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8871B -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8871B
CN114928871B CN202210524845.5A CN202210524845A CN114928871B CN 114928871 B CN114928871 B CN 114928871B CN 202210524845 A CN202210524845 A CN 202210524845A CN 114928871 B CN114928871 B CN 114928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lice
terminal
traffic
r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48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8871A (zh
Inventor
陈淑珍
陈平辉
黄海
王磊
杨敏维
张诺亚
巫祖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48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8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8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8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包括:中继终端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中继终端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及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本申请能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优化网络资源配置。

Description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中继终端、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基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模式下,D2D通信终端通常根据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E route selection policy,URSP)实现运营商为不同业务提供按需的网络资源。
但是有限的网络资源并不能适应业务种类、数量的爆炸式增加,如何灵活协同分配有限的网络资源从而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中继终端、基于D2D通信的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D2D中继业务的网络资源协同分配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包括:中继终端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中继终端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及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切片工作信息包括切片负载信息、切片资源信息和切片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种,则中继条件包括: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负载信息低于预设负载上限值;和/或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资源信息满足预设资源值;和/或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服务质量达到预设程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之前还包括:中继终端接收AMF/SMF网元发送的第二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二URSP规则包括用于确定第一中继标识的第一中继标识信息,以及第一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第二中继切片信息,则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包括:若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则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则在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之后包括:若第一中继切片不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调整第一URSP规则和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以使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中继终端根据第二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二中继切片;以及中继终端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二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之后包括: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不满足中继条件,则确定满足中继条件的第三中继切片;中继终端将第一中继标识与第三中继切片相关联以更新第一URSP规则;中继终端将更新后的第一URSP规则上报至AMF/SMF网元以同步更新第一URSP规则;中继终端根据更新后的第一URSP规则,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三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网络接入方法,该方法由基于D2D通信的终端执行,包括:向中继终端发送待中继流量和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第一中继标识用于将待中继流量关联对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供中继终端在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到第一中继切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中继终端,该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第一切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及第一关联模块,用于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终端,包括:网络接入模块,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待中继流量和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第一中继标识用于将待中继流量关联对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供中继终端在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到第一中继切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或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网络接入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或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网络接入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一方面,通过新增的统一中继标识有利于实现不同运营商,不同接入网络类型的D2D中继业务流的中继,不需要区别配置和部署,提升网络切片资源的利用率,避免D2D网络配置和部署的额外开销,优化了网络资源配置。
又一方面,本申请通过特定中继标识确定对应的特定网络切片,实现了多运营商、多接入网络协作场景下切片确定方法的解耦,降低中继终端的运算复杂度,从而降低了中继流量过程中的系统延迟,从而提高了基于D2D技术的网络通信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方法可以根据当前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决定是否执行中继流量,使网络切片资源配置更加灵活,从而有利于优化网络资源协同配置,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中切换中继切片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由基于D2D通信的终端执行的网络接入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中继终端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D2D通信的终端的示意图。和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以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全部。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应用的基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流程图。
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技术是指邻近的终端设备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链路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通过网络设备进行转发。D2D通信可以与蜂窝系统共享授权频带资源,形成统一的混合蜂窝-D2D网络。在该混合网络中,部分终端设备可以仍工作于蜂窝通信模式,即通过网络设备与其它终端设备通信(例如图1中的蜂窝终端1和2),而部分终端设备可以工作于D2D通信模式(例如图1中的D2D终端和中继终端),即通过与其它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与其它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直接传输。
此外,还可以通过D2D中继网络设备(即中继终端)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此时,D2D中继网络设备与D2D终端之间采用D2D通信模式,而D2D中继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使用蜂窝通信模式。D2D中继使用半双工的方式接收和转发数据,并且在接收和转发的过程中进行模式转换。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六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此外,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e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等其他网络实体,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具体地,终端设备120可以以蜂窝通信模式或D2D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在蜂窝通信模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与其它终端设备通信;在D2D通信模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D2D链路直接与其它终端设备通信。
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每个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终端设备120。该终端设备12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该终端设备12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或术语可以相互参考,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设备到设备D2D中继流量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中继终端执行,例如图1中的中继终端120。在下面的举例说明中,以图1中的中继终端为执行主体进行示例说明。
如图2所示,方法2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0中,中继终端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
其中,AMF/SMF网元表示AMF网元或SMF网元。核心网的控制面功能网元AMF/SMF的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E route selection policy,URSP)是由策略控制功能PCF网元下发的,并由中继终端通过接入网侧的网络设备接收的。
其中,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与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
其中,中继切片信息可以是中继切片ID,用于指示唯一的中继切片。
其中,中继标识(Relay indicator)是指用于流量中继的唯一标识,用于与唯一的中继网络切片或相关PDU会话信息相关联。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中继标识与运营商、接入网络的类型无关,其中接入网络类型可以是3GPP/non-3GPP类型或其他。通过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中的中继标识,中继终端可以将中继业务流量关联到不同的网络切片。
在步骤S220中,中继终端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
其中,中继标识信息可以是中继标识ID,也可以是用于关联映射中继标识的信息。
其中,待中继终端是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的D2D通信设备。待中继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采用D2D通信模式进行业务中继,也就是待中继终端将待中继业务流量通过D2D通信模式发送至中继终端,在进行业务中继时,待中继终端会携带与特定业务相关的中继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待中继终端将中继标识(Relay Indicator,RI)添加在通路描述符(Traffic Descriptor,TD)中传输。
在步骤S230中,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
其中,URSP规则中可以包括中继标识关联的中继RSD(Route SelectionDescriptor,路由选择描述),从而中继终端根据RSD确定与中继标识相关联的中继切片。
在步骤S240中,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其中,中继终端可以根据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判断是否可以执行中继流量,若切片工作信息可以执行中继流量,则使用该中继切片中继流量。
其中,中继终端使用蜂窝通信模式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到确定的中继切片,再由中继切片将流量关联到网络,以实现中继业务流量路由到网络。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新增的统一中继标识有利于实现不同运营商,不同接入网络类型的D2D中继业务流的中继,不需要区别配置和部署,提升网络切片资源的利用率,避免D2D网络配置和部署的额外开销,优化了网络资源配置。
又一方面,本申请通过特定中继标识确定对应的特定网络切片,实现了多运营商、多接入网络协作场景下切片确定方法的解耦,降低中继终端的运算复杂度,从而降低了中继流量过程中的系统延迟,从而提高了基于D2D技术的网络通信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方法可以根据当前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决定是否执行中继流量,使网络切片资源配置更加灵活,从而有利于优化网络资源协同配置,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3所示,方法3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0中,中继终端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
在步骤S320中,中继终端接收AMF/SMF网元发送的第二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二URSP规则包括用于确定第一中继标识的第一中继标识信息,以及与第一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第二中继切片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中继切片信息用于确定第二中继切片,例如第二中继切片ID。
其中,步骤S310和步骤S320可以是中继终端从AMF/SMF网元一起获取的,也可以是先后获取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中继终端还可以接收多个URSP规则,每个URSP规则中的中继标识与中继切片的关联映射关系均不同。
在步骤S330中,中继终端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
在步骤S340中,若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则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
其中,在URSP规则的定义中,有一个字段用来标识URSP规则优先级。根据多个URSP规则的优先级选择对应的中继网络切片的好处是可以提高中继网络切片选择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中继网络切片的配置效率。
在步骤S350中,由中继终端判断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在步骤S360中,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由中继终端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切片工作信息可以包括切片负载信息、切片资源信息和切片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种,则中继条件可以包括: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负载信息低于预设负载上限值;和/或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资源信息满足预设资源值;和/或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服务质量达到预设程度。
其中,切片负载信息可以为切片负载率或负载率所属的负载区间,则预设负载上限值可以包括预设的切片最大负载率以及预设的负载区间上限值。例如,切片的最大负载率可以设置为60%;负载区间可以分为低(0-40%)、中(40-60%)、高(60%以上)三个区间。
其中,切片资源信息可以包括预留的载波数、子载波数、带宽、传输资源块、符号以及时隙,则预设资源值可以是预设的载波数量、预设的子载波数量、预设带宽、预设传输资源块数量、预设的符号数量以及预设的时隙。
其中,切片服务质量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在发生拥塞时,将切片的服务质量回退的回退指示信息,其中,该切片服务质量可以包括:5G服务质量特性(5G QoS Identifier,5QI)类别、时延、优先级、速率等,那么预设程度可以是5QI特性类别、预设时延、预设优先级、预设的速率等。
通过监测切片负载信息、切片资源信息、切片服务质量以避免切片由于负载过大、预留资源不足导致的切片无法接入或接入失败或切片QOS回退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中继流量的通信效率和质量。
在步骤S370中,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不满足中继条件,则由中继终端调整第一URSP规则和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以使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
其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和第二URSP规则中的优先级字段而改变第一和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顺序。
在步骤S380中,中继终端根据第二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二中继切片。
在步骤S390中,中继终端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二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能够实现由中继终端改变多个URSP规则的优先级,从而在获得最优的D2D通信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中继网络切片的灵活选择,具有切换效率高的优点。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中切换中继切片的方法流程图。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中继终端仅从AMF/SMF网元获取到一个URSP规则时,中继终端可以通过更新URSP规则中的切片映射关系切换中继流量的中继切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中继终端获取的多个URSP规则中不存在满足中继条件的中继切片时,则也可以通过更新URSP规则中的切片映射关系切换中继流量的中继切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中继终端获取到多个URSP规则的前提下,中继终端可以选择调整URSP规则的优先级以切换中继切片,或者更新URSP规则的方法。
如图4所示,更新URSP规则的方法4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10中,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不满足中继条件,则确定满足中继条件的第三中继切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10可以在图2中步骤S230之后执行。因此,第一中继切片与步骤S230中的第一中继切片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除此之外,中继条件与图2中的步骤S240和图3中的步骤S35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420中,中继终端将第一中继标识与第三中继切片相关联以更新第一URSP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中继终端可以将第一URSP规则中的RSD中的第一中继切片ID替换为第三中继切片的ID以更新第一URSP规则。
在步骤S430中,中继终端将更新后的第一URSP规则上报至AMF/SMF网元以同步更新第一URSP规则。
其中,更新后的第一URSP可以通过AMF或SMF上传至PCF网元以同步更新数据。
在步骤S440中,中继终端根据更新后的第一URSP规则,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三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解决了在D2D通信,中继终端无法将中继流量关联不同的网络切片的问题,实现了根据中继标识改变关联的网络切片,并且及时上报PCF网元,使网络切片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切换方便、快捷、应用广泛。
进一步地,通过更新URSP规则,简化了切片切换过程,从而优化了中继业务的网络资源配置。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由基于D2D通信的终端执行的网络接入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5所示,方法5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10中,向中继终端发送待中继流量和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第一中继标识用于将待中继流量关联对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供中继终端在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到第一中继切片。
方法500和方法200相对应,故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新增的统一中继标识有利于实现不同运营商,不同接入网络类型(3GPP/non-3GPP type)时的基于D2D通信模式的中继业务,不需要区别配置和部署,避免D2D终端设备配置的额外开销。
进一步地,通过中继终端对中继切片资源的灵活配置,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由中继终端执行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方法6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602中,中继终端600b接收AMF/SMF网元600c发送的第一URSP规则和第二URSP规则,其中第一URSP规则包括第一中继标识,以及与第一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第一中继切片信息;第二URSP规则包括第一中继标识,以及与第一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第二中继切片信息。
在步骤S604中,待中继终端600a向中继终端600b发送待中继流量和第一中继标识信息。
在步骤S606中,若中继终端600b判断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第二URSP规则,则中继终端600b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切片。
在步骤S608中,中继终端600b判断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是否满足中继条件。
在步骤S610中,若中继终端600b判断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不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600b调整第一URSP规则和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以根据第二URSP规则确定第二中继切片。
其中,步骤S608还可以包括:若中继终端600b判断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600b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在步骤S612中,中继终端600b继续判断第二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是否满足中继条件。
其中,步骤S612还可以包括:若中继终端600b判断第二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600b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二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在步骤S614中,若中继终端600b判断第二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不满足中继条件,则确定满足中继条件的第三中继切片,并将第三中继切片与第一中继标识相关联以更新第一URSP规则。
在步骤S616中,中继终端600b将更新后的第一URSP规则上报至AMF/SMF网元600c。
在步骤S618中,由AMF/SMF网元向PCF网元转发第一URSP规则以同步更新第一URSP规则数据。
在步骤S620中,由中继终端600b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第三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中继终端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支持D2D通信模式的中继终端700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第二接收模块720,用于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第一切片确定模块730,用于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第一关联模块740,用于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切片工作信息可以包括切片负载信息、切片资源信息和切片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种,则中继条件包括: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负载信息低于预设负载上限值;和/或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资源信息满足预设资源值;和/或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服务质量达到预设程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710还用于接收AMF/SMF网元发送的第二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二URSP规则包括用于确定第一中继标识的第一中继标识信息,以及第一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第二中继切片信息,则切片确定模块730还用于若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则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中继终端还包括:优先级调整模块,用于若第一中继切片不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调整第一URSP规则和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以使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第二切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二中继切片;以及第二关联模块,用于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二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中继终端还包括:第三切片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不满足中继条件,则确定满足中继条件的第三中继切片;URSP规则修改模块,用于将第一中继标识与第三中继切片相关联以更新第一URSP规则;同步更新模块,用于中继终端将更新后的第一URSP规则上报至AMF/SMF网元以同步更新第一URSP规则;第三关联模块,用于中继终端根据更新后的第一URSP规则,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三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D2D通信的终端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网络接入模块810,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待中继流量和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第一中继标识用于将待中继流量关联对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供中继终端在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到第一中继切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和基于D2D通信的终端,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9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9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20和处理单元910)的总线9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9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9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910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S210,中继终端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S220,中继终端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S230,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S240,若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中继终端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还例如图5所示的S510,向中继终端发送待中继流量和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第一中继标识用于将待中继流量关联对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供中继终端在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将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到第一中继切片。
存储单元9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9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9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9203。
存储单元9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05的程序/实用工具9204,这样的程序模块9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9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9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9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0通过总线930与电子设备9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所述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所述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
所述中继终端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所述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所述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
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及
若所述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所述中继终端将所述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所述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在所述中继终端获取的多个URSP规则中不存在满足所述中继条件的中继切片时,则通过更新URSP规则中的切片映射关系切换中继流量的中继切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其中,所述切片工作信息包括切片负载信息、切片资源信息和切片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负载信息低于预设负载上限值;和/或
所述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资源信息满足预设资源值;和/或
所述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服务质量达到预设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之前还包括:所述中继终端接收所述AMF/SMF网元发送的第二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所述第二URSP规则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的所述第一中继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第二中继切片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包括:
若所述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则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中继切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则在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中继切片之后包括:
若所述第一中继切片不满足所述中继条件,则所述中继终端调整所述第一URSP规则和所述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以使所述第二URSP规则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URSP规则的优先级;
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二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二中继切片;以及
所述中继终端将所述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所述第二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所述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之后包括:
若所述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不满足所述中继条件,则确定满足所述中继条件的第三中继切片;
所述中继终端将所述第一中继标识与所述第三中继切片相关联以更新所述第一URSP规则;
所述中继终端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URSP规则上报至所述AMF/SMF网元以同步更新所述第一URSP规则;
所述中继终端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第一URSP规则,将所述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所述第三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
6.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网络接入方法,应用于基于D2D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中继终端发送待中继流量和第一中继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所述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所述第一中继标识用于将所述待中继流量关联至对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供所述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中继切片,所述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在所述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将所述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到所述第一中继切片;并在获取的多个URSP规则中不存在满足所述中继条件的中继切片时,通过更新URSP规则中的切片映射关系切换中继流量的中继切片。
7.一种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的第一终端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其中所述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所述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中继终端发送的待中继流量和中继标识信息,所述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所述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
第一切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及
第一关联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则将所述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至所述第一中继切片以执行中继流量;以及用于在获取的多个URSP规则中不存在满足所述中继条件的中继切片时,通过更新URSP规则中的切片映射关系切换中继流量的中继切片。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接入模块,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待中继流量和第一中继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中继标识信息用于确定与所述待中继流量对应的第一中继标识,所述第一中继标识用于将所述待中继流量关联至对应的第一中继切片,以供所述中继终端根据第一URSP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中继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中继切片,所述第一URSP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标识,以及每个中继标识关联对应的唯一中继切片信息;在所述第一中继切片的切片工作信息满足中继条件时将所述待中继流量关联映射到所述第一中继切片;以及在获取的多个URSP规则中不存在满足所述中继条件的中继切片时,则通过更新URSP规则中的切片映射关系切换中继流量的中继切片。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网络接入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中继流量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网络接入方法。
CN202210524845.5A 2022-05-13 2022-05-13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4928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4845.5A CN114928871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4845.5A CN114928871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871A CN114928871A (zh) 2022-08-19
CN114928871B true CN114928871B (zh) 2024-02-06

Family

ID=82808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4845.5A Active CN114928871B (zh) 2022-05-13 2022-05-13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88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0283B (zh) * 2023-07-19 2023-10-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式识别方法、装置、通信设备、介质及产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269A (zh) * 2017-11-09 2019-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1698725A (zh) * 2020-06-23 2020-09-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动态确定网络切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073979A (zh) * 2020-08-13 2020-12-11 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通路描述符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133085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连接和获取中继服务代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615314A (zh) * 2019-08-16 2021-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1233148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片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66534A (zh) * 2020-06-04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映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128396A (zh) * 2019-07-03 2022-03-0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蜂窝切片网络中的中继选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269A (zh) * 2017-11-09 2019-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4128396A (zh) * 2019-07-03 2022-03-0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蜂窝切片网络中的中继选择
CN113615314A (zh) * 2019-08-16 2021-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3133085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连接和获取中继服务代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233148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片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66534A (zh) * 2020-06-04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映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698725A (zh) * 2020-06-23 2020-09-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动态确定网络切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073979A (zh) * 2020-08-13 2020-12-11 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通路描述符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871A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4884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8347748B (zh) 服务质量参数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75817B1 (en) Method for opening capability of wireless pipeline, and device thereof
CN111132344B (zh) 跨载波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30742B (zh) 上行srs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23340B (zh) 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EP3742805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capabi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00359402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833868B2 (ja) 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設備及び端末設備
CN109548023B (zh) 网络共享系统、网络连接方法及用户设备的接入方法
JP2018521518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EP403742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delink oper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57357B (zh) 重定向方法、网络及终端设备、通信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28871B (zh) 中继流量的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介质及设备
CN114007204A (zh) 基于中继通信与直连通信的通信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3491519A (zh) 一种混合组网下的计费方法及装置
EP3500037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677912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0015693A9 (zh) 侧行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175117A (zh) 多接入下的数据冗余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EP33893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iding resource
US11082897B2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543088A (zh) 基站、终端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1526583A (zh) 资源配置方法、获取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7241739B (zh) 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