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8112A - 立体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立体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8112A
CN116198112A CN202211654192.9A CN202211654192A CN116198112A CN 116198112 A CN116198112 A CN 116198112A CN 202211654192 A CN202211654192 A CN 202211654192A CN 116198112 A CN116198112 A CN 116198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ating
curing
station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41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邓新桥
展晓霖
毛宇航
付冬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41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8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8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8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24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45Platforms or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07Handling of material to be used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21Feeding
    • B29C64/336Feeding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57Recyc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40/0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e.g. for material hand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机架组件、固化装置及成型平台,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架组件上的树脂移载装置及供料装置,机架组件设置有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树脂移载装置贯穿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并相对于机架组件可运动;供料装置用于将树脂涂覆至位树脂移载装置上;固化装置和成型平台分别位于树脂移载装置的上下两侧,固化装置用于将树脂移载装置上的树脂固化至成型平台上,成型平台设置为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树脂移载装置运动。由此,在树脂不需要添加感温色母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模型多色打印需求,使得打印成本较低,且树脂涂覆操作和树脂固化操作能够同时进行,提高打印效率。

Description

立体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立体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立体成型设备,如3D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依次打印多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
其中,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将需要打印的模型切片为一层层平面,采用光固化打印技术,利用液晶屏LCD成像原理,在计算机及显示屏电路的驱动下,由计算机程序提供图像信号,在液晶屏幕上出现选择性的透明区域,特定波长与强度的光照透过透明区域,照射树脂槽内的光敏树脂耗材进行曝光固化,每一层固化时间结束,成型平台将固化部分提起,让树脂液体补充回流,平台再次下降,模型与离型膜之间的薄层再次被紫外线曝光,由此依次层层叠加构成一个三维实体。
传统的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料槽里通常只能存放一种颜色的树脂,打印过程无法更换不同颜色的树脂,导致一个打印过程只能打印一种颜色的模型,无法满足模型多色打印的需求。为此,如公开号为CN113400641A的现有技术,通过在打印树脂里加感温色母,将打印时的工作温度调整为基准温度使耗材在基准温度时不发生变色,这种树脂在经受不同温度时会显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只需要通过DLP投影机控制每个像素点的灰度,使每个像素点都能照射到不同的能量,不同像素点的精准变色,即可得到切片时预设颜色,实现多色打印。但是由于该种彩打方式需要在打印树脂里添加感温色母,且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像素点照射到的能量多少,否则会导致实际打印出的颜色非用户切片预设时的颜色,因此,此种多色打印方式会使得打印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实现多色打印必须往树脂里添加感温色母,且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像素点照射到的能量多少才能实现多色打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在树脂不需要添加感温色母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模型多色打印需求,使得打印成本较低,扩大产品使用范围,并且,树脂涂覆操作和树脂固化操作能够同时进行,提高打印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机架组件、固化装置及成型平台,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架组件上的树脂移载装置及供料装置;机架组件设置有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树脂移载装置贯穿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并相对于机架组件可运动;供料装置用于将树脂涂覆至树脂移载装置上;固化装置和成型平台分别位于树脂移载装置的上下两侧,固化装置用于将树脂移载装置上的树脂固化至成型平台上,成型平台设置为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树脂移载装置的方向运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位于涂料工位上,以将树脂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上;固化装置和成型平台位于固化工位上,成型平台与固化装置的成型区域相对设置;固化装置用于将树脂移载装置上位于固化工位上的树脂固化至成型平台上;
机架组件包括:底座、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其中,树脂移载装置、固化装置安装于底座上,树脂移载装置包括相对于底座可运动且位于固化装置上方的树脂承载件,第一导向架垂直于底座并与底座连接,成型平台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架上,并沿第一导向架运动;第二导向架与底座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架垂直分布,供料装置安装于第二导向架上,成型平台和供料装置均位于树脂承载件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架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导向架沿垂直于树脂移载装置的运动方向位于树脂承载件的一侧,成型平台连接在第一导向架上;或者第一导向架的数量为两个,树脂承载件位于两个第一导向件之间,成型平台连接在两个第一导向架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架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子导向架和第二子导向架,第一子导向架与底座连接并沿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子导向架分布在树脂承载件的两侧,第二子导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子导向架活动连接,第二子导向架能够沿第一子导向架运动;供料装置包括打印头和多个供料泵,打印头活动地连接在第二子导向架上并能够沿第二子导向架运动,打印头用于通过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中的树脂供给至打印头,打印头用于将树脂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架沿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导向架分布在树脂承载件的两侧;供料装置包括涂覆头组件和多个供料泵,涂覆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导向架连接,涂覆头组件包括沿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涂覆头,多个涂覆头用于通过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中的树脂供给至对应的涂覆头,涂覆头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中的树脂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架设在底座上,供料泵和树脂容纳件安装在支撑架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架沿垂直于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延伸,并分布在树脂承载件的一侧;供料装置包括喷头组件,喷头组件活动地连接在第二导向架上并能沿第二导向架运动,喷头组件包括沿第二导向架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喷头,多个喷头用于与多个树脂容纳件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UV油墨,喷头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中的UV油墨喷涂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固化装置包括:光源和屏幕,光源位于底座的内部,屏幕设置在底座顶部的透光口处,成型平台与屏幕相对,树脂承载件位于屏幕和成型平台之间,并设置为透光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树脂回收装置,设置在底座上,位于固化工位远离涂料工位的一侧,树脂回收装置用于吸除树脂承载件上固化后的多余树脂,其中,树脂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桶、真空泵、吸头,真空泵设置在回收桶上并与回收桶连通,吸头与回收桶通过气管连通,吸头沿垂直于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延伸,并架设在树脂承载件的固化工位远离涂料工位的一侧;和/或树脂移载装置还包括位于底座内的第一驱动部和传输机构,第一驱动部通过传输机构驱动树脂承载件移动,传输机构包括带传动机构或滑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基于预设的涂覆路径将树脂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上;其中,预设的涂覆路径与待打印模型的待打印层切片轮廓路径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成型设备,包括机架组件、固化装置及成型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机架组件上的树脂移载装置及供料装置;机架组件设置有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树脂移载装置贯穿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并相对于机架组件可运动;供料装置用于将树脂涂覆至树脂移载装置上;固化装置和成型平台分别位于树脂移载装置的上下两侧,固化装置用于将树脂移载装置上的树脂固化至成型平台上,成型平台设置为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树脂移载装置的方向运动;其中,位于涂料工位的供料装置将树脂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上,以实现树脂涂覆操作,由于树脂移载装置的运动方向可以为涂料工位至固化工位,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沿Y轴方向布置在机架组件上,因此,随着树脂移载装置的运动,之前处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的部分即第一部分,会运动至固化工位,该部分树脂移载装置上的、并位于成型区域内的树脂会在光固化的作用下固化在成型平台上,实现树脂固化操作。而同时,供料装置能够将多色树脂涂覆在当前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的部分上,即如第二部分上,以实现树脂涂覆操作。由此,在树脂移载装置的运动过程中,涂料工位进行的树脂涂覆操作和固化工位进行的树脂固化操作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成型速度,提高多色打印效率。
同时,由于供料装置能够将多色树脂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上,因此,当该部分树脂移载装置上的多色树脂运动至固化工位后,在固化装置的作用下,成型区域内的多色树脂能够固化在成型平台上,进而能够实现模型的多色打印,扩大了立体成型设备的使用范围。同时,该种彩打方式,树脂为普通固化树脂即可,无需在树脂中添加感温色母,与相关技术中在树脂内添加感温色母与DLP投影机相配合实现彩色打印相比,打印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成型设备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成型设备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型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立体成型设备,110机架组件,111底座,112第一导向架,113第二导向架,114第一子导向架,115第二子导向架,116第二驱动部,117第三驱动部,120树脂移载装置,121树脂承载件,130供料装置,131打印头,133树脂容纳件,134涂覆头组件,1341涂覆头,135支撑架,136喷涂组件,137连接管,140固化装置,141光源,142屏幕,150成型平台,160树脂回收装置,161回收桶,162真空泵,163吸头,164气管,170模型,180树脂,181第一树脂,182第二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成型设备100,具体地,立体成型设备100为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100。
传统的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其树脂槽内通常仅能容纳一种颜色的树脂,无法实现模型多色打印的需求,使用范围受限,为此,部分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通过在打印树脂里加感温色母,且需要与DLP投影机相配合,严格控制每个像素点照射到的能量多少,否则会导致实际打印出的颜色非用户切片预设时的颜色,因此,此种多色打印方式会使得打印成本增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100,包括:机架组件110、固化装置140及成型平台150,立体成型设备100还包括设置在机架组件110上的树脂移载装置120及供料装置1300。其中,机架组件110设置有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树脂移载装置120贯穿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并相对于机架组件110可运动;供料装置130用于将树脂180涂覆至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固化装置140和成型平台150分别位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上下两侧,固化装置140用于将树脂移载装置120上的树脂180固化至成型平台150上,成型平台150设置为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树脂移载装置120运动。
其中,树脂移载装置120相对于机架组件110的移动方向,可以如图1、图2、图5至图10中的箭头Y所示,即机架组件110沿Y轴方向设置有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由于树脂移载装置120贯穿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使得树脂移载装置120在相对于机架组件110沿Y轴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会使树脂移载装置120的同一位置依次经过涂料工位、固化工位。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树脂移载装置120在Y轴方向上能够进行正向和反向运动,即树脂移载装置120在Y轴方向能够往复运动;在另一些具体实例中,树脂移载装置120在Y轴上仅能进行单向运动,其方向由涂料工位至固化工位的方向。在本发明提供的如下具体实施例中,以树脂移载装置120的运动方向如图1和图2中的虚线箭头Q所示方向进行说明。
其中,固化装置140和成型平台150分别位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上下两侧,上下方向如图1和图2的Z轴方向所示。成型平台150相对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运动方向可以如图1、图2、图5至图10中的箭头Z所示,即成型平台150沿Z轴方向相对于树脂移载装置120可往复移动。因此,通过合理调整成型平台150与树脂移载装置120在Z轴上的距离,当承载有树脂180的树脂移载装置120运动至固化工位时,位于固化工位内的树脂180会在光固化的作用下固化在成型平台150上,以实现模型170的单层打印,然后,通过将成型平台150沿Z轴向上的方向、即远离树脂移载装置120的方向调整至合适位置处,以带动固化后的模型170向远离树脂移载装置120的方向移动,当承载有树脂180的树脂移载装置120再次运动至固化工位时,成型平台150沿Z轴向下的方向、即靠近树脂移载装置120的方向调整至合适位置处,即成型平台150与树脂180可接触的合适位置,位于固化工位内的树脂180会在光固化的作用下再次固化在成型平台150上已固化的模型170上,以实现模型170的再次单层打印,以此类推,可以实现整个模型170的打印。可以理解的是,固化装置140将位于固化工位内的树脂180固化在成型平台150上以实现单层打印,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位于涂料工位的供料装置130将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以实现树脂180涂覆操作,可以理解的是,供料装置130将多色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由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运动方向可以为涂料工位至固化工位,如图1和图2中的虚线箭头Q所示,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沿Y轴方向布置在机架组件110上,因此,随着树脂移载装置120的运动,之前处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的部分,即第一部分,会运动至固化工位,该部分树脂移载装置120上的、并位于固化工位内的树脂180会在光固化的作用下固化在成型平台150上,实现树脂180固化操作;而同时,供料装置130能够将多色树脂180涂覆在当前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的另一部分上,即第二部分上,以实现树脂180涂覆操作。也就是说,在整个打印的过程中,涂料工位进行的树脂180涂覆操作和固化工位进行的树脂180固化操作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成型速度,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供料装置130将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树脂移载装置120的长度有限,可以将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沿Y轴方向间隔布置在机架组件上,以确保供料装置具有足够的时间将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如果树脂移载装置120足够长,理论上来讲,可以设置多个涂料工位和一个固化工位,利用供料装置130提前给多个涂料工位都涂覆上树脂180,由此,可以将邻近固化工位的涂料工位与固化工位毗邻设置,使得树脂移载装置120能够将涂料工位上的树脂180直接移动至固化工位内,即不是必须将固化工位和涂料工位相间隔设置。由此,涂料工位进行的树脂180涂覆操作和固化工位进行的树脂180固化操作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且无时间间隔连续进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成型速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30提供的树脂可以为单色树脂或多个颜色的树脂,当供料装置130将多个颜色的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因此,当该部分树脂移载装置120上的多色树脂180运动至固化工位后,在固化装置140的作用下,固化工位内的多色树脂180能够固化在成型平台150上,进而能够实现模型170的多色打印,扩大了立体成型设备100的使用范围,同时,该种彩打方式,树脂180为普通固化树脂即可,无需在树脂180中添加感温色母,与相关技术中在树脂内添加感温色母与DLP投影机相配合实现彩色打印相比,打印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可以理解的是,供料装置130也能够将单一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实现模型170的单色打印。
具体地,图3所示的模型170由一种树脂180固化而成,图4所示的模型170由第一树脂181和第二树脂182两种树脂180固化而成,即图3中的模型170为单色打印,图4中的模型170为多色打印,上述两种模型170均可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立体成型设备100来完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机架组件110沿树脂移载装置120的移动方向设置有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可以理解的是,涂料工位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使得供料装置130、固化装置140和成型平台150能够合理地布置在机架组件110上,充分利用了机架组件110的安装空间,能够满足立体成型设备100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设计需求。并且,能够实现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同时工作,为供料装置130进行树脂180涂覆操作、固化装置140和成型平台150进行树脂180固化操作留有充足的操作时间,以确保涂覆操作能够将树脂180均匀、完整地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固化操作能够可靠、有效地实现树脂180固化,进而提高成型精度,确保良好的打印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30位于涂料工位上,以将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实现涂料操作。固化装置140和成型平台150位于固化工位上,如固化装置140位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下方,成型平台150位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上方。成型平台150与固化装置140的成型区域相对设置;固化装置140用于将所述树脂移载装置120上位于固化工位上的树脂180固化至成型平台150上,以实现模型170的打印。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10所示,机架组件110包括:底座111、第一导向架112和第二导向架113,其中,树脂移载装置120、固化装置140安装于底座111上,树脂移载装置120包括相对于底座111可活动且位于固化装置140上方的树脂承载件121,第一导向架112垂直于底座111并与底座111连接,成型平台150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架112上,并沿第一导向架112运动,第二导向架113与底座111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架112垂直分布,供料装置130安装于第二导向架113上,成型平台150和供料装置130均位于树脂承载件121的上方。
其中,树脂移载装置120的树脂承载件121可以活动地设置在底座111上,并沿涂料工位至固化工位运动,树脂承载件121在涂料工位用于承载供料装置130涂覆的树脂180,而位于固化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的树脂180能够在光固化的作用下固化至成型平台150上,即树脂承载件121可以理解为离型膜。
具体地,如图1所示,树脂移载装置120可以包括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中的传动带可以沿涂料工位至固化工位运动,即树脂承载件121可以为传送带或连接在传动带上可随传动带运动的承载件,此时,供料装置130可以直接将树脂180涂覆在传送带或承载件上。或者,如图2所示,树脂移载装置120可以包括滑动机构以及在滑动机构动作下可以沿涂料工位至固化工位运动的承载板,此时,树脂承载件121可以为承载板,即供料装置130可以直接将树脂180涂覆在承载板上。可以理解的是,树脂移载装置120还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机构,对此本发明不再一一列举。可以理解的是,树脂移载装置120在Y轴方向能够往复运动,使得树脂承载件121可以重复使用,进而有利于节约立体成型设备100的整机制造成本。
其中,固化装置140可以安装在底座111上,如固化装置140的光源141可以安装在底座111的内部,固化装置140的屏幕142安装在底座111的顶部,由此,可以确保位于树脂承载件121上的树脂180能够实现光固化作用。也可以将树脂180移载装置的部分结构安装在底座111内,底座111的设置,为树脂移载装置120和固化装置140提供了安装空间,有利于提高立体成型设备100外观的美观性和整洁性。
其中,第一导向架112垂直于底座111并与底座111连接,其中,第一导向架112的延伸方向如图5至图10中的Z所示,即第一导向架112可以为Z轴支架,成型平台150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架112上,并沿第一导向架112运动,且成型平台150位于树脂承载件121的上方,即成型平台150可沿第一导向架112在Z轴方向往复移动以靠近树脂承载件121或远离树脂承载件121。具体地,立体成型设备100还包括第四驱动部和第四传动部,第四驱动部设置在第一导向架112上,并与成型平台150连接,第四传动部连接第四驱动部和成型平台150,第四驱动部可以为步进电机,第四传动部可以为丝杠机构,丝杠机构的丝杆与第四驱动部连接,丝杠机构的丝杠螺母与成型平台150连接,由此,第四驱动部工作,通过丝杠机构,能够带动成型平台150沿第一导向架112在Z轴方向往复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第四传动部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机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中,第二导向架113与底座111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架112垂直分布,供料装置130安装于第二导向架113上,因此,通过第二导向架113能够将供料装置130安装在底座111上,并使供料装置130位于树脂承载件121的上方,由此,通过供料装置130能够顺利、可靠地将多色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通过第二导向架113与第一导向架112垂直设置,有利于确保供料装置130快速地将多色树脂180均匀、完整地涂覆纸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以确保打印精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导向架112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导向架112沿垂直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运动方向位于树脂承载件121的一侧,成型平台150连接在第一导向架112上,使得成型平台150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成型区域。同时,第一导向架112的数量为一个,使得整个立体成型设备100的结构较少,能够满足立体成型设备100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设计需求。
在另一些具体实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第一导向架112的数量为两个,树脂承载件121位于两个第一导向件之间,成型平台150连接在两个第一导向架112上,由此,利用两个第一导向架112对成型平台150进行支撑和导向,使得成型平台150能够沿两个第一导向架112在Z轴方向可靠、准确、稳定地进行往复运动,进而能够提高成型平台150运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提高打印精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导向架113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子导向架114和第二子导向架115,第一子导向架114与底座111连接并沿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子导向架114分布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两侧,第二子导向架1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子导向架114活动连接,第二子导向架115能够沿第一子导向架114运动;供料装置130包括打印头131和多个供料泵,打印头131活动地连接在第二子导向架115上并能够沿第二子导向架115运动,打印头131用于通过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180,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供给至打印头131,打印头131用于将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
其中,第一子导向架114的延伸方向可以如图5和图6中的箭头Y所示,如第一子导向架114可以为Y轴支架,第二子导向架115的延伸方向可以如图5和图6中的箭头X所示,如第二子导向架115可以为X轴支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子导向架115可以沿第一子导向架114运动,打印头131可沿第二子导向架115运动,因此,可以根据固化层的形状,合理调节打印头131沿第二导向架113的运动范围、第二导向架113沿第一导向架112的运动范围,使打印头131的运动轨迹与固化层的固化形状匹配,进而利用打印头131能够将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的合适位置处,以满足固化形状的需求,有利于节约树脂180材料,降低打印成本。且该种设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其中,打印头131通过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180,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供给至打印头131,由此,可以根据模型170的打印需求,控制不同的供料泵工作,如可以控制不同的供料泵依次单独工作。以将不同颜色的树脂180依次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或者,可以控制不同的供料泵同时工作,将多个颜色的树脂180抽取到打印头131上,打印头131汇集多个颜色的树脂180后,并将混合后的树脂180均匀地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混合后的树脂可以是由多种颜色的树脂进行混合,然后从打印头131中涂覆在涂覆工位上,此时涂覆出来的单层树脂颜色为混合后的颜色,由此,实现多色树脂180的涂覆操作,满足模型170的多色打印需求,扩大设备的使用范围。
该种单层多色涂覆方式与相关技术中单层单色、逐层多色涂覆相比,能够实现混色、彩色层堆叠的彩色打印,且能够指定涂覆路径,节约树脂使用量,降低打印成本并扩大了使用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原色系的树脂180在打印头131混合后,能混出不同的颜色树脂180,进一步扩大了彩打方式,扩大了使用范围。
具体地,供料泵的一端通过连接管137与树脂容纳件133连接,供料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37与打印头131连接,供料泵工作,可以将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抽取至打印头131,其中,供料泵可以为蠕动泵,或其他泵体。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立体成型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部116和第三驱动部117,第二驱动部116设置在第一子导向架114上,并与第二子导向架115连接,通过第二驱动部116能够驱动第二子导向架115沿第一子导向件往复滑动。第三驱动部117设置在第二子导向架115上,并与打印头131连接,通过第三驱动部117能够驱动打印头131沿第二子导向架115往复滑动,第二驱动部116、第三驱动部117可以为步进电机或其他驱动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导向架113沿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导向架113分布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两侧;供料装置130包括涂覆头组件134和多个供料泵,涂覆头组件1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导向架113连接,涂覆头组件134包括沿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涂覆头1341,多个涂覆头1341用于通过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180,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供给至对应的涂覆头1341,涂覆头1341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
其中,第二导向架113的延伸方向可以如图7和图8中的箭头Y所示,如第二导向架113可以为Y轴支架,两个第二导向架113分布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两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30的涂覆头组件1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导向架113连接,使得涂覆头组件134能够沿X轴方向架设在树脂承载件121上,涂覆头组件134包括沿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涂覆头1341,多个涂覆头1341通过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180,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供给至对应的涂覆头1341。由此,可以根据模型170的打印需求,控制不同的供料泵工作,如可以控制不同的供料泵依次单独工作,以将不同颜色的树脂180通过对应的涂覆头1341依次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或者,可以控制不同的供料泵同时工作,以将不同颜色的树脂180通过对应的涂覆头1341依次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由此,实现多色树脂180的涂覆操作,满足模型170的多色打印需求,扩大设备的使用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为涂料工位至固化工位,当不同的供料泵同时工作将不同颜色的树脂180通过对应的涂覆头1341依次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后,伴随着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靠近固化工位的涂覆头1341涂覆的树脂180会覆盖在远离固化工位的涂覆头1341涂覆的树脂180的上面,以实现树脂180颜色层叠或混合,由此,实现多色树脂180的涂覆操作。即该种单层多色、单层单色的涂覆方式与相关技术中单层单色、逐层多色涂覆相比,能够实现单层彩色层堆叠的彩色打印,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其中,涂覆头组件134通过两个第二导向架113固定在底座111上并架设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上方,使得涂覆头组件134无需运动,结合树脂承载件121运动,即可均匀、完整地将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简化了整机结构,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供料装置130还包括:支撑架135,支撑架135架设在底座111上,供料泵和树脂容纳件133安装在支撑架135上。由此,利用支撑架135,为供料泵和树脂容纳件133提供了安装空间,使得立体成型设备100的整机结构紧凑,且有利于提高整机外观的整洁性。
具体地,支撑架135可以为开放式的架体结构,以方便将供料泵和树脂180容纳架安装在支撑架135上,或者,如图5至图8所示,支撑架135也可以为封闭式的箱体结构,利用箱体结构对供料泵和树脂180容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供料泵的使用寿命,同时,更好地确保了整机外观的整洁性和美观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脂容纳件133可以与底座111分体设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导向架113沿垂直于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并分布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一侧;供料装置130包括喷头组件,喷头组件活动地连接在第二导向架113上并能沿第二导向架113运动,喷头组件包括沿第二导向架113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喷头,多个喷头用于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UV油墨,喷头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UV油墨喷涂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
其中,第二导向架113的延伸方向可以如图9和图10中的箭头X所示,如第二导向架113可以为X轴支架,一个第二导向架113分布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一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30的喷头组件活动地连接在第二导向架113上并能够沿第二导向架113运动,如喷头组件与第二导向架113滑动连接,并能够沿第二导向架113滑动,由此,可以在X轴方向上将树脂180均匀地喷涂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以提高喷涂的完整性,确保打印精度。
其中,喷头组件包括沿第二导向架113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喷头,即多个喷头沿图9和图10中的箭头Y所示方向分布,多个喷头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一一对应连接,即一个喷头与一个树脂容纳件133对应连接,由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UV油墨,喷头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UV油墨喷涂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由此,利用喷头组件,可以将多个颜色的树脂180通过对应的喷头喷射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以实现树脂180多色涂覆,并结合喷头组件在X轴沿第二导向架113滑动,以将整个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均涂上树脂180,确保模型170打印的完整性。
其中,该种单层多色涂覆方式与相关技术中单层单色、逐层多色涂覆相比,能够实现混色、彩色层堆叠的彩色打印,扩大了使用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原色系的树脂180经喷头喷出后,结合喷涂组件136在X轴的移动,能够思想树脂180叠层或混色进一步扩大了彩打方式。
其中,UV油墨是一种不用溶剂,干燥速度快,光泽好,色彩鲜艳,耐水、耐溶剂、耐磨性好的油墨,并且,UV油墨具有空间体积,UV油墨是指在指定光的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光照使油墨连接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由此,能够实现模型170的立体打印。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固化装置140包括:光源141和屏幕142,光源141位于底座111的内部,屏幕142设置在底座111顶部的透光口处,成型平台150与屏幕142相对设置,树脂承载件121位于屏幕142和成型平台150之间,并设置为透光件。
其中,光源141位于底座111的内部,使得底座111对光源141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光源141的使用寿命,提高固化装置140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座111的顶部设有透光口,屏幕142位于透光口处,可以理解的是,屏幕142设置有成型区域,底座111内部的光源141发射的光照可以投射在屏幕142上并经成型区域投射在树脂承载件121上,由于成型平台150与屏幕142相对,且树脂承载件121位于屏幕142和成型平台150之间,通过将屏幕142承载件设置为透光件,使得位于成型区域内的树脂承载件121上的树脂180能够固化在成型平台150上,由此,实现模型170的单层固化。
其中,光源141发出的光照的传播路径可以如图1和图2中的箭头P所示,由光源141投射在屏幕142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树脂移载装置120还包括位于底座111内的第一驱动部和传输机构,第一驱动部通过传输机构驱动树脂承载件121运动,传输机构包括带传动机构或滑动机构,由此,可以满足树脂移载装置120不同结构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当树脂移载装置120包括带传动机构的情况下,可以将皮带传输机构的传送带设置为树脂承载件121,即将传送驱动部的动力、和承载并运动树脂180的功能集成在传送带一个部件上,简化了树脂180移载装置的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可以理解的是,传送带为透光件。
当树脂180移载装置的传送机构为滑动机构时,树脂180移载装置可以包括透光的承载板,第一驱动部通过滑动机构能够带动承载板相对于底座111沿Y轴运动。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10所示,立体成型设备100还包括:树脂回收装置160,树脂回收装置160设置在底座111上,位于固化工位远离涂料工位的一侧,树脂回收装置160用于吸除树脂承载件121上固化后的多余树脂180。其中,多余树脂180可以为树脂承载件121上位于固化工位内、且位于成型区域外的树脂180,即单层固化后残留在树脂承载件121上、位于涂料工位之外的树脂180,利用树脂回收装置160将多余的树脂180进行回收,有利于提高树脂承载件121的清洁性,并可以将回收后的树脂180重复利用,以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中,树脂回收装置160包括回收桶161、真空泵162、吸头163,真空泵162设置在回收桶161上并与回收桶161连通,吸头163与回收桶161通过气管164连通,吸头163沿垂直于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并架设在树脂承载件121的固化工位远离涂料工位的一侧。由此,在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上,树脂承载件121依次经过涂料工位、固化工位和吸头163,供料装置130将树脂180涂覆在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当该部分树脂承载件121运动至固化工位时,在固化装置140和成型平台150的作用下,将位于成型区域内的树脂180固化至成型平台150,当该部分树脂承载件121运动至吸头163时,真空泵162工作使回收桶161处于负压状态,利用吸头163将树脂承载件121上的多余树脂180吸除并回收至回收桶161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其中,吸头163沿垂直于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并架设在树脂承载件121的固化工位远离涂料工位的一侧,即在X轴方向上,吸头163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树脂承载件121的延伸长度,以确保吸头163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树脂承载件121,以确保良好的吸除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30基于预设的涂覆路径将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其中,预设的涂覆路径与待打印模型的待打印层切片轮廓路径相同。其中,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是基于打印层切片逐层固化以实现模型的立体成型的,其工作原理为:将待打印的模型切片为一层层平面,每层平面可以理解为待打印层切片,采用光固化打印技术,利用液晶屏LCD成像原理,在计算机及显示屏电路的驱动下,由计算机程序提供图像信号,在液晶屏幕上出现选择性的透明区域,特定波长与强度的光照透过透明区域,照射树脂槽内的光敏树脂耗材进行曝光固化,每一层固化时间结束,实现该层打印层切片的固化打印,然后成型平台将固化部分提起,让树脂液体补充回流,平台再次下降,模型与离型膜之间的薄层再次被紫外线曝光,由此依次层层叠加构成一个三维实体。
而本申请中,供料装置130每次的涂覆操作是实现每层待打印层切片的固化的树脂的涂覆,即供料装置130的每次涂覆操作可以理解为固化装置140实现单层的待打印层切片固化所用的树脂。因此,供料装置130基于预设的涂覆路径将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其中,预设的涂覆路径与待打印模型的待打印层切片轮廓路径相同,即供料装置130在涂料工位将树脂180按照待打印模型的待打印层切片轮廓进行涂覆,供料装置130的涂覆路径类似于FDM立体成型设备中的打印喷头的移动路径,由此,待该涂料工位的树脂180随树脂移载装置120移动至固化工位,在固化装置140的作用下即可实现该层待打印层切片的固化。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供料装置130和固化装置140可以同时工作,当固化装置在140固化该层待打印层切片时,供料装置130可以在涂料工位进行下一层待打印层切片的树脂180的涂覆,由此,当成型平台150将已固化的待打印层切片提起后,涂料工位的下一层待打印层切片的树脂180随着树脂移载装置120会再次移动至固化工位,在固化装置140的作用下即可实现该层待打印层切片的固化,由此依次层层叠加构成一个三维实体。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100包括:一种立体成型设备100,包括机架组件110、固化装置140及成型平台150,立体成型设备100还包括:设置在机架组件110上的树脂移载装置120及供料装置130;机架组件110设置有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树脂移载装置120贯穿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并相对于机架组件110可运动;供料装置130用于将树脂180涂覆至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固化装置140和成型平台150分别位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上下两侧,固化装置140用于将树脂移载装置120上的树脂180固化至成型平台150上,成型平台150设置为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树脂移载装置120的方向运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30位于涂料工位上,以将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固化装置140和成型平台150位于固化工位上,成型平台150与固化装置140的成型区域相对设置;固化装置140用于将树脂移载装置120上位于固化工位上的树脂180固化至成型平台150上;机架组件110包括:底座111、第一导向架112和第二导向架113,其中,树脂移载装置120、固化装置140安装于底座111上,树脂移载装置120包括相对于底座111可运动且位于固化装置140上方的树脂承载件121,第一导向架112垂直于底座111并与底座111连接,成型平台150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架112上,并沿第一导向架112运动;第二导向架113与底座111连接并与第一导向架112垂直分布,供料装置130安装于第二导向架113上,成型平台150和供料装置130均位于树脂承载件121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架112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导向架112沿垂直于树脂移载装置120的运动方向位于树脂承载件121的一侧,成型平台150连接在第一导向架112上;或者第一导向架112的数量为两个,树脂承载件121位于两个第一导向件之间,成型平台150连接在两个第一导向架112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架113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子导向架114和第二子导向架115,第一子导向架114与底座111连接并沿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子导向架114分布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两侧,第二子导向架1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子导向架114活动连接,第二子导向
架115能够沿第一子导向架114运动;供料装置130包括打印头131和多个5供料泵,打印头131活动地连接在第二子导向架115上并能够沿第二子导向
架115运动,打印头131用于通过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180,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供给至打印头131,打印头131用于将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
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架113沿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导向架113分布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两侧;供料装置130包括涂覆头组件134和多个供料泵,涂覆头组件1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导向架113连接,涂覆头组件134包括沿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涂覆头1341,多个涂覆头1341用于通过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5 133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180,供料泵用
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供给至对应的涂覆头1341,涂覆头1341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30还包括:支撑架135,支撑架135架0设在底座111上,供料泵和树脂容纳件133安装在支撑架135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架113沿垂直于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并分布在树脂承载件121的一侧;供料装置130包括喷头组件,喷头组件活动地连接在第二导向架113上并能沿第二导向架113运动,喷头
组件包括沿第二导向架113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喷头,多个喷头用于5与多个树脂容纳件133对应连接,多个树脂容纳件133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UV油墨,喷头用于将对应的树脂容纳件133中的UV油墨喷涂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承载件121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固化装置140包括:光源141和屏幕142,光源141位于底座111的内部,屏幕142设置在底座111顶部的透光口处,成型平0台150与屏幕142相对,树脂承载件121位于屏幕142和成型平台150之间,并设置为透光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立体成型设备100还包括:树脂回收装置160,设置在底座111上,位于固化工位远离涂料工位的一侧,树脂回收装置160用于吸除树脂承载件121上固化后的多余树脂180,其中,树脂回收装置160包括回收桶161、真空泵162、吸头163,真空泵162设置在回收桶161上并与回收桶161连通,吸头163与回收桶161通过气管164连通,吸头163沿垂直于树脂承载件121的运动方向延伸,并架设在树脂承载件121的固化工位远离涂料工位的一侧;和/或树脂移载装置120还包括位于底座111内的第一驱动部和传输机构,第一驱动部通过传输机构驱动树脂承载件121移动,传输机构包括带传动机构或滑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料装置130基于预设的涂覆路径将树脂180涂覆至位于涂料工位的树脂移载装置120上;其中,预设的涂覆路径与待打印模型的待打印层切片轮廓路径相同。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机架组件、固化装置及成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组件上的树脂移载装置及供料装置;
所述机架组件设置有涂料工位和固化工位,所述树脂移载装置贯穿所述涂料工位和所述固化工位并相对于所述机架组件可运动;
所述供料装置用于将树脂涂覆至所述树脂移载装置上;所述固化装置和所述成型平台分别位于所述树脂移载装置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化装置用于将所述树脂移载装置上的所述树脂固化至所述成型平台上,所述成型平台设置为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树脂移载装置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料装置位于所述涂料工位上,以将树脂涂覆至位于所述涂料工位的所述树脂移载装置上;所述固化装置和所述成型平台位于所述固化工位上,所述成型平台与所述固化装置的成型区域相对设置;所述固化装置用于将所述树脂移载装置上位于所述固化工位上的所述树脂固化至所述成型平台上;
所述机架组件包括:
底座、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其中,
所述树脂移载装置、所述固化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树脂移载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底座可运动且位于所述固化装置上方的树脂承载件,所述第一导向架垂直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成型平台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架上,并沿所述第一导向架运动;
所述第二导向架与所述底座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架垂直分布,所述供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架上,所述成型平台和所述供料装置均位于所述树脂承载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导向架沿垂直于所述树脂移载装置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树脂承载件的一侧,所述成型平台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架上;
或者
所述第一导向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树脂承载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所述成型平台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向架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子导向架和第二子导向架,所述第一子导向架与所述底座连接并沿所述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子导向架分布在所述树脂承载件的两侧,所述第二子导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子导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子导向架能够沿所述第一子导向架运动;
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打印头和多个供料泵,所述打印头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子导向架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二子导向架运动,所述打印头用于通过所述多个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对应连接,所述多个树脂容纳件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所述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所述树脂容纳件中的所述树脂供给至所述打印头,所述打印头用于将所述树脂涂覆至位于所述涂料工位的所述树脂承载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向架沿所述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架分布在所述树脂承载件的两侧;
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涂覆头组件和多个供料泵,所述涂覆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架连接,所述涂覆头组件包括沿所述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涂覆头,所述多个涂覆头用于通过多个所述供料泵与多个树脂容纳件对应连接,所述多个树脂容纳件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树脂,所述供料泵用于将对应的所述树脂容纳件中的所述树脂供给至对应的所述涂覆头,所述涂覆头用于将对应的所述树脂容纳件中的所述树脂涂覆至位于所述涂料工位的所述树脂承载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还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架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供料泵和所述树脂容纳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向架沿垂直于所述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延伸,并分布在所述树脂承载件的一侧;
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架上并能沿所述第二导向架运动,所述喷头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二导向架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喷头,所述多个喷头用于与多个所述树脂容纳件对应连接,所述多个树脂容纳件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UV油墨,所述喷头用于将对应的所述树脂容纳件中的所述UV油墨喷涂至位于所述涂料工位的所述树脂承载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装置包括:
光源和屏幕,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屏幕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的透光口处,所述成型平台与所述屏幕相对,所述树脂承载件位于所述屏幕和所述成型平台之间,并设置为透光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树脂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固化工位远离所述涂料工位的一侧,所述树脂回收装置用于吸除所述树脂承载件上固化后的多余树脂,其中,
所述树脂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桶、真空泵、吸头,所述真空泵设置在所述回收桶上并与所述回收桶连通,所述吸头与所述回收桶通过气管连通,所述吸头沿垂直于所述树脂承载件的运动方向延伸,并架设在所述树脂承载件的所述固化工位远离所述涂料工位的一侧;和/或
所述树脂移载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内的第一驱动部和传输机构,所述第一驱动部通过所述传输机构驱动所述树脂承载件移动,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带传动机构或滑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料装置基于预设的涂覆路径将所述树脂涂覆至位于所述涂料工位的所述树脂移载装置上;其中,所述预设的涂覆路径与待打印模型的待打印层切片轮廓路径相同。
CN202211654192.9A 2022-12-22 2022-12-22 立体成型设备 Pending CN116198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4192.9A CN116198112A (zh) 2022-12-22 2022-12-22 立体成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4192.9A CN116198112A (zh) 2022-12-22 2022-12-22 立体成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8112A true CN116198112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06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4192.9A Pending CN116198112A (zh) 2022-12-22 2022-12-22 立体成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811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7070A (zh) * 2014-12-24 2015-04-22 上海联泰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可同时打印多种材料的光固化快速成型装置
CN104890242A (zh) * 2015-06-05 2015-09-09 陈继民 涂覆式光固化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9834931A (zh) * 2017-11-25 2019-06-04 罗天珍 基于喷绘彩色夹层的sla全彩3d打印方法及装置
US20210187829A1 (en) * 2019-12-24 2021-06-24 Yuanzh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hotocuring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KR20210083654A (ko) * 2019-12-27 2021-07-07 한국광기술원 다중 레진도포 필름을 사용한 광경화 3d프린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7070A (zh) * 2014-12-24 2015-04-22 上海联泰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可同时打印多种材料的光固化快速成型装置
CN104890242A (zh) * 2015-06-05 2015-09-09 陈继民 涂覆式光固化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9834931A (zh) * 2017-11-25 2019-06-04 罗天珍 基于喷绘彩色夹层的sla全彩3d打印方法及装置
US20210187829A1 (en) * 2019-12-24 2021-06-24 Yuanzh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hotocuring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KR20210083654A (ko) * 2019-12-27 2021-07-07 한국광기술원 다중 레진도포 필름을 사용한 광경화 3d프린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7204B2 (ja) 固体イメージングに使用するための材料供給張力・トラッキング装置
WO2017088796A1 (zh) 高速往复式彩色3d打印机
EP0633129B1 (en) Sheet laminate mo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067721B (zh) 用于实体成像的材料输送系统
US20060249884A1 (en) Bubble-free cross-sections for use in solid imaging
CN205310839U (zh) 全彩3d打印机
KR101155684B1 (ko) 고속 적층식 광조형 장치
CN105643936A (zh) 全彩3d打印机
CN105196549A (zh) 一种并行多工位式3d打印机
CN207327600U (zh) 一种利用气压变化加速固化物和防粘膜分离的3d打印机
CN102602146A (zh) 压电式三维打印成型系统及其成型方法
CN105711084B (zh) 一种薄膜材质为原料的3d彩色激光打印机
CN107215103B (zh) 一种3d图像制作方法及基于此方法的3d图像打印机
CN205009594U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微喷工艺的彩色3d打印机
CN109927286A (zh) 基于逐层光固化的全彩壳层3d打印机及彩壳物件
JP2021530384A (ja) オブジェクトを層ごとにビルドアップ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ような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3d印刷装置
KR20190109711A (ko) 3d프린터
CN204914579U (zh) 一种催化固化型3d打印机
CN116198112A (zh) 立体成型设备
CN109834931A (zh) 基于喷绘彩色夹层的sla全彩3d打印方法及装置
CN109421259A (zh) 一种利用气压变化加速固化物和防粘膜分离的3d打印机
CN105014972A (zh) 一种催化固化型3d打印技术及打印机
CN105034380A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微喷工艺的彩色3d打印机及成型方法
CN111497241B (zh) Dlp型3d打印系统
CN206913682U (zh) Dlp三维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