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4108A - 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4108A
CN116224108A CN202310388837.7A CN202310388837A CN116224108A CN 116224108 A CN116224108 A CN 116224108A CN 202310388837 A CN202310388837 A CN 202310388837A CN 116224108 A CN116224108 A CN 116224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groups
battery
clamping
mechanis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88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莉莉
吴仁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Tian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Tian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Tian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Tian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88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4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4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410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4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基座,上侧安装有固定架,且基座上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传送机构;检测仓,多个所述检测仓等距开设在基座的内部,且各个检测仓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夹持结构,多个所述夹持结构基于传送机构分别移动至各个检测仓的上侧;立体移动机构,多个所述立体移动机构等距安装在固定架的内部顶端,且各个立体移动机构的内部均安装有校验机构。本发明通过传送机构和夹持结构,可以将待检测的电池样品移动至各个检测仓的上侧,并且在上侧时,通过连接端与校验机构进行组装,并且在组装时,通过对应的立体移动机构和按压结构进行位置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构件之一,构造主要有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槽壳、连接条和极桩等组成;并且在生产时,为了保证产品的品控质量,通常会将同一批次或多个批次中产品进行抽检,以获得样品,并且针对样品进行多种品控检测。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313823B)公开了一种带连接线蓄电池检测配件及检测装置,该专利设有用来盛装被检测的蓄电池的检测盒,用于导通被检测蓄电池的电极的插座和在检测时与四功能检测机电路(检测头)连接的正、负极检测杆,作为正、负极检测杆的载体的检测挡板;蓄电池配合该配件后,可实现在四供能检测机上的检测。
在现有技术中,在对汽车电池进行检测时,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样品与检测装置进行组装,导致在检测数量较多的样品时,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需要检测装置具有较多的检测方式,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侧安装有固定架,且基座上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传送机构;
所述基座内部位于两组传送机构之间开设多个等距分布的检测仓,检测仓的顶部设置有与外侧连通的开口;
两组所述传送机构之间安装有多个夹持结构,多个夹持结构之间的分布距离与各个传送机构之间的距离相同;
夹持结构用于对样品进行夹持,并且在夹持时,将样品的外侧预留出转移部位;
所述固定架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多个立体移动机构,多个立体移动机构分别位于各个检测仓的上侧;
各个所述立体移动机构的底端均安装有按压结构,且各个立体移动机构的内部均安装有用于检测电池样品的校检机构;
所述校检机构的工作端安装有至少两组连接端,且校检机构通过两组连接端分别与对应样品的正、负极相连接;
并且两组连接端在未使用时,夹持在对应按压结构的内部;
各个所述检测仓的内部均安装有升降结构,各个所述升降结构的输出端均安装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上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振动机构,两组振动机构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夹持架;
所述振动机构设置有多个档位,分别代表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振动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组传送机构相连接,且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区域,连通区域大于检测仓的开口;
所述连接架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气缸,两组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均朝向连接架的中间部位,且均安装有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内部均安装有压力模块,在框架对样品进行夹持时,压力模块与样品接触,并产生压力数据;
通过对样品两侧的压力数据进行监测,进而对样品的夹持状态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所述立体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驱动机构,第一丝杆驱动机构设置在固定架的内部,且第一丝杆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通过第一丝杆驱动机构进行水平方向上X轴的移动;
连接件的顶端与固定架内部的顶端滑动连接,且连接件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丝杆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丝杆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安装有组装篮,组装篮通过第二丝杆驱动机构进行水平方向上Y轴的移动;
所述校检机构放置在组装篮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至少一组与组装篮底部相连接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朝下,且安装有连接箱;
所述连接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且连接箱的两侧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
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延伸至第一连通槽内部的夹持板。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采用双向丝杆驱动构件;
所述基座内部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组滑槽;
双向丝杆转动时,通过两组传动杆带动连接板沿着滑槽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架包括L型板和与对应振动机构输出端相连接的板体,所述板体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丝杆;
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传动丝杆对应的约束滑槽,所述传动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所述螺纹套的顶端贯穿约束滑槽,且与L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螺纹套的两侧与约束滑槽相抵接。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检测仓的内部均安装有调温机构,用于调整对应检测仓内部的温度,以模拟电池不同的使用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仓的开口两侧均安装有开口密封结构,在待检测的电池进入对应的检测仓中后,两组开口密封结构将检测仓的开口进行合拢,降低检测仓的开口与外部连通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表面的两侧与检测仓之间均安装有第三气缸,密封板基于第三气缸进行水平移动;
所述密封板朝向对应检测仓中间部位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与对应校检机构所连接连接端的数量相同;
且密封板下表面靠近各个收纳槽的一侧安装有气泵;
各个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均安装有膨胀件,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各个膨胀件相连接;
在工作时,对应校检机构的各个连接端依次穿过各个收纳槽;并且在两组开口密封结构合拢时,各个膨胀件基于气泵进行充气膨胀,并抵接在对应连接端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传送机构和夹持结构,可以将待检测的电池样品移动至各个检测仓的上侧,并且在上侧时,通过连接端与校检机构进行组装,并且在组装时,通过对应的立体移动机构和按压结构进行位置调整,从而可以将电池样品与各个校检机构的连接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可以提高组装时的质量和效率;
并且电池在各个检测仓的内部进行检测时,通过夹持架和振动机构,可进行不同级别的振动,并且通过调温机构,可以生成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而装置可以将电池在模拟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从而可以提高检测装置的适用性;
进一步,各个检测仓在模拟电池的使用环境时,通过其开口部位的开口密封结构,可以形成相对密封的环境,从而减少检测仓与外部的连通面积,进而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模拟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按压结构与立体移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检测仓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夹持架的侧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开口密封结构的底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固定架;3、传送机构;4、夹持结构;5、检测仓;6、立体移动机构;7、校检机构;8、按压结构;9、连接端;10、升降结构;11、连接板;12、振动机构;13、夹持架;14、开口密封结构;15、调温机构;16、组装件;41、连接架;42、第一气缸;43、框架;44、压力模块;61、第一丝杆驱动机构;62、连接件;63、第二丝杆驱动机构;64、组装篮;81、第二气缸;82、连接箱;83、第一连通槽;84、电动伸缩杆;85、夹持板;101、滑槽;131、板体;132、驱动电机;133、传动丝杆;134、螺纹套;135、L型板;141、密封板;142、第三气缸;143、气泵;144、收纳槽;145、膨胀件;161、定位块;162、卡接槽;163、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侧安装有固定架2,且基座1上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传送机构3;
基座1内部位于两组传送机构3之间开设多个等距分布的检测仓5,检测仓5的顶部设置有与外侧连通的开口;
两组传送机构3之间安装有多个夹持结构4,多个夹持结构4之间的分布距离与各个传送机构3之间的距离相同;
夹持结构4用于对同一批次中的多个电池样品进行夹持,并且在夹持时,将样品的外侧预留出转移部位;
固定架2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多个立体移动机构6,多个立体移动机构6分别位于各个检测仓5的上侧;
各个立体移动机构6的底端均安装有按压结构8,且各个立体移动机构6的内部均安装有校检机构7,校检机构7用于对样品放电时的稳定度、电压和放电时间进行检测;
校检机构7的工作端安装有两组连接端9,且校检机构7通过两组连接端9分别与对应样品的正、负极相连接;
两组连接端9均包括连接线和连接端子,并且两组连接端9在未使用时,连接端子夹持在对应按压结构8的内部,并且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端子和校检机构7相连接;
各个检测仓5的内部均安装有升降结构10,各个升降结构10的输出端均安装有连接板11;
连接板11上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振动机构12,两组振动机构12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夹持架13;同一连接板11上侧的两组振动机构12相互对应,并且通过其对应的夹持架13,将样品两侧的预留部位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带动其进行振动;
其中,在连接端子进入检测仓5中,并与夹持架13连接后,各个连接线分别处于对应的连接区域,并且均设置有盈余部位;
振动机构12设置有多个档位,分别代表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振动等级。
夹持结构4包括连接架41,连接架41的两端分别与两组传送机构3相连接,且连接架4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区域,连通区域大于检测仓5的开口;
连接架41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气缸42,两组第一气缸42的输出端均朝向连接架41的中间部位,且均安装有框架43。
框架43的内部均安装有压力模块44,在框架43对样品进行夹持时,压力模块44与样品接触,并产生压力数据;
通过对样品两侧的压力数据进行监测,进而对样品的夹持状态进行监测。
参照图2所示,立体移动机构6包括第一丝杆驱动机构61,第一丝杆驱动机构61设置在固定架2的内部,且第一丝杆驱动机构61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连接件62,连接件62通过第一丝杆驱动机构61进行水平方向上X轴的移动;
连接件62的顶端与固定架2内部的顶端滑动连接,且连接件62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丝杆驱动机构63,第二丝杆驱动机构63的输出端安装有组装篮64,组装篮64通过第二丝杆驱动机构63进行水平方向上Y轴的移动;
校检机构7放置在组装篮64的内部。
按压结构8包括至少一组与组装篮64底部相连接的第二气缸81,第二气缸81的输出端朝下,且安装有连接箱82;
连接箱8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83,且连接箱82的两侧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4;
两组电动伸缩杆84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延伸至第一连通槽83内部的夹持板85;
在使用时,连接端9嵌入在第一连通槽83的内部,且连接端9的底部延伸至连接箱82的下侧,用于方便与样品的正、负极进行连接,两组夹持板85通过电动伸缩杆84将连接端9进行夹持。
参照图3所示,升降结构10采用双向丝杆驱动构件,双向丝杆驱动构件中双向丝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套体,两组套体与连接板11的下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
基座1内部靠近连接板11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组滑槽101;
双向丝杆转动时,通过两组传动杆带动连接板11沿着滑槽101进行移动。
检测仓5的开口两侧均安装有开口密封结构14,在待检测的电池进入对应的检测仓5中后,两组开口密封结构14将检测仓5的开口进行合拢,降低检测仓5的开口与外部连通的面积。
参照图4所示,夹持架13包括L型板135和与对应振动机构12输出端相连接的板体131,板体13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32,驱动电机132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丝杆133;
板体13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传动丝杆133对应的约束滑槽,传动丝杆13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34;
螺纹套134的顶端贯穿约束滑槽,且与L型板135的底部固定连接;
螺纹套134的两侧与约束滑槽相抵接,用于避免在传动丝杆133的带动下,自身发生旋转。
参照图5所示,开口密封结构14包括密封板141,密封板141下表面的两侧与检测仓5之间均安装有第三气缸142,密封板141基于第三气缸142进行水平移动;
密封板141朝向对应检测仓5中间部位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收纳槽144,收纳槽144的数量与对应校检机构7所连接连接端9的数量相同;
且密封板141下表面靠近各个收纳槽144的一侧安装有气泵143;
各个收纳槽144的内部均安装有膨胀件145,气泵143的输出端与各个膨胀件145相连接;
在工作时,对应校检机构7的各个连接端9依次穿过各个收纳槽144;并且在两组开口密封结构14合拢时,各个膨胀件145基于气泵143进行充气膨胀,并抵接在对应连接端9的外侧。
工作原理:
在对电池样品进行检测前,先将组装件16安装至电池样品的正、负极外侧;
组装件16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定位块161,定位块161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延伸部位,两组延伸部位的内部均安装有吸附件163,并且吸附件163的底部均延伸至延伸部位的外侧;
并且定位块16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与对应校检机构7中连接端9数量相同的卡接槽162;
在使用组装件16时,将组装件16中的卡接槽162对准电池样品的正、负极,并且将组装件16向下按压,通过吸附件163将组装件16与对应的电池样品进行组装;
随后将各个电池样品放入至夹持结构4中,夹持结构4中两侧的第一气缸42启动,将各自连接的框架43沿预设的距离进行移动,将电池样品进行夹持,并且通过两组框架43中的压力模块44,对夹持状况进行监测;
随后各个夹持结构4基于传送机构3,将待检测的样品移动至各个检测仓5的上侧;
随后通过立体移动机构6,将按压结构8和连接端9移动至对应电池样品的上侧,随后启动按压结构8中的第二气缸81,带动连接端9向下移动,直至将连接端9嵌入至对应组装件16中的卡接槽162中;
随后按压结构8中的电动伸缩杆84带动夹持板85与连接端9分离,然后按压结构8复位,将按压结构8移动至连接端9的上侧;
随后检测仓5中的升降结构10启动,通过连接板11将振动机构12和夹持架13向上移动至对应电池样品侧边的一侧;
随后夹持架13中的驱动电机132启动,带动传动丝杆133旋转,即可通过螺纹套134带动L型板135移动,将对应电池样品的转移部位进行夹持;
随后夹持结构4中的框架43基于对应的第一气缸42与电池样品进行分离;
升降结构10复位,将电池样品下降至对应的检测仓5中,随后检测仓5中开口处的两组开口密封结构14启动,将开进行遮挡;
开口密封结构14启动时,其内部的第三气缸142带动密封板141进行水平移动,并且将收纳槽144套设至对应连接端9的连接线外侧,并且在两组开口密封结构14合拢后,将各个连接端9中的连接线套设在两组收纳槽144的内部;
随后气泵143启动,将各个收纳槽144中的膨胀件145充气膨胀,直至膨胀件145抵接至对应连接线的外侧;
随后振动机构12启动,对各个检测仓5中的电池样品进行不同级别的振动。
实施例2
相较于实施例1,各个检测仓5的内部均安装有调温机构15,用于调整对应检测仓5内部的温度,以模拟电池不同的使用环境;
在检测时,同一批次中的电池样品进入不同的检测仓5中,夹持架13在工作时,保持在相同级别的振动,并且各个检测仓5通过调温机构15,分别模拟-15℃、0℃、10℃、25℃、40℃和55℃的使用环境。
实施例3
相较于实施例1,不同批次的电池样品分别进入各个检测仓5中,并且在检测时,各个检测仓5中的夹持架13保持同一级别的振动。
实施例4
相较于实施例2,不同批次的电池样品分别进入各个检测仓5中,并且在检测时,各个检测仓5通过调温机构15保持在相同的温度,并且各个夹持架13进行不同级别的振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8)

1.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侧安装有固定架(2),且基座(1)上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传送机构(3);
检测仓(5),多个所述检测仓(5)等距开设在基座(1)的内部,且各个检测仓(5)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
夹持结构(4),多个所述夹持结构(4)基于传送机构(3)分别移动至各个检测仓(5)的上侧;
立体移动机构(6),多个所述立体移动机构(6)等距安装在固定架(2)的内部顶端,且各个立体移动机构(6)的内部均安装有校检机构(7);
按压结构(8),多个所述按压结构(8)分别与各个立体移动机构(6)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校检机构(7)的工作端安装有至少两组连接端(9),连接端(9)在未使用时,夹持在对应按压结构(8)的内部;
各个所述检测仓(5)的内部均安装有升降结构(10),各个所述升降结构(10)的输出端均安装有连接板(11);
所述连接板(11)上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振动机构(12),两组振动机构(12)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夹持架(13);
两组所述夹持架(13)基于对应的振动机构(12),以相同的幅度进行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4)包括:
连接架(41),所述连接架(41)的两端分别与两组传送机构(3)相连接,且连接架(4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区域;
第一气缸(42),两组所述第一气缸(42)的分别安装在连接架(41)内部的两端:
框架(43),两组所述框架(43)在连接架(41)的中心部位两侧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框架(43)分别与两组第一气缸(4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3)的内部均安装有压力模块(44);
压力模块(44)与样品接触,产生压力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结构(8)包括至少一组与组装篮(64)底部相连接的第二气缸(81),所述第二气缸(81)的底部安装有连接箱(82);
所述连接箱(8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83),且连接箱(82)的两侧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4);
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84)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用于延伸至第一连通槽(83)内部的夹持板(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架(13)包括:
板体(131),所述板体(131)与对应振动机构(12)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板体(131)的上表面开设有约束滑槽;
驱动电机(132),所述驱动电机(132)安装在板体(131)的内部,且驱动电机(132)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丝杆(133);
螺纹套(134),所述螺纹套(134)与传动丝杆(133)螺纹连接,且螺纹套(134)的顶端贯穿约束滑槽;
L型板(135),所述L型板(135)与螺纹套(134)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检测仓(5)的内部均安装有调温机构(15),用于调整对应检测仓(5)内部的温度,以模拟电池不同的使用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仓(5)的开口两侧均安装有开口密封结构(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密封结构(14)包括;
密封板(141),所述密封板(141)的下表面两侧均安装有与对应检测仓(5)相连接的第三气缸(142),且密封板(141)朝向对应检测仓(5)中间部位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收纳槽(144);
膨胀件(145),多个所述膨胀件(145)分别安装在各个收纳槽(144)的内部;
气泵(143),所述气泵(143)安装在密封板(141)的下侧;
各个膨胀件(145)基于气泵(143),将对应的收纳槽(144)进行填充。
CN202310388837.7A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Withdrawn CN116224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8837.7A CN116224108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8837.7A CN116224108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4108A true CN116224108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0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8837.7A Withdrawn CN116224108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41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6834A (zh) * 2023-09-22 2023-11-24 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自动化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6834A (zh) * 2023-09-22 2023-11-24 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7116834B (zh) * 2023-09-22 2024-05-28 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自动化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24108A (zh) 一种电池配件用品控检测装置
CN110398695B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新能源汽车检测器具
CN108362739B (zh) 检测电池焊接质量的设备和检测电池焊接质量的方法
CN210865934U (zh) 牛角电容老化烤箱及全自动牛角电容过程监控老化机
CN110860490A (zh) 全自动牛角电容过程监控老化机
CN203658550U (zh)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CN110947648B (zh) 全自动牛角电容老化数据监控测试方法
CN11064614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
KR101783921B1 (ko) 전지 평가 장치
CN110828762B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的检测焊接装置及检测焊接方法
CN219180741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注液装置
CN209803303U (zh) 软包动力电池ocv测试设备
CN208937271U (zh) 一种电池压力检测设备
CN116577625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导电性能自动测试设备及方法
CN211359704U (zh) 全自动牛角电容过程监控老化机
CN214383029U (zh) 一种燃气表成品总装及包装生产线
CN115421079A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装配检测装置
CN214507002U (zh) 一种测试光伏组件稳定性的设备
CN211043576U (zh) 激光芯片用高效测试系统
CN213275862U (zh) To光通信器件的低常高温测试系统
CN220650844U (zh) 一种碱性电池检测装置
CN116840716A (zh) 一种电芯性能检测装置
CN219046104U (zh) 一种用于充电器的测试仪
CN216978265U (zh) 一种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气密测试装置
CN219328877U (zh) 软包电池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6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