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6263A - 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6263A
CN116226263A CN202310002727.2A CN202310002727A CN116226263A CN 116226263 A CN116226263 A CN 116226263A CN 202310002727 A CN202310002727 A CN 202310002727A CN 116226263 A CN116226263 A CN 116226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time
supply
demand side
energy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27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庆才
高德兰
王娟
刘云鹏
欧阳磊
张舒翔
帅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Renewable Energy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Renewable Energy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Renewable Energy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Renewable Energy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27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62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6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62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G06F16/24575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using con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77Temporal data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遍历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遍历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构建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将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将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可再生能源管理控制可视化程度低,无法进行准确管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追求,可再生能源的转型速度不断加快,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从而大大降低碳排放量,促进环境长期发展。
目前,对于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能源产出端进行生产计划设定,从而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但是并没有考虑可再生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波动,并且,仅仅依靠生产数据无法直观的对可再生能源的情况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存在可再生能源管理控制可视化程度低,无法进行准确管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可再生能源管理控制可视化程度低,无法进行准确管控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
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构建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
将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将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分布信息获得模块,所述分布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
需求量分析模块,所述需求量分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生产量分析模块,所述生产分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
孪生模型构建模块,所述孪生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构建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
可视化标识信息添加模块,所述可视化标识信息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生产时间添加模块,所述生产时间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
能源调度管控模块,所述能源调度管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然后遍历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进而遍历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通过根据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构建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然后将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而将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然后根据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达到了提高能源调度管控的可视化程度,提高管控质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中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中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分布信息获得模块11,需求量分析模块12,生产量分析模块13,孪生模型构建模块14,可视化标识信息添加模块15,生产时间添加模块16,能源调度管控模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可再生能源管理控制可视化程度低,无法进行准确管控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是通过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的类型,获得可以获取可再生能源的分布位置信息。所述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包括能源分布位置、能源分布量等信息。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是对需要可再生能源的用户分布情况进行描述的信息,包括需求位置分布和需求量分布等。
步骤S200: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200还包括:
步骤S210: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获取能源需求侧类型和能源需求侧数量;
步骤S220: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所述能源需求侧类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量为检索约束条件,采集需求侧能源消耗记录数据;
步骤S230:根据所述需求侧能源消耗记录数据,获取多个能源消耗时序数据和多个触发频率;
步骤S240:将所述多个触发频率满足触发频率阈值的所述多个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获取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
步骤S250:对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进行加权均值分析,生成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是任意一个时间段,由工作人员自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制。通过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每个分布位置的遍历查找,得到所述能源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其中,所述能源供给量是在第一时间区间内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供给总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是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范围内确定的对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时间点。所述能源需求侧类型是对获得所述可再生能源的用途进行描述,类型包括军用、民用、发电、供暖等。所述能源需求侧数量是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确定的所述需要能源的总数量。
具体的,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检索时间范围进行限制,以所述能源需求侧类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量对检索类型和数量进行限制,从而得到所述检索约束条件。其中,所述检索约束条件是对检索过程中的搜索结果进行限制的条件。通过检索,并在所述检索约束条件的限制下,得到所述需求侧能源消耗记录数据。所述需求侧能源消耗记录数据是对需求侧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记录的数据,包括多个能源消耗时序数据和多个触发频率。其中,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是按能源消耗的时间进行排列后的能源消耗数据。所述触发频率是需要能源供给的次数。所述触发频率阈值是预先设置的能源供给需求频次,当多个触发频率满足触发频率阈值时,表明此时急切需要进行能源补充。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是将满足触发频率阈值的所述多个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出来后得到的结果。通过均值计算,得到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进行加权均值分析,生成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250还包括:
步骤S251:遍历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获取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
步骤S252:遍历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获取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
步骤S253: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进行权重分布,生成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
步骤S254: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进行加权均值计算,生成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
步骤S255: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设定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是将满足节点触发频率的消耗数据,在第一时间节点的消耗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时间节点是任意一个时间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中的节点触发频率进行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反映了消耗数据的需求频次。利用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进行权重分布,得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是按照触发频率的大小进行权重分配后的结果。通过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进行加权均值计算,得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其中,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是第一时间节点需要的能源供应情况。进而,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设定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步骤S300: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00还包括:
步骤S310: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已分配能源供给量和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
步骤S320: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初始能源生产量和初始能源生产时间;
步骤S330:根据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量和所述初始能源生产量,确定所述能源生产量;
步骤S340:根据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和所述初始能源生产时间,确定所述能源生产时间,其中,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一一对应。
具体而言,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对在第一时间区间内各个分布区域的能源生产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述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所述能源生产量是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总量。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是第一时间区间内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的时间点。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量是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已经分配掉的能源总量,表明这些可再生能源的用途已经确定。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是已经被分配的能源生产的时间。
具体的,通过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根据供给能力,计算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可以生产能源量,包括所述初始能源生产量和初始能源生产时间。其中,所述初始能源生产量是在第一时间时间区间内可以生产的能源总量。所述初始能源生产时间是可再生能源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生产的时间范围。根据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量和所述初始能源生产量,确定所述能源生产量,换句话说,根据将初始能源生产量减去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量,还可以分配的能源生产量。其中,所述能源生产量是可以进行分配的能源总量。根据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和所述初始能源生产时间,确定所述能源生产时间,即,将初始能源生产时间减去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从而得到还可以分配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时间。
步骤S400: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构建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
具体而言,通过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结合分布信息中的地理位置,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和传感器建立所述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其中,所述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是对能源分布情况从供给源和需求侧两个维度进行可视化展示的功能模型。优选的,通过获取历史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历史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对所述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可以准确对分布信息进行展示的模型。
步骤S500:将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步骤S600:将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是对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从能源需求侧进行标识的信息。通过将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标识信息中,从期望供给量和期望供给时间两个维度进行标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是对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从能源供给源进行标识的信息。通过将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标识信息中,从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两个维度进行标识。
步骤S700: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10:根据所述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
步骤S720: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设定能源供给损耗系数;
步骤S730:根据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调整,判断是否满足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步骤S740:若满足,生成能源供给正常指令,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第一预设颜色渲染。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从供给源和需求侧两个维度分别对模型数据进行提取,从而构建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通过对比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损耗,包括运输损耗、成本损耗等,从而得到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其中,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是对能源供给过程中的能源损耗进行评估后得到的。根据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调整,即对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根据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对参数进行下调,从而得到调整后的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而与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若满足,生成能源供给正常指令,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第一预设颜色渲染。其中,所述能源供给正常指令是用于下达正常能源供应的命令。所述第一预设颜色渲染是按照第一预设颜色对模型进行色彩展示。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调整,判断是否满足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30还包括:
步骤S731:若不满足,生成能源供给异常指令,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第二预设颜色渲染。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30还包括:
步骤S732:当管理人员在可视化界面点击所述第二预设颜色渲染的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获取能源供给偏差量和能源供给偏差时间信息;
步骤S733:根据所述能源供给偏差量和所述能源供给偏差时间信息进行能源辅助供给管理。
具体而言,若不满足,生成能源供给异常指令,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第二预设颜色渲染。其中,所述能源供给异常指令是下达进行能源供给异常,不能满足需求的命令。第二预设颜色渲染后,可以通过颜色的区分,直观的看到供给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具体的,所述能源供给偏差量是能源生产量与能源期望供给量之间的差值。所述能源供给偏差时间信息是能源生产时间与能源期望供给时间之间的差值。通过根据所述能源供给偏差量和所述能源供给偏差时间信息,将其作为辅助目标,通过采用其他能源进行能源辅助供给。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从需求侧分布信息分析,得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即获得需求信息,进而,从第一时间区间能源可以供给的量和时间分析,得到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进而构建可以对能源生产情况和需求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的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然后将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将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能源调度管控。达到了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可视化管理,提高管理控制的效率和质量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分布信息获得模块11,所述分布信息获得模块11用于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
需求量分析模块12,所述需求量分析模块12用于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生产量分析模块13,所述生产分析模块13用于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
孪生模型构建模块14,所述孪生模型构建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构建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
可视化标识信息添加模块15,所述可视化标识信息添加模块15用于将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生产时间添加模块16,所述生产时间添加模块16用于将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
能源调度管控模块17,所述能源调度管控模块17用于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需求侧类型获得单元,所述需求侧类型获得单元用于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获取能源需求侧类型和能源需求侧数量;
消耗记录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消耗记录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所述能源需求侧类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量为检索约束条件,采集需求侧能源消耗记录数据;
触发频率获得单元,所述触发频率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需求侧能源消耗记录数据,获取多个能源消耗时序数据和多个触发频率;
时序数据筛选获得单元,所述时序数据筛选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触发频率满足触发频率阈值的所述多个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获取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
供给量生成单元,所述供给量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进行加权均值分析,生成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时间节点数据集获得单元,所述第一时间节点数据集获得单元用于遍历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获取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
第一时间节点频率集获得单元,所述第一时间节点频率集获得单元用于遍历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获取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
权重信息生成单元,所述权重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进行权重分布,生成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
能源期望供给量生成单元,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进行加权均值计算,生成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
期望供给时间设定单元,所述期望供给时间设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设定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获得单元,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获得单元用于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已分配能源供给量和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
初始生产时间获得单元,所述初始生产时间获得单元用于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初始能源生产量和初始能源生产时间;
能源生产量确定单元,所述能源生产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量和所述初始能源生产量,确定所述能源生产量;
能源生产时间确定单元,所述能源生产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和所述初始能源生产时间,确定所述能源生产时间,其中,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值孪生模型获得单元,所述数值孪生模型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
损耗系数设定单元,所述损耗系数设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设定能源供给损耗系数;
标识信息判断单元,所述标识信息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调整,判断是否满足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第一预设颜色渲染单元,所述第一预设颜色渲染单元用于若满足,生成能源供给正常指令,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第一预设颜色渲染。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预设颜色渲染单元,所述第二预设颜色渲染单元用于若不满足,生成能源供给异常指令,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第二预设颜色渲染。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偏差量获得单元,所述偏差量获得单元用于当管理人员在可视化界面点击所述第二预设颜色渲染的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获取能源供给偏差量和能源供给偏差时间信息;
能源辅助供给管理单元,所述能源辅助供给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源供给偏差量和所述能源供给偏差时间信息进行能源辅助供给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
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构建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
将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将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包括:
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获取能源需求侧类型和能源需求侧数量;
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所述能源需求侧类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量为检索约束条件,采集需求侧能源消耗记录数据;
根据所述需求侧能源消耗记录数据,获取多个能源消耗时序数据和多个触发频率;
将所述多个触发频率满足触发频率阈值的所述多个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获取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
对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进行加权均值分析,生成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进行加权均值分析,生成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包括:
遍历所述能源消耗时序数据筛选结果,获取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
遍历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获取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触发频率集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进行权重分布,生成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权重信息对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消耗数据集进行加权均值计算,生成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能源期望供给量,设定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包括:
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已分配能源供给量和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
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初始能源生产量和初始能源生产时间;
根据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量和所述初始能源生产量,确定所述能源生产量;
根据所述已分配能源供给时间和所述初始能源生产时间,确定所述能源生产时间,其中,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包括:
根据所述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设定能源供给损耗系数;
根据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调整,判断是否满足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若满足,生成能源供给正常指令,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和所述能源需求侧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第一预设颜色渲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能源供给损耗系数,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调整,判断是否满足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还包括:
若不满足,生成能源供给异常指令,对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进行第二预设颜色渲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管理人员在可视化界面点击所述第二预设颜色渲染的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数字孪生模型,获取能源供给偏差量和能源供给偏差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能源供给偏差量和所述能源供给偏差时间信息进行能源辅助供给管理。
8.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分布信息获得模块,所述分布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取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
需求量分析模块,所述需求量分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进行第一时间区间的需求量分析,获取能源期望供给量和能源期望供给时间;
生产量分析模块,所述生产分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进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生产量分析,获取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生产时间;
孪生模型构建模块,所述孪生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分布信息和所述能源需求侧分布信息,构建可视化数字孪生模型;
可视化标识信息添加模块,所述可视化标识信息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能源期望供给量和所述能源期望供给时间添加进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
生产时间添加模块,所述生产时间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能源生产量和所述能源生产时间添加进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
能源调度管控模块,所述能源调度管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源需求侧可视化标识信息和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给源可视化标识信息进行能源调度管控。
CN202310002727.2A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2262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2727.2A CN116226263A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2727.2A CN116226263A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6263A true CN116226263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2727.2A Pending CN116226263A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62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9861A (zh) * 2023-06-27 2023-09-08 哈尔滨源芯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源数据交互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8991A (zh) * 2019-04-26 2019-08-30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自适应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
CN111934359A (zh) * 2020-06-30 2020-11-1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调度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069247A (zh) * 2020-09-09 2020-12-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KR20210011745A (ko) * 2019-07-23 2021-02-02 (주) 씨이랩 제로에너지 타운 구축을 위한 빅데이터 기반의 에너지 수요 및 공급 예측 시스템 그리고 방법
CN114004168A (zh) * 2021-12-24 2022-02-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燃料电池综合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8991A (zh) * 2019-04-26 2019-08-30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自适应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
KR20210011745A (ko) * 2019-07-23 2021-02-02 (주) 씨이랩 제로에너지 타운 구축을 위한 빅데이터 기반의 에너지 수요 및 공급 예측 시스템 그리고 방법
CN111934359A (zh) * 2020-06-30 2020-11-1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调度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069247A (zh) * 2020-09-09 2020-12-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14004168A (zh) * 2021-12-24 2022-02-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燃料电池综合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9861A (zh) * 2023-06-27 2023-09-08 哈尔滨源芯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源数据交互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9028B2 (ja) 建物動力設備のエネルギー消費量予測方法
CN108388962B (zh) 一种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12734284B (zh) 流程工业能耗优化决策系统及提高评估结果准确度方法
JP2003242212A (ja) ユーティリティの消費特性が類似する曜日を決定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7437135B (zh) 一种新型储能选型方法
CN108428017A (zh) 基于核极限学习机分位数回归的风电功率区间预测方法
CN105843733B (zh) 一种大数据平台的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Xiao et al. Status quo and opportunities for building energy prediction in limited data Context—Overview from a competition
CN113033110B (zh) 一种基于交通流模型的重点区域人员应急疏散系统及方法
CN116226263A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视化智能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202129A (zh) 风电出力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0263998A (zh) 多源数值天气预报集合双层修正方法
CN115840394A (zh) 一种智能化楼宇碳管控系统
CN116914917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柜运行状态监测管理系统
CN109523077B (zh) 一种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CN116705364B (zh) 适用于在役核电机组和核电汽轮机的可靠性监控平台
CN11746960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学习的多水厂供水系统压力优化控制方法
CN11638521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电能耗监测系统
CN112365082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公共能源消耗预测方法
CN117634678A (zh) 基于实际运行场景的低碳园区碳排放预测方法
CN108256693A (zh) 一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374920A (zh) 考虑环境因素的超短期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6632875A (zh) 一种用于配电网的混合储能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586098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燃气安全监测运行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30888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区域电网数据统筹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