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56838A -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6838A
CN116256838A CN202310141652.6A CN202310141652A CN116256838A CN 116256838 A CN116256838 A CN 116256838A CN 202310141652 A CN202310141652 A CN 202310141652A CN 116256838 A CN116256838 A CN 116256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optical fibers
ribbon
outer layer
form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16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峰
阮云芳
熊壮
祁林
杨向荣
汤思怡
王佳
肖毅
詹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416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568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56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68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4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formed by bundles of fib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4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formed by bundles of fibres
    • G02B6/0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formed by bundles of fibres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bres being the same at both ends, e.g. for transporting images
    • G02B6/08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formed by bundles of fibres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bres being the same at both ends, e.g. for transporting images with fibre bundle in form of pl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 G02B6/4404Multi-podd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02B6/4432Protective covering with fibre reinforc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状光纤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带状光单元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和多根光纤;多根光纤并排排列,收纳于外层中,光纤与外层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外层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第二相在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光缆包括带状光单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根光纤经放线架放出,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多根光纤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多根光纤充填阻水填料后进入涂覆腔;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本发明采用类似于套管的外层将多根光纤并排排列,使得光纤单元具有光纤带熔接效率高、光纤密度大的优势,同时具有套管光单元光纤受应力较小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状光纤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状光纤单元具有熔接效率高,光纤密度大的优点。一般采用光固化树脂将排列好的若干光纤在UV光下进行固化粘接后,形成光纤带。
光纤带内光纤特别是边缘的两根光纤受到由于固化产生的内应力,导致光纤的衰减增加,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另一方面,采用全涂覆固化树脂的光纤带由于光纤带和树脂全部粘接后形成一体,导致光纤带的弯曲性能很差,在光缆生产和应用的时候有很多局限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采用非连续式的固化粘接光纤带,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固化粘接带来的问题,且由于树脂面积小,带来光纤带不易标识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状光纤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采用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将多根光纤并排排列,采用模量较低的第一相形成外层的主体结构,在限制光纤位置的同时,是外层与光纤之间仍能相对滑动,采用模量较大的第二相限制外层的带状光纤通道形状,避免变形导致光纤容易交叠、扭转,整体多根光纤保持并排排列的同时降低光纤的传输损耗,由此解决现有的光纤带边纤传输损耗高、弯曲性能差或者柔性光纤带容易散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和多根光纤;
所述多根光纤并排排列,收纳于所述外层中,所述光纤与外层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
所述外层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其中
所述第一相模量在200~700Mpa,断裂伸长率为20%~40%;
所述第二相模量在1500~2500Mpa,断裂伸长率为5%~15%;
所述第二相在所述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
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所述阻水填料为阻水粉、或阻水油膏。
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外层厚度在0.02~0.0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所述第一相与第二相在轴向上长度之比在2~10:1之间。
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所述第一相与第二项在轴向上皆成分段的均匀分布,其中第一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0mm~500mm之间,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250mm。
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所述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或与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
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其在所述外层的贴合所述多根光纤的两个带状侧面上,其第二相分布在轴向相应的位置上;其中
当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时,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第二相;
当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时,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与侧向成相同交角的平行设置的第二相或具有与侧向成相反交角的交叉设置的第二相。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带状光单元;
所述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时,具有一个松套管,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所述松套管外侧具有外护套及嵌入护套中的加强件;
所述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时,具有多个松套管,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还包括中心加强件,所述松套管与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缆芯外侧具有外护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所述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根光纤经放线架放出,沿生产线方向,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
所述多根光纤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所述多根光纤充填阻水填料后进入涂覆腔;
所述涂覆腔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外层形成料通过涂覆腔以预设的厚度均匀的涂覆于表面具有阻水填料的多根光纤外侧,使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的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或之间,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
优选地,所述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之间时,述涂覆腔的进料管道采用多进一出管道,所述多进一出管道的多个进料管分别用于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进料;在所述多进一出管道进料管道之间设有电控开关,控制所述电控开关,使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交替进入出料管,第一相形成料与第二相形成料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外侧时,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和第二相形成料管道;所述第一相形成料进料经所述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连续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经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管道周期性的涂覆与所述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类似于套管的外层将多根光纤并排排列,而多根光纤与外层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使得光纤单元具有光纤带熔接效率高、光纤密度大的优势,同时具有套管光单元光纤受应力较小的特点,边纤传输损耗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带状光单元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带状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提供的具有带状光单元的光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提供的带状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提供的带状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提供的具有带状光单元的光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中如无特殊说明,以光纤延伸的方向为轴向,多根光纤排列的方向为侧向。
本发明提供的带状光单元,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和多根光纤;
所述多根光纤并排排列,收纳于所述外层中,所述光纤与外层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所述阻水填料为阻水粉、或阻水油膏。
外层厚度在0.02~0.05mm之间。
所述外层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所述第一相与第二相在轴向上皆成分段的均匀分布,其中
所述第一相模量在200~700Mpa,断裂伸长率为20%~40%;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0mm~500mm之间
所述第二相模量在1500~2500Mpa,断裂伸长率为5%~15%;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250mm,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需要足够长以起到限制外层类圆形变、保持光纤并排排列的作用,同时不可过长导致光纤局部微弯应力积累。
所述第二相在所述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
维持外层带状通道的形态,是本发明提供的套管光单元能够兼具光纤带的关键,外层的通道形状改变,尤其是扩大为类圆形,会导致多根光纤在外层中无法保持并排排列,出现光纤的交叠、扭转、错位等现象,不可控的光纤排列顺序改变会导致整体带状光单元熔接错配。然而由于圆形在同样周长下具有最大的面积,因此光单元的套管自然地倾向于类圆形变形。模量较大的材料能限制这种变形,但是采用模量较大,能限制外层类圆形形变的材料制作外层,会使得光单元弯曲性能极差,实际难以运用,并且会导致光纤应力衰耗增加。本发明巧妙地将模量较小起到保护作用的材料与模量较大气刀限制作用的材料轴向复合,即模量较小的第一相与模量较大的第二相在轴向上交替分布,由于第二相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因此限制了外层的类圆形形变,保持光纤的并排排列而避免光纤交叠、扭转、错位的现象。由于第二相在轴向上不是连续分布的,而第一相模量较小、断裂延伸率较大,因此带状光单元弯曲时,轴向分布的第一相能发生形变,使带状光单元整体具备良好的弯曲性能,而保护其内部收纳的光纤,使其受到的应力较小。
尤其是阻水填料的添加,不但解决了带状光单元阻水的问题,同时使得光纤与外层之间相对滑动的阻力减小,进一步的使得光纤受应力导致的损耗减小。
轴向复合材料的外层,用作类套管,维持了光纤的排列使得光纤具有光纤带的熔接和排列优势;同时避免光纤之间固定,保持光纤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减小弯曲尤其是侧向弯曲是的应力影响;更有利的使复合材料提供了良好的轴向弯曲性能,而不受侧向固定的限制。
所述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或与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在所述外层的贴合所述多根光纤的两个带状侧面上,其第二相分布在轴向相应的位置上;其中
当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时,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第二相;
当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时,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与侧向成相同交角的平行设置的第二相或具有与侧向成相反交角的交叉设置的第二相。
侧向延伸的第二相,制备难度较低,但第一相的长度相对较短,轴向上才能平衡弯曲性能和类圆形变;与侧向呈交角的第二相使得光纤在轴向上的弯曲性能较为均匀。对于与侧向呈交角的第二相:当采用正反面平行结构的第二相时,如图4所示,带状光单元在一侧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适合S型螺旋的阵列排列;当采用正反面交叉结构的第二相时,带状光单元具有均衡的弯曲性能。
为了进一步优化光纤整体的弯曲性能和限制外层类圆形变的能力,所述第一相与第二相在轴向上长度之比在2~10:1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根光纤经放线架放出,沿生产线方向,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和定径模;
所述多根光纤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所述多根光纤充填阻水填料后进入涂覆腔;
所述涂覆腔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外层形成料通过涂覆腔以预设的厚度均匀的涂覆于表面具有阻水填料的多根光纤外侧,使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的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或之间,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
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之间时,所述涂覆腔的进料管道采用多进一出管道,所述多进一出管道的多个进料管分别用于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进料;在所述多进一出管道进料管道之间设有电控开关,控制所述电控开关,使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交替进入出料管,第一相形成料与第二相形成料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外侧时,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和第二相形成料管道;所述第一相形成料进料经所述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连续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经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管道周期性的涂覆与所述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本发明提供的光缆,包括所述带状光单元;
所述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时,具有一个松套管,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所述松套管外侧具有外护套及嵌入护套中的加强件;
所述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时,具有多个松套管,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还包括中心加强件,所述松套管与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缆芯外侧具有外护套。
以下为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状光单元1,如图1、2所示,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1.1和多根光纤1.2;
所述多根光纤1.2并排排列,收纳于所述外层1.1中,所述光纤1.2与外层1.1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1.3;所述阻水填料为阻水粉。
所述外层1.1厚度0.04mm。
所述外层1.1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1.1.1和第二相1.1.2;所述第一相1.1.1与第二相1.1.2在轴向上皆成分段的均匀分布,其中
所述第一相1.1.1模量约300Mpa,断裂伸长率约35%;每段的轴向长度在200mm.
所述第二相1.1.2模量约2000Mpa,断裂伸长率约10%;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40mm。
所述第二相1.1.2在所述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1.2。
所述第二相1.1.2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在所述外层1.1的贴合所述多根光纤1.2的两个带状侧面上,其第二相1.1.2分布在轴向相应的位置上;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第二相1.1.2;所述第一相1.1.1与第二相1.1.2在轴向上长度之比为5:1。
本发明提供的带状光单元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根光纤1.2经放线架放出,沿生产线方向,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和定径模;
所述多根光纤1.2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所述多根光纤1.2充填阻水填料1.3后进入涂覆腔;
所述涂覆腔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1.2,外层形成料通过涂覆腔以预设的厚度均匀的涂覆于表面具有阻水填料的多根光纤1.2外侧,使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的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之间,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1.1.1和第二相1.1.2。
所述涂覆腔的进料管道采用多进一出管道,所述多进一出管道的多个进料管分别用于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进料;在所述多进一出管道进料管道之间设有电控开关,控制所述电控开关,使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交替进入出料管,第一相形成料与第二相形成料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固化形成所述外层1.1;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缆,如图3所示,为中心管式光缆,具有一个松套管2,松套管内具有多个带状光单元1,松套管外具有外护套3及嵌入护套中的加强件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状光单元1,如图4所示,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1.1和多根光纤1.2;
所述多根光纤1.2并排排列,收纳于所述外层1.1中,所述光纤1.2与外层1.1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1.3;所述阻水填料为阻水油膏。
所述外层1.1厚度0.04mm。
所述外层1.1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1.1.1和第二相1.1.2;所述第一相1.1.1与第二相1.1.2在轴向上皆成分段的均匀分布,其中
所述第一相1.1.1模量约400Mpa,断裂伸长率约30%;每段的轴向长度在400mm。
所述第二相1.1.2模量约2200Mpa,断裂伸长率约7%;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60mm。
所述第二相1.1.2在所述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1.2。
所述第二相1.1.2每段为与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在所述外层1.1的贴合所述多根光纤1.2的两个带状侧面上,其第二相1.1.2分布在轴向相应的位置上;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第二相1.1.2;所述第一相1.1.1与第二相1.1.2在轴向上长度之比为10:1.5。
所述第二相1.1.2每段为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与侧向成相同交角的平行设置的第二相1.1.2。
本发明提供的带状光单元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根光纤1.2经放线架放出,沿生产线方向,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和定径模;
所述多根光纤1.2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所述多根光纤1.2充填阻水填料1.3后进入涂覆腔;
所述涂覆腔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1.2,外层形成料通过涂覆腔以预设的厚度均匀的涂覆于表面具有阻水填料的多根光纤1.2外侧,使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的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之间,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1.1.1和第二相1.1.2。
所述涂覆腔的进料管道采用多进一出管道,所述多进一出管道的多个进料管分别用于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进料;在所述多进一出管道进料管道之间设有电控开关,控制所述电控开关,使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交替进入出料管,第一相形成料与第二相形成料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固化形成所述外层1.1。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缆同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为中心管式光缆,具有一个松套管2,松套管内具有多个带状光单元1,松套管外具有外护套3及嵌入护套中的加强件4,套管内外都设置有阻水材料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状光单元1,如图5所示,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1.1和多根光纤1.2;
所述多根光纤1.2并排排列,收纳于所述外层1.1中,所述光纤1.2与外层1.1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1.3;所述阻水填料为阻水油膏。
所述外层1.1厚度0.04mm。
所述外层1.1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1.1.1和第二相1.1.2;所述第一相1.1.1与第二相1.1.2在轴向上皆成分段的均匀分布,其中
所述第一相1.1.1模量约400Mpa,断裂伸长率约30%;每段的轴向长度在400mm。
所述第二相1.1.2模量约2000Mpa,断裂伸长率约10%;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0mm。
所述第二相1.1.2在所述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1.2。
所述第二相1.1.2每段为与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在所述外层1.1的贴合所述多根光纤1.2的两个带状侧面上,其第二相1.1.2分布在轴向相应的位置上;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第二相1.1.2;所述第一相1.1.1与第二相1.1.2在轴向上长度之比为4:1。
所述第二相1.1.2每段为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与侧向成相反交角的交叉设置的第二相。
本发明提供的带状光单元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根光纤1.2经放线架放出,沿生产线方向,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和定径模;
所述多根光纤1.2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所述多根光纤1.2充填阻水填料1.3后进入涂覆腔;
所述涂覆腔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1.2,外层形成料通过涂覆腔以预设的厚度均匀的涂覆于表面具有阻水填料的多根光纤1.2外侧,使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的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之间,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1.1.1和第二相1.1.2。
所述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和第二相形成料管道;所述第一相形成料进料经所述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连续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经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管道周期性的涂覆与所述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缆,如图6所示,为层绞式光缆,具有多个松套管2,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1;还包括中心加强件4,所述松套管2与中心加强件4绞合形成缆芯,缆芯外侧具有外护套3,套管和缆芯中还设置有阻水材料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带状通道的外层和多根光纤;
所述多根光纤并排排列,收纳于所述外层中,所述光纤与外层之间均匀分布有阻水填料;
所述外层在轴向上至少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其中
所述第一相模量在200~700Mpa,断裂伸长率为20%~40%;
所述第二相模量在1500~2500Mpa,断裂伸长率为5%~15%;
所述第二相在所述带状光单元侧向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填料为阻水粉、或阻水油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外层厚度在0.02~0.05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与第二相在轴向上长度之比在2~10: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与第二项在轴向上皆成分段的均匀分布,其中第一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0mm~500mm之间,第二相每段的轴向长度在10~25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或与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状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层的贴合所述多根光纤的两个带状侧面上,其第二相分布在轴向相应的位置上;其中
当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延伸的直线条时,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第二相;
当第二相每段为侧向呈交角的直线条时,两个带状侧面上轴向相同位置具有与侧向成相同交角的平行设置的第二相或具有与侧向成相反交角的交叉设置的第二相。
8.一种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状光单元;
所述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时,具有一个松套管,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所述松套管外侧具有外护套及嵌入护套中的加强件;
所述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时,具有多个松套管,松套管内装有多个所述带状光单元;还包括中心加强件,所述松套管与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缆芯外侧具有外护套。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根光纤经放线架放出,沿生产线方向,依次穿过定形模、涂覆腔;
所述多根光纤经定形模固定呈并排排列状态,对并排排列的所述多根光纤充填阻水填料后进入涂覆腔;
所述涂覆腔横跨并排排列的光纤,外层形成料通过涂覆腔以预设的厚度均匀的涂覆于表面具有阻水填料的多根光纤外侧,使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的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或之间,形成轴向交替分布的第一相和第二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状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之间时,述涂覆腔的进料管道采用多进一出管道,所述多进一出管道的多个进料管分别用于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进料;在所述多进一出管道进料管道之间设有电控开关,控制所述电控开关,使第一相形成料和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交替进入出料管,第一相形成料与第二相形成料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第二相形成料周期性添加在第一相形成料外侧时,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和第二相形成料管道;所述第一相形成料进料经所述涂覆腔具有第一相形成料管道连续涂敷于所述并排排列的光纤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经所述第二相形成料管道周期性的涂覆与所述第一相形成料的外侧,经过定径模后固化形成所述外层。
CN202310141652.6A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2568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1652.6A CN116256838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1652.6A CN116256838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6838A true CN116256838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8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1652.6A Pending CN116256838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568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0027A (zh) * 2023-09-07 2023-10-13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施工光纤松套管单元、光缆、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0027A (zh) * 2023-09-07 2023-10-13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施工光纤松套管单元、光缆、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16880027B (zh) * 2023-09-07 2023-11-24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施工光纤松套管单元、光缆、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9065B2 (en) Fiber optic cable
US20200124811A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able
KR940006651B1 (ko) 고배향성 수지제 보강부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P3058410B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with reinforcement
CN108061951B (zh) 一种骨架式光纤带光缆
CN116256838A (zh) 一种带状光单元、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0544A (zh) 一种非金属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AU2009228104A1 (en) Multi-fiber fiber optic cable
CN116027479A (zh) 一种间断加强型光纤带、其制备方法及光纤带缆
CN216118123U (zh) 一种增强型防松鼠啮咬光缆
CN114815111A (zh) 一种光缆用钢丝铠装松套管
CN110941058A (zh) 一种等时延柔软铠装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CN204009166U (zh) 一种非金属光缆
CN212781424U (zh)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布放的气吹微缆
CN212694123U (zh) 一种束管式骨架光缆
CN205861950U (zh) 一种扁体结构的中心管式光缆
CN214895944U (zh) 一种轻型管道引入光缆
CN220650954U (zh) 一种非金属光缆
CN108717220B (zh) 一种全干式光缆及其成型方法
CN116794784A (zh) 一种光纤电缆及光纤电缆的制造方法
WO2023221026A1 (zh) 一种超柔低成本波纹骨架槽式光缆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