的取矿组件和带动取矿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
所述取矿组件包括有上筒、第一过孔、避让通槽、第一挡板、第一转杆、内筒、安装座、第二挡板、第二转杆和滑动槽;
所述上筒转动位于放矿孔内,所述上筒轴心线垂直于试验箱底面,所述上筒圆周外壁与放矿孔圆周内壁贴合,所述上筒底端面敞开,所述上筒顶端面圆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上筒顶端面绕圆心均匀开设有若干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一端指向第一过孔圆心并与第一过孔连通,所述避让通槽另一端指向远离第一过孔的方向,所述避让通槽内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指向第一过孔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长度方向与第一挡板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一过孔的一端伸出避让通槽,所述第一挡板两侧壁上对称固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轴心线与避让通槽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杆转动安装在避让通槽两侧内壁上;
所述内筒升降位于第一过孔处,所述内筒与上筒同轴心线,所述内筒两端面均敞开,所述内筒顶端边缘绕圆心均匀固接有若干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避让通槽一一对应,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朝向第一过孔的一端伸至第一过孔处,所述第二挡板另一端滑动位于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挡板两侧壁上对称固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轴心线与避让通槽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转杆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两侧内壁上;
所述取矿组件还包括有下筒,所述下筒与上筒同轴心线,所述下筒两端面敞开,所述上筒圆周内壁上固接有齿圈,所述下筒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
所述下筒内侧壁上还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指向上筒,并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内筒朝向下筒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内筒另一端由安装板底面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放矿管道、第一滑槽、第二滑槽、螺纹杆、滑杆、第二旋转动力源、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
所述放矿管道固接在试验箱底部,并与放矿孔同轴心线,所述放矿管道圆周内壁上相对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长度方向与试验箱底部垂直,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第二滑槽内安装有滑杆,所述螺纹杆和滑杆与第一滑槽平行,所述第一滑槽内还安装有第二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与螺纹杆固接;
所述下筒的圆周外壁上固接有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所述第一升降块滑动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升降块套设在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块滑动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升降块滑动套设在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单元包括有安装架、滑轨、滑台、储存盒、条形通道和出料组件;
所述安装架架设在试验箱上方,所述试验箱顶面敞开,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滑轨,所述滑台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滑台上沿滑动方向固接有若干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底面均开设有条形通道,所述条形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滑台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条形通道内均设置有开闭条形通道的出料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包括有挡住条形通道的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转动安装在条形通道两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转筒轴心线与滑台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筒圆周外壁上对称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储存盒底面还安装有第三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伸入条形通道内,并与第一转筒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降雨单元包括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安装在滑台上,所述储水箱底部设置有若干自动喷头,所述自动喷头一端与储水箱内连通,另一端指向试验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还固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试验箱上方,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指向试验箱,并固接有夯土板。
CN202310572232.3A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Active CN116298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2232.3A CN116298212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2232.3A CN116298212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8212A CN116298212A (zh) 2023-06-23
CN116298212B true CN116298212B (zh) 2023-07-18

Family

ID=8683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2232.3A Active CN116298212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821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934A (zh) * 2014-07-31 2014-12-1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地下采矿出矿系统
CN109541179A (zh) * 2018-12-04 2019-03-2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室内模拟放矿泥石流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9838211A (zh) * 2019-04-03 2019-06-0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水下桩基打孔作业平台
CN112986537A (zh) * 2021-04-15 2021-06-1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并监测泥石流多物源全地形运动的实验装置
CN113551956A (zh) * 2021-06-10 2021-10-26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一种全自动化透明土材料制配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236308A (zh) * 2022-07-19 2022-10-25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高温、渗流耦合作用下隧道相似试验装置
CN115932212A (zh) * 2020-08-10 2023-04-07 山东工商学院 一种高浓度尾矿流变及流动特性测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5979923A (zh) * 2023-03-20 2023-04-1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934A (zh) * 2014-07-31 2014-12-1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地下采矿出矿系统
CN109541179A (zh) * 2018-12-04 2019-03-2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室内模拟放矿泥石流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9838211A (zh) * 2019-04-03 2019-06-0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水下桩基打孔作业平台
CN115932212A (zh) * 2020-08-10 2023-04-07 山东工商学院 一种高浓度尾矿流变及流动特性测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986537A (zh) * 2021-04-15 2021-06-1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并监测泥石流多物源全地形运动的实验装置
CN113551956A (zh) * 2021-06-10 2021-10-26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一种全自动化透明土材料制配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236308A (zh) * 2022-07-19 2022-10-25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高温、渗流耦合作用下隧道相似试验装置
CN115979923A (zh) * 2023-03-20 2023-04-1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udy on deris flow risk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 nujiang prefecture,Yunnan Province,China;QIANRUI HUANG等;Earth environment science;第906卷;1-8 *
崩落采矿形成冰碛补给型泥石流相似模拟试验;吴涛等;化工矿物与加工(第2期);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8212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6347B (zh) 一种沙漠沙柳种植机
CN109653682B (zh) 钻径可调的钻头及挖孔机
CN104034550B (zh) 一种多功能教学泥水盾构试验系统
CN110644485A (zh) 一种可安放护筒的扩底旋挖钻头
CN102409972B (zh) 多钻头回旋冲砸工程开槽机
CN110017153B (zh) 一种岩溶隧道运营期底板离层旋喷注浆工艺及注浆装置
CN113006042A (zh) 一种建筑垃圾土地层大型水工构筑物地基加固施工工艺
CN109060440A (zh)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多层位微洗井采样监测井
CN116298212B (zh) 一种预防泥石流的回填冰碛物沉降试验装置
CN109779523B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钻杆螺旋复合钻机
CN112854239B (zh) 一种超深淤泥质土层三轴搅拌桩加固施工方法
CN112324327A (zh) 一种路桥梁施工用灌注桩钻孔装置
CN114916394B (zh) 一种沙障辅助铺设机
CN214169018U (zh) 一种公路工程路基压实度现场检测装置
CN213476851U (zh) 一种螺牙柱体压灌桩及成桩用钻头装置
CN113404043A (zh) 一种适用于溶洞地质的全回转全套管钻机施工方法
CN107604904A (zh) 一种旋挖桩施工方法
CN208563419U (zh) 一种套挖装置
CN106223386B (zh) 一种适用于流沙淤泥地质的电杆种植挖坑机
CN102350150A (zh) 含沼气地层气体抽放用过滤管
CN209736061U (zh) 一种渗井用回填土筛石填土装置
CN115478779B (zh) 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钻机及插管施工方法
CN113323051A (zh) 一种土石方工程中的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及其使用方法
CN220226850U (zh) 一种钻孔内管线触探装置
CN207315240U (zh) 一种中分化岩循环钻专用钻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