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6351B - 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6351B
CN116296351B CN202310601272.6A CN202310601272A CN116296351B CN 116296351 B CN116296351 B CN 116296351B CN 202310601272 A CN202310601272 A CN 202310601272A CN 116296351 B CN116296351 B CN 116296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helter
rods
assembly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012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96351A (zh
Inventor
蒋蓓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aerke Simul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aerke Simul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aerke Simul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aerke Simul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012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6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6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6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96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6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包含有输送组件、翻转部、折叠测试部、传送带和移动组件,所述翻转部包括有上料翻转机构和收料翻转机构;所述输送组件用于依次运输方舱折叠组件,所述方舱折叠组件的折叠轴线与输送方向相互平行,所述上料翻转机构设置于输送组件的输送末端,所述上料翻转机构用于夹持方舱折叠组件并将其翻转为竖直状态,所述上料翻转机构将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向下竖直输送至折叠测试部;所述折叠测试部用于同时对若干方舱折叠组件进行折叠耐久度测试,所述折叠测试部包括有若干对旋转竖杆,每对旋转竖杆的相对侧开设有限位竖槽,本发明,便捷高效地实现了批量折叠检测功能。

Description

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的技术领域,名称是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宿营方舱是一种通过板材的组合形成的整体,是一个可以随时进行移动和调整的房体,目前,现有方舱主要是通过将扩展舱折叠于主舱内进行存放和运输,使用时,将扩展舱从主舱内扩展出形成一个房体,由于经常进行折叠收放,因此对方舱折叠处的耐久度要求较高。
然而由于方舱本身整体占地面积较大,因此,若针对其整体进行折叠耐久度测试的设备所需空间较大,结构设置较多,制造工艺复杂,导致所需成本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大多设备都针对方舱的折叠组件进行耐久度测试,在专利公告号为CN 207147760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测门铰链耐久度工装”,包括固定有门框的框架,门板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框架上;在竖直框架相对于设置有门框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平台,驱动平台设置有用于驱动与门框铰接的门板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一推 杆,推杆的一端受一驱动器驱动并且使得推杆的另一端做推向门板或远离门板的来回摆动动作;推杆还联动有一计数装置,以计数推杆摆动的次数;在门板和门框之间设置有一驱使门板关闭的闭门装置。以上技术方案中对门板与门框等板料组件进行铰链耐久度测试,但是每次只能对单个门板进行测试,效率较低,且安装不便,无法实现自动化测试功能。
故,有必要提供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可以达到批量折叠检测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包含有输送组件、翻转部、折叠测试部、传送带和移动组件,
所述翻转部包括有上料翻转机构和收料翻转机构;
所述输送组件用于依次运输方舱折叠组件,所述方舱折叠组件的折叠轴线与输送方向相互平行,所述上料翻转机构设置于输送组件的输送末端,所述上料翻转机构用于夹持方舱折叠组件并将其翻转为竖直状态,所述上料翻转机构将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向下竖直输送至折叠测试部;
所述折叠测试部用于同时对若干方舱折叠组件进行折叠耐久度测试,所述折叠测试部包括有若干对旋转竖杆,每对旋转竖杆的相对侧开设有限位竖槽,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卡入限位竖槽内,每对旋转竖杆的下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和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用于驱动每对旋转竖杆之间相对位移,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旋转竖杆相对转动,每对所述旋转竖杆通过相对位移,带动方舱折叠组件铰链转动,每对所述旋转竖杆通过相对转动,带动方舱折叠组件双向反复折叠;
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每对旋转竖杆位移,从而依次接取若干方舱折叠组件;
所述收料翻转机构用于夹持折叠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并将其翻转至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用于传输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至下一装配工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对所述旋转竖杆包括有位移杆和转动杆,若干所述位移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位移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短杆一,所述短杆一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山型底板,所述山型底板与移动板的中侧滑动配合有集合板,所述集合板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滑槽,所述短杆一卡入限位滑槽内滑动,所述位移机构驱动山型底板沿限位滑槽移动,所述山型底板的下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与集合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驱动转动杆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若干组链轮一,所述转动杆的下端与链轮一固定连接,若干组链轮一之间通过传动链相连接,所述链轮一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杆二,所述短杆二贯穿于集合板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链轮一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杆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与山型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最大长度与位移杆和转动杆的最大间距相等,所述链轮一带动转动杆和收卷轮同时旋转,所述收卷轮对连接绳进行收卷并带动位移杆向转动杆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上端开设有一对轮槽,所述轮槽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传输辊,所述传输辊驱动方舱折叠组件移动;
所述上料翻转机构包括有一对工型板一,一对所述工型板一的四角设置有四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橡胶辊,所述橡胶辊的位置与轮槽相对设置,间距最小橡胶辊之间用于夹持方舱折叠组件,位于下端且靠近输送通道末端的转动轴为翻转杆,所述翻转杆与输送通道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杆与工型板一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杆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输送通道的上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转动轴沉入U型槽内时为平放状态,平放状态下的橡胶辊用于夹持并传输输送通道传输的方舱折叠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一对侧板,所述集合板的两端与侧板滑动配合,所述集合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张紧设置有一对链轮二,所述链轮二与侧板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料翻转机构包括有一对H型板,一对H型板四角之间设置有若干夹持辊,所述夹持辊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所述H型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下侧一对所述夹持辊与方舱折叠组件上端相接触,所述夹持辊用于夹持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并将其传输脱离限位竖槽,所述H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环绕侧板,所述转筒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所述转筒带动夹持的方舱折叠组件以转筒的轴线翻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一,所述带轮一的下端带连接有带轮二,所述带轮二的一端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带轮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键,所述传动杆贯穿于侧板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贯穿且滑动配合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弹簧伸缩短杆,所述弹簧伸缩短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棘齿,所述侧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单向链轮,所述单向链轮与传动链条相互啮合,所述单向链轮的内侧开设有棘轮槽,所述棘轮槽与弧形棘齿相互卡合,所述单向链轮用于驱动传动链条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绕侧板的一端设置有斜坡辊组,所述收料翻转机构将方舱折叠组件翻转并传输至斜坡辊组,所述传送带位于斜坡辊组的下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输送组件对若干方舱折叠组件进行运输,且每个方舱折叠组件的折叠轴线与运输方向相平行,上料翻转机构对方舱折叠组件进行夹持,并带动其翻转为竖直状态,且将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向下运输至折叠测试部中,折叠测试部可同时收取多个方舱折叠组件进行同时测试,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当进行折叠测试时,沿其折叠轴线为旋转中心,两侧板组进行不断翻转,避免了横向检测时,由于重力的影响,导致两侧板组向上和向下翻转的受力不一,使得测试结果不准确;
设置有移动组件带动每对旋转竖杆间歇位移,依次将方舱折叠组件装载进每对旋转竖杆内,实现同时测试,测试时,通过启动位移机构,使得每对旋转竖杆之间相互拉近和拉远,因此设置有旋转机构,驱动旋转竖杆相应转动,从而控制折叠的方向,配合位移机构,从而实现每个方舱折叠组件被两端的旋转竖杆带动相应转动并移动,此时的方舱折叠组件即可被不断双向折叠,即可实现对方舱折叠使用耐久度的测试,工作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且适用于大批量连续生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折叠测试部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折叠测试部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折叠状态方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剖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单向链轮立体示意图;
图中:1、位移杆;101、转动杆;102、固定杆;103、移动板;104、短杆一;105、山型底板;106、集合板;107、限位滑槽;108、链轮一;109、短杆二;110、弹簧伸缩杆;111、固定块;112、收卷轮;113、连接绳;
2、收料翻转机构;201、H型板;202、夹持辊;203、转筒;204、斜坡辊组;205、带轮一;206、带轮二;207、传动杆;208、传动键;209、套筒;210、弧形棘齿;211、环绕侧板;
3、移动组件;301、侧板;302、传动链条;303、链轮二;304、单向链轮;305、棘轮槽;
4、上料翻转机构;401、工型板一;402、转动轴;403、橡胶辊;404、翻转杆;
5、输送组件;501、输送通道;502、U型槽;503、传输辊;
6、方舱折叠组件;
7、传送带;
9、限位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包含有输送组件5、翻转部、折叠测试部、传送带7和移动组件3,
翻转部包括有上料翻转机构4和收料翻转机构2;
输送组件5用于依次运输方舱折叠组件6,方舱折叠组件6的折叠轴线与输送方向相互平行,上料翻转机构4设置于输送组件5的输送末端,上料翻转机构4用于夹持方舱折叠组件6并将其翻转为竖直状态,上料翻转机构4将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6向下竖直输送至折叠测试部;
折叠测试部用于同时对若干方舱折叠组件6进行折叠耐久度测试,折叠测试部包括有若干对旋转竖杆,每对旋转竖杆的相对侧开设有限位竖槽9,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6卡入限位竖槽9内,每对旋转竖杆的下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和位移机构,位移机构用于驱动每对旋转竖杆之间相对位移,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旋转竖杆相对转动,每对旋转竖杆通过相对位移,带动方舱折叠组件6铰链转动,每对旋转竖杆通过相对转动,带动方舱折叠组件6双向反复折叠;
移动组件3用于带动每对旋转竖杆位移,从而依次接取若干方舱折叠组件6;
收料翻转机构2用于夹持折叠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6并将其翻转至传送带7上,传送带7用于传输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6至下一装配工序。
方舱折叠组件6是用于装配方舱整体的折叠板组,通过对其先进行折叠耐久度检测后,再进行安装工作,从而保证之后方舱整体拥有较好的使用耐久度,具体的,利用输送组件5对若干方舱折叠组件6进行运输,且每个方舱折叠组件6的折叠轴线与运输方向相平行,之后运输至上料翻转机构4中,上料翻转机构4对方舱折叠组件6进行夹持,并带动其翻转为竖直状态,且将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6向下运输至折叠测试部中,折叠测试部可同时收取多个方舱折叠组件6进行同时测试,大大提高测试效率,且由于测试时的方舱折叠组件6仍处于竖直状态,且其折叠轴线也为竖直,因此,当进行折叠测试时,沿其折叠轴线为旋转中心,两侧板组进行不断翻转,避免了横向检测时,由于重力的影响,导致两侧板组向上和向下翻转的受力不一,使得测试结果不准确;
具体的,若干方舱折叠组件6依次竖直向下传输进入每一对旋转竖杆内侧开设的限位竖槽9内,直至沿着限位竖槽9移动至其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3带动每对旋转竖杆间歇位移,依次将方舱折叠组件6装载进每对旋转竖杆内,实现同时测试,测试时,通过启动位移机构(可设置为气缸或丝杠螺杆等直线驱动组件),使得每对旋转竖杆之间相互拉近和拉远(如图5所示),由于方舱折叠组件6的两端均被限制在限位竖槽9内,因此设置有旋转机构(可设置电机等驱动旋转),驱动旋转竖杆相应转动,从而控制折叠的方向,配合位移机构,从而实现每个方舱折叠组件6被两端的旋转竖杆带动相应转动并移动,此时的方舱折叠组件6即可被不断双向折叠(如图5所示),即可实现对方舱折叠使用耐久度的测试,可设置相机组件进行实时监控,折叠测试一定次数之后,合格的方舱折叠组件6将被移动组件3依次送入收料翻转机构2的下侧,收料翻转机构2的工作原理与上料翻转机构4相反,实现依次将方舱折叠组件6夹持并向上传输,并带其翻转,从而将方舱折叠组件6运输至传送带7上,传送带7即可将其依次传输至下一工序,最终完成方舱整体的装配工作,工作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且适用于大批量连续生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每对旋转竖杆包括有位移杆1和转动杆101,若干位移杆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103,位移杆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02,固定杆102的下端与移动板103固定连接,移动板1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短杆一104,短杆一1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山型底板105,山型底板105与移动板103的中侧滑动配合有集合板106,集合板106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滑槽107,短杆一104卡入限位滑槽107内滑动,位移机构驱动山型底板105沿限位滑槽107移动,山型底板105的下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110,弹簧伸缩杆1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111,固定块111的上端与集合板106固定连接,旋转机构驱动转动杆101旋转。
具体的,位移杆1的下端设置移动板103,移动板103下端连接有短杆一104和山型底板105,通过位移机构驱动山型底板105,从而带动若干位移杆1沿着限位滑槽107,向转动杆101移动,而转动杆101自身只能旋转,无法位移,通过带动方舱折叠组件6的一端相应转动,从而控制折叠的方向,配合位移杆1带动方舱折叠组件6另一端的移动,实现若干组件同时折叠(如图5所示),提高工作效率,且位移杆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02,使得位移杆1可随着折叠的方向进行相应转动,且设置有弹簧伸缩杆110,使得每次折叠后的方舱折叠组件6可迅速复位。
旋转机构包括有若干组链轮一108,转动杆101的下端与链轮一108固定连接,若干组链轮一108之间通过传动链相连接,链轮一10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杆二109,短杆二109贯穿于集合板106且与其转动连接,链轮一108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
具体的,若干转动杆101的下端均固定有链轮一108,并通过传动链进行传动,实现人工转动杆101的同步旋转,保证若干方舱折叠组件6测试的同步性,且由单个电机即可驱动,节省成本。
短杆二10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轮112,收卷轮112与山型底板105之间设置有连接绳113,连接绳113的最大长度与位移杆1和转动杆101的最大间距相等,链轮一108带动转动杆101和收卷轮112同时旋转,收卷轮112对连接绳113进行收卷并带动位移杆1向转动杆101移动。
具体的,通过设置收卷轮112和连接绳113,当收卷轮112旋转对连接绳113收卷时,拉动山型底板105位移,即可实现位移杆1的移动进行折叠测试工作,再配合弹簧伸缩杆110进行复位,从而实现对方舱折叠组件6的不断折叠测试,并且利用短杆二109,将收卷轮112和链轮一108相联动,当链轮一108旋转,驱动转动杆101旋转时,还带动收卷轮112收卷拉动位移杆1位移,也就是说,通过只驱动链轮一108,即可直接实现对方舱折叠组件6的不断折叠测试,减少了结构添加,节省成本,并且连接绳113最大长度与位移杆1和转动杆101的最大间距相等,便于方舱折叠组件6折叠后完全复位时,转动杆101反向旋转,收卷轮112可直接反向转动继续拉动连接绳113,实现双向折叠测试。
输送组件5包括有输送通道501,输送通道501的上端开设有一对轮槽,轮槽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传输辊503,传输辊503驱动方舱折叠组件6移动;
上料翻转机构4包括有一对工型板一401,一对工型板一401的四角设置有四个转动轴402,转动轴402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转动轴402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橡胶辊403,橡胶辊403的位置与轮槽相对设置,间距最小橡胶辊403之间用于夹持方舱折叠组件6,位于下端且靠近输送通道501末端的转动轴402为翻转杆404,翻转杆404与输送通道501转动连接,翻转杆404与工型板一401固定连接,翻转杆404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输送通道501的上侧开设有U型槽502,转动轴402沉入U型槽502内时为平放状态,平放状态下的橡胶辊403用于夹持并传输输送通道501传输的方舱折叠组件6。
具体的,通过轮槽内的若干传输辊503旋转,对方舱折叠组件6进行运输,运输至一对工型板一401之间,此时的若干橡胶辊403处于平放状态,即下侧的橡胶辊403沉入轮槽内,且与传输辊503横向齐平,方舱折叠组件6运输进入并夹持在若干橡胶辊403之间(如图2所示),随着橡胶辊403的旋转,从而将方舱折叠组件6继续运输,直到其一端与输送通道501的末端面齐平,此时通过电机组件驱动翻转杆404,翻转杆404带动一对工型板一401翻转,从而带动若干橡胶辊403和夹持的方舱折叠组件6翻转为竖直状态(如图6所示),此时的橡胶辊403继续旋转将方舱折叠组件6向下运输,从而卡入对应的限位竖槽9内,即可完成上料。
移动组件3包括有一对侧板301,集合板106的两端与侧板301滑动配合,集合板10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链条302,传动链条302的两端张紧设置有一对链轮二303,链轮二303与侧板301转动连接。
具体的,需要控制若干旋转竖杆位移时,通过驱动传动链条302移动,两链轮二303在两端进行张紧,传动链条302即可带动集合板106沿着侧板301位移。
收料翻转机构2包括有一对H型板201,一对H型板201四角之间设置有若干夹持辊202,夹持辊202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H型板201处于竖直状态时,下侧一对夹持辊202与方舱折叠组件6上端相接触,夹持辊202用于夹持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6并将其传输脱离限位竖槽9,H型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筒203,转筒203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环绕侧板211,转筒203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转筒203带动夹持的方舱折叠组件6以转筒203的轴线翻转。
具体的,当方舱折叠组件6全部测试完成后,通过移动组件3驱动移动至相应位置,通过翻转H型板201和若干夹持辊202为竖直状态,从而使得夹持辊202与方舱折叠组件6的上端接触,并将其夹持(如图7所示),通过夹持辊202相应旋转,从而将竖直的方舱折叠组件6向上运输,直至完全与限位竖槽9相分离,接着电机驱动转筒203旋转,驱动H型板201和方舱折叠组件6翻转,将其翻转并传输至下一工序中,即可实现对方舱折叠组件6的收料工作。
转筒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一205,带轮一205的下端带连接有带轮二206,带轮二206的一端与侧板301转动连接,带轮二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07,传动杆20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键208,传动杆207贯穿于侧板301且与其转动连接,传动杆207的一端贯穿且滑动配合有套筒209,套筒209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弹簧伸缩短杆,弹簧伸缩短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棘齿210,侧板3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单向链轮304,单向链轮304与传动链条302相互啮合,单向链轮304的内侧开设有棘轮槽305,棘轮槽305与弧形棘齿210相互卡合,单向链轮304用于驱动传动链条302移动。
具体的,由于转筒203带动方舱折叠组件6翻转收料后,需要进行复位继续下一个方舱折叠组件6的收取,因此转筒203的工作频率为,正转一定角度,带动夹持的方舱折叠组件6翻转放料,接着反转同样角度,进行复位收取下一个组件,通过转筒203带动带轮一205间隙式正反转,从而带动带轮二206旋转(如图6所示),带轮二206带动传动杆207旋转,通过传动键208,传递扭矩给套筒209,带动套筒209做间隙式正反转,套筒209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弧形棘齿210,卡合在棘轮槽305内(如图8所示),单向链轮304与传动链条302相互啮合;
当转筒203正转一定角度,实现方舱折叠组件6翻转放料,通过带连接同时驱动套筒209旋转,使得弧形棘齿210逆着棘轮槽305旋转,即可驱动单向链轮304相应转动一定角度,从而驱动传动链条302位移一定距离,从而将下一个待收料的方舱折叠组件6移动至收料位置,接着转筒203反转同样角度,进行复位,从而收取刚移动至收料位置的方舱折叠组件6,而此时的套筒209同样反转,则使得弧形棘齿210顺着棘轮槽305旋转,随着棘轮槽305的弧面,弹簧伸缩短杆受压缩,无法驱动单向链轮304旋转,使得传动杆207只能带动套筒209和弧形棘齿210空转,单向链轮304则被传动链条302的静止状态所限位,无法旋转,即保持了方舱折叠组件6静止不动,方便收取,也就是说,通过转筒203驱动夹持辊202收料的同时,还驱动传动链条302带动集合板106和若干方舱折叠组件6间隙位移,二者工序同步性好,实现方舱折叠组件6的连续收料,只使用单个电机组件,节省成本;
方舱折叠组件6收取完后,需要将集合板106复位时,只需滑动取下套筒209,使其完全与传动杆207脱离,即可解除弧形棘齿210和棘轮槽305的卡合状态,即可通过手动或设置电机驱动链轮二303,将集合板106复位。
环绕侧板211的一端设置有斜坡辊组204,收料翻转机构2将方舱折叠组件6翻转并传输至斜坡辊组204,传送带7位于斜坡辊组204的下侧。
具体的,夹持辊202将翻转的方舱折叠组件6搭在斜坡辊组204上,并将其向下传输,使得方舱折叠组件6完全移至斜坡辊组204上,最终落入传送带7上,实现自动化连续传输。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含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包含有输送组件(5)、翻转部、折叠测试部、传送带(7)和移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部包括有上料翻转机构(4)和收料翻转机构(2);
所述输送组件(5)用于依次运输方舱折叠组件(6),所述方舱折叠组件(6)的折叠轴线与输送方向相互平行,所述上料翻转机构(4)设置于输送组件(5)的输送末端,所述上料翻转机构(4)用于夹持方舱折叠组件(6)并将其翻转为竖直状态,所述上料翻转机构(4)将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6)向下竖直输送至折叠测试部;
所述折叠测试部用于同时对若干方舱折叠组件(6)进行折叠耐久度测试,所述折叠测试部包括有若干对旋转竖杆,每对旋转竖杆的相对侧开设有限位竖槽(9),竖直状态的方舱折叠组件(6)卡入限位竖槽(9)内,每对旋转竖杆的下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和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用于驱动每对旋转竖杆之间相对位移,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旋转竖杆相对转动,每对所述旋转竖杆通过相对位移,带动方舱折叠组件(6)铰链转动,每对所述旋转竖杆通过相对转动,带动方舱折叠组件(6)双向反复折叠;
所述移动组件(3)用于带动每对旋转竖杆位移,从而依次接取若干方舱折叠组件(6);
所述收料翻转机构(2)用于夹持折叠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6)并将其翻转至传送带(7)上,所述传送带(7)用于传输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6)至下一装配工序;
每对所述旋转竖杆包括有位移杆(1)和转动杆(101),若干所述位移杆(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103),所述位移杆(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02),所述固定杆(102)的下端与移动板(10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1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短杆一(104),所述短杆一(1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山型底板(105),所述山型底板(105)与移动板(103)的中侧滑动配合有集合板(106),所述集合板(106)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滑槽(107),所述短杆一(104)卡入限位滑槽(107)内滑动,所述位移机构驱动山型底板(105)沿限位滑槽(107)移动,所述山型底板(105)的下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110),所述弹簧伸缩杆(1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111),所述固定块(111)的上端与集合板(10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驱动转动杆(101)旋转;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若干组链轮一(108),所述转动杆(101)的下端与链轮一(108)固定连接,若干组链轮一(108)之间通过传动链相连接,所述链轮一(10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短杆二(109),所述短杆二(109)贯穿于集合板(106)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链轮一(108)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二(10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轮(112),所述收卷轮(112)与山型底板(105)之间设置有连接绳(113),所述连接绳(113)的最大长度与位移杆(1)和转动杆(101)的最大间距相等,所述链轮一(108)带动转动杆(101)和收卷轮(112)同时旋转,所述收卷轮(112)对连接绳(113)进行收卷并带动位移杆(1)向转动杆(10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5)包括有输送通道(501),所述输送通道(501)的上端开设有一对轮槽,所述轮槽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传输辊(503),所述传输辊(503)驱动方舱折叠组件(6)移动;
所述上料翻转机构(4)包括有一对工型板一(401),一对所述工型板一(401)的四角设置有四个转动轴(402),所述转动轴(402)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所述转动轴(402)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橡胶辊(403),所述橡胶辊(403)的位置与轮槽相对设置,间距最小橡胶辊(403)之间用于夹持方舱折叠组件(6),位于下端且靠近输送通道(501)末端的转动轴(402)为翻转杆(404),所述翻转杆(404)与输送通道(501)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杆(404)与工型板一(401)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杆(404)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输送通道(501)的上侧开设有U型槽(502),所述转动轴(402)沉入U型槽(502)内时为平放状态,平放状态下的橡胶辊(403)用于夹持并传输输送通道(501)传输的方舱折叠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有一对侧板(301),所述集合板(106)的两端与侧板(301)滑动配合,所述集合板(10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链条(302),所述传动链条(302)的两端张紧设置有一对链轮二(303),所述链轮二(303)与侧板(30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翻转机构(2)包括有一对H型板(201),一对H型板(201)四角之间设置有若干夹持辊(202),所述夹持辊(202)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所述H型板(201)处于竖直状态时,下侧一对所述夹持辊(202)与方舱折叠组件(6)上端相接触,所述夹持辊(202)用于夹持测试完成的方舱折叠组件(6)并将其传输脱离限位竖槽(9),所述H型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筒(203),所述转筒(203)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环绕侧板(211),所述转筒(203)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所述转筒(203)带动夹持的方舱折叠组件(6)以转筒(203)的轴线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一(205),所述带轮一(205)的下端带连接有带轮二(206),所述带轮二(206)的一端与侧板(301)转动连接,所述带轮二(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07),所述传动杆(20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键(208),所述传动杆(207)贯穿于侧板(301)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07)的一端贯穿且滑动配合有套筒(209),所述套筒(209)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弹簧伸缩短杆,所述弹簧伸缩短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棘齿(210),所述侧板(3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单向链轮(304),所述单向链轮(304)与传动链条(302)相互啮合,所述单向链轮(304)的内侧开设有棘轮槽(305),所述棘轮槽(305)与弧形棘齿(210)相互卡合,所述单向链轮(304)用于驱动传动链条(302)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侧板(211)的一端设置有斜坡辊组(204),所述收料翻转机构(2)将方舱折叠组件(6)翻转并传输至斜坡辊组(204),所述传送带(7)位于斜坡辊组(204)的下侧。
CN202310601272.6A 2023-05-26 2023-05-26 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Active CN116296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1272.6A CN116296351B (zh) 2023-05-26 2023-05-26 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01272.6A CN116296351B (zh) 2023-05-26 2023-05-26 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6351A CN116296351A (zh) 2023-06-23
CN116296351B true CN116296351B (zh) 2023-08-29

Family

ID=86794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01272.6A Active CN116296351B (zh) 2023-05-26 2023-05-26 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635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6992A (zh) * 2018-11-06 2019-01-11 肇庆鼎湖云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床使用性能中折叠机构耐久性的自动测试装置
KR20190080230A (ko) * 2017-12-28 2019-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의 벤딩 테스트장치
CN110346133A (zh) * 2019-08-14 2019-10-18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后视镜折叠耐久测试设备
CN218067009U (zh) * 2022-08-22 2022-12-16 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手动折叠轮椅折叠机构耐久性测试装置
CN218381579U (zh) * 2022-11-01 2023-01-24 天祥(天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耐久度测试用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80230A (ko) * 2017-12-28 2019-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의 벤딩 테스트장치
CN109186992A (zh) * 2018-11-06 2019-01-11 肇庆鼎湖云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床使用性能中折叠机构耐久性的自动测试装置
CN110346133A (zh) * 2019-08-14 2019-10-18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后视镜折叠耐久测试设备
CN218067009U (zh) * 2022-08-22 2022-12-16 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手动折叠轮椅折叠机构耐久性测试装置
CN218381579U (zh) * 2022-11-01 2023-01-24 天祥(天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耐久度测试用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6351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40088B (zh) 一种缺陷检测设备
CN116296351B (zh) 折叠式宿营方舱使用耐久度测试系统
CN112746582A (zh) 一种高速公路隔离护栏安装装置
CN211593916U (zh) 一种砖块传输自动收拢装置
CN115347748A (zh) 一种电机壳内侧磁瓦安装装置
CN116280550A (zh) 用于军用伪装网的收卷打包一体机
CN117049232B (zh) 胶带撕除收卷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胶带自动撕除设备
CN116374701B (zh) 用于电解水制氢用隔膜检测收卷一体机
CN219807398U (zh) 一种翻转机器
CN116495508A (zh) 一种五金制品生产用转运装置
CN214082230U (zh) 用于橡胶加工的塑炼设备
CN111807036B (zh) 一种小型货物搬运装置
CN112722771A (zh) 一种剑麻自动传输削皮装置
CN110355730A (zh) 一种拉紧器的手柄投入设备
CN215496818U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入壳机
CN210105262U (zh) 一种装饰装修用移动操作平台
CN210884465U (zh) 一种便捷式脱离的卷材设备
CN115306186B (zh) 一种应急用的移动折叠方舱
CN217417276U (zh) 纵向行走横向大板翻板机
CN218520508U (zh) 一种变频器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0116992U (zh) 一种载玻片自动插片机
CN213807216U (zh) 全自动窑车滑盖装置
CN220537076U (zh) 淋膜机收料架
CN115005577B (zh) 一种箱包及其制作方法
CN215031264U (zh) 阀芯装配机分拣次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