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5229A - 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5229A
CN116225229A CN202310239798.4A CN202310239798A CN116225229A CN 116225229 A CN116225229 A CN 116225229A CN 202310239798 A CN202310239798 A CN 202310239798A CN 116225229 A CN116225229 A CN 116225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struction
standard
image information
vehicle
wear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397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华超
郭阳东
张贵海
袁梦
徐雅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397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5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5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5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61Proximity, similarity or dissimilar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G06V40/28Recognition of hand or arm movements, e.g. recognition of deaf sign langu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Neur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目标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时确定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时确定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若第一控制指令与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执行第一控制指令或第二控制指令,相当于在基于肌电信号控制车辆时对用户动作和手部按压位置进行双重验证,可以降低单一的动作验证造成的误触发的可能性,提高了基于肌电信号控制车辆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车辆的手段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按键控制、拨杆控制、旋钮控制,还有应用广泛的触摸屏控制、语音控制,当然还有尚未大规模应用的动作控制。对于动作控制,其中一种方法是在用户做动作后通过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用户动作对应的肌电信号并控制车辆执行该肌电信号对应的指令。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并不想控制车辆执行某个动作对应的指令,但却无意间做出了该指令对应的动作,导致指令误触发,增加了车辆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避免车辆动作控制误触发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如何避免车辆动作控制误触发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
若所述目标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所述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控制车辆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
若所述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所述标准图像信息与所述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若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优选的,所述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标准肌电信号;
建立所述标准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所述标准图像信息;
建立所述标准图像信息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或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为90%-96%。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所述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辆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所述标准图像信息与所述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优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标准肌电信号;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标准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所述标准图像信息;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标准图像信息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或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为90%-96%。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在目标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时确定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时确定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若第一控制指令与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执行第一控制指令或第二控制指令,相当于在基于肌电信号控制车辆时对用户动作和手部按压位置进行双重验证,可以降低单一的动作验证造成的误触发的可能性,提高了基于肌电信号控制车辆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向盘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如何避免车辆动作控制误触发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
步骤S2,若目标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S3,控制车辆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
步骤S4,若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标准图像信息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步骤S5,若第一控制指令与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执行第一控制指令或第二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用户的动作场景为用户通过手部按压车辆的目标部位。目标部位可以是车辆上取消了传统电控按键的部位,如方向盘、车窗控制台等,传统方向盘上一般带有控制喇叭、音响音量等的电控按键,传统车窗控制台上一般带有控制车窗升降的电控按键,而本实施例的目标部位可以是不带任何电控按键的纯机械结构,相当于目标部位内部省略了大量电气线路。下文将以目标部位为方向盘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每凭空做一次动作或按压一次车辆,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便会采集一个对应的肌电信号,即用户动作与肌电信号是一一对应的。步骤S1之前,本实施例会先建立用户手部按压车辆时产生的每个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例如用户通过“食指以第一力度按压车辆某个位置”时产生的标准肌电信号可以对应鸣笛指令、用户通过“大拇指以第二力度按压车辆某个位置”时产生的标准肌电信号可以对应打开左转向灯的指令。
由于方向盘取消了传统的电控按键,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预先在方向盘表面的不同位置设置每个功能的提示字样,如图2所示,提示字样可以是张贴的标签或者直接在方向盘表面刻划出来的字。步骤S1中,若用户使用食指以某个力度按压在图2方向盘上的“喇叭”位置,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到用户此次按压对应的目标肌电信号。
步骤S2中,若目标肌电信号与预设的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可以认为用户做出的动作为该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动作,即动作“食指以第一力度按压车辆某个位置”,第一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90%-96%,步骤S2此时会根据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如第一控制指令为鸣笛指令。一般的,还可以在目标肌电信号与预设的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时直接执行该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车辆控制指令,但若某次用户使用食指以接近第一力度的力度按压在中控屏上,同样可能会造成目标肌电信号与预设的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但其实此时用户并不想让车辆鸣笛,上述方案会造成车辆动作控制误触发。
步骤S2相当于用户的动作通过了验证,则步骤S3会控制车辆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则目标图像信息为用户手指按压位置的图像信息,目标图像信息用于对用户手部的按压位置进行验证。
步骤S4之前,本实施例会采集图2中每个提示字样处的标准图像信息并建立每个标准图像信息与车辆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如提示字样“喇叭”处的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为鸣笛指令。步骤S4中,若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可以认为用户手指按压的位置为该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位置,如图2方向盘上的“喇叭”位置,第一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90%-9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像信息并不包括用户的手部,从而不涉及用户的手势识别,图像信息仅为确定用户手指按压的位置。
步骤S5中,若第一控制指令与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代表用户通过“食指以接近第一力度或以第一力度按压在方向盘的喇叭提示处”,基本可以肯定用户想让车辆鸣笛,从而避免了“用户食指以接近第一力度或以第一力度按压在车辆其它位置时产生的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导致的误触发,此时执行第一控制指令或与第二控制指令,可以控制车辆鸣笛。
由上文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对用户动作和手部按压位置的双重验证,可以降低单一的动作验证造成的误触发的可能性,提高了基于肌电信号控制车辆的可靠性。
上文中提到,本实施例需要预先建立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由车企设定,比如规定“五根手指均以第一力度按压车辆某个位置”时产生的肌电信号对应鸣笛指令,但车企定义后需要用户学习记忆车企定义的动作及动作与车辆控制命令的对应关系,车辆控制指令或定义的动作较多时,会造成用户学习使用困难。因此,本实施例考虑提供用户自定义动作与车辆控制指令对应关系的功能,即步骤S1之前,车辆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标准肌电信号,建立标准肌电信号与第一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车辆可以提供一个自定义功能,用户在使用前开启自定义功能后,可以直接以自己想要的手指数量和按压力度按压用户想设定的车辆控制指令对应的位置,如“仅以食指以第一力度按压图2的喇叭位置”,代表用户想建立“仅以食指以第一力度按压车辆”时产生的肌电信号与鸣笛指令的对应关系,用户按压时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产生标准肌电信号,可以建立该标准肌电信号与第一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这样用户可以自定义动作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降低了用户使用基于按压动作控制车辆这一功能的难度。
上文中提到,本实施例还需要预先建立标准图像信息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因此,步骤S1之前,车辆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标准图像信息;建立标准图像信息与第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标准图像信息可以是图2中每个提示字样的图像信息。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若目标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辆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
确定模块,还用于若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标准图像信息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若第一控制指令与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执行第一控制指令或第二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用户的动作场景为用户通过手部按压车辆的目标部位。目标部位可以是车辆上取消了传统电控按键的部位,如方向盘、车窗控制台等,传统方向盘上一般带有控制喇叭、音响音量等的电控按键,传统车窗控制台上一般带有控制车窗升降的电控按键,而本实施例的目标部位可以是不带任何电控按键的纯机械结构,相当于目标部位内部省略了大量电气线路。下文将以目标部位为方向盘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每凭空做一次动作或按压一次车辆,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便会采集一个对应的肌电信号,即用户动作与肌电信号是一一对应的。获取模块获取目标肌电信号之前,本实施例会先建立用户手部按压车辆时产生的每个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例如用户通过“食指以第一力度按压车辆某个位置”时产生的标准肌电信号可以对应鸣笛指令、用户通过“大拇指以第二力度按压车辆某个位置”时产生的标准肌电信号可以对应打开左转向灯的指令。
由于方向盘取消了传统的电控按键,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预先在方向盘表面的不同位置设置每个功能的提示字样,如图2所示,提示字样可以是张贴的标签或者直接在方向盘表面刻划出来的字。若用户使用食指以某个力度按压在图2方向盘上的“喇叭”位置,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到用户此次按压对应的目标肌电信号,获取模块就可获取该目标肌电信号。
若目标肌电信号与预设的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可以认为用户做出的动作为该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动作,即动作“食指以第一力度按压车辆某个位置”,第一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90%-96%,确定模块此时会根据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如第一控制指令为鸣笛指令。一般的,还可以在目标肌电信号与预设的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时直接执行该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车辆控制指令,但若某次用户使用食指以接近第一力度的力度按压在中控屏上,同样可能会造成目标肌电信号与预设的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但其实此时用户并不想让车辆鸣笛,上述方案会造成车辆动作控制误触发。
用户的动作通过了验证后,则控制模块会控制车辆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则目标图像信息为用户手指按压位置的图像信息,目标图像信息用于对用户手部的按压位置进行验证。
确定模块确定第二控制指令之前,本实施例会采集图2中每个提示字样处的标准图像信息并建立每个标准图像信息与车辆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如提示字样“喇叭”处的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为鸣笛指令。若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可以认为用户手指按压的位置为该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位置,如图2方向盘上的“喇叭”位置,第一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90%-9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像信息并不包括用户的手部,从而不涉及用户的手势识别,图像信息仅为确定用户手指按压的位置。
若第一控制指令与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代表用户通过“食指以接近第一力度或以第一力度按压在方向盘的喇叭提示处”,基本可以肯定用户想让车辆鸣笛,从而避免了“用户食指以接近第一力度或以第一力度按压在车辆其它位置时产生的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导致的误触发,此时执行模块执行第一控制指令或与第二控制指令,可以控制车辆鸣笛。
由上文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对用户动作和手部按压位置的双重验证,可以降低单一的动作验证造成的误触发的可能性,提高了基于肌电信号控制车辆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标准肌电信号;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标准肌电信号与第一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标准图像信息;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标准图像信息与第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基于与前文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总线架构(用总线来代表),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包括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接收器和发送器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介绍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如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基于与上述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
若所述目标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所述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控制车辆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
若所述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所述标准图像信息与所述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若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标准肌电信号;
建立所述标准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所述标准图像信息;
建立所述标准图像信息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或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为90%-96%。
5.一种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肌电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肌电信号与标准肌电信号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所述标准肌电信号与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标准肌电信号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辆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目标图像信息与标准图像信息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以上,则根据所述标准图像信息与所述车辆控制指令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标准图像信息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相同,则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标准肌电信号;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标准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用户手部预设范围内的所述标准图像信息;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标准图像信息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或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为90%-96%。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
CN202310239798.4A 2023-03-14 2023-03-14 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225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9798.4A CN116225229A (zh) 2023-03-14 2023-03-14 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9798.4A CN116225229A (zh) 2023-03-14 2023-03-14 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5229A true CN116225229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0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9798.4A Pending CN116225229A (zh) 2023-03-14 2023-03-14 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52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9967A (zh) * 2023-06-20 2023-07-18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仿生手教具及其控制方法、主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9967A (zh) * 2023-06-20 2023-07-18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仿生手教具及其控制方法、主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5904B2 (en) Touch gesture based interface for motor vehicle
CN111653277A (zh) 车辆语音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6225229A (zh) 基于可穿戴肌电采集设备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00762B (zh) 用于自动实施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行驶功能的方法
WO2023137990A1 (zh) 一种汽车座舱交互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2041201B (zh) 用于控制对车辆特征的访问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3799698A (zh) 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20479A (zh) 一种利用方位手势隔空操作智能汽车中控台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230636A1 (en) Vehicle, voic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CN114760417A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61988A (zh) 一种基于视线追踪的语音控制方法、汽车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088270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cting one or more activities of a driver of a vehicle
CN113448429A (zh) 基于手势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4027336B1 (en) Context-dependent spoken command processing
CN111376857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4109680A1 (zh) 一种自动驾驶模式接管方法、驾驶员监控系统及车辆
CN116176432B (zh) 车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EP4220356A1 (en) Vehicle,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obtaining user input information
CN112970060B (zh) 对车辆中语音助理的使用进行辅助的辅助方法和装置
US20210394614A1 (en) Apparatus for inputting vehicle command,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5092163A (zh) 一种人工智能辅助驾驶方法、系统及汽车
CN114312817A (zh) 一种车辆驾驶权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987364A (zh) 一种多模态人车交互系统
US20210082416A1 (en) Gesture annotation for waking up a virtual assistant
CN113335300A (zh) 一种人车接管交互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