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4430A - 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24430A CN116224430A CN202111471258.6A CN202111471258A CN116224430A CN 116224430 A CN116224430 A CN 116224430A CN 202111471258 A CN202111471258 A CN 202111471258A CN 116224430 A CN116224430 A CN 1162244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ve
- time
- data
- longitudinal
- transverse w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18 complex 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采集处理解释领域。计算方法在目标区域的井口激发预设点位发出地震波,并通过井口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由地震波产生的井中地震数据;对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分别拾取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基于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第一计算深度;基于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位于目标地层位置之上的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分别获取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基于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与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本申请旨在提高地层倾角计算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涉及地震勘探采集处理解释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层倾角的检测和预测长久以来就是地球物理领域的一个难点,准确的计算地层倾角对于落实地质构造和油气储量估计十分重要,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家重要的追求目标。
目前利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倾角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方法是利用测井方法进行计算,如有学者在计算地层倾角及倾斜方位时,先对四、六或八条微电阻率曲线进行对比,求出各条曲线对应点之间的高程差。其方法是把一条曲线上的一段深度段固定,移动第二条曲线,求出第二条曲线在各个位置的相关系数,并找出相关系数最大的点,该点的位置即为两条曲线段对比最好的位置进而求得地层倾斜角度。
第二类方法是利用地震方法进行计算,如有学者根据地震波形数据和对应于各个预设扫描倾角的临近道的地震波形数据,确定各个预设扫描倾角的相似能量谱;地层倾角确定步骤,从各个相似能量谱中提取最大相似能量谱,并将最大相似能量谱所对应的预设扫描倾角作为地层倾角。
但是上述方法在面对高陡构造地层纵波上、下行波视速接近计算误差较大、平缓地层横波发育较弱、较为复杂的地层等问题时,计算得到的地层倾角精度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及装置,旨在提高地层倾角计算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目标区域的井口激发预设点位发出地震波,并通过所述井口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由所述地震波产生的井中地震数据,所述井中地震数据包括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
对所述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
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
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所述井口中位于地表以下的目标地层位置,并确定所述目标地层位置的第一计算深度;
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位于所述目标地层位置之上的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
分别获取所述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包括:
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包括第二上行横波计算时间、第二上行纵波计算时间、第二下行横波计算时间和第二下行纵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三时间数据包括第三上行横波计算时间、第三上行纵波计算时间、第三下行横波计算时间和第三下行纵波计算时间;
处理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获取联合计算时间;
基于所述联合计算时间,确定第一计算角度;
基于所述第一计算角度和联合计算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地层倾角。
可选地,所述处理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获取联合计算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横波初至波在第一计算深度处的下行横波起始时间,记作第一下行横波计算时间;
获取所述纵波初至波在第一计算深度处的下行横波起始时间,记作第一下行纵波计算时间;
对所述第一下行纵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一下行横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进行横波数据纵波域转换,确定横波拟纵波时间;所述横波拟纵波时间包括第二下行横波转换时间、第三下行横波转换时间、第二上行横波转换时间和第三上行横波转换时间;
基于所述横波拟纵波时间,进行纵横波数据联合,得到联合计算时间。
可选地,通过下述公式,确定所述横波拟纵波时间:
T′sd2=Tpd2;
T′sd3=Tpd3;
式中,T′sd2为第二下行横波转换时间;T′sd3为第三下行横波转换时间;T′su2为第二上行横波转换时间;T′su3为第三上行横波转换时间;Tpd2为第二上行纵波计算时间;Tpd3为第三上行纵波计算时间;Tsu2为第二上行横波计算时间;Tsu3为第三上行横波计算时间;Tsd2为第二下行横波计算时间;Tsd3为第三下行横波计算时间;Tpd1为第一下行纵波计算时间;Tsd1为第一下行横波计算时间。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横波拟纵波时间,进行纵横波数据联合,得到联合计算时间,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确定联合计算时间:
式中,Td2为第二下行联合计算时间;Td3为第三下行联合计算时间;Tu2为第二上行联合计算时间;Tu3为第三上行联合计算时间。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联合计算时间,确定第一计算角度,包括:
通过下述公式,确定第一计算角度:
式中,γ为第一计算角度。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计算角度和联合计算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地层倾角,包括:
通过下述公式,确定目标地层倾角:
式中,α为目标地层倾角。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井中地震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随机噪声压制处理、三分量旋转处理、振幅补偿处理和反褶积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时,在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上的拾取位置相同且无相位差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装置,包括基础数据获取模块、预处理模块、初至波获取模块、计算深度确定模块、时间数据获取模块和计算模块;
所述基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区域的井口激发预设点位发出地震波,并通过所述井口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由所述地震波产生的井中地震数据,所述井中地震数据包括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
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
所述初至波获取模块,用于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
所述计算深度确定模块,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所述井口中位于地表以下的目标地层位置,并确定所述目标地层位置的第一计算深度;
所述时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获取井中地震数据,再对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在得到的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的基础上,获取横波初至波和纵波初至波,在横波初至波和纵波初至波上确定第一计算深度、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并获取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并对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进行联合,通过采用了多种数据,计算得到对应的地层倾角,达到了提高地层倾角计算精度的效果;在遇到各种复杂地层时,均能够提供更高的计算精度来计算地层倾角,为落实地质构造和油气储量估计等工作提供支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方法中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上的第一计算深度;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步骤S107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横波数据纵波数据转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目标地层倾角与第一计算角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计算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计算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目标区域的井口激发预设点位发出地震波,并通过所述井口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由所述地震波产生的井中地震数据,所述井中地震数据包括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
在获取目标区域的井中地震数据时,采用的是地表地震波源激发,在井中设置检波器采集的方法;井中地震数据更能够反应真实地层情况,本实施中,以井中地震数据作为计算所需的基础数据,能够提高计算精度。
S102,对所述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
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为原始数据,在计算之前,需要对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区域地层的波形数据,即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经过处理后,得到的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的波形更加清晰,才能够直接用于计算中。
S103,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
对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进行处理后,要拾取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在对第一横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进行处理后,以第二横波数据和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清晰、起跳干脆,可以满足精确初至拾取为最佳效果。
S104,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所述井口中位于地表以下的目标地层位置,并确定所述目标地层位置的第一计算深度;
第一计算深度即所求地层倾角处的目标地层深度,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地层应与井口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计算目标地层倾角时,以目标地层深度即第一计算深度处的井中地震数据作为基础。
S105,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位于所述目标地层位置之上的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
通过在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上确定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为后续的目标地层倾角计算获取到更多的基础数据。
S106,分别获取所述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
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通过获取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将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联合到确定目标区域中目标地层倾角的计算过程中。
S107,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
通过步骤S101-步骤S106获取到的基础数据,在设置计算公式,就能确定目标区域中的目标地层倾角。
本实施例获取井中地震数据,再对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在得到的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的基础上,获取横波初至波和纵波初至波,在横波初至波和纵波初至波上确定第一计算深度、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并获取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并对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进行联合,通过采用了多种数据,计算得到对应的地层倾角,达到了提高地层倾角计算精度的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计算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目标区域的井口激发预设点位发出地震波,并通过所述井口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由所述地震波产生的井中地震数据,所述井中地震数据包括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
在获取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时,首先需要在井口附近设置激发预设点位,激发预设点位为满足零井源距VSP采集条件的震源点位,一般要同时兼顾井场作业环境和钻井安全,且激发预设点位于井口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行业标准SY/T 5454所述的零井源距激发距离。
激发预设点位设置完毕后,再在激发预设点位处设置横波震源和纵波震源;在井中采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接收得到的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均为三分量地震数据,具有相同的记录长度和时间、深度采样间隔。
S102,对所述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
通过测井得到的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为初始数据,需要对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够得到能够直接应用于计算的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
在处理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时,包括随机噪声压制处理、三分量旋转处理、振幅补偿处理和反褶积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三分量旋转处理是指依据最大能量原则将井中地震三分量检波器的能量重新分配,得到旋转后的纵波和横波井中地震数据,可通过现有多种商业软件实现。
随机噪声压制处理、振幅补偿处理和反褶积处理按需求进行,通过预处理得到的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以纵、横初至波清晰、起跳干脆,可以满足精确初至拾取为最佳效果。
S103,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
在初至拾取时,在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上的拾取位置相同且无相位差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纵波震源和横波震源来激发产生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因此拾取位置均为正波峰极值位置。
S104,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所述井口中位于地表以下的目标地层位置,并确定所述目标地层位置的第一计算深度;
参照图2,图2示出了在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上的第一计算深度;通过确定目标地层位置的第一计算深度,就能够获取到第一计算深度处的上行纵波、上行横波、下行纵波和下行横波。
S105,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位于所述目标地层位置之上的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
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在图2中分别为D2和D3,本实施例通过确定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在计算目标地层倾角时的基础数据。
在确定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第二计算深度距离第一计算深度尽量靠近,以可区分目标地层的上行波和下行波即可;第二计算深度距第三计算深度应保留一定距离,但该距离不宜过大,一般以在一个稳定速度层内为最佳。
S106,分别获取所述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
其中,第二时间数据包括第二上行横波计算时间、第二上行纵波计算时间、第二下行横波计算时间和第二下行纵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三时间数据包括第三上行横波计算时间、第三上行纵波计算时间、第三下行横波计算时间和第三下行纵波计算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在确定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时,要先在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上找到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处的上行波和下行波,且对上行波和下行波进行区分,在上行波上找到上行纵波和上行横波,在下行波上找到下行纵波和下行横波。
S107,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
参照图3,在上述步骤中,以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作为计算目标区域地层倾角的基础数据,通过联合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得到计算地层倾角的数据。
在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时,包括下述子步骤:
参照图3,图3示出了步骤S107的子步骤流程:
子步骤S1071,处理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获取联合计算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横波初至波在第一计算深度处的下行横波起始时间,记作第一下行横波计算时间;
获取所述纵波初至波在第一计算深度处的下行横波起始时间,记作第一下行纵波计算时间;
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横波数据纵波数据转换。
对所述第一下行纵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一下行横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进行横波数据纵波域转换,确定横波拟纵波时间;
其中,横波拟纵波时间包括第二下行横波转换时间、第三下行横波转换时间、第二上行横波转换时间和第三上行横波转换时间。
通过下述公式,确定所述横波拟纵波时间:
T′sd2=Tpd2;
T′sd3=Tpd3;
式中,Tpd1为第一下行纵波计算时间;Tsd1为第一下行横波计算时间;T′sd2为第二下行横波转换时间;T′sd3为第三下行横波转换时间;T′su2为第二上行横波转换时间;T′su3为第三上行横波转换时间;Tpd2为第二上行纵波计算时间;Tpd3为第三上行纵波计算时间;Tsu2为第二上行横波计算时间;Tsu3为第三上行横波计算时间;Tsd2为第二下行横波计算时间;Tsd3为第三下行横波计算时间。
基于所述横波拟纵波时间,进行纵横波数据联合,得到联合计算时间;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确定联合计算时间:
式中,Td2为第二下行联合计算时间;Td3为第三下行联合计算时间;Tu2为第二上行联合计算时间;Tu3为第三上行联合计算时间。
子步骤S1072,基于所述联合计算时间,确定第一计算角度;包括:
通过下述公式,确定第一计算角度:
式中,γ为第一计算角度。
子步骤S1073,基于所述第一计算角度和联合计算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地层倾角;包括:
通过下述公式,确定目标地层倾角:
式中,α为目标地层倾角。
参照图5,图5示出了目标地层倾角与第一计算角度的关系;在计算地层倾角时,在目标地层的深度下方再设置一个虚拟震源I,则虚拟震源I与地表和井口之间的夹角即为第一计算角度;通过计算得到的第一计算角度,就能够构建目标地层倾角的计算公式,将基础数据和第一计算角度联合到一起,计算得到目标地层倾角。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井中地震数据,再对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在得到的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的基础上,获取横波初至波和纵波初至波,在横波初至波和纵波初至波上确定第一计算深度、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并获取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并对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进行联合,通过采用了多种数据,计算得到对应的地层倾角,达到了提高地层倾角计算精度的效果。
且该地层倾角计算方法能够适应于各种地层倾角的计算,在面对高陡构造地层纵波上/下行波视速接近、计算误差较大、平缓地层横波发育较弱和较为复杂的地层等问题时,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能够为落实地质构造和油气储量估计等提供支持。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图6示出的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6所示,所述计算装置可以包括:基础数据获取模块、预处理模块、初至波获取模块、计算深度确定模块、时间数据获取模块和计算模块;
所述基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区域的井口激发预设点位发出地震波,并通过所述井口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由所述地震波产生的井中地震数据,所述井中地震数据包括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
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
所述初至波获取模块,用于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
所述计算深度确定模块,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所述井口中位于地表以下的目标地层位置,并确定所述目标地层位置的第一计算深度;
所述时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目标区域的井口激发预设点位发出地震波,并通过所述井口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由所述地震波产生的井中地震数据,所述井中地震数据包括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
对所述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
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
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所述井口中位于地表以下的目标地层位置,并确定所述目标地层位置的第一计算深度;
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位于所述目标地层位置之上的第二计算深度和第三计算深度;
分别获取所述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包括:
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包括第二上行横波计算时间、第二上行纵波计算时间、第二下行横波计算时间和第二下行纵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三时间数据包括第三上行横波计算时间、第三上行纵波计算时间、第三下行横波计算时间和第三下行纵波计算时间;
处理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获取联合计算时间;
基于所述联合计算时间,确定第一计算角度;
基于所述第一计算角度和联合计算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地层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第三时间数据,获取联合计算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横波初至波在第一计算深度处的下行横波起始时间,记作第一下行横波计算时间;
获取所述纵波初至波在第一计算深度处的下行横波起始时间,记作第一下行纵波计算时间;
对所述第一下行纵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一下行横波计算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进行横波数据纵波域转换,确定横波拟纵波时间;所述横波拟纵波时间包括第二下行横波转换时间、第三下行横波转换时间、第二上行横波转换时间和第三上行横波转换时间;
基于所述横波拟纵波时间,进行纵横波数据联合,得到联合计算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井中地震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随机噪声压制处理、三分量旋转处理、振幅补偿处理和反褶积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时,在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上的拾取位置相同且无相位差异。
10.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数据获取模块、预处理模块、初至波获取模块、计算深度确定模块、时间数据获取模块和计算模块;
所述基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区域的井口激发预设点位发出地震波,并通过所述井口中设置的检波器接收由所述地震波产生的井中地震数据,所述井中地震数据包括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
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纵波数据和第一横波数据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纵波数据和第二横波数据;
所述初至波获取模块,用于分别拾取所述第二纵波数据的纵波初至波和所述第二横波数据的横波初至波;
所述计算深度确定模块,基于所述纵波初至波和横波初至波,确定所述井口中位于地表以下的目标地层位置,并确定所述目标地层位置的第一计算深度;
所述时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二计算深度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计算深度对应第三时间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数据和所述第三时间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与所述井口对应的目标地层倾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71258.6A CN116224430A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71258.6A CN116224430A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24430A true CN116224430A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587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71258.6A Pending CN116224430A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24430A (zh) |
-
2021
- 2021-12-03 CN CN202111471258.6A patent/CN11622443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atoh et al. |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Taichung basin, Taiwan, estimated from array and single-station records of microtremors | |
CN105182408B (zh) | 一种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和装置 | |
US6188964B1 (en) | Method for using global optimization to the estimation of surface-consistent residual statics | |
CN105093292A (zh) | 一种地震成像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2053261A (zh) | 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 |
US20150032379A1 (en) | Attenuation of multiple reflections | |
CN105259581B (zh) | 一种地震资料时深转换方法 | |
WO2016105765A1 (en) | Determining p-wave azimuthal anisotropy from walkaround vsp with offset dependent slowness corrections | |
CN103293553A (zh) | 一种复杂海底上下缆地震采集数据边界元延拓校正方法 | |
CN111123359A (zh) | 随钻测井与地层格架约束的井周地震成像探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2053262A (zh) | 获得地震转换波的方位速度的方法及处理地震数据的方法 | |
Rodríguez-Pradilla |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of a hydraulic-fracturing operation in a CBM reservoir: Case study in the Cerrejón Formation, Cesar-Ranchería Basin, Colombia | |
Gajek et al. | Results of the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t a pilot hydraulic fracturing site in Poland—Part 1: Event location and stimulation performance | |
CN106257309B (zh) | 叠后地震数据体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076628A (zh) | 一种孔径优化的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方法 | |
Guo et al. | Becoming effective velocity-model builders and depth imagers, Part 2—The basics of velocity-model building, examples and discussions | |
Lafond et al. | Migration of wide‐aperture onshore‐offshore seismic data, central California: Seismic images of late stage subduction | |
MX2010006060A (es) | Estimacion de parametros elasticos sub-superficiales. | |
CN111399037B (zh) | 高速顶界面提取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224430A (zh) | 一种纵横波联合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及装置 | |
CN111596348B (zh) | 基于声波时差测井资料的地层层速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05445795A (zh) | 倾斜界面的速度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2147699B (zh) | 结合过井剖面的vsp深度域层速度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 |
He et al. | Near-wellbore VSP imaging without overburden | |
Zhang et al. | Application of Gaussian beam migration in imaging of the steep complex structure in Tan-Lu strike-slip fault zone of Bohai Sea in Chin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