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0068B -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0068B
CN116220068B CN202310240608.0A CN202310240608A CN116220068B CN 116220068 B CN116220068 B CN 116220068B CN 202310240608 A CN202310240608 A CN 202310240608A CN 116220068 B CN116220068 B CN 116220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imiting
fixedly connected
side slope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06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20068A (zh
Inventor
兰昌义
王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Brigade Of Sichuan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Brigade Of Sichuan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Brigade Of Sichuan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filed Critical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Brigade Of Sichuan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3102406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0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0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0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20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0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2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flexible secur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包括上固定板、放卷机构、外框单元、支撑收纳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外框单元、收纳单元与驱动单元相配合,完成防护网的收卷作业。通过驱动单元对支撑收纳单元的限位作用,从而调节放卷机构上的防护网的放卷长度,同时对防护网实施拉紧,保持柔性的形状可变的防护网可对边坡突出的岩层部进行贴合式覆盖,同时不影响对其他部位的覆盖,相对于通过非柔性板状材料进行防固,柔性的形状可变的防护网对边坡的防固范围可调整,达到了加强对边坡的束缚进而减小岩石脱落的风险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种类有很多,其中山体滑坡的灾害较为常见,因此需要对坡面进行防护,减少边坡岩(土)体的下滑力、提高其抗滑力,而边坡锚固装置就是针对边坡的固定防护,其在岩土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关于边坡防护的技术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2175569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装置,该装置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多个防护板放置于边坡上,根据不同位置的土壤密度选择合适的位置,将多组固定机构自长型孔内进行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再使用多组防滑构对固定机构进行固定,随后一一将固定机构向土壤内进行打入固定,以此减少设备滑脱的现象,提高其稳定性,提高对边坡的防护效果。
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1、上述专利对边坡的防护工作是通过防护板对边坡上易脱落块进行覆盖承压,但边坡面整体并不平整,如果存在某处突面较为突出,则为非柔性材质的防护板将会被撑起而无法与边坡表面相接触,边坡板对于所防护的边坡的表面情况要求较高,一方面使防护板对边坡其他位置的防护难以很好的完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边坡板与边坡之间有效固定,降低边坡板的稳定度。
2、单个防护板在对边坡覆盖防护时,其防护面积固定,即使多个防护板组合使用时,其覆盖的防护面积依旧只能根据防护板本身的形状进行覆盖防护,在面对无规则边坡或边坡表面情况不理想时,防护板不能很好的进行适应性覆盖防护。
3、在防护板对边坡进行防护工作过程中,仅单个边坡板的安装所用零部件就较多,并且还需要结合边坡板的安装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固定位置,一整套安装防护板操作较为繁琐,花费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面对边坡上较为突出的岩块,防护板不能很好的对其他边坡其他位置进行贴合防护,对其他位置束缚性较弱,防护不周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包括上固定板,上固定板与边坡连接,放卷机构安装于上固定板下侧,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有外框单元,所述外框单元内设置有支撑收纳单元,所述支撑收纳单元轴心处安装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左侧位于外框单元外部。
放卷机构的下端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外框单元、支撑收纳单元与驱动单元相配合完成防护网的收卷作业。
定位机构的下端安装有下固定板,且下固定板与边坡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内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承载框内且位于限位滑槽下方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限位滑槽上滑动安装有四个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上设置有夹持部件,所述移动单元上设置有与插孔相配合的插接钉。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所述外框单元包括有外筒,所述外筒上端与上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用于对支撑收纳单元进行支撑的凸环,所述外筒左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外筒靠近右端内部开设有环形腔,所述外筒内部且位于环形腔右侧开设有十字卡槽,所述外筒下侧开设有供防护网穿过的进出口。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所述支撑收纳单元包括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凸环与连接槽相契合,所述连接槽轴心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下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轴杆,与收卷筒同轴且左右滑动连接于贯穿孔内,所述轴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握盘,所述轴杆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圆形槽相配合的密封盘,所述轴杆外侧且位于限位槽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凸板长度小于限位槽长度,所述轴杆右侧固定连接有十字卡块,所述十字卡块位于环形腔内,所述十字卡块在环形腔内自由转动。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夹持部件包括限位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设置在限位单元内。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所述移动单元承载滑板包括承载滑板,所述承载滑板滑动安装于限位滑槽内,所述承载滑板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通孔,每组包括两个通孔,所述插接钉滑动贯穿通孔,所述插接钉与通孔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下端与承载滑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开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前后方向上的竖直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开设有与限位腔相连通的条形槽。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有两个前后对称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与限位腔相契合,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面开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方形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位于同一连接块上的两个限位柱共同固定连接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齿牙,两个压板上的限位齿牙上下相互交错排布,所述限位齿牙上侧为倾斜向下的斜面,下侧为水平面。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所述承载框下端与下固定板上侧固定连接,承载框前端划刻有测量刻度,刻度从承载框前端中部起始向左右两侧延伸。
上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驱动单元对支撑收纳单元的限位作用,从而调节放卷机构上的防护网的放卷长度,同时对防护网实施拉紧,保持柔性的形状可变的防护网可对边坡突出的岩层部进行贴合式覆盖,同时不影响对其他部位的覆盖。
2、本发明中放卷机构、防护网与定位机构相配合,通过防护网对边坡进行防护工作,相对于通过非柔性板状材料进行防固,柔性的形状可变的防护网对边坡的防固范围可调整,达到了加强对边坡的束缚进而减小岩石脱落的风险的目的。
3、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定位机构上的移动单元、限位单元和夹持单元对防护拉动端两个拐角位置与下侧中部位置进行定位夹持,保证防护网处于绷紧且完全平整展开的情况下实施边坡防固,提高防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放卷机构的全剖视图。
图3为在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外框单元、支撑收纳单元和驱动单元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定位机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移动单元、限位单元和夹持单元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中移动单元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限位单元和夹持单元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夹持单元的右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
1、上固定板;2、放卷机构;3、防护网;4、定位机构;5、下固定板。
21、外框单元;22、支撑收纳单元;23、驱动单元。
211、外筒;212、内腔;213、凸环;214、圆形槽;215、环形腔;216、十字卡槽;217、进出口。
221、收卷筒;222、连接槽;223、贯穿孔;224、限位槽。
231、轴杆;232、握盘;233、密封盘;234、凸板;235、十字卡块。
41、承载框;42、限位滑槽;43、插孔;44、移动单元;45、限位单元;46、夹持单元。
441、承载滑板;442、通孔;443、插接钉;444、压缩弹簧。
451、外壳;452、限位腔;453、条形槽。
461、连接块;462、方形槽;463、限位柱;464、复位弹簧;465、压板;466、限位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包括上固定板1,上固定板1下端安装有放卷机构2,放卷机构2下侧设置有防护网3,防护网3下端安装有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下端安装有下固定板5。
对边坡进行固定时,首先找到边坡质地密度较大的位置,将上固定板1固定在此处,然后解开放卷机构2对防护网3的限制,使得防护网3可以从放卷机构2内抽离,接着将下固定板5安装在质地密度较大的区域,再向固定板5所在位置拉动防护网3,使得防护网3逐渐从放卷机构2内抽离,防护网3展开完成覆盖后,通过定位机构4进行固定限位,最后通再过放卷机构2对防护网3进行预紧,对多余的防护网3进行回收,使防护网与边坡贴合,从而完成对边坡的防固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放卷机构2包括有外框单元21,外框单元21内设置有支撑收纳单元22,支撑收纳单元22轴心处安装有驱动单元23,驱动单元23左侧位于外框单元21外部。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外框单元21包括有外筒211,外筒211上端与上固定板1下端固定连接,外筒211内部开设有内腔212,内腔212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用于对支撑收纳单元22进行支撑的凸环213,外筒211左侧开设有圆形槽214,外筒211靠近右端内部开设有环形腔215,外筒211内部且位于环形腔215右侧开设有十字卡槽216,外筒211下侧开设有供防护网3穿过的进出口217。
如图2和图4所示,支撑收纳单元22包括有收卷筒221,收卷筒221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连接槽222,凸环213与连接槽222相契合,连接槽222轴心处开设有贯穿孔223,贯穿孔223上下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24。
如图2和图4所示,驱动单元23包括有轴杆231,轴杆231与收卷筒221同轴且左右滑动连接于贯穿孔223内,轴杆231左端固定连接有握盘232,轴杆231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圆形槽214相配合的密封盘233,轴杆231外侧且位于限位槽224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凸板325,凸板235长度小于限位槽224长度,轴杆231右侧固定连接有十字卡块235,十字卡块235位于环形腔215内,十字卡块235在环形腔215内自由转动。
初始状态下,十字卡块235位于十字卡槽216内,密封盘233位于圆形槽214内,在需要将防护网3从放卷机构2内拉扯出来前,首先手动拉动握盘232向左移动,握盘232带动轴杆231与轴杆231上的凸板234、十字卡块235一起向左移动,使十字卡块235与十字卡槽216脱离进入环形腔215内部,同时密封盘233与圆形槽214脱离。
因十字卡块235不再受十字卡槽216的限位,从而轴杆231可以绕自身轴转动,在防护网3从放卷机构2内部向下拉扯时,轴杆231通过凸板234带动收卷筒221同步转动,在防护网3达到指定位置后,定位机构4对防护网3进行安装定位,此时防护网3下端处于固定状态,通过人工反向转动握盘232,握盘232通过轴杆231带动凸板234一起转动,凸板234转动时与限位槽224内壁接触,进而带动收卷筒221一起转动,从而对防护网3进行收紧预紧。
收紧完毕,人工推动握盘232向右移动进而通过轴杆231带动十字卡块235向右移动,使十字卡块235从环形腔215移动至十字卡槽216内,因十字卡槽216与十字卡块235相契合,从而限制十字卡块235转动,进而限制轴杆231与凸板234转动,达到限制收卷筒221转动的目的,使得防护网3在放卷机构2与定位机构4之处于绷直状态,因防护网3为柔性材料,形状可变,在防护网3处于绷直状态时,防护网3可对边坡进行贴合式覆盖,相对于通过非柔性板状材料进行防固,柔性的形状可变的防护网3可对边坡突出的岩层部进行贴合式覆盖,同时不影响对其他部位的覆盖,其对于边坡表面上的安装条件要求较低且防固范围可调整,达到了加强对边坡的束缚进而减小岩石脱落的风险的目的。
如图5和图6所示,定位机构4包括有承载框41,承载框41下端与下固定板5上侧固定连接,承载框41前端划刻有测量刻度,刻度从承载框41前端中部起始向左右两侧延伸,承载框41内开设有限位滑槽42,承载框41内且位于限位滑槽42下方开设有多个插孔43,限位滑槽42上滑动安装有四个移动单元44,移动单元44上安装有限位单元45,限位单元45内设置有夹持单元46。
如图6和图7所示,移动单元44包括承载滑板441,承载滑板441滑动安装于限位滑槽42内,承载滑板441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通孔442,每组包括两个通孔422,通孔442中贯穿有插接钉443,插接钉443与通孔44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44。
如图6和图8所示,限位单元45包括有外壳451,外壳451下端与承载滑板441上端固定连接,外壳451内开设有限位腔452,限位腔452前后方向上的竖直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外壳451左右两侧开设有与限位腔452相连通的条形槽453。
如图8和图9所示,夹持单元46包括有两个前后对称的连接块461,两个连接块461与限位腔452相契合,两个连接块461相对面开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方形槽462,方形槽462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柱463,限位柱463与方形槽46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64,位于同一连接块461上的两个限位柱463共同固定连接有压板465,两个压板465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齿牙466,两个压板465上的限位齿牙466上下相互交错排布,限位齿牙466上侧为倾斜向下的斜面,下侧为水平面。
将防护网3从放卷机构2内扯出后,调节限位单元45所对应位置,以对防护网3拉动端的两个拐角位置与此侧中部位置进行定位夹持,保证防护网3于绷紧且完全平整展开的情况下实施边坡防固,提高防固效果。具体的定位夹持操作为:初始状态下的插接钉443下端位于插孔43内,先人工手动向上提拉插接钉443,使插接钉443下端脱离插孔43,并压缩压缩弹簧444,再使承载滑板441在限位滑槽42内滑动,根据防护网3左右宽度,承载滑板441依照承载框41前侧的刻度,依次移动至防护网3拐角处与下侧中部的对应处,松开插接钉443,插接钉443在压缩弹簧444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再次插入插孔43内部,从而完成承载滑板441的定位工作。
限位单元45定位完成后,人工手动推动同一个限位单元452内的两块压板465相背分离,并带动限位柱463对方形槽462进行压缩,再将防护网3放在两块压板465之间,最后松开两块压板465,限位齿牙466插入防护网3的网眼中,通过上述操作实现对防护网3的夹持限位,避免防护网3的脱落,在防护网3被夹持后,防护网3受放卷机构2的拉力作用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从而带动466也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压板465与压板465带动连接块461向上移动,此时两个限位柱463在向上移动时,受到限位腔452斜面所施加的力的作用,两个连接块461逐渐相互靠近,从而使得466与压板465紧密贴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对两个压板465之间的防护网3进行锁定,再次加强防护网3的夹持定位效果。
本发明工作原理:第一步:对边坡进行固定,首先找到边坡质地密度较大的位置,将上固定板1固定在此处。
第二步,然后解开放卷机构2对防护网3的限制,使得防护网3可以从放卷机构2内抽离。
第三步,接着在上固定板1下方将下固定板5安装在质地密度较大的区域,再将防护网3下方向下拉扯,使得防护网3逐渐从放卷机构2内抽离。
第四步,防护网3下侧通过定位机构4进行固定限位,最后通过放卷机构2对防护网3进行预紧,同时对超出的防护网3进行回收,从而完成对边坡地质灾害的锚固工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竖向、垂直、水平”、“顶、底”和“端、侧”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以及简化描述,在未给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滑动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依据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固定板(1),上固定板(1)与边坡连接;
放卷机构(2),安装于上固定板(1)下侧,所述放卷机构(2)包括有外框单元(21),所述外框单元(21)内设置有支撑收纳单元(22),所述支撑收纳单元(22)轴心处安装有驱动单元(23),所述驱动单元(23)左侧位于外框单元(21)外部;
防护网(3),设置于放卷机构(2)的下端,用于对边坡实施柔性且防护范围可调节的防固,防护网(3)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机构(4),通过外框单元(21)、支撑收纳单元(22)与驱动单元(23)相配合完成防护网(3)的收卷作业;
下固定板(5),安装于定位机构(4)的下端且与边坡连接;
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有承载框(41),所述承载框(41)内开设有限位滑槽(42),所述承载框(41)内且位于限位滑槽(42)下方开设有多个插孔(43),所述限位滑槽(42)上滑动安装有四个移动单元(44),所述移动单元(44)上设置有夹持部件,所述移动单元上设置有与插孔(43)相配合的插接钉(443);
根据防护网(3)的宽度调节移动单元(44)与夹持部件位置,通过插接钉(443)与插孔(43)配合完成移动单元(44)的限位作业,通过移动单元(44)与夹持部件配合完成防护网(3)的拉紧作业;
夹持部件包括限位单元(45)和夹持单元(46),所述夹持单元(46)设置在限位单元(45)内;
所述限位单元(45)包括有外壳(451),所述外壳(451)下端与承载滑板(44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51)内开设有限位腔(452),所述限位腔(452)前后方向上的竖直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
所述夹持单元(46)包括有两个前后对称的连接块(461),两个所述连接块(461)与限位腔(452)相契合,两个所述连接块(461)相对面开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方形槽(462),所述方形槽(462)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柱(463),所述限位柱(463)与方形槽(46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64),位于同一连接块(461)上的两个限位柱(463)共同固定连接有压板(465),两个所述压板(465)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齿牙(466),两个压板(465)上的限位齿牙(466)上下相互交错排布,所述限位齿牙(466)上侧为倾斜向下的斜面,下侧为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单元(21)包括有外筒(211),所述外筒(211)上端与上固定板(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211)内部开设有内腔(212),所述内腔(212)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用于对支撑收纳单元(22)进行支撑的凸环(213),所述外筒(211)左侧开设有圆形槽(214),所述外筒(211)靠近右端内部开设有环形腔(215),所述外筒(211)内部且位于环形腔(215)右侧开设有十字卡槽(216),所述外筒(211)下侧开设有供防护网(3)穿过的进出口(2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收纳单元(22)包括有收卷筒(221),所述收卷筒(221)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连接槽(222),所述凸环(213)与连接槽(222)相契合,所述连接槽(222)轴心处开设有贯穿孔(223),所述贯穿孔(223)上下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3)包括有轴杆(231),与收卷筒(221)同轴且左右滑动连接于贯穿孔(223)内,所述轴杆(231)左端固定连接有握盘(232),所述轴杆(231)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圆形槽(214)相配合的密封盘(233),所述轴杆(231)外侧且位于限位槽(224)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凸板(234),所述凸板(234)长度小于限位槽(224)长度,所述轴杆(231)右侧固定连接有十字卡块(235),所述十字卡块(235)位于环形腔(215)内,所述十字卡块(235)在环形腔(215)内自由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承载滑板(441),所述承载滑板(441)滑动安装于限位滑槽(42)内,所述承载滑板(441)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通孔(442),每组包括两个通孔(422),所述插接钉(443)滑动贯穿通孔(442),所述插接钉(443)与通孔(44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51)左右两侧开设有与限位腔(452)相连通的条形槽(4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41)下端与下固定板(5)上侧固定连接,承载框(41)前端划刻有测量刻度,刻度从承载框(41)前端中部起始向左右两侧延伸。
CN202310240608.0A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Active CN116220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0608.0A CN116220068B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0608.0A CN116220068B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0068A CN116220068A (zh) 2023-06-06
CN116220068B true CN116220068B (zh) 2023-10-20

Family

ID=86574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0608.0A Active CN116220068B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006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1073A (ja) * 2000-09-11 2002-03-22 Nisshoku Corp 建築物の傾斜面部における緑化工法
CN110355294A (zh) * 2019-07-17 2019-10-22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冲孔加工机械用工装夹具
CN210827332U (zh) * 2019-10-22 2020-06-23 青海民族大学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
CN215977314U (zh) * 2021-09-08 2022-03-08 安平县茂发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滚落效果好的边坡防护网
CN217460454U (zh) * 2022-02-17 2022-09-20 四川鹏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边坡防护机构
CN217580460U (zh) * 2022-04-12 2022-10-14 淄博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排水结构
CN217896399U (zh) * 2022-05-23 2022-11-25 山东华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边坡的防护装置
CN218291816U (zh) * 2022-07-27 2023-01-13 漫格(成都)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1073A (ja) * 2000-09-11 2002-03-22 Nisshoku Corp 建築物の傾斜面部における緑化工法
CN110355294A (zh) * 2019-07-17 2019-10-22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冲孔加工机械用工装夹具
CN210827332U (zh) * 2019-10-22 2020-06-23 青海民族大学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装置
CN215977314U (zh) * 2021-09-08 2022-03-08 安平县茂发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滚落效果好的边坡防护网
CN217460454U (zh) * 2022-02-17 2022-09-20 四川鹏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边坡防护机构
CN217580460U (zh) * 2022-04-12 2022-10-14 淄博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排水结构
CN217896399U (zh) * 2022-05-23 2022-11-25 山东华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边坡的防护装置
CN218291816U (zh) * 2022-07-27 2023-01-13 漫格(成都)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0068A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20068B (zh)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边坡锚固设备
CN219912435U (zh) 一种防护机构及基于北斗的gnss边坡位移监测装置
CN113784764A (zh) 用于可移动的运动器械的系统
CN217840022U (zh) 一种道路基坑侧壁施工用防护支撑模板
CN211421481U (zh) 一种室内装饰吸音墙板连接结构
CN210200262U (zh) 一种快速更换会议背景壁纸的型材架
JP2912610B1 (ja) 耐震固定器具
CN109797785A (zh) 一种基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夹具
CN212641211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防护装置
CN21793163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质检测装置
CN112502172A (zh) 一种基坑滤水网支撑系统
CN219826453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防护折叠格栅
CN217693996U (zh) 可折叠式防尘型无人机遥控器
CN112127348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地基压实设备
CN218815690U (zh) 围挡新型拼接结构
CN112267492A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装置
CN212772205U (zh) 一种水利绿化挡土装置
CN216341172U (zh) 一种建筑古文物加固装置
CN218548898U (zh) 一种可回收暗盒保护装置
CN216116651U (zh) 带有自沉装置的快连式防水布
CN111388974B (zh) 一种便携式高稳定性羽毛球网
CN217176979U (zh) 一种喷泉潜水泵固定装置
CN220301516U (zh)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
CN216278461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齿轮泵
CN219887736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围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