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1103A - 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1103A
CN116201103A CN202310315856.7A CN202310315856A CN116201103A CN 116201103 A CN116201103 A CN 116201103A CN 202310315856 A CN202310315856 A CN 202310315856A CN 116201103 A CN116201103 A CN 116201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rotary drilling
pipe
hole
constr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58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01103B (zh
Inventor
王世齐
李君立
雷宙
许泾川
殷燕强
王昊
宏亮
廖敏晓
游鑫旺
潘宇翔
赵武伟
李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158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1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1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1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01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1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00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 E02D1/02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before construction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8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02D29/0275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ast in situ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桩板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包括对桩基施工场地及边坡进行清理、整平压实,然后确定基坑开挖范围和打桩位置;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并对桩位进行逐桩复核、记录,然后在各个桩位处,挖设沉淀池和泥浆池,并铺设相应管路,同时,对各个桩位处的土层结构进行探测,确定碎石松散土层位置。本发明可以对桩孔松散土层处的渗水量进行监测,并在水液渗透过度时,自动进行报警和分级加固,降低桩孔坍塌可能性,提高桩孔稳定性,且可以对碎石松散土层水平受到挤推力过度时进行报警,便于及时调整,同时可以便于对旋挖钻机钻头表面粘附的土料、碎石等进行快速吹除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桩板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桩板式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桩柱和挡土板组成,利用桩柱深埋部分的锚固作用和被动土压力,以及挡土板支挡路基侧向力的作用,使路基获得稳定的支撑力,而达到对立即边坡进行防护加固的目的。
桩板式挡土墙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桩柱的灌注成型,而通过旋挖机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挖孔施工方式,为了确保桩孔成型稳定性,一般还会通过泥浆护壁的方式将旋挖产生的泥土排出,并利用泥浆静态压力使桩孔壁保持稳定性;
目前,在施工前,需要对桩孔位置处的土层结构进行检测,并根据土层结构设计旋挖钻头的移动速度、方式等,例如:在容易缩径的土层中,旋挖机应采用钻完一段孔再复扫一遍的方式,而在土质松散、易坍塌的土层处,旋挖钻头需保持慢转速,并增加泥浆比重和黏度,但是针对土质松散、碎石含量多的土层处,由于该处土层的间隙较大,泥浆中的水液易透过间隙向外侧渗透,一方面,泥浆水液的过量流失,易导致预先设计的泥浆比重失调,另一方面,泥浆水液过度向外侧渗透,会导致该处土层的土质变湿软,在外侧大型机械,如旋挖机、吊机等重压下,易导致土层不均匀沉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桩基施工场地及边坡进行清理、整平压实,然后确定基坑开挖范围和打桩位置;
S2、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并对桩位进行逐桩复核、记录,然后在各个桩位处,挖设沉淀池和泥浆池,并铺设相应管路,同时,对各个桩位处的土层结构进行探测,确定碎石松散土层位置;
S3、在最新开挖的桩位处进行挖深30厘米的坑槽,并在坑槽内设置四个护桩,且使四个护桩关于桩位呈环形均布,利用四个护桩复核桩位位置,然后在坑槽的内部铺设呈环状的混凝土层,对四个护桩进行加固,并在四个护桩处分别安装监测处理装置;
S4、采用振锤设备将钢护筒振动压入桩位处的土中,然后将旋挖钻机进场,将旋挖钻机的钻头对准桩位,并进行钻头、钻杆的检测调节,随后即可通过旋挖钻机的钻头进行桩孔的旋挖,并配合沉淀池、泥浆池进行泥浆护壁,直至桩孔成型;
S5、桩孔成型后,对桩孔进行清孔,然后使旋挖钻机离场,然后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吊放安装在桩孔内,再将导管吊放安装在桩孔内,再通过导管对桩孔底部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完成后,向桩孔内浇灌混凝土料;
S6、待所有的桩柱灌注成型,并达到设计标准后,以各个桩柱为基准,将各桩预留钢筋与挡土板钢筋连接,立模浇筑挡土板浇筑混凝土,使桩柱、挡土板形成整体;
上述四个护桩安装的监测处理装置均包括埋杆,所述护桩为空心设置,所述埋杆穿过同侧护桩插入坑槽内,且埋杆的下端均贯穿碎石松散土层设置,所述埋杆的内部下侧开设有检测腔,且检测腔的侧壁靠近桩孔一侧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所述检测腔的内部设有吸湿检测机构,所述埋杆的顶部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侧壁设有气胀机构,所述混凝土层的端面安装有底板,且底板上设有与气胀机构相配合的充气机构,所述圆槽的槽壁下侧固定插接有注入管,且底板的端面设有与注入管相连接的加固机构,所述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块,所述中空块的内部设有气压检测机构,所述中空块的顶部分别设有与吸湿检测机构和气压检测机构相配合的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
优选的,各个所述吸湿检测机构均包括固定设置于检测腔内部的挡网,且检测腔的内部位于挡网下方的位置填充有吸湿土料,所述检测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绝缘块,且两个绝缘块分别位于吸湿土料的内部两侧设置,两个所述绝缘块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所述检测腔的上腔壁固定连接有机罩,且机罩的内部固定设有与导电块相连接的第一电磁开关和第二电磁开关,所述第一电磁开关和第二电磁开关均与第一报警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各个所述气胀机构均包括开设于圆槽槽壁的条形孔,各个所述条形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膜,所述中空块的下端开设有与圆槽相连通的通孔。
优选的,各个所述充气机构均包括固定设置于底板端面的气泵,且气泵的输出端固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中空块相连通设置,所述输气管的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及气泵均与第一电磁开关相连接设置。
优选的,各个所述加固机构均包括固定设置于底板端面的储料罐,且储料罐的内部固定设有膜罩,所述膜罩的内部填充有发泡胶,所述注入管的管端贯穿中空块并与储料罐相连通设置,所述输气管的管壁固定插接有与储料罐相连通的排料管,且排料管的内部和注入管的内部均设有第二电磁阀,且两个第二电磁阀及气泵均与第二电磁开关相连接设置。
优选的,各个所述气压检测机构均包括固定插接于中空块侧壁的不锈钢筒,且不锈钢筒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不锈钢筒的内底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活塞的端部固定连接有U形压板,所述中空块的内部位于U形压板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设有与第二报警器相连接的压力开关。
优选的,各个所述输气管的管壁均固定插接有分流管,且各个分流管的内部均设有手控阀,各个所述分流管的管端均固定有连接软管,且各个连接软管的管端均固定有锥形喷气头。
优选的,各个所述储料罐的侧壁均固定插接有排气管,且各个排气管的管壁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优点在于:
1、通过在安装四个护桩时,在四个护桩处设置监测处理装置,通过监测处理装置中设置的埋杆、检测腔、进水孔和吸湿检测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将埋杆预先插入碎石松散土层处,从四个方向进行渗水量的检测,并在渗水量较多时自动触发设置的充气机构,配合设置的气胀机构,可以对碎石松散土层施加挤压力,辅助提高桩孔位处的碎石松散土层的稳定性,并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减缓旋钻机的钻头转速和下移速度。
2、通过设置的监测处理装置中设置的注入管和加固机构的相互配合,在吸湿检测机构检测到较多的渗水量后,可以自动触发启用发泡剂充填,利用发泡剂充填与渗水接触后会快速形成泡沫固化,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水液向外侧的渗透量,另一方面可以对碎石松散土层处的碎石间隙进行一定填补,提高碎石松散土层位置处的填实度,有效降低因碎石松散土层导致桩孔坍塌的可能性,配合气胀,可以形成分级对碎石松散土层的防护,达到辅助泥浆护壁,提高桩孔稳定性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气压检测机构,可以对旋挖机钻头对碎石松散土层处的水平向外挤压力进行检测,并在挤压力过度时进行自动报警,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进行调整。
4、通过设置的分流管、手控阀、连接软管和锥形喷气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旋挖机钻桩孔的除湿阶段,对旋挖机钻头表面粘附的土料及碎石等进行吹除,并辅助旋挖机钻头在初始阶段的冷却降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混凝土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监测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吸湿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气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的中空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碎石松散土层、2监测处理装置、3坑槽、4护桩、5混凝土层、6钻头、7桩孔、8埋杆、9检测腔、10进水孔、11吸湿检测机构、111挡网、112吸湿土料、113绝缘块、114导电块、115机罩、116第一电磁开关、117第二电磁开关、12圆槽、13气胀机构、131条形孔、132弹性膜、133通孔、14底板、15充气机构、151气泵、152输气管、153第一电磁阀、16注入管、17加固机构、171储料罐、172膜罩、173发泡胶、174第二电磁阀、175排料管、18中空块、19气压检测机构、191不锈钢筒、192活塞、193弹簧、194U形压板、195连接板、196压力开关、20第一报警器、21第二报警器、22分流管、23手控阀、24连接软管、25锥形喷气头、26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8所示,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桩基施工场地及边坡进行清理、整平压实,然后确定基坑开挖范围和打桩位置;
S2、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并对桩位进行逐桩复核、记录,然后在各个桩位处,挖设沉淀池和泥浆池,并铺设相应管路,同时,对各个桩位处的土层结构进行探测,确定碎石松散土层1位置;
S3、在最新开挖的桩位处进行挖深30厘米的坑槽3,并在坑槽3内设置四个护桩4,且使四个护桩4关于桩位呈环形均布,利用四个护桩4复核桩位位置,然后在坑槽3的内部铺设呈环状的混凝土层5,对四个护桩4进行加固,并在四个护桩4处分别安装监测处理装置2;
S4、采用振锤设备将钢护筒振动压入桩位处的土中,然后将旋挖钻机进场,将旋挖钻机的钻头6对准桩位,并进行钻头6、钻杆的检测调节,随后即可通过旋挖钻机的钻头6进行桩孔7的旋挖,并配合沉淀池、泥浆池进行泥浆护壁,直至桩孔7成型;
S5、桩孔7成型后,对桩孔7进行清孔,然后使旋挖钻机离场,然后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吊放安装在桩孔7内,再将导管吊放安装在桩孔7内,再通过导管对桩孔7底部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完成后,向桩孔7内浇灌混凝土料;
S6、待所有的桩柱灌注成型,并达到设计标准后,以各个桩柱为基准,将各桩预留钢筋与挡土板钢筋连接,立模浇筑挡土板浇筑混凝土,使桩柱、挡土板形成整体;
上述四个护桩4安装的监测处理装置2均包括埋杆8,护桩4为空心设置,埋杆8穿过同侧护桩4插入坑槽3内,且埋杆8的下端均贯穿碎石松散土层1设置,埋杆8的内部下侧开设有检测腔9,且检测腔9的侧壁靠近桩孔7一侧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10,检测腔9的内部设有吸湿检测机构11,各个吸湿检测机构11均包括固定设置于检测腔9内部的挡网111,且检测腔9的内部位于挡网111下方的位置填充有吸湿土料112,检测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绝缘块113,且两个绝缘块113分别位于吸湿土料112的内部两侧设置,两个绝缘块113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14,检测腔9的上腔壁固定连接有机罩115,且机罩115的内部固定设有与导电块114相连接的第一电磁开关116和第二电磁开关117,第一电磁开关116和第二电磁开关117均与第一报警器20电性连接,吸湿土料112的湿度在初始状态不大于5%,第一电磁开关116和第二电磁开关117在通电后,随着通电电流的增加,其内部磁吸力会逐渐增加,直至吸合自身动触头,在磁吸力断开后,其自身动触头在内部弹性元件作用下,会自动回弹恢复。
埋杆8的顶部开设有圆槽12,且圆槽12的侧壁设有气胀机构13,各个气胀机构13均包括开设于圆槽12槽壁的条形孔131,各个条形孔13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膜132,中空块18的下端开设有与圆槽12相连通的通孔133,同侧条形孔131的数量至少为3个,并关于埋杆8的轴线呈环形均布。
混凝土层5的端面安装有底板14,且底板14上设有与气胀机构13相配合的充气机构15,各个充气机构15均包括固定设置于底板14端面的气泵151,且气泵151的输出端固定有输气管152,输气管152与中空块18相连通设置,输气管152的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153,且第一电磁阀153及气泵151均与第一电磁开关116相连接设置,第一电磁阀153随着第一电磁开关116动触头闭合后,可以接通第一电磁阀153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回路,从而可以使第一电磁阀153打开。
各个输气管152的管壁均固定插接有分流管22,且各个分流管22的内部均设有手控阀23,各个分流管22的管端均固定有连接软管24,且各个连接软管24的管端均固定有锥形喷气头25,在钻头6开始旋挖桩孔7的初始阶段,由于此时需要通过钻头6将旋挖的土料转运出去,故钻头6表面可能存在粘附土料、碎石,而在此时,可以手动启动气泵151,并打开分流管22上的手控阀23,此时由人工通过锥形喷气头25可以对钻头6表面土料等进行吹除。
圆槽12的槽壁下侧固定插接有注入管16,且底板14的端面设有与注入管16相连接的加固机构17,各个加固机构17均包括固定设置于底板14端面的储料罐171,且储料罐171的内部固定设有膜罩172,膜罩172的内部填充有发泡胶173,注入管16的管端贯穿中空块18并与储料罐171相连通设置,输气管152的管壁固定插接有与储料罐171相连通的排料管175,且排料管175的内部和注入管16的内部均设有第二电磁阀174,且两个第二电磁阀174及气泵151均与第二电磁开关117相连接设置,发泡胶173为聚氨酯发泡剂,储料罐171上还设置有加料管,用于向储料罐171内部补充发泡胶173,使储料罐171可以重复使用。
各个储料罐171的侧壁均固定插接有排气管26,且各个排气管26的管壁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通过排气管26,可以将充入储料罐171内的空气排出,用于储料罐171的重复使用。
埋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块18,中空块18的内部设有气压检测机构19,中空块18的顶部分别设有与吸湿检测机构11和气压检测机构19相配合的第一报警器20和第二报警器21,各个气压检测机构19均包括固定插接于中空块18侧壁的不锈钢筒191,且不锈钢筒191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192,活塞192与不锈钢筒191的内底之间固定设有弹簧193,活塞19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U形压板194,中空块18的内部位于U形压板194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5,且连接板195的侧壁固定设有与第二报警器21相连接的压力开关196,压力开关196的动触头受到外部挤压力后,可以使动触头闭合,此时可以接通第二报警器21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回路,中空块18上还应设置排出空气的管道(图中未示出),用于后续重复使用埋杆8时,可以恢复埋杆8内部的气压。
现对本发明监测处理装置2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在将四个护桩4埋设完成后,按照S2中探测的碎石松散土层1位置,通过振锤设备将四个埋杆8插入土层中至碎石松散土层1位置,使埋杆8上的进水孔10朝向桩孔7一侧,并将底板14、储料罐171、注入管16、输气管152接通,并接入外部电源;
随后通过旋挖机的钻头6进行桩孔7旋挖成型,在钻头6移动至碎石松散土层1位置处时,用于护壁的泥浆会通过碎石松散土层1向外侧渗透,若该处的碎石较多,土层较为松散,则渗透的泥浆水液较多,此时会通过埋杆8上的进水孔10进入埋杆8内部,并与吸湿土料112接触,吸湿土料112随着吸收的水液增多,其导电能力增强,此时通过两个导电块114通入第一电磁开关116和第二电磁开关117内的电流增加,在渗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一电磁开关116产生的磁吸力会使动触头闭合,此时第一报警器20通电工作,可以提醒人员泥浆水液过度渗透,且第一电磁开关116闭合后,会使气泵151和第一电磁阀153工作,此时第一气泵151通过输气管152、中空块18,可以向埋杆8内的圆槽12输送空气,从而可以使各个弹性膜132膨胀向外顶,进而可以对碎石松散土层1施加挤压力,配合钻头6对碎石松散土层1施加水平外顶的挤推力,可以达到提高碎石松散土层1处的紧实度效果,且此时应控制钻头6减缓转速和下移速度;
随着水液的越来越多,吸湿土料112的导电性更强,此时第二电磁开关117产生的磁吸力会使第二电磁开关117的动触头闭合,从而可以使第一电磁阀153与外部电源的接通回路断开,并接通两个第二电磁阀174与外部电源的回路,此时气泵151输送的空气通过排料管175向储料罐171内输送空气,此时随着储料罐171内部的气压增加,可以使膜罩172内部的发泡胶173通过注入管16内,并通过注入管16向碎石松散土层1内注入发泡胶173,此时发泡胶173通过渗透水液快速固化,达到填补碎石松散土层1间隙的效果;
在进行旋挖钻孔前,由人工控制气泵151和第一电磁阀153打开,并使气泵151工作1分钟,可以向埋杆8内的圆槽12输送适量的空气,若在钻头6钻至碎石松散土层1位置处时,钻头6对桩孔7侧壁施加的横向挤推力过大,导致碎石松散土层1在水平方向被过度挤压时,碎石松散土层1的碎石土料会挤压弹性膜132,从而增加埋杆8的圆槽12内气压,此时可以推动活塞192移动,从而可以使U形压板194移动,直至U形压板194触动压力开关196时,可以使第二报警器21工作,此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钻头6继续下移,并控制钻头6上移,然后通过压整设备在桩孔7位置周围进行压整一定时间(不少于10分钟)后,继续通过钻头6旋挖钻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桩基施工场地及边坡进行清理、整平压实,然后确定基坑开挖范围和打桩位置;
S2、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并对桩位进行逐桩复核、记录,然后在各个桩位处,挖设沉淀池和泥浆池,并铺设相应管路,同时,对各个桩位处的土层结构进行探测,确定碎石松散土层(1)位置;
S3、在最新开挖的桩位处进行挖深30厘米的坑槽(3),并在坑槽(3)内设置四个护桩(4),且使四个护桩(4)关于桩位呈环形均布,利用四个护桩(4)复核桩位位置,然后在坑槽(3)的内部铺设呈环状的混凝土层(5),对四个护桩(4)进行加固,并在四个护桩(4)处分别安装监测处理装置(2);
S4、采用振锤设备将钢护筒振动压入桩位处的土中,然后将旋挖钻机进场,将旋挖钻机的钻头(6)对准桩位,并进行钻头(6)、钻杆的检测调节,随后即可通过旋挖钻机的钻头(6)进行桩孔(7)的旋挖,并配合沉淀池、泥浆池进行泥浆护壁,直至桩孔(7)成型;
S5、桩孔(7)成型后,对桩孔(7)进行清孔,然后使旋挖钻机离场,然后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吊放安装在桩孔(7)内,再将导管吊放安装在桩孔(7)内,再通过导管对桩孔(7)底部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完成后,向桩孔(7)内浇灌混凝土料;
S6、待所有的桩柱灌注成型,并达到设计标准后,以各个桩柱为基准,将各桩预留钢筋与挡土板钢筋连接,立模浇筑挡土板浇筑混凝土,使桩柱、挡土板形成整体;
上述四个护桩(4)安装的监测处理装置(2)均包括埋杆(8),所述护桩(4)为空心设置,所述埋杆(8)穿过同侧护桩(4)插入坑槽(3)内,且埋杆(8)的下端均贯穿碎石松散土层(1)设置,所述埋杆(8)的内部下侧开设有检测腔(9),且检测腔(9)的侧壁靠近桩孔(7)一侧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10),所述检测腔(9)的内部设有吸湿检测机构(11),所述埋杆(8)的顶部开设有圆槽(12),且圆槽(12)的侧壁设有气胀机构(13),所述混凝土层(5)的端面安装有底板(14),且底板(14)上设有与气胀机构(13)相配合的充气机构(15),所述圆槽(12)的槽壁下侧固定插接有注入管(16),且底板(14)的端面设有与注入管(16)相连接的加固机构(17),所述埋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块(18),所述中空块(18)的内部设有气压检测机构(19),所述中空块(18)的顶部分别设有与吸湿检测机构(11)和气压检测机构(19)相配合的第一报警器(20)和第二报警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吸湿检测机构(11)均包括固定设置于检测腔(9)内部的挡网(111),且检测腔(9)的内部位于挡网(111)下方的位置填充有吸湿土料(112),所述检测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绝缘块(113),且两个绝缘块(113)分别位于吸湿土料(112)的内部两侧设置,两个所述绝缘块(113)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14),所述检测腔(9)的上腔壁固定连接有机罩(115),且机罩(115)的内部固定设有与导电块(114)相连接的第一电磁开关(116)和第二电磁开关(117),所述第一电磁开关(116)和第二电磁开关(117)均与第一报警器(2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气胀机构(13)均包括开设于圆槽(12)槽壁的条形孔(131),各个所述条形孔(13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膜(132),所述中空块(18)的下端开设有与圆槽(12)相连通的通孔(1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充气机构(15)均包括固定设置于底板(14)端面的气泵(151),且气泵(151)的输出端固定有输气管(152),所述输气管(152)与中空块(18)相连通设置,所述输气管(152)的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153),且第一电磁阀(153)及气泵(151)均与第一电磁开关(116)相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加固机构(17)均包括固定设置于底板(14)端面的储料罐(171),且储料罐(171)的内部固定设有膜罩(172),所述膜罩(172)的内部填充有发泡胶(173),所述注入管(16)的管端贯穿中空块(18)并与储料罐(171)相连通设置,所述输气管(152)的管壁固定插接有与储料罐(171)相连通的排料管(175),且排料管(175)的内部和注入管(16)的内部均设有第二电磁阀(174),且两个第二电磁阀(174)及气泵(151)均与第二电磁开关(117)相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气压检测机构(19)均包括固定插接于中空块(18)侧壁的不锈钢筒(191),且不锈钢筒(191)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192),所述活塞(192)与不锈钢筒(191)的内底之间固定设有弹簧(193),所述活塞(19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U形压板(194),所述中空块(18)的内部位于U形压板(194)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5),且连接板(195)的侧壁固定设有与第二报警器(21)相连接的压力开关(19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输气管(152)的管壁均固定插接有分流管(22),且各个分流管(22)的内部均设有手控阀(23),各个所述分流管(22)的管端均固定有连接软管(24),且各个连接软管(24)的管端均固定有锥形喷气头(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储料罐(171)的侧壁均固定插接有排气管(26),且各个排气管(26)的管壁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CN202310315856.7A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Active CN116201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5856.7A CN116201103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5856.7A CN116201103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1103A true CN116201103A (zh) 2023-06-02
CN116201103B CN116201103B (zh) 2023-12-05

Family

ID=8651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5856.7A Active CN116201103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1103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1860A (ja) * 1994-08-01 1996-02-13 Sano Takeshi 地盤改良工の施工効果判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KR20000063398A (ko) * 2000-07-05 2000-11-06 신현관 자석을 이용한 강관·강널 말뚝 방식공법
RU2168585C2 (ru) * 1999-03-05 2001-06-10 Шаймуратов Валерий Халитович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рунтовых свай
CN102226340A (zh) * 2011-04-15 2011-10-26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直径大于1米5的入岩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03522405A (zh) * 2013-10-15 2014-01-22 李建波 在线检测土料含水率及定比混水装置
US20140314497A1 (en) * 2013-04-18 2014-10-23 Henan Polytech Infrastructure Rehabilitation LTD. Polymer grouting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gravel pile
CN207597376U (zh) * 2017-11-28 2018-07-10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滩涂围垦吹填淤泥夹砂层地基加固结构
KR101907790B1 (ko) * 2017-05-16 2018-10-12 이광익 시트파일 장착형 오거 드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천공공법
CN109457738A (zh) * 2018-12-12 2019-03-12 宁波大学 一种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36415A (zh) * 2020-06-09 2020-09-08 沙焕焕 一种多功能智能感应预制桩
CN113863273A (zh) * 2021-09-28 2021-12-3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邻近运营铁路的钻孔桩的施工方法
CN114875880A (zh) * 2022-04-29 2022-08-09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双控土层识别方法
CN115787627A (zh) * 2022-12-21 2023-03-14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打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15787642A (zh) * 2022-12-03 2023-03-14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易塌覆盖层钻孔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1860A (ja) * 1994-08-01 1996-02-13 Sano Takeshi 地盤改良工の施工効果判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RU2168585C2 (ru) * 1999-03-05 2001-06-10 Шаймуратов Валерий Халитович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рунтовых свай
KR20000063398A (ko) * 2000-07-05 2000-11-06 신현관 자석을 이용한 강관·강널 말뚝 방식공법
CN102226340A (zh) * 2011-04-15 2011-10-26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直径大于1米5的入岩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US20140314497A1 (en) * 2013-04-18 2014-10-23 Henan Polytech Infrastructure Rehabilitation LTD. Polymer grouting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gravel pile
CN103522405A (zh) * 2013-10-15 2014-01-22 李建波 在线检测土料含水率及定比混水装置
KR101907790B1 (ko) * 2017-05-16 2018-10-12 이광익 시트파일 장착형 오거 드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천공공법
CN207597376U (zh) * 2017-11-28 2018-07-10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滩涂围垦吹填淤泥夹砂层地基加固结构
CN109457738A (zh) * 2018-12-12 2019-03-12 宁波大学 一种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36415A (zh) * 2020-06-09 2020-09-08 沙焕焕 一种多功能智能感应预制桩
CN113863273A (zh) * 2021-09-28 2021-12-3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邻近运营铁路的钻孔桩的施工方法
CN114875880A (zh) * 2022-04-29 2022-08-09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双控土层识别方法
CN115787642A (zh) * 2022-12-03 2023-03-14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易塌覆盖层钻孔的施工方法
CN115787627A (zh) * 2022-12-21 2023-03-14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打灌注桩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延超等: "大直径盾构隧道近接桥梁监测方案及全自动监测技术分析", 运输经理世界, pages 76 - 78 *
王彦坤: "浅谈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科学技术创新, pages 113 - 114 *
芮俊雄;: "松散土层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常州工学院学报, no. 05, pages 34 - 37 *
邢银建;郭高占;: "泥浆性能对粉细砂层地质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影响", 水利水电施工, no. 05, pages 105 - 1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1103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9235B2 (en) Grout composi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subterranean barriers
CN104696664B (zh) 地下管道渗漏涌沙封堵高聚物复合注浆方法
CN105442532B (zh) 桩头扩大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10924961B (zh) 一种盾构机下穿既有车站始发的施工方法
CN105714772A (zh) 岩溶地区嵌岩桩成孔复钻砼护壁方法
CN102605750A (zh) 一种土石坝注浆加固抗震方法
CN113236181A (zh) 一种勘探井抽水试验用止水装置
KR101209008B1 (ko) 연약지반의 흡입배수 보강방법
CN116201103B (zh) 一种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桩板墙施工方法
KR100966382B1 (ko) 깊은 기초의 불안정 토사 사석층 지반차수 및 지반보강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차수 및 지반 보강공법
JPH05125726A (ja) ドレーン層付き杭の造成方法
JP3669288B2 (ja) 液状化防止工法
CN205116162U (zh) 桩头扩大钻孔灌注桩双层钢护筒
CN112127347A (zh) 一种机场不停航区的地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544555B (zh) 一种以气止水的基坑支护方法
JP2006226058A (ja) 地盤注入工法および注入管装置
CN114602923B (zh) 一种加速垃圾填埋场降解的分段式水平抽注系统及方法
KR102293914B1 (ko) 암반 채수관정 시공공법
CN215801585U (zh) 一种高压旋喷桩机的钻杆套管组件
CN115262651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局部自塌式止水方法
US11230818B2 (en) Membrane-lined wall
CN115094928A (zh) 一种用于地铁基坑渗漏水险情的综合应急抢险方法
CN205134389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高聚物注浆防护结构
CN117418786A (zh) 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
JPH11152731A (ja) 地中の埋設構造物に作用する土圧の軽減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