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7758A -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7758A
CN116247758A CN202210015840.XA CN202210015840A CN116247758A CN 116247758 A CN116247758 A CN 116247758A CN 202210015840 A CN202210015840 A CN 202210015840A CN 116247758 A CN116247758 A CN 116247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reference node
usb port
inpu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58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47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7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充电供电模块包含:电池单元,接收一个输入电压或输出一个电池电压,并根据一个第一控制信号决定是否以该输入电压进行充电,且包括受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的第一开关电路,及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且跨压作为该电池电压的可充电电池;控制单元,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并侦测该电池电压以产生一个第一侦测结果,且产生并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第一开关电路,并根据该第一侦测结果及一个默认参考电压产生一个充电警示信号;及警示单元,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以接收该充电警示信号,并根据该充电警示信号产生声响。由此,可避免要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才发现电力不足。

Description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充电式电蚊拍主要是使用一铅酸电池来对其内部电路进行供电。然而,由于该铅酸电池具有自放电的问题,若使用者忘记定期让该铅酸电池进行充电,则将导致其要使用该充电式电蚊拍时会发生电力不足的情况,又若太久没充电则该铅酸电池会损坏无法使用,导致该充电式电蚊拍需要丢弃且造成浪费。
此外,由于该铅酸电池没有充饱自动断电的机制,因此该充电式电蚊拍内部需使用一限流电阻以对该铅酸电池进行低电流充电,避免该铅酸电池太快损坏,如此该铅酸电池所需的充电时间较久。另外,该充电式电蚊拍使用一轻触开关当主电源开关,按下该轻触开关一瞬间,在开关接触还没稳定前,数百毫安大电流流经该轻触开关,导致该轻触开关的两个金属接点间会产生电火花烧熔,造成该轻触开关的寿命较短。因此,现有充电式电蚊拍的充电供电配置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缺点。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充电供电模块包含电池单元、控制单元,及警示单元。
该电池单元用于接收一个输入电压及输出一个电池电压二者中的一者,且还接收一个第一控制信号,该电池单元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决定是否以该输入电压进行充电。该电池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及可充电电池。
该第一开关电路具有一个用于接收该输入电压及输出该电池电压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一个第二端,及一个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端,该第一开关电路受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
该可充电电池的正极及负极分别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二端与地,且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作为该电池电压。
该控制单元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控制端,并侦测该电池电压以产生一个第一侦测结果,且产生并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一控制端,并根据该第一侦测结果及一个默认参考电压产生一个充电警示信号。
该警示单元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以接收该充电警示信号,并根据该充电警示信号产生声响。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控制单元还根据该第一侦测结果及一个默认目标电压,产生一个充饱警示信号,且将该充饱警示信号输出至该警示单元,以致该警示单元还根据该充饱警示信号产生声响。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该输入电压的USB端口及负载单元,该充电供电模块还包含:
第二开关电路,适于电连接在该USB端口与一个第一参考节点和一个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间,且具有一个第二控制端,该第一参考节点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一端,该第二参考节点电连接该可充电电池的负极,该第二开关电路根据该第二控制端所接收的一个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或不导通;及
第三开关电路,适于与该负载单元彼此串联在该第一与第二参考节点间,且具有一个第三控制端,并根据该第三控制端所接收的一个第三控制信号而导通或不导通;
该控制单元还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并侦测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与该USB端口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以产生一个第二侦测结果,且电连接该第一与第二参考节点及该第二与第三控制端,接收经由该第一参考节点的一个工作电压,并根据该第二侦测结果和一个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有关的输入信号,产生该第一至第三控制信号,且将该第一至第三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该第一至第三控制端。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充电供电模块可操作在一个待机模式、一个电池供电模式,及一个USB充电模式的其中一者,
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一个待机状态下,该控制单元在侦测出该USB端口未接收到该输入电压时,该充电供电模块操作在该待机模式,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第二与第三控制信号,使该第二与第三开关电路不导通,以允许该可充电电池经由该第一开关电路及该第一参考节点供应该工作电压,而该控制单元在侦测出该USB端口接收到该输入电压时,该充电供电模块操作在该USB充电模式,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第一至第三控制信号,使该第一与第二开关电路导通而该第三开关电路不导通,以允许该输入电压开始对该可充电电池充电,直到该控制单元侦测到该电池电压达到一个默认目标电压,及当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从该待机状态切换至一个激活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在侦测出该USB端口未接收到该输入电压时,该充电供电模块操作在该电池供电模式,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第一及第三控制信号,使该第一与第三开关电路导通,以允许该可充电电池供应该电池电压给该负载单元。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一个正端及一个负端,
该第一参考节点还用来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该第二参考节点为接地点,并且该控制单元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及
该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在该USB端口的该负端与该第二参考节点间,并包括NMOS晶体管,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的源极、一个用来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的漏极、及一个作为该第二控制端的栅极,并包括一个本体二极管。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一个正端及一个负端,
该第二参考节点为接地点且还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并且该控制单元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及
该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在该USB端口的该正端与该第一参考节点间,并包括PMOS晶体管,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的源极、一个用来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漏极、及一个作为该第二控制端的栅极,并包括一个本体二极管。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以接收该工作电压的第一输入端、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的共同接地端、分别电连接该第一至第三控制端与该警示单元的第一至第四输出端、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二端以侦测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的一个第二输入端,及一个用于接收该输入信号并用于侦测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的第三输入端,及输入电路,电连接在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与该USB端口间,且产生该输入信号并输出至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一个正端及一个负端,
该警示单元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出端的第二端,及
该输入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的第二端,
开关,电连接在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二端与地间,并受一个切换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及
第二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二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的第二端。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一个正端及一个负端,
该警示单元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出端的第二端,及
该输入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的第一端,及一接地的第二端,
开关,电连接在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参考节点间,并受一个切换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及
第二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的第二端。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该输入电压的USB端口及负载单元,该充电供电模块还包含:
二极管,适于电连接在该USB端口与一个第一参考节点和一个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间,该第一参考节点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一端,该第二参考节点电连接该可充电电池的负极;及
第三开关电路,适于与该负载单元彼此串联在该第一与第二参考节点间,且具有一个第三控制端,并根据该第三控制端所接收的一个第三控制信号而导通或不导通;
该控制单元还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并侦测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和该USB端口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以产生一个第二侦测结果,且电连接该第一与第二参考节点及该第三控制端,接收经由该第一参考节点的一个工作电压,并根据该第二侦测结果和一个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有关的输入信号,产生该第一及第三控制信号且将该第一及第三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该第一及第三控制端。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一个正端及一个负端,
该第一参考节点还用来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该第二参考节点为接地点,并且该控制单元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及
该二极管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的阴极,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的阳极。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一个正端及一个负端,
该第二参考节点为接地点且还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并且该控制单元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及
该二极管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阳极,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阴极。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以接收该工作电压的第一输入端、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的共同接地端、分别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三控制端与该警示单元的一个第一输出端与第三及第四输出端、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二端以侦测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的一个第二输入端、一个用于侦测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的第三输入端,及一个用于接收该输入信号的第四输入端,及
输入电路,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与第四输入端及该USB端口,且产生该输入信号并输出至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一个正端及一个负端,
该警示单元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出端的第二端,及
该输入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的第二端,
开关,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的第二端,并受一个切换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
第二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二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的第二端,及
第三电阻器,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的第二端,当该开关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时,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当该开关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时,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
本发明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一个正端及一个负端,
该警示单元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出端的第二端,及
该输入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的第一端,及一个接地的第二端,
开关,具有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二端,并受一个切换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
第二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的第二端,及
第三电阻器,具有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当该开关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时,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当该开关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时,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
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用于提供一个输入电压的USB端口、负载单元,及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一侦测结果及该默认参考电压产生该充电警示信号,及利用该警示单元根据该充电警示信号产生声响,如此一来,当该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电压不足时,该警示单元会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充电,可避免使用者要使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时才发现该可充电电池的电力不足,并避免该可充电电池因太久没充电而损坏无法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
图1是一个电路方块图,说明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
图2是一个电路方块图,说明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
图3是一个电路方块图,说明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个第三实施例;及
图4是一个电路方块图,说明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个第四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包含一个USB端口1、一个负载单元2,以及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及该负载单元2的充电供电模块3。在本实施例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一个充电式电蚊拍。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也可以是如手持式风扇装置的其他装置。
该USB端口1用于接收并提供一个输入电压Vi。具体来说,当该USB端口1经由一个USB连接线(图未示)与例如随身电源的USB电源(图未示)电连接时,该USB端口1会接收到由USB电源所提供的该输入电压Vi。在本实施例中,该USB端口1例如包含一个正端11及一个负端12。
该负载单元2例如包含一个变压器21、一个电压倍增器22、一个电容器23及一个电网24。该负载单元2的所述组件的配置与操作为熟悉本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者所熟知,为求简洁起见,于此不赘述。
该充电供电模块3可以操作在一个待机模式、一个电池供电模式,及一个USB充电模式的其中一者,并例如包含一个第一参考节点n1、一个第二参考节点n2、一个电池单元31、一个控制单元32、一个警示单元33、一个第二开关电路34、一个第三开关电路35、一个稳压电容器36,及一个指示单元37。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第一参考节点n1的电压作为该充电供电模块3的供电电压,且该第二参考节点n2为一个接地点(通常以GND表示)。
该电池单元31用于接收该输入电压Vi及输出一个电池电压Vb二者中的一者,且还接收一个第一控制信号。该电池单元31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决定是否以该输入电压Vi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单元31包括一个第一开关电路311及一个可充电电池312。
该第一开关电路311具有一个用于接收该输入电压Vi及输出该电池电压Vb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一个第二端,及一个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端。该第一开关电路311受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该可充电电池312的正极及负极分别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311的该第二端与地,且该可充电电池312的跨压作为该电池电压Vb。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参考节点n1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该第一开关电路311例如包含但不限于一个低态动作(active-low)的一个PMOS晶体管310。该PMOS晶体管310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且作为该第一开关电路311的该第一端的源极S、一个作为该第一开关电路311的该第二端的漏极D,及一个作为该第一控制端的栅极,并包括一个本体二极管D1。在此配置下,该PMOS晶体管310的操作与该可充电电池312的充电和供电有关。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开关电路34电连接在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与该第二参考节点n2间,并具有一个第二控制端。该第二开关电路34根据该第二控制端所接收的一个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或不导通。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开关电路34例如包含但不限于一个高态动作(active-high)的一个NMOS晶体管341。该NMOS晶体管341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的源极S、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的漏极D、及一个作为该第二控制端的栅极,并包括一个本体二极管D2。在此配置下,该NMOS晶体管341的操作与该USB电源对该可充电电池312的充电有关。
该第三开关电路35与该负载单元2彼此串联在该第一参考节点n1与该第二参考节点n2间,并具有一个第三控制端。该第三开关电路35根据该第三控制端所接收的一个第三控制信号而导通或不导通。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开关电路35例如包括一个具有该第三控制端且电连接在该负载单元2与该第二参考节点n2间的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该晶体管例如是但不限于一个高态动作的NMOS晶体管351,其具有一个作为该第三控制端的栅极、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的源极,及一个电连接该负载单元2的漏极。在此配置下,该NMOS晶体管351的操作与该负载单元2的输出功率有关。
该控制单元32电连接该可充电电池312和该USB端口1以侦测该电池电压Vb,以产生一个指示该可充电电池312跨压的第一侦测结果,并根据该第一侦测结果及一个默认参考电压(例如,该默认参考电压为可充电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3.6V)产生一个充电警示信号,及根据该第一侦测结果及一个默认目标电压(例如,该默认目标电压为可充电电池的最大电压4.3V),产生一个充饱警示信号。该控制单元32侦测该可充电电池312的电压和该USB端口1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以产生一个第二侦测结果,电连接该第一与第二参考节点n1、n2及该第一至第三控制端,接收经由该第一参考节点n1的一个工作电压(通常以VDD表示),并根据该第二侦测结果和一个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有关的输入信号,产生该第一至第三控制信号,且将该第一至第三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该第一至第三开关电路311、34、35的该第一至第三控制端。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32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控制器321,及一个输入电路322。
该控制器321可以一个8-pin(8脚)微控制器(例如,PIC12F1571)来实现,其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以接收该工作电压(例如,来自该USB端口1的该输入电压Vi或来自该可充电电池312的该电池电压Vb)的第一输入端P1(可简称VDD端)、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的共同接地端P2(可简称VSS端)、分别电连接该第一至第三控制端与该警示单元33的第一至第四输出端P3~P6、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311的该第二端以侦测该可充电电池312的跨压的一个第二输入端P7,及一个用于接收该输入信号并用于侦测该充电供电模块3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的第三输入端P8。该控制器321操作来根据该第二输入端P7的侦测所产生的该第一侦测结果,于其该第四输出端P6产生及输出该充电警示信号或该充饱警示信号。该控制器321操作来根据该输入信号及该第一与第二输入端P1、P7的侦测所产生的该第二侦测结果,产生该第一至第三控制信号,且经由该第一至第三输出端P3~P5将该第一至第三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该第一至第三控制端。
该输入电路322电连接在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输入端P8与该USB端口1间,且产生该输入信号并输出至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输入端P8。在本实施例中,该输入电路322包括一个第一电阻器323、一个开关324,及一个第二电阻器325。
该第一电阻器323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输入端P8的第二端。该开关324电连接在该第一电阻器323的该第二端与地间,并受一个切换信号S1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该第二电阻器325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323的该第二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的第二端。该开关324可供手动按压以便在该第三输入端P8对该控制器321至少提供一个有关一个待机(standby)状态(如停止电蚊)及一个激活(activated)状态(如启动电蚊)的输入信号。具体而言,当使用者想要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从待机状态切换到激活状态或从激活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时,例如可经由手动按压操作而使该开关324导通或不导通,该输入电路322能在该开关324的导通期间将具有低电平的该输入信号提供给该控制器321,以供该控制器321据以进行有关的控制操作(相关细节将于下文详细说明)。需注意的是,该开关324为,例如,一个按钮开关或彼此串联的一个按钮开关与一个滑动开关(滑动式),该切换信号S1为相关于使用者的输入操作,但不限于此。
请注意,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器321对于该第二及第三输入端P7、P8所接收到的电压必须符合一个特定限制,例如在一个下限电压(如,-0.3V)与一个上限电压(如,VDD+0.3V)间的电压范围。因此,当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时,该第三输入端P8的电位被下拉,该本体二极管D2的顺向偏压Vf为0.6V,若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直接电连接该第三输入端P8,则该第三输入端P8对于该VSS端的相对电压(即,该共同接地端P2通过接地点GND连至该NMOS晶体管341的源极)是-0.6V,超过该控制器321接脚规格最低-0.3V的限制。为了满足该特定限制,仅需适当地决定该第二电阻器325的电阻值以便该相对电压上拉至例如0V。因此,该第二电阻器325(例如,3.3KΩ)可用作一个上拉电阻。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对于无上述特定限制的控制器(例如,其允许接收如-0.6V的电压)而言,该第二电阻器325也可被省略。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阻器323(为33KΩ)也用作有关于该工作电压VDD的上拉电阻。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控制器内建有对应的上拉电阻时,则该第一电阻器323也可被省略。
更明确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器321根据该第三输入端P8的电压电平来判断该开关324是否被按压而导通及/或该USB端口1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举例来说,当该控制器321侦测出该第三输入端P8接收到逻辑-1电平的电压时,代表该开关324不导通且该USB端口1未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当该控制器321侦测出该第三输入端P8接收到逻辑-0电平的电压时,代表该开关324被按压导通或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此时,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通过该第二电阻器325下拉该第三输入端P8的电位到接近接地点GND的电位,以致该第三输入端P8从具有逻辑-1电平的电压变成具有逻辑-0电平的电压(即,接收到具有逻辑-0电平的该输入信号),以改变插断(interrupt on change)唤醒该控制器321),在此情况下,该控制器321通过判断该工作电压VDD是否大于该可充电电池312的最大跨压(例如,4.3V)来判断是该开关324被按压导通还是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当该第三输入端P8接收到逻辑-0电平的电压且VDD<4.5V时,代表使用者按下该开关324;当该第三输入端P8接收到逻辑-0电平的电压,且VDD≧4.5V时,代表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该控制器321通过判断该第三输入端P8所接收到的该输入信号的逻辑电平变化来确定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是否要改变。
该警示单元33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n1、n2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图1是以该警示单元33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为例,但不限于此),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出端P6以接收该充电警示信号或该充饱警示信号的第二端,并根据该充电警示信号或该充饱警示信号产生声响。在本实施例中,该警示单元33例如为一个电磁式蜂鸣器,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警示单元33例如为一个喇叭。
该稳压电容器36(例如,1000μF)电连接在该第一参考节点n1与地间,且将输入至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一输入端P1的该工作电压VDD稳定在一个预定电压范围。
该指示单元37接收该工作电压VDD,并电连接且受控于该控制单元32的该控制器321,以使该指示单元37响应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产生对应于该充电供电模块3操作时的视觉输出。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单元37例如包括彼此串联且电连接在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一输入端P1与该第一输出端P3间的一个电阻器371与一个发光二极管372,但不限于此。换句话说,该发光二极管372用于产生视觉输出,且该发光二极管372的导通(发光)或不导通(不发光)将与该PMOS晶体管310的导通或不导通同步。举例来说,当该第一控制信号呈现逻辑-0电平时,该发光二极管372导通发光且该PMOS晶体管310导通,而当该第一控制信号呈现逻辑-1电平时,该发光二极管372不导通因而不发光且该PMOS晶体管310不导通。
以下,将参阅图1进一步详细说明该充电供电模块3的运作,特别是在该待机模式、该USB充电模式,及该电池供电模式下该控制器321的操作与控制、该指示单元37的视觉输出,及该警示单元33的声响输出。
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一个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该控制单元32的该控制器321在侦测出该USB端口1未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时(即,侦测出该第三输入端P8具有逻辑-1电平的电压时),该充电供电模块3操作在该待机模式。在该待机模式中,该控制器321通过输出具有逻辑-1电平的该第一控制信号、具有逻辑-0电平的该第二控制信号,及具有逻辑-0电平的该第三控制信号,使该PMOS晶体管310、该NMOS晶体管341与该NMOS晶体管351不导通,以允许该可充电电池312经由该PMOS晶体管310的该本体二极管D1及该第一参考节点n1以低耗电的方式供应该控制器321的该工作电压VDD。在该待机模式期间,由于该发光二极管372受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而不导通,因此该指示单元37以不发光的方式作为对应于该待机模式的视觉输出。此外,在该待机模式期间,该PMOS晶体管310与该NMOS晶体管341均不导通,若该USB端口1发生短路(例如,由于异物插入而使其正端11与负端12电性连接)时,该本体二极管D2为逆向不导通,因而无法构成一个电流回路,由此达成短路或逆流保护,防止该可充电电池312从该USB端口1短路或逆流放电。
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仍处于该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该控制器321在侦测到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时,该充电供电模块3会从该待机模式切换到该USB充电模式。在该USB充电模式中,该控制器321通过输出具有逻辑-0电平的该第一控制信号、具有逻辑-1电平的该第二控制信号和具有逻辑-0电平的该第三控制信号,使该PMOS晶体管310与该NMOS晶体管341导通而该NMOS晶体管351不导通,以允许该输入电压Vi经由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该PMOS晶体管310、该可充电电池312、该第二参考节点n2、该NMOS晶体管341,及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构成的一个充电电流路径开始对该可充电电池312充电,直到该控制器321侦测到该可充电电池312的跨压达到该默认目标电压。
需说明的是,该控制器321一旦侦测到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时,在该充电供电模块3切换到该USB充电模式前,该控制器321还通过输出具有例如一个或两个逻辑-0脉波的该第一控制信号使该指示单元37闪烁发光一次或两次,以作为指示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的视觉输出。而在充电期间,该指示单元37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而可以持续发光或低频闪烁发光(例如,亮5秒暗1秒)作为上述充电期间的视觉输出。请注意,在充电期间,该控制器321必须使该PMOS晶体管310从导通切换成不导通才能侦测该可充电电池312的跨压。当该可充电电池312的跨压到达该默认目标电压时(即,充饱时),该控制器321通过输出具有逻辑-1电平的该第一控制信号,使该PMOS晶体管310与该发光二极管372不导通,因此该指示单元37以连续不发光的方式作为对应于该USB充电模式的充饱电的视觉输出,且该可充电电池312停止充电,进而该可充电电池312不会发生过充并可延长电池寿命。同时,该控制器321产生该充饱警示信号,以致该警示单元33根据该充饱警示信号产生声响,以提醒使用者该可充电电池312已经充饱电且可移除该USB电源,并使该第二控制信号变为具有逻辑-0电平,以致该控制器321进入睡眠状态省电。当该USB电源被移除以停止该输入电压Vi对该可充电电池312充电时,通过该第一电阻器323将该第三输入端P8的电压上拉至该工作电压VDD,以使该第三输入端P8具有逻辑-1电平的电压(即,从逻辑-0电平变为逻辑-1电平,改变插断唤醒),使得该充电供电模块3可切换回该待机模式。请注意,在充电期间,该控制器321是通过读取该第一输入端P1的该工作电压VDD来判断该USB电源是否被移除。在读取该第一输入端P1的该工作电压VDD时,该控制器321必须使该NMOS晶体管341导通,以避免该本体二极管D2的顺向偏压Vf影响读取结果。
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该待机状态的情况下,当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输入端P8接收到具有逻辑-0电平的该输入信号时,此代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要从该待机状态切换到该激活状态。于是,该控制器321会先侦测该USB端口1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当该控制器321侦测到该USB端口1未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时,该充电供电模块3会从该待机模式切换到该电池供电模式。在该电池供电模式中,该控制器321通过输出具有逻辑-0电平的该第一控制信号、具有逻辑-0电平的该第二控制信号,及具有PWM的该第三控制信号,使该PMOS晶体管310导通、该NMOS晶体管351以例如10KHz的频率间歇性导通,而该NMOS晶体管341不导通,以允许该可充电电池312供应该电池电压Vb给该负载单元2而使其中的该电网24得以对蚊子进行电击。在该电池供电模式期间,由于该指示单元37中的该发光二极管372保持导通,因此该指示单元37以持续发光的方式作为对应于该电池供电模式的视觉输出。当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输入端P8从具有逻辑-0电平切换为具有逻辑-1电平时(即,使用者停止按压该开关324),该控制器321停止输出具有PWM的该第三控制信号,且该充电供电模块3切换回该待机模式。
请注意,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为该充电式电蚊拍时,由于使用者按压该开关324以电击蚊子的时间通常不会太久,例如按压限制时间最长5秒,超过此限制时间时,代表有可能该开关324被异物误压。因此,该控制器321还可通过判断输出具有PWM的该第三控制信号的时间是否大于该限制时间来对应调整其操作机制,以达安全使用及保护该可充电电池312的目的。更明确地,当该控制器321判断出输出具有PWM的该第三控制信号的时间大于该限制时间时,该控制器321停止输出具有PWM的该第三控制信号,且间歇输出逻辑-0脉波的该第一控制信号使该指示单元37闪烁发光,以提醒使用者放开该开关324。当使用者放开该开关324时,该充电供电模块3就会回到待机状态,使用者可再按下该开关324继续电击。(用在电击蟑螂时,就需要长时间电击)。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该待机模式期间,该控制器321操作来定期地侦测(例如每隔30小时侦测一次)该电池电压Vb,并根据该默认参考电压与该第二输入端P7的侦测所产生的该第一侦测结果决定是否于其该第四输出端P6产生及输出该充电警示信号,以提醒用户将该可充电电池312进行充电,或根据该默认目标电压与该第一侦测结果决定是否于其该第四输出端P6产生及输出该充饱警示信号,以提醒用户该可充电电池312已充饱电。
参阅图2,绘示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为该第一实施例的变化态样,并且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图1)在配置上不同处将清楚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即,接地点)。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开关电路34电连接在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与该第一参考节点n1间,并包括一个低态动作的PMOS晶体管341’。该PMOS晶体管341’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的源极、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的漏极、及一个作为该第二控制端的栅极,并包括一个本体二极管D2’。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开关电路35例如包括一个具有该第三控制端且电连接在该第一参考节点n1与该负载单元2间的晶体管,但不以此例为限。更具体地,此晶体管例如是但不限于一个低态动作的PMOS晶体管351’,其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的源极、一个电连接该负载单元2的变压器21的漏极,及一个作为该第三控制端的栅极。
在本实施例中,该警示单元33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n1、n2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图2是以该警示单元33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为例,但不限于此),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出端P6的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输入电路322包括一个第一电阻器323’、一个开关324’,及一个第二电阻器325’。该第一电阻器323’具有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输入端P8的第一端,及一个接地的第二端。该开关324’电连接在该第一电阻器323’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参考节点n1间,并受该切换信号S1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该第二电阻器325’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323’的该第一端的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阻器323’为一个下拉电阻,用来将该第三输入端P8的电位下拉到接地点GND的电位,该开关324’被按下导通时上拉该第三输入端P8的电位到该工作电压VDD。当该第三输入端P8具有逻辑-0电平的电压时,代表该开关324’不导通且该USB端口1未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当该第三输入端P8具有逻辑-1电平的电压时,代表该开关324’被按压导通或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控制器内建有对应的下拉电阻时,则该第一电阻器323’也可被省略。
请注意,相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该控制器321对于该第二及第三输入端P7、P8所接收到的电压必须符合于上述特定限制,例如-0.3V~VDD+0.3V的电压范围。因此,当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时,若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直接电连接该第三输入端P8,则该第三输入端P8对于该VSS端的相对电压是VDD+0.6V,此处,0.6V代表该本体二极管D2’的顺向偏压Vf。为了满足上述特定限制,仅需适当地决定该第一电阻器323’与该第二电阻器325’的电阻值以便该相对电压下降到例如VDD+0.3V以下。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电阻器325’是用作一个降压电阻。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对于无上述特定限制的控制器(例如,其允许接收如VDD+0.6V的电压)而言,该第二电阻器325’也可被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第二开关电路34使用了该PMOS晶体管341’且该第三开关电路35使用了该PMOS晶体管351’,于是该控制器321是通过输出具有逻辑-0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而使该PMOS晶体管341’导通,并通过输出具有逻辑-0电平的第三控制信号而使该PMOS晶体管351’导通。因此,该充电供电模块3具有相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运作,并能达成如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所有功效。
参阅图3,绘示出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为该第一实施例的变化态样,并且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图1)在配置上不同处将清楚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以一个二极管34’取代图1的该第二开关电路34。该二极管34’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的阴极,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的阳极。
在本实施例中,以一个控制器321’取代图1的该控制器321。该控制器321’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以接收该工作电压的第一输入端P11、一个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的共同接地端P12、分别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三控制端与该警示单元33的一个第一输出端与第三及第四输出端P13、P14、P15、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311的该第二端以侦测该可充电电池312的跨压的一个第二输入端P16、一个用于侦测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的第三输入端P17,及一个用于接收该输入信号的第四输入端P18。请注意,在该第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在8脚的控制器321实现上述功能且无该本体二极管D2的顺向偏压Vf造成充电速度降低,因此需要把USB插电电位状态改变(即,侦测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与该开关324被按压电位状态改变(即,用于接收该输入信号)的信号合并接到同一个接脚(即,图1的该第三输入端P8),以节省接脚。在该第三实施例中,由于以该二极管34’取代图1的该第二开关电路34,因此该控制器321’省略图1的该第二输入端P4,如此一来,该控制器321’可通过该第三及第四输入端P17、P18来分别侦测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及是否接收该输入信号。在此配置下,该控制器321’无需产生该第二控制信号,该控制器321’仅产生该第一及第三控制信号且将该第一及第三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该第一及第三控制端。
在本实施例中,以一个输入电路322’取代图1的该输入电路322。该输入电路322’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与第四输入端P17、P18及该USB端口1,且产生该输入信号并输出至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入端P18。该输入电路322’包括第一至第三电阻器R1、R2、R3,及一个开关324a。该第一电阻器R1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输入端P17的第二端。该开关324a电连接在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入端P18与该第二参考节点n2间,并受该切换信号S1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开关324a可电连接在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入端P18与该第一参考节点n1间。该第二电阻器R2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R1的该第二端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的第二端。该第三电阻器R3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入端P18的第二端。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324a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该第三电阻器R3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该开关324a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时,该第三电阻器R3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该第三电阻器R3用作有关于该工作电压VDD的上拉电阻,该开关324a电连接至地的一端用作反相拉到GND。
在本实施例中,该警示单元33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n1、n2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图3是以该警示单元33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为例,但不限于此),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出端P15的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中,若该USB端口1发生短路时,该二极管34’为逆向不导通,因而无法构成一个电流回路,由此达成短路或逆流保护,防止该可充电电池312从该USB端口1短路或逆流放电。
在本实施例中,该USB端口1未接上该USB电源时,当该开关324a被按下时该第四输入端P18具有逻辑-0电平的电压,该充电供电模块3会从该待机模式切换到该电池供电模式。当该USB端口1接上该USB电源时,该第二电阻器R2会下拉该第三输入端P17的电位,以致该第三输入端P17具有逻辑-0电平的电压,可据以判断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该充电供电模块3会从该待机模式切换到该USB充电模式。该充电供电模块3具有相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运作,并能达成如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所有功效。
参阅图4,绘示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为该第三实施例的变化态样,并且其与该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图3)在配置上不同处将清楚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参考节点n2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负端12。该二极管34’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的阳极,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的阴极。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开关电路35例如包括一个具有该第三控制端且电连接在该第一参考节点n1与该负载单元2间的晶体管,但不以此例为限。更具体地,此晶体管例如是但不限于一个低态动作的PMOS晶体管351’,其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的源极、一个电连接该负载单元2的变压器21的漏极,及一个作为该第三控制端的栅极。
在本实施例中,该警示单元33具有一个电连接该第一及第二参考节点n1、n2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图4是以该警示单元33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为例,但不限于此),及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出端P15的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输入电路322’包括第一至第三电阻器R1’、R2’、R3’,及一个开关324a’。该第一电阻器R1’具有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三输入端P17的第一端,及一个接地的第二端。该开关324a’电连接在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入端P18与该第一参考节点n1间,并受该切换信号S1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开关324a’可电连接在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入端P18与该第二参考节点n2间。该第二电阻器R2’具有一个电连接该USB端口1的该正端11的第一端,及一个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R1’的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三电阻器R3’具有一个电连接该控制器321’的该第四输入端P18的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324a’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该第三电阻器R3’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该开关324a’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n2时,该第三电阻器R3’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n1。
在本实施例中,该USB端口1未接上该USB电源时,当该开关324a’被按下时该第四输入端P18具有逻辑-1电平的电压,该充电供电模块3会从该待机模式切换到该电池供电模式。当该USB端口1接上该USB电源时,该第二电阻器R2’会上拉该第三输入端P17的电位,以致该第三输入端P17具有逻辑-1电平的电压,可据以判断该USB端口1接收到该输入电压Vi,该充电供电模块3会从该待机模式切换到该USB充电模式。该充电供电模块3具有相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运作,并能达成如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所有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充电供电模块3确实能达成以下功效:
1.当该可充电电池312的电池电压Vb不足时,该警示单元33会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充电;
2.当该可充电电池312充饱电时,该警示单元33会发出声音通知使用者,因此使用者不用定期靠近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查看该可充电电池312是否充电完毕;
3.由于每一个电阻323、R3的电阻值为33KΩ,使得通过每一个开关324、324a的电流最高只有0.13mA,也就是说每一个开关324、324a是使用低电流导通,进而每一个开关324、324a具有较长的寿命;
4.当该可充电电池312的电池电压Vb充到该默认目标电压时即停止充电,使得该可充电电池312不会发生过充,且可延长电池寿命;
5.由于该充电供电模块3具有充饱即自动停止充电的机制,因此无需如现有技术需使用一个限流电阻以对该铅酸电池进行低电流充电,换句话说,该充电供电模块3相较于现有技术可用较大电流加速充电,进而所需的充电时间较短;
6.该控制器321通过判断输出具有PWM的该第三控制信号的时间是否大于该限制时间而得知该开关324是否被异物误压,以提供异物长时间误压开关324保护;
7.利用该本体二极管D2及该二极管34’提供该USB端口1的短路或逆流保护;
8.可由具有8只接脚的控制器来实现;及
9.只需一个发光二极管372就可显示该充电供电模块3不同的使用状态(包括接上该USB电源、充电中、充饱电,及电池供电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充电供电模块,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供电模块包含:
电池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电压及输出电池电压二者中的一者,且还接收第一控制信号,该电池单元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决定是否以该输入电压进行充电,该电池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具有用于接收该输入电压及输出该电池电压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第二端,及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端,该第一开关电路受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及
可充电电池,该可充电电池的正极及负极分别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二端与地,且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作为该电池电压;
控制单元,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控制端,并侦测该电池电压以产生第一侦测结果,且产生并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一控制端,并根据该第一侦测结果及默认参考电压产生充电警示信号;及
警示单元,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以接收该充电警示信号,并根据该充电警示信号产生声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还根据该第一侦测结果及默认目标电压,产生充饱警示信号,且将该充饱警示信号输出至该警示单元,以致该警示单元还根据该充饱警示信号产生声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该输入电压的USB端口及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充电供电模块还包含:
第二开关电路,适于电连接在该USB端口与第一参考节点和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间,且具有第二控制端,该第一参考节点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一端,该第二参考节点电连接该可充电电池的负极,该第二开关电路根据该第二控制端所接收的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或不导通;及
第三开关电路,适于与该负载单元彼此串联在该第一参考节点与该第二参考节点间,且具有第三控制端,并根据该第三控制端所接收的第三控制信号而导通或不导通;
该控制单元还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并侦测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与该USB端口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以产生第二侦测结果,且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与该第二参考节点及该第二控制端与该第三控制端,接收经由该第一参考节点的工作电压,并根据该第二侦测结果和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有关的输入信号,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第三控制信号,且将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第三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该第一控制端至该第三控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充电供电模块能够操作在待机模式、电池供电模式,及USB充电模式的其中一者,
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下,该控制单元在侦测出该USB端口未接收到该输入电压时,该充电供电模块操作在该待机模式,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第二控制信号与该第三控制信号,使该第二开关电路与该第三开关电路不导通,以允许该可充电电池经由该第一开关电路及该第一参考节点供应该工作电压,而该控制单元在侦测出该USB端口接收到该输入电压时,该充电供电模块操作在该USB充电模式,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第三控制信号,使该第一开关电路与该第二开关电路导通而该第三开关电路不导通,以允许该输入电压开始对该可充电电池充电,直到该控制单元侦测到该电池电压达到默认目标电压,及
当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从该待机状态切换至激活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在侦测出该USB端口未接收到该输入电压时,该充电供电模块操作在该电池供电模式,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三控制信号,使该第一开关电路与该第三开关电路导通,以允许该可充电电池供应该电池电压给该负载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正端及负端,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参考节点还用来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该第二参考节点为接地点,并且该控制单元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及
该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在该USB端口的该负端与该第二参考节点间,并包括:
NMOS晶体管,具有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的源极、用来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的漏极、及作为该第二控制端的栅极,并包括本体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正端及负端,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参考节点为接地点且还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并且该控制单元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及
该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在该USB端口的该正端与该第一参考节点间,并包括:
PMOS晶体管,具有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的源极、用来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漏极、及作为该第二控制端的栅极,并包括本体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器,具有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以接收该工作电压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的共同接地端、分别电连接该第一控制端至该第三控制端与该警示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至第四输出端、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二端以侦测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的第二输入端,及用于接收该输入信号并用于侦测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的第三输入端,及
输入电路,电连接在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与该USB端口间,且产生该输入信号并输出至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正端及负端,其特征在于:
该警示单元具有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及该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出端的第二端,及
该输入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的第二端,
开关,电连接在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二端与地间,并受切换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及
第二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二端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正端及负端,其特征在于:
该警示单元具有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及该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出端的第二端,及
该输入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的第一端,及接地的第二端,
开关,电连接在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参考节点间,并受切换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及
第二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的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该输入电压的USB端口及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充电供电模块还包含:
二极管,适于电连接在该USB端口与第一参考节点和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间,该第一参考节点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一端,该第二参考节点电连接该可充电电池的负极;及
第三开关电路,适于与该负载单元彼此串联在该第一参考节点与该第二参考节点间,且具有第三控制端,并根据该第三控制端所接收的第三控制信号而导通或不导通;
该控制单元还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并侦测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和该USB端口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以产生第二侦测结果,且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与该第二参考节点及该第三控制端,接收经由该第一参考节点的工作电压,并根据该第二侦测结果和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有关的输入信号,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三控制信号且将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三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该第一控制端及该第三控制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正端及负端,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参考节点还用来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该第二参考节点为接地点,并且该控制单元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及
该二极管具有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的阴极,及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的阳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正端及负端,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参考节点为接地点且还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并且该控制单元适于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及
该二极管具有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阳极,及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阴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器,具有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以接收该工作电压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的共同接地端、分别电连接该第一控制端及该第三控制端与该警示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电连接该第一开关电路的该第二端以侦测该可充电电池的跨压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侦测是否接收到该输入电压的第三输入端,及用于接收该输入信号的第四输入端,及
输入电路,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与该第四输入端及该USB端口,且产生该输入信号并输出至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正端及负端,其特征在于:
该警示单元具有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及该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出端的第二端,及
该输入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的第二端,
开关,具有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及该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的第二端,并受切换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
第二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二端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负端的第二端,及
第三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及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的第二端,当该开关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时,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当该开关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时,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该USB端口包括正端及负端,其特征在于:
该警示单元具有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及该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出端的第二端,及
该输入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三输入端的第一端,及接地的第二端,
开关,具有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及该第二参考节点二者中的一者的第二端,并受切换信号控制而导通或不导通,
第二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USB端口的该正端的第一端,及电连接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的第二端,及
第三电阻器,具有电连接该控制器的该第四输入端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当该开关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时,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当该开关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二参考节点时,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一参考节点。
16.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提供输入电压的USB端口、负载单元,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1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供电模块。
CN202210015840.XA 2021-12-08 2022-01-07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62477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5891 2021-12-08
TW110145891A TWI800144B (zh) 2021-12-08 2021-12-08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充電供電模組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7758A true CN116247758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5840.XA Pending CN116247758A (zh) 2021-12-08 2022-01-07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7758A (zh)
TW (1) TWI8001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9954B2 (en) * 2010-12-20 2014-01-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power to a rechargeable battery used therein
TWM457349U (zh) * 2012-12-28 2013-07-11 Samya Technology Co Ltd 可攜式無線充電器
TWI631030B (zh) * 2017-06-21 2018-08-01 精工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Charging system
TWI713280B (zh) * 2020-05-20 2020-12-11 奇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充電供電電路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0144B (zh) 2023-04-21
TW202324878A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2674B2 (en) Switch state assurance system
KR0147199B1 (ko) Ic 메모리 카드의 메모리 ic 전원공급 방법 및 회로
TWI713280B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充電供電電路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JP2014017184A (ja) Led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KR20070001201A (ko) 레이저 소자 구동 장치
CN116247758A (zh)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JPH0398312A (ja) 制御回路
CN113708427B (zh) 用于随身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电路及随身携带式电子装置
US4258297A (en) Voltage indicator for a stroboscope
US20230018700A1 (en) Electronic circuit unit and battery pack
CN210898926U (zh) 一种开关电源输出负载放电电路
US4384776A (en) Charge detection display type electronic flash
JP3328976B2 (ja) バッテリー装置
CN114902157B (zh) 电子电路单元和电池组
KR200392330Y1 (ko) 자동 방전기능을 내장한 제논 플래쉬 모듈
JP4191029B2 (ja) バッテリ放電器
US6759831B1 (en) Power supply disabler
JPS5842970B2 (ja) 近接スイッチ
JP2842734B2 (ja) パワーオンリセット回路
CN219305085U (zh) 供电保护电路及电子镇流器
JPS595854Y2 (ja) 電子閃光装置
CN212622777U (zh) 一种电压突降检测电路及电子装置
CN219611384U (zh) 中继座
CN215343960U (zh) 一种锂电池预放电电路
CN217689885U (zh) 一种上电掉电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