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0990A - 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0990A
CN116240990A CN202310057974.2A CN202310057974A CN116240990A CN 116240990 A CN116240990 A CN 116240990A CN 202310057974 A CN202310057974 A CN 202310057974A CN 116240990 A CN116240990 A CN 116240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eam
steel
welding
plat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79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
邢生英
马佳兴
武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22mcc Group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22mcc Group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22mcc Group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22mcc Group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579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0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40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0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8/00Welding or cutting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e.g. electrolytic welding
    • B23K28/02Combined welding or cutting procedures or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8Submerged-arc wel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28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2Iron or ferrous alloys
    • B23K2103/04Steel or steel allo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包括翼缘厚、腹板薄的H型的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钢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钢梁的左端均焊接有封头板,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搭接梁钢筋结构的搭接板;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下翼缘底部对应下层柱结构设置有柱脚卡头,柱脚卡头上设置有锚筋;第二钢梁的上翼缘上设置有第一连墙筋,第二钢梁的下翼缘上设置有第二连墙筋;本发明采用加厚翼缘的H型钢梁,相较于传统H型钢梁承载力和延性性能更好;上层钢板墙通过第一连墙筋连接,下层钢板墙通过第二连墙筋连接,下层柱结构通过柱脚卡头进行连接,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例如底层作为商场,上层住宅的底框上剪力墙结构,在剪力墙和底层框架结构连接处要设转换构件,其中转换梁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转换构件,其中包括组合型钢转换梁,其主体由多个型钢组成,连接后成组合型钢转换梁;安装时,在多个型钢连接整体外围配有适量的横向、纵向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最终以混凝土、转换梁、钢筋、箍筋形成有机整体。
现有的组合型钢转换梁在制作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多个H型之间需多个支撑牛腿和连接点连接,装配次数多;多个型钢之间施工空间狭小,施焊困难,制作质量难以保证;在地铁、底下车站等结构中,转换梁的下侧一般为钢板墙+柱结构,上侧为钢板墙,现有的转换梁结构不能很好的与下层结构、上层结构进行连接,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转换梁由于自重较大,在实际施工时施工困难,不便于与上层结构、下层结构连接,主体焊接易变形,矫正困难,难以有效控制浇筑后混凝土开裂、抗震性较差、不能保证转换层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抗震性能较好的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包括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均为H型钢梁且其上翼缘、下翼缘的厚度均大于腹板的厚度;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连接板连接在相邻两上翼缘、相邻两下翼缘之间;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左端均焊接有封头板,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搭接梁钢筋结构的搭接板;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下翼缘底部对应下层柱结构设置有柱脚卡头,柱脚卡头上设置有锚筋,柱脚卡头通过锚筋与下层柱结构钢筋锚固连接;第二钢梁的上翼缘上对应上层钢板墙设置有第一连墙筋,第二钢梁的下翼缘上对应下层钢板墙设置有第二连墙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于钢板墙、柱结构的组合型钢转换梁,转换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三大部分可分体制作再进一步拼装,拼装时仅需使用连接板进行连接,制作更加简单;同时,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均采用加厚上翼缘、下翼缘的H型钢梁,相较于传统H型钢梁承载力和延性性能更好,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浇筑后结构整体的抗震性;上层钢板墙通过第一连墙筋连接,下层钢板墙通过第二连墙筋连接,下层柱结构通过柱脚卡头进行连接,安装方便,同时,本结构中配备有搭接板,便于钢筋结构的穿设、绑扎,转换梁整体结构与上钢板墙下柱结构更加契合,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钢梁的长度为D1,第二钢梁的长度为D2,第三钢梁的长度为D3,连接板的长度为L1;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长度关系满足:D3>D2>D1;两个组合H型钢板墙能够成一条直线连接或呈90°连接,使转换梁与转换梁之间的连接更紧密,能够提高转换梁安装后的整体性。
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上翼缘及下翼缘的厚度均为W1,腹板的厚度为W2,厚度差W1-W2≥55mm。
一种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工型组焊,将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各自组装焊接好,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之间采用埋弧自动焊的方式进行焊接;
S2:在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上分别焊接连接板、封头板、搭接板、柱脚卡头,柱脚卡头上焊接锚筋,在第二钢梁上侧、下侧分别焊接固定第一连墙筋、第二连墙筋;
S3:将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依次放入组装平台,用连接板将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连接固定;
组装平台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两纵梁之间设置有四根横梁,最左侧纵梁上还设置有延伸梁,延伸梁垂直纵梁设置且延伸梁和横梁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最左侧纵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左侧限位柱,最右侧纵梁上设置有一个右侧限位柱,横梁上设置有柱脚限位柱,延伸梁上设置有第二钢梁支撑柱和第三钢梁支撑柱,左侧限位柱、右侧限位柱、柱脚限位柱、第二钢梁支撑柱和第三钢梁支撑柱均垂直于纵梁、横梁所构成的平面设置;
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放入组装平台时,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由下至上纵向布置,两左侧限位柱分别卡接在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前后两侧,右侧限位柱卡接在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前侧,柱脚限位柱卡接在柱脚卡头左侧,第二钢梁支撑柱支撑在第二钢梁下侧,第三钢梁支撑柱支撑在第三钢梁下侧;
S4:将由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焊接成型的高抗震性转换梁从组装平台取出,由前至后检查各焊接点,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本方法无需设置支撑牛腿及连接点连接,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直接在组装平台上组装成型,左侧限位柱、右侧限位柱、第二钢梁支撑柱、第三钢梁支撑柱对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起到限位和支撑作用,使转换梁能够一次组装成型,提高了组装效率。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均包括由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组成的H型;H型焊接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定位焊接,定位焊长度为40-60毫米,焊接间距280-320毫米,具体步骤包括:
S101:将上翼缘、下翼缘与腹板组装为H型吊至埋弧焊接工位上,焊接前在H型上加装与母材同板厚同材质的引弧板和熄弧板;
S102:焊接时两人操作,一人操作埋弧焊机器进行焊接,一人使用火焰预热枪对上翼缘或下翼缘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50-200摄氏度,加热位置为上翼缘上侧或下翼缘下侧与焊接位置对应的位置火焰预热速度与埋弧焊接速度同步;
S103:上翼缘或下翼缘单面焊接完成后反面清根,H型整体焊接完成后切掉引弧板和熄弧板;
S104:采用保温棉包裹住整体H型,缓冷到常温,完成后去除保温棉;上翼缘、下翼缘加厚以后,由于上翼缘、下翼缘与腹板的厚度差较大,当进行埋弧焊时,焊接热量易通过上翼缘或下翼缘流失,快速的失温会导致焊接H型时产生较大的变形,本方法通过外侧加热,避免了快速的失温,避免了焊接变形,并且让H型在保温棉内自认降温,进一步保证了焊接质量。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第一钢梁制作过程为:首先,将第一钢梁的H型打制完成,然后按图纸依次在H型上安装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在柱脚卡头上焊接锚筋,焊接固定前,先将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的尺寸线在H型上标注清楚,尺寸线画清后装配焊接,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焊接固定后再焊接安装连接板;
第二钢梁制作过程为:首先,将第二钢梁的H型打制完成,然后按图纸依次在H型上安装封头板、柱脚卡头、第一连墙筋和第二连墙筋,焊接固定前,先将封头板、柱脚卡头、第一连墙筋和第二连墙筋的尺寸线在H型上标注清楚,尺寸线画清后装配焊接,封头板、柱脚卡头、第一连墙筋和第二连墙筋焊接固定后再焊接安装连接板;
第三钢梁制作过程为:首先,将第三钢梁的H型打制完成,然后按图纸依次在H型上安装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焊接固定前,先将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的尺寸线在H型上标注清楚,尺寸线画清后装配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在组装平台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02加工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梁施工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梁施工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钢梁;101、上翼缘;102、下翼缘;103、腹板;2、第二钢梁;201、第一连墙筋;2011、小H型钢柱;2012、第一墙板;2013、第一加强筋;2014、第一穿筋板;202、第二连墙筋;2022、第二墙板;2023、第二加强筋;2024、第二穿筋板;3、第三钢梁;4、连接板;5、柱脚卡头;501、右侧柱脚卡头;502、左侧柱脚卡头;6、锚筋;7、封头板;8、耳板;901、小搭接板;902、纵向搭接板;903、外搭接板;1001、第一肋筋;1002、第二肋筋;1003、第三肋筋;11、纵梁;12、横梁;13、延伸梁;14、左侧限位柱;15、右侧限位柱;16、柱脚限位柱;17、第二钢梁支撑柱;18、第三钢梁支撑柱;19、纵向筋板;20、上层钢板墙;21、下层柱结构;22、下层钢板墙。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包括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均为H型钢梁且其上翼缘101、下翼缘102的厚度均大于腹板103的厚度;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板4相互连接,连接板4连接在相邻两上翼缘101、相邻两下翼缘102之间,连接板4的厚度等于上翼缘101或下翼缘102的厚度;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的左端均焊接有封头板7;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搭接梁钢筋结构的搭接板;搭接板包括焊接固定在腹板103上的小搭接板901,纵向焊接固定在腹板103上、连接上翼缘101和下翼缘102的纵向搭接板902,焊接固定在封头板7上的外侧搭接板,小搭接板901、纵向搭接板902、外侧搭接板的焊接位置根据转换梁预设钢筋结构位置布置;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的下翼缘102底部对应下层柱结构21设置有柱脚卡头5,柱脚卡头5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下层柱结构21的耳板8,柱脚卡头5上还连接有锚筋6,柱脚卡头5通过耳板8及锚筋6与下层柱结构21钢筋锚固连接;第二钢梁2的上翼缘101上对应上层钢板墙20设置有第一连墙筋201,第二钢梁2的下翼缘102上对应下层钢板墙22设置有第二连墙筋202。
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便于转换梁与转换梁之间连接的结构,具体的,第一钢梁1的长度为D1,第二钢梁2的长度为D2,第三钢梁3的长度为D3,连接板4的长度为L1;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的长度关系满足:D3>D2>D1;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与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之间相互搭接,左侧转换梁的第一钢梁1与右侧转换梁的第三钢梁3搭接、左侧转换梁的第二钢梁2与右侧转换梁的第二钢梁2搭接、左侧转换梁的第三钢梁3与右侧转换梁的第一钢梁1搭接;同理,两个转换梁还可以呈直角相互连接。
本事实例中,为进一步加强转换梁承载力,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的上翼缘101及下翼缘102的厚度均为W1,腹板103的厚度为W2,厚度差W1-W2≥55mm,厚翼缘薄腹板103H型结构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具体的,W1=80mm,W2=16mm。
如图9至图12,使用时,第一连墙筋201与上层钢板墙20连接,第二连墙筋202与下层钢板墙22连接,柱脚卡头5与下层柱结构21连接。
本实施例公开了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运用tekla软件对H型钢板墙转换梁进行拆分,拆分成单个零件并对每个零件进行编号,运用排版软件对处理好的零件进行排版,有坡口的零件在排版图里标清坡口大小方向,然后将处理好的排版图输出程序,运用半自动数控火焰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完的零件标清零件编号和坡口尺寸,运用火焰切割小车进行二次坡口切割,处理完后的零件运送至制作场地等待拼装。
零件包括有: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第三钢梁3的上翼缘101、下翼缘102、腹板103;耳板8;若干小H型钢柱2011、第一墙板2012、第一加强筋2013、第一穿筋板2014、第二连墙筋202、第二墙板2022、第二加强筋2023、第二穿筋板2024、连接板4、制作柱脚卡头5的钢板、锚筋6、封头板7、小搭接板901、纵向搭接板902、外搭接板903、第一肋筋1001、第二肋筋1002、第三肋筋1003、纵梁11、横梁12、延伸梁13、左侧限位柱14、右侧限位柱15、柱脚限位柱16、第二钢梁支撑柱17、第三钢梁3支撑柱18、纵向筋板19等。其中,耳板8用于吊装及连接;小搭接板901、纵向搭接板902、外搭接板903用于穿设钢筋,其上开设有穿筋孔;第一肋筋1001、第二肋筋1002、第三肋筋1003用于H型结构的进一步加强。
S1:工型组焊,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均包括由上翼缘101、下翼缘102和腹板103组成的H型;将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各自组装焊接好;进一步的,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的H型在H型组对机上进行主体装配,翼板(上翼缘101、下翼缘102)厚80mm,腹板103厚16mm,整体装配完毕后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定位焊接,定位焊长度为40-60毫米,焊接间距280-320毫米,保证整体焊接时刚度要求;本实施例中定位焊长度为50毫米,焊接间距300毫米,焊接步骤包括:
S101:将H型吊至埋弧焊接工位上,焊接前在H型上加装与母材同板厚同材质的引弧板和熄弧板;
S102:如图8所示,焊接时两人操作,一人操作埋弧焊机器进行焊接,一人使用火焰预热枪对上翼缘101或下翼缘102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50-200摄氏度,加热位置为腹板103对应位置(图8中A处),防止因上翼缘101、下翼缘102过厚,翼板、腹板103冷热不均热量流失产生的焊接变形,火焰预热速度与埋弧焊接速度同步;
S103:上翼缘101或下翼缘102单面焊接完成后反面清根,H型整体焊接完成后切掉引弧板和熄弧板;
S104:采用保温棉包裹住整体H型,缓冷到常温,完成后去除保温棉。
S2:在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上分别焊接封头板7、搭接板、柱脚卡头5,柱脚卡头5上焊接锚筋6,在第二钢梁2上侧、下侧分别焊接固定第一连墙筋201、第二连墙筋202;
其中,第一钢梁1制作过程为:S2011:制作右侧柱脚卡头501,右侧柱脚卡头501包括柱脚主体,柱脚主体为H型钢打制而成,柱脚主体上焊接有若干耳板8,下部焊接有锚筋6,组装时在柱脚主体上加装角钢拉撑防止焊接后变形;制作左侧柱脚卡头502,左侧柱脚卡头502只打制出短边的T型(T型端部用于连接封头板7),短边的T型由短腹板103和短盖板组成;
S2012:零件装配,零件装配在预制平胎上进行,装配前需要先将第一钢梁1H型正面和侧面需安装的各零件的尺寸线在H型上标注清楚,然后开始安装正面零件,依次安装封头板7、外侧搭接板、第一肋筋1001、第二肋筋1002、第三肋筋1003、小搭接板901,装配完成后将H型立起,再依次装配左侧柱脚卡头502、右侧柱脚卡头501、纵向搭接板902,组装完成后将所有焊缝焊接完成,焊接完成后翻转至反面,进行反面的小搭接板901、第一肋筋1001、第二肋筋1002、第三肋筋1003及连接板4的装配焊接;
S2013:所有零件焊接完成后进行外观及尺寸修理。
第二钢梁2制作过程为:S2021:先打制第一连墙筋201,第一连墙筋201包括两个小H型钢柱2011、第一墙板2012、第一加强筋2013、耳板8和第一穿筋板2014;再打制第二钢梁2右侧柱脚卡头501(H型)、左侧柱脚卡头502(T型同第一钢梁1的左侧柱脚卡头5);然后在左侧柱脚卡头502与右侧柱脚卡头501之间连接第二连墙筋202,第二连墙筋202包括第二墙板2022、第二加强筋2023和第二穿筋板2024;最后再在左侧柱脚卡头502、右侧柱脚卡头501上焊接耳板8和锚筋6;
S2022:零件装配,零件装配在预制平胎上进行,装配前需要先将第二钢梁2H型正面和侧面需安装的各零件的尺寸线在H型上标注清楚,然后开始安装正面零件,依次焊接封头板7、纵向筋板19,焊接完成后翻转至反面,进行反面纵向筋板19及连接板4的装配焊接,装配完成后将H型立起,再依次装配第一连墙筋201、左侧柱脚卡头502、第二连墙筋202和右侧柱脚卡头501;
S2023:所有零件焊接完成后进行外观及尺寸修理。
第三钢梁3较第一钢梁1少了第一肋筋1001、第二肋筋1002、外侧搭接板和连接板4,其组装过程参考第一钢梁1组装。
S3:将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依次放入组装平台,施工人员进入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之间,由前至后将连接板4另一端焊接牢固,使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连接固定;
组装平台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11,两纵梁11之间设置有四根横梁12,最左侧纵梁11上还设置有延伸梁13,延伸梁13垂直纵梁11设置且延伸梁13和横梁12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最左侧纵梁1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左侧限位柱14,最右侧纵梁11上设置有一个右侧限位柱15,横梁12上设置有柱脚限位柱16,延伸梁13上设置有第二钢梁支撑柱17和第三钢梁3支撑柱18,左侧限位柱14、右侧限位柱15、柱脚限位柱16、第二钢梁支撑柱17和第三钢梁3支撑柱18均垂直于纵梁11、横梁12所构成的平面设置;
如图7,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放入组装平台时,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由下至上纵向布置,两左侧限位柱14分别卡接在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前后两侧,右侧限位柱15卡接在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前侧,柱脚限位柱16卡接在柱脚卡头5左侧,第二钢梁支撑柱17支撑在第二钢梁2下侧,第三钢梁3支撑柱18支撑在第三钢梁3下侧;
S4:将由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和第三钢梁3焊接成型的高抗震性转换梁从组装平台取出,由前至后检查各焊接点,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使用本方法焊完后整根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制作完成,由于在S2步骤已经修理,构件不用再进行修理,只经过简单整体尺寸校核即可出成品;本发明的转换梁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2、第三钢梁3可同时施工,提高了制作效率,各个钢梁制作完成后再进行拼装,每一部分的制作精度都能得到保证,解决了多个H型之间施工空间狭小、施焊困难的问题;通过边预热边埋弧焊接,解决了由于薄厚差异过大、焊接变形较大、后期矫正困难的问题,使整体转换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制作效率也有所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均为H型钢梁且其上翼缘、下翼缘的厚度均大于腹板的厚度;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连接板连接在相邻两上翼缘、相邻两下翼缘之间;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左端均焊接有封头板,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搭接梁钢筋结构的搭接板;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下翼缘底部对应下层柱结构设置有柱脚卡头,柱脚卡头上设置有锚筋,柱脚卡头通过锚筋与下层柱结构钢筋锚固连接;第二钢梁的上翼缘上对应上层钢板墙设置有第一连墙筋,第二钢梁的下翼缘上对应下层钢板墙设置有第二连墙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梁的长度为D1,第二钢梁的长度为D2,第三钢梁的长度为D3,连接板的长度为L1;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长度关系满足:D3>D2>D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上翼缘及下翼缘的厚度均为W1,腹板的厚度为W2,厚度差W1-W2≥55m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工型组焊,将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各自组装焊接好,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之间采用埋弧自动焊的方式进行焊接;
S2:在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上分别焊接连接板、封头板、搭接板、柱脚卡头,柱脚卡头上焊接锚筋,在第二钢梁上侧、下侧分别焊接固定第一连墙筋、第二连墙筋;
S3:将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依次放入组装平台,用连接板将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连接固定;
组装平台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两纵梁之间设置有四根横梁,最左侧纵梁上还设置有延伸梁,延伸梁垂直纵梁设置且延伸梁和横梁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最左侧纵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左侧限位柱,最右侧纵梁上设置有一个右侧限位柱,横梁上设置有柱脚限位柱,延伸梁上设置有第二钢梁支撑柱和第三钢梁支撑柱,左侧限位柱、右侧限位柱、柱脚限位柱、第二钢梁支撑柱和第三钢梁支撑柱均垂直于纵梁、横梁所构成的平面设置;
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放入组装平台时,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由下至上纵向布置,两左侧限位柱分别卡接在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前、后两侧,右侧限位柱卡接在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前侧,柱脚限位柱卡接在柱脚卡头左侧,第二钢梁支撑柱支撑在第二钢梁下侧,第三钢梁支撑柱支撑在第三钢梁下侧;
S4:将由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焊接成型的高抗震性转换梁从组装平台取出,由前至后检查各焊接点,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和第三钢梁均包括由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组成的H型;H型焊接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定位焊接,定位焊长度为40-60毫米,焊接间距280-320毫米,具体步骤包括:
S101:将上翼缘、下翼缘与腹板组装为H型吊至埋弧焊接工位上,焊接前在H型上加装与母材同板厚同材质的引弧板和熄弧板;
S102:焊接时两人操作,一人操作埋弧焊机器进行焊接,一人使用火焰预热枪对上翼缘或下翼缘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50-200摄氏度,加热位置为上翼缘上侧或下翼缘下侧与焊接位置对应的位置火焰预热速度与埋弧焊接速度同步;
S103:上翼缘或下翼缘单面焊接完成后反面清根,H型整体焊接完成后切掉引弧板和熄弧板;
S104:采用保温棉包裹住整体H型,缓冷到常温,完成后去除保温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钢梁制作过程为:首先,将第一钢梁的H型打制完成,然后按图纸依次在H型上安装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在柱脚卡头上焊接锚筋,焊接固定前,先将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的尺寸线在H型上标注清楚,尺寸线画清后装配焊接,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焊接固定后再焊接安装连接板;
第二钢梁制作过程为:首先,将第二钢梁的H型打制完成,然后按图纸依次在H型上安装封头板、柱脚卡头、第一连墙筋和第二连墙筋,焊接固定前,先将封头板、柱脚卡头、第一连墙筋和第二连墙筋的尺寸线在H型上标注清楚,尺寸线画清后装配焊接,封头板、柱脚卡头、第一连墙筋和第二连墙筋焊接固定后再焊接安装连接板;
第三钢梁制作过程为:首先,将第三钢梁的H型打制完成,然后按图纸依次在H型上安装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焊接固定前,先将封头板、柱脚卡头和搭接板的尺寸线在H型上标注清楚,尺寸线画清后装配焊接。
CN202310057974.2A 2023-01-18 2023-01-18 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6240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7974.2A CN116240990A (zh) 2023-01-18 2023-01-18 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7974.2A CN116240990A (zh) 2023-01-18 2023-01-18 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0990A true CN116240990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8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7974.2A Pending CN116240990A (zh) 2023-01-18 2023-01-18 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09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2229A (zh) 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安装施工方法
CN111255138B (zh) 一种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1734027A (zh) 一种带固定结构的泡沫钢楼板及固定方法
CN214220084U (zh) 一种排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及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116240990A (zh) 组合h型钢板墙转换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1364659A (zh) 一种新型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46596B (zh) 下凹型双曲线立体管桁架及双箱柱的制作方法
CN214302263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节点连接结构
CN213087080U (zh) 一种混凝土梁与箱型钢柱连接节点结构
CN103741857A (zh) U型钢梁与钢筋桁架楼承板楼面体系
CN111764509A (zh) 用于预制梁柱的钢筋混凝土带钢管芯连接节点和连接方法
CN111101617A (zh) 填充墙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679832U (zh) 装配式剪力墙构造
CN219343708U (zh) 一种仓储混凝土框架梁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连接结构
CN213952521U (zh) 钢柱节点结构
CN220828037U (zh) 一种桁架楼承板支撑结构
CN112854452B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拼装单元
CN212405766U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防火屋面板
CN215889346U (zh) 一种弧形模板排架支撑体系
CN216516497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转换层竖向钢筋定位装置
CN216041936U (zh) 一种新型l型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14592437B (zh) 一种预应力连续砼箱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74365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民用校舍
CN212026782U (zh) 一种新型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
CN212001907U (zh) 一种预制装配与现浇组合的t型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