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9000B -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 Google Patents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9000B
CN116239000B CN202211669596.5A CN202211669596A CN116239000B CN 116239000 B CN116239000 B CN 116239000B CN 202211669596 A CN202211669596 A CN 202211669596A CN 116239000 B CN116239000 B CN 1162390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rope
positioning
lifting
lifting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695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39000A (zh
Inventor
张福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xing Pip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xing Pip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xing Pip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xing Pip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695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9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9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9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39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9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12Slings comprising chains, wires, ropes, or bands; Nets
    • B66C1/16Slings with load-engaging platforms or framew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12Slings comprising chains, wires, ropes, or bands; 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2Handles to carry construction b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立柱运输领域,尤其涉及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包括:限位环、定位环以及铰接于定位环中部位置的缠绕板,具体的,所述定位环内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铰接有朝向定位环中心点转动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连接座的一端铰接有朝向定位环中心点转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位置固定有吊绳,所述吊绳向上拉扯以驱动支撑板抬起从而对建筑立柱进行支撑。本发明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吊绳以及调节板等结构,形成了以吊绳上拉推动调节板支撑立柱的结构,可以直接从立柱的一端将整体结构套在立柱的外侧,将立柱整体被固定在管状结构的内部,起到支撑立柱的作用,操作起来更加简单。

Description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立柱运输领域,尤其涉及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背景技术
建筑立柱一般是指应用在建筑施工上的用于支撑的柱体,通常是用来提供对建筑顶层结构的支撑功能。
现有的建筑施工中存在风格不同的立柱设计,包括石质的立柱以及金属立柱等,石质立柱是由于其可雕刻性大,因此在后期加工的可塑性更强,但是石质立柱存在风华等老化问题,而且容易出现裂缝损坏的问题,因此在多数建筑行业中还会采用金属立柱,金属立柱通常是以钢等材料作为主体所加工而成的柱体结构,其具有更高的强度,但是同时由于其所采用的材料为钢,因此成型的柱体质量较大,在对位置较高的地方进行施工时,人工无法进行搬运,一般需要吊具进行辅助搬运,现有的吊具通常是以吊车等进行运输,通常采用在立柱的表面开孔挂钩的方式进行运输,或者以网状结构包覆在立柱的外侧,然后通过吊车的吊钩勾住网状结构,以此来完成搬运。
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满足运输需求,但是开孔的方式容易出现对立柱造成损坏,影响后续的施工,而网状结构包裹的方式为了保证网状结构包覆的强度,通常是以一端封口,一端开口的方式进行,即在对立柱进行卸料时,需要将立柱从网状结构的开口处完全抽离从而完成卸料,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现施工风险,即网状结构容易因为受力点的转移,导致部分位置受力过大,使得网状结构受力过大的位置出现弯曲的情况,这会导致立柱一端失去支撑撞击施工位置,不仅容易导致立柱损坏,而且容易因为意外情况导致施工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包括:限位环、定位环以及铰接于定位环中部位置的缠绕板。
具体的,所述限位环的外边沿设置有若干个耳板,所述限位环与定位环之间通过若干根支撑杆水平固定,所述限位环、定位环以及支撑杆构成管状结构,建筑立柱穿入所述管状结构的内部,所述定位环内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沿着定位环的环内壁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座的内部铰接有朝向定位环中心点转动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连接座的一端铰接有朝向定位环中心点转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位置固定有吊绳,所述吊绳向上拉扯以驱动支撑板抬起从而对建筑立柱进行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绳扣,所述吊绳的一端与绳扣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板远离调节板的一端具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用于接触建筑立柱的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板远离定位环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吊绳的一端从导向管的内部穿入并与绳扣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板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具有贯穿的侧向槽,所述侧向槽朝向定位环的中心,所述支撑板铰接于侧向槽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吊绳具有螺旋部和扣合部,所述扣合部由一根钢丝绳的中部位置打结形成,所述螺旋部为一根吊绳出扣合部外的两个端部螺旋缠绕形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环对称设置于限位环的两侧,所述限位环的中部位置为贯穿状,两个所述定位环沿着所述支撑杆向限位环的方向移动以挤压的方式固定建筑立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环的表面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定位环上固定的支撑杆一一对应的贯穿槽,所述定位环表面固定的支撑杆贯穿限位环,所述支撑杆贯穿的限位环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设置有与吊绳数量相同的穿绳槽,两个所述穿绳槽为一组,两个所述定位环上对应的相邻两根方向相反的所述吊绳的自由端分别从一组穿绳槽内穿至限位环外部,两根相邻所述吊绳位于限位环的外侧的自由端端部固定构成卷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吊绳以及调节板等结构,形成了以吊绳上拉推动调节板支撑立柱的结构,可以直接从立柱的一端将整体结构套在立柱的外侧,然后以吊绳拉扯的方式,使得调节板紧贴立柱的一端,在另一端将所有吊绳缠绕在一起并在立柱的另一端上的缠绕板上打结,这样当拉起限位环后,立柱整体被固定在管状结构的内部,起到支撑立柱的作用,当运输至正确的位置后,将打结的吊绳缓缓松开,这样位于底部的支撑板就会缓缓位移,从而将立柱松开,此时,可以直接将本申请的管状结构直接拆下,由于拆下的是本申请的管状结构,而不是拆下立柱,因此操作起来更加简单,而且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吊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限位环;11、耳板;12、贯穿槽;13、调节螺母;14、穿绳槽;15、卷绕部;20、定位环;21、支撑杆;22、连接座;23、调节板;231、侧向槽;232、导向管;24、支撑板;241、绳扣;242、弧形部;25、吊绳;251、螺旋部;252、扣合部;30、缠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的立柱在运输时需要网状结构进行包覆,然后通过吊车挂钩挂在网状结构上进行运输,而为了保证网状结构包覆的强度,通常是以一端封口,一端开口的方式进行,即在对立柱进行卸料时,需要将立柱从网状结构的开口处完全抽离从而完成卸料,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现施工风险,即网状结构容易因为受力点的转移,导致部分位置受力过大,使得网状结构受力过大的位置出现弯曲的情况,这会导致立柱一端失去支撑撞击施工位置,不仅容易导致立柱损坏,而且容易因为意外情况导致施工停止。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5,提供一种立柱转移用吊具,包括:限位环10、定位环20以及铰接于定位环20中部位置的缠绕板30。
具体的,限位环10的外边沿设置有若干个耳板11,限位环10与定位环20之间通过若干根支撑杆21水平固定,限位环10、定位环20以及支撑杆21构成管状结构,建筑立柱穿入管状结构的内部,定位环20内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座22,连接座22沿着定位环20的环内壁均匀分布,连接座22的内部铰接有朝向定位环20中心点转动的调节板23,调节板23远离连接座22的一端铰接有朝向定位环20中心点转动的支撑板24,支撑板24的中部位置固定有吊绳25,吊绳25向上拉扯以驱动支撑板24抬起从而对建筑立柱进行支撑。
在对建筑立柱进行转移运输时,需要首先将立柱的一端从定位环20的位置穿入,直至将整个立柱完全推动至在限位环10、定位环20以及支撑杆21构成的管状结构内部,然后拉动吊绳25,直至支撑板24紧紧挤压立柱,而此种状态下由于立柱还没有拉起,因此此时可以很轻松地将吊绳25缠绕在缠绕板30上,这样吊绳25的位置就被固定住了,而与吊绳25固定的支撑板24则能够保证对立柱的支撑效果,在运输时立柱会向下拉扯吊绳25,相应的吊绳25会向下拉动缠绕板30,由于顶部的缠绕板30是铰接状态,因此缠绕板30会产生角度偏转,只要将缠绕板30的长度设置超过限位环10内径的长度即可保证缠绕板30在受到向下的挤压时,能够以端部挤压限位环10的方式来保证稳定性,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方式进行运输能够保证在进行立柱的卸料时,直接松开吊绳25后,即可直接将本实施例的结构完全拆卸,而无需和网状结构一样需要将立柱吊起来分离网状结构和立柱,以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配合吊运的施工方式将立柱吊起运输。
在吊运时,可以以吊车的吊钩勾住耳板11的耳孔,从而形成固定效果,即吊运的支撑点在耳板11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支撑板24上表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绳扣241,吊绳25的一端与绳扣241固定。
吊绳25固定支撑板24的中部位置是为了保证在进行吊运时,吊绳25的上拉能够稳定地带动支撑板24向上进行转动,并且在吊绳25松开时,支撑板24能够在是去上拉力的情况下自由地滑落至竖直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清参阅图1-4,支撑板24远离调节板23的一端具有弧形部242,弧形部242用于接触建筑立柱的底部。
由于立柱在进行吊运的过程中全程都是以支撑板24进行支撑的,这就导致,需要稳定调节板23与立柱底面的接触点,因此在支撑板24的端部设置弧形部242,通过弧形结构来与立柱的底面进行直接的接触,这样再吊运操作中,支撑板24能够平滑地进行角度的调整,而不会出现支撑板24的端部与立柱的底面产生挤压,导致支撑板24卡住无法进行转动卸料的问题,并且以弧形部242作为支撑能够形成平滑地过渡,保证支撑操作时,支撑板24切换角度的稳定性。
在进行吊运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立柱的底面与吊绳25之间产生接触,而立柱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晃动,这就导致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吊绳25可能会与立柱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这不仅容易导致吊绳25出现磨损,而且吊绳25也可能会对立柱的表面造成一定的划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请参阅图4,支撑板24远离定位环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向管232,吊绳25的一端从导向管232的内部穿入并与绳扣241固定。
即通过导向管232来限制吊绳25的出绳位置,将其控制在靠近绳扣241的位置即可,这样在立柱进行吊运时,由于支撑板24会向上产生角度偏转,这就导致吊绳25不会与立柱之间产生直接接触,从而起到保护立柱底部和吊绳25的效果。
为了保证支撑板24转向的稳定性和可维修性,请参阅图1调节板23远离连接座22的一端具有贯穿的侧向槽231,侧向槽231朝向定位环20的中心,支撑板24铰接于侧向槽231的内部。
调节板23以贯穿的槽口来进行连接,这样支撑板24能够在使用时,保证很好的转动性,由于在支撑过程中吊绳25与缠绕板30为主要的支撑点,因此虽然这里采用的侧向槽231来连接支撑板24,但是侧向槽231主要受力点是侧向槽231的内部,其侧壁是用于提供晃动时的限制,避免吊运过程中因为晃动导致支撑板24产生水平的角度偏转,因此即使采用了侧向槽231进行连接,但仍然能够保证使用的稳定性,而不会导致结构出现扭曲和损坏。
由于吊绳25需要提供所有的支撑力的传递,因此吊绳25的强度很重要,而作为连接点的绳扣241如果仅仅以缠绕拴死的方式进行固定,很容易因为吊运过程中的晃动而导致脱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请参阅图5,吊绳25具有螺旋部251和扣合部252,扣合部252由一根钢丝绳的中部位置打结形成,螺旋部251为一根吊绳25出扣合部252外的两个端部螺旋缠绕形成。
即将一根钢丝绳的中部位置留出环状的扣合部252,扣合部252的两端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形成螺纹状的螺旋部251,这样其扣合部252能够直接穿入绳扣241的内部,而由于扣合部252的位置为一根完整地钢丝绳,因此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仅在所承受的重量大于能够承载的重力或者出现损坏断裂时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而这两个问题能够在使用前直观地发现,因此能够很好地进行避免。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都是在柱体的状态与其内部的长度相同或者更小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运输,而在柱体状态不一致或者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时,实施例一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则无法满足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参阅图6-8,除了实施例一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外,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定位环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环20对称设置于限位环10的两侧,两个定位环20沿着支撑杆21向限位环10的方向移动以挤压的方式固定建筑立柱。
即与实施例一结构不同的是,采用两个定位环20分别对柱体的两个端部进行固定,并且以定位环20沿着支撑杆21的移动来对柱体的规格进行适配,这样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柱体的运输功能,扩大的运输的范围。
由于需要保证立柱覆盖范围的可调性,因此限位环10的中部位置为贯穿状,这就导致了吊绳25没有位置固定,而为了保证稳定性,可以直接将吊绳25固定在靠近的支撑杆21上,以支撑杆21来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供对支撑板24稳定的支撑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8,限位环10的表面开设有与两个定位环20上固定的支撑杆21一一对应的贯穿槽12,定位环20表面固定的支撑杆21贯穿限位环10,支撑杆21贯穿的限位环1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3。
支撑杆21以穿入限位环10的方式进行调节,并且在另一端设置调节螺母13,这样当立柱设置在内部时,根据立柱的规格调整支撑杆21穿入限位环10内部的长度,直至立柱两侧的位置靠近支撑板24,此时将两个不同定位环20上的支撑杆21端部的调节螺母13拧紧,当完全拧紧后,拉动吊绳25,此时可以将两端的支撑板24完全紧固,并且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先将吊绳25拉紧,然后以支撑板24紧固立柱,并将吊绳25的自由端缠绕在支撑杆21与限位环10的连接位置,最后再通过调节螺母13向限位环10的位置拧紧,这样调节螺母13不仅固定了支撑杆21的位置,而且能够固定吊绳25,起到了双重稳定的作用,保证了连接处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满足稳定需求,但是由于吊绳25是在限位环10的内侧,这就导致不方便进行拴紧的操作,而为了保证最后固定的稳定性,请参阅图6-8,限位环10的内部设置有与吊绳25数量相同的穿绳槽14,两个穿绳槽14为一组,两个定位环20上对应的相邻两根方向相反的吊绳25的自由端分别从一组穿绳槽14内穿至限位环10外部,两根相邻吊绳25位于限位环10的外侧的自由端端部固定构成卷绕部15。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相向设置的两个定位环20,这就导致两个定位环20上的支撑杆21需要错位,且两个支撑杆21呈对象的间隔设置,在此种情况下,其内侧的吊绳25也是同样呈现对称的间隔设置,这样会进一步加大对吊绳25缠绕的难度,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将对称且相邻的两个吊绳25的自由端穿过限位环10内部的穿绳槽14的内部并在端部固定,通常是一体成型的状态,这样能够避免拉扯损坏的问题,在此种状态下,可以在外侧再将卷绕部15螺旋转动,由于穿绳槽14为两个,其能够对两个吊绳25的自由端形成限制,使得卷绕部15能够进行螺旋拧紧,这样以螺旋卷绕后的卷绕部15缠绕支撑杆21的外侧,再以调节螺母13进行拧紧固定的操作,进一步加强了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卷绕部15的限制,吊绳25不会从穿绳槽14的内部脱离,因此在限位环10的外侧直接螺旋拧紧卷绕部15即可形成对吊绳25的向外拉扯效果,从而能够满足夹持的稳定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的外边沿设置有若干个耳板(11);
定位环(20);以及
铰接于定位环(20)中部位置的缠绕板(30);
所述限位环(10)与定位环(20)之间通过若干根支撑杆(21)水平固定,所述限位环(10)、定位环(20)以及支撑杆(21)构成管状结构,建筑立柱穿入所述管状结构的内部;
所述定位环(20)内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座(22),所述连接座(22)沿着定位环(20)的环内壁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座(22)的内部铰接有朝向定位环(20)中心点转动的调节板(23),所述调节板(23)远离连接座(22)的一端铰接有朝向定位环(20)中心点转动的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的中部位置固定有吊绳(25),所述吊绳(25)向上拉扯以驱动支撑板(24)抬起从而对建筑立柱进行支撑;
所述定位环(2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环(10)的中部位置为贯穿状,两个所述定位环(20)对称设置于限位环(10)的两侧,两个所述定位环(20)沿着所述支撑杆(21)向限位环(10)的方向移动以挤压的方式固定建筑立柱;
所述限位环(10)的表面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定位环(20)上固定的支撑杆(21)一一对应的贯穿槽(12),所述定位环(20)表面固定的支撑杆(21)贯穿限位环(10),所述支撑杆(21)贯穿的限位环(1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4)上表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绳扣(241),所述吊绳(25)的一端与绳扣(24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4)远离调节板(23)的一端具有弧形部(242),所述弧形部(242)用于接触建筑立柱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4)远离定位环(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向管(232),所述吊绳(25)的一端从导向管(232)的内部穿入并与绳扣(24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3)远离连接座(22)的一端具有贯穿的侧向槽(231),所述侧向槽(231)朝向定位环(20)的中心,所述支撑板(24)铰接于侧向槽(23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25)具有螺旋部(251)和扣合部(252),所述扣合部(252)由一根钢丝绳的中部位置打结形成,所述螺旋部(251)为一根吊绳(25)出扣合部(252)外的两个端部螺旋缠绕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0)的内部设置有与吊绳(25)数量相同的穿绳槽(14),两个所述穿绳槽(14)为一组,两个所述定位环(20)上对应的相邻两根方向相反的所述吊绳(25)的自由端分别从一组穿绳槽(14)内穿至限位环(10)外部,两根相邻所述吊绳(25)位于限位环(10)的外侧的自由端端部固定构成卷绕部(15)。
CN202211669596.5A 2022-12-24 2022-12-24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Active CN116239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69596.5A CN116239000B (zh) 2022-12-24 2022-12-24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69596.5A CN116239000B (zh) 2022-12-24 2022-12-24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9000A CN116239000A (zh) 2023-06-09
CN116239000B true CN116239000B (zh) 2023-10-20

Family

ID=86623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69596.5A Active CN116239000B (zh) 2022-12-24 2022-12-24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900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77760A1 (fr) * 1974-07-09 1976-02-06 Tuyaux Bonna Dispositif pour la manutention des tuyaux de grand diametre
CN201553536U (zh) * 2009-11-10 2010-08-18 高佳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张紧式硅棒起吊装置
CN202744175U (zh) * 2012-09-06 2013-02-20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吊装预制混凝土柱的吊具
CN104692239A (zh) * 2015-03-16 2015-06-10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工件垂直起吊装置
CN107805982A (zh) * 2017-10-31 2018-03-16 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轨道板起吊部件
CN207608212U (zh) * 2017-12-23 2018-07-13 烟台银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温碳-碳复合工件吊具
CN111362118A (zh) * 2020-05-11 2020-07-03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竖向吊运安装管道的工具及其吊装方法
CN210944555U (zh) * 2019-10-22 2020-07-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管道立式吊装夹持装置
CN113501413A (zh) * 2021-07-09 2021-10-15 温州市东风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建筑材料用的提升组件
CN115196492A (zh) * 2022-07-06 2022-10-18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内部弧形预制构件垂直运输吊装装置
CN217732432U (zh) * 2022-08-11 2022-11-04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吊装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77760A1 (fr) * 1974-07-09 1976-02-06 Tuyaux Bonna Dispositif pour la manutention des tuyaux de grand diametre
CN201553536U (zh) * 2009-11-10 2010-08-18 高佳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张紧式硅棒起吊装置
CN202744175U (zh) * 2012-09-06 2013-02-20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吊装预制混凝土柱的吊具
CN104692239A (zh) * 2015-03-16 2015-06-10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工件垂直起吊装置
CN107805982A (zh) * 2017-10-31 2018-03-16 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轨道板起吊部件
CN207608212U (zh) * 2017-12-23 2018-07-13 烟台银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温碳-碳复合工件吊具
CN210944555U (zh) * 2019-10-22 2020-07-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管道立式吊装夹持装置
CN111362118A (zh) * 2020-05-11 2020-07-03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竖向吊运安装管道的工具及其吊装方法
CN113501413A (zh) * 2021-07-09 2021-10-15 温州市东风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建筑材料用的提升组件
CN115196492A (zh) * 2022-07-06 2022-10-18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内部弧形预制构件垂直运输吊装装置
CN217732432U (zh) * 2022-08-11 2022-11-04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吊装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9000A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6947B2 (en) Pulley apparatus
CN116239000B (zh) 钢质建筑立柱转移用吊具
CN109331350B (zh) 一种抢险救援用锚点固定装置、架设方法及高层抢险救援方法
US201900173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 and Installation of a Screen Assembly
CN106229889A (zh) 一种输电线路架空线提线器
CA2885757A1 (en) Winch supported cargo strap coil launching device
US4103642A (en) Remote threading flagpole
TW205087B (zh)
US20160281909A1 (en) Davit Arm
KR200451007Y1 (ko) 회전 및 각도 조절이 가능한 파라솔 지지대
US5292016A (en) Luffing jib backstop assembly
CN215626211U (zh) 一种起吊重心可调式框架吊索吊具
CN110937496B (zh) 分段设备吊装用吊耳及其吊装方法
CN209245598U (zh) 一种便于绳索缠绕地锚螺栓
CN216042247U (zh) 一种斜拉螺旋式坡道结构
CN210873884U (zh) 一种消防设备安装固定装置
CN107270253A (zh) 一种施工照明灯的升降机构
CN210616369U (zh) 一种仓内粮面专用拔管器
CN209134983U (zh) 一种沃柑拉托装置
KR20110000831U (ko) 회전 및 각도 조절이 가능한 파라솔 지지대
CN212863798U (zh) 一种杆材吊具
CN214527610U (zh) 一种轴承吊装装置
CN220080733U (zh) 一种安装于倒三角管桁架主弦杆的吊篮
CN110485698B (zh) 可水平移动吊篮滑移系统
RU2773757C2 (ru) Башенно-поворотный кра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