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4612A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84612A CN116184612A CN202111422651.6A CN202111422651A CN116184612A CN 116184612 A CN116184612 A CN 116184612A CN 202111422651 A CN202111422651 A CN 202111422651A CN 116184612 A CN116184612 A CN 1161846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driving
- drive
- present application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28 spi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驱动组件中用于驱动载体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元件与用于引导载体沿着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引导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载体的同一侧,通过这样特殊的配置避免在驱动所述载体移动时所述载体相对于所述引导元件发生旋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涉及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 所述驱动组件中用于驱动载体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元件与用于引导载 体沿着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引导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载体的同一侧,通过这样 特殊的配置避免在驱动所述载体移动时所述载体相对于所述引导元件发生 旋转。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 取影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在市场中,随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配置于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的 摄像模组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和多样化,不仅要求配置于终端设备的摄像模 组能够实现光学防抖以降低其在拍摄过程中因抖动而对成像质量造成的影 响,还要求能够实现变焦拍摄的功能以通过光学变焦来比较清晰地拍摄不同 距离处的被摄目标的清晰画面。
为了实现变焦拍摄的功能,现行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摄像模组中配置变 焦镜头以形成光变摄像模组。光变摄像模组是通过改变变焦镜头中透镜之间 的距离来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来达到变焦的目的,其可比较清晰地拍摄不同 距离的被摄目标的清晰图像。
在光变摄像模组中,变焦镜头通常包括多个镜头部分,例如,通常包括 三个镜头部分:固定部分、变焦部分和对焦部分。光变摄像模组分别为变焦 部分和对焦部分配置一个驱动元件。在变焦过程中,现行的做法是首先通过 一个驱动元件移动变焦部分至预设位置;接着,通过另一个驱动元件移动对 焦部分来进行对焦,使得光变摄像模组的成像清晰,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 光学变焦过程。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于变焦精度、变焦速度以及光变摄像模 组的体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光变摄像模组的结构设计方案和光 变驱动方案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
具体地,在现行的光变摄像模组的变焦方案中,其选择分批次单独驱动 变焦部分和对焦部分以进行光学变焦,即,先移动变焦部分,再移动对焦部 分。应特别注意到,在变焦过程中,因为不知道应该将变焦部分移动到什么 位置,因此,需要近乎全行程地移动变焦部分至预设位置,这会导致在变焦 速率上显得相对较慢,影响用户的拍摄体验。
其次,为了获得清晰的成像,在通过第二驱动元件驱动对焦部分时,需 要控制对焦部分进行全行程跑离焦,也就是,对焦镜头部分需要从最远处跑 到最近处以确定成像清晰的位置。上述做法一方面缺乏效率,另一方面,在 对焦至无穷远处还会产生图像模糊,影响用户的拍摄体验。
因此,期待一种优化的变焦模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 述可变焦摄像模组采用“子母式”驱动方案来为变焦驱动提供驱动支撑,其 中,所述“子母式”驱动方案能够驱动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以相对更快的速 度实现光学变焦和/或光学对焦等光学性能的调整。
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 所述“子母式”驱动方案包括两个驱动元件,并且通过特殊的结构配置使得其 中一个驱动元件能够驱动两个镜头部分一齐移动,而另一个驱动元件仅能驱 动一个镜头部分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以相 对更快的速度实现光学变焦和/或光学对焦等光学性能的调整。
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驱动组 件中用于驱动载体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元件与用于引导载体沿着所述 光轴方向移动的引导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载体的同一侧,通过这样特殊的配置 避免在驱动所述载体移动时所述载体相对于所述引导元件发生旋转。
本申请的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中,在本申请一 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不同时为 电磁式马达,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两个驱动元件之间发生电磁干扰。
通过下面的描述,本申请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 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优势,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组件,其包括:
驱动壳体;
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内的第一载体,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适 于安装第一镜头部分于其上,所述第一镜头部分设有一光轴;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驱动壳体内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进行移 动的第一驱动元件;以及
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驱动壳体内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进 行移动的第一导引装置,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包括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延 伸的第一导引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元件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一 侧,且所述第一导引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上方。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 的下部,所述第一导引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上部。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 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元件贯穿地形成于 所述第一载体的上部。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贯穿地形成于其上部的 第一导孔,所述第一导引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导引并固定于所述驱动壳体相对 的两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自所述第一导孔的孔壁 往内延伸的至少三凸起部,所述至少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导引元件相接触。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驱动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基座和上 盖,所述基底的内底表面形成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其中,所述基底具 有贯穿地形成于其内底表面和其外底表面之间的基底通槽,所述第一驱动元 件被设置于所述基底通槽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载体的 作用点与所述第一导引元件的截面中心对齐。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载体的 作用点位于所述第一导引元件的截面中心的远离所述光轴的一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压电致动器,所述压 电致动器包括压电主动部和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的摩擦驱动部, 所述摩擦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载体摩擦接触,其中,所述摩擦驱动部与所述第 一载体的摩擦接触点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作用点。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压电致动器,所述压 电致动器包括压电主动部和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的摩擦驱动部, 所述压电主动部位于所述基底通槽内且所述摩擦驱动部伸出所述基底通槽 且与所述第一载体摩擦接触。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基底通槽包括凹陷地形成于所述基底 的内底表面的基底容置通槽和凹陷地形成于所述基底的外底表面的基底容 置凹槽,所述基底容置通槽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相连通,其中,所述压电主 动部被设置于所述基底容置通槽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部分被设置于所 述基底容置凹槽内且电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的第一电路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基 底容置凹槽内且使得所述压电致动器的摩擦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载体摩擦接 触的预压力部件。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预压力部件包括第一弹片固定部、与 所述第一弹片固定部相对的第二弹片固定部,以及,延伸于所述第一弹片固 定部和所述第二弹片固定部之间的弹片主体部,其中,所述第一弹片固定部 和所述第二弹片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基底通槽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弹片主 体部抵接于所述压电致动器或抵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被设置于所述基底 容置凹槽内内的部分以提供用于使得所述压电致动器的摩擦驱动部与所述 第一载体摩擦接触的预压力。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使得所述第 一载体吸附向所述驱动壳体的第一磁吸部件,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置于所述 第一载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 体的底表面的第一磁石,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底的内底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 一磁石的第一磁吸元件。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 体和所述驱动壳体之间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载 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组件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 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二载体,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载体相对 于所述第一载体进行移动的第二驱动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包括:
如上所述的驱动组件;
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入光侧的第三镜头部分;
被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一载体内的第一镜头部分;
被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二载体内的第二镜头部分;以及
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出光侧的感光组件。
在根据本申请的可变焦摄像模组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 用于对成像光线进行转折的光转折元件,其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所述第 一镜头部分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被保持于所述光转折元件的光转折路径上。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 分体现。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 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 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 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 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 步骤。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感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爆炸 示意图。
图5A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另一立 体爆炸示意图。
图5B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仰视 图。
图6A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立体剖 面示意图。
图6B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局部放 大图。
图7A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又一立 体爆炸示意图。
图7B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又一立 体示意图。
图7C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另一立 体剖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又一立体 爆炸示意图。
图9A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又一立 体示意图。
图9B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又一立 体爆炸示意图。
图9C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又一立 体剖面示意图。
图10A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导电 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B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驱动组件的又一 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 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示例性可变焦摄像模组
如图1至图10B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被阐明,其包括感 光组件30、被保持于感光组件30的感光路径上的变焦镜头20,以及用于驱 动变焦镜头20移动以实现光学变焦功能的驱动组件40。应可以理解,在本 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可被实施为直立式摄像模组,也可以被实施为 潜望式摄像模组,其中,当所述摄像模组被实施为潜望式可变焦摄像模组时, 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适于对成像光线进行转折的光转折组件10,其中,所述 变焦镜头20和所述感光组件30位于所述光转折组件10的光转折路径上。
更具体地,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光转折组件10包括适于 将来自被摄目标的成像光线进行转折的光转折元件100,从而降低摄像模组 的整体高度尺寸,使所述摄像模组可以被横向置入移动电子设备。这里,考 虑到制造公差,所述光转折元件100对成像光线进行转折的角度可能存在 1°以内的误差,对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光转折元件100可被实施为反射镜或者光转折棱镜 (例如,三棱镜)。当所述光转折元件100被实施为光转折棱镜时,所述光 转折棱镜的光入射面与其光出射面相互垂直且所述光转折棱镜的光反射面 与所述光入射面和所述光出射面呈45°角倾斜,这样,成像光线能够在所述 光反射面处发生90°转折,以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式从所述光出射面输 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光转折元 件100,以满足所述摄像模组的尺寸要求,例如,可以设置所述光转折元件 100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像侧或者其中两个光学透镜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所述光转折组件10还可以包括 用于驱动光转折元件100旋转和/或平移的光转折驱动,所述光转折驱动通过 改变成像光线的传播路径,实现光学防抖或者光学变焦的功能。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变焦镜头20被保持于所述光转 折组件10的光转折路径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光转折组件10的成像光线以 该成像光线进行汇聚。相应地,所述变焦镜头20包括沿着所述变焦镜头20 所设定的光轴同轴设置的第三镜头部分21、第一镜头部分22和第二镜头部 分23(也就是,从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入光侧到其出光侧,依次包括所述 第三镜头部分21、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其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作 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的位置分别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所述可变 焦摄像模组的光学性能的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对焦和光学变焦功能。具 体地,可通过所述驱动组件40调整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二镜头部 分23,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变焦镜头20的焦距被调整,从而能够 清楚地拍摄不同距离的被摄对象。
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包括第一镜筒和被容置于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 一光学透镜。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被实施为 变焦镜头部分,其中,所述变焦镜头部分适于被所述驱动组件40所驱动以 沿着所述变焦镜头20所设定的光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可变焦 摄像模组的光学变焦功能,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实现对不同距离 的被摄目标的清晰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也可以不 设有所述第一镜筒,其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例如,其仅包括相互嵌合的 多片光学透镜。也就是,在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也可被 实施为“裸镜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包括第二镜筒和被容置于所 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光学透镜。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镜 头部分23被实施为对焦镜头部分,其中,所述对焦镜头部分适于被所述驱 动组件40所驱动以沿着所述变焦镜头20所设定的光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 而实现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对焦功能。更明确地,通过驱动所述对焦镜头 部分所实现的光学对焦能够补偿因移动所述变焦镜头部分而导致的焦点偏 移,从而补偿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成像性能,使得其成像质量满足预设要 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也可以 不设有所述第二镜筒,其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例如,其仅包括相互嵌合 的多片光学镜头。也就是在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也可被 实施为“裸镜头”。
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包括第三镜筒和被容置于所述第三镜筒内的至少 一光学透镜。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被实施为 固定镜头部分,其中,所述固定镜头部分适于被固定于所述驱动组件40中 非移动部分,以使得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在所述变焦镜头20中位置保持恒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也可以不 设有所述第三镜筒,其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例如,其仅包括相互嵌合的 多片光学透镜。也就是,在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可被实 施为“裸镜头”。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从所述可变焦潜望式摄像 模组的入光侧到其出光侧,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和 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被依次地设置,其中,所述入光侧邻近于所述光转折 组件10,所述出光侧邻近于所述感光组件30。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 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分别被 实施为对焦镜头部分、变焦镜头部分和固定镜头部分,也就是,在所述变焦镜头20中,所述变焦镜头部分位于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 之间,即,来自所述光转折组件10的成像光线在穿过所述变焦镜头20时, 将依次穿过所述固定镜头部分、再穿过所述变焦镜头部分,然后,再穿过所 述对焦镜头部分。
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也可以调整所述固定镜头部分、所述变焦镜头 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方 式中,将所述固定镜头部分设置于所述变焦部分和所述对焦部分之间。在另 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对焦镜头部分设置于所述变焦镜头部分之间和 所述固定镜头部分之间。应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镜头部 分、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根据所述 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设计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考虑到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结构设计,优选地,所述对焦镜头部分和 所述变焦镜头部分相邻地设置。也就是,根据本申请实施的所述变焦镜头20 中各个部分的位置,优选地配置为:所述变焦镜头部分位于所述固定镜头部 分和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之间,或者所述对焦镜头部分位于所述固定镜头部分 和所述变焦镜头部分之间。应可以理解,所述变焦镜头部分和所述对焦镜头 部分是所述变焦镜头20中需要移动的部分,因此,将所述对焦镜头部分和 所述变焦镜头部分相邻地设置,这样的位置设定有利于布置所述驱动组件 40,关于此部分将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具体描述中展开。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如图1所示意的示例中,虽然以所述变焦镜头20 包括一个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一个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和一个所述第三 镜头部分21为示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晓,在本申请其他示 例中,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 的具体数量选择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其可根据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的光学 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30对应于所述 变焦镜头2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变焦镜头20的成像光线并进行成像,其中, 所述感光组件30包括线路板31及安装于所述线路板31上的感光芯片32、 电子元件、连接器、底座以及滤光元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器)。所述线路板 31包括线路板主体、连接带以及连接器部分(图中未示出连接器部分),所 述连接带连接所述线路板主体和所述连接器部分并实现所述线路板主体和 所述连接部器部分之间的电导通。所述感光芯片32和所述电子元件电连接 于所述线路板主体,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连接器部分。
相应地,所述感光芯片32用于接收所述变焦镜头20采集的外界光线成 像并通过所述线路板31与移动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感光芯片32包括感光 区和非感光区,所述感光芯片32通过位于非感光区的感光芯片32焊盘电连 接于所述线路板31,例如,所述感光芯片32通过引线键合(打金线)、焊 接、FC工艺(芯片倒装)或者RDL(再布线层技术)等方式电连接于所述 线路板31的线路板主体。所述感光芯片32适于通过黏合介质固定于所述线 路板主体的正面(定义线路板31朝向变焦镜头20的表面为正面,线路板31 与正面相反一侧即为线路板31的底表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 述线路板主体中间具有凹槽或者通孔(线路板通孔),所述感光芯片32安 装固定于所述线路板主体的凹槽或者线路板通孔中,从而减少所述线路板主 体的厚度对所述感光组件30厚度的影响,降低摄像模组高度。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感光组件30包括线路 板31、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31的线路板主体的正面的感光芯片32、电连接 于所述线路板主体的电子元件、通过模塑工艺一体成型于线路板主体的模塑 底座、粘接固定于所述模塑底座的滤光元件支架以及通过倒贴方式粘接固定 于滤光元件支架的滤光元件。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塑底座包裹 所述线路板主体的正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电子元件,从而降低所述线路 板主体或者所述电子元件表面可能携有的灰尘等脏污对所述感光芯片32造 成污染。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塑底座包括所述线路板主体的 正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电子元件以及所述感光芯片32的非感光区的至少 一部分。
所述滤光元件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32的感光路径上,用于对进入所 述感光芯片32的成像光线进行过滤。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滤光元件 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30的底座上且对应于所述感光芯片32的至少感光区 域,所述底座被实施为单独成型的支架,其通过黏合介质附着于所述线路板 主体的表面,并用于支撑其他部件;或者,所述底座被实施为模塑底座,其 通过模塑工艺一体成型于所述线路板主体的预设位置;或者所述底座同时包 括支架和模塑底座,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模塑底座上并安装所述滤光元件, 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滤 光元件还能够被安装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其他位置,例如,所述滤光元件形成 于变焦镜头20内(比如,作为一层滤光膜附着于变焦镜头20的某片光学透 镜的表面)。
如前所述,为了实现光学变焦,现行的做法是首先通过一个驱动元件移 动变焦部分至预设位置;然后,通过另一个驱动元件移动对焦部分来进行对 焦,使得光变摄像模组的成像清晰,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光学变焦过程。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于变焦精度、变焦速度以及光变摄像模组的体积等方面 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光变驱动方案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
相应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采用“子母式”驱动方 案来为变焦驱动提供驱动支撑,其中,所述“子母式”驱动方案能够驱动所 述可变焦摄像模组以相对更快的速度实现光学变焦和/或光学对焦等光学性 能的调整。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壳体41、 位于所述驱动壳体41内的第一驱动部分和第二驱动部分,其中,所述第一 驱动部分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内,所述第二驱动部分被可移 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21 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驱动壳体41,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适于被安装于第一 驱动部分,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适于被安装于第二驱动部分,这样,在所 述第一驱动部分相对于在所述驱动壳体41内发生移动时,所述第二驱动部 分能够随着所述第一驱动部分相对于所述驱动壳体41移动,也就是,在所 述第一驱动部分在所述驱动壳体41内被驱动时,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分 的第一镜头部分22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分的第二镜头部分23能够同时 被移动。
并且,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分的第二驱动部分在被驱动后能 够相对于所述所述第一驱动部分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 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单独发生移动,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镜头 部分22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之间的相对距离调整所述摄像模组的变焦镜 头20的有效焦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分被配置为在被导通后同时驱动所 述第一镜头部分22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沿着光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所 述第二驱动部分被配置为在被导通后单独驱动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沿着光 轴所设定的方向移动,为了便于说明,将这种光变驱动方案定义为“子母式”, 其中,母驱动为所述第一驱动部分,子驱动为所述第二驱动部分。
如图4至图10B所示,在本申请中,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壳体41、 驱动载体42以及驱动元件43。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示例中, 所述驱动壳体41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411和基座412,其中,所述基座412 和上盖411形成用于收容所述驱动元件43和所述驱动载体42的容置空间 410。
更具体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基座412包括基底4121和环绕地形 成于所述基底4121的第一基座侧臂4122、第二基座侧臂4123、入光侧安装 部4124、出光侧安装部4125,其中,所述基底4121侧臂和所述第二基底4121 侧臂自所述基底4121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往上延伸,所述入光侧安装部 4124和所述出光侧安装部4125自所述基底4121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往上 延伸,所述第一侧与第二侧平行,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四侧平行,且所述第 一侧(所述第二侧)垂直于所述第三侧(第四侧)。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 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侧臂4122固定于所述基底4121的第一侧(也即驱动组 件4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基座侧臂4123固定于所述基底4121的第二侧 (也即驱动组件40的第二侧),所述入光侧安装部4124固定于所述基底4121 远离所述感光组件30的一侧(即入光侧,也就是,所述第三侧),所述出 光侧安装部4125固定于所述基底4121靠近所述感光组件30的一侧(即出 光侧,也就是,所述第四侧)。相应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上盖411卡 合于所述第一基座侧臂4122、所述第二基座侧臂4123、所述入光侧安装部 4124和所述出光侧安装部4125的顶部以与所述上盖411相配合形成所述容 置空间4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底4121、所述第一基座侧臂4122、所述第 二基座侧臂4123、所述入光侧安装部4124、所述出光侧安装部4125通过注 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参照图1所示,所述基座412的入光侧安装部4124具有一向内凹陷的 安装位,所述变焦镜头20的第三镜头部分21适于通过所述入光侧安装部 4124的安装位固定于所述入光侧安装部4124。所述基座412的出光侧安装 部4125具有一向凹陷的容置位,所述感光组件30通过固定于所述出光侧安 装部4125固定于所述基座412,所述出光侧安装部4125的容置位适于容纳 所述感光组件30的部分,例如,所述出光侧安装部4125的容置位容纳所述 滤光元件支架、所述滤光元件、所述模塑底座,这样,所述摄像模组的长度 尺寸可以被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30的所述线路板主体通过黏 合介质固定于所述出光侧安装部4125,所述感光组件30的滤光元件支架通 过黏合介质固定于所述出光侧安装部412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 光转折组件10也可以被固定于所述基座412的入光侧安装部4124。
如图5A所示,所述驱动载体42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壳体41 的容置空间410内的第一载体421以及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 第二载体422,其中,所述第一载体421具有适于安装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 于其内的镜头安装腔4211以及适于安装所述第二载体422于其内的载体安 装腔4212。相应地,所述驱动元件43包括第一驱动元件431和第二驱动元 件432,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相对所述 驱动壳体41沿变焦镜头20光轴所在直线移动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镜头部分 22和安装有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的第二载体422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 移动,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载体422相对于所述第一 载体421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移动以仅移动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通过 这样的方式形成“子母式”的驱动方案。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载体421包括第一载体连接部 4213、在所述第一侧的自所述第一载体连接部4213往上延伸的第一载体侧 臂4214以及在所述第二侧的自所述第一载体连接部4213往上延伸的第二载 体侧臂4215,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连接部4213延伸于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 和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和所述第二载 体侧臂4215的底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连接部4213、所述 第一载体侧臂4214和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形成一“U”型的安装腔和位 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顶部的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载 体421的安装腔包括镜头安装腔4211和载体安装腔4212,所述镜头安装腔 4211由所述第一载体连接部4213、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和所述第二载体 侧臂4215形成,所述载体安装腔4212由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和所述第 二载体侧臂4215形成。相应地,通过所述第一载体421的顶部的开口,所 述第一镜头部分22适于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顶部被安装入所述第一载体 421的镜头安装腔4211中,所述第二载体422适于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顶 部被安装入所述第一载体421的载体安装腔4212中。
图6A示出了所述驱动组件40的剖面示意图,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载体连接部4213包括第一连接部主体和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补 强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主体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一载 体连接部4213,所述第一补强板可以在厚度较薄的前提下保持较强的结构强 度,适于增强所述第一载体连接部4213的结构强度,并减小所述第一载体 421的高度,进而降低驱动组件40的高度。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 述第一补强板的材质为不锈钢等金属材质。
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载体422包括第二载体连接部4221、位于所 述第一侧的第三载体侧臂422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四载体侧臂4223。 所述第二载体连接部4221连接所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和所述第四载体侧臂 4223的底部形成一“U”型的安装腔和位于所述第二载体422的顶部的开口, 通过所述第二载体422的顶部的开口,所述第二镜头部分23适于从所述第 二载体422的顶部被安装在所述第二载体422的安装腔中。
参照图9B和图9C,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载体连接部4221包括 第二连接部主体和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二补强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主体通过 嵌件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二载体连接部4221,所述第二补强板可 以在厚度较薄的前提下保持较强的结构强度,适于增强所述第二载体连接部 4221的结构强度,并减小所述第二载体422的高度,进而降低驱动组件40 的高度。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补强板的材质为不锈钢等金 属材质。
优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一载体侧臂4214 具有一第三载体侧臂凹槽,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二载体侧臂4215具有一 第四载体侧臂凹槽,所述第三载体侧臂凹槽具有一向上和向内的开口,所述 第四载体侧臂凹槽具有一向上和向内的开口,从而当所述第二载体422安装 于所述第一载体421中时,所述第二载体422的第三载体侧臂4222设置于 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第三载体侧臂凹槽中,所述第二载体422的第四 载体侧臂4223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第四载体侧臂凹槽中。通过 所述第三载体侧臂凹槽、所述第四载体侧臂凹槽的设置,使所述驱动组件40 的宽度尺寸可以被降低。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被实施为压电致动 器,相较于电磁式马达或记忆合金致动器,压电致动器适于提供较大的驱动 力,以满足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所述第一镜头部分22、所述第二镜 头部分23和所述第二载体422的驱动力需求,且驱动精度高、对外环境磁 干扰低,不影响其他电磁式的驱动元件43。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压电致动器包括压电主动部4311和 摩擦驱动部4312,其中,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由压电材料制成,通过施加 给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压电主动部4311两个90°相移的正弦信号,使 得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发生应变,产生形变,并利用高频交流电压,使所 述压电主动部4311发生谐振。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 电主动部4311,例如,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固定于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 从而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所产生的形变能够传导到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以 通过驱动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来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包括至少一个摩擦头4313,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通过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上的至少一摩擦头4313与 所述第一载体421摩擦接触。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 电主动部4311,从而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被导通后,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 随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的形变而形变,从而带动至少一摩擦头4313产生沿 预设方向(例如光轴方向)的单向偏摆往复运动,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在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的作用下提供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的驱动 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头4313的数量可以为多 个,例如四个,从而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适于稳定输出线性的驱动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给提供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行波信号,所 述压电主动部4311在逆压电效应下产生形变,带动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以 行波的方式运动,其中,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的形变被传递至所述摩擦驱 动部4312,通过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的行波运动提供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 体421的驱动力。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也可 以以驻波信号被导通,所述压电主动部4311的形变带动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以驻波的方式沿着预设方向运动,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
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 载体421的下部,更明确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 421的下方。应可以理解,在所述驱动壳体41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载体 421的下方具有相对较大的可用空间且不会增大所述驱动组件40的整体高 度尺寸,也就是说,将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内的 所述第一载体421的下方空间有利于提高所述驱动组件4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使得所述驱动组件40具有更为紧凑的结构。
相应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至少一摩擦头 4313与所述第一载体421侧壁的底表面摩擦接触,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驱动 元件43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底表面且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 被固定于所述驱动壳体41,例如,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 被固定于所述基座412的基底4121。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和所述第一 载体421之间的摩擦接触的作用力,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还包括设置在 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底表面的摩擦构件4216,其中,所述摩擦构件4216 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相对设置,以适于提供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摩擦 面。相应地,所述摩擦构件4216适于提供较大的摩擦力,所述第一驱动元 件431通过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与所述摩擦构件4216之间的摩擦接触,驱 动所述摩擦构件4216移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沿预设方向移动, 所述摩擦构件4216沿光轴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移动行程。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摩擦构件4216为一长方体结构,其通过所述 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底表面向上形成的凹槽固定在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 的底表面。在其他具体示例中,所述摩擦构件4216为通过喷涂、旋涂等方 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底表面的涂层。
如图5B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还包括用于电连接 所述驱动元件43和所述感光组件30的导电部件44,其中,所述导电部件 44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与所述感光组件30或者移动电子设备 等外部电源的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441。更明确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 述第一电路板441被实施为第一软板,所述第一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 件431与所述感光组件30的线路板31。例如,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示例, 所述第一软板通过粘接的方式贴附于所述第一基座侧臂4122的外侧面,从 而固定于所述基座412。
为了降低所述驱动组件40的整体高度尺寸,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一个 具体的示例中,所述基底4121具有贯穿地形成于其内底表面和其外底表面 之间的基底通槽41211,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被设置于所述基底通槽41211 内。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底4121在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 相对的位置设有一基底通槽41211,所述基底通槽41211包括适于容置至少 部分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压电主动部4311的基底容置通槽41212和适 于容置所述第一软板的部分的基底容置凹槽41213(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 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441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41213 内),所述基底容置通槽41212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41213相连通,所述基 底容置凹槽41213与所述基底4121的底表面相连接。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 示例中,所述基底容置凹槽41213的尺寸大于所述基底容置通槽41212。
相应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通过所述基底通槽41211将所述第一驱 动元件431的压电主动部4311暴露,进而,贴附在所述第一基座侧臂4122 的所述第一软板通过弯折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电连接,也就是,在本申 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441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 41213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形成电连接。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 中,所述第一软板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竖直部4411、第一弯折部4412和第 一电连接部4413,所述第一弯折部4412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4411和所述第 一电连接部4413,并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4412近90°的弯曲,使所述第一 竖直部4411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一电连接部4413所在平面几乎相互垂直,所 述第一电连接部4413包括至少两个电连接端。
所述第一竖直部4411贴附于所述基座412的第一基座侧臂4122的外侧 面上,并通过从所述第一软板的底侧通过所述弯折部向与所述第一竖直部 4411垂直的方向延伸出的所述第一电连接部4413的至少两个电连接端与所 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压电主动部4311电连接,所述第一软板的至少两个 电连接端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41213中,所述第一软板的至 少两个电连接端的每个可以实现至少一个导电线路的导通。所述第一软板可 以由容易弯折的柔性线路板构成;也可以由仅能部分弯折的软硬结合板构 成,例如,所述第一竖直部4411由硬性线路板构成,所述第一弯折部4412 和所述第一电连接部4413由所述柔性线路板构成。
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基底4121上设置所述基底通 槽41211不仅可以容置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以进一步地提高所述驱动壳体 41的空间利用率使得所述驱动组件40的整体高度尺寸可被降低;并且,因 所述基底通槽41211的存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压电主动部4311被暴 露,这也为所述第一电路板441的铺设提供便利。即,在本申情实施例中, 将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安装于所述基底通槽41211不仅可以优化所述第一 驱动元件431的安装结构设计,还可以简化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电路结 构设计。
为了确保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摩擦驱动部4312可以通过摩擦接触 的方式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需确保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摩擦驱 动部4312与所述第一载体421之间施加一定的预压力,以使所述摩擦驱动 部4312可以与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摩擦构件4216相抵触。相应地, 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基底通槽41211内的预压力部件45以通 过所述预压力部件45来提供使得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与所述第一载体421 摩擦接触的预压力部件45。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力部件45可以为弹片,所述弹片 包括通过一体成型方式相连的第一弹片固定部451、弹片主体452和第二弹 片固定部453。所述弹片通过所述第一弹片固定部451和所述第二弹片固定 部453以粘接或者热铆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基底4121的基底容置凹槽41213 中。例如,在如图5B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弹片固定部451和所述第 二弹片固定部453被固定于所述基底通槽41211的相对的两侧以使得所述预压力部件45被跨设于所述基底通槽41211内。
相应地,所述预压力部件45通过所述弹片主体452直接抵接于所述第 一驱动元件431或者通过所述弹片主体452抵接于所述第一软板的方式间接 抵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提供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一朝向所述第一 驱动元件431的预压力,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摩擦驱动部4312与所 述第一载体421侧壁(摩擦构件4216)相抵触。所述弹片主体452可以通过 粘接或者相接触的方式抵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弹片主体452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弹片抵接部和第二弹片抵接部,所述 第一弹片抵接部和所述第二弹片抵接部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背 面(这里,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摩擦驱动部4312一侧表面为正面, 相反一侧表面为背面)的第一软板的第一电连接部4413,从而所述弹片主体 452抵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
应注意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压力部件45具有片状结构,即, 所述预压力部件45自身的厚度尺寸较薄,这同样有利于缩减所述驱动组件 40的整体高度尺寸。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通过黏 合介质粘接于所述基底4121,此时的黏合介质的弹性也可以提供所述第一驱 动元件431预压力,也就是说,此时的黏合介质形成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 提供预压力的所述预压力部件45。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壳体41还包括一个而用于减少灰 尘等脏污、杂光通过所述基底通槽41211进入所述驱动壳体41的遮光构件 (附图未示出),所述遮光构件固定于所述基底4121,并遮盖所述基底通槽 41211、所述预压力部件45、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
如前所述,当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相对所述驱 动壳体41移动时,所述第一载体421适于同时携带所述第二载体422相对 所述驱动壳体41移动,所述第二载体422还可以进一步相对所述第一载体 421移动。具体地,如图9A-图9B所示,所述第二载体422沿高度方向安装 进所述第一载体421的载体安装腔4212,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22与所 述第一载体421之间的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相对所述第一载体421沿光轴所在直线方向移动。
优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设置于所述驱动组 件40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分别设置 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两侧。当然,在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 件40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同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被实施为线圈-磁石 对,即音圈马达(VCM)。音圈马达是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马达方案,控 制精度高、响应快、噪音低,但其推力相对较小、行程短且易受电磁干扰影 响。故本申请采用压电致动器作为第一驱动元件431同时驱动第一载体421、 第二驱动元件432、第二载体422移动,采用线圈-磁石对作为第二驱动元件 432驱动第二载体422移动,利用压电致动器不会产生磁场、推力大、行程 长的特性与线圈-磁石对配合实现“子母式”的光学变焦。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包括固定于所述第 四载体侧臂4223的外侧面的驱动磁石4321以及与所述驱动磁石4321相对 设置、直接或者间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驱动线圈4322。具体 地,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具有一在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的外侧面向内 凹的驱动磁石凹槽,所述驱动磁石4321通过安装固定于所述驱动磁石凹槽 固定于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的外侧面,所述驱动磁石4321位于所述第四 载体侧臂凹槽中并与所述驱动线圈4322相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驱 动磁石4321远离所述驱动线圈4322一侧的驱动导磁片4323,所述驱动导磁 片4323通过粘接或者嵌件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驱动 磁石凹槽中,所述驱动磁石4321通过固定于所述驱动导磁片4323的方式固 定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所述驱动磁石4321与所述驱动导磁片4323 之间的磁吸力吸附所述驱动磁石4321。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包 括固定于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驱动磁石4321以及与所述驱动磁石4321相 对设置、固定于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的外侧面的驱动线圈4322。
参照图10A和图10B所示,所述导电部件44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驱动线 圈4322与所述感光组件30或者移动电子设备等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第二导电 部件,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包括用于固定并电连接所述驱动线圈4322的第二 电连接板442,以及用于将所述的第二电连接板442与所述感光组件30或者 移动电子设备等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第三电连接板443。
更明确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被实施为第二软板,所 述第三电路板被实施为第三软板,其中,所述第二软板包括贴装部4421、第 二弯折部4422以及第二连接部4423,所述贴装部4421用于贴装所述驱动线 圈4322,所述第二连接部4423用于和所述第三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 部4422连接所述贴装部44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423,并通过所述第二弯折 部4422进行90°的弯折,使所述第二连接部4423所在平面与所述贴装部4421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三软板包括一体连接的软板可动部4431、软板 形变部4432及软板固定部4433,其中,所述软板形变部4432包括与所述软 板可动部4431相连的可动端形变部44321、与所述软板固定部4433相连的 固定端形变部443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可动端形变部44321与所述固定端形 变部44322的连接形变部44323。更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软板 固定部4433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三水平部44331、第三弯折部44332以及第三 竖直部44333,所述第三弯折部44332连接所述第三水平部44331和所述第 三竖直部44333,并通过所述第三弯折部44332进行90°的弯折,使所述第 三竖直部44333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三水平部44331所在平面垂直。
相应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成像光线入射一侧 (入光侧),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具有一软板固定位,所述第二软板的 第二连接部4423固定于所述软板固定位,所述第三软板通过所述软板可动 部4431与所述第二软板的第二连接部4423相固定并电导通,从而将所述第 二软板通过所述第三软板与所述感光组件30或者移动电子设备等外部电源 电连接。这样,当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驱动所述第一载体421沿所述变焦 镜头20所在直线移动时,所述第一载体421带动所述第二软板相对所述驱 动壳体41的基座412移动,所述第三软板的软板固定部4433与所述驱动壳 体41的基座412相固定,所述第三软板的软板可动部4431与所述第二软板 相固定,进而所述软板可动部4431相对所述软板固定部4433移动。
为降低所述第三软板给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带来的阻力,所述软板形 变部4432适于通过自身的变形来达到上述目的,具体地,所述可动端形变 部44321与所述固定端形变部44322相平行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形变部44323 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连接形变部44323呈弧形弯曲,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 例中,所述连接形变部44323呈半圆弧的形状弯曲。当所述第一载体421向 所述驱动组件40的入光侧(即远离感光组件30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可动端形变部44321的长度减短而所述固定端形变部44322的长度增长;当所述 第一载体421向所述驱动组件40的出光侧(即靠近感光组件30的方向)移 动时,所述可动端形变部44321的长度从增长而所述固定端形变部44322的 长度减短。
应注意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载体421在被所述第一驱动 元件431驱动时,所述软板形变部4432的可动端形变部44321与所述软板 形变部4432的固定端形变部44322在所述驱动组件40所设定的高度方向上 存在重叠,即,所述可动端形变部44321与所述软板形变部4432的至少一 部分在所述驱动组件40所设定的高度方向上存在重叠。并且,在本申请实 施例中,所述软板形变部4432的可动端形变部44321、连接形变部44323 和固定端形变部44322形成U型结构。优选地,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 所述感光组件3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时,所述软板形变 部4432的连接形变部44323的形状不变,所述固定端形变部44322与所述 可动端形变部44321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最大行程,这样, 所述第三软板给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造成的阻力大小不会增加。在本申请 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使,所述软板形变部4432的 连接形变部44323的形状可以变形,从而所述第三软板的长度可以相对较短, 这样,所述驱动组件40给所述第三软板预留的空间尺寸可以较小,进而降 低所述驱动组件40的长度尺寸。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软板可以由容易弯折的柔性线路板构成;也可 以由仅能部分弯折的软硬结合板构成,例如,所述第二弯折部4422由柔性 线路板构成,而所述贴装部44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423由硬性线路板构成。 所述第三软板可以由容易弯折的柔性线路板构成;也可以由仅能部分弯折的 软硬结合板构成,例如,所述软板形变部4432和所述软板固定部4433的第 三弯折部44332由柔性线路板构成,所述软板可动部4431以及软板固定部 4433的第三水平部44331、第三竖直部44333由硬性线路板构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A所示,所述基座412的第二 基座侧臂4123具有一第三软板通孔,所述第三软板在所述基底4121的内侧 通过所述第三弯折部44332的弯曲,使所述第三软板的第三竖直部44333穿 过所述第三软板通孔延伸至所述基底4121的第二基座侧臂4123的外侧,并 贴附于所述第二基座侧臂4123的外侧,进而适于与所述感光组件30或者移 动电子设备等外部电源电连接。
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与所述驱动磁石 4321相对的位置设有一线圈通孔,所述线圈通孔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 的第四载体侧臂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外侧面,换言之,所 述线圈通孔连接所述第四载体侧臂凹槽和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外侧面。 所述驱动线圈4322贴装于所述第二软板的贴装部4421,并通过所述贴装部 4421通过粘接的方式贴附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外侧面固定于所述第 二载体侧臂4215,所述驱动线圈4322通过所述线圈通孔与所述驱动磁石 4321相对,所述驱动线圈4322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线圈通孔中。所述 第二软板还包括一贴装于所述贴装部4421外侧(驱动线圈4322贴装于内侧, 外侧即为相反侧)的驱动补强板,用于增强所述第二软板的贴装部4421的 结构强度,并保护所述贴装部4421。
为了使得所述驱动载体42的移动更为稳定和平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驱动组件40还包括用于提供所述驱动载体42导向、支撑的导引部件46, 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部件46包括第一导引装置461和第 二导引装置462。
如图4、图6A-图7B所示,所述第一导引装置461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第 一载体421导向的第一导引元件4611和用于提供所述第一载体421支撑的 第一支撑组件4612,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元件4611适于引导所述第一载体 421在所述驱动壳体41内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移动。参照图4,在本申 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元件4611被实施为第一导杆46111。进一步地, 如图4所示,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一侧,所述基座412的入光侧安装具有一第一导杆固定位,所述基座412的出光侧安装部4125具有一第二导杆 固定位,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上设有至少一导孔,所述第一导杆46111 穿过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至少一导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导杆46111的两 端与所述第一导杆固定位、第二导杆固定位相固定,从而固定于所述基座412 的第一侧。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元件4611穿过所述 第一导引并固定于所述驱动壳体41相对的两侧。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上设有两个同轴 分布的导孔:第一导孔46112、第二导孔46113,所述第一导孔46112和所 述第二导孔461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两端,所述第一导杆46111 穿过所述第一导孔46112、所述第二导孔46113并通过所述第一导杆46111 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导杆固定位、第二导杆固定位相固定,从而固定于所述基 座412的第一侧。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孔46112和所述第 二导孔46113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导孔46112和所述第二导孔46113的高 度相同,从而保持所述第一导杆46111与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载体421通过位于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上的第一导孔 46112、第二导孔46113可滑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导杆46111,所述第一导杆 46111与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方向平行,进而当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驱 动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时,所述第一载体421沿光轴移动,所述第一导杆 46111起导向作用。如图6B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 载体侧臂4214形成所述第一导孔46112的第一导孔壁包括向内突出的至少三个第一凸起部46114,所述至少三个第一凸起部46114与所述第一导杆 46111相接触,进而所述第一载体421在沿光轴移动时,所述第一导杆46111 与所述第一导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小,以降低驱动的阻力;所述第一载 体侧臂4214形成所述第二导孔46113的第二导孔壁包括向内突出的至少三 个第二凸起部46115,所述至少三个第二凸起部46115与所述第一导杆46111 相接触,进而所述第一载体421在沿光轴移动时,所述第一导杆46111与所 述第二导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小,以降低驱动的阻力。在本申请的一个 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三个第一凸起部46114与所述至少三个第二凸起部46115 向内凸起的高度相同,从而保持所述第一导杆46111与所述变焦镜头20的 光轴相平行。
应注意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元件4611与所述第一驱 动元件431位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引元件4611位 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上方,也就是,所述第一导杆46111与所述第一 驱动元件431位于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导杆46111位于所 述第一驱动元件431的上方,这样当所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驱动所述第 一载体421移动时,可以降低所述第一载体421绕所述第一导杆46111发生旋转而导致位置偏移的产生的可能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作用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作用点与所述第一导引元 件4611的截面中心对齐,或者,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作用于所述第一载 体421的作用点位于所述第一导引元件4611的截面中心的远离所述光轴的 一侧,其中,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摩擦接触点为所 述第一驱动元件431作用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作用点。也就是说,在本申 请实施例中,在垂直所述基底4121的纵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31 的摩擦驱动部4312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导杆46111的轴心对齐和/或所述第一 驱动元件431的摩擦驱动部4312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导杆46111的轴心的 外侧(第一侧,也即远离变焦镜头20的光轴一侧),从而所述第一驱动元 件431对所述第一载体421的压力不易造成所述第一载体421绕所述第一导 杆46111旋转。具体地,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的至少一摩擦头4313的中心 与所述第一导杆46111的轴心对齐和/或所述摩擦驱动部4312的至少一摩擦 头4313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导杆46111的轴心的外侧(第一侧,也即远离 变焦镜头20的光轴一侧)。
参照图7A和图7B,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二载体 侧臂4215的底表面具有沿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方向(也即驱动组件40 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第一上凹槽和第二上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 和所述第二上凹槽形成第一上轨道4613,并且,所述基底4121的内底表面 具有沿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方向(也即驱动组件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 第一下轨道4614。相应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被 设置于所述第一上轨道4613和所述第一下轨道4614之间,提供所述第一载 体421支撑,保持所述第一载体421的高度位置稳定。
应注意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与所述第一导 杆46111位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相对的两侧,更明确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 4612和所述第一导杆461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 二侧。更明确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位于所述第 一载体421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导杆46111位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杆46111位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位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下部,这样所述第一导杆46111和所 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从所述第一载体421上下相对的对角位置为所述第一 载体421提供相对稳定且平衡的支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被实施为滚珠,所 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包括至少一滚珠,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 至少一滚珠的数量为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二滚珠设置于所述第一 载体421的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底表面和所述基底4121的顶面之间,从而 支撑所述第一载体421,使所述第一载体421的高度位置保持稳定,避免所 述第一载体421绕所述第一导杆46111旋转,并借由滚珠旋转,减小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具体地,所述第一上轨道4613与所述第一下轨道4614相对设置形成第 一滚珠轨道,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二滚珠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凹槽 和所述第一下轨道4614之间、所述第二上凹槽和所述第一下轨道4614之间, 借由所述第一下轨道4614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至少二滚 珠可以在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时提供导向作用。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 中,参照图6A,所述第一上凹槽和所述第二上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 一下轨道4614的截面为梯形,从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二滚珠与所述 第一滚珠轨道之间分别仅有三个接触点,降低接触面积的同时维持了较好的 滚珠定位效果。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至少一滚珠可以 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上轨道4613或者第一下轨道 4614,这样,滚珠提供较小的摩擦阻力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滚珠的滚动 造成摄像模组存在异响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也可以被实施为其 他元件,例如滑块。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包括至少一滑块,所述第一支 撑组件4612的至少一滑块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底表面向下突出,借 由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至少一滑块与所述第一下轨道4614之间的滑动 减少所述第一载体421相对所述基底4121移动时的摩擦阻力。或者,所述 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至少一滑块从所述基底4121的顶面向上突出,借由所 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至少一滑块与所述第一上轨道4613之间的滑动减少 所述第一载体421相对所述基底4121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如图9A和图9C所示,用于提供所述第二载体422导向、支撑的所述 第二导引装置462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第二载体422导向的第二导引元件4621 和用于提供所述第二载体422支撑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二支撑组件 4622。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引元件4621被实施为沿着 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杆46211。
更具体地,如图9A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 二侧,所述第四载体侧臂凹槽沿光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三导杆固定位 和第四导杆固定位,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上设有至少一导孔,所述第二 导杆46211穿过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的至少一导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导杆 46211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导杆固定位和所述第四导杆固定位相固定,从而固 定于所述第四载体侧臂凹槽中。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 杆46211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22的上部。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上设有两个同轴 分布的导孔:第三导孔46212、第四导孔46213,所述第三导孔46212和所 述第四导孔4621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载体422的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的 两端,所述第二导杆46211穿过所述第三导孔46212、所述第四导孔46213 并通过所述第二导杆46211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导杆固定位和所述第四导杆固 定位相固定,从而设置于所述基座412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导杆46211与所述第一导杆46111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40的两侧。在本申请的一个实 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孔46212和所述第四导孔46213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 导孔46212和所述第四导孔46213的高度相同,从而保持所述第二导杆46211 与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所述第一导杆46111相平行。
所述第二载体422通过位于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上的第三导孔 46212、第四导孔46213可滑动的固定于所述第二导杆46211,所述第二导杆 46211与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方向平行,进而当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 驱动所述第二载体422移动时,所述第二载体422沿光轴所在直线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导杆46211起导向作用。
如图9C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形 成所述第三导孔46212的第三导孔壁包括向内突出的至少三个第三凸起部 46214,所述至少三个第三凸起部46214与所述第二导杆46211相接触,进 而所述第二载体422在沿光轴移动时,所述第二导杆46211与所述第三导孔 壁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小,以降低驱动的阻力;所述第四载体侧臂4223形 成所述第四导孔46213的第四导孔壁包括向内突出的至少三个第四凸起部 46215,所述至少三个第四凸起部46215与所述第二导杆46211相接触,进 而所述第二载体422在沿光轴移动时,所述第二导杆46211与所述第四导孔 壁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小,以降低驱动的阻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三个第三凸起部46214与所述至少 三个第四凸起部46215向内凸起的高度相同,从而保持所述第二导杆46211 与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所述第一导杆46111相平行。在本申请中,所 述第二导杆46211与所述第一导杆46111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组件40相对的 两侧,这样,所述驱动组件40内部的元件布置位置更合理,避免所述驱动 组件40的横向尺寸过大。同时,所述第一载体421、所述第二载体422可以 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基座412相对中间的位置,防止安装于所述第 一载体421、所述第二载体422的所述变焦镜头20的第一镜头部分22和第 二镜头部分23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40存在较大的偏心。
参照图9B和图9C,所述第二载体422的第三载体侧臂4222的底表面 具有沿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方向(也即驱动组件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 第二上轨道4623;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第三载体侧臂 凹槽的底表面具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沿所述变焦镜头20的光轴方向(也即 驱动组件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下轨道4624。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 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上轨道4623和所述第二下轨道4624之间,提供所述第二载体422支撑,保持所述第二载体422的高度位置稳定。应注意到,在本申 请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 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的高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被实施为滚珠,所 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包括至少一滚珠,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至少一滚 珠设置于所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的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第三 载体侧臂凹槽的底表面之间,从而支撑所述第二载体422,使所述第二载体 422的高度位置保持稳定,避免所述第二载体422绕所述第二导杆46211旋 转,并借由滚珠旋转,减小所述第二载体422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具体地,所述第二上轨道4623与所述第二下轨道4624相对设置形成第 二滚珠轨道,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至少一滚珠设置于所述第二滚珠轨 道中,借由所述第二下轨道4624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至 少一滚珠可以在所述第二载体422移动时提供导向作用。在本申请的一个具 体示例中,参照图9C,所述第二上轨道4623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下轨 道4624的截面为梯形,从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至少一滚珠与所述第 二滚珠轨道之间仅有三个接触点,降低接触面积的同时维持了较好的滚珠定 位效果。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至少一滚珠可以 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上轨道4623或者第二下轨道 4624,这样,滚珠提供较小的摩擦阻力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滚珠的滚动 造成摄像模组存在异响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也可以被实施为其 他元件,例如滑块。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包括至少一滑块,所述第二支 撑组件4622的至少一滑块从所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的底表面向下突出,借 由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至少一滑块与所述第二下轨道4624之间的滑动 减少所述第二载体422相对所述第一载体421移动时的摩擦阻力。或者,所 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至少一滑块从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第三载体侧 臂凹槽的底表面向上突出,借由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的至少一滑块与所 述第二上轨道4623之间的滑动减少所述第二载体422相对所述第一载体421 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应特别注意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两根导杆(即,所述第一导杆 46111和所述第二导杆46211)来分别导引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移动和所述 第二载体422的移动,而不是选择用一根导杆来同时引导所述第一载体421 和所述第二载体422的移动,其原因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元 件432被实施为音圈马达,而在音圈马达的同侧还需要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 件4622和第二磁吸部件的话(关于第二磁吸部件和后续会说明),所述第 二磁吸部件的第二磁石会影响所述音圈马达的驱动,因此,需要采用两根分 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侧的导杆来分别导引所述第一载体421和所述第二载体 422的移动。并且,在采用两根导杆后,如果将所述第一导杆46111和所述 第二导杆46211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40的同一侧,那么在该侧将没有足够 空间来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件,因此,优选地, 将所述第一导杆46111和所述第二导杆46211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40相对 的两侧,更明确地,位于所述驱动组件40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杆46111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 向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上部,所述第二导杆46211沿着所述光 轴设定的方向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422的上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 杆46111和所述第二导杆46211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41设定的同一高度 平面内。
因所述第一载体421的导向通过一根导杆(即,所述第一导杆46111) 实现,为了避免所述第一载体421在被驱动时相对于所述第一导杆46111发 生旋转。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用于稳定所 述第一载体421、所述第二载体422的磁吸部件47,其中,所述磁吸部件47 包括使得所述第一载体421吸附向所述驱动壳体41的第一磁吸部件471。
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设置于与所述第一 导杆46111相对的另一侧,换言之,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设置在所述驱动 组件40的第二侧。具体地,如图7B和图7C所示,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 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组件40第二侧的第一磁吸元件4711和第一磁石4712,所 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通过粘接或者嵌件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底4121, 所述第一磁石4712固定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底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和所述第一磁石4712之间的磁吸力使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 被压紧于所述基底4121并夹持位于所述第二载体422的底表面与所述基底 4121的顶面之间的第一支撑组件4612(比如至少一滚珠),使所述第二载 体侧臂4215被吸附在所述基底4121上,所述第一载体421通过第一支撑组 件4612摩擦地耦合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基底4121。通所述第一磁吸元件 4711和所述第一磁石4712之间的磁吸力,提供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二载 体侧臂4215一朝向所述基底4121的力,从而保持所述第一载体421与所述 基底4121之间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防止所述第一载体421绕所述第一导 杆46111旋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底表面具有一第 一磁石槽,所述第一磁石4712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一磁石槽内的方式固定于 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底表面,这样,降低了所述驱动组件40的高度。
并且,应特别注意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与所 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位于所述驱动组件40的同一侧。更明确地,所述第一 支撑组件4612位于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靠近所述光轴的一侧,也就是,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位于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的内侧,这样,所述第 一磁吸部件471可以通过较小的磁吸力使得所述第一载体421吸附向所述驱 动壳体41。应可以理解,在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被稳定地夹持于所述第一载体421和所述基底4121之间,以使得 所述第一载体421、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612和所述基座412具有稳定的相对 位置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还包括贴附于所述 第一磁石4712远离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一侧的第一磁吸导磁片4713,所 述第一磁吸导磁片4713适于增强所述第一磁石4712面向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一侧的磁场,从而增强所述第一磁石4712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之 间的磁吸力,换言之,所述第一磁石4712位于所述第一磁吸导磁片4713与 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磁吸导磁片4713通过粘接 或者嵌件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底表面的第一磁石槽 中,所述第一磁石4712通过吸附于所述第一磁吸导磁片4713的方式固定于 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的底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磁石4712与所述第一磁吸导磁片4713之间由于磁吸作用而 没有间隙。
值得一提的是,参照图10B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 磁吸元件4711通过例如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底4121,所述第三软板的 第三水平部44331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和所述基底4121之间,具 体地,所述基底4121具有一软板凹槽,所述第三软板的第三水平部44331 设置于所述基底4121的软板凹槽中并位于所述磁吸元件的底下,这样,所 述第一磁石4712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之间的间隙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 而且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移动不会被所述第三软板的第三水平部44331干 涉。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水平部44331固定于所述基底4121, 所述第一磁吸元件4711适于与所述第三水平部44331粘接固定。
因所述第二载体422的导向通过一根导杆(即,所述第二导杆46211) 实现,为了避免所述第二载体422在被驱动时相对于所述第二导杆46211发 生旋转。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磁吸部件47还包括作用于第 二载体422以使得用于使得所述第二载体422吸附向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 二磁吸部件472。
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设置于与所述第二 导杆46211相对的另一侧,换言之,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设置在所述驱动 组件40的第一侧。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 432位于所述驱动组件40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这样可以避免所述第二 磁吸部件472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2之间发生电磁干扰。
相应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 二磁吸元件4721和第二磁石4722,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固定于所述第一 载体421的第一载体侧臂4214,所述第二磁石4722固定于所述第三载体侧 臂4222,通过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和所述第二磁石4722之间的磁吸力使 所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受到朝向所述基底4121的力,从而保持所述第二载 体422与所述第一载体421之间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防止所述第二载体422 绕所述第二导杆46211旋转。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石4722 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一载体侧臂4214,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固 定于所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因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一 侧的上部设有所述第一导杆46111,并且,需要在所述第一载体421和所述 第二载体422之间同时设置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 4622,因此,为了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对所述第二载体422和所述第一载体 421的结构进行特殊设计,具体地,如图9A和图9B所示,所述第二载体 422的第三载体侧臂4222具有一向外延伸的磁吸突出部4723,所述第一载 体421的第一载体侧臂4214具有一磁吸通孔4724,所述磁吸通孔4724连接 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三载体侧臂凹槽,第三载体侧臂 4222向外延伸的所述磁吸突出部4723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磁吸通孔 4724。
相应地,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通过粘接或者嵌件注塑的方式固定于 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磁吸通孔4724的底侧,所述第二磁石4722固定 于所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的磁吸突出部4723的底表面。通过所述第二磁吸 元件4721和所述第二磁石4722之间的磁吸力使所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被 压紧于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第三载体侧臂凹槽的底表面并夹持位于所 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的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第三载体侧臂凹 槽的底表面之间的第二支撑组件4622(比如至少一滚珠),使所述第三载体 侧臂4222被吸附在所述第三载体侧臂凹槽的底表面上,所述第二载体422 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摩擦地耦合于所述第三载体侧臂凹槽的底表面。 通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和所述第二磁石4722之间的磁吸力,提供所述第 二载体422的第三载体侧臂4222一朝向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三载体侧臂 凹槽的底表面的力,从而保持所述第二载体422与所述第一载体421之间相 对稳定的位置关系,防止所述第二载体422绕所述第二导杆46211旋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突出部4723的底表面具有一向上 凹陷的第二磁石槽,所述第二磁石槽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二磁石槽内的方式固 定于所述磁吸突出部4723的底表面,这样,降低了所述驱动组件40的高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还包括贴附于所述 第二磁石4722远离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一侧的第二磁吸导磁片4725,所 述第二磁吸导磁片4725适于增强所述第二磁石4722面向所述第二磁吸元件 4721一侧的磁场,从而增强所述第二磁石4722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 之间的磁吸力,换言之,所述第二磁石4722位于所述第二磁吸导磁片4725 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二磁吸导磁片4725通过粘 接或者嵌件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磁吸突出部4723的底表面的第二磁石槽 中,所述第二磁石4722通过吸附于所述第二磁吸导磁片4725的方式固定于 所述磁吸突出部4723的底表面,并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4721相对设置,其 中,所述第二磁石4722与所述第二磁吸导磁片4725之间由于磁吸作用而没 有间隙。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件471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导杆46111相对 的一侧,提供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二载体侧臂4215朝向所述基座412的 基底4121方向的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载体421绕所述第一导杆46111旋 转;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设置于与所述第二导杆46211相对的一侧,提供 所述第二载体422的第三载体侧臂4222朝向所述基座412的基底4121方向 的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二载体422绕所述第二导杆46211旋转。
应特别注意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与所述第二 支撑组件4622位于所述驱动组件40的同一侧,更明确地,所述第二磁吸部 件472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位于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一侧,通过这样 的布置方式,使得所述驱动组件40具有更为紧凑的结构。特别地,在本申 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位于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靠近所述 光轴的一侧,也就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位于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的内侧,这样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可以通过较小的磁吸力使得所述第二载 体422吸附向所述第一载体421。应可以理解,在所述第二磁吸部件472的 作用下,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被稳定地夹持于所述第二载体422和所述 第一载体421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载体421、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622和所 述第二载体422具有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用于获取所述第 一载体421、所述第二载体422位置信息的位置感测部件48,所述位置感测 部件48包括用于感测所述第一载体421位置信息的第一位置感测部件481 以及用于感测所述第二载体422位置信息的第二位置感测部件482。图8示 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位置感测部件481的设置位置,具体地,所 述第一位置感测部件481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位置感测部件481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一载体侧臂4214与所述基座412 的第一基座侧臂4122之间。所述第一位置感测部件481包括第一位置感测 磁石4811以及与所述第一位置感测磁石4811相对设置的第一位置感测元件 4812,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具有一位置感 测磁石凹槽,所述位置感测磁石凹槽由所述第一载体侧臂4214的外侧面向 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基座侧臂4122具有一位置感测元件通孔,所述第一位置感测磁石4811安装于所述位置感测磁石凹槽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侧臂 4214,所述第一位置感测元件4812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软板的第一竖直部 4411并穿过所述位置感测元件通孔,进而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侧臂4122, 从而所述第一位置感测元件4812与所述第一位置感测磁石4811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位置感测元件4812可以是霍尔元件、携有位置感测功能的驱动芯 片、TMR磁阻传感器等适于感测磁场位置变化的位置感测元件,所述第一 位置感测磁石4811可以是磁石或者磁栅,本申请并不为此所限。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感测部件481也可以设置在 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二侧,设置设于所述第二载体侧臂4215与所述第二基 座侧臂4123之间。
所述驱动载体42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载体421和所述第二载体422 直接撞击例如驱动壳体41等其他驱动组件40元件的防撞部件423,以保持 所述驱动组件40的功能稳定性。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防撞部 件423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421的入光侧(成像光线入射一侧) 的防撞构件4231和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421的出光侧(成像光线 出射一侧)的防撞构件4231,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载体421与所述驱动壳体41的基座412的入光侧安装部4124和出光侧安装部4125直接撞击;所述防 撞部件423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422的入光侧的防撞构件 4231和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422的出光侧的防撞构件4231,用于 防止所述第二载体422与所述第一载体421直接撞击。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 例中,所述防撞构件4231为软性材质,所述防撞构件4231通过粘接或者二 次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421或者所述第二载体422。
所述驱动组件40还包括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载体422位置信息的第二位 置感测部件482。如图9B所示,所述第二位置感测部件482包括固定并电 连接于所述第二软板的第二位置感测元件4821,所述第二位置感测元件4821 用于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位置感测部件482设置于 所述第二载体422的第四载体侧臂4223与所述第一载体421的第二载体侧 臂4215之间。所述第二位置感测元件4821设置于所述驱动线圈4321的中间,与所述驱动磁石4321相对设置,以感测所述驱动磁石4321的位置变化, 进而获取所述第二载体422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感测元件4821可以 是霍尔元件、携有位置感测的驱动芯片、TMR磁阻传感器等适于感测磁场 位置变化的位置感测元件,本申请并不为此所限。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感测部件482也可以设置在 所述驱动组件40的第一侧,设置设于所述第三载体侧臂4222与所述第一载 体侧臂4214之间。相应的,为提供所述第二位置感测元件4821磁场,所述 第二位置感测部件482还包括一第二位置感测磁石,所述第二位置感测磁石 固定于所述第二载体422,所述第二位置感测元件4821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 421。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被阐明,其中,所述可 变焦摄像模组采用“子母式”驱动方案以在结构端为变焦驱动提供支撑,且 利用优化的驱动控制方案来使得所述可变焦摄像模组能够以相对较快的速 率进行光学变焦。
Claims (20)
1.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壳体;
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内的第一载体,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适于安装第一镜头部分于其上,所述第一镜头部分设有一光轴;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驱动壳体内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进行移动的第一驱动元件;以及
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驱动壳体内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进行移动的第一导引装置,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包括沿着所述光轴设定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元件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引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导引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和所述第一载体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导引元件贯穿地形成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贯穿地形成于其上部的第一导孔,所述第一导引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导引并固定于所述驱动壳体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自所述第一导孔的孔壁往内延伸的至少三凸起部,所述至少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导引元件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基座和上盖,所述基底的内底表面形成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底表面,其中,所述基底具有贯穿地形成于其内底表面和其外底表面之间的基底通槽,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基底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作用点与所述第一导引元件的截面中心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作用点位于所述第一导引元件的截面中心的远离所述光轴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包括压电主动部和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的摩擦驱动部,所述摩擦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载体摩擦接触,其中,所述摩擦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载体的摩擦接触点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作用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包括压电主动部和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的摩擦驱动部,所述压电主动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基底通槽内且所述摩擦驱动部伸出所述基底通槽且与所述第一载体摩擦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基底通槽包括凹陷地形成于所述基底的内底表面的基底容置通槽和凹陷地形成于所述基底的外底表面的基底容置凹槽,所述基底容置通槽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相连通,其中,所述压电主动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基底容置通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内且电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的第一电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内且使得所述压电致动器的摩擦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载体摩擦接触的预压力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预压力部件包括第一弹片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弹片固定部相对的第二弹片固定部,以及,延伸于所述第一弹片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弹片固定部之间的弹片主体部,其中,所述第一弹片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弹片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基底通槽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弹片主体部抵接于所述压电致动器或抵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被设置于所述基底容置凹槽内的部分以提供用于使得所述压电致动器的摩擦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载体摩擦接触的预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使得所述第一载体吸附向所述驱动壳体的第一磁吸部件,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底表面的第一磁石,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底的内底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石的第一磁吸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驱动壳体之间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载体的第二载体,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载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载体进行移动的第二驱动元件。
19.一种可变焦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所述的驱动组件;
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入光侧的第三镜头部分;
被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一载体内的第一镜头部分;
被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二载体内的第二镜头部分;以及
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出光侧的感光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变焦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用于对成像光线进行转折的光转折元件,其中,所述第三镜头部分、所述第一镜头部分和所述第二镜头部分被保持于所述光转折元件的光转折路径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22651.6A CN116184612A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CN202280071568.5A CN118215884A (zh) | 2021-11-25 | 2022-11-25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PCT/CN2022/134378 WO2023093855A1 (zh) | 2021-11-25 | 2022-11-25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EP22897937.3A EP4439171A1 (en) | 2021-11-25 | 2022-11-25 | Drive component and zoom camera modu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22651.6A CN116184612A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84612A true CN116184612A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438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22651.6A Pending CN116184612A (zh) | 2021-11-25 | 2021-11-26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84612A (zh) |
-
2021
- 2021-11-26 CN CN202111422651.6A patent/CN11618461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89711B (zh) | 摄像模组 | |
KR20100125978A (ko) | 마그네트 이동 타입 이미지 촬상용 렌즈 액츄에이터 | |
JP2021509967A (ja) | 駆動機構、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 |
KR20220029613A (ko) |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카메라 모듈 | |
CN117616764A (zh) |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 |
CN113495339A (zh) | 镜头驱动装置 | |
CN116184612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6184613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6184614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EP4216533A1 (en) | Camera devic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 |
CN118215884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6165828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6184742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6165763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6165764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6184611A (zh) | 驱动组件和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4879336A (zh) | 可变焦摄像模组 | |
TWI797006B (zh) | 潛望式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 |
CN219999459U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5225780B (zh) | 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5494684A (zh) | 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5542505A (zh) | 可变焦摄像模组 | |
CN118169830A (zh) | 镜头驱动装置 | |
CN115914782A (zh) | 防抖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 | |
CN118870174A (zh) | 一种摄像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