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3951A - 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3951A
CN116233951A CN202211697368.9A CN202211697368A CN116233951A CN 116233951 A CN116233951 A CN 116233951A CN 202211697368 A CN202211697368 A CN 202211697368A CN 116233951 A CN116233951 A CN 116233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level
rout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73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先发
陈健彬
高峰
许祥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73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39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3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3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路由信息;把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缓存路由信息进行对比,确定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根据所述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该方案根据接收各节点发送的路由信息来确定每一步的传输节点,从而得出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并不需要与移动过程中经过的所有节点进行相互通信,避免了数据重复,节省了通道资源,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移动自组网的应用领域更加深入。例如,在电力应急领域,当出现用电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电力户外抢修工作。一般情况下,涉及到的电力网络的面积较大,抢修现场的情况复杂多变,就需要利用移动式终端来更高效地勘察现场情况。如果此时现场的电力通信网络中断,就会导致现场电力抢修缓慢、无法保障现场作业安全等问题。
在移动自组网中,网络中的节点可随意移动并能以任意方式相互通信。每一个节点都能实现路由器的功能而在网络中搜寻、维护到另一节点的路由。由于移动自组网内的各个节点的随机移动以及信道间的相互干扰和地形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网络拓扑结构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则需要更新路由信息、重新确定适用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在传统方案中,主要是通过占用通信信道来更新路由信息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但是此种方法数据传输效率较慢且容易造成数据丢包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如何提高自组网内数据传输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路由信息;
把第一路由信息与缓存路由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第一路由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
根据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
根据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
通过获取不同级别的节点的路由信息来确定在自组网内传输数据时的传输节点,从而确定出最佳的数据传输路线,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为第i级节点,i为正整数;根据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包括:
当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1级节点时,选择该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并用该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或者,
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1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1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通过直接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的优势在于移动终端不用再与其他级别的节点进行通信,节省了数据传输的时间,也避免了重复占用通道资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一个节点不包括第i+1级节点时,根据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包括:
当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级节点时,计算移动终端到该第i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并与移动终端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第i级节点的位置距离进行对比,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并与移动终端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第i级节点的位置距离进行对比,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选择位置距离最近的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节省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一个节点不包括第i级节点时,根据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包括:
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至少一个第i-1级节点时,判断移动终端与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网络连接正常,则不更新缓存路由信息;或者,
如果网络连接不正常,则根据至少一个第i-1级节点更新缓存路由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网络连接不正常,则根据至少一个第i-1级节点更新缓存路由信息,包括:
当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1级节点时,用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或者,
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1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1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判断是否出现其它外部因素干扰信号而导致节点挂掉的情况,可以及时更换附近可正常连接的节点作为新的传输节点,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包括:
根据传输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最短时长路径,将数据从传输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最短时长路径是由从传输节点到目标节点之间相邻两级节点之间的最短通信时长路线组成的。
在一个例子中,最短通信时长路线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路线,第一节点是所有第k级节点中的一个节点,k为正整数。第二节点是所有第k+1级节点中的与第一节点之间的通讯时长最短的一个节点。第k级节点和第k+1级节点之间的通信时长是根据相邻两级节点的心跳信息和路由信息得到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具体地,该通信装5置包括实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路由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把第一路由信息与缓存路由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第一路由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根据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
0发送单元,用于根据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5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0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移动终端接收自组网内的各节点发送的路由信息,并根据各节点的级别确定每一步的传输节点,从而得出进行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并不需要与自组网内的经过的所有节点进行相互通信,避免了数据重复,节省了通道资源,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不同级别的节点的路由信息来识别是否出现干5扰信号而导致节点挂掉的情况,并及时更换附近可正常连接的节点作为新的传输节点,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图1中包括移动终端和基站。
其中,移动终端也可称为移动终端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处于网络最外围的设备,主要用于用户信息的输入以及处理结果的输出等。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终端(如手机、PAD)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时,移动终端不仅能承担输入输出的工作,同时也能进行一定的运算和处理,实现部分系统功能。
移动终端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车联网终端、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卡、电视机顶盒(Set Top Box,STB)、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和/或用于在无线系统上进行通信的其它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等。
其中,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DMA,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还可以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基站。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级别的Mesh基站来部署自组网,其中,一个Mesh基站可以看作是一个节点,不同级别的Mesh基站对应着不同级别的节点。为了方便描述,某一级别的节点可以用i级节点来表示,比它高一级别的节点可以用i+1级节点来表示,比它低一级别的节点可以用i-1级节点来表示;相应的,同一级别内的各个节点对应的序号可以用j来表示,即可以通过Mij来表示每一个节点的编号。例如,图1中的编号为M11的节点代表第一级别中的第一个节点,编号为M12的节点代表第一级别中的第二个节点,编号为M21的节点代表第二级别中的第一个节点,以此类推,可以得知每一个节点编号对应的节点。
当上述自组网部署好之后,需要向目标节点Mg传输数据时,移动终端接收各节点发送的路由信息,并选择传输效率最佳的节点进行线路规划,直到完成数据传输。
在传统方案中,主要依靠移动终端通过跟沿途经过的mesh基站依次进行通讯来传输数据给指挥中心(目标节点)。但是此种方法移动中关要跟经过的每一个节点都进行通讯,容易造成数据重复,占用通道资源;并且如果出现其它外部因素干扰信号或者节点挂掉时而从新选择传输节点等情况时,会造成传输数据耗时较长,使得数据传输的效率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利用不同级别的基站来部署自组网,移动终端在自组网内的移动过程中通过对比接收到的各节点发送的路由信息来选择最佳的传输路线然后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下面结合图2来阐述移动终端在自组网内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方法。
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移动终端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路由信息。
节点可以是自组网内的Mesh基站;第一路由信息包括Mesh基站的IP信息,Mesh基站的编号信息,Mesh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发送时间等参数信息。
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搜索附近的Mesh基站,当附近有多个Mesh基站时,移动终端接收并保存各Mesh基站发送的路由信息。
S102,把第一路由信息与缓存路由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第一路由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根据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
缓存路由信息是指缓存在移动终端内的路由信息。
移动终端通过将新接收的路由信息和缓存内的路由信息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传输节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移动终端在进入自组网之后会接收到各Mesh基站发送来的路由信息,假设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第一条路由信息是第i级节点的路由信息,移动终端会保存该第i级节点的路由信息在缓存内。在接下来的移动过程中,移动终端会继续接收来自不同的Mesh基站的路由信息。通过对比新接收到的路由信息和缓存内的路由信息即可得到下一步的传输节点。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1级节点时,选择该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并用该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1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1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通过直接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的优势在于移动终端不用再与其他级别的节点进行通信,节省了数据传输的时间,也避免了重复占用通道资源。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级节点时,计算移动终端到该第i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并与移动终端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第i级节点的位置距离进行对比,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并与移动终端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第i级节点的位置距离进行对比,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选择位置距离最近的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节省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级节点时,计算移动终端到该第i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并与移动终端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第i级节点的位置距离进行对比,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并与移动终端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第i级节点的位置距离进行对比,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选择位置距离最近的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节省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至少一个第i-1级节点时,判断移动终端与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网络连接正常,则不更新缓存路由信息;
如果网络连接不正常,则根据至少一个第i-1级节点更新缓存路由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1级节点时,用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或者,
在一个例子中,当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1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1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判断是否出现其它外部因素干扰信号而导致节点挂掉的情况,可以及时更换附近可正常连接的节点作为新的传输节点,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
总体而言,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的路由信息并不限于某一级别的节点的路由信息,分为多种情况,此处只是示例,不做限定。也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具体说明。
在一个例子中,当移动终端新接收到的路由信息是第i级节点和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时,移动终端默认选择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并用该第i+1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内的路由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当移动终端新接收到的路由信息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时,移动终端计算此时其与每个上述第i+1级节点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最短且网络连接正常的的第i+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并用距离最短且网络连接正常的上述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内的路由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当移动终端新接收到的路由信息是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时,则判断其与缓存内的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如果可以正常连接则不更新缓存信息,如果不能正常连接,则用该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内的路由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移动终端将新接收到的路由信息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最佳的传输节点,而不必与所有的节点进行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如果出现节点挂掉的情况也能很快检测到异常情况并添加新的可以正常连接的节点,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
结合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上述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如图1所示,假设,移动终端在进入自组网的通信范围之后接收到的第一条路由信息是编号为M11的节点的路由信息,此时,移动终端将节点M11的路由信息保存在缓存内。
然后,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如果接收到了来自节点M12、节点M22的路由信息,移动终端会默认选择节点M22来作为传输节点,并用M22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中节点M11的路由信息,此时,缓存内保存的信息就是节点M22的路由信息。
如果接收到的是节点M22、节点M23的路由信息,则会分别计算此时到节点M22和节点M23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较短的节点M22作为传输节点,并用节点M22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中节点M11的路由信息,此时,缓存内保存的信息就是节点M22的路由信息。
若是在接下来的移动过程中移动终端收到了来自低一级的节点M13的路由信息,移动终端会自动判断其与缓存内的节点M22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如果可以正常连接则不更新缓存信息;如果不能正常连接,则用节点M13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内的节点M22的路由信息,此时,缓存内保存的信息就是节点M13的路由信息。
以此类推,移动终端根据对比接收到的节点信息来进行路径规划,直到将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Mg。
上述的路径规划过程只是示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传输路径,此处不做限定。
S103,根据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
移动终端在自组网内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对比各节点发送的路由信息从而得出传输数据的最佳节点,根据确定好的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把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数据传输过程完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传输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最短时长路径,将数据从传输节点传输至目标节点,最短时长路径是由从传输节点到目标节点之间相邻两级节点之间的最短通信时长路线组成的。
在一个例子中,最短通信时长路线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路线,第一节点是所有第k级节点中的一个节点,k为正整数。第二节点是所有第k+1级节点中的与第一节点之间的通讯时长最短的一个节点。第k级节点和第k+1级节点之间的通信时长是根据相邻两级节点的心跳信息和路由信息得到的。
当自组网内各节点处于就绪状态后,至少两个节点之间定时发送心跳信息及路由信息,当某一个k级节点收到附近k+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后,该k级节点就会计算其与其他k+1级节点之间的通信时长,并选择最短的通讯时长的一个k+1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以此类推,每个节点进行路线规划,直至传输到目标节点Mg,完成路径规划。例如,当图1中的节点M33收到节点M42和节点M43的路由信息,发现一跳可以跳到节点M42,也可以跳到节点M43,由于到节点M43的通信时长最短,所以选择M43作为传输节点,以此类推,直到把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Mg。
例如,结合图2,在一次传输过程中,移动终端首先接收到节点M22的路由信息,移动终端将数据传输给节点M22,并把节点M22的路由信息保存在缓存中。然后接收到了节点M23的路由信息,由于节点M22和节点M23都是第二级别的节点,属于同一级节点,移动终端需要判断其跟节点M22和节点M23之间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较短的节点M22作为传输节点传输数据。在之后的移动过程中接收到节点M32的路由信息,因为节点M32的级别比节点M22高一级,所以移动终端默认选择M32作为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并用节点M32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内的节点M22的路由信息。接着,又收到了节点M33和M42的路由信息,因为节点M42的级别比M33高一级,所以移动终端默认选择M42作为传输节点传输数据,并用节点M42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内的节点M32的路由信息。最后接收到目标节点Mg的路由信息,就把数据传输给目标节点Mg,完成数据传输。
结合上文和图2中实线箭头所表示的路径,移动终端的一种传输路径可以为M22—M32—M42—Mg。由此可知,移动终端并不需要与沿途经过的所有节点进行相互通信,节省了通信时间。
上述传输路径只是举例说明移动终端是如何实现数据传输的,具体的移动路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接下来结合图3来说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流程。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整个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移动终端搜索附近Mesh基站信息。
该步骤对应S101叙述的方法。
S202,判断是否收到基站发送的路由信息。
移动终端搜索接收附近Mesh基站的路由信息,如果没有收到则继续搜索,如果收到Mesh基站的信息则进行下一步。
S203,解析数据,计算距离,并保存该路由信息。
移动终端解析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其与Mesh基站之间的位置距离,然后把该Mesh基站的信息保存在缓存中。
S204,判断是否收到其他基站发送的路由信息。
移动终端在自组网内移动的过程中会自动判断是否收到其他Mesh基站发送的路由信息。
S205,对比节点信息。
如果收到新的路由信息,就将新收到的节点的路由信息与缓存内的路由信息进行对比。
S206,用高一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原缓存路由信息。
如果该节点比缓存内保存的节点的级别高一级,就默认选择该高一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并且用该高一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S207,判断与缓存中的基站的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该节点比缓存内保存的节点的级别低一级,移动终端就会判断其与缓存内保存的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就不用更新缓存的路由信息。
S208,用第一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如果移动终端与缓存内保存的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不能正常连接,就用该低一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S209,用通信连接正常且距离最近的基站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如果该节点与缓存内保存的节点的级别是同一级,就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这些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选择位置距离最短并且能够正常通信的节点作为传输节点,并用该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缓存路由信息。
以上步骤对应S102叙述的方法。
最后,移动终端在自组网内的移动过程中就按照上述方法来进行数据传输,直到把数据传输到目标节点。
上文主要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了介绍。应理解,虽然上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图中所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下面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装置进行介绍。为了简洁,在下文介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装置时,会进行适当省略,相关内容可以参照上文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描述,不再重复介绍。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1000包括:接收单元1001、处理单元1002和发送单元1003。
在一个例子中,接收单元1001可以用于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路由信息。
处理单元1002可以用于把第一路由信息与缓存路由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第一路由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根据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
发送单元1003可以用于根据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
在一个例子中,接收单元1001可以用于接收上述步骤S101中叙述的内容,也可以用于接收图3中S201对应的内容。
处理单元1002可以用于处理上述步骤S102中对应的方法内容,也可以用于处理图3中S202~S209对应的方法内容。
发送单元1003可以用于传输上述步骤S103中对应的数据。
在一个例子中,发送单元1003和接收单元1001也可以集成为一个收发单元。
在一个例子中,该装置1000还包括接口单元,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装置10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
在一个例子中,该装置1000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个例子中,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装置10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装置10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3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100(图6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3200以及存储在存储器3200中并可在至少一个处理器31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210,处理器3100执行计算机程序3210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
处理器3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310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320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计算机设备3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300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320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30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30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3200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3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3200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存储器320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能够实现上述各个方法。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在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路由信息;
把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缓存路由信息进行对比,确定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
根据所述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为第i级节点,i为正整数;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1级节点时,选择该第i+1级节点作为所述传输节点,并用该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所述缓存路由信息;或者,
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1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1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1级节点作为所述传输节点,用所述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所述缓存路由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不包括第i+1级节点时,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级节点时,计算移动终端到该第i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并与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第i级节点的位置距离进行对比,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所述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所述缓存路由信息;
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并与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第i级节点的位置距离进行对比,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级节点作为传输节点,用所述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所述缓存路由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不包括第i级节点时,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至少一个第i-1级节点时,判断移动终端与所述缓存路由信息对应的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网络连接正常,则不更新所述缓存路由信息;或者,
如果网络连接不正常,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i-1级节点更新所述缓存路由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网络连接不正常,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i-1级节点更新所述缓存路由信息,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只包括一个第i-1级节点时,用所述第i-1级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所述缓存路由信息;或者,
当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多个第i-1级节点时,分别计算移动终端与每一个第i-1级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选择距离最短的第i-1级节点作为所述传输节点,用所述传输节点的路由信息覆盖所述缓存路由信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最短时长路径,将数据从所述传输节点传输至所述目标节点,所述最短时长路径是由从所述传输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每个相邻两级节点之间的最短通信时长路线组成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短通信时长路线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路线,所述第一节点是所有第k级节点中的一个节点,k为正整数;所述第二节点是所有第k+1级节点中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通讯时长最短的一个节点;所述第k级节点和所述第k+1级节点之间的通信时长是根据所述相邻两级节点的心跳信息和路由信息得到的。
8.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节点发送的第一路由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把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缓存路由信息进行对比,确定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级别确定传输节点;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直到传输到目标节点。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697368.9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233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7368.9A CN116233951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7368.9A CN116233951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3951A true CN116233951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7368.9A Pending CN116233951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39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1149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送信局、受信局、中継局および通信経路決定方法
KR100884181B1 (ko) 동기식 연결 지향형 링크의 자동 공존 우선 순위 선택 방법및 시스템
CN113596906B (zh) 一种测量报告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0038262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KR101488842B1 (ko) 다중 대역 모바일 스테이션과 연관시키기 위한 다중 대역 액세스 포인트를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36260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8160587B2 (en) Radio access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handoff control method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192284A1 (en) Adaptive beacon interval in WLAN
CN107820723A (zh) 频率选择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US104627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device on a licensed spectrum and an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100246461A1 (en) Power saving method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
KR10119540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용 주파수 매핑
WO2016206461A1 (zh) 一种解决干扰的方法、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391267A (zh) 基于服务质量(QoS)的无线覆盖地图
CN113825167A (zh)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1012166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0299281B2 (en) Cognitive radi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ad hoc interference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210022676A (ko) 측정 정보를 구성하는 방법, 단말기와 네트워크 기기
CN116233951A (zh) 一种多移动节点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20297A1 (zh) 中继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4928871B (zh)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WO2020029201A1 (zh) 信号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399572A (zh) 一种发送信息、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KR102627316B1 (ko)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WO2023098616A1 (zh) 小区选择方法、小区重选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