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9945A -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9945A
CN116219945A CN202310050035.5A CN202310050035A CN116219945A CN 116219945 A CN116219945 A CN 116219945A CN 202310050035 A CN202310050035 A CN 202310050035A CN 116219945 A CN116219945 A CN 116219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rotating plate
flood
reservoir
floo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00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19945B (zh
Inventor
周家飞
刘彦
赵萍
赵再兴
陈凡
纵霄
魏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500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9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9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9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19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9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06Moles; Piers; Quays; Quay walls; Groynes; Breakwaters ; Wave dissipating walls; Quay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70Artificial fishing banks or reefs
    • A01K61/73Artificial fishing banks or reefs assembled of compon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包括防洪堤护坡,在防洪堤护坡的坡面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在每个容置槽内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通过转轴安装在容置槽的其中一侧壁上;在容置槽的底壁与转动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在转动板的下表面设有鱼类栖息空间;在转动板的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生态单元。在汛期进行防洪时,通过将转动板收拢在容置槽中,此时多个转动板共同形成防洪单元群,起到防洪的作用;当在鱼类产卵期,将生态单元安装在转动板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板转动一定角度后,进而带动生态单元一起转动,使得生态单元的迎水面形成适宜鱼类产卵繁殖空间、转动板的背水面形成适宜鱼类休憩躲避空间的多生态功能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和生态旅游等综合功能,在社会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筑坝形成的大型水库改变了河流的天然水文条件,均化了天然径流变化过程,同时,由于发电或水库调蓄的需要,水库库区水位通常要有规律的变动,在库区形成了有规律的水库消落带,在具有防洪要求的河段形成了周期性水位变动带(如长江三峡水电站库区水位在145m~175m之间变动)。在传统水工学设计中,库区防洪堤主要分为硬质护岸型式、框格草皮护岸型式、植生挡墙护岸型式、生态袋护岸型式、自然石驳岸型式、加筋麦克垫护坡等型式,主要从防洪、挡水、水土保持和景观的角度进行考量。
从生态保护角度考虑,水库库区鱼类有多种产卵繁殖习性,如裂腹鱼、白甲鱼、鲈鲤、麦穗鱼、爬鮡类喜在卵砾石缝间在激流冲击下产卵,黄颡鱼、斑点叉尾鮰、棒花鱼喜在泥质底部掘泥筑巢,鲤、鲫等种类喜在粘草的水生植物上产卵、水库库区消落带的水位变动改变了天然水生生境稳定的水位波动条件,同时改变了这一变动区域的鱼类产卵附着条件,造成的鱼类产卵繁殖障碍,对库区鱼类资源平衡构成了冲击。
现有的防洪堤结构,如公告号为CN21320397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防洪堤结构,预制块能有效抵抗洪水的冲刷,预制块内部空腔填筑卵石,有利于防洪堤内外水的联系,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的场所,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又如,公告号为CN2063192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除具有良好的防洪功能外,还可在防洪堤块中填埋土壤以扦插种植各种水生、陆生植物,为动植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有效改善环境。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专利CN213203978U中在预制块内部空腔提供的鱼类栖息场所结构单一不可变,并未从鱼类喜好流速流量等更深层次考量结构的灵活性变化,尤其在汛期迎水面来水流量流速超过鱼类喜好时,鱼类难以在迎水面预制块内停留产卵,且未考虑如何解决较大来水条件下预制块内部空腔的卵石容易被冲走的问题,不利于鱼类产卵期的产卵繁殖和休憩躲避活动。专利CN206319296U中可以利用填埋土壤以扦插种植各种水生、陆生植物,形成生态结构,但是该结构仅适用于来水条件单一、水位稳定的理想化库区的生态保护,未考虑在满足鱼类产卵繁殖需求基础上,如何形成与水库的防洪、发电过程相适应的生态运行调度模式,实用性和可行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在防洪时期提供防洪功能,在鱼类产卵期可以提供产卵繁殖、生长、发育或躲避条件的结构,降低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包括防洪堤护坡,在防洪堤护坡的坡面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在每个容置槽内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通过转轴安装在容置槽的其中一侧壁上;在容置槽的底壁与转动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在转动板的下表面设有鱼类栖息空间;在转动板的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生态单元。
优选的,多个容置槽呈现多排的排列分布,每排容置槽平行于水平面。
优选的,在转动板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多根圆木;相邻两根圆木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鱼类栖息空间。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与生态单元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卡钩和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转动板的上表面内;所述卡钩设置在生态单元上。
优选的,生态单元为预制结构,每个生态单元包括底板、铺设在底板表面上的土壤、种植在土壤上的水生植物、以及铺设在土壤表面上的卵砾石。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杆。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设置在防洪堤护坡的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之间的区域;在常年运行水位以下、死水位以上的区域,生态单元采用耐湿性水生植物;在常年运行水位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区域,生态单元采用耐旱性水生植物。
优选的,在容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转轴安装在该让位槽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转轴设置在容置槽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转轴设置在容置槽的上侧壁中,转轴的轴向呈水平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容置槽进行容纳转动板,同时在转动板的下表面设有鱼类栖息空间,以及在转动板的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生态单元,在汛期进行防洪时,通过将转动板收拢在容置槽中,此时多个转动板共同形成防洪单元群,起到防洪的作用;当在鱼类产卵期,将生态单元安装在转动板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板转动一定角度后,进而带动生态单元一起转动,形成了生态单元的迎水面为产卵繁殖空间、转动板的背水面为休憩躲避空间的多生态功能结构。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浆砌石结构防洪堤进行创新改造,形成防洪时期提供防洪功能;鱼类产卵期提供产卵繁殖、生长、发育或躲避条件的结构,使其具备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及保护鱼类生存繁衍安全的“防洪+生态”二元化功能属性,构建水利水电学科人-水-鱼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2)在本发明中,利用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板转动,并设计了沿水平轴旋转张开工况和沿竖向轴旋转张开工况两种工况。其中,在鱼类产卵期多数时段来水流量流速较大的水层或河段,设置沿水平轴张开工况,转动板左右翻转一定角度,其迎水面抵挡来水,其背水面形成适宜鱼类躲避、休憩的场所;在鱼类产卵期多数时段来水流量流速处于鱼类喜好范围的水层或河段,设置沿竖向轴旋转张开工况,转动板向上翻转一定角度,转动板以下形成适宜鱼类躲避、休憩的空间,转动板以上的生态单元形成适宜鱼类产卵、繁殖的空间。本发明根据不同鱼类喜好流速流量条件,结合迎水面来水流速流量变化过程,调节生态单元迎水面的角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流量、流速。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生态防洪堤结合鱼类喜好生态需求,为应对复杂来水条件下鱼类生存空间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处于汛期防洪时期总体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处于汛期防洪时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处于鱼类产卵时期转动板撑开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处于鱼类产卵时期转动板撑开时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处于汛期防洪时期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处于鱼类产卵时期转动板撑开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处于鱼类产卵时期转动板撑开时的侧面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处于汛期防洪时期的侧面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生态单元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转动板与生态单元对接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防洪堤护坡;2、转动板;3、让位槽;4、驱动装置;5、圆木;6、转轴;7、水生植物;8、卵砾石;9、底板;10、卡钩;11、卡槽;12、生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4、以及图9、图10所示,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包括防洪堤护坡1,在防洪堤护坡1的坡面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在每个容置槽内设置有转动板2,转动板2通过转轴6安装在容置槽的其中一侧壁上,具体地,所述转轴6设置在容置槽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即转轴6沿着防洪堤护坡1的坡面设置,形成竖向轴结构;在容置槽的底壁与转动板2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4以提供给转动板2进行转动的动力;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鱼类栖息空间;在转动板2的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生态单元12。
通过利用容置槽容纳转动板2,同时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鱼类栖息空间,以及在转动板2的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生态单元12,在汛期进行防洪时,通过将转动板2收拢在容置槽中,此时多个转动板2共同形成防洪单元群,起到防洪的作用;当在鱼类产卵期,将生态单元12安装在转动板2上,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转动板2转动一定角度后,进而带动生态单元12一起转动,形成了生态单元12的迎水面为产卵繁殖空间、转动板2的背水面为休憩躲避空间(相邻原木5之间的间隙)的多生态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容置槽也形成了可供鱼类休憩躲避的空间。
结合图1所示,多个容置槽呈现多排的排列分布,每排容置槽平行于水平面。在鱼类产卵时期时,此时当在转动板2安装生态单元12,由于容置槽呈现多排的排列分布,使得安装了生态单元12之后的防洪堤形成了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即在不同水位线上呈分层分布,形成多层生态单元群。通过分层分布结构,便于设置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12,具体地,所述容置槽设置在防洪堤护坡1的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之间的区域,在常年运行水位以下、死水位以上的区域,生态单元12采用耐湿性水生植物;在常年运行水位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区域,生态单元12采用耐旱性水生植物。通过采用不同的水生植物类型,有利于保证水生植物的存活状态,避免枯萎,减少水生植物的维护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态单元的迎水面设置流速流量计,可在线监控来水流速流量。在鱼类产卵期多数时段来水流量流速较大的水层或河段,设置沿竖向轴旋转张开工况,当鱼类产卵期来水流量、流速过大时(如来水流速超过齐口裂腹鱼产卵平均流速范围1.27~2.02m/s,来水平均流速梯度超过其平均流速梯度范围0.09~0.21m/s),可通过驱动装置4调节转动板2左右翻转一定角度,此时,通过转动板2的迎水面抵挡来水,并利用防洪单元的背水面形成适宜鱼类躲避、休憩的场所。
结合图10所示,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多根圆木5;相邻两根圆木5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鱼类栖息空间。圆木材料为当地常见自然木材,各圆木5等间距固定设置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空隙为鱼类提供生长、发育或躲避栖息的空间。
结合图10所示,所述转动板2与生态单元12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卡钩10和卡槽11;所述卡槽11设置在转动板2的上表面内;所述卡钩10设置在生态单元12上。通过采用卡接结构进行连接,便于转动板2与生态单元12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结合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生态单元12为预制结构,每个生态单元12包括底板9、铺设在底板9表面上的土壤、种植在土壤上的水生植物7、以及铺设在土壤表面上的卵砾石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4为液压杆,采用液压杆进行驱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让位槽3,所述转轴6安装在该让位槽位置处。通过设置让位槽3,为转动板2转动时留足转动空间,避免发生干涉。
实施例二
结合图5至图10所示,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包括防洪堤护坡1,在防洪堤护坡1的坡面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在每个容置槽内设置有转动板2,转动板2通过转轴6安装在容置槽的其中一侧壁上,具体地,所述转轴6设置在容置槽的上侧壁中,转轴6的轴向呈水平状,形成水平轴结构;在容置槽的底壁与转动板2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4以提供给转动板2进行转动的动力;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鱼类栖息空间;在转动板2的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生态单元12。
通过利用容置槽容纳转动板2,同时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鱼类栖息空间,以及在转动板2的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生态单元12,在汛期进行防洪时,通过将转动板2收拢在容置槽中,此时多个转动板2共同形成防洪单元群,起到防洪的作用;当在鱼类产卵期,将生态单元12安装在转动板2上,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转动板2转动一定角度后,进而带动生态单元12一起转动,形成了生态单元12的迎水面为产卵繁殖空间、转动板2的背水面为休憩躲避空间的多生态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容置槽也形成了可供鱼类休憩躲避的空间。
结合图5所示,多个容置槽呈现多排的排列分布,每排容置槽平行于水平面。在鱼类产卵时期时,此时当在转动板2安装生态单元12,由于容置槽呈现多排的排列分布,使得安装了生态单元12之后的防洪堤形成了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即在不同水位线上呈分层分布,形成多层生态单元群。通过分层分布结构,便于设置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12,具体地,所述容置槽设置在防洪堤护坡1的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之间的区域,在常年运行水位以下、死水位以上的区域,生态单元12采用耐湿性水生植物;在常年运行水位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区域,生态单元12采用耐旱性水生植物。通过采用不同的水生植物类型,有利于保证水生植物的存活状态,避免枯萎,减少水生植物的维护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态单元的迎水面设置流速流量计,可在线监控来水流速流量。在鱼类产卵期多数时段来水流量流速处于鱼类喜好范围的水层或河段,设置沿水平轴旋转张开工况,当来水流量、流速处于鱼类喜好范围时,可通过驱动装置4调节转动板2在向上翻转一定角度,此时,转动板2以下形成适宜鱼类躲避、休憩的空间,转动板2以上形成适宜鱼类产卵、繁殖的空间。
结合图10所示,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多根圆木5;相邻两根圆木5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鱼类栖息空间。圆木材料为当地常见自然木材,各圆木5等间距固定设置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空隙为鱼类提供生长、发育或躲避栖息的空间。
结合图10所示,所述转动板2与生态单元12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卡钩10和卡槽11;所述卡槽11设置在转动板2的上表面内;所述卡钩10设置在生态单元12上。通过采用卡接结构进行连接,便于转动板2与生态单元12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结合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生态单元12为预制结构,每个生态单元12包括底板9、铺设在底板9表面上的土壤、种植在土壤上的水生植物7、以及铺设在土壤表面上的卵砾石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4为液压杆,采用液压杆进行驱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让位槽3,所述转轴6安装在该让位槽位置处。通过设置让位槽3,为转动板2转动时留足转动空间,避免发生干涉。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在汛期防洪时期,防洪堤护坡1上各个容置槽内的液压杆处于收缩,将转动板2收拢于容置槽中,并与防洪堤护坡1的表面齐平。此时多个转动板2共同形成防洪单元群,起到防洪的作用。在鱼类产卵时期,将生态单元12安装于转动板2上,具体地,通过卡钩10和卡槽11进行卡接,生态单元12在水培条件下培育水生植物健康成活,为鱼类产卵期利用生态单元12实现帮助鱼类产卵繁殖提供条件。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提供了两种结构,一种是转轴6设置在容置槽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另一种是转轴6设置在容置槽的上侧壁中,使得生态防洪堤形成了沿水平轴旋转张开工况(实施例二)和沿竖向轴旋转张开工况(实施例一)两种工况,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可以根据水库库区的水流情况选择不同的结构,以便于更好地调节生态单元12迎水面的水流流速及流量。在实施例一中,转轴6设置在容置槽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通过液压杆的推动或拉伸调整转动板2绕着转轴6向一侧边张开一定的角度,此时转动板2底部空间暴露于水体,鱼类可进入生态单元12中的水生植物7或卵砾石中产卵繁殖,亦可进入转动板2底部的圆木5的间隙中生长、发育或躲避栖息;特别指出的,在鱼类产卵期多数时段来水流量流速较大的水层或河段,当鱼类产卵期来水流量流速过大时,可通过水平轴旋转张开工况利用转动板阻挡来水,利用转动板背水面为鱼类提供休憩、躲避的空间。在实施例二中,转轴6设置在容置槽的上侧壁中,通过液压杆的推动或拉伸调整转动板2绕着转轴6向上张开一定的角度,此时,转动板2的底部空间暴露于水体,鱼类可进入生态单元12中的水生植物7或卵砾石中产卵繁殖,亦可进入转动板2底部的圆木5的间隙中生长、发育或躲避栖息。
在本发明中,所述转动板2张开角度不宜过大,在30度以内较为合适,既可起到为鱼类提供产卵繁殖、生长、发育或躲避栖息的充足空间,又在操作上保障方便安全。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态防洪堤,在考虑不同种鱼类产卵生态习性的条件下,对水库库区的水位运行调度提出合理调整意见,真正意义上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发电-防洪-生态等多种功能。如在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青石爬鮡、鲈鲤等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鱼类产卵期,由于此类鱼类产卵时需要一定的流水刺激,但水位波动幅度不宜过大,应根据鱼类繁殖需求适当控制水位变幅,调控水库运行调度方式,如根据引证文献《生态丁坝在齐口裂腹鱼产卵场修复中的应用》中的实验得出,齐口裂腹鱼产卵场平均水深在1.18~1.76m之间,可在其产卵期间控制库区水位变幅,使贴近水位线的最上层生态单元淹没于水中的水深控制在1.18~1.76m之间,尽量避免库区水位急涨急落现象发生,同时,维持一定的高水位保障电站发电量。本发明设计的结构适宜喜在卵砾石上产粘沉性卵的鱼类(如裂腹鱼、白甲鱼、鲈鲤、麦穗鱼、爬鮡类等)、喜产粘草性卵的鱼类(如鲤、鲫等种类)产卵繁殖、生长、发育或躲避栖息。
本发明统筹多角度的水库运行调度方法,在传统水库发电、防洪等调度原则基础上,针对具有保护价值但对水位波动有一定要求的鱼类产卵需求,提出了在鱼类产卵期根据鱼类产卵水深需求,调节水位线最上层生态单元淹没于水面以下的水深条件,达到为鱼类提供适宜的产卵繁殖的条件。本发明引入协调鱼类产卵繁殖、生长、发育或躲避栖息功能的生态调度思想,尤其是在鱼类产卵时期为兼顾鱼类生态习性和电站发电功能而提出的水库运行调度优化原则,是在传统水库运行调度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生态化、集成化、多样化功能的集中体现,对实现水库多样化效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发明根据不同鱼类喜好流速流量条件,结合迎水面来水流速流量变化过程,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实施例结构,使得生态防洪堤形成了水平轴旋转张开工况(实施例二)和竖向轴旋转张开工况(实施例一)两种工况。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可以根据水库库区的来水条件选择不同的运行工况,以便于更好地调节生态单元12迎水面的水流流速及流量。即当来水流量、流速大于鱼类喜好流速流量范围时,采用实施例一的结构,使得转动板2背水面的圆木5提供足够安全稳定的空间。当迎水面来水流量、流速处于鱼类喜好范围时,采用实施例二的结构,同时提供迎水面产卵繁殖和背水面休憩躲避的适宜空间。本发明设计结合鱼类喜好生态需求,丰富了本发明结构的运行工况,为应对复杂来水条件下鱼类生存空间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包括防洪堤护坡(1),其特征在于:在防洪堤护坡(1)的坡面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在每个容置槽内设置有转动板(2),转动板(2)通过转轴(6)安装在容置槽的其中一侧壁上;在容置槽的底壁与转动板(2)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4);
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鱼类栖息空间;
在转动板(2)的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生态单元(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多个容置槽呈现多排的排列分布,每排容置槽平行于水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板(2)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多根圆木(5);相邻两根圆木(5)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鱼类栖息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与生态单元(12)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卡钩(10)和卡槽(11);所述卡槽(11)设置在转动板(2)的上表面内;所述卡钩(10)设置在生态单元(1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生态单元(12)为预制结构,每个生态单元(12)包括底板(9)、铺设在底板(9)表面上的土壤、种植在土壤上的水生植物(7)、以及铺设在土壤表面上的卵砾石(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为液压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设置在防洪堤护坡(1)的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之间的区域;
在常年运行水位以下、死水位以上的区域,生态单元(12)采用耐湿性水生植物;
在常年运行水位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区域,生态单元(12)采用耐旱性水生植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在容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让位槽(3),所述转轴(6)安装在该让位槽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设置在容置槽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设置在容置槽的上侧壁中,转轴(6)的轴向呈水平状。
CN202310050035.5A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Active CN116219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0035.5A CN116219945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0035.5A CN116219945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9945A true CN116219945A (zh) 2023-06-06
CN116219945B CN116219945B (zh) 2024-05-10

Family

ID=8659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0035.5A Active CN116219945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9945B (zh)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0009A (ja) * 1992-09-02 1994-06-28 Shinji Nagaoka 自動起伏堰
JP2001115429A (ja) * 1999-10-15 2001-04-24 Toyo Constr Co Ltd 環境協調型防波堤
JP2001214424A (ja) * 2000-02-03 2001-08-07 Norio Takei ダム施工方法、水力発電方法
JP2001248141A (ja) * 2000-03-02 2001-09-14 Nippon Jido Kiko Kk 魚類が遡上可能な可動堰
JP2005188021A (ja) * 2003-12-24 2005-07-14 Okamoto Co Ltd 護岸構造
JP2005290750A (ja) * 2004-03-31 2005-10-20 Landes Co Ltd 法面保護ブロック及び法面保護ブロックの施工方法
UA14878U (en) * 2006-04-04 2006-05-15 Ihor Mykolaiovych Dubynskyi System of dam protection
JP2006336404A (ja) * 2005-06-06 2006-12-14 Koji Tamura 魚巣マングローブ護岸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護岸工法
RU2384670C1 (ru) * 2008-12-23 2010-03-2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ар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рыбохода
CN204753487U (zh) * 2015-04-29 2015-11-11 浙江海洋学院 具有养殖型功能的防波堤
CN108978579A (zh) * 2018-09-06 2018-12-11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及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方法
WO2018223787A1 (zh) * 2017-06-05 2018-12-13 云南大学 针对土著鱼类保护的库尾反调节方法
CN110241783A (zh) * 2019-07-04 2019-09-17 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生态修复中防灾生态护岸放坡结构
CN211200259U (zh) * 2019-08-23 2020-08-07 邳州市景鹏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KR20200106251A (ko) * 2019-03-04 2020-09-14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보강판을 갖는 에너지 저감형 생태방틀
CN111945653A (zh) * 2020-08-12 2020-11-17 河海大学 一种中小型生态堰坝及其调控鱼类水流生境的方法
CN112064573A (zh) * 2020-08-08 2020-12-1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生态海堤的施工方法
CN212375123U (zh) * 2020-05-25 2021-01-19 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水坝
CN112385580A (zh) * 2020-11-25 2021-02-23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库库区干支流汇口处人工鱼类产卵场
WO2021082689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游荡性河流整治的生态护岸
CN113653009A (zh) * 2021-09-06 2021-11-16 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53008A (zh) * 2021-08-12 2021-11-16 陈潇潇 一种水利工程坡道机械防汛装置
CN214832375U (zh) * 2021-04-02 2021-11-23 兆达连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浮动防洪护岸
CN215367072U (zh) * 2021-08-11 2021-12-3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
CN215758830U (zh) * 2021-07-19 2022-02-08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拓展的城市滨水系统
CN114164796A (zh) * 2021-11-29 2022-03-11 刘立天 一种混凝土护坡结构
CN114766398A (zh) * 2022-06-17 2022-07-2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面向粘沉性卵鱼类繁殖需求的生境营造装置及运行方法
CN114855717A (zh) * 2022-07-07 2022-08-0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浮式弧形闸门分层取水系统
CN217523628U (zh) * 2022-03-08 2022-10-04 北京中科乾和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山溪型河流水生态恢复工程的生境单元
CN217710541U (zh) * 2022-04-29 2022-11-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 生态型鱼巢防波堤
CN115652872A (zh) * 2022-11-01 2023-01-31 扬州大学 一种多功能溢流坝及其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0009A (ja) * 1992-09-02 1994-06-28 Shinji Nagaoka 自動起伏堰
JP2001115429A (ja) * 1999-10-15 2001-04-24 Toyo Constr Co Ltd 環境協調型防波堤
JP2001214424A (ja) * 2000-02-03 2001-08-07 Norio Takei ダム施工方法、水力発電方法
JP2001248141A (ja) * 2000-03-02 2001-09-14 Nippon Jido Kiko Kk 魚類が遡上可能な可動堰
JP2005188021A (ja) * 2003-12-24 2005-07-14 Okamoto Co Ltd 護岸構造
JP2005290750A (ja) * 2004-03-31 2005-10-20 Landes Co Ltd 法面保護ブロック及び法面保護ブロックの施工方法
JP2006336404A (ja) * 2005-06-06 2006-12-14 Koji Tamura 魚巣マングローブ護岸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護岸工法
UA14878U (en) * 2006-04-04 2006-05-15 Ihor Mykolaiovych Dubynskyi System of dam protection
RU2384670C1 (ru) * 2008-12-23 2010-03-2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ар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рыбохода
CN204753487U (zh) * 2015-04-29 2015-11-11 浙江海洋学院 具有养殖型功能的防波堤
WO2018223787A1 (zh) * 2017-06-05 2018-12-13 云南大学 针对土著鱼类保护的库尾反调节方法
CN108978579A (zh) * 2018-09-06 2018-12-11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及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方法
KR20200106251A (ko) * 2019-03-04 2020-09-14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보강판을 갖는 에너지 저감형 생태방틀
CN110241783A (zh) * 2019-07-04 2019-09-17 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生态修复中防灾生态护岸放坡结构
CN211200259U (zh) * 2019-08-23 2020-08-07 邳州市景鹏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WO2021082689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游荡性河流整治的生态护岸
CN212375123U (zh) * 2020-05-25 2021-01-19 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滤水坝
CN112064573A (zh) * 2020-08-08 2020-12-1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生态海堤的施工方法
CN111945653A (zh) * 2020-08-12 2020-11-17 河海大学 一种中小型生态堰坝及其调控鱼类水流生境的方法
CN112385580A (zh) * 2020-11-25 2021-02-23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库库区干支流汇口处人工鱼类产卵场
CN214832375U (zh) * 2021-04-02 2021-11-23 兆达连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浮动防洪护岸
CN215758830U (zh) * 2021-07-19 2022-02-08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拓展的城市滨水系统
CN215367072U (zh) * 2021-08-11 2021-12-3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
CN113653008A (zh) * 2021-08-12 2021-11-16 陈潇潇 一种水利工程坡道机械防汛装置
CN113653009A (zh) * 2021-09-06 2021-11-16 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64796A (zh) * 2021-11-29 2022-03-11 刘立天 一种混凝土护坡结构
CN217523628U (zh) * 2022-03-08 2022-10-04 北京中科乾和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山溪型河流水生态恢复工程的生境单元
CN217710541U (zh) * 2022-04-29 2022-11-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 生态型鱼巢防波堤
CN114766398A (zh) * 2022-06-17 2022-07-2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面向粘沉性卵鱼类繁殖需求的生境营造装置及运行方法
CN114855717A (zh) * 2022-07-07 2022-08-0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浮式弧形闸门分层取水系统
CN115652872A (zh) * 2022-11-01 2023-01-31 扬州大学 一种多功能溢流坝及其运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建溪防洪堤建设对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研究", 水电站设计, vol. 01, no. 31, 15 March 2015 (2015-03-15), pages 68 - 70 *
刘焕章;黎明政;常涛;: "水生所与三峡和葛洲坝水利工程中的鱼类保护", 水生生物学报, no. 05, 15 September 2020 (2020-09-15), pages 114 - 118 *
袁以美;叶合欣;罗日洪;: "植绿生态挡墙及自动浇灌系统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04, 15 April 2020 (2020-04-15), pages 182 - 18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9945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59707U (zh) 多级式生态鱼道
CN110284461B (zh) 一种面向中小河流水生生物栖息地改善的生态丁坝
CN203947448U (zh) 一种新型生态景观型护岸系统
CN104195983A (zh) 一种刚性护岸的生态柔化结构
CN104671591B (zh) 一种饮用水水库的水质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
CN206015604U (zh)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
CN116219945B (zh) 一种水库库区分层型生态防洪堤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203583499U (zh) 一种水土流失区崩岗生态治理系统
CN111527916A (zh) 一种抗水流冲击的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CN204059283U (zh) 一种刚性护岸的生态柔化结构
CN206512669U (zh) 空箱挡墙结构
CN114956341A (zh) 一种塘泡型近自然河流湿地及其构建方法
CN112385580B (zh) 一种水库库区干支流汇口处人工鱼类产卵场
CN104532790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人工鱼巢护坡其制造与施工工艺
KR20090129617A (ko) 개량 형 친환경 돌망태의 시공방법
CN207498967U (zh) 生态护脚模块及护脚组件
CN109644899B (zh) 一种多用途的鱼类增殖站野化训练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9292965U (zh) 单侧翼墙式生态型丁坝
CN209300013U (zh) 一种防天敌的青蛙复合养殖池
CN106223274A (zh) 海洋滩涂蓄水塘防冲防漏溢水坝
CN220976711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
CN211004774U (zh) 一种适用于硬质河道底面的人工浮岛
CN217839922U (zh) 一种排桩衬砌式仿自然鱼道
CN216567744U (zh) 一种半潜式多对象人工鱼类产卵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