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9935A - 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9935A
CN116249935A CN202180067504.3A CN202180067504A CN116249935A CN 116249935 A CN116249935 A CN 116249935A CN 202180067504 A CN202180067504 A CN 202180067504A CN 116249935 A CN116249935 A CN 116249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dhesive
low moisture
barrel
moisture perme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75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稻叶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49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9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能够不使用O形环而将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透镜空间可靠地防水,防止第一透镜的背面的起雾,并且能够防止光学性能的恶化。多个透镜中的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和在像侧与该第一透镜(13)相邻的第二透镜(14)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因此能够将第一透镜与镜筒之间不使用O形环而可靠地防水,防止第一透镜的背面的起雾,并且能够防止光学性能的恶化。

Description

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构成例如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载相机的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已知有搭载于车辆的相机(车载相机)拍摄车外的风景等,并将该拍摄图像显示于搭载于车内的监视器等的技术。车载相机的透镜单元为朝向拍摄对象的侧(物体侧)露出于车外的状态,因此要求强度、防水性、耐化学性、高温耐久性等。另外,需要防止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透镜的起雾。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防止透镜的起雾而确保镜筒内部的气密状态的透镜单元。在该透镜单元中,四个透镜在镜筒内沿着光轴方向排列配置。在物体侧,在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与镜筒的内周面之间配置O形环等弹性密封部件,从而实现了密封性。另外,在像侧(拍摄元件侧),经由粘接剂将光学滤波器安装于镜筒,从而实现了密封性。这样,通过物体侧的密封件和成像侧的密封件确保镜筒内部的气密性,防止透镜的起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35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地使第一透镜通过O形环(弹性密封部件)防水的情况下,若由于该O形环陷入镜筒等而产生O形环的安装不良,则在高湿环境下水分容易进入最表面透镜(第一透镜)与在像侧相邻于该第一透镜的第二透镜之间的透镜间空间,且在外部气温变低了的情况下,物体侧的最表面透镜的背面容易因结露而起雾。
另外,将O形环(弹性密封部件)以压缩的状态配置于第一透镜与镜筒的内周面之间,因此由于该O形环的弹性恢复力,第一透镜受到反作用力,其结果,若第一透镜在光轴方向上偏移,则光学性能恶化。
另外,由于需要将O形环组装于镜筒,因此部件数量相应地增加,并且该O形环的装配也耗费工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能够不使用O形环而将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透镜空间可靠地防水,防止第一透镜的背面的起雾,并且能够防止光学性能的恶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单元,其具备沿光轴排列的多个透镜和容纳保持多个透镜的镜筒,该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和在像侧与该第一透镜相邻的光学部件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
作为低透湿性粘接剂,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系粘接剂、环氧系粘接剂、烯烃系粘接剂。
另外,有时第二透镜在像侧与第一透镜相邻的情况,有时保持透镜间的光轴方向的距离的间隔件、光学滤波器等与第一透镜相邻的情况,因此上述“光学部件”包括第二透镜、间隔件以及光学滤波器。
在本发明中,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和在像侧与该第一透镜相邻的光学部件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因此即使不使用O形环,在高湿环境下,水分也难以进入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透镜空间。因此,即使外部气温变低,也能够防止因第一透镜的背面结露而引起的起雾。
另外,由于不使用O形环,因此能够防止因第一透镜从O形环受到反作用力而在光轴方向上偏移所引起的光学性能的恶化。
另外,由于不使用O形环,因此部件数量不会增加,O形环的装配也不耗费工时。
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镜筒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透镜和镜筒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因此水分难以从第一透镜与镜筒之间进入镜筒内,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第一透镜的背面结露而引起的起雾。
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外周面和所述镜筒的内周面通过所述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
就镜筒的内周面而言,也可以为了提高低透湿性粘接的粘接强度而通过喷砂处理等使面粗糙。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透镜的外周面和镜筒的内周面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从第一透镜的物体侧的表面流向外周面的水分。
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的端面和与所述镜筒的轴向交叉的面通过所述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
交叉的面优选为与镜筒的轴向正交的面,但也可以相对于该轴向倾斜。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透镜的像侧的端面和与镜筒的轴向交叉的面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因此即使将第一透镜的外周面与镜筒的内周面之间防水的低透湿性粘接剂因冲击等破损而使水分进入镜筒内,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该水分侵入第一透镜的背面的空间。
另外,由于在镜筒的轴向和与该轴向交叉的方向双方分别存在低透湿性粘接剂,因此在对透镜单元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任一方的低透湿性粘接剂难以破损,因此对冲击的应对性良好。
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低透湿性粘接剂的弹性模量为1~1000MPa,且Tg为40℃~60℃。
弹性模量表示低透湿性粘接剂的水分的通过难易度的指标,弹性模量低于1MP时,低透湿性粘接剂的柔软性变高,水分容易通过,另一方面,若超过1000MP,则低透湿性粘接剂变得过硬,在受到冲击时容易破损。因此,优选使低透湿性粘接剂的弹性模量为1~1000MPa。
Tg是低透湿性粘接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若Tg超过60℃,则低透湿性粘接剂变得过硬,第一透镜容易破损,另一方面,若低于40℃,则低透湿性粘接剂变得过软,水分容易通过(防水性降低)。因此,优选将Tg设为40℃~60℃。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低透湿性粘接剂更可靠地将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防水,并且能够防止第一透镜的破损。
另外,本发明的相机模块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透镜单元。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相机模块得到上述的透镜单元的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与镜筒之间不使用O形环而可靠地防水,防止第一透镜的背面的起雾,并且能够防止光学性能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a)是透镜单元的概略剖视图,(b)是变形例的透镜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该相机模块的概略剖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a)是透镜单元的概略剖视图,(b)是变形例的透镜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a)是透镜单元的概略半剖视图,(b)是变形例的透镜单元的概略半剖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a)是透镜单元的概略半剖视图,(b)是变形例的透镜单元的概略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特别是车载相机等相机模块用的透镜单元,例如,固定设置于汽车的外表面侧,且配线被引入汽车内连接于显示器或其他装置。
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特别是车载相机等相机模块用的透镜单元,例如,固定设置在汽车的外表面侧,且配线被引入汽车内连接于显示器或其他装置。此外,所有图中对透镜都省略了阴影线。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11。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11具备:例如树脂制的圆筒状的镜筒(筒)12;配置于镜筒12的带阶梯的内侧容纳空间S内的多个透镜,例如从物体侧(图1中为上侧)起由第一透镜13、第二透镜14、第三透镜15、第四透镜16以及第五透镜17构成的五个透镜;以及两个光阑部件22a、22b。
两个光阑部件22a、22b中的从物体侧起的第一个光阑部件22a配置于第二透镜14与第三透镜15之间。从物体侧起的第二个光阑部件22b配置于第三透镜15与第四透镜16之间。光阑部件22a、22b是限制透射光量且决定成为亮度的指标的F值的“孔径光阑”,或者遮蔽成为重影的原因的光线或成为像差的原因的光线的“遮光光阑”。具备这样的透镜单元11的车载相机具备透镜单元11、具有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的基板、以及将该基板设置于汽车等车辆的未图示的设置部件。
组装并容纳保持于镜筒12的内侧容纳空间S内的多个透镜13、14、15、16、17以使每一个的光轴对齐的方式堆叠配置,为各透镜13、14、15、16、17沿一个光轴O排列的状态,构成了用于拍摄的一组透镜组L。在该情况下,构成透镜组L且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是在物体侧具有凸面并且在像侧具有凹面13c的球面玻璃透镜,在像侧与第一透镜13相邻的第二透镜14是在物体侧具有凹面14c的树脂透镜。包括第二透镜14,其他透镜15、16、17是树脂透镜,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透镜13也可以是树脂透镜;在第一以及第二透镜13、14是树脂制的情况下,第一透镜13及第二透镜14例如彼此的线性膨胀系数之差可以为40×10-6/K(m)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透镜的数量、透镜以及镜筒的原料等,能够根据用途等任意地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像侧的两个第四及第五透镜16、17是贴合透镜,但也不一定是这种情况。此外,在这些透镜13、14、15、16、17的表面,根据需要设置有防反射膜、亲水膜、防水膜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以往不同,在镜筒内未设置O形环等弹性密封部件。
另外,镜筒12在其内侧容纳空间S内组装并容纳有透镜组L的状态下,将其物体侧的端部(在图1中为上端部)的铆接部23向径向内侧热铆接,由此通过该铆接部23将透镜组L的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在光轴方向上固定于镜筒12的物体侧端部。在该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稳定的铆接,被铆接部23压接的玻璃透镜13的部位形成为斜着切割成平面状的平坦部13b。
另外,在镜筒12的像侧的端部(在图1中为下端部)设置有具有比第五透镜17直径小的开口部的内侧凸缘部24。通过该内侧凸缘部24和铆接部23,在镜筒12内将构成透镜组L的多个透镜13、14、15、16、17和光阑部件22a、22b在光轴方向上保持固定。
镜筒12的内径从物体侧朝向像面侧阶段性地变小。与此对应地,透镜13、14、15、16、17的外径随着从物体侧朝向像面侧而变小。基本上,透镜13、14、15、16、17各自的外径和镜筒12的支撑各透镜13、14、15、16、17的部分各自的内径大致相等。
另外,在镜筒12的外周面,呈凸缘状设置有将镜筒12设置于车载相机时使用的外侧凸缘部25。
图2是具有图1所示的透镜单元11的本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300的概略剖视图。如图所示,相机模块300构成为包括装配有滤波器105的透镜单元11。
相机模块300具备作为外装部件的上壳体(相机壳体)301和保持透镜单元11的固定件(台座)302。此外,相机模块300具备密封部件303及封装传感器(拍摄元件)304。
上壳体301是使透镜单元11的物体侧的端部露出并且覆盖其他部分的部件。固定件302配置在上壳体301的内部,且具有与透镜单元11的外螺纹11a螺纹结合的内螺纹302a。密封部件303是介于上壳体301的内表面与透镜单元11的镜筒12的外周面之间的部件,是用于保持上壳体301的内部的气密性的部件。
封装传感器304配置在固定件302的内部,并且配置在对由透镜单元11形成的物体的像进行受光的位置。封装传感器304具备CCD或CMOS等,且将通过透镜单元11被汇聚而到达的光转换成电信号。转换后的电信号被转换成作为由相机拍摄到的图像数据的构成要素的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
所述滤波器105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粘接于内侧凸缘部24的下表面。
在形成以上结构的透镜单元11及相机模块300中,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和在像侧与该第一透镜13相邻的第二透镜14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以下,有时也称为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以使透镜空间k内相对于外部被密闭。透镜空间k是在形成为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的凹面13c与形成为第二透镜14的物体侧的端面的凹面14c之间所形成的空间。
如图1(a)所示,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13a形成为圆环状的平面,第二透镜14的物体侧的端面14a形成为圆环状的平面。而且,低透湿性粘接剂ad介于端面13a的内周侧的面与端面14a之间,通过该低透湿性粘接剂ad,第一透镜13和第二透镜14被粘接防水,以使透镜空间k内相对于外部密闭。
另外,在第一透镜13的凹面13c,以覆盖凹面13c整体的方式设置有亲水膜13m。通过设置亲水膜13m,能够防止第一透镜13的背面侧的凹面13c的起雾,但若异物附着于亲水膜13m,则在UV光照射到亲水膜13m时,亲水膜13m劣化,存在光学性能恶化的担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及后述的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3和第二透镜14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以使透镜空间k内相对于外部密闭的方式被粘接防水,也被防尘,因此在亲水膜13m上不会附着异物,因此能够防止亲水膜13m的劣化。
另外,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和镜筒12的内周面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以下,有时也称为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镜筒12的内周面,沿周向延伸设置有填充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填充部30。填充部30通过将镜筒12的内周面以截面矩形的环槽状切口而形成,沿镜筒12的轴向延伸,且在像侧的端部具有底面30a。这样的填充部30在将铆接部23铆接前(在图1中记载为双点划线)形成于镜筒12的内周面。
而且,在将铆接部23铆接前向填充部30填充低透湿性粘接剂ad,在填充后将铆接部23铆接。由此,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和镜筒12的内周面通过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
另外,在利用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13和第二透镜14粘接防水的情况下,也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将铆接部23铆接前,在第一透镜13的端面13a和第二透镜14的端面14a中的至少任一方涂敷低透湿性粘接剂ad,然后将第一透镜13从上(从物体侧)叠加于第二透镜14而组装到镜筒12。
在向填充部30填充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情况下,从填充部30的上端开口填充低透湿性粘接剂ad,但填充部30在下端具有底面30a,因此填充的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流下被底面30a阻止。从而,能够防止低透湿性粘接剂ad越过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或镜筒12的内周面侵入镜筒12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形成了一个填充部30,但也可以通过在镜筒12的轴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从而在轴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多个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
此外,在能够通过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以预定的轴向粘接强度粘接固定于镜筒12的内周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铆接部23。
另外,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如图2(b)所示地,在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沿周向延伸填充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填充部31。这样的填充部31也在像侧具有底面31a。此外,在该变形例中,不设置铆接部23,而是通过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13固定于镜筒12,但也可以设置铆接部23,通过该铆接部23固定第一透镜13。
作为所述低透湿性粘接剂,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系粘接剂、环氧系粘接剂、烯烃系粘接剂,作为这些粘接剂的粘度,优选为10Pa·S以上。若粘度小于10Pa·S,则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容易向下侧(像侧)下垂流动,难以将第一透镜13一边确保其外周面与镜筒12的内周面之间的防水性一边组装于镜筒。
环氧系粘接剂比丙烯酸系粘接剂粘接强度高,但耐冲击性差,因此在对透镜单元11实施热冲击试验的情况下,环氧系粘接剂存在产生剥离的担忧。因此,优选使用比环氧系粘接剂耐冲击性优异的丙烯酸系粘接剂,但存在粘接强度不足的担忧。
因此,在使用丙烯酸系粘接剂作为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情况下,优选通过喷砂处理等粗糙化方法将镜筒12的内周面和/或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粗糙化。另外,在使用丙烯酸系粘接剂作为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情况下,优选通过喷砂处理等粗糙化方法将第一透镜13的端面13a和/或第二透镜14的端面14a粗糙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使均方根表面粗糙度Rq为0.01μm~200μm左右。
另外,在使用丙烯酸系粘接剂作为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粘接强度,优选扩大粘接面积。
金属制的镜筒12比树脂制的镜筒12粘接剂的粘接性优异,因此在金属制的镜筒12的情况下,有时也可以不将镜筒12的内周面、平坦面12c粗糙化,但进行了粗糙化的情况下,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粘接性变好,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环氧系粘接剂比丙烯酸系粘接剂粘接强度高,因此也可以使用环氧系粘接剂作为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这样,具有能够防止第一透镜13的光轴的偏移的优点。
进一步地,环氧系粘接剂比丙烯酸系粘接剂硬,因此在将环氧系粘接剂用作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第一透镜13的光轴的偏移,但通过将丙烯酸系粘接剂用作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能够防止第一透镜13的光轴的偏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低透湿性粘接剂ad优选弹性模量为1~1000MPa且Tg为40℃~60℃。
弹性模量表示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水分通过难易度(透湿性)的指标,弹性模量低于1MP时,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柔软性变高,水分容易通过,另一方面,若超过1000MP,则低透湿性粘接剂ad变得过硬,第一透镜13容易破损。因此,优选使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弹性模量为1~1000MPa。
Tg为低透湿性粘接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若Tg超过60℃,则低透湿性粘接剂变得过硬,第一透镜容易破损,另一方面,若低于40℃,则低透湿性粘接剂变得过软,水分容易通过(防水性降低)。因此,优选使Tg为40℃~6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13粘接固定于第二透镜14,并且利用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13粘接固定于镜筒12,从而确保了防水性,但若仅利用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便能够确保防水性,则也可以不使用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
如以上所说明地,根据本实施方式,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和在像侧与该第一透镜13相邻的第二透镜14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以使透镜空间k内相对于外部密闭,因此即使不使用O形环,即使在高湿环境下,水分也难以进入透镜空间k。因此,即使外部气温变低,也能够防止因第一透镜13的背面(凹面13c)结露而引起的起雾。
另外,由于不使用O形环,因此能够防止因第一透镜13从O形环受到反作用力而在光轴方向上偏移所引起的光学性能的恶化。
另外,由于不使用O形环,因此部件数量不会增加,O形环的装配也不耗费工时。
另外,第一透镜13和镜筒12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因此水分难以从第一透镜13与镜筒12之间进入镜筒内,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第一透镜13的背面结露所引起的起雾。
另外,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和镜筒12的内周面通过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从第一透镜13的物体侧的表面流向外周面的水分。
进一步地,在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和镜筒12的内周面中的任一方沿周向延伸设置有填充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填充部30、31,因此能够可靠地填充对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与镜筒12的内周面之间进行防水的低透湿性粘接剂ad。另外,填充部30、31在下端具有底面30a、31a,因此填充的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流下被底面30a、31a阻挡。因此,能够防止低透湿性粘接剂ad越过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或镜筒12的内周面侵入到镜筒12内。
另外,将第一透镜13通过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粘接固定于镜筒12,通过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固定于第二透镜14,因此在对透镜单元11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任一方的低透湿性粘接剂ad都难以破损,因此对冲击的应对性良好。
另外,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弹性模量为1~1000MPa,且Tg为40℃~60℃,因此,能够将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和第二透镜14、以及第一透镜13和镜筒12分别利用低透湿性粘接剂ad更可靠地防水,并且能够防止第一透镜13的破损。
(第二实施方式)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11。该透镜单元11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11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13a和与镜筒12的轴向交叉的面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被粘接防水,因此,以下对该点进行说明,有时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3(a)所示,在镜筒12的内侧,在物体侧设置有圆筒状的内壁12b,该内壁12b的前端面(上端面)为与镜筒12的轴向正交(交叉)的平坦面12c,该平坦面12c和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13a的外周部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以下,有时也称为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
平坦面12c与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13a对置,且配置于端面13a的外周侧附近。而且,在将第一透镜13组装于镜筒12之前,将低透湿性粘接剂ad涂敷于平坦面12c,然后将第一透镜13组装于镜筒12,由此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13a和镜筒12的平坦面12c通过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和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镜筒12的平坦面12c和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13a粘接防水的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分离设置,但也可以以成为截面L字形的方式连续地设置。
另外,在将丙烯酸系粘接剂用作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情况下,优选将镜筒12的平坦面12c和/或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13a粗糙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还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第一透镜13的像侧的端面13a和与镜筒12的轴向正交的平坦面12c通过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被粘接防水,因此即使将第一透镜13的外周面与镜筒12的内周面之间防水的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因冲击等破损使水分进入镜筒内,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该水分侵入第一透镜背面的空间。
另外,利用一个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和两个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13粘接防水,因此防水效果、粘接强度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的半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的半剖视图。
在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使用了树脂制的镜筒1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金属制的镜筒32。在该金属性的镜筒32内,与树脂制的镜筒12同样地,从物体侧(在图4及图5中为上侧)组装有第一透镜33、第二透镜34、第三透镜35、第四透镜36以及第五透镜37。
另外,滤波器105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粘接于内侧凸缘部38的下表面。
在使用金属制的镜筒32的情况下,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将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33和在像侧与该第一透镜33相邻的第二透镜34以使透镜空间k内相对于外部密闭的方式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粘接防水。即,利用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像侧的端面33a和第二透镜34的物体侧的端面34a粘接防水。
另外,在镜筒32的内周面沿周向延伸设置具有底面30a的填充部30,通过向该填充部30填充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外周面和镜筒32的内周面通过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粘接防水。
另外,在镜筒32的物体侧的端部(上端部)螺纹结合紧固帽(按压部件)40,由此将第一透镜33在光轴方向上固定于镜筒32的物体侧端部。
此外,在通过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外周面以预定的轴向粘接强度粘接固定于镜筒32的内周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盖40。
另外,也可以如图4(b)所示的变形例那样,利用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像侧的端面33a和与镜筒32的轴向正交(交叉)的平坦面32c粘接防水。
在该情况下,在能够利用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外周面以预定的轴向粘接强度粘接固定于镜筒12的内周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盖40。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将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33和在像侧与该第一透镜33相邻的第二透镜34以使透镜空间k内相对于外部密闭的方式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ad粘接防水。即,利用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像侧的端面33a和第二透镜34的物体侧的端面34a粘接防水。
另外,也可以在第一透镜33的外周面沿周向延伸填充低透湿性粘接剂ad的填充部31。这样的填充部31也在像侧具有底面31a。通过向该填充部31填充低透湿性粘接剂ad,利用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外周面和镜筒32的内周面粘接防水。
另外,也可以如图5(b)的变形例所示地,利用径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像侧的端面33a和与镜筒32的轴向正交(交叉)的平坦面32c粘接防水。
在该情况下,在能够利用轴向低透湿性粘接剂ad将第一透镜33的外周面以预定的轴向粘接强度粘接固定于镜筒12的内周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盖40。
在这样的第三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在像侧与第一透镜13相邻的第二透镜14的透镜单元11以及具备在像侧与第一透镜33相邻的第二透镜34的透镜单元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取而代之应用于具备在像侧与第一透镜13、33相邻的间隔件、光学滤波器等光学部件的透镜单元。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例如,在本发明中,透镜、镜筒等的形状等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也可以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省略结构的一部分。
符号说明
11—透镜单元,12、32—镜筒,12c、32c—平坦面(与镜筒的轴向交叉的面),13、33—第一透镜,14、34—第二透镜,13a、33a—第一透镜的像侧的端面,14a、34a—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端面,15、16、17、34、35、36、37—透镜,30、31—填充部,ad—低透湿性粘接剂。

Claims (6)

1.一种透镜单元,其具备沿光轴排列的多个透镜和容纳保持这些多个透镜的镜筒,
该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和在像侧与该第一透镜相邻的光学部件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镜筒通过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外周面和所述镜筒的内周面通过所述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的端面和与所述镜筒的轴向交叉的面通过所述低透湿性粘接剂被粘接防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透湿性粘接剂的弹性模量为1~1000MPa,且Tg为40℃~60℃。
6.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
CN202180067504.3A 2020-10-01 2021-09-16 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Pending CN1162499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6963 2020-10-01
JP2020166963A JP2022059306A (ja) 2020-10-01 2020-10-01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PCT/JP2021/034044 WO2022070940A1 (ja) 2020-10-01 2021-09-16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9935A true CN116249935A (zh) 2023-06-09

Family

ID=8095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7504.3A Pending CN116249935A (zh) 2020-10-01 2021-09-16 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7184A1 (zh)
JP (1) JP2022059306A (zh)
CN (1) CN116249935A (zh)
WO (1) WO202207094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7221458A1 (ja) * 2016-06-23 2018-06-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0940A1 (ja) 2022-04-07
US20230367184A1 (en) 2023-11-16
JP2022059306A (ja) 2022-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46777A1 (en) Lens unit and camera module
JP2006222249A (ja) 固体撮像素子パッケージ
JP6614337B2 (ja) 広角光学系、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CN116249935A (zh) 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JP2021117329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230213839A1 (en) Lens unit and camera module
JP6640457B2 (ja) 車載用撮影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6184081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1135352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7364344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4563852B (zh) 透镜单元
JP2020016687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1055474B1 (ko) 카메라모듈
JP2022059305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WO2017170284A1 (ja) 広角光学系、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20003584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1144085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2059310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1135353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1028662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9109381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1101215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1135354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1101216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7346068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